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 我的母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母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熟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
3、理解文意,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
【教学重点】
理解文意,概括母亲形象
【教学难点】
梳理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效果
默写生字词:
眼翳管束责罚气量广漠宽恕
质问绰号钥匙摹画筹备文绉绉
庶祖母侮辱文角轻薄
二、新课导入
1、导入
母爱,是一个饱含着温柔深挚情谊的永恒的话题。
的确,无论是年长年少,无论是天涯海角,离家后的另一端凝聚的永远是对母亲的思念。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胡适的人生经历,去感受母爱的力量。
2、作者简介
胡适,字适之,现代作家,学者。
发表新诗集《尝试集》。
他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和文学革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3、写作背景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一位典型的封建制度下的贤妻良母。
16岁那年因父母之命媒妁之约嫁给了48岁的胡传----胡适的父亲。
23岁丧夫,一直守了23年,这期间许多亲人相继死去,这些都深深地折磨着冯顺弟的精神和肉体。
而这漫长而又痛苦的23年寡居生活,她是怎么熬过来的呢?因为她有亲身的骨肉-----她唯一的儿子胡适。
含辛茹苦,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的身上,她舍得一切只为供胡适读书,使之出人头地。
她自己遭受困窘,却仍处处为儿子设想。
1918年11月,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了人世。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梳理文章脉络
(一)(1-----3)对童年往事的追忆和惋惜
(二)(4----12)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和影响
(三)(13)母亲对我的深远影响
四、再读课文,感知母亲形象
文章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品性?
(一)母亲对我的管教
1、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学习上的督促严格
2、责罚我说轻薄的话,------做人上的训导慈祥
(二)母亲当家处理家庭难事和矛盾
3、除夕夜,对付债主---------宽容隐忍
4、处理二嫂之吵---------------仁慈温和
(三)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上的侮辱
5、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上的侮辱-----刚气
作者主要写母亲是“我”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我”之外,还用了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析:这是她以身示X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即“身教”
五、小结
胡适在中年(40岁)是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回想起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给自己的一生都带来了莫大的影响。
六、板书
(一)(1-----3)对童年往事的追忆和惋惜
(二)(4----12)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和影响
(三)(13)母亲对我的深远影响
【教后记】
我的母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母亲对我的教诲和影响,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2、赏析句子,领会本文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厚感情。
3、学习作者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突显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领会本文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对母亲深切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文章记述了母亲的哪几件事?可以看出母亲怎样的品性?
二、细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1、作者怀着怎样的感情写下此文?
怀念感激
2、但文中极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作者的情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
①“每天天刚亮,我母亲就把握喊醒,叫我披衣坐起。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
②“听说眼翳可以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③“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
3、文章在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到了她极大极深的影响”析:主要是做人方面,母亲让作者养成了宽容、善待、体谅的品性。
三、赏析句子
1、我在这九年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
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
...算是打了一点儿底子。
析:双重否定表达一种主观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人,绝对。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析:“混”表现作者的谦逊。
我在人海里“混”,应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念。
没有人管束,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4、如果
..我能宽恕人,体谅
..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
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析: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传记的语体特点。
四、写法借鉴
1、质朴自然平实的语言
2、对比、衬托
大哥衬托母亲的好脾气
两个嫂子衬托母亲气量大
五叔衬托母亲有刚气
“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她们生气时便打骂孩子来出气,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得话骂给别人听”
五、拓展
谈谈自己的母亲或给自己影响最深的一个人
六、小结
本文是作者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叙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