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育苗——精选推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芒果育苗
芒果的播种育苗
芒果可⽤播种、嫁接,空中压条等⽅法繁殖种苗。

⽣产上主要⽤嫁接的⽅法繁殖苗⽊。

砧⽊苗的培育 嫁接要通过播种来培育砧⽊苗。

播种育苗的步骤如下: 
 1.苗圃地的选择与整地 选择靠近⽔源,避风⽽冷空⽓不易沉积的环境,⼟层深厚,有机质丰富,排⽔良好的壤⼟或沙壤⼟作苗圃,⼟质粘重,易析结或⼟层浅薄,⽯砾多的⼟地不宜开避苗圃。

苗圃地应全垦,全⾯清除杂树及杂草,⼤芒,硬⾻草,⾹附⼦等恶草,应三犁三耙,务求⼟壤细碎。

在缓坡地应按等⾼起畦,并开出排灌沟以利灌⽔、排除积⽔和防⽌冲刷。

地下⽔位⾼或地势低者,应起⾼畦及开好排⽔沟,以防积⽔。

畦床可修成10⽶长,80~100厘⽶宽(畦义100~120厘⽶),⾼20厘⽶,畦间40~50厘⽶。

地形地势不同,畦的长短宽窄可灵活掌握。

芒果苗⽣长快,主根深长,半年苗可达60~70厘⽶,根深可达70~80厘⽶。

因此苗圃必须施⾜基肥,保证苗⽊⽣长健壮。

每亩应施腐熟畜粪或堆肥3000~4000千克,可撒施于畦床,也可沟施或⽳施。

 
2.准备种⼦ 芒果种⼦不耐贮存,应随取种随处理。

⽬前种⼦有两个来源:①是与当地罐头⼚联系,购买⼯⼚当天加⼯的种⼦;②购买果实取种。

⼀般⽤25厘⽶×15厘⽶~20诉密度,每亩地可育苗6000~7000株,即每亩需6000~8000个种⼦。

如果购买果实,海南和湛江的⼟芒约需1~1.5吨/亩,⼴西扁桃0.4~0.65号,云南⼩芒和福建红花芒0.7~0.9吨。

作种⽤的果实应选⽤与当地推⼴品种亲和⼒强的品种;选⾼产,健康的母树采果;选中等以上,饱满,果形端正的果实作种⽤。

畸形,发育不充满或浮⽔的果实及有病⾍害(特别有芒果象)的果实应剔除。

 
3.种⼦处理 去除果⾁的种⼦应⽴即洗净附在核壳上的果⾁,剔除浮⽔的种⼦,置阳光下晒⾄种壳表⾯⼲爽即可,切勿在强光下曝晒时间过长,以免影响发芽率。

如需长途运输,可将晒⼲的种⼦掺⼊湿椰糠,炭粉或经发酵的⽊糠运输。

时间短的(如⽇内可到)可直接⽤塑料袋包装运输。

 
4.剥壳催芽 由于芒果种⼦有⽊质的硬壳,妨碍种⼦发芽。

直接播种往往发芽率低,种苗弯曲畸形的⽐例⼤。

近年很多地⽅都⽤剥壳催芽的⽅法提⾼芒果育苗的经济效益。

因为经剥壳后(1)种仁直接从沙床中吸收⽔分,⽐不剥壳的早发芽5~8天,齐芽期早5~7天;(2)由于没有种壳限制,主根和茎轴直,苗⽊⽣长壮旺;(3)剥壳后可以剔除变坏或不能发芽的各仁,提⾼发芽率,避免⽆效劳动。

相反,带壳的种⼦由于种壳的限制缺⽔时吸⽔难,⽔多时种壳⼜易积⽔致使胚芽窒息,死亡。

由于种壳限制,有些胚根和茎轴不能伸出种壳,或打3个转才伸出种壳,导致死亡或茎轴弯曲,苗⽊衰弱。

实践表明:剥壳催芽发芽率达90%以上,⽽不剥壳的发芽率仅40%~60%或更低。

剥壳催芽的步骤: (1)准备沙床 在树荫下设沙床,或在沙床上盖60%~70%荫蔽度的临时荫棚。

⽤⼲净的河沙在地上垒⾼20厘⽶,宽100厘⽶的沙床,沙床间间隔50~60厘⽶,以便淋⽔管理。

在沿海沙⼟地带可直接在苗圃上筑沙床,但畦床必须耕耙松碎,以利⽇后起苗。

(2)剥壳 在蒂部偏种腹⼀侧⽤枝剪夹住种壳⼀边,沿缝合线向下转扭,撕开种⽪(不撕断),反过来撕另⼀边,如此反复2~4次便可取出种仁。

⼀个熟练⼯⼈每天可剥壳1200~1500个或更多。

(3)催芽 选健康、新鲜、完整的种仁,⼀个紧接⼀个排列在沙床上种脐向下,每⾏种⼦间相隔3~5厘⽶。

播种后⽤细沙盖过种⼦1~2厘⽶,⽤花洒桶充分淋⽔,以后每天淋
⽔保湿,以保持沙⼟湿润为度。

经12天左右发芽出⼟,18~20天齐苗,在茎轴伸长出⼟,叶⽚尚未增⼤时移⾄苗圃或塑料袋内。

 
 5.移苗 ⽤⽵签⼩⼼将幼苗连种仁全根挖出,移植于苗床内,回⼊碎⼟,压紧。

起苗时不能伤根,如主根过长可⽤利剪适当短截,但根长不应短于10厘⽶。

⼀种多苗者可选苗壮⼩⼼连所带的⼦叶分出,⽣长弱的则不分,所分的苗也必须保存⼦叶和根系完整。

如⼦叶脱落则难于成活。

移植时让幼苗根系舒展。

种植深度与根颈平。

回⼊细⼟,让⼟壤与根系充分接触,移苗后淋定根⽔。

 
6.管理 (1)及时淋⽔ 保证苗⽊有充⾜的⽔份。

芒果育苗期正是⾼温季节,有时还伴随⼲旱,⽔分不⾜苗⽊会枯死。

必须视⼟壤湿度,及时淋⽔,以保持苗床湿润为宜。

(2)适时追肥 保证苗⽊⽣长所需的养分。

移苗后抽出新梢可开始追肥,以后每抽1~2次梢追肥⼀次,旱天以⽔肥为好,可施1:4~1:5的粪⽔,以后浓度可逐步增加,⽤0.5%~1%的尿素液也可。

在⾬季,也可结合除草后在⾏间撒施尿素,每亩5~10千克。

(3)预防幼苗受灼伤 在烈⽇照射下的⼲草或⽯砾,⼟块等会产⽣50~60℃的⾼温,3个⽉内的幼苗组织幼嫩,茎杆接触上述⾼温物会被灼伤⽽枯死,在海南省这种现象很普遍,为此,①在幼苗易灼伤的地区,3个⽉内的幼苗应盖50%~60%的荫蔽度的阴棚;②苗床不宜盖草,以防⼲草灼伤苗⽊;③除草或松⼟时不能让⼟团(⼟块)接触幼苗。

(4)间苗与补缺株 ⼀个⽳上有多株苗长出时只保留⼀壮株,其余除去,以保证苗⽊质量;在1~2个⽉内,如有缺株应及时补上,补缺苗⽊应另⾏准备。

也可从间苗中选壮苗,但补缺的苗⽊同样需带⼦叶,否则不易成活或⽣长慢,苗衰弱。

(5)及时防治病⾍害 苗期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细菌性⿊斑病和芒果灰斑病;⾍害主要有横纹尾夜蛾,切叶象甲等,在每次新梢⽣长时及时喷药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