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城区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襄城区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列各句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看着拖拉机爬上了坡,然后就__了,但仍能听到它的声音,可不一会连声音都没有了。

②这种鱼天生地要吃海里一切的鱼,尽管那些鱼游得那么快,战斗的武器那么好,__于没有别的任何的敌手。

③现在已经天黑,__天边还没有红光,__看不见灯火,有的只是风,只是扯得紧紧的帆,他觉得大概他已经死了。

A . 消逝以致可是/也
B . 消失以致因为/所以
C . 消失以至可是/也
D . 消逝以至可是/而且
2. (2分)(2016·成都模拟) 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易中天独辟蹊径,巧妙地运用“俗不可耐”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表演“妙说”历史,将一段平常的史料讲得,既像评书,又像电影剪辑。

②来自马来西亚的莎拉瓦蒂利用头巾和彩妆,模仿动漫或迪斯尼卡通人物造型,,她拍下照片上传到社交网络,也因此迅速走红。

③这些画里的虾之所以,是因为他深刻观察过真正的虾的生活,其笔墨变化、写照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A . 惟妙惟肖、绘声绘色、栩栩如生
B . 绘声绘色、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C . 绘声绘色、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D . 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绘声绘色
3. (2分) (2016高三下·山南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 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 . “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 . 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 . 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
4. (6分) (2017高二下·辽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当哪怕是表情包式表演和PS型剪辑,只要搭配上当红IP和“鲜肉小花”,就能引发收视高潮与商业成功之时,《朗读者》、《见字如面》以其真诚与直达心灵的表达方式从满屏娱乐竞技类综艺中脱颖而出,被誉为一股清流。

②在中国的电视市场上,情感类节目一直是广受欢迎的宠儿。

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与倾诉,通过光影音的作用打动受众,自然而然,顺理成章。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朗读者》类节目的出现,在受众群中激起阵阵涟漪,并不为奇。

《朗读者》更像是用朗读串连着的人物访谈。

在每期的节目之中,有大量的访谈时间,真正用于朗读文学作品的时间并不多,而正是通过对多位有名气、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的访谈,讲述了普通人的不平凡的坚守与最朴素的情感。

③《朗读者》的成功被外界解读成“出乎意料”,因为其毫不讳言自己的人文特质,“将值得关注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

但在此前与泛娱乐节目的同台竞争中,人文类节目很少能够冲出重围、浮出水面。

在人文类节目被边缘化的大环境之下,《朗读者》的存在,成为沧海遗珠般的稀缺资源。

④人文类节目的式微,并非简单地没有流量“鲜肉小花”加持,也并非是因为对情感调动得不够充分,而是因为在面对碾压式的情感综艺时,人文节目并不追求娱乐,更不持“道德中立”的态度——反之,它时时在追求一种对理想人格的阐发和尊严价值的关切。

⑤如今的大众媒体,不追求娱乐意味着不回避严肃的问题,甚至是不盲目依从娱乐工业的逻辑,这就意味着,这种异质性的力量可能会被文化工业排斥,甚或甩出局外。

但,这恰恰就是《朗读者》的成功让人欣喜和意外之处。

对于大众媒体来说,一旦有了“道德偏向”的姿态,就需有明确的价值观为铮铮铁骨,也需超越金钱利益的顾虑,因为作为价值提供者的节目制作者,就难以用“信息提供者”的身份去隐匿自己的价值偏向而任由自己觉得错误的价值广泛传播,于是节目的内容、形态、表达与受众用户的数量都会受到限制。

反现一些情感类节目,赤裸裸的拜金、带有偏见的表达甚至歧视都可以堂而皇之地被当作多元言论而包容,甚至为了话题热议而刻意制造“奇葩”与冲突效果吸引关注,以获取收视率。

⑥在我们看到媒体“收视口碑双赢”的一致评价时,我们不要忘记了对《朗读者》这类人文类文化产品意义的思考。

《朗读者》的董卿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她重新定义了“朗读”,认为“阅读是很私人的事情,但朗读不是,朗读要有对象,它和唱歌一样”,这种朗读“可以传情达意”,“只不过我们很多人没有形成这种习惯,因为它显得略微有些正式。

其实你想想,朗读也就是说话,我甚至觉得它的群众基础更大,因为会说话的人比会唱歌的人还要多。


⑦在此刻,我们为一股清流的诞生而欢呼,甚至有评论寄希望于《朗读者》可以改变娱乐综艺的霸屏现状,平复一下当下综艺界的聒噪浮华。

文化产品的产生与传播能否从《朗读者》开始,缓慢地以另一种逻辑运转?并没有答案。

我们只是清楚地知道:历史都是人来创造的。

(改编自《<朗读者>是否能为文化产品的公共性提供一种可能?》)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关于《朗读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朗读者》是一个提供明确“道德偏向”价值的文化产品。

B . 《朗读者》是一个朗读时间不多、不追求娱乐性的人文类节目。

C . 《朗读者》是一个旨在表现公众人物影响力的情感类节目。

D . 《朗读者》是一个让人欣喜和意外的“收视口碑双赢”的文化节目。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综艺界表情包式表演和PS型剪辑,只要搭配上当红IP和“鲜肉小花”,就能引发收视高潮与商业成功,这是一种典型的聒噪浮华,
B . 人文类节目式微的原因,一是缺乏流量“鲜肉小花”的加持,二是情感调动不够充分,更关键的是坚持与
碾压式情感综艺节目不同的价值观。

C . 《朗读者》用朗读串联起人物访谈,通过对多位有名气、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的访谈,来讲述普通人不平凡的坚守与最朴素的情感。

D . 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与倾诉,通过光影音的作用打动受众,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从这一点来说,《朗读者》受到欢迎并不为奇。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当下,对于大众媒体来说,一旦被视为不依从娱乐工业逻辑的异质性力量,就会受到文化工业的限制,最终导致在收视率竞争中的失败。

B . 《朗读者》毫不讳言自己的人文特质,从满屏娱乐竞技类综艺中脱颖而出,体现了对理想人格之阐发和尊严价值之关切的真实需求。

C . 从“朗读‘可以传情达意’”这句话可以看出,董卿认为朗读是一种情感交流手段,《朗读者》的产生和传播可能带动更多人进行这种交流。

D . 作者提出“文化产品的产生与传播能否从《朗读者》开始,缓慢地以另一种逻辑运转”这个问题,反映了一种现实需要,表达了一种期盼。

5. (13分) (2017高三上·沈阳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钻石鼻圈
【印度】宾杜·V·什里德哈
她曾在金匠铺里看过一只非常漂亮的鼻圈,上面镶有八颗钻石、一颗红宝石。

自从看了那一眼之后,她便念念不忘。

帕塔知道自己永远也不可能拥有它,但她还是问了一下价钱。

“两万卢比。

” 帕塔将那只钻石鼻圈握在手中,小心翼翼地转动着。

“拉曼太太买了一只,和这一模一样。


拉曼太太是帕塔的邻居。

她的丈夫与西瓦拉曼同在一个办公室,但比西瓦拉曼高一个级别。

拉曼太太随时都想让她记住这一点,而且也从来不会错过任何一次机会在帕塔前面炫耀自己的丝绸莎丽和珠宝首饰。

帕塔经常在西瓦拉曼面前抱怨那个女人。

“她的丈夫肯定在私下接受了别人的贿赂。

你想想,要不然他怎么会过得如此奢侈呢?”西瓦拉曼劝导她。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钻石鼻圈成了帕塔挥之不去的一个心病。

渐渐地她对家庭、丈夫和她的孩子失去了兴趣。

她常常在镜子面前花上好几个小时,想象着自己戴上钻石鼻圈后会是多么的美丽。

突然有一天,西瓦拉曼买回一只钻石鼻圈:上面镶有八颗钻石、一颗红宝石,和她在金匠铺里看到的完全一样。

帕塔戴上钻石鼻圈,在镜子前面反复打量着自己。

那一颗颗钻石在光线照射下放出璀璨夺目的光彩。

帕塔看起来简直像一位美丽的女神。

帕塔朝自己会心地一笑,心想,瞧她拉曼太太还有什么神气的!
帕塔展示着自己刚刚得到的钻石鼻圈,无论走到哪里她都要戴着它。

左邻右舍无不对她的钻石鼻圈投以羡慕的眼光。

然而,随后不久她便注意到西瓦拉曼的眼神总躲躲闪闪,好像有什么事要瞒着她似的。

每当帕塔准备问及此事,他不是有意避开便是转移话题。

显而易见,西瓦拉曼的心上有一种沉重的负罪感。

几个星期后,便发生了一桩拘捕丑闻。

所有邻居都聚集在这座房子的周围。

帕塔从市场采购回来,便听到了一条传闻:税务办公室的什么人在接受贿赂时被当场发现了。

帕塔听了大惊失色。

几个星期来一直在苦苦折磨她的疑虑如今变成了现实。

现在,她终于明白了那钻石鼻圈的钱是从何而来的。

想到这,帕塔的心中涌起无限的悔恨:丈夫那样做全都是因为她。

多少年来,丈夫光明磊落、从没有做过任何见不得人的事,如今却为了她而接受别人的贿赂,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一切都是因为她的虚荣心以及对那么一块毫无用处石头的迷恋!
帕塔的眼里噙满了泪水。

此时此刻,那钻石鼻圈一下子失去了往日的魔力。

只要能挽救丈夫,帕塔准备放弃一切。

帕塔站在路旁,流着眼泪,心里痛苦不堪。

不知什么时候,帕塔听到有人在喊着自己。

她转过身去,看见丈夫西瓦拉曼正朝自己走来。

她简直不敢相信自
己的眼睛。

西瓦拉曼看见她的脸庞挂满了泪痕,有些疑惑不解。

“你到底在哭什么?”
“我还以为你被警察逮捕了!”帕塔几乎是泣不成声了。

西瓦拉曼吃了一惊。

如果不是她的严肃表情,他还以为帕塔在跟自己开玩笑呢!
“你怎么会这么想呢!”
“唉,你不是给我买了那只钻石鼻圈吗?我知道靠我们自己是买不起的!我也看得出来,你的心里一直非常内疚,最近又……所以,我猜想你一定是接受了别人的贿赂。


“亏你还想得出!不过,你说得也没错。

我也确实为那只钻石鼻圈感到内疚……”
“帕塔,希望你听了之后要挺得住……”显然,西瓦拉曼心里还有几分紧张。

“就是关于那只钻石鼻圈……”
“它怎么啦?”帕塔心里又感到忐忑不安起来。

“嗯,钻石鼻圈……”西瓦拉曼结结巴巴地说。

“看在老天的份上,你快点说吧!”
“嗯,那只钻石鼻圈其实是假的!”说完,西瓦拉曼似乎感到心里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帕塔问了一下价钱,说明她还是奢望自己能拥有钻石鼻圈的,这反映了她的虚荣心理,同时也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

B . 瓦西拉曼劝导妻子时说“她的丈夫肯定在私下接受了别人的贿赂”,这为后文情节埋下伏笔,也揭示了瓦西拉曼的性格。

C . 帕塔误认为丈夫收受贿赂为自己买的钻石鼻圈,她为自己的行为深感愧疚,这表明帕塔和丈夫之间缺乏起码的信任。

D . 小说结尾新奇开放,既解释了丈夫为帕塔买了钻石鼻圈后的反常表现,又引导读者去无限想象帕塔知道真相后的反应。

E . 这篇小说刻画人物运用了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目的是要批判帕塔那种处在社会底层却又想过奢华生活的人。

(2)
请概括文中帕塔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3)
小说写拉曼太太和她的丈夫有什么目的?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6. (11分) (2017·西安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宇文神举,太祖之族子也。

神举早岁而孤,有夙成之量,族兄安化公深器异之。

世宗初,起家中侍上士。

世宗留意翰林,而神举雅好篇什。

帝每有游幸,神举恒得侍从。

保定元年,袭爵长广县公,邑二千三百户。

寻授帅都督,迁大都督、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拜右大夫。

四年,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治小宫伯。

天和元年,迁右宫伯中大夫,进爵清河郡公,增邑一千户。

高祖将诛晋公护也,神举得预其谋。

建德元年,迁京兆尹。

三年,出为熊州刺史。

神举威名素重,齐人甚惮之。

五年,攻拔齐陆浑等五城。

及高祖东伐,诏神举从军。

并州平,即授并州刺史,加上开府仪同大将军。

州既齐氏别都,控带要重。

平定甫尔,民俗浇讹,豪右之家,多为奸猾。

神举励精为治,示以威恩,旬月之间,远迩悦服。

寻加上大将军,改封武德郡公,增邑二千户。

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神举以州兵讨平之。

宣政元年,转司武上大夫。

高祖亲戎北伐,令神举与原国公姬愿等率兵五道俱入。

高祖至云阳,疾甚,乃班师。

幽州人卢昌期、祖英伯等聚众据范阳反,诏神举率兵擒之。

齐黄门侍郎卢思道亦在反中,贼平见获,解衣将伏法。

神举素钦其才名,乃释而礼之,即令草露布。

其待士礼贤如此。

属稽胡反叛,入寇西河。

神举又率众与越王盛讨平。

时突厥与稽胡连和,遣骑赴救。

神举以奇兵击之,突厥败走,稽胡于是款服。

初.神举见待于高祖,遂处心腹之任。

王轨、宇文孝伯等屡言皇太子之短,神举亦颇与焉。

及宣帝即位,荒淫无度,神举惧及于祸,怀不自安。

初定范阳之后,威声甚振。

帝亦忌其名望,兼以宿憾,遂使人赍鸩酒赐之,薨于
马邑。

时年四十八。

(节选自《周书卷四十》)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

B . 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

C . 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

D . 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世宗初”“保定元年”“天和元年…‘建德元年”“宣政元年”都是以皇帝的年号纪年的方法。

此外,古代还有用干支纪年或年号与干支合起来纪年的。

B .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C . “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

著名人物有汉高祖刘邦、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

D . 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

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周世宗非常喜欢宇文神举,皇帝每有游幸,总是让他随从侍奉。

宇文神举继承了他父亲的长广县公的爵位,食邑二千三百户。

不久,宇文神举又被周世宗任命为帅都督。

B . 宇文神举是一个治理有方的人。

在治理并州的时候,宇文神举针对此地的现实状况,励精图治,恩威并用,一月之间,远近心悦诚服。

C . 宇文神举对待士人礼贤敬重,黄门侍郎卢思道曾参与反叛,被捉住后,将要被处死。

宇文神举早就钦佩他的才能名望,就把他释放,以礼对待,当即命令他起草文告。

D . 周宣帝即位后荒淫而没有节制,宇文神举恐怕自己遭殃,心中不安。

后来被周宣帝派人赐毒酒而死,享年四十八岁。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神举早岁而孤,有夙成之量,族兄安化公深器异之。

②平定甫尔,民俗浇讹,豪右之家,多为奸猾。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7. (8分) (2017高三上·乐陵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①
曹彦约②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③。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

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注】①舒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河上游。

岁旦,一年的第一天。

②曹彦约:南宋大臣、诗人,江西人。

③吴门:指苏州或苏州一带,即诗题中的“平江门外”。

岁时: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此指春节。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诗歌标题中的“冬至”交代了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留滞舒州”点明了这首诗的写作地点及缘由。

B . 诗歌第五句中的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是指拜两次,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兄长的敬意。

C . 诗歌第三,四句写诗人回忆去年在吴门时,城门早早关闭,江面结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误的情景。

D . 最后两句写诗人想到自己身在异乡,又处于贫寒之中,无暇思念故乡,冬至时思念之情顿起,写下了这首诗。

E . 这首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担忧融为一体,扩大了诗歌的内涵。

(2)本诗第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结合全诗分析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五、默写 (共1题;共6分)
8. (6分) (2016高二上·鸡泽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

(2)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
9. (3分)(2017·大理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字。

人的一生,是追求幸福的一生,①________ ,就像冷了,不会拒绝棉衣;饿了,不会拒绝面包。

其实,②________ ,幸福,就是有亲情时刻在你身边环绕;幸福,就是拥有一个健康的躯体;幸福,就是成功时的愉悦;幸福,就是跌倒了又爬起来……因此,③________ ,你会发现,幸福就在你的身边!
10. (5分) (2016高二下·孝昌期末) 下面是某中学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字(含标点符号)。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7高一下·思南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这样三个母亲,她们都有两个孩子,只有一个苹果。

第一位母亲用孔融让梨的办法,让小儿子得到了苹果。

第二位母亲布置两个孩子完成规定的任务,谁完成的快谁得到苹果,结果大儿子得到了苹果。

第三位母亲干脆把苹果平分,两个孩子是一样的。

你觉得哪一位母亲分苹果的方法最合理,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最大?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的体验出发,比较上述三位母亲分苹果的方法,阐述你的见解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

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
4-1、
4-2、
4-3、
5-1、
5-2、
5-3、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6-1、
6-2、
6-3、
6-4、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7-1、
7-2、
五、默写 (共1题;共6分)
8-1、
8-2、
8-3、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
9-1、
10-1、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