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课程先修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公共基础课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简介
说明:
根据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上,进行分类分层次教学。

全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共分为4类:
1.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2. 电子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理学院
3. 国际学院
4. 文科
每类中(文科除外)进行分层次教学。

通过分类分层次教学实现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分级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理工类)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1300010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理工类)(32学时)
College Computer Foundations
内容提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水平的提高,计算机成为学生今后学习和科研必须掌握的基本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和常用的办公软件使用;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掌握Internet的基本应用;根据专业特点,了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或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了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本课程是计算机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

着重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计算机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理工科非计算机专业
选用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牛少彰主编 2009年8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大学计算机基础》(文科)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1300010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文科)(32学时)
College Computer Foundations
内容提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计算机信息表示和存储;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熟练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基本使用;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掌握Internet的基本应用;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是计算机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
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

着重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计算机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英语、日语
选用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牛少彰主编 2009年8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大学计算机基础》(信通院)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1100310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信通院)(32学时)
College Computer Foundations
内容提要:
本课程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信息表示和存储;微型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应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

本课程重点介绍计算机领域最基本的软、硬件知识,介绍计算机通信领域各主要分支的发展及现状,介绍相关的基本概念;并着重加强学生对于计算机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基础和基本概念基础。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理工科非计算机专业
选用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版、徐惠民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9月———————————————————————————————————————————
《大学计算机基础》(国际学院)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1300010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国际学院)(32学时)
College Computer Foundations
内容提要:
本课程是一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第一层次的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对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概念有一个全面综合的认识和学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首先应该系统正确地建立计算机、因特网、网络和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原理,具备计算机操作技能,可以熟练使用相关应用软件,学会文件管理、病毒防护、备份以及因特网和网络等技术。

本课程坚持广度为主的原则,从需求的角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目的,为后续计算机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理工科非计算机专业
选用教材:《计算机文化》 New Perspectives on Computer Concepts(美)June Jamrich Parsons, Dan Oja著 (第10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8月———————————————————————————————————————————
《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1300029
课程名称:程序设计基础(64学时)
Programming Fundamentals
内容提要: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与管理、电子商务及法律两个专业的基础专业课。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课程将介绍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包括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目的和方法,C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规则,使学生具有设计简单算法的能力,并能利用C 语言编写实现该算法的程序,能调试、修改、优化和执行所编写的程序。

课程要求学生较熟练地掌握C语言程序的编写、调试、修改和运行;牢固掌握C语言的顺序结构、判断结构和循环结构的几种语法表示方法,能运用多维数组和函数(包括递归函数),掌握指针和文件的概念;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能设计简单算法的C语言程序。

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
适用专业:电信工程及管理,电子商务(工程)与法律
选用教材:“A first book of ANSI C”, 第四版, Gary Bronson, 英文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网页设计基础》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1300050
课程名称:网页设计基础 (32学时,其中讲课24学时,实验8学时)
Website Design
内容提要:
网页制作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用于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普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的计算机类课程。

主要内容包括:Internet网络的基本概念,WWW服务器的基本功能,网页浏览实现流程,当前流行Internet网络技术。

掌握使用网页编辑软件Dreamweaver和HTML编写静态网页,学习CSS、Javascript等相关技术,了解动态网页设计所需的技术、软件和基本开发方法。

能够使用Xitami或者Windows IIS等WWW服务器软件建立局域网内的WWW服务器,使用Dreamweaver进行网站管理。

辅助内容的学习包括图像编辑软件、音频编辑软件、视频编辑软件、动画编辑软件等的应用。

以网页设计为中心拓宽对Windows操作系统相关功能的了解。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适用专业:非计算机类各专业
选用教材:
Adobe Dreamweaver CS3中文版经典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年2月
Adobe Dreamweaver CS3 帮助文件———————————————————————————————————————————
《数据结构》课程简介(2学分)
课程编号:1300072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32学时)
Data Structures
内容提要:本课程是计算机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基础课,是非数值型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础。

也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理解计算机的推荐课程。

因此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计算机是如何处理, 组织和操作数据. 如何评价算法的效率, 并且为学习计算机其他专业课以及进行软件开发打好基础。

内容包括线性结构, 树形结构, 图, 排序算法, 查找算法等.先修课程:计算导论与程序设计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物流工程、自动化———————————————————————————————————————————
《数据结构》课程简介(3学分)
课程编号:1300073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48学时)
Data Structures
内容提要:本课程是计算机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基础课,是非数值型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础。

也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理解计算机的推荐课程。

因此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计算机是如何处理, 组织和操作数据. 如何评价算法的效率, 并且为学习计算机其他专业课以及进行软件开发打好基础。

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包括线性结构, 树形结构, 图, 排序算法, 查找算法等.
先修课程:计算导论与程序设计
适用专业:信息安全、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
选用教材:数据结构(C 语言版); 胡学刚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1月。

———————————————————————————————————————————
《数据处理与数据库》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1300080
课程名称:数据处理与数据库(48学时)
Data processing and Database
内容提要:
“数据处理与数据库”课程作为一门计算机应用的限选课程,为经管类专业学生从事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提供必要的学习和训练。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通过对具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具有使用和维护一个一般数据库系统的基本能力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理论、SQL语言、具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学习和使用、数据库应用开发等。

通过对数据库基本理论的掌握,能进行基本的数据库
设计,能使用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基本的数据管理和数据操作,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的开发,熟悉掌握目前主流的数据处理及管理的方法。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
适用专业:经管类各专业
选用教材: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Access,李雁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数据库系统概念,杨冬青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0———————————————————————————————————————————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1300094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64学时)
Principles and Interface Technique of Microcomputer
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涉及微机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硬件接口技术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及基本原理;Intel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内外部特性、总线周期、存储管理;80x86寻址方式、指令格式及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存储器的组织和与处理器的连接方法;输入/输出及接口;中断概念及中断处理过程、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的工作原理、编程及应用;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串行接口8251、计数器/定时器8254的工作原理、编程和应用;总线的概念、组成及类型;A/D与D/A转换的原理及应用。

先修课程: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或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
选用教材:《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周锋、倪晖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年6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1300102,1300103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32学时,48学时)
Computer Networks Technology & Applications
内容提要:
本门课从应用的角度出发,以TCP/IP协议作为基础来讲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学会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应用方法。

首先讲解计算机网络各种基本概念,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体系结构,并详细讲解了OSI七层模型和TCP/IP的相互关系;然后讲解了计算机网络第一层物理层的基本知识,以及各种通信子网的网络结构、组成方式、原理技术;在此基础上详细讲解了TCP/IP体系中最主要的协议: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在IP协议中还讲解了几种常见的路由协议,并简单介绍了IPv6的内容;最后介绍了一些网络安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几种网络安全协议。

本门课中还利用网络仿真软件和网络平台来提高学生的实际网络应用能力,学会基本的路由器使用和配置。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
适用专业:理工类、经管类和文科类非计算机专业
选用教材:Computer Networks, Fourth Edition, Andrew S. Tanenbau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3
TCP/IP、CCNA培训———————————————————————————————————————————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1300120
课程名称: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32学时)
Basics of Software Technology
内容提要:
本课程是针对文科类学生开设的第二门信息技术课程。

先修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

课程内容包括三大部分:一、数据结构与算法,介绍基本概念;二、数据库技术,作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除介绍基本概念外,重点讲解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三、软件工程基础,介绍基本概念和各阶段的主要技术、方法与工具。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并掌握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技能。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
适用专业:文科类各专业
选用教材: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沈朝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简介(2学分)
课程编号:1300132
课程名称:数据库技术与应用(32学时)
Database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内容提要:
本课程作为一门计算机应用的限选课程,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从事基本的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提供一定的学习和训练。

课程的教学目标的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数据库的一些基础概念和技能,要求学生在掌握数据库系统结构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能使用SOL语言进行一些基本的数据操作,并至少掌握一种典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对数据库技术及其应用系统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准确理解什么是数据库,以及掌握如何利用数据库解决一些简单的数据管理与处理加工问题。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
适用专业:理工类(除计算机专业)各专业
选用教材:
(1)《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二版,何玉洁著,ISBN:7111198719;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2)课外:《数据库应用技术--SQL Server 2005基础篇》张浦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简介(3学分)
课程编号:1300133
课程名称:数据库技术与应用(48学时)
Database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内容提要:
本课程作为一门计算机应用的限选课程,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从事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提供必要的学习和训练。

课程的教学目标的是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数据库的基础概念和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在掌握数据库系统结构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能使用SOL 语言进行基本数据操作,学会采用数据库设计为核心的规范设计方法,并至少掌握一种典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对数据库技术及其应用系统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准确理解什么是数据库,掌握如何利用数据库解决一些简单的数据管理与处理加工问题,最终使学生具有设计、使用和维护一个一般数据库系统的基本能力。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
适用专业:理工类(除计算机专业)各专业
选用教材:
(1)《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二版,何玉洁著,ISBN:7111198719;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2)课外:《数据库应用技术--SQL Server 2005基础篇》张浦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
《计算机网络》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1300142,1300143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 32学时,无实验2学分)(48学时,有实验3学分)
Computer Networks
内容提要:
本课程以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体系为线索,介绍了计算机网络中的各层协议及工作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现状和发展情况、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构成、工作原理、相关理论和技术,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组成和特点,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

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科研中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背景知识和基础。

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网络系统的分析和应用。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网络体系结构、数据链路层协议、LAN协议、IP协议和TCP协议,教学难点是滑动窗口协议、动态路由选择算法、传输层拥塞控制。

本课程安排三个实验,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于网络基本原理的理解。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通信原理
适用专业:非计算机专业
选用教材:
Computer Networks, Andrew Tanenbau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1300150
课程名称:多媒体技术及应用(32学时)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内容提要:
重视培养基础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论教学分为5个教学模块: 1)多媒体的定义、关键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2)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及现行编码的国际标准;3)图像、音频、视频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技术;4)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结构; 5)多媒体通信技术。

6)实验部分。

在多媒体技术实验教学中,加强实践和实用性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选的实验的内容包括:媒体内容制作、媒体格式转换、媒体信息处理等。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适用专业:理工类非计算机专业、文科类专业、经管类专业
选用教材:
《多媒体技术原理及应用》第二版,马华东,清华大学出版社。

———————————————————————————————————————————
《信息安全》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1300162(2学分);1300163(3学分)
课程名称:信息安全 32学时(或48学时*)
Information Security
内容提要:
在通信和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安全问题已变得至关重要。

本课程的定位是“在大学生中普及信息安全知识”。

本课程将主要学习密码学基本知识(对称密码、非对称密码、密钥管理、消息验证、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网络安全及系统安全知识(常见网络安全问题、防火墙、入侵检测、虚拟专用网、漏洞扫描、计算机病毒原理及防范、数据库安全、信息系统灾备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及风险评估、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等。

本课程将按“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开设2学分和3学分两个平台,其中分别包括0.5学分和1学分的实验。

实验内容主要有:密码学算法设计与实现、网络探测、漏洞扫描、网络攻击与防范、Windows和Linux系统安全等。

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
适用专业:理、工类专业;建议开课学期:三下或四上
选用教材:
《信息安全概论》,牛少彰,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信息安全导论》,李剑,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年———————————————————————————————————————————
《信息与网络安全》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1300190
课程名称:信息与网络安全 (32学时)
Security of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内容提要:
信息与网络安全课程从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两个总体方面综合介绍了安全的基本知识。

信息安全包含了古典密码学、对称密码学、非对称密码学等密码学的基本内容;哈希函数和数字签名算法;身份认证协议和PKI技术;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和体系。

网络安全系统介绍了访问控制技术、网络攻防技术和系统安全技术。

其中,网络攻击技术包括缓冲区溢出攻击、木马和病毒原理、端口和漏洞扫描、DDOS原理;网络防范技术包括防火墙、VPN、IDS/IPS;系统安全技术包括操作系统安全、web服务器安全和系统备份技术等。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选用教材:
《信息安全概论》牛少彰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7年9月———————————————————————————————————————————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1300200
课程名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32学时)
Object-Oriented Program Solving
内容提要:
从面向对象思想的发展来逐步介绍面向对象编程,选用Java语言充分展现面向对象技术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对象抽象(即如何使用交互对象和方法)的设计模式,熟悉UML 模型的图形化描述。

课程采用理论讲解结合精心设计的实例,步步深入的方式演示问题分解方法和设计原则。

从面向对象的核心思想到程序设计思路,并将设计转换为安全、可扩充的代码。

主要内容包括:面向对象发展史、一切皆对象、java程序的结构与执行、对象设计、类库与类重用、GUI图形界面类、继承与多态、异常处理、文件和数据库、网络编程、多线程、算法问题等。

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
适用专业:电子类、信息类、计算机专业
选用教材: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美)Ralph Morelli,Ralph Walde著,瞿中、金文标、李伟生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二、学科大类与专业基础课
《操作系统》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1311011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32学时)
Operating System
内容提要:
本课程属于信息安全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其他专业基础知识,如算法与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等综合应用,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操作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及设计原理,包括:主要介绍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进程管理、死锁处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虚拟存储、文件系统及其实现、海量存储的结构及调度以及I/O管理。

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与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
适用专业:信息安全
选用教材:《Operating System Concepts》(Seventh Edition) Abraham Silberschatz et al.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3月———————————————————————————————————————————
《编译原理与技术》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1311021
课程名称:编译原理与技术(32学时)
Compiler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内容提要:
本课程介绍编译的基本概念和步骤,介绍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的基本知识,重点介绍编译程序的设计原理和基本实现技术,主要内容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生成和代码优化等,同时,还介绍用于实现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的语法制导翻译技术,以及程序运行时的存储组织与管理。

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与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
适用专业:信息安全
选用教材:《编译原理与技术》李文生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1———————————————————————————————————————————
《计算导论与程序设计》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1312010
课程名称:计算导论与程序设计(80学时)
Introduction to Computing and How to Program
内容提要:
本课程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程序的编译及执行原理,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使学生对计算机系统以及程序执行原理有初步的了解;介绍计算的本质以及自动机
和递归两种基本计算模型,培养学生抽象和建模的能力;讲解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和C程序设计语言,培养学生的基本程序设计能力和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介绍计算学科的知识体系框架和学科方法论,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本质、明确学科体系、初步掌握学科基本方法。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
选用教材:
《计算机导论与程序设计基础》张雷、周春燕、艾波等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6.6
《C程序设计教程》 H.M.Deitel、P.J.Deitel著薛万鹏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7———————————————————————————————————————————
《离散数学》(上)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1312020
课程名称:离散数学 (32学时)
Discrete Mathematics(1)
内容提要:
离散数学包括集合论、逻辑学、图论、组合学和抽象代数等重要内容,离散数学(上)包括命题逻辑、谓词逻辑、问题的形式化描述方法、推理的证明方法、集合运算及其性质、数学结构、计数初步、函数与增长、算法复杂度与程序的运行时间。

先修课程:大学数学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
选用教材:
1.Discrete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s/6e, Kenneth H. Rosen, McGraw-Hill, 2006
2.Discrete Mathematical Structure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D.S.Malik, Thomson Course Technology, 2004
3.离散数学,陈崇昕等,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2———————————————————————————————————————————
《离散数学》(下)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1312030
课程名称:离散数学 (48学时)
Discrete Mathematics(2)
内容提要:
离散数学包括集合论、逻辑学、图论、组合学和抽象代数等重要内容,离散数学(下)包括离散概率、递推关系、二元关系及其性质、等价关系和序关系、格与布尔代数、树与图、生成树、网络与最短路径、群论初步及其在编码中的应用。

先修课程:大学数学、离散数学(上)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
选用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