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4课《七月的天山》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4课《七月的天山》导学
案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综合科目、教学管理、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案大全、经典语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omprehensive subjects, teaching management, teaching reflection, teaching design, lesson plans, classic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4课《七月的天山》导学案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4课《七月的天山》导学案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
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
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
学生对天山不了解,只能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天山优美的景色,并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积累好词好句。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借助字典,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资源:天山景色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
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自读自悟:
1. 我能把课文读流利
2. 我能读准下列词语:
戈壁滩白缎山涧飞泻洄水涡俯视五彩斑澜
饮马无限生机白皑皑撑开枝丫马蹄溅起
重重叠叠幽静萦绕五彩缤纷绵延矫健马鞍
3. 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 我还知道作者是按什么方法来介绍天山哪些景物的。
三、合作、探究: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a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
b 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
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主要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朗读四自然段: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
四、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板书设计
4 七月的天山
走进天山:雪峰溪流
游览的顺序——再往前走:森林——感受大自然的美热爱祖国壮丽河山
再往前走:野花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4课《七月的天山》导学案
4 七月的天山问题生成---------评价单
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借助字典,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一、读完下列各题的要求后再读课文
1. 我能读准下列词语:
戈壁滩白缎山涧飞泻洄水涡俯视五彩斑澜
饮马无限生机白皑皑撑开枝丫马蹄溅起
重重叠叠幽静萦绕五彩缤纷绵延矫健马鞍2.
2. 填空:
()的雪峰()的秋天
()的山涧()的日影
()的水底()的森林
3. 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 我知道作者是按什么方法来介绍天山哪些景物的。
二、合作、探究: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请把作者游览的顺序补充完整。
(1)进入天山——()——()
(2)进入天山这一段依次写了()、()和()的奇特景象
2、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a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
b 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
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主要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朗读四自然段: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
三、迁移训练:
1、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华呢?
改成陈述句:
2、我在乡村的山坡上,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缩句
四、拓展阅读: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山形也变得。
这里溪流变得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相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在马山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照样子写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五彩缤纷
3、短文第一句话在文中是句。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手法
评价
知识链接:
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
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峰顶白雪皑皑。
天山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
在博格达峰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约90米。
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
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相传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来
到这里,王母娘娘就在这里设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称“瑶池”。
现在这里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让学生经历一个自读自悟的过程,由一个画面与文字不断转化,就是学生一个感情体验由浅入深的过程。
教学时,我让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感受最深的段落,抓住关键词句默读课文,勾画圈点,然后通过放声朗读,读出对天山的独特感受。
同时,将读书与说话自然融合,说一说对读的部分的感受。
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不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理解。
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就课文内容中优美的语言描写,发表自己的理解,绘出最美的想象。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