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GEMGReflex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神经生理学实验 指导老师: 成绩: 实验名称: EEG-EMG-Reflex 实验类型: 同组学生姓名: 1 实验目的
学习人体脑电图的记录方法,了解正常脑电图的波形 2 材料和方法
实验对象:正常成人。

实验材料:脑电图仪、引导电极、导电胶或生理盐水、75%酒精棉球。

实验方法: 2.1检查前准备
头发洗净,不要搽油,以免影响检查。

前一天晚上要睡好觉(剥夺睡眠者除外),临做前要饱餐,以防低血糖影响结果。

检查前3天停用各种药物,不能停药者要说明药名、剂量和用法,以便分析结果时参考。

2.2电极安放
让受试者静坐椅上,姿势自如,用酒精棉球擦净耳垂及枕部皮肤各一小块,并分别将电极贴附于皮肤上并作固定。

电极与皮肤间涂有导电胶或生理盐水。

2.3调节脑电图仪的工作参数
整机灵敏度100 μV/cm ,扫描速度10~50 ms/cm ,时间常数0.1 s ,如果自发电位较小,可增加灵敏度到50 μV/cm 。

2.4实验观察
接通电源,观察一段时间脑电变化,并按脑电图各波分类标准进行分析。

然后嘱受试者闭目,观察有无α波出现。

受试者在闭目、安静状态下,接受一种音响刺激,观察α波是否减弱或消失。

停止音响刺激、α波重新呈现后,再嘱受试者睁眼3~5 s ,接着又闭目10~15 s ,反复三次,观察有无“α波阻断”现象出现 。

注意事项:
脑电图室要安静舒适;
检查时精神不要紧张,头皮上安放接收电极,不是通电;
电极必须是经过浓盐水浸泡透的,电极与头皮接触的位置必须用酒精棉球进行脱脂,同时耳垂部位也要进行脱脂。

耳电极夹凹下去的地方要放一些浓盐水浸泡透的棉球,以减小阻抗,增强导电性,减少干扰; 全身肌肉放松以免肌电受干扰 ,受试者应呼吸均匀,放松肌肉,停止眨眼、咀嚼或吞咽等动作; 按要求睁眼、闭目或过度呼吸。

3 实验结果
专业: 理科试验班 姓名: 张琦祥 学号: 3100105036 日期: 2011.10.18 地点: 医学院实验室
4讨论
α波是正常成人脑电波的基本节律,在清醒并闭眼时出现,其频率为8~13Hz。

而β波安静闭目时只在额区出现,睁眼或进行思考时出现的范围较广,β波的出现一般表示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

受试者在闭目、安静状态下,一段时间后出现α波。

当受试者睁眼后,大脑皮层兴奋,β波出现。

因为β波的频率要比α波高,所以脑电波呈现为β波形,即“α波阻断”现象。

自发脑电活动: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在无任何外加的人工刺激的情况下,仍然存在持续不断的节律性电活动。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将引导电极安放在头皮上,通过脑电图机将自发脑电活动放大记录出来的一种曲线图。

脑电图的应用:
1)癫痫:脑电图对癫痫诊断价值最大,可以帮助确定诊断和分型,判断预后和分析疗效;
2)脑外伤:普通检查难以确定的轻微损伤脑电图可能发现异常;
3)对诊断脑肿瘤或损伤有一定帮助;
4)判断脑部是否有器质性病变,特别对判断是精神病还是脑炎等其他疾病造成的精神症状很有价值,还能区别癔病,诈病或者是真正有脑部疾病。

脑电图的影响因素:年龄和个体差异;意识状态;外界刺激与精神活动;体内生理条件的改变;药物影响。

脑电图伪差:是指来自脑外的电位活动在脑电图中的反映。

1)来自仪器的伪差有:描记仪的故障,电极接触不良或故障,交流电干扰等;
2)来自人体的伪差有:眼睑及眼球运动、肌肉收缩、心电图、呼吸、哭泣、皮肤出汗、血管搏动等。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神经生理学实验 指导老师: 成绩: 实验名称: EEG-EMG-Reflex 实验类型: 同组学生姓名: 一、 实验目的
学习肌电图的记录方法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 二、 材料与方法 实验对象:正常成人
实验材料:肌电图仪、刺激电极、引导电极、参考电极、导电胶、75%酒精棉球。

实验方法: 1.电极安放
用酒精棉球擦净皮肤,将电极贴附于皮肤上并作固定。

电极与皮肤间涂有导电胶。

引导电极:放于拇短展肌的解剖中心位置(一般在远端腕皱痕到掌指关节间距的1/2处)。

参考电极:放于拇指近节指骨处。

放于引导电极远端3~4 cm 。

接地:放于手背侧、刺激电极和引导电极之间。

2、 仪器连接 3、 刺激 刺激部位
1)腕中部:远端刺激在手掌面桡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之间,引导电极近端约8 cm 处。

2)肘部:刺激肘窝近端和中间部,位于肱动脉外侧。

最大刺激强度:10~20 mA 。

三、实验结果 保存实验结果
专业: 理科试验班 姓名: 张琦祥 学号: 3100105036
日期: 2011.10.18 地点: 医学院实验室
标记刺激点位置,测量其间距
S=50mm,Δt=1.19ms
测定传导速度
V=S/Δt=42.02m/s
四、讨论
肌电图是用肌电仪把肌肉所产生的生物电活动,经过放大后显示出来的曲线图。

可用于检查周围神经、神经元、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有助于神经肌肉疾患的诊断。

肌电图的描记方法:
表面导出法:把电极贴附在皮肤上导出电位的方法。

针电极法:把针电极刺入肌肉导出局部电位的方法(不进行任何电刺激)。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神经生理学实验 指导老师: 成绩: 实验名称: EEG-EMG-Reflex 实验类型: 同组学生姓名: 一、 实验目的
学习一些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 二、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对象:正常成人 实验材料:锤子 实验方法: 1.膝反射
坐位检查时,小腿完全松驰,自然悬垂。

卧位时检查者用左手在腘窝处托起两下肢,使髋、膝关节稍屈、用右手持叩诊锤叩击髌骨下方的股四头肌腱。

正常反应为小腿伸展。

若被检者精神过于紧张、反射引不出,可嘱其双手扣起,用力拉紧再试即可引出。

2.角膜反射
嘱被检者向内上方注视,用细棉签毛由角膜外缘轻触病人的角膜。

正常时,被检者眼睑迅速闭合,称为直接角膜反射。

刺激一侧角膜→对侧出现眼睑闭合反应→间接角膜反射。

3.瞳孔反射
1)瞳孔对光反射:指瞳孔的大小可随光线的强弱而改变,弱光下瞳孔散大,强光下瞳孔缩小的现象。

类型: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

2) 瞳孔近反射:指视近物时,可反射性地引起瞳孔缩小的现象。

4.肱三头肌反射
检查者以左手托扶被检者的肘部,嘱其肘部屈曲,然后以叩诊锤直接叩击鹰嘴突上方的肱三头肌肌腱,反应为三头肌收缩,前臂稍伸展。

三、 讨论 反射与反射弧: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弧的组成 。

反射的类型:
浅反射:刺激皮肤或粘膜引起的反应;
深反射: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应,是通过深部感觉器完成的 。

专业: 理科试验班 姓名: 张琦祥
学号: 3100105036 日期: 2011.10.18 地点: 医学院实验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