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图书馆建设
1.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2.建立数字图书馆的意义
传统图书馆担负着信息采集、存储、传播及版权控制的重任,DL也
同样要完成这些任务,只是各项任务的、采取的手段及服务方式发生变化。

建立数字图书馆的主要意义:
2.1由于数字图书馆是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大量的数字化信息存贮在
无数个磁盘存储器中,通过计算机网络联接形成的一个联机系统。

因此,
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它占用的物理空间相对很小。

2.5数字图书馆扩大了读者的范围,普通图书馆因为读者对象与地理
位置的限制只能为少数人服务,数字图书馆则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任何
身份进入图书馆自由查询。

3数字图书馆的特征:
3.1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分布式的图书馆群体。

数字图书馆通过宽带高
速互连的机,把大量分布在一个地域或一个国家的众多图书馆或信息资源
单位组成联合体,把不同地理位置上及不同类型的信息按统一标准加以有
效存储、管理并通过易于使用的方式提供给读者,超越空间和时间的约束,使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在网上远程跨库获取任何所需的信息
资源,达到高度的资源共享。

3.4数字图书馆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与功能。

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
与传统图书馆有着重大的差别,它变传统图书馆的被动式服务为主动服务。

它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和传播各种资源的信息,对读者进行“引导”或“导航”,向读者提供多种语言兼容的多媒体远程数字信息服务。

4。

数字图书馆的基本模块
4.1各种载体的数字化
4.2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数字图书馆大多数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的模式。

客户、图书馆服务器和对象服务器构成信息传递的核心结构。

图书馆服务器主要管理数据的目录、索引和查询,而对象服务器用于管理数字化的对象(即各种类型载体的原文献),当对象数据直接到达客户的时候,就实现了图书馆对象数据的传送。

它存储和管理的数据量是巨大的。

4.3组织有效的访问和查询
文本类型的文件检索,实现在网上的快速全文检索软件:如何为多媒体信息建立索引,让用户进行有效的查询,也是当前的热点之一。

直接针对图像建立索引,可以按照颜色,图案来索引纺织品的图案;用边缘轮廓结合其它图像处理技术索引人脸照片等;用同样的,对数字化的视频和音频信息内容进行查找,这是访问DL的关键技术。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目前已成为多媒体通讯的基本传输网络。

ISDN分为窄带(N-IDFN)和宽带(B-ISDN),前者美国、欧洲、日本已投入使用,它可以传输声音等连续媒体和低质量的视频信号。

有线电视(CATV)广播网络,可以说是DL最有前途的传输环境。

美国一些专家称之为“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

我国只要对目前的有线电视网络作适当改造,使其具有正反向传输功能之后,就可以用它实现高品质的计算机联网、信息终端和交互式电视等功能,就可以作为DL的传输环境。

4.5权限管理和版权保护
5数字图书馆建设应解决的
5.1关键技术问题
数字图书馆是采用高新技术所支持的系统工程,信息技术的集成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具体的来说,数字图书馆涉及数字化技术﹑超大规模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库与处理技术﹑信息抽取技术﹑基于的检索技术﹑语言理解技术等等。

我们必须针对数字图书馆的背景,综合运用有关原理和,重点突破关键技术,才能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5.2标准与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在进行数字图书馆和建设数字资源库的过程中,应借鉴发达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经验教训,尽早制定统一的适合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资源描述﹑标识﹑查询﹑交换和使用的标准规范及法规;尽量地使用国际标准,对那些不是按标准格式进行组织伯资源库,也必须考虑数字项的充分描述,并要有灵活的接口,以保证日后对数据的转换与衔接;同时在进行资源库的加工过程中要考虑对版权问题和处理,以做到充分的尊重知识﹑尊重智慧。

使我国数字图书馆在建设伊始,便遵循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道路。

5.3各类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数字图书馆建设必须以建立丰富的数字资源库为基础,否则要实现数字图书馆就是一句空话。

各类型图书馆应针对本馆实际情况,将本馆馆藏资源数据化,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资源库。

数字资源库中包括中文数
字资源群﹑引进国外的专题数据库。

通过相接的网络系统实现大部分地区图书馆资源的联机采编和馆际间互借。

5.4人才培养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离不高素质人才。

数字图书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学历和专业素质,需要掌握多方面知识结构的人才,如计算机﹑网络信息加工与管理﹑知识产权与保护﹑数字图书馆运营与管理等方面人才。

图书馆只有培养出这样的高素质的人才方能保证数字图书馆持续不断地顺利进行。

文献:
[1]郭卫真.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版),2001(4):68-69.
[2]杜宝娟.试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4):52-53.
[3]娄建石.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