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12分)
1. (1分) (2018八上·宝安期中) 小明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以下是他所记录的数据:17.86cm,17.88cm,17.87cm,18.8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该是()
A .
B .
C .
D .
2. (1分)如图所示四种测量水温的方法,其中正确的为()
A .
B .
C .
D .
3. (1分)一束与水面成5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则折射角()
A . 小于50°
B . 大于50°
C . 大于40°
D . 小于40°
4. (1分) (2016八下·桑植期中) “神州十一”上天,宇航员在太空进行活动,和地面人员说话,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 地球上的科学家听到宇航员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B . 宇航员进行科学活动,并讲解给地面人员是在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C . 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
D . 宇航员说话声音很大是因为他的声音频率很高
5. (1分)一个雨后的晚上天放晴后,路上有小水潭,人在月光下行走,为避免踩到水潭里,要对路面作出判断,正确的是()
A . 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潭
B . 迎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潭
C . 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潭
D . 不论迎着月光还是背着月光走总是发亮处是水潭
6. (1分)夏商时期,已有铜制的铃和皮质的鼓.人耳能分辨出铃声和鼓声是根据声音的()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频率
7. (1分)(2017·张家港模拟)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真空也能传声
B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 . 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D . 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一2000Hz之间的声音
8. (1分) (2019八上·临渭期末) 甲、乙两名同学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甲先跑得慢后跑得快
C . 8s内,甲跑的路程更长
D . 8s内,乙的速度是5m/s
9. (1分) (2017八上·开江期末) 如图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 . ①③
B . ①④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0. (1分)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A . 洗过的湿毛巾被晾干
B . 冰箱中取出的冰棍结上“白霜”
C . 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
D . 冰天雪地里人说话时口中冒“白气”
11. (1分)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5°,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5°,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A . 70°
B . 80°
C . 100°
D . 120°
12. (1分)(2019·黄冈)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 清晨,缭绕在山间的雾是水汽化形成的
B . 清晨,附在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C . 夏天,往地面洒水降温,利用了水蒸发吸热
D . 夏天,在食品运输车里放些干冰降温是用干冰熔化吸热
二、填空作图题 (共5题;共8分)
13. (1分) (2019九上·黔南期末)
(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cm,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2)图(b)中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________示数是________℃
(a) (b)
14. (3分)(2017·丹东模拟) 如图画出凸透镜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方向
15. (2分)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霜是由________ 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_
(2)请根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
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________ 和________ .
并在短文中找出支持猜想的句子写在答题纸上.
(3)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
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
答:________
16. (1分)(2019·吉林模拟) 用手机听音乐时,按压手机的侧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声音通过________传入我们的耳朵里。
17. (1分)质量是2千克的冰块,熔化成水后质量是________千克,体积是________
三、解析题. (共2题;共5分)
18. (2分) (2016八上·路北期中) 小明一家开车从唐山到青岛游玩.
(1)某时刻小明看到车内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则速度计的示数是多少?该车此时的速度为多少m/s(写出换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他们从图乙所示的标志牌处至少还需多长时间到达青岛?
19. (3分) (2019八上·顺德月考) 如图甲为某地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
(1)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某次检测车速时,传感器发出至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0.4s,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
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像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丙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像。
(3)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为了他人的安全同时也能保障自己的安全。
从标志牌上看,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威海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用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威海。
四、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16分)
20. (3分) (2016八·青岛月考) 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
(1)实验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规律制成的.
(2)如图甲为某同学实验时测沸水温度的情形.他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
(3)纠正错误后,他观察到从开始加热至水沸腾,所用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4)他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之后,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时间
0123456789
/min
温度/90929496989999999999
(5)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__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________℃.
21. (4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
(1)一束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O 点,反射光将沿OF方向射出,如果把纸板OF的右半边向后折,此时________
(选填“有”或“没有”)光的反射,反射光线将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向后折叠的纸片上,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内;
(2)如果一束光沿原FO方向射O点,它反射后沿图中的________方向射出;
(3)某同学利用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表所示,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你认为表中数据与光的反射定律________(选填“相符”或“不相符”),原因是错把∠FOB当成________角了;
(4)当入射光线逐渐靠拢法线,则反射光线将________(选填“靠拢”或“远离”、)法线;当入射光线垂直于平面镜入射时,反射角为________.
22. (3分) (2019八上·韶关期中)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的讨论,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9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按顺序填上表中所缺数据在题后的空格内:a ________、b________。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23. (6分) (2016九上·绥棱期中)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本实验采用的测量工具________和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________cm;tBC=________s; vAB=________m/s; vBC=________m/s.(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___,是在做________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 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2题;共1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填空作图题 (共5题;共8分)
13-1、
13-2、
14-1、
15-1、
15-2、
15-3、
16-1、
17-1、
三、解析题. (共2题;共5分)
18-1、
18-2、
19-1、
19-2、
19-3、
四、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16分)
20-1、
20-2、
20-3、
20-4、20-5、
21-1、21-2、21-3、21-4、22-1、22-2、22-3、22-4、23-1、23-2、
23-3、
23-4、
23-5、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