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习性边际贡献与息税前利润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习性边际贡献与息税前利润培训
引言
成本习性边际贡献与息税前利润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介绍成本习性边际贡献和息税前利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探讨它们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一、成本习性边际贡献
成本习性边际贡献是指单位产量的销售收入减去单位产量的变动成本。
在企业经营中,成本习性边际贡献用来衡量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带来的收入增加和成本增加。
计算成本习性边际贡献的方法如下:
成本习性边际贡献 = 单位产量的销售收入 - 单位产量的变动成本
成本习性边际贡献的概念对于企业经营决策非常重要。
当成本习性边际贡献大于零时,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企业的利润将增加,这时企业应该增加产量;当成本习性边际贡献小于零时,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企业的利润将减少,这时企业应该减少产量;当成本习性边际贡献等于零时,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企业的利润不变,这时企业的产量处于最优状态。
二、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是指企业在支付利息和税款之前所获得的利润,也被称为经营利润或EBIT(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s)。
计算息税前利润的方法如下:
息税前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营业费用
息税前利润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它体现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纯利润,不包括利息和税款。
三、成本习性边际贡献与息税前利润的关系
成本习性边际贡献和息税前利润都是企业经营决策中重要的指标,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成本习性边际贡献体现了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而息税前利润是企业的经营利润。
当成本习性边际贡献大于零时,说明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对企业利润有正向的影响,这时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将增加;当成本习性边际贡献小于零时,说明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对企业利润有负向的影响,这时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将减少。
四、成本习性边际贡献与息税前利润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
应用
成本习性边际贡献和息税前利润在企业经营决策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
在产品定价决策中,企业可以通过计算成本习性边际贡献来确定产品的最低销
售价格。
在成本习性边际贡献大于零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增加利润。
在成本习性边际贡献小于零的情况下,企业需要降低产品价格才能获得利润。
在成本习性边际贡献等于零的情况下,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来决定产品价格。
在产品组合决策中,企业可以通过比较不同产品的成本习性边际贡献来确定产
品组合的最优配置。
选择成本习性边际贡献高的产品组合可以最大化企业的利润。
在经营效果评价中,企业可以通过计算息税前利润来评估经营状况。
息税前利
润越高,说明企业的经营效果越好。
在经营决策中,企业可以综合考虑成本习性边际贡献和息税前利润来做出合理
的决策,以最大化企业的利润。
结论
成本习性边际贡献和息税前利润是企业经营决策中重要的指标,它们对于企业
的经营和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正确理解和应用成本习性边际贡献和息税前利润,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高经营效益。
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对成本习性边际贡献和息税前利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行深入理解,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经营中,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