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模拟试卷 试题_00013(共7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陵川三中中考语文模拟(mónǐ)试卷
时间是:120分钟满分是: 150分计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给加点汉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读书费时过多易duò( ),文采zǎo ( )饰太盛那么jiǎo ( ),全凭条文断事乃学jiū( )故态。
读书补天然之缺乏,经历又补读书之缺乏,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适宜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4分)
春天的风,〔1〕轻轻地亲吻大地,万物在沉睡中醒来,花儿更是羞红了脸。
夏天的风,〔2〕躲起来睡大头觉,柏油路热得满身大汗,冷气机累得气喘如牛。
秋天的风,〔3〕不小心打翻了颜料罐,染白了开满花的山头,涂红了枫树艳丽的双颊。
冬天的风,〔4〕蒙着面到处抢劫,树木的衣服被抢光,万物在寒风中发抖。
A、是可恶的匪徒
B、是粗心的画家
C、是慈祥的母亲
D、是懒散的工人
3.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
(1) ,随风直到夜郎西。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此夜曲中闻折柳,。
(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3) 春潮带雨晚来急,。
( 韦应物 ? 滁洲西涧 ?)
(4) 海内存知己,。
( 王勃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5) 劝君更尽一杯酒,。
(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
(6) ?登飞来峰?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境一样的诗句
是,。
(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把笔触由HY营转移到冰雪覆盖沙漠的诗句
有,。
4.根据你的阅读体验,答复以下问题。
(4分)
?傅雷家书?,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 ?,让我们感受到流落荒岛的鲁滨逊积极乐观、永不放弃的精神;?假设给我三天光明?让我们感受到与命运顽强抗争的勇气与毅力;? ?,让我们感受
到。
5.综合性学习。
(8分)
〔1〕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构造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展适当的调整。
〔2分〕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下联调整为:
〔2〕奥运会桔祥物是五个活泼得意的卡通形象。
其中,贝贝传递的祝福(zhùfú)是繁荣。
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 “鱼〞和“水〞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人们用“鲤鱼跳龙门〞寓意事业有成和梦想的实现,“鱼〞还有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的蕴涵。
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
贝贝温顺纯洁,是水上运动的高手,和奥林匹克五环中的蓝环互相辉映。
你还知道其它福娃代表的意义吗?〔任选一个〕〔3分〕
〔3〕以下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电视台的编导很有程度,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
B.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
C. HY政府在HY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D.高考复习阶段,有些同学天天开夜车,搞得白天上课精神不好,这样就象〔缘木求鱼〕一样,效果是不会好的。
二、现代文阅读(31分)
(一)(13分) 松毛虫的行进展列
法国作家拉伯雷在他所著的?巨人传?中,曾经说到有群绵羊,竟盲目地跟着一只被扔到海里的头羊走,结果一块被海水卷起。
假如说这群羊的盲目显得很愚蠢、荒唐,那么松毛虫“盲从〞却是因为它的生存需要。
确实,松毛虫出行时,第一条松毛虫爬到哪里,其余的松毛虫也排成整整齐齐的行列跟随其后,从不连续。
他们的队伍就像一条长长的细带子。
领头的松毛虫向东“走〞,其余的也向东“走〞,领头的松毛虫向西“走〞,其余的也向西“走〞,前后配合的非常协调。
在路上,领头的松毛虫不断吐出丝来,很细。
其他随行的松毛虫也分别吐出丝来,将这条细丝线加厚加宽,使它成为一条狭窄的带子,或者者说是松毛虫的“绸缎轨道〞。
松毛虫为何要花如此大的代价铺设“轨道〞呢?原来,松毛虫常常在夜间去吃松毛针。
黑暗中它们从松树枝上的窝里爬出去,从上到下啃噬分支上的松针。
吃饱后回它们的窝时,它们便要在松树的树枝间上上下下左拐右拐,因此对它们来说回“家〞的路温长而曲折,而松毛虫近视,在漆黑一团的夜晚行路更不便。
同时,他们的嗅觉迟钝,也不能为它们在夜间行路提供帮助。
在这样的情况下,它们要回到窝里就只有靠它们先前在路上吐丝结成的细带子了。
只有借助这个细带子爬行前进才不会迷路。
要回窝里时,它们会就近找到一条丝线并沿着它行走,不久松毛虫都集合到一条带子上来排队前进,就能顺利地回到它们的窝里。
即使是在白天,这细带子也对松毛虫有用。
比方它们远行时,就需要这小带子引导。
于是所有同行的松毛虫都吐丝并固定在路上,这已成了它们的习惯。
它们同行的数量越多,路程越远,它们铺设的带子就越宽大,以便返回时容易找到。
松毛虫行进的道路有一定的规律,从来不在途中作180度的大转弯。
但也并非笔直,且路程长短不一。
有时甚至不得不风餐露宿,这时它们便集合起来蜷缩成一团,互相靠在一起。
第二天再重新探路,寻找到这导路的带子,然后沿着它赶回窝里去。
6.文章第二段说明(shuōmíng)的主要内容是
7.松毛虫铺设的“轨道〞有什么作用?
8.请从生理角度说说松毛虫为什么会“盲从〞?
9.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读后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请说说松毛虫的生活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
(二)(18分)
小巷深处〔节选〕
林莉
①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感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
同学异样的目光,教师分外的关切,时刻提醒着我:我,是一个瞎子捡来的女儿;我,拥有的是一个特别贫穷的家。
②我开场沉默,开场回避所有的同学,甚至开场厌恶我的家。
我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也不再从母亲卖冰棍的那条路经过。
那段时间是,除了几顿饭之外,我几乎整天泡在教室里,只是为了在那个卑微的家里少待些时间是。
有人向她问起我,A她照旧满面春风:“莉学习忙呢!教师赞她有长进呢!哪会在家耗时间是!〞除了我,谁也不可能看出她心中深深的落寞。
③时间是飞逝,终于,在中考过后的一个月,我接到了县城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
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摆脱自己家庭的阴影,住进那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的县城一中了。
④临行前,我穿上了母亲用从微薄的生活费中硬扣下的钱购置的连衣裙。
当我看见穿衣镜中颇具城少女风采的“我〞时,我终于下了决心,转向母亲,吞吞吐吐却又异常明晰地说:“妈……您……以后别……假如没急事的话……不用去找我……〞“为什么?〞B好长好长时间是的沉默,终于,她点了点头,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时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去。
“您……〞我上前扶住她,可她轻轻推开我:“我去帮你弄点好吃的,食堂少油。
〞我有些哽咽,但我什么也没有说。
⑤住读生活很快让我忘掉了以往的自己,忘掉了烈日、冰棍、瞎眼母亲带来的烦恼和卑微,也忘掉了临行前的那一点点不安。
谁都不知道我是谁,谁都以为我也同她们一样拥有一个幸福的家。
⑥母亲果然遵守诺言。
每月由一位早年已住进城里却经常回乡的老婆婆帮我捎来一些营养品及生活费。
坐落在小巷深处的那个(nà ge)家似乎与我完全隔绝了。
我开场淡忘了家门前圆润光洁的石凳,那门上锈迹斑驳的门锁,甚至淡忘了黄昏后母亲倚在门旁殷勤的招呼声。
这样的日子平和而又迅速地溜过去,一直到我临近毕业的那个学期。
⑦那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星期。
⑧当老婆婆将一包鸡蛋和五十元钱塞给我时,我床对面的一位室友发话了:“莉,你妈对你多好,毕业聚会把她请来,你优秀的成绩定会让她感到光荣!〞
⑨“哦……这?〞我迟疑了瞬间,“我妈太忙了,她……抽不出空,你瞧,连带东西都一直请别人帮助,哪有时间是呢?〞那刻,我惊异于自己说假话如同说真话一样。
⑩送老婆婆出门时,我感谢地对她说:“您这三年来为我操了心,让您受累了。
〞⑾“你……〞她看来有些冲动,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考得真的很好?〞我点了点头。
⑿“造孽!〞她竟长叹一口气,“你……你妈怎么那么死心眼!〞
⒀“怎么回事?〞我突然有点紧张。
⒁她不再说话,拉起我的手直冲出校门,然后拐到一个偏僻的巷子里。
⒂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亲,C
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地摸上汽车……〞
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⒅“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
D
么坚决,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
10.请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3分〕
11.摘取文中的词语(cíyǔ),梳理“我〞对母亲感情的变化过程〔均用两个字〕。
〔3分〕
满足——自豪——〔〕——〔〕——〔〕
12.选文中划线的句子对母亲形象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你选择一处体味其所蕴涵的思想情感。
〔4分〕
描写方法:
思想情感:
13.最后一段中“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
〞这句话有什么深入含义?〔4分〕
14.假如把课文题目?小巷深处?改为?我的母亲?或者?母亲赞?之类,你认为效果好吗?为什么?〔4分〕
三、古诗文阅读(26分)
已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5.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诗的一二句写的是。
三四句借花喻人,抒发了诗人的。
(每空限填一个词语)
1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
请自选一个角度(或者语言、或者诗意、或者情感、或者哲理)写一段鉴赏性文字。
(40字以内)
(二)课内文言文(11分)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假设神人;余那么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假设此。
17.解释以下加点的词。
(4分)
〔1〕负箧曳屣〔〕〔2〕四支僵劲不能动〔〕〔3〕主人日再食〔4〕以中有足乐者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余那么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9.你觉得作者宋濂是一个怎样的人?再举一个像他一样勤学的名人事例。
〔4分〕〔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1分)
〔甲〕良尝闲沉着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
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
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曰:“诺。
〞
〔乙〕原谷有祖①,年老,谷父母(fùmǔ)厌憎,欲捐②之。
谷年十有五,谏③父曰:“祖育儿生女,节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
〞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
谷随,收舆归。
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⑤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人名。
②捐:抛弃。
③谏:好言相劝。
④舆:手推的小车⑤凶:不吉利20.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⑴父以足受,笑而去〔〕⑵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3)谷年十有五〔〕 (4)乃载祖归养〔〕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4分〕
〔1〕良殊大惊,随目之
〔2〕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22.读了甲、乙两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请写下来。
〔3分〕
23.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和〞字,字祥义丰,意味深远,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妙愿望。
对人和蔼、和蔼,对己平和、气和;家和万事兴,邻和胜亲人;商场上和气生财,困难时和衷一共济;人类向往和乐,世界需要和平......
请以“和〞为话题,选择你最擅长的一种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参考答案
1.(4分)惰、藻、矫、究
2.(4分)C、D、B、A
3. (8分) (1) 我寄愁心与明月 (2) 何人不起故园情 (3) 野渡无人舟自横 (4) 天涯假设比邻 (5) 西出阳关无故人 (6)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7)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 (4分)鲁滨逊漂流记、·凯勒,后两空略。
5. (8分)
〔1〕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尧天舜日。
〔2〕略〔3〕B
6.松毛虫行出时排成行列跟随头条虫并不断吐丝。
〔意思对即可〕
7.从两方面答:一、夜间吃食回来时不迷路;二、白天远行时需要这带子引导。
〔意思对即可〕8.因为松毛虫近视,而且嗅觉迟钝,所以为了生存(shēngcún)的需要它们会“盲从〞。
9.本文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语言生动活泼有趣,读后感觉昆虫和人类一样得意,富有有智慧。
〔意思对即可〕此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可灵敏处理,与松毛虫的生活习性相关的启示即可,例如,能团结,发挥长处,弥补缺点。
10.〔3分〕我长大后厌恶家而分开家,后来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
11.〔3分,每处1分〕沉默〔回避〕——厌恶〔隔绝〕——回来
12.〔4分〕如C处:外貌、神态描写。
〔1分〕抒发了“我〞被母亲无私伟大的爱深深感动之情,也流露出“我〞对于自己无知、爱虚荣的深深自责。
〔3分〕
13.〔4分〕说明“我〞已经认识到过去的错误,重新回到母亲的身边,表达了“我〞对母亲真心的爱〔意思对即可〕。
14.〔4分〕“小巷深处〞是母女俩家的所在,是她们生活的场景。
这里珍藏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母爱故事,这里也是真挚感情的寄托。
其他题目那么显得平淡直露。
15.离愁;志愿〔或者“志向〞〕。
16.略
17. (4分)〔1〕背〔2〕通“肢〞,肢体〔3〕两次〔4〕因为
18.我那么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
(3分)
19.学习刻苦,求学诚心;尊敬教师,守信誉〔答出“学习刻苦〞或者“求学诚心〞给1分,答出“尊敬教师〞或者“守信誉〞给1分〕
程门立雪、凿壁偷光、悬梁刺骨、映雪读书等
20.〔4分〕⑴分开⑵回头 (3)通“又〞,加上 (4)于是
21.〔4分〕〔1〕张良非常吃惊,目送着他〔离去〕。
〔2〕等将来你们来了,我就不必另外再作一辆,所以如今先收起来。
22.〔3分〕能从谦虚求学、孝敬父母等角度答题即可。
23.略(60分)
内容总结
(1)在这样的情况下,它们要回到窝里就只有靠它们先前在路上吐丝结成的细带子了
(2)它们同行的数量越多,路程越远,它们铺设的带子就越宽大,以便返回时容易找到
(3)请说说松毛虫的生活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
(二)(18分)
小巷深处〔节选〕
林莉
①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感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
(4)⒂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亲,C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混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