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榆树市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测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8分)
①研墨需加清水,若水中混有杂质。

则磨出来的墨就不纯了。

②柳公权有所谓的“心正则笔正”,磨墨也是如此。

③墨_______偏斜,_______不雅观,磨出的墨_______不均匀。

④磨黑时,用力过轻,速度太缓,浪费时间且墨浮。

⑤用力过重,速度过急,则墨粗而生昧(mèi昏暗),色亦无光。

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指按推用力”,轻重有节,切莫太急。

⑦墨的浓度宜适中,随磨随用。

⑧墨的使用方法正确将更能体现书画作品的神彩。

1.语段共⑧句,其中有一处句末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改正。

(2分)
第__________句中的句号应改为__________号
2.第⑧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

(2分)
“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3.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因为……所以……因而…… B.只要……就……才……
C.既然……就……都…… D.若……既……也……
4.下列四个成语中“墨”字与其他三个含义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骚人墨客B.胸无点墨C.墨守成规D.不通文墨
5.古诗文默写填空。

(7分)
(1)_____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3)2023年底,班里举行了初中时代最后一个元旦联欢会,主持人在联欢会的三个环节里都引用古诗词,请将其补充完整。

迎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共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祝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6~8题。

(7分)
【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乙】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

儒生不博览,犹为闭暗,况庸人无篇章之业,不知是非,其为闭暗,甚矣!此则土木之人,耳目俱足,无闻见也。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尤其甚者观蛟龙。

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

入道浅深,其犹此也。

浅者则见传记谐文,深者入圣室观秘书。

故入道弥深,所见弥大。

(王充《论衡·别通篇》)
【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走送之走:跑
B.俟其欣悦俟:等待
C.主人日再食食:吃
D.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
7.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宋濂是如何让自己摆脱“目盲、耳聋、鼻痈”的。

(2分)
8.比较宋濂文中“以中有足乐者”与《论语·述而》中孔子所言“乐亦在其中矣”的异同。

(3分)
(二)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9~11题。

(8分)
楚将伐齐,鲁亲之,齐王患之。

张丐曰:“臣请令鲁中立。

”乃为齐见鲁君①。

鲁君曰:“齐王惧乎?”曰:“非臣所知也,臣来吊②足下③。

”鲁君曰:“何吊?”曰:“君之谋过矣。

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何故也?”鲁君曰:“子以齐、楚为孰胜哉?”对曰:“鬼且不知也。

”“然则子何以吊寡人?”曰:“齐、楚之权敌④也,不用有鲁与无鲁,足下岂如全众而合二国之后哉!楚大胜齐,其良士选卒⑤必殪⑥,其余兵足以待天下;齐为胜,其良士选卒亦殪。

而君以鲁众合战胜后,此其为德也亦大矣。

”鲁君以为然,身退师⑦。

(节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鲁君:鲁国国君。

②吊:悼念死者。

③足下:敬辞。

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可用足下。

④权敌:势力相当,势均力敌。

⑤选卒:挑选出来的兵卒、精兵。

⑥殪:死。

⑦退师:(率领)军队后退。

9.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臣/请令鲁中立B.非/臣所知也
C.君之/谋过矣D.鲁君/以为然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楚大胜齐,其良士选卒必殪,其余兵足以待天下。

11.用自己的话说说张丐是如何使鲁国撤兵的。

(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7分)
印痕行为,动物的学习天赋
①有一条电视新闻:一个老头养了只鸭子做宠物,老头走到哪里,鸭子就跟到哪里。

带着鸭子逛街散步,鸭子表现得非常听话,有趣极了。

类似的报道经常出现,可是,你知道吗?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容易。

你也完全可以。

②1930年,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康拉德·劳伦兹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把灰鹅的蛋分为两组,一组由母鹅解化,一组由孵化箱孵化。

结果由孵化箱孵化出来的小鹅一出生就把劳伦兹当成了妈妈,劳伦兹走到哪儿,小鹅就跟到哪儿。

如果把两组小鹅扣在同一只箱子下面,当提起箱子时,小鹅会有两个去向,一组向母鹅跑去,一组则跑向劳伦兹。

③很显然,这种现象是小鹅一出生就接触母鹅和劳伦兹形成的印象导致的。

康拉德·劳伦兹把这种现象叫作“印痕行为”。

④“印痕行为”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学习后果是由直接印象造成的,所以称为“印痕”学习,它是动物的一种特殊学习方式。

只消一次经验(或最多数次),即可形成印痕,对动物行为发生长远的影响。

⑤印痕行为大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某些动物的某些本领也只有在印痕时期才能学到,过了这个时期,就很难学会了。

如许多鸟类最易掌握飞翔本领的时间恰值羽毛始丰之际。

若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剥夺了它们学习飞翔的机会,那么它们以后就很难学会飞行了。

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弄清楚这其中的原因。

据估计,可能是因为在生命的早期,神经系统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只有这一时期
才能接受这类刺激;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也会逐渐发生改变,就不能再进行印痕学习了。

⑥印痕行为虽然发生在早期,但对晚期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繁殖行为。

这些动物更愿意与由于印痕学习行为所认定的父母(同类、人类)结伴,甚至对其表示出求偶的意向。

有一次,劳伦兹就被他饲养的八哥当成了求爱的对象,八哥不断地往他嘴里塞食物。

这也许就是一些自幼由饲养员养大的动物成年后难以成功繁殖的原因之一吧。

⑦人为干预会让动物产生不适当的印痕行为,自然也会影响到动物的生长发育。

美国卡斯卡底猛禽中心执行主任路易丝·施美尔有一次收到了一只被遗弃的会尖声叫的小猫头鹰。

送来的人说,一天前在砍倒一棵树之后,在窝里发现了这只小猫头鹰。

施救者走了之后,施美尔打开装着猫头鹰的金子,那只小鸟就立即跳到了她肩膀上。

施美尔急忙把送鸟人叫回来,问他们究竟养了这只鸟多久。

“哦,你怎么知道的?”施救者非常诧异,但很快就承认,他们实际上把这只小猫头鹰当作宠物养了几个星期。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几个星期正是这只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因而它对人类产生了不适当的印痕。

⑧在四川大熊猫人工繁殖基地,为了避免出生的熊猫宝宝对人产生印痕,饲养员都穿上特制的“熊猫服”工作,猛地看去这些穿熊猫服的饲养员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减少可能发生的印痕行为。

12.下列关于动物“印痕行为”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印痕行为”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学习结果是由直接印象造成的。

B.“印痕行为”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C.“印痕行为”对动物的晚期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繁殖行为。

D.人为干预会让动物产生不适当的“印痕行为”。

1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动物的印痕行为”,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

B.第⑦⑧段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动物对人类产生了不适当的印痕。

C.一些自幼由饲养员养大的动物不愿意与由于印痕学习行为所认定的父母(同类、人类)结伴。

D.四川大熊猫人工繁殖基地的饲养员在工作时都穿上特制的“熊猫服”,这是为了避免出生的熊猫宝宝对人产生印痕。

14.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分)
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弄清楚这其中的原因。

据估计,可能是因为在生命的早期,神经系统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只有这一时期才能接受这类刺激;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也会逐渐发生改变,就不能再进行印痕学习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9题。

(15分)
日子
严风华
①早晨,天未亮,山里便嘈杂起来了。

②那是鸟叫声。

③不知是什么鸟,也不知有多少,个头有多大,就在屋边的树丛里叽叽喳喳地叫。

叫声很欢快,很清脆,也很灵动。

每天清晨,我在鸟叫声中醒来,神清气爽。

④天亮后,鸟儿轻盈地从这枝头飞到那枝头,啼鸣声便像风一样从这儿飘到那儿,旋转个不停。

⑤土育树,树生风,风生雨,雨生云。

云为鹤家乡,树为鸟天地。

⑥这里树多,老伯上山时种了很多树。

⑦老伯在这里种了两棵很漂亮的树。

⑧一棵是牛甘果树。

⑨这棵树,就像一个看守寨门的卫士,立在屋下那道坡中段的路边。

树干已有手臂粗了,有些弯曲。

树身上有寄生虫,树皮被咬出了一个个伤疤,伤疤上又长成了瘤,树身便疙疙瘩瘩的,有一种古老、苍劲的神韵。

⑩这种树,滥生、贱生,广西南方荒山野岭到处可见。

一般有一两米高,春天长叶,七月结果。

一张枝叶,丫杈纷繁。

丫杈上的叶子,只有蛾翅般大小,到深秋,转青变黄。

所结之果,如小孩玩的玻珠球般大小,浑圆,青中泛黄,如润玉般有透明之质感。

另一棵是柠檬树。

它就长在老伯的厨房门口。

树皮灰黑,带白斑点。

树茎挺直,有手臂粗。

从树根到树顶,两米多高,直溜溜竟无枝丫,但到了树顶,枝丫
繁茂,亭亭如盖,像一把绿伞。

所结之果,初呈青色,熟后呈黄色,如乒乓球般大小,煞是好看。

这棵漂亮的树,无论远看近看,其貌其形其神其态,皆如盆景,有缩龙成寸、以小见大之妙。

这样的树,若长在庭院,便显富贵;而长在山野,则显慧雅,有幽幽仙气,令人心生敬意。

柠檬树终日伴着老伯,老伯与人言无二三,却能与树倾心交谈。

树下嗅雨,孤屋御风,与鹿为群,同草木为伴,这就是老伯的日子。

老伯的日子清淡,却不乏诗意。

只是,仅过了一年多,那棵柠檬树就死了。

张岱的《陶庵梦忆》,有一篇《朱文懿家桂》。

记载了朱文懿家的后院里,种有一棵桂树,“干大如斗,枝叶溟蒙(茂盛),樾荫(树荫)亩许,下可坐客三四十席。

”此树之所以能如此壮观,是因为主人在树下“不亭、不屋、不台、不栏、不砌……”。

“花时不许人入看。

而主人亦禁足勿之往,听其自开自谢。

”也就是说、这棵树始终保持原生状态,没有受到人为干扰。

老伯种的柠檬树。

正好就在厨房门口。

火烟熏扰、枯死就不足为奇了。

同样,人不能太热闹,太热闹的日子会乱心;心乱则惘。

山多草木,亦多草虫。

热天住在山间,虫子让人备受困扰。

晚上刚躺下,刚盖上被子,手脚、身上就痒痒的。

先是有一两个小虫不知从哪儿偷袭上来,轻手轻脚的,然后就是闲庭信步,悠然自得,实在是胆大妄为。

我轻轻伸出手往痒痒的地方捏,想把那虫子捏住,却总也捏不到。

不一会儿,这儿也痒,那儿也痒。

一抓、便起疙瘩。

一折腾,
睡意全消。

我把对虫子的厌烦与老伯说了,希望老伯能把这些虫子灭了。

可老伯却说,唉,别跟它们计较,我吃鸡,鸡吃虫,虫咬我,过日子就是这样的啦……
至此,我渐渐明了,我到山里偶作闲居的原因了。

在山里,草木也罢,蛇虫也罢,都是山的公民。

彼此相依相偎,当可善待……
这个理,我们这些所谓的文化人,未必比老伯明白。

(选自《一座山,两个人》,有删改)
15.散文·理景物事件
文章主要叙写了两类景物和一个事件,请梳理全文内容,将下面的图补充完整。

(2分)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16.散文·明句子之意
结合上下文和你的生活体验,理解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

(3分)人不能太热闹,太热闹的日子会乱心;心乱则惘。

17.散文·品语言之味
(1)先是有一两个小虫不知从哪儿偷袭上来,轻手轻脚的,然后就是闲庭信步,悠然自得,实在是胆大妄为。

(品味句中加点部分的用词之妙)(2分)
(2)这棵漂亮的树,无论远看近看,其貌其形其神其态,皆如盆景,有缩龙成寸、以小见大之妙。

(画线句语言极具表现力,请品析其表达效果。

提示:可参考《湖心亭看雪》中“天与云与山与水”的品析方
法)(2分)
18.散文·析构思之妙
联系上下文,分析第段作者引用张岱《陶庵梦忆》中的内容有何作用。

(3分)
19.散文·悟文本主旨
本文意蕴丰富,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多种感悟,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3分)
(五)名著阅读(8分)
20.下列情节叙述符合原著内容的一项是()(2分)A.简·爱在舅妈家曾备受折磨,经常被从早晨骂到晚上,所以到舅妈临死时,简·爱依然讨厌她,而且最终也没有原谅她。

B,“大闹天宫”表现了孙悟空敢作敢当、不畏强权的精神;“三打白骨精”表现了他疾恶如仇、除恶务尽的品格;“三借芭蕉扇”表现了他有勇有谋、藐视权威的品性。

C.《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对中国一些主要的传统文化经典的梳理和讲解,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

D.《朝花夕拾》中,有对严谨治学无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的由衷敬意;有对范爱农的永久恨意;有对阿长的深切感激与怀念。

21.阅读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
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

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

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

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我国清代长篇小说《________》(1分),作者是________(1分)。

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过度惊喜,造成他如此境况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周汝昌曾将《水浒传》的精神宗旨归结为一个“义”字,将《西游记》的精神宗旨归结为一个“诚”字。

请你从下面的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书中的一个具体情节,谈谈该名著中的“义”或“诚”。

(2分)
鲁智深宋江孙悟空唐僧
三、综合实践(10分)
23.班级开展“我爱科技·乐享生活”综合实践系列活动,本次聚焦“一次性产品消费”,请你参加并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走访社区】
邻居杨阿姨说,家中的老人生病住院,在外地工作的女儿主动从网上
为她买来口罩、酒精湿巾、餐具、纸尿裤、马桶垫、蒸汽眼罩……这些一次性产品帮她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也帮她熬过了辛苦陪床的时间。

此后、她发现一次性用品远不止上述那些,广泛涉及衣食住行、医疗等各方面,已被大家普遍接受。

她觉得太浪费了,女儿却觉得性价比不错。

女儿还说,如果大家都不用,该有多少人失业呀。

【活动二:___________】
《科学大众》刊载:一次性筷子制作过程中须经过滑石粉打磨、硫黄熏蒸、过氧化氢漂白、所以使用过程中遇热会释放硫黄,侵蚀呼吸道黏膜并对消化道造成腐蚀。

一次性用品过了保质期很可能滋生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我国每年大约使用450亿双一次性筷子,须占用林地约184万亩。

一次性筷子、外卖塑料盒、塑料袋等的处理,直接或间接地污染了大气、水、土壤。

我国每年如果减少一次性筷子使用量的10%,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3万吨。

【活动三:___________】
如何处理使用过的一次性产品呢?同学们来到当地化工厂请教工程师,了解到我国目前主要采用填埋或焚烧的方式。

不过有的一次性用品可以回收制成其他物品,从而循环使用。

例如:现在很多饮料瓶是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回收处理后可成为地毯、船帆等许多产品的原材料,5个PET饮料瓶就可以做一件T恤衫。

(1)请仿照【活动一:走访社区】的命名方法,为活动二、三命名。

(2分)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参加了班级的辩论赛,辩题为“‘一次性产品消费’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请写出你的观点并陈述理由。

(5分)
(3)“小贴士”是一些小的提示、帮助、建议、小窍门等。

你准备在家中张贴一张“一次性产品”使用小贴士,请对其内容进行设计。

(每条不超过12个字)(3分)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50分)
24.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我再一次超越了自己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国家博物馆内,《清明上河图3.0》穹幕电影让人们穿越至繁华的汴京,体验了一次北宋的社会生活。

假如你能穿越进入《桃花源记》等文学作品,与其中的人物沟通共处;或者进入科幻世界。

与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交流合作,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你和他(它)分别会有怎样的收获呢?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
(1)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5)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④分号
2.彩采
3.D
4.C
5.(1)一鼓作气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二、阅读(45分)
(一)
6.C
7.(1)向有书的人家借书阅读,得以博览群书。

(2)克服种种困难、从师求学,终能学有所成。

8.相同点:二者都对物质生活的艰苦不以为意,注重精神生活的满足。

不同点:宋濂以从师学习、有所收获为乐;孔子以坚守心中的道义为乐。

(二)
9.C
10.如果楚国大胜齐国,楚国的良将精兵一定有很多伤亡,其余的军
队完全可以对付天下的侵略者。

11.首先用哀悼的方式拜见鲁国国君,使鲁国国君产生疑问;然后指出齐楚两国势均力敌,一旦交战不知道谁能取胜。

鲁国参战的意义不大;最后指出鲁国应保持中立,在两国交战之后联合胜利的一方。

(三)
12.B
13.D
14.“目前”限定了时间范围,说明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弄清楚某些动物的某些本领只有在印痕时期才能学到的原因:“据估计”“可能”都表示只是对原因的推测,并不是定论。

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四)
15.(1)繁茂漂亮的树木(2)柠檬树受烟熏而死
16.含义:人要学会远离喧哗,懂得静心,心乱了就会迷惘,这于我们的人生无益,甚至让我们的人生如同那株被火烟熏扰而枯死的柠檬树一般枯死。

体验:上个五一假期,老师叮嘱我们节后有测验。

要在假期中静心复习,而我却在假期与朋友到处循着热闹去放松自己,临近开学才手忙脚乱地复习,最终成绩一落千丈。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只有静心,才能坚定目标前行。

17.(1)“闲庭信步”采用拟人修辞,赋予了两只小虫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虫在床上爬动仿佛散步一般,表现山间别致的住宿生活。

(2)连用四个“其”字,全面地写出了柠檬树的貌、形、神、态,由内而外都如同精心培育的盆景一般,极富有韵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柠檬树的漂亮,表现“我”对柠檬树的欣赏。

18.承接上文,解释了柠檬树死亡的原因是受到了火烟的熏扰;引起下文,借朱文懿家的桂树不受干扰而生长茂盛的故事,引出后文人也要远离热闹,才能静心的主题;丰富文章内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9.世间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太热闹的日子会乱人心,对人生无益;万物依存,我们应当善待自然万物:要善于从他人身上学习,汲取他人的人生智慧。

(五)
20.C
21.儒林外史吴敬梓科举制度对人的残害(意思对即可)22.示例1:“拳打镇关西”中,为了搭救落难的金氏父女。

鲁智深见义勇为。

三拳打死镇关西,因而丢了官职。

被迫去当了和尚,体现了鲁智深锄强扶弱的正义、侠义。

示例2:“私放晁天王”中。

晁盖打劫了生辰纲之后,朝廷四处捉拿嫌犯,白胜受不了刑罚而招出了晁盖等人,官府准备立刻捉拿晁盖。

宋江得知消息后,及时转告给晁盖,使其逃过了官府的追缉,体现了宋江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义气。

示例3:“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识破白骨精变化的人形、一次又一次想把它打死,却被唐僧一次又一次责难。

最后一次,师父念起了紧箍咒,孙悟空忍着头疼还是打死了妖精。

糊涂师父赶走了悟空,并在
被妖怪捉走后,才知道冤枉了悟空。

悟空不计前嫌救出师父,继续西天取经,体现了悟空对师父的一腔真诚。

示例4:“四圣试禅心”中,为了试探师徒的禅心是否坚定,四位菩萨(黎山老母、观音、普贤、文殊)化身母女,假意要招他们为夫婿,但是唐僧丝毫不为所动,毅然要继续西行取经,体现出了他取经的赤诚之心。

三、综合实践(10分)
23.(1)示例:查阅资料;请教专家
(2)示例:我认为利大于弊,首先,一次性产品消费的使用可以带来方便。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快速解决一些问题、如吃饭、喝水等。

如果没有一次性餐具、纸巾等用品,我们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清洗和处理这些物品,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其次,一次性产品消费的使用有助于卫生。

一些场合、如医院、食品加工等,需要保持高度的卫生标准。

使用一次性手套、口罩等用品可以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和污染,保障人们的健康。

最后,一次性产品消费的制造和销售也带来了经济效益。

一些企业专门生产和销售一次性用品,为社会创造了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

同时,这些企业也在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3)示例:①从正规渠道选购“一次性产品”②注意在“一次性产品”保质期内使用③使用后注意分类回收或丢弃
四、写作(50分)
24.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