冀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6次月考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6次月考化学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对一些生活物质进行鉴别。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A.A B.B C.C D.D
2 . 镧(La) 是一种稀土金属,金属活动性比锌强,其氧化物的化学式是La2O3,La(OH)3是难溶于水的碱,LaCl3和La(NO3)3都可溶于水。
LaCl3可用于贮氢电池材料。
下列几组物质组合中,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的是A.La和稀盐酸
B.La2O3和稀盐酸
C.La(OH)3和稀盐酸
D.La(OH)3和氯化钾溶液
3 . 临近中考,家长们为了给学生增加营养,制定了如下食谱.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建议食谱中补充()主食馒头、米饭
副食红烧排骨、清蒸鱼
饮料牛奶
A.红烧牛肉B.清炒白菜C.煎鸡蛋D.水煮豆腐
4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中不仅产生新物质还常伴随能量的变化
B.溶解、过滤、蒸发是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常用方法
C.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D.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平衡,对地球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5 . 下列有关盐的用途中,叙述错误的是()
A.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B.碳酸钠用于造纸、纺织
C.碳酸钙用于配制波尔多液D.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6 .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伸入硝酸银溶液中,铁丝表面有固体析出、溶液变为黄色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7 . 学习化学要正确理解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是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C.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8 .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H2O和H2O2B.CO和CO2C.氧气和臭氧D.水和冰
9 . 下列各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颜色是无色的是()
A.锌和稀硫酸B.铁和稀硫酸C.铁和硫酸铜D.铁和稀盐酸
10 . 下列做法或推理不合理的是()
A.森林着火,可在火情附近砍掉草木建立隔离带,阻止火势蔓延
B.走进公园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D.家中遇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11 .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的“毒胶囊”中含有重铬酸钾(K2Cr2O7),重铬酸钾是有毒且致癌的强氧化剂。
下列有关重铬酸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铬酸钾是氧化物
B.重铬酸钾中钾和氧的质量比为2:7
C.重铬酸钾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4
D.重铬酸钾由K、Cr、O三种元素组成
12 .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蒸馏水B.二氧化碳C.液态氧D.洁净空气
13 . 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物质不适宜用物理性质区别的是
A.氧气和二氧化碳B.铜和铁C.厨房中的白糖和食盐D.酒精和矿泉水
14 . 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在化学反应aA+bB = 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若取xg A和xg 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
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15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6 .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甲、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____。
(2)20℃时,要配制105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甲物质___g。
(3)欲除去甲中含有的少量乙,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
(4)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20℃,所得甲物质溶剂的质量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物质溶剂的质量。
17 . 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完成相关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_______,该反应过程中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2)加热碱式碳酸铜得到三种氧化物:______,固体由______色变为黑色;
(3)用氨水处理含一定量硫酸的废酸液: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_____,反应中出现的气态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
(5)氢氧化钠敞口变质的反应:_____。
18 .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Ca2+,Mg2+,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84”消毒液的有效
成份NaC1O中氯元素化合价为_____,C12常用做自来水消毒剂,其实验室制法为MnO2+4HCl(浓)MnCl2+Cl2+2X,X化学式为_____。
19 . 请从H、C、N、O、Na、Cl、K、Ca中选取相关元素,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已知NO2-,请标出N(NO2)3中加点N的化合价________
(2)含有2核10电子的阴离子________
(3)厨房最常见的调味品________(填化学式,以下均同)
(4)可作复合肥的盐_________.
(5)实验室中可在MnO2催化下制O2的物质_________(含2种元素)、________(含3种元素)
(6)可作补钙剂的物质________。
三、实验题
20 . 下面是几种实验仪器.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
②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其发生装置的仪器组合是____(填编号).还可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取用药品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仪器是____(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③F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____(填编号).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若用H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填“m”或“n”)端通入.
四、推断题
21 . 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能相互反应)。
A是参加植物光合作用的成分之一,E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B、D、F属于三种不同类型的物质,其中B、
D均含钠元素,F是常用的固体干燥剂。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F物质的俗名是__________;
(2)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流程题
22 . 我国的领海主权不容侵犯,南海是我国的固有领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1)南海不仅蕴含着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还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
可燃冰(主要成分是CH4)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南海某岛采用风力发电提供的电能对海水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综合利用。
①反渗析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的____________不同分离出淡水;
②将高盐度浓缩海水进行________可以分离得到粗盐;
③用苦卤制取金属镁的流程图如图2:
上述转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的步骤是__________(填序号),步骤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利用苦卤制取氢氧化镁比“直接向海水中加入石灰乳制取氢氧化镁”的优势是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3 . 某饮用水中含有较多的碳酸氢钙[Ca(HCO3)2],煮沸时会有水垢生成。
一个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该水垢的主要成分。
【猜想】
Ⅰ CaOⅡ Ca(OH)2 Ⅲ CaCO3 Ⅳ Ca(OH)2和CaCO3
小强同学认为该水垢中不会存在CaO,理由是___(写出化学方程式)。
【实验探究】
实验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
实验一将适量的水垢和水装入试管中,充分振荡后静
置,用滴管取上层清液于小试管中,然后再向
小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不
变色
猜想___不成立
实验二取适量的水垢,加入足量的___,将产生的气泡
通入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猜测Ⅲ成立
实验三继续向实验二中变浑浊的石灰水中通入CO2变澄清
【原理与解释】
(1)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
请写出实验三变澄清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在碳酸盐地区,饮用水的硬度较大,其中的原因与实验三的原理相同。
【实践与应用】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在日常生活中,可使用___来检测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七、计算题
24 . 小明同学欲测定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碳酸钠的含量(含少量其他不溶性杂质),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50g样品,加入足量水,待完全冷却后滤去不溶物,将得到的滤液平均分成五等份,倒入五个烧杯中;②向五个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14.6%的盐酸;③将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进行称量。
实验过程中图像和所得数据如下,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
烧杯Ⅰ烧杯Ⅱ烧杯Ⅲ烧杯Ⅳ烧杯Ⅴ加入盐酸的质量(g)255075100140
烧杯中溶液质量(g)5580104.78129.34168.9
(1)通过分析上述图像及实验数据,烧杯中盐酸已经过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
(3)每份样品溶液的质量为______;坐标中b=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1、
2、
3、
4、
三、实验题
1、
四、推断题
1、
五、流程题
1、
六、科学探究题
1、
七、计算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