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全文及原著赏析11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全文及原著赏析
杜甫全文及原著赏析11篇
杜甫全文及原著赏析1
[唐]杜甫
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
震雷翻幕燕,骤雨落河鱼。
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相邀愧泥泞,骑马到阶除。
作品赏析:
【鹤注】许即任城许主簿。
当是开元二十五年至兖州,与许游南池时相先后。
今诗云“东岳云峰起”,则是在兖州甚明。
鲁訔年谱引公酹文云:“二十九年,在洛之首阳祭远祖。
”则至兖在二十九年之前。
梁权道编在天宝十三载,非。
盖是年公在长安矣。
走邀,遣人持诗往邀也。
东岳云峰起①,溶溶满太虚②。
震雷翻幕燕③,骤雨落河鱼④。
座对贤人酒⑤,门听长者车⑥。
相邀愧泥泞⑦,骑马到阶除⑧。
(单复注:上四对雨,五六书怀,七八走邀主簿。
)
①“东岳”二句,即《公羊传》“泰山之云,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天下”意。
《说苑》:泰山,东岳也。
谢道韫侍:“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庾肩吾诗:“雨足飞春殿,云峰入夏池。
”②《楚辞》:“云溶溶兮雨溟溟。
”《内经》:“太虚廖廓。
”③《国语》:“震雷出滞。
”《左传》:吴公子札聘于上国,宿于戚,闻孙林父击钟,曰:“夫子之在此,犹燕之巢于幕上。
”严有翼曰:幕非巢燕之所,此言其至危。
潘岳《西征赋》:“危素卵之累壳,甚立燕之幕巢。
”丘希范书:“将军鱼游鼎沸之中,燕巢飞幕之上。
”盖用此意。
邢劭《春宴》诗:“檐喧巢幕燕,池跃戏莲鱼。
”谢瞻《九日》诗:“巢幕无留燕,遵渚有来鸿。
”却是误用其文。
杜诗“震雷翻幕燕”,则仍合本意矣。
④《老子》:“骤雨不终日。
”《始皇本纪》:“八年,河鱼大上。
”注:“谓河水溢,鱼大上平
地。
”《杜诗博议》:《汝南先贤传》:“葛玄书符着水中,大雨淹注。
复书符投雨中,须臾落大鱼数百头。
”暗使此事。
全大镛注:明万历丁酉,楚墩子湖忽龙起,是日雨如倾,鱼从云中散落百里,家家得鱼。
慈水姜氏曰:“骤雨落河鱼”与“细雨鱼儿出”照看自明。
雨细则鱼浮而上淰,雨骤则鱼落而潜伏也。
⑤《魏略》:“太祖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
”⑥《陈平传》:平家负郭窃巷,以席为门,然门外多长者车辙。
⑦《吴都赋》:“流汗霡霂,而中逵泥泞。
”⑧襄阳儿童诗:“时时能骑马。
”《景福殿赋》:“阶除连延。
”
杜甫全文及原著赏析2
[唐]杜甫
清秋望不极,迢递起曾阴。
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
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沈。
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
评析
全诗由望字着笔,因野望而生愁,国破家亡,天涯漂泊;近望吐蕃在川西猖獗;远望安史在河北纵横,加之迟暮多病,报国无门,感慨无限。
结句点题并与首句呼应。
语言凝练,感情深沉。
------------------------------------------
【鹤注】诗云远水孤城,当是乾元二年在秦州作。
阴铿诗:“王城野望通。
”
清秋望不极①,迢递起层阴②。
远水兼天净③,孤城隐雾深④。
叶稀风更落⑤,山迥日初沉。
独鹤归何晚⑥,昏鸦已满林⑦。
(此边秋野望而作也。
通首俱望中所见者。
水空天净,一望清旷;城隐雾中,再望迷离;枝枯叶脱,三望萧疏;山高日落,四望沉冥。
又见此时日暮鸟还,昏鸦满树,而鹤归何晚耶?孤飞寡侣,良可叹矣。
望不极,不能极远也,紧照下句说,非一望无极之谓。
诗以迢递层阴作眼,中四皆层阴中所望者。
顾注作一明一晦说,甚确。
但末二不当仍分明晦,盖日落鸟归而致慨乃羇栖自况之意。
【赵汸注】远水孤城,
先远后近,叶稀山迥,先近后远。
唐汝询曰:杜公下字,善于用虚,如《晚出左掖》篇融湿、去低,此篇兼净、隐深,俱沉细可想。
)
①殷仲文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梁武帝诗:“长洲望不极。
”②谢瞻诗:“迢递封畿外。
”注:“远貌。
”《水经注》:“迢递相望。
”陆仲诗:“层峦起层阴。
”③薛道衡诗:“远水舟如叶。
”④杨素诗:“孤城绝四邻。
”⑤庾成师诗:“已见秋叶稀。
”⑥何逊诗:“独鹤凌空逝。
”班婕好《捣素赋》:“哀离鹤之归晚。
”⑦何逊诗:“昏鸦接翅飞。
”旧以鹤喻君子,鸦喻小人,于诗意不合。
-----------仇兆鳌《杜诗详注》-----------
杜甫全文及原著赏析3
[唐]杜甫
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
不辞辛苦行,迫此短景急。
石门雪云隘,古镇峰峦集。
旌竿暮惨澹,风水白刃涩。
胡马屯成皋,防虞此何及。
嗟尔远戍人,山寒夜中泣。
作品赏析:
《水经注》:洛溪水,北发洛谷,南径威武戍,又西南与龙门水合。
水出西北龙门谷,东流与横水会,又南径龙门戍东。
【朱注】洛谷,一作骆,在成县西。
《一统志》:龙门镇,在巩昌府成县东,后改府城镇。
细泉兼轻冰①,沮洳栈道湿②。
不辞辛苦行③,迫此短景急④。
(此往龙门之路,言行迟而日促。
迫属行程,急属日影。
)
①庾信诗:“山深足细泉。
”②《诗》:“彼汾沮洳。
”《传》:“沮洳,水浸处下湿之地。
”《元和郡县志》:褒斜道,一名石牛道,张良令烧绝栈道,即此。
③曹植诗:“能不怀辛苦。
”④庾信诗:“短景负余晖。
”《舞鹤赋》:“急景凋年。
”
【吴注】旧引《舞鹤赋》“急景调年”,似将景急二字相连。
按
庾信诗“短景负余晖”,则短景微读。
公诗“岁暮阴阳催短景”,又其较著矣。
石门云雪隘①,古镇峰峦集。
旌竿暮惨澹②,风水白刃涩③。
胡马屯成皋④,防虞此何及。
嗟尔远戍人⑤,山寒夜中泣。
(此见龙门景事,而叹戍卒之苦。
石门古镇,有险可凭,亦何必屯兵戍守乎?讥之也。
此章,上四句,下八句。
)
①《蜀都赋》:“岨以石门。
”注:“在汉中之西,褒中之北,蜀之险隘。
”《水经注》:褒水,西北出衙岭山,东南经大石门,历故栈道下,又东南历小石门。
②崔湜诗:“霜气下旌竿。
”③陶潜诗:“风水互乖违。
”《秦国策》:“白刃在前。
”④赵曰:成皋,乃巩洛之地。
⑤阴铿诗:“远戍唯闻鼓。
”《唐书》:乾元二年九月,史思明陷东京及齐、汝、郑、滑四州。
黄淳耀曰:时东京为史思明所据。
秦成间密迩关辅,故龙门镇兵有石门之守。
然旌竿惨淡,白刃钝涩,既无以壮我军容,况此地又与成皋远不相及,而防戍于此,则亦徒劳吾民而已。
使之山寒夜泣,亦何为哉。
杜甫全文及原著赏析4
[唐]杜甫
春来常早起,幽事颇相关。
帖石防隤岸,开林出远山。
一丘藏曲折,缓步有跻攀。
童仆来城市,瓶中得酒还。
作品赏析:
依旧次在上元二年。
《内经》:早卧早起。
春来常早起,幽事颇相关。
帖石防隤岸①,开林出远山②。
一丘藏曲折③缓步有跻攀④。
童仆来城市,瓶中得酒还。
(惟幽事关心,故春常早起。
次联,幽事之在外者。
三联,幽事之在内者。
童仆携酒,可以遂此幽兴矣。
吴论:江岸将聵,故贴石以防之。
远山蒙翳,故林以出之。
)。
①隤,下坠也。
②隋炀帝诗:“云散远山空。
”③一丘,指草堂。
班固书:“严子栖迟一丘之中,不易其乐。
”张缵启:“至于一丘一壑,自谓出处无辨。
”王褒《四子讲德论》:“曲折不失节。
”④《战国策》“缓步以当车。
”方虚谷曰:杜此等诗,乃晚唐之祖。
千
锻百炼,似此者极多。
尾句别换意,亦晚唐所必然者。
杜甫全文及原著赏析5
[唐]杜甫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作品赏析:
此当是至德二载七月作,故云“秋期近”。
是时官军尚在扶风,至闰八月二十三日,始命郭子仪收长安。
国西营,指扶风军士。
扶风,在长安西北也。
天上秋期近①,人间月影清②。
入河赡不没③,捣药兔长生④。
只益丹心苦⑤,能添自发明⑥。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⑦。
(上四月中之景,下四月下之怀。
蟾兔,承月影来,紧注下半截意,言月色常明如此,恐照已照人,各惹愁恨耳。
三四借蟾兔点染,不必另生议论。
)
①高昂诗:“天上人间无可比。
”《诗》:“秋以为期。
”②梁简文帝诗:“月影出迟迟。
”③庾肩吾《望月》诗:“渡河光不没。
”④张衡《灵宪序》:”嫦娥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说文》:“蟾蜍,虾蟆也。
”傅玄《拟夭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
”⑤又诗:“丹心为寸伤。
”⑥吴质笺:“白发生鬓,所虑日深。
”⑦戴暠诗:“西园偏照人。
黄生曰:此诗咏月,全首作嗔怪之词,实与《一百五夜对月》同一奇恣,特此首精深浑雅,故读者不见其奇耳。
王嗣奭曰:杜诗凡单咏一物,必有所比,此诗为肃宗而作。
天运初回,新君登极,将有太平之望,秋期近而月影清也。
然嬖幸已为荧惑,贵妃方败,复有良梯,入河而蟾不没也。
国忠既亡,又有辅国,捣药之兔长生也。
所以心愈苦,而发增白耳。
张綖曰:蟾兔以比近习小人。
入河不没,不离君侧也。
捣药长生,潜窃国柄也。
丹心益苦,无路以告也。
自发添明,忧思致老也。
故结言休照军营,恐愈触其忧耳。
当时寇势侵逼如此,而近习犹然用事,
何时得见清平耶。
杜甫全文及原著赏析6
[唐]杜甫
威弧不能弦,自尔无宁岁。
川谷血横流,豺狼沸相噬。
天子从北来,长驱振凋敝。
顿兵岐梁下,却跨沙漠裔。
二京陷未收,四极我得制。
萧索汉水清,缅通淮湖税。
使者纷星散,王纲尚旒缀。
南伯从事贤,君行立谈际。
生知七曜历,手画三军势。
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幕府辍谏官,朝廷无此例。
至尊方旰食,仗尔布嘉惠。
补阙暮征入,柱史晨征憩。
正当艰难时,实藉长久计。
回风吹独树,白日照执袂。
恸哭苍烟根,山门万重闭。
居人莽牢落,游子方迢递。
裴回悲生离,局促老一世。
陶唐歌遗民,后汉更列帝。
恨无匡复姿,聊欲从此逝。
作品赏析:
此是至德二载,初赴行在时作。
肃宗在凤翔,两京未恢复,故有顿兵岐梁、二京未收之句,公尚未拜拾遗,故云:“我无匡复资。
”《唐书》:汉中郡,属山南道,本梁州汉川郡。
天宝元年改汉中郡,兴元元年升为兴元府。
威弧不能弦①,自尔无宁岁②。
川谷血横流③,豺狼沸相噬④。
(首叹天宝致乱之由。
明皇不能早除禄山,以致祸乱连年,故云:“威弧不能弦,自尔无宁岁”。
)
①《易》:“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扬雄《河东赋》:“彏天狼之威弧。
”【钱笺】《天官书》:西宫七宿觜星,东有大星曰狼,狼下四星曰弧,弧属矢,拟射于狼,弧不直狼,则盗贼起,所谓不能弦也,下故有“豺狼沸相噬”之句。
②《国语》:“自子之行,晋无宁岁。
”③《法言》:“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
”《孟子》:“洪水横流。
”④后汉张纲曰:“豺狼当道。
”
天子从北来,长驱振调敝①。
顿兵歧梁下②,却跨沙漠裔③。
二京陷未收④。
四极我得制⑤。
萧索汉水清⑥,缅通淮湖税⑦。
(此言肃宗兴复之势。
灵武在凤翔之北,故曰北来。
岐、梁二山,
在凤翔境内,王师在焉。
沙漠裔,回绝方许助兵也。
四极制,四方犹奉唐朔也。
汉水连接淮湖,当时贡赋,得以不绝矣。
二句切汉中)
①陈琳书:“长驱山河,朝至暮捷。
”《汉书·酷吏传》“吏民益凋敝。
”②诸葛武侯《遣陈震往吴论》:“顿兵相持。
”杜笃《论都赋》:“衍陈于岐梁。
”③李陵诗:“经万里兮度沙漠。
”中国之有外夷,犹衣之有裔也。
④《晋书·儒林传》:二京继踵以沦胥。
⑤《尔雅》:“东至于泰远,西至于邠国,南至于濮鈆,北至于祝栗,谓之四极。
”《汉·礼乐志》:“四极爰辏。
”师古曰:“四方极远之处也。
”③阮籍诗:“萧索人所悲。
”《汉书注》:“索,尽也。
”汉水在汉中。
⑦缅,远也。
《西都赋》:“东郊则有通沟大漕,溃渭洞河,泛舟山东,控引淮胡。
”《通鉴》:至德元载十月,第五琦请以江淮租庸,市轻货,泝江汉而上,至洋州,令汉中王璃陆运至扶风以助军,上从之。
使者纷星散①,王纲尚旒缀②。
南伯从事贤③,君行立谈际④。
坐知七曜历⑤,手画三军势⑥。
冰雪净聪明⑦,雷霆走精锐⑧。
(此言侍御才堪经世。
使者星散、经营边事也。
王纲旒缀,人心系属也。
南伯,指汉中王瑀。
从事,指府中幕僚。
立谈,起下四句。
聪明,承七曜。
精锐,承三军。
此称其智勇过人。
《杜臆》:冰雪雷霆一联,篇中警语,言明而且断,方能济世也。
)①古诗:“星使日夜驰。
”《春秋运斗枢》:“璇玑星散。
”②曹冏《六代论》:“王纲弛而复张。
”《诗》:“为下国缀旒。
”注:“缀,结也。
旒,旗之垂者,言天子为诸侯所系属,如旗之旒,为硫所缀也。
”《公羊传》:“君若缀旒然。
”刘垠《劝进书》:“国家之危,有若缀旒。
”③《通鉴》:至德元载七月,玄宗以陇西公瑀为汉中王、梁少都督、山南西道采访防御使。
④《史记》:虞卿立谈而取卿相。
⑤《唐·艺文志》:吴伯善《陈七曜历》五卷。
《何承天集》有《既往七曜历》,每记其得失。
《通志》:日、月、岁星、荧惑、填星、太白、辰星也。
《北史》:刘焯博学洽闻,如《九章算术》、《周髀七曜书》,莫不覆其本根,穷其秘要。
⑥《李德林集》:“口授兵书,手画行阵。
”《汉书》:张干秋击乌桓还,霍光问战斗方略、山川形势,
千秋口对兵事,画地成图,无所忘失。
⑦江总诗,“净心抱冰雪。
”⑧《左传》:“畏之如雷霆。
”晋刘弘表:“奋扬雷霆,折冲万里。
”《通鉴》。
刘牢之为参军,领精锐为前锋。
幕府辍谏官,朝廷无此例。
至尊方吁食①,仗尔布嘉惠②。
补阙暮征入③,柱史晨征憩④。
正当艰难时⑤,实藉长久计。
(此言朝廷倚侍御以为重。
谏官作判,此乃破例用人,正以边防警急,故暮入晨征耳。
有久长计,则可以布嘉惠矣。
)
①《左传》:伍奢曰:“楚君大夫其吁食乎。
”注:“吁,晏也。
”②贾谊赋,“恭承嘉惠兮。
”③【张綖注】补阙,谏官也。
萧望之愿在朝补阙。
④鹤曰:御史在殿柱之间,亦谓之柱下中,秦改为侍御史。
张苍自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即其任也。
《通典》:侍御史于周为柱下史,一名柱后史。
征憩,征行不遑少憩也。
⑤《诗》,“天步艰难。
”
回风吹独树①,白日照执袂。
恸哭苍烟根,山门万重闭②。
居人莽牢落③,游子方迢递④。
徘徊悲生离⑤,局促老一世⑥。
(此叙送别情景。
独树,比居者。
执袂,送行者。
苍烟暮凝,山门夕闭,说得临别凄凉。
居人,公自谓。
游子,指侍御。
生离,顶游子。
局促,顶居人。
)
①古诗:“回风动地。
”何逊诗:“天边看独树。
”②隋萧子隆诗:“山门一已绝。
”③《诗》:“巷无居人。
”《上林赋》:“牢落陆离。
”牢落,寥落也。
④魏文帝诗:“游子恋所生。
”何逊诗:“迢递封畿外。
”⑤前汉《天马歌》:“神裴回,若流放。
”此徘徊所出。
吴迈远诗:“生离不可闻。
”⑥《前汉·灌夫传》:“今日廷论,局促效辕下驹。
”刘桢诗:“天地无期竟,民生甚局促。
”
陶唐歌遗民①,后汉更列帝②。
我无匡复资③,聊欲从此逝④。
(未以自叙作结。
唐柞中兴,故比之后汉列帝。
公未授官,故自言遗民欲逝。
此章首尾各四句,中四段各八句。
)
①《左传》:季札请观周乐,为之歌唐。
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②后汉自光武以下凡十二帝。
③殷仲文表:“匡复社稷,大弘善类。
”④《汉书》:高帝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
矣。
”阮籍诗:“吾将从此逝。
”逝,谓隐去也。
胡夏客曰:公《送樊侍御》、《送从弟亚》、《送韦评事》三诗,感慨悲壮,使人懦气亦奋,宜其躬遇中兴,此声音之通乎时命者也。
杜甫全文及原著赏析7
[唐]杜甫
名参汉望苑,职述景题舆。
巫峡将之郡,荆门好附书。
远行无自苦,内热比何如。
正是炎天阔,那堪野馆疏。
黄牛平驾浪,画鹢上凌虚。
试待盘涡歇,方期解缆初。
闷能过小径,自为摘嘉蔬。
渚柳元幽僻,村花不扫除。
宿阴繁素柰,过雨乱红蕖。
寂寂夏先晚,泠泠风有馀。
江清心可莹,竹冷发堪梳。
直作移巾几,秋帆发弊庐。
注释:
作品赏析:
原注:新除司议郎兼万州别驾,虽尚伏枕,已闻理装。
黄鹤编在广德二年成都诗内,以后段小径摘蔬证之,良是。
《杜臆》:员外,必布之原官。
《唐书》:万州南浦郡,属山南东道。
名参汉望苑①,职述景题舆②。
巫峡将之郡,荆门好附书。
远行无自苦,内热比何如③。
正是炎天阔,那堪野馆疏。
黄牛平驾浪④,画鹢上凌虚。
试待盘涡歇,方期解缆初⑤。
(此从李叙起,戒其毋触暑冒险而行。
望苑切司议,题舆切别驾,李经巫峡,舆荆门接壤矣。
内热,李方伏枕。
野馆,李寓之所。
驾浪凌虚,言水势可畏,故嘱其从容而解缆。
)
①《汉书》:戾太子冠,武帝为立博望苑,使通宾客。
唐制:司议郎,东宫官属,故用之。
②谢承《后汉书》:周景为豫州刺吏,辟
陈蕃为别驾,不就。
景题别驾舆曰“陈仲举座也”,不更辟。
蕃惶恐,起视职。
职述,谓能效古人之职。
③《庄子》:“我其内热舆。
”④郭璞诗:“高浪驾蓬莱。
”⑤江淹诗:“解缆候前侣。
”
闷能过小径,自为摘嘉蔬①。
渚柳元幽僻,村花不扫除。
宿阴繁素奈②,..过雨乱红蕖③。
寂寂夏先晚,冷冷风有余④。
江清心可莹⑤,竹冷发堪梳。
直作移巾几,秋帆发敝庐⑥。
(此邀李过庐,欲俟秋凉水落而后之官也。
花、柳、蕖、奈皆园中品物。
晚际迎风,莹心梳发,可苏内热内病矣。
移巾几,携装而来。
秋帆发,解缆而行。
此章两段,各十二句。
)
①陶潜诗:“愿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②左思赋:“朱樱春熟,素奈夏成。
”③梁简文帝诗:“红蕖间素琐。
”④列子云:“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⑤左思侍:“聊可莹心神。
”⑥《左传》:张趯谓太叔曰:“自子之归也,小人扫除先人敝庐。
”黄鹤谓是成都所作。
考公诗“小径升堂旧不斜”,又诗“自锄新菜甲,小摘为情亲”,皆属草堂内事。
若江陵以后,日在舟中,安得有花柳素柰、红蕖冷竹诸佳胜乎。
朱氏从草堂本编入大历四年之夏,盖疑荆门在万州之下,公在成都,无由至此附书。
又以“画鹢上凌虚”谓是泝流而上,以至万州。
今按:巫峡渐近荆门,故公欲附书到荆,其云驾浪凌虚,不过形容水涨船高,非谓逆流而上也,还依旧编为是。
杜甫全文及原著赏析8
[唐]杜甫
楩楠枯峥嵘,乡党皆莫记。
不知几百岁,惨惨无生意。
上枝摩皇天,下根蟠厚地。
巨围雷霆坼,万孔虫蚁萃。
冻雨落流胶,冲风夺佳气。
白鹄遂不来,天鸡为愁思。
犹含栋梁具,无复霄汉志。
良工古昔少,识者出涕泪。
种榆水中央,成长何容易。
截承金露盘,袅袅不自畏。
作品赏析:
楩柟枯峥嵘①,乡党皆莫记。
不知几百岁,惨惨无生意②。
(枯柟、伤大材之见弃也。
首叙老于孤立。
)
①《蜀都赋》:“楩楠幽蔼于谷底。
”《子虚赋》:“刻削峥
嵘。
”②陶潜诗:“惨惨寒日”
上枝摩苍天①,下根蟠厚地。
巨围雷霆拆,万孔虫蚁萃。
冻雨落流胶②冲风夺佳气③。
白鹄遂不来④,天鸡为愁思⑤。
(此言其憔悴失所。
枝根虽具,(,)生意久亡,故造物日侵,而虫鸟见伤。
)
①魏文帝诗:“修于摩苍天。
”②《楚辞》:“使冻雨兮洒尘。
”《尔雅注》:“江东呼夏月暴雨为冻雨。
”庾信诗:“枯枫乍落胶。
”
【朱注】流胶,树中胶液流出也。
③《楚辞》:“冲风起兮水扬波。
”注:“冲风,隧风也。
”宋江夏王锋《修柏赋》:“冲风不能摧其枝。
”④吴迈远诗:“可怜双白鹄。
”⑤谢灵运诗:“天鸡弄和风。
”《尔雅》:“翰,一名天鸡,赤羽之鸟也。
”注:《逸周书》:“文翰,若彩鸡,成王时蜀人献之。
”按《汲冢周书·王会篇》云:“蜀人以文鶾。
”文鶾者,若翬雉。
犹含栋梁具①,无复霄汉志②。
良工古昔少③,识者出涕泪④。
种榆水中央⑤,成长何容易。
截承金露盘⑥,袅袅不自畏。
(未用比喻作结,慨用舍之失宜。
栋梁,伤大才莫用。
种榆,比力小任重。
此章,首段四句,下两段各八句。
)
①《王命论》:“楶棁之材,不荷栋梁之任。
”②仲长统《乐志论》:“可以凌霄汉,出宇宙之外矣。
”③《东都赋》:“眇古昔而论功。
”④蔡琰《笳曲》:“涕泪交垂。
”⑤《诗》:“东门之枌。
”毛氏注:“枌,白榆也。
”《尔雅释》:“榆之皮色白者,名枌。
”《齐民要术》:“榆性软弱,久无不曲例,非佳好之木。
”《诗》:“宛在水中央。
”⑥《西都赋》:“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
”叶石林曰:此诗“犹含栋梁具,无复霄汉志”,当是为房次律而作。
自汉魏以来,诗人用意深远,不失古风,惟此公为然,不特语言之工也。
黄生曰:《病橘》一章,赋也。
《病柏》、《枯柟》二章,比也。
三诗皆得汉魏之髓,不在皮毛上论。
杜甫全文及原著赏析9
巴山遇中使,云自峡城来。
盗贼还奔突,乘舆恐未回。
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
狼狈风尘里,群臣安在哉。
注释:
作品赏析:
【鹤注】此是广德元年十一月公在阆州作。
阆居巴子之国,故曰巴山。
巴山遇中使,云自陕城来①。
盗贼还奔突,乘舆恐未回。
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②。
狼狈风尘里,群臣安在哉③。
(此章,在巴山而慨朝事也。
上四忧在君上,下四责及人臣。
盗贼二句,述中使之言。
【顾注】甘棠树、望仙台,俱属陕州近境,时天子在陕,故有天寒地阔之感。
吐蕃入寇,征兵不应,官吏奔散。
曰群臣安在,讥文官不能扈从,武将不能御敌也。
①《唐书》:陕州陕县有陕城宫。
《水经》:河水又西径陕县故城南。
注:昔周召分伯,以此城为东西之别。
《括地志》:邵伯庙在洛州寿安县西北五里,有棠在九曲城东阜上。
《九域志》:邵伯甘棠树在陕州府署西南隅。
②《三辅黄图》:望仙台,汉武帝所建,在华州华阴县。
《长安志》:望仙台,在鄠县西三十里。
狼狈,注见前。
③阮籍诗:“梁王安在哉。
”
杜甫全文及原著赏析10
[唐]杜甫
改席台能迥,留门月复光。
云行遗暑湿,山谷进风凉。
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
何须把官烛,似恼鬓毛苍。
作品赏析:
此与上章同时之作,初宴南楼,后移台上也。
改席台能迥①,留门月复光②。
云霄遗暑湿,山谷进风凉。
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③。
何须把官烛④,似恼鬓毛苍。
(此台上夜饮而作也。
上四风月之佳,下四衰老之感。
近云纳风,台上高旷也。
酒杯乐舞,席间供设也。
把烛句,又与月光相应,此只随意说来,而脉理清析如此。
①谢脁诗:“台迥月难中。
”②萧琮诗:“重门月已映。
”即所谓“留门月复光”也。
旧云留住城门者,非是。
主将燕客不待留门,
且言留城门而月复光,岂有此句法乎。
③薛道衡诗:“陶然寄一杯。
”老去二句,即所谓“老畏歌声继,愁随舞曲长”也。
《诗》:“屡舞傞傞。
”④谢承《后汉书》:巴祗为扬州刺史,与客坐阁下,不燃官烛。
杜甫全文及原著赏析11
[唐]杜甫
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
芳菲缘岸圃,樵爨倚滩舟。
啅雀争枝坠,飞虫满院游。
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忧。
作品赏析:
此及下章,大抵皆上宝间作,姑依蔡氏附在上元二年之春。
黄鹤编在宝应元年,亦无确据。
落日在帘钩①,溪边春事幽。
芳菲缘岸圃②,樵爨倚滩舟③。
啅雀争枝坠④,飞虫满院游。
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愁⑤。
(此咏春日暮景。
春事幽,领起中四。
芳菲、樵爨,溪前幽事。
啅雀、飞虫,堂前幽事。
皆承落日言。
【赵汸注】首句天然晚景,得句在此,故以命题。
《社臆》:公见此幽事,情与景会,不自知其乐之所自,而归功于酒曰:是谁造汝,一酌而千忧俱散乎?然亦由胸无宿物,故能对景忘忧耳。
)
①庾信诗:“帘钩银蒜条。
”②《楚辞》:“芳菲满堂。
”庾信诗:“园苑足芳菲。
”③《史记》:樵苏后爨。
赵曰:樵爨之舟,倚滩而泊。
④
【张远注】北齐张子信,善风角。
奚永落与子信坐,鹊鸣庭树,斗而坠,子信曰:“有口舌事,虽敕唤亦不可往。
”是夜瑯琊王五使召,辞之,诘朝难作。
⑤东方朔曰:“积忧者得酒而解。
”谢茂秦曰:五律首句用韵,宜突然而起,如“落日在帘钩”是也。
赵汸曰:唐诗“斗雀翻檐散,惊蝉出树飞”,宋梅圣俞诗“悬虫低复上,斗雀堕还飞”,俱本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