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份福建船舶出口倍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10月份福建省船舶出口倍增
进博会中企签15亿美元邮轮大单值得关注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福建省出口各类船舶47.1亿元人民币(以下简称“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76.7%。
其中,10月份出口1.4亿元,增长1倍。
同期,福州关区出口各类船舶24.8亿元,增长30.6%。
一、2018年10月份福建省船舶出口的主要特点
(一)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
今年以来福建省船舶出口值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除4月和6月出口值同比下降外,其余月份均增长明显。
10月当月出口1.4亿元,同比增长1倍,环比下降71.7%(下图)。
(二)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为主。
2018年10月份,福建省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船舶1.4亿元,增长26.4倍,占同期福建省船舶出口总值的99.8%。
(三)国有企业为主力军。
2018年10月份,福建省国
有企业出口船舶1.4亿元,去年同期仅出口20万元,占同期福建省船舶出口总值的99.8%。
(四)逾9成出口至香港和韩国。
2018年10月份,福建省对香港出口船舶1.1亿元,去年同期没有出口;对韩国出口0.3亿元,去年同期没有出口。
对上述二者出口合计占同期福建省船舶出口总值的99.8%。
此外,对东盟出口29万元,猛降99.5%,去年同期出口5960.2万元。
(五)散货船为主要出口品种。
2018年10月份,福建省出口载重量≤15万吨的机动散货船1.1亿元,去年同期没有出口,占同期福建省船舶出口总值的78.9%。
此外,出口其他机动货运船舶及客货兼运船舶0.3亿元,下降50.6%,占20.9%。
二、2018年10月份福建省船舶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
国际航运市场复苏拉动船舶出口触底反弹。
2017 年以来全球多项指标显示国际贸易正在恢复,国际航运市场开始复苏。
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8年6月《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保持3.1%的增长势头,其中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今年经济增长或加快至4.5%,明年进一步升至4.7%1。
世界贸易回暖并带动航运业趋旺,联合国《2018年海运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海运总产量达到107亿吨,增长4%,是五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
4月份以来,代表全球航运业景气度的BDI指数一路飙升,
1《世界银行:全球经济预计2018年扩张3.1%未来增长预计放缓》,同花顺财经,2018年6月21日
2《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2018年海运报告》,中国港口网,2018年11月5日
10月15日报收1584点,比去年8月的最高点1266点上涨25%3。
散货船是福建省主要出口船型,国际航运市场复苏直接拉动船舶出口触底反弹。
10月份,福建省出口散货船1.1亿元,拉动福建省船舶出口增长160.4个百分点。
三、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进博会中企签下15亿美元邮轮大单,将推动造船业转型升级。
今年9月27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促进我国邮轮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该意见提出,到2035年,我国邮轮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市场之一,邮轮自主设计建造和邮轮船队发展取得显著突破,体系完善、效率显著的邮轮产业链基本形成4。
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行之际,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与美国嘉年华集团、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共同宣布:合作设计建造两艘、未来视情况追加四艘的13.5万总吨Vista级大型邮轮合同正式签订生效,合同价格为7.7亿美元/艘5。
大型邮轮被誉为造船工业“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是我国目前唯一尚未攻克的高技术船舶产品。
与传统的三大主流船型相比,大型邮轮在设计理念、建造工艺、运营管理等方面存在天壤之别。
该项目的实施将推动我国船舶工业登上新高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韩国造船业时隔7年有望重返全球第一。
克拉克森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球新船订单量共计2305
3根据国际船舶网BDI指数整理。
4《进博会签约,中船集团大举进军邮轮业,首支船队明年启运》,新浪新闻,2018年11月8日
5《进博会上,国内首张大型邮轮订单花落上海》,中华网,2018年11月7日
万CGT。
其中,韩国船企接单量为1026万CGT,占市场份额的45%,排名全球第一。
这是韩国船企自2015年以来的最快速度,按照当前的速度,韩国船企2018年接单量有望超过中国,时隔七年重回全球第一6。
韩国船企主要得益于LNG船订单激增。
据统计截至8月份,33艘LNG船订单中有30艘被三家韩国造船厂拿走。
LNG运输船被公认为是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产品,韩国造船厂通过多年建造经验的积累掌握了大量的核心专利技术,使得成本大大降低7。
中国船企要打破韩国在LNG船市场的垄断,必须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中国船厂成交船困难户。
VesselsValue数据显示,在2018年计划交付的1966艘船中,截止目前仅1100艘船交付运营,预交付船舶中尚有44%未完成交付。
在中日韩三国中,中国船厂2018年预交付船舶中仍有50%尚未完成交付,日本和韩国船厂分别有25%、28%尚未完成交付。
在所有未交付船型中,海工船依然是最大的“困难户”8。
海工船“交船难”问题之所以如此突出,与此前投机商大肆下单密切相关,在市场萎靡的情况下,这些投机订单很难交付。
海工船订单仅有20%左右的预付款,有些船企在只有5%~10%预付款的情况下都开工建造。
福建省是海工船的重灾区,2017年,福建地区仍有约60-70艘完工海工船等待“交付”9。
难以
6《韩国造船业时隔7年有望重返全球第一》,国际船舶网,2018年11月8日
7《LNG船订单激增市场行情向左还是向右》,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18年9月9日
8《近900艘未交付中国船厂成交船困难户》,国际船舶网,2018年11月3日
9《闲置海工船是否会成弃儿?!》,搜狐财经,2018年2月13日
交付的船舶不仅增加了船企的维护成本和资金风险,还影响企业承接新的订单。
为此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造船行业创新研发体系和机制,以自主创新推进造船设计和本土配套能力建设,加强基础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引导企业重点实施船舶中间产品智能制造,继续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二是坚持实施产品差异化竞争和细分市场战略,加快高端、特殊船舶品种的研发制造,应对市场新需求;三是加大融资扶持力度,有针对性加大对优质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帮助民营企业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