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吉林省通化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人教课标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通化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013-8-26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共44题,共100分,共4页。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读下面经纬网示意图,相邻的经纬线之间的度数相差10°,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图中①点的经纬度为
A.(140°E,50°N) B.(120°E,30°N)
C.(140°E,30°N) D.(120°E,50°N)
2、从①到②的最短航线的方向为
A.先西北,后西南 B.先东北,后东南
C.先西南,后西北 D.先东南,后东北
3、“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
经验,如图甲(八达岭长城的景观照片)。
图乙
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图。
若图乙所示地区有古长
城经过,你认为最可能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D.④
新华网广州2月16日电据广州地震局消息,北京时间2012
年2月16日2时34分,在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发生4.8级地
震,震源深度13 km。
据了解,河源市、惠州市、东莞市、广
州市、深圳市、梅州市均有震感。
读地球圈层结构图,回答
4~5题。
4、地震波自下而上通过C、D之间的界面后
A.横波和纵波增速 B.横波和纵波都减速
C.横波加速、纵波减速 D.横波减速、纵波加速
5、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B表示的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故又叫岩石圈
B.水循环只在B所代表的水圈上运动
C.A所代表的大气层,其底部的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
D.生物圈的核心部分是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下部和地壳的表面
6、辐射差额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能量收支的差值。
读“不同纬度辐射差额的变化示意
图”,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a、b、c三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
A.abc B.bca C.cba D.bac
读某个时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完成7~8题。
7、关于图中四个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四个天体的级别相同
B.小行星带位于M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C.此刻地球上可能会出现日食现象
D.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8、有人想了解M星球上是否有生物存在,
你认为他必须要了解下列信息中的哪些信息
①M星球上是否有火山活动
②M星球上是否有水③M星球上是否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④M星球上的温度是否适宜⑤M星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读甲图“地球自转速度随纬度变化”和乙图“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回答9~11题。
9、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
别是
A.30° 1月 B. 60° 7月
C. 60° 1月
D. 30° 7月
10、当公转速度为N时
A.漠河市民----欢度“白夜”
B.新西兰南部海域----冰山座座
C.松花江河畔----银装素裹 D.悉尼----处于雨季
11、6月22日,处于M点纬度的天文爱好者在当地正午12时观测太阳黑子活动情况,此时天
文望远镜镜筒与地面的夹角应约为
A.83°26′ B. 53°26′ C. 36°26′ D. 16°26′
12、下图中abcd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a处气压低于c处,所以a处气温比c处高
B.由于c处气压高于a处,所以气流由c处流向a处
C.由于b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气流由b处流向d处
D.由于c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c处为晴朗天气,d处为阴雨天气
下图表示6月22日三个不同地点的日出时刻与日照时数之间的关系,且这一天①②两地
同时日出。
读图,完成13~15题。
13、与②③两地相比,①地日出早,但日照时数
最少,原因可能是
A.纬度因素 B.大气环流
C.经度因素 D.天气状况
14、①地位于②地的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15、3月21日,当②地日落时,①地的地方时为
A.16时B.17时 C.19时 D.20时
下图所示为地球上一条完整的昏线,A、C为昏线的顶点,B为昏线的中点,昏线在地球上呈东北—西南走向,A点的坐标为(82°N,105°E),据此完成16~18题。
16、C点位于北京的
A.西南
B.东南
C.东北
D.西北
17、此日,A点日出的方位为
A.东南
B.东北
C.正南
D.正北
18、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A.2月5日13时
B.2月5日1时
C.4月23日13时
D.4月23日1时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成反比
D.没有相关性
20、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大气层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图中的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
读图,回答21~22题。
21、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甲地在北且纬
度较乙地低,则
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
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
C.近地面,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西北风
D.近地面,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西南风
22、若该图表示全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处于大陆西岸,则甲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
右侧是某地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MN、
PQ是地形剖面线。
①、②是水库,若从
中
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
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
读图,
完成23、24题。
23、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
选择的水库分别是
A. 甲、乙;①
B. 乙、甲;②
C. 甲、乙;②
D. 乙、甲;①
24、Z村你见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
水处理厂,应依次布局在
A. ③④
B. ④⑤
C. ⑤⑥
D. ③⑥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左上图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
读图回答25~26题。
25、有关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晴天热岛强度一直高于阴天 B.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
C.晴天正午时,热岛强度最大 D.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26、对城市热岛强度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城市绿化越好,热岛强度越高 B.上午8时的峰值与人流、车流高峰期有关
C.地势低洼的地区,热岛强度较小 D.热岛强度仅受天气状况影响
下图是某地锋面过境时等温面分布情况。
读图回答27~28题。
27、该锋面为
A.北半球冷锋 B.北半球暖锋
C.南半球冷锋 D.南半球暖锋
28、甲、乙、丙、丁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D.丁
29、甲、乙、丙、丁四处,位于冷气团中的有
A.一处 B.两处 C.三处 D.四处
30、短时内气温变化最明显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图1为某半球甲地位置示意图,图2为甲地降水量月分配柱状图,图3为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图2和图3横坐标表示月份的顺序相同)。
读图完成31~33题。
31、甲地降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2、图3所示①~④四条曲线中,能反映甲地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的是
A.①曲线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
33、甲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很多科学家认为,北极周围形成的大量参差不齐的冰川将在2030年夏季完全消失(甲图)。
科学家借助卫星图证实,南极一巨大冰川正从冰架上断裂入海(乙图)。
据此完成34~35题。
36、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
的是
A.1月均温③地大于②④两地
B.7月均温③地小于②④两地
C.②④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
D.②④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③地
37、若图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关于该季节的盛行风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吹向① B.④吹向⑤
C.⑤吹向④ D.④吹向②
38、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
日返回到P地。
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
地面形势图。
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
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9、表1为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气候资料,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甲—③;乙—②;丙—① B.甲—②;乙—①;丙—③
C.甲—②;乙—③;丙—① D.甲—③;乙—①;丙—②
40、关于甲乙丙三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地7月月平均气温均高于4月 B.三地4月月降水量均高于7月
C.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D.甲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洋流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1)
图中白
水河干
流的流
向为
__________;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范围是__________。
(2分)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2分)
(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
(写出三点即可,3分)
(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点设在A点。
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2分)
42、读图并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若图示地区两条等温线间温差为8°C,则甲乙等温线数值分别是°C和°C。
(2分)
(2)比较图中甲、丙两地气候主要特征的差异。
(6分)
(3)根据图中信息,说明丁、戊两地年日照时数的差异及其原因。
(3分)
43、比较下面四幅图(注:乙、丙、丁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各图的晨线分别是:甲:经线,乙:弧。
(2分)
(2)一年之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的日子是。
在地球上,一天中晨昏线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
(2分)
(3)赤道上晨、昏线相距经度度。
理论上地球白昼和黑夜范围相等,但由于大气散射太阳光线的结果,地球上“天亮”的范围实际上比黑暗的地方。
(2分)(4)这四幅图中,北半球昼大于夜的图是。
(2分)
(5)甲图中,北京时间是,丙图中北京时间是。
(要求写出月日时)(2分)
44、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0分)
材料一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气候变化在2007年成为众多国际重要会议的主题词,温室气体减排因涉及各国发展利益,在12月3—14日的印度巴厘岛“世界气候变化大会”谈判中成为争论的焦点。
(1)甲、乙两图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图。
判断依据是。
(2分)(2)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
(2分)
(3)说出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4分)
(4)全球变暖对上述两国会产生什么直接后果?(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