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洗脱支架与冠状动脉搭桥术对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的疗效对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Mar29(5)
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由于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血管堵塞或者狭窄,造成患者心肌缺血缺氧。

根据患者不同的疾病表现情况,可以将疾病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者缺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时,患者会出现心肌坏死,如果救治不及时,患者生命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而临床认为治疗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键是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供氧情况,现代冠脉介入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手段。

伴随着冠脉介入手术的不断完善,其逐渐成为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的主要方法,该技术主要是经过心导管技术,疏通已经堵塞或者狭窄的冠状动脉血管,以达到改善患者心肌功能的效果。

而药物洗脱支架疗法(DES)的应用明显降低了支架内血管的再狭窄率以及病变血管的二次血运重建率[1]。

越来越多的荟萃研究指出DES的疗效不次于传统的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远期血运重建率高等优点。

而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冠脉三支病变患者,不少学者仍建议行冠脉搭桥术治疗[2]。

现选取我院的140例患者进DES和CABG疗法的对比。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2月~2016年4月在我院心脏外科就诊的140例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冠脉造影检查显示三支冠脉狭窄≥70%,符合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符合介入手术和冠脉搭桥术适应症。

排除合并严重瓣膜病、心脏移植史、原发性心肌病、
药物洗脱支架与冠状动脉搭桥术对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的疗效对比
Effect of Drug-Eluting Stent and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n Three Diabetic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李继峰(郑州颐和医院心胸外科,河南郑州50000)
摘要:目的探究药物洗脱支架术与冠状动脉搭桥术用于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治疗的效果。

方法在2015年2月~2016年4月我院心脏外科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患者中选出14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观察组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疗法,对照组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血运重建率35.6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0.60%(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差异不显著,观察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存活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差异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 0.05);术后1年,再次血运重建率,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在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患者的治疗中,药物洗脱支架疗法与冠脉搭桥术近远期疗效相差不大,而且前者的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值得推广。

关键词:药物洗脱支架;冠状动脉搭桥术;糖尿病;冠脉三支病变;血管再通
中图分类号:R541.4;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 ̄8174(2018)05 ̄0680 ̄02
膝关节软骨缺失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全海祥,康一凡,沈国华,等.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和关节清理术修复
膝关节软骨缺失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31(10):1088 ̄1089.
[2]潘勇泉,尚平,才忠民,等.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
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13(5): 771 ̄774.
[3]张金坤,王创利,田守进,等.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
伤的临床价值分析[J].系统医学,2016,1(12):70 ̄72.
[4]姜志良.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7):53 ̄54.
[5]颜永存,赵玲丽,赵永琼,等.膝关节软骨损伤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
疗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5,17(10):185 ̄186. [6]冯帅.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61例疗效分析[J].
中外医疗,2016,35(18):92 ̄93.
[7]杨伟清,温志远.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修复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临
床疗效观察[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6,5(1):41 ̄43. [8]淳德勤.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疗效分析[J].中
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1(24):102 ̄103.
收稿日期:2018 ̄02 ̄01
680··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Mar 29(5)
肿瘤、多脏器功能衰竭、左心室衰竭的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观察组73例中男31例,女42例,年龄在56~77(68.9±4.3)岁;糖尿病病程6~18(11.4±3.3)年。

对照组67例中男30例,女37例,年龄55~79(68.5±4.5)岁;糖尿病病程5~20(11.7±3.6)年。

两组患者之间的基础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药物洗脱支架术:术前给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两种药物的累积服药剂量达到300mg ;然后结合冠脉造影结果对病变部位进行药物涂层支架植入,实现部分或是完全的血运重建;术后给患者终身服用阿司匹林和至少服用1年的氯吡格雷。

对照组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其中23例采用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44例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治疗。

以乳内动脉或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建立通路。

术后患者终身口服阿司匹林。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血运重建率、住院期间死亡率、住院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1年的再次血运重建率(术后1年内因血管病变再次进行EDS 或CABG 达到完全再血管化以及的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以及术后1年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行χ2/t 检验,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血运重建率和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血运重建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住院期间死亡率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 >0.05)。

见表1。

2.2住院期间存活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住院期间存活患者中,两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 >0.05)。

见表2。

2.3住院期间存活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存活68例患者住院时间为(9.54±1.26)d ;对照组存活63例患者住院时间为(18.22±2.16)d ;两组差异显著(t =28.344,P <0.05)。

2.4术后1年的死亡率及再次血运重建率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术后1年,观察组68例患者中死亡7例,死亡率为10.29%;对照组63例患者中死亡5例,死亡率7.94%,两组差异不显著(χ2=0.218,P >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中有24例行再次手术,再次血运重建率为41.67%(10/24);对照组患者中有17例行再次手术,再次血运重建率为11.76%(2/17),两组差异显著(χ2=4.298,P <0.05)。

术后1年,观察组存活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

见表3。

3讨论
经过临床实践研究发现,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其可能诱发内皮功能损伤、炎症反应、血栓生成等,加重冠脉粥样硬化病变,增加冠脉病变的风险。

对于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的患者,血运重建是治疗的关键环节,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运重建难度明显高于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在血运重建方式上:目前尚无统一定论,药物洗脱支架和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常见的两种血运重建方式[3]。

冠状动脉搭桥术已非常成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治疗中有广泛应用,但是手术的准备时间长、手术时间长、风险较高,术后更易出现并发症,患者术后恢复慢[4]。

而且术后的长期卧床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出现肺栓塞、褥疮等并发症的风险,不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

而药物洗脱支架则是一种微创介入疗法,手术简单且创伤较小,手术仅需局麻就可完成,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而且伴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与过去的单纯裸支架相比,药物洗脱支架的支架内再狭窄率、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率明显降低,远期疗效更好。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行药物洗脱支架术患者的术后死亡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术后1年死亡率、术后1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指出两种血运重建方式的近远期疗效差异不大。

而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血运重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虽然冠
表1两组的术后血运重建率和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n(%)]
n
术后血运重建率住院期间死亡率
观察组对照组χ2P
736726(35.62)54(80.60)28.863<0.05
5(6.85)4(5.97)0.045
>0.05表2两组的住院期间存活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n(%)]
n
心肌梗死脑卒中
心绞痛
发生率
观察组对照组
68632(2.95)1(1.59)
3(4.41)3(4.76)1(1.47)3(4.76)6(8.82)*7(11.11)
注:两组对比χ2=0.191,*:P >0.05
表3术后1年存活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n(%)]n
心肌梗死脑卒中
心绞痛
发生率
观察组对照组
61582(3.28)1(1.72)
2(3.28)2(3.45)1(1.64)1(1.72)5(8.20)*4(6.90)注:两组对比χ2=0.072,*:P >0.05
681··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Mar 29(5)
腹股沟疝是小儿外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1]。

根据相关资料研究结果显示,小儿疝气发病率为1.2%~4.2%,其中男患儿发病率远远高于女患儿[2]。

随着
患儿年龄的逐渐增长,疝囊也会逐渐的增长,因此会发生绞窄和嵌顿,最终会严重影响到患儿的身体健康[3]。

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综合分析髂耻
髂耻束与凹间韧带缝合应用于儿童腹腔镜疝手术的临床效果探讨
Clinical Effect of Suture of Ilio Gracilar Tract and Interosseous Ligament for Laparoscopic Hernioplasty in Children
陈永(谷城县中医院,湖北谷城441700)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髂耻束与凹间韧带缝合应用于儿童腹腔镜疝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
2016年10月收治的92例腹腔镜疝手术患儿,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髂耻束与凹间韧带缝合治疗方法,46例)与对照组(应用腹腔镜下内环结扎术治疗方法,46例)。

分析两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半年的复发率、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参数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半年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 <0.05),观察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髂耻束与凹间韧带缝合应用于儿童腹腔镜疝手术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半年的复发率。

关键词:髂耻束;凹间韧带缝合;儿童腹腔镜疝手术;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8174(2018)05 ̄0682 ̄02
状动脉搭桥术实现一次完全再血管化的概率较高,但是手术对患者的创伤也较大,而药物洗脱支架术则可以通过分步血运重建的方式实现完全再血管化,虽然需要多次行药物洗脱支架术,但是其对患者的创伤依然较小,且医疗费用较冠状动脉搭桥术更低。

尤其是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冠脉三支病变患者而言,其年龄偏大,体质较弱,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对创伤大的手术耐受力较低,而且冠状动脉搭桥术具有高风险、高费用、长住院时间、术后伤口疼痛等特点,故而很多患者更愿意接受药物洗脱支架疗法[5,6]。

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年的再次血运重建率上,观察组患者更高(P <0.05);对于术后出现冠脉再狭窄的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术有助于实现血管的再通,提高血运重建率。

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以及药物洗脱支架的不断改进,围术期药物研究的深入,药物洗脱支架术在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治疗中的价值也将逐渐凸显出来。

而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且对患者的随访时间较短,研究中还有许多方面尚未考虑到,研究结论价值有限。

临床上还应开展大样本、长时间随访的研究,挖掘出药物洗脱支架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应用注意事项[7]。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的治疗中,
药物洗脱支架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近远期疗效相当,而药物洗脱支架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可通过分步血运重建实现完全再血管化,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何琴,张莉芸,王
勇,等.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7):1526 ̄1528.
[2]王
阳,周
芸,池
喆,等.糖尿病对冠心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患
者临床效果的影响[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3,22(6):604 ̄606.
[3]李彦平,刘宏斌,贾倩,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远期疗效观察[J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3,34(5):428 ̄
430,471.
[4]宿文荣,张俊刚,伦增瑞,等.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和冠脉搭桥长期疗效对比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
(10):92 ̄95.
[5]石兵,黄玲,王超群,等.国产药物洗脱支架与进口药物洗脱支
架的临床应用比较[J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0):3449 ̄3451.
[6]赵林,朱玮玮,郭成军,等.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
狭窄和冠状动脉原发病变的随访研究[J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4,33(6):779 ̄783.
[7]张爱元,张俊刚,吴海军,等.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介入治疗与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的长期疗效分析[C ]//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亚太心脏大会2014暨国际心血管预防与康复会议.2014.
收稿日期:2018 ̄01 ̄09
6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