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西防城港人教版(2019)高二下生物月考试卷(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广西防城港人教版(2019)高二下生物月考试卷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
1.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相关措施正确的是()
A. 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果酒发酵
B. 用带盖的瓶子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每隔12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 CO_2
C. 果酒发酵过程温度控制在30°C,果醋发酵过程温度控制在20°C
D. 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向装置中充气,以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答案】D
【解析】A.葡萄汁不能装满发酵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有利于酵母菌通过有氧
呼吸进行繁殖,同时可以防止液体溢出,A错误;
B.用带盖的瓶子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每隔12h左右要拧松瓶盖一次,放出 CO_2而
不是打开瓶盖,否则易造成杂菌污染,B错误;
C.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18~25℃,而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30~35℃,C错误;
D.醋酸菌是需氧型细菌,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向装置中充气,以利于醋酸菌的代谢,D正确。

故选D。

2.下列有关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毛霉是参与腐乳发酵的细菌之一
B. 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制作腐乳可大大缩短制作时间
C. 在腐乳发酵的全过程中必须保持毛霉的活性
D. 腐乳营养价值比豆腐高,并且容易保存
【答案】D
【解析】解:A.腐乳制作过程中其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真菌,A错误;
B.毛霉的最适温度25℃左右,B错误;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腌制以后不用保持毛霉的活性,C错误;
D.腐乳营养价值比豆腐高,并且容易保存,D正确。

故选:D。

3.下图是苹果酒制作的步骤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步骤②要先去皮,再用清水冲洗
B. 苹果汁不能装满发酵瓶
C. 放掉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D. 步骤⑤可加入酵母菌液
【答案】A
【解析】解:A.步骤②为冲洗,若先去皮,在清洗时可能会污染材料,A错误。

B.将苹果汁注入发酵瓶,液体量不要超过发酵瓶总体积的2/3,B正确。

C.发酵完成后,放掉的气体主要是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C正确
D.步骤⑤可加入酵母菌液进行酒精发酵,D正确。

故选:A。

4.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山崩。

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比较低
B. 该群落形成过程中先出现的生物最可能是地衣
C. 该群落中的生物多为草本植物,有垂直结构
D. 若有人类活动,则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有变
【答案】B
【解析】A.发生山崩处的群落是在较短的时间内经次生演替产生的物种丰富度比较低,A正确;
B.该群落形成过程属于次生演替,不会出现地衣,B错误;
C.在较短的时间内,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中的生物多为草本植物,也存在地被植物,
如苔藓等,存在垂直结构,C正确;
D.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正确。

故选B。

5.某人感染了HIV,5年后被诊断出患淋巴瘤。

最可能的原因是HIV感染后导致()
A. HIV大量寄生在B细胞内
B. 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功能丧失
C. B细胞无法转化为浆细胞
D. T细胞的数量持续下降
【答案】D
【解析】解:A.HIV寄生在T细胞内,A错误;
BD.HIV感染T细胞,会使T细胞死亡,而不仅仅是分泌淋巴因子的功能丧失,B错误,D正确;
C.HIV感染不会影响到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的过程,C错误。

故选:D。

6.下图为细胞融合示意图(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若A、B分别是基因型为Hhrr、hhRr两个烟草品种的花粉,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由于一对隐性纯合基因(rr或hh)的
作用,在光照强度大于800 lx时,都不能生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是用灭活病毒处理,原理是细胞膜流动性
②实验开始时必须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不利于原生质体融合的结构
③在大于8001x光照下培养,可淘汰5种融合细胞,筛选出基因型为HhRr的杂种细

④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将融合细胞培养成杂种烟草植株,原理是细胞具有全能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解:①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没有灭活的病毒,灭活病毒只能诱导动
物细胞的融合,①错误;
②实验开始时必须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不利于原生质体融合的结构——细胞壁,
②正确;
③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看出,A的花粉即配子的基因型为Hr、hr,B的花粉
基因型为hR、hr,诱导融合产生细胞团(只考虑两个原生质体的融合)共有6种基因型,即HHrr、hhrr、hhRR、HhRr、Hhrr、hhRr,在大于800 lx光照下培养,其中HHrr、hhrr、hhRR、Hhrr、hhRr的个体不能分化,只有同时具备了H和R基因才能够分化,
可淘汰5种融合细胞,筛选出基因型为HhRr的杂种细胞,③正确;
④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将融合细胞培养成杂种烟草植株,原理是细胞具有全能性,④正确。

故选:C。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B. 高压灭菌完成后,待压力表的压力降到零时打开排气阀,以免灭菌容器内液体冲出
C. 为了防止冷凝水落入培养基,培养液倒入培养基后,应立即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D. 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灼烧灭菌后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答案】B
【解析】解:A.倒平板过程中,用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
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不能打开皿盖,A错误。

B.高压灭菌完成后,待压力表的压力降到零时打开排气阀,以免灭菌容器内液体冲出,B正确。

C.倒好培养基的培养皿,等培养基冷凝后要将平板倒过来放置,C错误。

D.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后,待冷却后才可以快速挑取菌落,D错误。

故选:B。

8.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细胞周期变短
B. 注射“甲流”疫苗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手段
C. 当结核杆菌再次入侵人体时,浆细胞可识别结核杆菌并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D. 效应T细胞可以直接吞噬病毒,进行细胞免疫
【答案】A
【解析】
A.当抗原再次进人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使其细胞周期变短,A正确;B.注射甲流疫苗只能预防流感而不能治疗流感,B错误;
C.浆细胞没有识别作用,C错误;
D.效应T细胞不能直接吞噬病毒,只能与病毒入侵的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该靶细胞裂解死亡,进行细胞免疫,D错误。

故选A。

9.两种远缘植物的细胞融合后会导致一方的染色体被排出。

若其中一个细胞的染色体
在融合前由于某种原因断裂,形成的染色体片段在细胞融合后可能不会被全部排出,
未排出的染色体片段可以整合到另一个细胞的染色体上而留存在杂种细胞中。

依据该
原理,将普通小麦与耐盐性强的中间偃麦草进行体细胞杂交获得了耐盐小麦新品种,
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过程①需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
B. 过程②的目的是使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断裂
C. 过程③中常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D. 耐盐小麦的染色体上整合了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答案】C
【解析】A、①表示去壁过程,常用酶解法,即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制备
原生质体,A正确;
B、根据题干信息,“若其中一个细胞的染色体在融合前由于某种原因断裂,形成的染
色体片段在细胞融合后可能不会被全部排出,未排出的染色体片段可以整合到另一个
细胞的染色体上而留存在杂种细胞中”,则②的目的是使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断裂,
将来形成的染色体片段在细胞融合后可能不会被全部排出,B正确;
C、过程③中常用物理法或化学法处理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灭活的病毒只能诱导动物
细胞融合,C错误;
D、②表示用紫外线照射使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断裂,将来形成的染色体片段在细胞
融合后可能不会被全部排出,则形成的耐盐小麦的染色体上整合了中间偃麦草的染色
体片段,D正确。

10.2012年10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和日本医学教授山中伸弥夺得,他们在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

目前,山中伸弥和其研究
小组已把多种组织(包括肝、胃和大脑)的细胞,转变成了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并让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分化成了皮肤、肌肉、软骨、神经细胞以及可以同步搏动的心脏细胞。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成熟细胞被重新编程的过程中细胞的分化程度逐渐降低
B.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能分化成神经细胞,体现了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全能性
C.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与成熟细胞相比,细胞核内DNA的含量不变
D.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分化的过程不仅与基因有关,也与细胞的生活环境有关
【答案】B
【解析】A、细胞重新编程,是将成熟体细胞重新诱导回早期干细胞状态,细胞的全能性增强,因此多功能干细胞的分化程度逐渐降低,A正确;
B、诱导多功能干细胞能分化成神经细胞,并没有形成完整个体,因此不能体现全能性,B错误;
C、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与成熟细胞相比,细胞核内DNA的含量不变,C正确;
D、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分化的过程不仅与基因有关,也与细胞的生活环境有关,D正确。

11.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某些新冠肺炎患者会成为危重病人,最终可能
走向死亡。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患者的非特异性免疫对新型冠状病毒完全无效
B. 新型冠状病毒不能引起感染者体内产生抗体
C. 患者体内出现大量的死亡细胞是细胞凋亡的结果
D. 易感人群即使注射疫苗也仍然具有被感染的可能
【答案】D
【解析】解:A.非特异性免疫对新冠病毒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不是完全无效的,A错误;BC.新冠病毒可引起患者体内产生体液免疫,出现抗体,但还有相当一部分病毒未能消除,病毒在细胞内迅速繁殖,并导致宿主细胞死亡,这属于细胞坏死,BC错误;
D.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变异性较强,如果变异后的病毒与疫苗产生的抗体不能发
生反应,易感人群即使注射疫苗也仍然具有被感染的可能,另外,由于受种者个体差
异等原因(如免疫应答能力低下等),少数人接种疫苗后不能充分发挥免疫作用,D正确。

故选:D。

12.下列属于生产单克隆抗体的主要技术是()
A. 转基因
B. 干细胞
C. 核移植
D. 细胞融合
【答案】D
【解析】解:A.转基因又叫DNA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
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
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故A错误;
B.干细胞是动物胚胎及其某些器官中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故B
错误;
C动物核移植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
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

核移植得到的动物称
克隆动物;故C错误;
D.动物细胞融合称细胞杂交,是指B淋巴细胞或骨髓瘤细胞结合形成杂交瘤细胞的过程,既能无限繁殖,有能产生特异性抗体;故D正确。

故选:D。

13.关于酶活性调节正确的说法是()
A. 只要一种代谢产物积累,酶活性就会下降
B. 代谢产物与酶结合,酶的结构产生不可逆的变化而活性下降
C. 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大,可解除代谢产物对酶活性的抑制
D. 控制生产条件是人们对酶活性调节的唯一手段
【答案】C
【解析】
解:A.一种代谢产物积累,酶活性不一定就会下降,如黄色短杆菌利用天冬氨酸合成
赖氨酸、苏氨酸和甲硫氨酸,只有当苏氨酸和甲硫氨酸同时积累过量时才会抑制天冬
氨酸激酶的活性,A错误;
B.当产物过量时与酶的结合是可逆的,所以引起酶分子结构改变而发生的活性改变也
是可逆的,B错误;
C.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大,代谢产物可以通过细胞膜进入外界环境,可解除代谢产物对
酶活性的抑制,C正确;
D.控制生产条件不是人们对酶活性调节的唯一手段,D错误。

故选:C。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14.(1)根据配方,该培养基可用来培养________(填细菌、霉菌或细菌与霉菌),其
所含氮源的功能是________。

14.(2)该微生物在同化作用上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型,其在培养基上产生的单个
菌落在生态学中被称为________。

14.(3)接种好的培养皿在恒温箱中培养时要倒置,目的是________。

14.(4)有同学为统计消毒后的牛奶中该微生物的含量,取5mL牛奶样液进行了如图
操作,每个平板中的统计结果为87、83、85,则经过消毒后的牛奶中该微生物的含量
大约是________个•mL^﹣1。

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________(填是或否)需要
设置空白对照组,目的是:________。

【答案】细菌, 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
【解析】
【答案】异养, 种群
【解析】
【答案】防止冷凝水滴落在培养基上,避免水分过快蒸发
【解析】
【答案】8.5×10^4, 是, 用于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解析】
15.(1)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叫
________。

小鼠常用的受体细胞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与乳腺生物反应器相比,用膀胱生物反应器生产M的优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15.(3)如果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则外源基因会随机插入到受体细胞的DNA中,该受体细胞培养的胚胎有的可以发育成转基因动物,有的却死亡,请分析因外源基因
插入导致胚胎死亡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5.(4)转基因小鼠的早期胚胎培养过程中,培养液成分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外,
还需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

【答案】(1)转化, 受精卵, 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
【解析】解:(1)转基因技术中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
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叫转化。

因受精卵是动物细胞中全能性最高的细胞,故常用受精
卵作为小鼠的受体细胞。

【答案】(2)不受年龄限制;不受性别限制;提取简单、高效
【解析】(2)与乳腺生物反应器相比,膀胱生物反应器具有不受性别和年龄的限制,
提取简单、高效的特点。

【答案】(3)当外源基因的插入使受精卵内生命活动必需的某些基因不能正常表达时
就会导致受精卵死亡
【解析】(3)外源基因会插入到受体细胞的DNA的位置是随机的,外源基因插入后,
会导致插入位置附近的原有基因不能正常表达,若该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是小鼠正
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那么就会导致小鼠胚胎死亡。

【答案】(4)氨基酸、核苷酸、激素、维生素、血清
【解析】(4)早期胚胎培养过程中,培养液成分包括无机盐,有机盐,氨基酸、核苷酸、激素、维生素、血清等物质。

16.(1)在动物细胞培养时,通常在合成培养基中加入适量血清,其原因是________。

16.(2)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中,贴满瓶壁的细胞需要重新用________等处理,然后
分瓶继续培养,让细胞________。

这样的培养过程通常被称为________。

一般来说,
细胞在传至________代左右时,增殖会逐渐缓慢,以至于完全停止,这时部分细胞的
________可能会发生变化。

当继续培养时,少部分细胞会朝着等同于癌细胞的方向发展。

目前使用的或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为10代以内,以保持细胞正常的________。

16.(3)在细胞培养过程中为了防止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

【答案】人们对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解析】在动物细胞培养时,通常在合成培养基中加入适量血清,其原因是人们对细
胞所需的营养物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通过血清中补充动物细胞所需要的未知因子。

【答案】胰蛋白酶, 继续增殖, 传代培养, 10sim 50, 细胞核型, 二倍体核型
【解析】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中,贴满瓶壁的细胞需要重新用胰蛋白酶等处理,然后
分瓶继续培养,让细胞继续增殖。

这样的培养过程通常被称为传代培养。

一般来说,
细胞在传至代10\sim 50左右时,增殖会逐渐缓慢,以至于完全停止,这时部分细胞的细胞核型可能会发生变化。

当继续培养时,少部分细胞会朝着等同于癌细胞的方向发展。

目前使用的或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为10代以内,以保持细胞正常的二倍体核型。

【答案】抗生素
【解析】在细胞培养过程中为了防止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
以杀死培养过程中的细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