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福字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贴福字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
每到过年1653,基本家家户户专都会在屋门上、墙上,属窗户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大家知道贴福字的寓意是什么吗?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有关贴福字的寓意和象征,仅供参阅!春节为什么要贴福字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福”字含有四种意思:一是“寿”,即长寿,长命百岁;二是“富贵”,即财多物丰;三是“康宁”,即健康无疾患;四是“德厚”,即德善有道。
春节要贴福字的意义一是“顺”,新年伊始贴福字,祈求在新的一年里能一顺百顺,诸事如意,吉祥并臻。
二是“保佑”,贴上福字能求得保佑,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三是“创造幸福”,贴上福字是告诫家庭成员,在新的一年里,全家人要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创造一个幸福家庭。
春节为什么要贴倒福许多人都知道,春节将福字倒过来来贴,寓意“福到(倒)了”,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然而关于春节贴倒福,还流传着这样的故事。
1、恭王府说第一种恭王府说。
清咸丰年间的一个春节前夕,恭王府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人贴于库房和王府的大门上。
有一家丁因目不识丁,竟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
为此,恭亲王的福晋(妻子)十分气恼,欲鞭罚惩戒。
幸好大管家是个能说善辩之人,他怕福晋怪罪下来连累自身,慌忙跪倒陈述:“奴才常听人说,
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倒(到)了,乃吉祥之兆。
”恭亲王福晋一听,转怒为喜,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福倒(到)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
一般的奴才,还真想不出这招呢!”遂赏管家和家丁各50两银子。
后来,倒贴“福”字之俗由达官府第传入陌巷人家,贴过后都愿过往行人或顽童们念叨几句“福倒了!福倒了!”以图吉利。
2、慈禧太后说第二种慈禧太后说。
中国古代历来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风俗。
清光绪某年腊月二十四,慈禧太后传旨,叫翰林院的翰林们写些庆贺春节的对联。
这些翰林们拿出浑身解数,用尽华美辞藻,写好之后恭送太后过目。
太后见其中连个“福”
字都没有,很是不高兴。
翰林们见老佛爷生气,吓得忙跪在地上说:“请老佛爷教诲。
”太后说:“去写几个‘福’字来。
”翰林们忙回去写了一堆“福”字送上,太后从中挑了几张,让大总管李莲英带着太监到宫内各处去张贴。
谁知又惹出了风波。
有个太监不识字,把一个“福”字贴倒了,当晚谁也没有发现。
第二天,太后出来欣赏对联和“福”字,正巧看到,刚要发怒,脑子转得快的李莲英急忙上前说:“老佛爷请息怒,这是奴才有意把它倒着贴的。
这‘福’字倒贴,就是‘福’倒了。
福到了,不是大吉大利吗?”慈禧听后,转怒为喜,不但没惩罚那个太监,还赏了他几两银子。
后来这个习惯传到了民间,成为一种风俗。
3、朱元璋、马皇后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
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
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
第
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
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
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
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贴福字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