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同一部位,要想在视野内所看到物象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A . 目镜10x 物镜10x
B . 目镜10x 物镜20x
C . 目镜10x 物镜4x
D . 目镜10x 物镜40x
2. (2分) (2015七上·江汉期中) 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叙述正确的是()
A . 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场所是在阴道
B . 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脐带
C . 男性及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和子宫
D . 人体内,能够分泌雌性激素的结构是卵巢
3. (2分) (2019七下·马山期末) 人体各部分协调作用的实现主要依靠()
A . 神经系统
B . 运动系统
C . 内分泌系统
D . 消化系统
4. (2分) (2016八上·阜康期中) “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的一种行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的一种学习行为
B . 动物越低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
C . “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D . 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5. (2分) (2017八下·宁都期中) 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A . 植物的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
B .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C . 昆虫的发育过程都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D . 兔的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与人类相似,具有胎生和哺乳的特征
6. (2分)(2018·官渡模拟) 抗生素在临床上的滥用,使细菌耐药性日益增强。
下列符合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是()
A . 细菌对抗生素进行了选择
B . 抗生素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变异
C . 细菌繁殖速度加快的结果
D . 抗生素对耐药性细菌进行了选择
7. (2分) (2018七上·肇源期末) 将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依据是()
A . 生活的环境
B . 植株的高矮
C . 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D . 人类对它们的利用
8. (2分)下列有关人类基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 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
B . 基因是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
C . 一对基因中,可能都是隐性的
D . 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9. (2分)生活在绿草地上的昆虫,体色多为绿色而不是褐色,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A . 人工选择
B . 基因改变
C . 遗传和变异
D . 适者生存
10. (2分) (2019八下·马山期末) 根据科学研究推测,原始的生命诞生于()
A . 原始大气
B . 原始海洋
C . 小溪与河流
D . 远古的陆地
11. (2分) (2016七上·东港期中) 下列生物中能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划分为同一类的一组是()
A . 牛和草
B . 鱼和河水
C . 空气和阳光
D . 猫头鹰和鼠
12. (2分) (2015八上·张掖期中) 以下哪项措施不利于保护环境()
A . 保护生物多样性
B . 治理工业"三废"
C . 维护生态平衡
D . 过度放牧
13. (2分) (2017八下·永定期中)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应用实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利用羊的乳汁生产人凝血因子应用的是克隆技术
B . 制作泡菜利用了酵母菌发酵技术
C . 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应用的是转基因技术
D . 蜜枣的制作利用了脱水干燥法
14. (2分) (2018八上·河西期末) 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青春期可能出现的生理现象()
A . 睡梦中出现遗精现象
B . 初潮期月经周期无规律
C . 月经期间身体抵抗力下降
D . 学习期间常出现近视
15. (2分)(2018·平谷模拟) 当前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生活习惯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社会问题。
如下图所示的是某个人群中15~34岁年龄组和35岁以上的人中死于不同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的百分比。
有人分析了该图,得出以下结论。
其中正确的是()
A . 35岁以上的人中没有死于吸毒的
B . 酒精对35岁以上的人伤害比年轻人大
C . 年龄越大的人死于其他不良习惯的越多
D . 随着年龄的增大,烟草的危害日趋明显
16. (2分) (2017八下·太仓期中) 下列各组生物中,二者都属于病原体的一组是()
A . 钉螺和流感病毒
B . HIV和血吸虫
C . 感冒患者和肝炎患者
D .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蛔虫病患者
17. (2分) (2018七上·伊春期末) 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A . 草
B . 鼠
C . 兔
D . 鹰
18. (2分)如图曲线表示某人肾单位内的葡萄糖含量变化,A、B、C表示组成肾单位的结构,那么B内的液体和C的结构名称分别是()
A . 血液、肾小球
B . 原尿、肾小球
C . 原尿、肾小管
D . 尿液、肾小管
19. (2分)(2020·青山模拟) 下图为反映生物体内某生理过程或现象的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若y表示肺泡的容积,则AB曲线表示呼吸过程中的吸气,此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肺内气压下降,膈顶下降
B . 若y表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变化,则BC段曲线表示的是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
C . 若y表示酶的活性,则曲线可表示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与温度的关系
D . 若y表示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则曲线可表示人从平原到高原后血红蛋白的变化
20. (2分)(2011·茂名) 如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是传出神经
B . ③是传入神经
C . 若⑤处已断,用针刺感受器,则有痛感,有反射
D . 若⑤处已断,用针刺感受器,则无痛感,无反射
二、解答题 (共6题;共36分)
21. (7分)如图是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人吃鱼肉以后,鱼肉中的蛋白质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最后以a的形式吸收,则a物质是________ ,完成此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
(2)血液流经肾脏时,主要通过肾小球的________ 和________ 的重吸收作用另个过程形成尿液,进而将人体细胞产生的许多废物排出体外,医生在检验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蛋白质,如果是肾脏有疾病,可能是________ 出现了病症,则可能________ 分泌不足所致;
(3)图中d是________ 气体.
22. (8分) (2020八下·泰安期中)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控下,各个系统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协调,共同完成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图甲是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是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曲线,图丙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图丁是眼球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林同学的早餐是鸡蛋、面包和橙汁,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________。
图甲中同时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的器官是________(填写数字)。
(2)图乙曲线AB段时,膈肌和肋间肌处于________状态,氧气扩散进入血液需要穿过的结构依次是
________。
(3)小林通过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运输到脑部组织细胞,需要经过心脏________次。
(4)图丙中[________]________两端都是小动脉。
(5)小林是篮球爱好者,善投三分球,他投篮时双眼密切关注篮球的位置移动,此时图丁中②的曲度变化是________。
23. (5分) (2016八上·重庆期中) 如图是蚕豆叶片的横切面图,请据图回答:
(1)叶片的结构包括[1、2]________、[4]________和叶脉三个部分.
(2)图中[3]是________,它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其开闭由[6]________控制.
(3) [5]能对植物体内的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起到运输作用.其中,输送有机物的是________.
24. (6分) (2018八下·临沭月考) 图一表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全过程,图二示图一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无机环境与各种生物之间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
(2)图一中②、③表示的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图二中C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
(4)图一所示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成分不可缺少的是________。
(5)由于煤和石油的过度使用,造成温室效应,破坏了生态环境。
因此我们应积极倡导低碳生活。
请举出两种低碳的生活方式。
________。
25. (5分)(2016·江西) 色香味俱全的食物总能让我们垂涎欲滴,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生理过程①②③,属于简单(非条件)反射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胃液中的胃酸具有杀菌作用,这属于________免疫.
(3)当我们吃太多咸的食物后,感到口渴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时,肾脏中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会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4)图中A是不含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的消化液,它是由________分泌的.
(5)食物消化后的产物通过吸收进入循环系统,由血液中的________来运输.
26. (5分) (2015八上·河北期中) 如图所示,晴天的上午,在一株盆栽植物上将一分枝的叶片套上一个透明的塑料袋中,扎紧袋口。
(1)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是由植物体散发出来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它是________的结果。
(2)下午打开塑料袋口,迅速将一根将熄灭的火柴棍伸进袋内,火柴棍复燃了,说明袋内的氧气较多,这是________的结果。
(3)傍晚再套上一个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棍,燃烧的火柴熄灭了,说明袋内的氧气较少,这是________的结果。
(4)以上实验说明了绿色植物在维持大气中的________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所以,我国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________节。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
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二、解答题 (共6题;共36分)答案:21-1、
答案:21-2、
答案:21-3、
考点:
解析:
答案:22-1、答案:22-2、答案:22-3、答案:22-4、答案:22-5、考点:
解析:
答案:23-1、答案:23-2、答案:23-3、考点:
解析:
答案:24-1、
答案:24-2、答案:24-3、答案:24-4、答案:24-5、考点:
解析:
答案:25-1、答案:25-2、答案:25-3、答案:25-4、答案:25-5、
考点:
解析:
答案:26-1、答案:26-2、答案:26-3、答案:26-4、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