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论文:高职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
革研究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一种适合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已经提倡多年并被广泛认可。
但是学校的教学模式具有多层次性,在一个层次上研究教学模式,不仅不会使教学模式的研究走向深入,也不会对各类教学起到更加具体的指导作用,只会使教学模式日益趋向僵化。
为了提高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很有必要加强对具体教学模式的研究。
本文以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为出发点,对其改革模式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
一、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此后,国内陆陆续续已经有三百多所高职院校开设了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随着时间的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涉及面广、实践性强、发展迅速等特点日益凸显,但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仍沿袭着
传统的教材教具、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育体制。
为了更好地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和亟待改进的问题,课题组走访了本市其他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并在全院范围内展开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
研究结果发现:
①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且理论知识偏多而且侧重于学术性,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其中的概念;②过分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性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即使提高了实践课的比例,理论与实践仍然缺乏有机衔接,不利于课程的整体优化;③教学方式陈旧,仍以教师为中心,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④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也不明确,成绩评定几乎都是以学生的期末笔试成绩为主,使学生严重缺乏培养动手能力的机会,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虽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新型模式已经在各大高职院校流传开来,但实行方面欠佳。
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目前对人力资本的质量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也不太注重对员工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
市场中的企业也没有有效地吸纳学生开展“半工半读”的岗位需求,导致所谓的“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仅仅是为学生提供参观或短期实
习而已,没有开展真正意义的工学结合。
可见,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不容乐观,亟需参照当前国际流行模式,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改革。
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
因此,教学模式改革要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且更要凸显实践性,将实践教学放在重要位置,形成一个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新模式。
1、开展双边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内容、有评价的双边活动。
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改变原本完全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扬弃“垂直交流”的家长制教学,提倡“平等对话”的民主教学,适当将学生参与进来,也就是开展双边教学模式。
这种灵活、丰富、全面的双边活动,能有效地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2.设置工学结合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
工学结合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把课堂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
式,近年来在国外十分流行。
高职院校应该从市场需求出发,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少而精,技能要强而专。
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来讲,其课程设置要遵循三个原则,即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也就是说,课程的设置应该根据本专业的岗位要求,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导入行业技术与岗位职业双标准,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体现职业性。
同时,课程设置还应贴近工程实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另外,还需以建筑业企业需求为导向,充分听取企业在工学结合方面的建议,同时进行教学、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
3.注重学生的课程实训。
高职院校应该为课程学习的每一阶段设置相应的实践环节,来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来完成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具体来讲,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研室应该根据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际需要,积极编制课程实训计划,最好是引入国际厂商的优秀课程资源,来丰富我们高校的课程体系;同时,认真听取校外实训基地指导教师的意见,引入大量工程实例,摒弃脱离实际的实训做法,让学生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中“真题真做”,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实训实习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
总之,高职院校应尽量通过课程实训、阶段实训和基地实训来达到对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关系到教师教学的水平与质量、关系到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高低、也关系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是否一致。
随着市场的需求,课程教学的推进,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也将不断地深入。
本文针对建筑业对工程管理专业毕业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学校培养工程管理专业高职学生的特点,确定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培养目标的课程改革方案,希望能够达到面向基层、面向实践,提升学生培养全过程的有效性和市场竞争力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