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09-03T14:56:39.05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5期作者:朱孟瑶[导读] 观察分析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的临床效果。
方法:从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科学分组比较常规护理及人文关怀的实施效果,统计患者们临床护理有效率、护理服务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实验组50例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开展更加信任,护理服务满
意度高达(97.70%),不良事件发生率普遍低于对照组。
结论:及时加入人文关怀,进行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护理模式的重构,积极改进护理工作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升患者们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等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诊疗工作的有序推进。
要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有效的人文关怀,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同时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科室服务真正赢得更多患者、家属们的充分信任及认可。
关键词:人文关怀;恶性肿瘤;护理效果;应用引言: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恶性肿瘤患者越来越多,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具有年轻化趋势,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并且配合放疗化疗等,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显得非常必要且关键。
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患者常见疼痛、出血、梗阻等症状反应,放疗化疗过程中存在脱发、恶心、精神状态不佳等情况,护理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应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帮助恶性肿瘤患者调整心态,使他们积极配合诊疗计划的实施,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才有利于“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全面渗透。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选100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包括:胃癌36例,肝癌28例,结肠癌16例,淋巴癌14例,乳腺癌6例。
在与患者及家属直接说明实验研究的目的、护理管理的要点后,按照科学分组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及实验组50例。
对照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8:22,年龄区间为29-76岁,平均(39.80±2.57)岁;实验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35:15,年龄区间为36-89岁,平均(46.77±3.21)岁。
1.2 研究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通过应用常规化的护理措施,推进用药指导、饮食管理、病房巡护、并发症预防等工作,及时反馈护理情况,保证护理记录的真实性、有效性[1]。
实验组加入人文关怀,护理人员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原则,更好地改进临床护理工作,具体内容包括:
1.2.1 多与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沟通,从而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满足他们提出的合理诉求。
护理人员应该发挥专业的指导作用,耐心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问,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可与家属建立合作关系,多角度给予患者语言的安慰、情感的支持等,确保患者能够配合护理工作的推进,初步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1.2.2 营造出良好的病房环境,定时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根据不同患者的适应能力,有效控制室内温度及湿度的变化,不断加强卫生清洁,以免患者发生感染。
1.2.3 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了解不同患者的治疗情况,可为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恶性肿瘤的相关知识,通过分享成功案例,增强患者们的治疗信心。
根据患者日常饮食习惯,制定营养搭配均衡的食谱,更好地加强饮食护理,充分体现人文关怀[2]。
1.2.4 护理人员应注意说话的态度,面带微笑服务患者,诚恳热情对待患者,在患者需要“倾诉”的时候扮演好“倾听者”的角色,在患者缺少“亲情”的时候扮演好“亲人”的角色,护理服务细致受到,人文关怀潜移默化,恶性肿瘤患者时刻感到温暖,自然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不再过分焦虑、抑郁、紧张,真正获取到不一样的护理体验。
1.3 研究分析
应进行两组患者恶性肿瘤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的观察分析,通过统计患者们的临床护理有效性、护理服务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选择SPSS 22.0软件及时处理各项数据,计数资料实施卡方检验,结果差异的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2.1 关于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常规护理及人文关怀实施效果的比较分析,详见表1: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2.2 两组患者针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服务满意度评价,患者们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详见表2:表2: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
2.3 因为护患沟通有障碍,护理操作不规范,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导致临床护理质量的下降,进行两组患者护理管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统计分析,详见表3:
表3: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3、讨论
在医学上,恶性肿瘤又称“癌症”,经致癌、促癌、癌变三个过程,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因素、职业因素等有直接的关系。
恶性肿瘤是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严重性疾病,伴有剧烈疼痛、出血、梗阻等症状反应,必须配合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方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然而,不论是手术治疗还是放疗化疗,恶性肿瘤患者都将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心理负担,患者焦虑情绪及抑郁情绪难以得到有效改善,很不利于诊疗工作的有序推进,诊疗计划的有效实施[3]。
护理工作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来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人文关怀,提升他们的诊疗积极性、康复治疗自信心等,不断改善患者们的生活质量,在和谐护患关系的影响下,更多诊疗问题可以得到妥善解决,最终使医院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顺利实现医疗卫生事业长远规划、可持续发展等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欣欣.恶性肿瘤临床护理措施的应用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8(31)73-74.
[2]王磊.恶性肿瘤患者人文关怀护理效果的观察[J].大众健康,2019(05)128-129.
[3]李亚明.人文关怀对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2019(19)3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