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防治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病虫害防治课件
汇报人:
日期:
•小麦病虫害概述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小麦病虫害防治策略目录
•小麦病虫害防治实践案例分析
•小麦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
•小麦病虫害防治前景展望
01
小麦病虫害概述
赤霉病
主要危害小麦穗部,造成籽粒不饱满、发霉甚至腐烂。

锈病
包括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主要危害小麦叶片和茎秆。

白粉病
主要危害小麦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茎秆和穗部。

纹枯病
主要危害小麦基部,造成植株枯死、倒伏或早枯。

蚜虫
以刺吸式口器吸食小麦汁液,造成叶片枯黄、籽粒不饱满。

常见小麦病虫害类型
如温度、湿度、降雨等气象因素可影响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从而影响小麦病虫害的发生。

气候条件
土壤质地、酸碱度等因素可影响病原菌的生存和活动,进而影响小麦病虫害的发生。

土壤条件
不同品种的小麦对不同病虫害的抗性存在差异,抗性差的品种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品种抗性如播种时间、施肥量、灌溉方式等栽培管理措施不当,可能导致小麦生长不良,从而增加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栽培管理
发病原因及危害
防治意义
保障粮食安全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防
治小麦病虫害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产量和质量
有效防治小麦病虫害可以减少作物损
失,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
收入。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02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选择对病虫害具有较高抗性的小麦品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选用抗病品种
合理轮作
精耕细作
避免长期连作,实施轮作制度,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滋生。

对土壤进行深耕细作,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和虫卵,降低病虫害的发病率。

03
02
01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等,通过天敌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

天敌保护利用
使用生物农药,如Bt、白僵菌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生物农药应用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减少害虫的种群数量。

利用害虫的趋色性,设置黄色或蓝色色板进行诱杀,降低害虫的密度。

色板诱杀
灯光诱杀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指标,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科学合理用药
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实施农药的轮换使用,降低害虫的抗药性。

农药的轮换使用
化学防治技术
03
小麦病虫害防治策略
对小麦生长区域内的病虫害进行定期调查,了解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为防治
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定期调查
通过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如合理密植、轮作倒茬、深耕细作等,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生态调控
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如合理施肥、浇水、除草等,提高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

农业防治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根据病虫害种类和发生情况,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
行防治。

选用高效低毒农药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指标,掌握最佳用药时机,提高防治效果。

掌握用药时机
根据农药使用说明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合理确定用药量和用药次数,避免过量用药和滥用农药。

合理用药量
科学用药,提高防治效果
土壤消毒
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可以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卵,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合理轮作
通过不同作物之间的轮作,可以打破病虫害的生存环境,降低其
发生概率。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进行病虫害防治,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和农产
品的影响。

合理轮作,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04
小麦病虫害防治实践案例分析
小麦锈病分为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在叶片上形成黄色或绿色长条纹,后期出现铁锈色粉状物。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在发病初
期喷洒三唑酮、烯唑醇等药剂进行防治。

小麦蚜虫主要集中在小麦叶片和穗部,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发黄、枯死,穗部畸形,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
选用抗蚜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在蚜虫发生初期喷洒吡虫啉、
啶虫脒等药剂进行防治。

案例三:小麦赤霉病防治实践
症状识别
小麦赤霉病主要发生在穗部,表现为
穗枯、籽粒皱缩、黑胚等现象,严重
影响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
施肥浇水,在赤霉病发生初期喷洒多
菌灵、咪鲜胺等药剂进行防治。

同时
注意及时收割并晾晒,减少病害传播
机会。

05
小麦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用药安全操作规程
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上的要求,正确配药、施药,避免药液溅到皮肤、眼睛或口中。

妥善处理剩余农药
用完的农药瓶、袋应妥善处理,避免人畜误食或污染环境。

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优先选择生物农药或低毒化学农药,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
药。

注意安全用药,避免人畜中毒
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应保护好害虫的天敌,如瓢虫、草蛉等,以减少害虫的繁殖和危害。

保护天敌
通过合理的作物布局和轮作制度,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生态调控
利用生物制剂或天敌进行防治,如利用寄生蜂、捕食螨等控制害虫的繁殖和危害。

生物防治
注意保护天敌,维护生态平衡
03种子处理
对小麦种子进行包衣或拌种处理,可以预防一些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危害。

01合理轮作
通过合理的轮作制度,可以降低土壤中病原菌和害虫的残留量,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02深耕灭茬
在小麦收获后,应及时深耕灭茬,将病原菌和害虫翻入土壤深层,减少其越冬和繁殖的机会。

注意合理轮作,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06
小麦病虫害防治前景展望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
积极引进国际上先进的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应用。

鼓励创新
鼓励科研人员和企业加强自主创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科研机构和高校加强合作
加强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的合作,共同研发新型的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

加强科研力度,研发新型防治技术
通过举办培训班、科技下乡等活动,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
他们对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加强农民技术培训
建立完善的技术指导体系,通过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农民进行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

建立技术指导体系
通过宣传册、宣传片等方式,向农民普及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

推广普及防治技术
提高农民素质,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