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专题二 学案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高中政治专题2民事权利和义务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课件选修5

环
环
节
节
一
三
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学
业
环
分
节
层
二
测
评
[学习目标] 1.理解民事法律关系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2.理解民事权利 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明确积极维护权利的重要性和履行义务的必要性。 3.知 道法律规定的追究民事责任的诉讼时效。 4.通过对民事权利与义务的学习, 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增强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初步树立民法 精神。
【提示】 小壮、小壮父母和学校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4.教材 P18 探究问题
【提示】 (1)小春爸爸要求还款的权利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根据法律 规定,诉讼时效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权利受到侵害时起计算,所 以应从借条的还款日期起计算。本案中,小春爸爸手中的借条没有还款日期, 所以诉讼时效应以小春爸爸要求还款的日期为准。因此,本案未超过诉讼时效。
2.分析本案中买卖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谁?
【提示】 本案中买卖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 ①民事主体:张某和李某。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双方买卖的标的—— 手机。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张某与李某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第 3 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全面理解民事法律关系
(1)基本内涵:是由民法调整而形成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 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权的客体是人格利益。
二、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 1.民事权利的实现: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外,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 2.公民依法维权意识增强: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和各 项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公民依法维护权利的意识正在不断增强。
高中政治第二专题第一框题认真对待权利与义务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

第二专题第一框题《认真对待权利与义务》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认识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和构成要素;列举事例,说明既要维护自己的权利,也要尊重他人享有的合法权利;理解民事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懂得积极维护权利的重要性和履行义务的必要性;2、能力目标:懂得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去分析事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举日常生活中依法维护权利、承担责任的事例,说明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也要尊重他人享有的合法权利。
感受积极维护权利的重要性和履行义务的必要性,树立维权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和构成要素。
难点:列举事例,说明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也要尊重他人享有的合法权利。
三、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由民法调整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民事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_______、_______和内容。
3.民事主体的分类:_____________、依法成立的_______或者其他组织。
4.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民事主体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5.民事权利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也有赖于公民依法维护权利意识的增强。
6.为了切实保障民事权利,法律对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权利人在维权过程中,要注意民法规定的______________制度。
即时巩固:1.我国民法调整的是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这里的公民、法人应该是( )A.特殊主体 B.一般主体C.平等主体 B.财产主体2.法律上的民事主体是指( ) A.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B.除公民(自然人)外依法成立的法人或其他组织C.智力成果、商业标记和人格利益D.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3.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民事行为能力B.民事主体的内容C.民事客体的对象 D.人们的实际行动4.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 )①主体②法律事实③内容④客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要点理解:1.民事法律关系含义:是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议题式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

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每个公民认真学习民法知识,提高法治素养。
科学精神: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法治意识:尊崇法律、敬畏法律,把法治作为工作、生活的准则和指南,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公共参与: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学习目标】1.学生能通过视频探究说出民法的作用、特点,初步提高信息提取能力,树立尊崇法律、敬畏法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
2.学生通过情境和漫画,结合课本知识,能总结出民法的基本原则、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提高理论联系世界能力,提高法治素养。
【课标要求】1.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2.识别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
【讲授新课】议题: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民法与每个人的一生密切相关。
一个人出生时就与父母形成亲子关系,并享有姓名权、肖像权等人格权;在他未成年时,监护人保护其人身、财产权利,以使其顺利地生活、学习和成长;成年之后,他具备了独立处理自己事务的能力,可以自主地从事各种民事活动,如买卖商品、租赁房屋等,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财产关系;他要结婚、生育,从而形成婚姻家庭关系;在他去世之后,还会发生财产继承关系。
♦说说材料中哪些是人身关系?哪些是财产关系?点评:1.人身关系:是基于人身利益而发生的关系,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
①人格关系主要是指人的生命、健康、姓名、名称、肖像、名誉等方面的利益。
人格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人格权关系,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婚姻自主权等关系。
②身份关系包括亲子、抚养、赡养、监护等关系。
还有知识产权中的身份权(作者、发明者的署名权、发表权等)2.财产关系:可分为财产归属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
①财产归属关系是指财产所有和支配关系。
②财产流转关系是指财产由一方向另一方转移而发生的关系。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说课稿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民事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公民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种类和内容,了解民事权利与义务的行使和履行原则,以及民事权利与义务的保障机制。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通过合作和交流,提升对民事权利与义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内容的精炼性和风格的简洁性。板书将包括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如民事权利与义务的概念、特点、种类和内容,以及行使和履行原则等。我会使用清晰的字体和颜色,突出重点,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提供清晰的视觉辅助,帮助学生整理和梳理知识。
2.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如分析案例、讨论问题等。
3.分享与反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角色扮演: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5.模拟法庭: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活动,培养他们的法律思维和辩论能力。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法律基础知识,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主要包括:对民事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和特点理解不清晰;对公民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种类和内容掌握不牢固;对民事权利与义务的行使和履行原则以及保障机制的理解较为困难。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影响了学习动力和效果。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专题2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专题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第一部分“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教案,依据新人教版选修5教材内容,主要包括:
1. 权利与义务的概念与关系;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权利与义务的基本概念、相互关系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权利与义务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首先,我发现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可能过于抽象,导致学生难以消化。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权利与义务,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引入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权利义务的内涵。
其次,小组讨论的引导工作需要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提问技巧,提出更具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讨论效果。同时,也会鼓励学生在讨论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交流能力。
- 法治思维的培养:学生需要学会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如面对侵权行为时,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而非采取非法手段。
- 案例分析能力的提升:针对具体案例,学生需要学会分析权利与义务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如公共场所吸烟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权利与公共义务的关系。
- 公共参与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公共参与能力,如参加志愿者活动、环保行动等。
[试卷+试卷]高中政治 2.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文本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5
![[试卷+试卷]高中政治 2.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文本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b798ae4c27d3240c8547ef12.png)
专题二民事权利和义务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一、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包括:1.物物是存在于人体之外,能够为人力所支配并且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具有稀缺性的物质对象。
2.行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是专指为满足他人利益而进行的活动,主要是提供劳务、提供服务类的行为(如运送货物、按摩服务等)。
保管、运输、加工承揽、演出等合同关系的客体都是行为。
3.智力成果智力成果是脑力劳动创造的精神财富,如发明创造、文学作品等。
智力成果是一种无形财产,是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客体。
4.人格利益人格利益包括生命健康、姓名、名誉、荣誉等。
人格利益是人身权法律关系的客体。
除此之外,有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还可以是某种民事权利(如权利质押关系的客体是权利)或者民事义务(如债务移转合同的客体即被移转的债务)。
二、诉讼时效的分类1.一般诉讼时效如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这表明,我国一般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
2.特别诉讼时效特别诉讼时效是针对某些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而制定的诉讼时效。
特别诉讼时效优于一般诉讼时效,也就是说,凡有特别诉讼时效规定的,适用特别诉讼时效,我国《民法通则》第141条规定:“法律对时效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
”3.特别诉讼时效分为三类(1)短期诉讼时效。
短期诉讼时效指诉讼时效不满两年的时效。
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下列时效为一年: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被损坏的。
”(2)长期诉讼时效。
长期诉讼时效是指诉讼时效在两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诉讼时效。
(3)最长诉讼时效。
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
诉讼时效具有强制性,任何诉讼时效都由法律、法规强制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对诉讼时效的延长、缩短、放弃等约定都是无效的。
高中政治第二专题第一框题认真对待权利与义务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

于
()
A.民事行为能力
B.民事主体的内容
C.民事客体的对象 D.人们的实际行动
>> 问题探究
1、分析本案法律关系的主体是谁? 2、分析本案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谁? 3、分析本案法律关系的内容是什么? 4、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案提示: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王宝强和宋喆。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王宝强的公司财务。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王与宋之间的权利与 义务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 体、内容。
>> 随堂巩固训练
5、宏强周末去某商厦购物。在购物时,商厦发现商品失窃,遂要求在商厦内 购物的消费者配合进行检查。商厦保安在检查到宏强时要求搜身,被宏强拒 绝,但商厦保安强行搜身,并把宏强打伤。宏强住院治疗,共花费3 800元。 宏强向法院起诉,要求某商厦及相关人员承担责任。 运用所学法律常识的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 难点剖析
全面理解民事法律关系 1.基本内涵:是由民法调整而形成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民 事法律关系是一定的财产关系、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2.构成要素
要素
含义
具体内容
主体
又称为民事主体,是依法独立享有 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
公民(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客体
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客体
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 物、行为、智力成果、商业
对象
标记、人格利益
内容
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民事权利能力:法律赋予的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依法享受权利和承担 义务的资格。 民事行为能力:法律确认的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从事民事活动、参加 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法律根据公民的年 龄和智力状态,将公民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人教版政治选修五2.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念,认识到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联,尊重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
2.增强法治意识,遵纪守法,自觉维护社会秩序,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密切关系。
4.倡导尊重、关爱、平等、互助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道德品质。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对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具体实践中,可能存在对权利义务关系认识模糊、法治意识不强等问题。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在认知上:对于权利义务的概念和关系,学生的认知程度不一,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和巩固知识。
2.学生在情感上: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较强,容易关注个人权利,而忽视履行义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学生在方法上: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可能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在价值观上: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问题,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道德困惑,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尊重、关爱、平等、互助的品质。
5.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如制作多媒体课件、在线互动平台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6.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引起学生对权利与义务的关注。例如,选取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如校园内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个真实的案例:某学生在网上发现自己的作品被他人盗用,却不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通过这个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高中政治必修二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是对宪法规定的通信秘密受法 律保护、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 权利的落实
法律禁止
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应 当承担法律责任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 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 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 他人的肖像权 法律禁止使用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 人的名誉权,也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 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
(二)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1.地位: 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 2.重要性:民法典把这三项权利置于人格权编的前列
侵 生命权(侧重生命延续)—— 致人死亡,非法剥夺生命(致死)
权 表
身体权(侧重身体完整)—— 伤害身体的完整性(致残)
现 健康权(侧重机能健全)—— 损害健康,致人患病(致病)
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 ,
侵害生命健 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
康权所应承 担的民事法
造成死亡的,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
律责任 赔偿金。
一、生命健康俱可贵
探究与分享:杨某在参加高二新学期开学典礼时,突然腹部剧痛晕倒在地,学校紧急将 杨某送入医院。医生诊断其是脾脏严重出血,于当晚进行了脾脏切除手术。手术后,杨某 才向父母道出一个秘密。自入读该校起,他就经常被某些同学无故殴打。前两天,杨某又 一次遭到同班同学夏某、林某、张某的围殴,他忍痛两日终致这危险的一幕。
侮辱
公然谩骂他人 做不文明的动作羞辱他人 大庭广众嘲笑、挖苦他人 利用他人的缺陷取笑别人
诽谤 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如造谣传播虚
假事实中伤诋毁他人使他人人格受到 贬损。
高中政治学习方略课件:专题二 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选修5)

5.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客体因具体的法律关系不同而有所不同。 (√)
提示:此观点正确。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客体因具体的法律关系 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 行为。
二、问题思考 1.民事主体就是指公民吗?为什么? 提示:公民是民事主体,除公民外,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 事义务的民事主体还可以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如何认识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的辩证关系? 提示: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与义务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 往往一方的义务是另一方的权利、一方的权利是另一方的义务, 二者通常是等价有偿和对等互利的。
二、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 1.决定因素: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外,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_实__际__行__动__。 2.要求 (1)自觉运用_法__律__来协调和解决冲突; (2)既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_权__益__,使社会健 康和谐地发展; (3)增强_依__法__维__护__权__利__的意识。
3.我国民法规定的享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主体只有自然人和法人 两种。( × ) 提示:此观点错误。还有非法人团体和特殊情况下的国家。 4.法人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是法律赋予的,而自然人作为民事 主体的资格是基于人的自然属性自然取得的。( × ) 提示:此观点错误。自然人的主体资格亦是法律赋予的。如在 奴隶社会中,奴隶虽有人之自然属性,但无主体之资格。
专题二 民事权利和义务
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一、民事法律关系就在身边 1.含义:是由民法调整的_财__产__关__系__和人身关系。
2.构成要素 (1)主体: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民事主体既可以 是公民,也可以是依法成立的_法__人__或者其他组织。 (2)客体:是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_对__象__。因_具__体__的__法__律__关__系__ 而有所不同。 (3)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一方的权利 往往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二者通常是_等__价__有__偿__和对等互利的。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

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学案【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每个公民认真学习民法知识,提高法治素养。
科学精神: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法治意识:尊崇法律、敬畏法律,把法治作为工作、生活的准则和指南,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公共参与: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学习目标】1.学生能通过视频探究说出民法的作用、特点,初步提高信息提取能力,树立尊崇法律、敬畏法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
2.学生通过情境和漫画,结合课本知识,能总结出民法的基本原则、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提高理论联系世界能力,提高法治素养。
【课标要求】1.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2.识别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
【课前预习】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1.民法(1)作用:调整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关系和关系。
具体表现: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物质与精神需求提供法律保障。
是维护高效、诚信的社会经济秩序的基本法律。
在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人权提供基本保障。
民法为现代化市场经济提供一般规则和行为规范。
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民法促进民主政治。
(2)特点:民事主体地位平等,民事与义务相一致,民事活动应当遵循等原则。
(3)意义:民法强调人格、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凸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提醒:实施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意义①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要求。
民法是由人格权、身份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社员权等构筑起来的权利大厦。
实施好民法典,可以创造、完善权利实现的条件,营造良好环境。
②实施好民法典,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
民法典的颁布,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高二政治课时作业(一)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高二政治课时作业(⼀)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一、基础过关(共12题,共36分)1.(3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以“民”命名的法典。
下列关于民法说法正确的是①民法仅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②民法可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③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④劳动法、行政诉讼法都属于民事法律规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3分)民法通过民事法律关系实现其调整社会关系的目的,下列属于我国民事法律关系的是A.交警对小王的交通违规行为所进行的行政处罚B.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电脑的合同C.某集团总公司领导到下属分公司指导工作D.甲市政府因市政规划需将乙家所在区域划入拆迁范围3.(3分)甲为某市市长,乙为甲的秘书。
某日,甲、乙一起外出去某商场购物。
甲的钱包丢失,就向乙借了1000元用于购物。
甲乙间的借钱关系①是财产关系,受民法调整②是宪法规定的行政上下级关系③是人身关系,受民法调整④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3分)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的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A.出生B.满8周岁C.满16周岁D.满18周岁5.(3分)某商场举办有奖销售活动,l5岁的小张中了一等奖,并在母亲的陪同下领取了8000元奖金。
回家后,小张偷偷拿走了7800元并买了心仪已久的电脑。
其母想拿这笔钱买东西的时候发现钱被小张花了,便去找商家要求退货还钱。
此案中①8000元奖金完全由小张个人自由支配②小张用奖金购买电脑应征得父母的同意③电脑商家应当退货还钱④小张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3分)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下列对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对应正确的是①所有权关系—物②债权关系——人身利益③知识产权关系——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④人身关系——行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3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高中政治第二专题第一框题认真对待权利与义务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

其次专题第一框题《仔细对待权利与义务》一、学习目标:1、学问目标:要求学生相识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和构成要素;列举事例,说明既要维护自己的权利,也要敬重他人享有的合法权利;理解民事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懂得主动维护权利的重要性和履行义务的必要性;2、实力目标:懂得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去分析事物。
3、情感看法价值观:列举日常生活中依法维护权利、担当责任的事例,说明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也要敬重他人享有的合法权利。
感受主动维护权利的重要性和履行义务的必要性,树立维权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相识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和构成要素。
难点:列举事例,说明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也要敬重他人享有的合法权利。
三、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由民法调整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民事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_______、_______和内容。
3.民事主体的分类:_____________、依法成立的_______或者其他组织。
4.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民事主体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5.民事权利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也有赖于公民依法维护权利意识的增加。
6.为了切实保障民事权利,法律对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权利人在维权过程中,要留意民法规定的______________制度。
即时巩固:1.我国民法调整的是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这里的公民、法人应当是( )A.特别主体 B.一般主体C.同等主体 B.财产主体2.法律上的民事主体是指( ) A.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担当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B.除公民(自然人)外依法成立的法人或其他组织C.智力成果、商业标记和人格利益D.同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3.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需具备法律依据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民事行为实力B.民事主体的内容C.民事客体的对象 D.人们的实际行动4.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 )①主体②法律事实③内容④客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要点理解:1.民事法律关系含义:是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教学设计)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2)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民法的含义、意义;2.描述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和要素;3.明确民法的基本原则。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每个公民认真学习民法知识,提高法治素养;科学精神:理解民法的作用、含义和要求,明确民法的基本原则,描述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和要素;公共参与:生活中践行法治意识,实现有序参与。
依法维权,遵守基本原则。
【教学重点】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教学难点】理解民法规定的六项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和情境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罗翔视频《你懂民法吗?》二、新课讲授议题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议学材料:案例1:马三照顾父亲多年,直至其离世。
父亲临终前立下遗嘱,称其去世后由马三继承他的房子。
父亲委托马三将该遗嘱打印了出来。
父亲去世后,马三的兄弟姐妹们对该遗嘱不认可,认为遗嘱落款处父亲的名字是马三写的,非父亲所签。
双方因此对簿公堂。
法院经审理认为,马三所持遗嘱不具备打印遗嘱的法定生效要件,该遗嘱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条: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
案例2:2020年12月30日,赵某打篮球时与王某发生碰撞,导致王某2颗门牙折断。
王某将赵某起诉至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人民法院,要求赵某赔偿其医疗费、精神损害抚慰金、交通费等共计4.5万余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自愿参加运动,应视为自愿承担可能发生的合理风险。
本案中,王某没有提供证据证明赵某对损害的发生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2021年6月,法院判决驳回王某的诉讼请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议学任务:结合案例说说民法典实施的意义。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导学案)-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选择性必修二第一课第一框《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班级:姓名:小组:学号:【学习目标】1.结合我国民法典的制定过程,理解民法的含义以及我国民事法律规范的体系与基本构成。
2.结合民事主体制度,了解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的含义,区分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理解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3.结合生活中的事例,阐述民事权利的种类与体系,理解民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4.结合平等、诚信、文明、和谐等关键词,理解我国民法不仅体现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民事法律规范,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
【教学重难点】1.理解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2.阐述民事权利的种类与体系,理解民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的含义。
【基础感知】(一)结合提纲提示,认真阅读课本2-6页内容,使用双色笔勾、画、圈、点、注。
第一目: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1、民法的含义2、民法典的地位3、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及三要素4、民事主体的含义、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5、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类型6、法治与德智相结合第二目:解析民法基本原则7、解析民法基本原则必要性8、民法基本原则的内涵9、民法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易混易错】1.个体户张某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处罚不服,他可以通过民法来解决纠纷。
()2.老王向银行贷款人民币 10 万元,该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人民币10万元。
()3.某校高一 16 周岁的李同学嫌学生宿舍环境不好,通过房屋中介用自己的压岁钱以每月1500元的价格租了一套房子,并向中介支付了 500 元定金。
李某父母得知后不同意李某租房,但不能向中介要回定金。
()4.甲男与乙女自愿订立代孕协议,违反了民法的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深入学习】1.小明还是个胎儿(未出生),他有继承、接受赠与的权利吗?小明过满月,妈妈闺蜜的女儿也过满月,俩人结成“娃娃亲”,这个娃娃亲有没有法律效力?2.小明7岁,他用妈妈的手机偷偷给一款游戏充了3000块钱,小明的妈妈能够追回这笔钱吗?3.小明16岁,周末大休回家,在彩票站买彩票中了500万,这个大奖他有没有权利领取?4.小明26岁,他租住的房子的房东要把房子转卖给他人,通知小明立即搬走,小明该怎么办【迁移运用】孟某、江某夫妇决定为他们刚出生的女儿取名为“北燕南飞”,但在为女儿申请办理户口登记时,却被当地公安机关以该姓名违背公序良俗为由拒绝办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能力不是所有公民都具有的,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 为能力的就不享有或不完全享有民事行为能力,B 项说法正确; 成年精神病人完全丧失行为能力的就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C 故 项错误;D 表述正确。本题属逆向选择题,应选 C 项。
答案 C
演练当堂检测区
学案1
2.我国民法调整的是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学案1
学案 1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走进生活】 2013 年年初,何小姐经 人介绍看中了一套房子。双方谈妥价格 30 万元,根据双方购房协议书,何小 姐支付了 20 万元,先搬过去居住,等 办好产权转让后再交 10 万元。但是,近期房东张先生却告诉 她说,不想卖了,愿把定金退还给她。何小姐很气愤,认为张 先生看到房价涨了就违约是不道德的。
点拨合作探究区
学案1
深度思考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村委会的行为告诫我们, 违反义务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承担民 事责任的方式有哪些?
答案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
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 誉,赔礼道歉。这些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 以合并适用。
演练当堂检测区
学案1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7)排不完全法:排除与题干要求不完全一致的题肢。 (8)排正法:逆向选择题应该排除与题干正相联系的题肢。 (9)排非理性法:即相信第一选择,除非有理性依据充分证明 的确搞错了,否则不要随便改动。
诱思自主学习区
学案1
本 1.想一想:你对民事主体是怎样认识的? 学 案 提示 民事主体是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 栏 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 目 开 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法人和其他 关
组织,自合法成立时起,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诱思自主学习区
学案1
2.辨析:权利人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在任何时候追究侵权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人责任。
提示
权利人在实现自己的权利,向他人追究法律责任的过程
中,要注意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 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 外。在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后再来起诉的,法院不再支持其要求保 护权利的主张。
点拨合作探究区
学案1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答案
(1)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消费者刘女士和经销商张某。
(2)民事法律关系客体——床、毛毯、床单等床上用品。
(3)民事法律关系内容——刘女士要求获得赔偿的权利和经销商 张某承担赔偿的义务。
点拨合作探究区
学案1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思维拓展】 民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统一的, 任何民事 主体既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 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权 利的行使需要义务的履行, 义务的履行也需要权利的行使, 二 者通常是等价有偿和对等互利的。
诱思自主学习区
学案1
二、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 1.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 法律 依据外,很大程度上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取决于人们的 实际行动 。 2.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和各项法律制度的 逐步完善,公民 依法维护权利 的意识正在不断增强。 提醒 法律要求民事主体在行使权利时,既要积极维护自己 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 则。
诱思自主学习区
学案1
三、违反义务须承担法律责任 1.我国法律保护各类民事主体的 人身权 和 财产权 ,要求人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们尊重他人的权利, 自觉履行义务。 为了切实保障民事权利, 法律对于 侵权行为 和 违约行为 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2.权利人在实现自己的权利,向他人追究法律责任的过程中, 要注意民法对 诉讼时效 的规定。 提醒 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 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在超过诉讼时效期 间后再来起诉的,法院不再支持其要求保护权利的主张。
诱思自主学习区
学案1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因具体的 法律关系 而有所不同。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 权利 和承担的
义务 。
提醒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因具体的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所有 权关系的客体是物, 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 知识产权关系的客 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权的客体是人格利益。
点拨合作探究区
学案1
【归纳总结】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 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也是相互联系的。 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 一方的 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是等价有偿和对等互利的。 社会成员既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 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 使 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学案1
思考:本案中的房子所有权是否归何小姐所有?为什么?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提示:何小姐尽管已经在房子里居住,由于房子属于不动产, 必须到相关部门办理产权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所以,何小 姐没有房子的所有权。 【目标导航】 1.了解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违反义 务须承担的民事责任的方式。2.明确实现民事权利的要求。 3.知道法律规定的追究民事责任的诉讼时效。
点拨合作探究区
学案1
探究点一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背景材料 2012 年 3 月 2 日凌晨, 浙江省江山市某小区一商品房内突然 发生火灾,造成这次火灾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一条电热毯。火 灾烧毁了该房主刘女士孩子的床及毛毯、床单等床上用品,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 200 元。刘女士非常气愤,于当日下午 来到市消费者协会投诉。经工作人员积极调解,经销商张某 在 3 月 5 日赔偿刘女士全部经济损失。 问题探究 试分析本案中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诱思自主学习区
学案1
本 学 一、民事法律关系就在身边 案 栏 1.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 财产 关系和 人身 关系。 目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 开 关 公民 之间、 法人 之间、 公民和法人 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
身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包含三个要素: 主体 、 客体 和 内容 。 (1)民事主体参与 民事法律 关系之中,并享有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义务。
答案 民事权利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 张 某自觉运用法律来解决与村委会的冲突,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 益。
点拨合作探究区
学案1
(2)你认为村委会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答案 我国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财产权, 要求人们尊重他人的权 利,自觉履行义务。该村委会没有积极履行保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的义务,从而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上述案例启示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更要增强义务意识,自 觉履行民事义务,否则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解答选择题的常用方法 解答选择题从解题方法方面常用“九种”, 被称为“九排除”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1)排误法:排除内容本身全部错误或部分错误的题肢。 (2)排异法:排除内容本身虽然正确,但与题干要求不相吻合 的题肢。 (3)排重法:排除与题干变相重复的题肢。 (4)排倒法:排除与题干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 (5)排混法:排除正误混杂的题肢。 (6)排间法:排除与题干有间接关系的题肢。
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所以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 动时, 既享有民事权利, 也应该履行民事义务, 坚持平等、 公平、 等价有偿的原则。本案中商场有权利收取赵某的挂失费,但同时 也应承担货物不被冒领的义务。要求赵某签订该协议,违反了公 平、等价有偿的原则,因此赵某不应该签字。
演练当堂检测区
学案1
演练当堂检测区
学案1
4.赵某不慎将某商场提货单丢失,按照商场挂失的要求,赵某 交纳了挂失费 200 元。但同时,商场要求与赵某签订这样一 份协议:“提货单报失期间,万一货物被他人冒领,提货处 仅向报失人提供冒领者的情况,而由报失人自行向冒领者追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回货物。提货处不承担任何责任。” 根据所学法律知识回答,你认为赵某应该在该协议上签字 吗?为什么? 答案 不应该签字。 因为民法通则规定,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这里的公民、法人应该是 A.特殊主体 C.平等主体 B.一般主体 D.财产主体
( C )
解析 我国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 法人之间以及公 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故答案选 C。
演练当堂检测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案1
3.辨析: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是一样的。
演练当堂检测区
学案1
本 学 1.关于民事主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案 A.民事权利能力是所有公民均具有的 栏 目 B.民事行为能力不是所有公民都具有的 开 关
(
)
C.未成年人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但所有成年人都具有完 全民事行为能力
D.民事主体包括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演练当堂检测区
学案1
解析 公民自出生时起就享有民事权利能力, 表述正确; A 民事
点拨合作探究区
探究点二 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 背景材料
学案1
几年前,张某全家进城打工,遂将自己承包 30 年而未到期的 口粮田交邻居代管。 该村村委会在此期间以土地荒废为由将土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地收回,为此,张某将村委会告上法庭。2012 年 6 月,法院 判决村委会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张某 2 000 元。 问题探究 (1)运用民事法律关系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案例中张某是如何 维护自身权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