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有几支铅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几支铅笔
教学目标:
1. 利用图中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

2. 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讲一讲、算一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3. 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体验加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铅笔、小棒
教学设计:
一、看一看、说一说
1. 指名说一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有什么含义?只要说出“合起来”的意思即可。

2. 指名列式并计算,介绍加号和算式的读法。

3. 说一说自己身边的加法问题。

二、摆一摆
1. 生分小组活动,看图摆小棒、铅笔。

2. 独立填空。

3. 小组汇报。

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建立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教学时可借助主题图,让学生体会加法的含义。

要鼓励引导学生提出自己身边的加法问题,加深对加法含义的体验。

三、试一试
1. 小组内讨论,看图、列式解答。

2. 小组汇报。

四、练一练
1. 计算
①生独立完成。

②对于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可先用学具摆一摆。

③集体订正。

2. 看图列算式
④生独立完成。

⑤小组内交流。

⑥集体订正。

可以先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用加法计算的问题,然后再结合图意,说出从图中发现的加法问题。

3. 看图写数
⑦生独立完成。

⑧小组讨论规律。

⑨集体订正。

4. 说一说、算一算
⑩小组内讨论,说说图上有些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⑪小组汇报。

本题具有开放性,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符合图意,都应给予肯定。

五、小调查:
说一说你在生活中发现的加法问题。

六、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猜数游戏
教学目标:
1. 通过游戏形式,使学生学会“6”和“7”的加减法。

2. 提倡算法多样化。

3. 通过数学游戏活动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6”和“7”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
圆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1. 算一算
师左手拿4个圆片,右手拿2个。

指名提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圆片?
指名答,并列式计算:4+2=6
2. 猜一猜
师左手出示4个圆片,猜右手上有几个?
指名答,并说说是怎么知道的。

6-4=2,4+2=6
师出示右手2个圆片,猜左手上有几个?
指名答,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6-2=4,6-4=2
二、摆一摆,猜一猜
同桌合作,摆一摆,猜一猜。

5+2=7,7-2=5,7-5=2
三、想一想
小组讨论,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在干什么?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指名提问,并回答,列式计算。

老鼠背了一袋土豆,有7个,可是袋子漏了,掉了4个,请问还剩几个?
4+3=7,7-4=3
学生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觉得老鼠就是不好的,一看图就认为老鼠偷了别人的东西急急忙忙地逃跑,虽然对数学方面设计没什么影响,但我认为对思想品德方面还是不利的。

老师若加以正确的引导,可能还是可以的。

我告诉学生,老鼠去赶集,买了一袋土豆,急急忙忙赶回家,可是粗心大意的他没发现自己的袋子破了……,我觉得这样塑造老鼠的形象会好些。

四、练一练
1. 连一连
①理解题意。

②独立连线。

③指名说想法。

④集体订正。

2. 看图列式
⑤独立完成。

⑥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⑦指名汇报。

学生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即可,本题答案不唯一,只要学生能作出合理解释,就应给予鼓励。

3. 口算
⑧独立完成。

⑨集体订正。

4. 游戏
同桌合作,写一个数字,比如6,一个学生出1,另一个人就出5,1+5=6。

五、总结:
今天你觉得最有趣的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