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项测试试卷(无超纲带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项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你认为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A.大量砍伐森林,作为燃料代替燃煤B.防止工厂废气污染空气,将工厂烟囱加高
C.禁止使用化肥、农药D.使用风力、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
2、已知H2S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 + 3O2点燃
2SO2 + 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体现H2S的可燃性B.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2
C.生成的SO2可以直接排入空气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3、下列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
A.风能发电B.粮食酸酒C.燃煤脱硫D.可燃冰做燃料
4、“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新泰”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加大对工业“废水”排放的治理B.在农村推行生活拉圾集中处理
C.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搞好绿化D.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5、下列总结的化学知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A B.B C.C D.D
6、下列对实验现象的部分描述错误的是
A.灼烧羊毛:闻到一股烧毛发的焦糊味
B.浓盐酸敞口时,瓶口会产生白烟
C.向稀盐酸中加入氧化铁: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D.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纸上显出黑色字迹
7、赣深高铁于12月正运营。
高铁列车上所用的下列材料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铝合金B.铜线C.塑料D.不锈钢
8、泉城济南,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
保护碧水蓝天,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禁止随意焚烧秸杆B.春节期间尽量不燃放烟花爆竹
C.合理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D.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9、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液氧—混合物
B .氯酸钾—氧化物
C .干冰—纯净物
D .天然气—新能源
10、2021年2月,驻马店市驿城区在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排名中位列第一,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需要监测的污染物是
A .二氧化硫
B .二氧化氮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碳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氢气是清洁能源,将成为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实验室制取2H 的方程式为______。
(2)使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等产生的2H 称为“绿氢”,有研究表明,电解液氨
3NH ()也可以直接分解为2H 和2N ,制备等量2H 比电解水的能耗低。
求分解产生的2H 和2N 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
(3)用2H 与Ca 反应生成2CaH 可储存氢。
2CaH 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其阴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4)用“绿氢”直接炼铁是氢能革新型工艺的典型代表,写出2H 与23Fe O 加热条件下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2、助力冬奥,延庆加氢站正式投入使用。
(1)氢气是理想的燃料,理由是______。
(2)下图为氢气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在方框内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______。
3、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环境、材料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
(2)推行使用乙醇汽油既可节约石油资源,又减少环境污染。
乙醇汽油在物质分类中属于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乙醇俗称酒精,可通过高粱、玉米和薯类等发酵、蒸馏而得到,属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4、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如图所示验证可燃物的条件。
(1)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在此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
(2)①处白磷燃烧③处红磷不燃烧,能验证可燃物燃烧_________。
(3)乙醇俗称酒精,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化石燃料是一类重要的能源,它包括煤、石油、____。
其中第三种物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完全燃烧后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小林同学秋游的带回一瓶山泉水,区分该山泉水为硬水还是软水可使用______。
(6)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化学实验中与该设计类似的操作是___。
(7)自来水厂有一种新型的消毒剂C1O 2,其工业生产的原理是:
2222NaClO+4X=2ClO +Cl +2NaC1+2H O ,X 的化学式为_______。
5、厨房是一个化学物质的小世界。
(1)加碘食盐中碘以“碘酸钾 KIO 3”的形式添加,碘元素可以预防_________。
(2)厨房内做饭炒菜,厨房外能闻到饭菜香气,是因为_________。
(3)铁锅生锈是铁与_________和_________发生复杂化学反应;用洗洁精可洗去铁锅上的油污,这是利用_________原理(填“溶解”或“乳化”)。
(4)很多家庭使用天然气做饭,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 CH 4)完全燃烧的方程式为:_________。
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氢气可作气体燃料,但不纯可能引起爆炸(_____)
2、塑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____)
3、风能、核能、太阳能——未来充分利用的绿色能源(_____)
4、棉纤维、羊毛纤维、涤纶三种纤维,通过灼烧闻气味的方法不能将其鉴别出来(____)
5、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玻璃、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____)
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效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回收农田产生的秸秆作为造纸原料,可以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______污染。
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05)n],纤维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造纸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
①检测废水呈碱性的简单方法是_____。
②若某造纸厂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l.6%,现有废硫酸9.8 t(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可以处理的废水质量是多少?(计算过程写在答题卡上)____________
2、“洗衣凝珠”是由一层薄膜包裹洗衣液制成的新型洗涤产品,该产品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可溶于水的聚乙烯醇(PVA)塑料。
(1)PVA塑料属于______(填“合金”或“有机合成材料”)。
CH COOH是合成PVA的原料之一,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计算式为(2)醋酸()
3
______。
3、实验室里化学小组准备做金属与酸的反应,计划用铁屑5.6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请你算出理论上该小组能制取多少克氢气?
4、碳足迹计算器能够简便查出人类活动所排放CO2的多少,并在屏幕上显示需要种植多少棵树木进
点燃
行抵偿。
某次使用天然气供暖所排放的CO2质量为3.52kg,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
请计算:
(1)这次供暖消耗甲烷(CH4)的质量是多少?_____
(2)若一棵树每天能吸收50gCO2,则上述使用天然气供暖所排放的CO2需要一棵这样的树吸收约
_____天(结果保留整数)。
5、火力发电厂用燃煤进行发电,由于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所以该发电厂采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污染大气,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
2CaSO4+2CO2。
若处理2 000 t这种废气(假设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全部被吸收),理论上需要62.5 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
请回答:
(1)若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是。
(2)所吸收的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下水道内的有机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发酵产生CO、 CO
2、CH4等气体。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要探究某下水道的气体成分。
[收集气体] 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塑料瓶倒转,使瓶内水完全流出,然后将塑料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备用,该操作是用__________法收集气体。
[实验探究]
同学们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实验探究。
(1)装置A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装置D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H4。
(3)为了进一步确认气体中是否含有CO,同学们将装置D处气体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装置E、F,充分吸收后测得装置E增重1.8g,装置F增重2.4g,由此证明气体中________CO (填“含”或“不含”)。
[反思交流]
(4)小明认为要证明下水道内气体是否含有CO,可以不用装置B,小芳则认为需要使用装置B,你认为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图中的E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墳“能”或“不能”)用G装置代替。
(6)若需要工人进入下水道清理淤泥,打开下水道井盖后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媒体报道,一小孩在下水道井盖小孔上点燃鞭炮后,投入下水道内,发生爆炸。
同学们很好奇并要探究下水道的气体成分:
(猜想)Ⅰ.含有可燃性气体CO;Ⅱ.含有可燃性气体CH4;Ⅲ.含有可燃性气体CO和CH4;
(收集气体)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矿泉水瓶倒转,使水倒出,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备用,该方法是____________法收集气体。
(进行实验)
(1)将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干扰性气体除去;
(2)将(1)中的余下气体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
(作出判断)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猜想Ⅲ正确,而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严谨。
因为猜想_________也有相同的现象。
(拓展)若需要工人进入下水道清理淤泥,打开下水道井盖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详解】
A、砍伐大量森林不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代替煤燃烧还会产生二氧化碳,使温室气体增多,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防止工厂废气污染空气,将工厂烟囱加高是不可行的,应该在烟囱加装除尘和脱硫装置,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化肥、农药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作物产量,如果禁止使用,农作物大量减产,应该合理使用,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使用风力、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发电,可以减少污染,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2、A
【详解】
A、该反应中,硫化氢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故该反应体现硫化氢的可燃性,符合题意;
B、硫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导致酸雨,故生成的二氧化硫不能直接排放,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A
【详解】
A.风能发电是由风能转化为电能,没有二氧化碳的产生,故A正确;
B.粮食酿酒的过程是淀粉先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经过发酵作用再转化为酒精,有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错误;
C.燃煤脱硫涉及反应: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二氧化硫、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有二氧化碳的产生,故C错误;
D.可燃冰做燃料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二氧化碳的产生,故D错误;
故选:A。
4、D
【详解】
A、加大对工业“废水”排放的治理,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B、在农村推行生活拉圾集中处理,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搞好绿化,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污染水源和土壤,应合理使用,符合题意。
故选D。
5、C
【详解】
A、①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氮原子表示为2N,①错误;②3Fe2+:“3”表示三个亚铁离子,②错误;
③Ca+2:“+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③正确,选项A不符合题意;
B、①爱护水资源应该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①正确;②汽车到加油站加油,应该严禁烟火,防止发生爆炸,②正确;③使用燃煤炉子取暖,不能关闭门窗,保暖,防止一氧化碳中毒,③错误,选
项B不符合题意;
C、①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制冷剂,①正确;②物质夺取氧的性质是还原性,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②正确;③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氮气作食品保护气,③正确,选项C符合题意;
D、①H2、CO都具有可燃性,是可燃性气体,O2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是可燃性气体,①错误;②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②正确;③三种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分子、原子、离子,如水由水分子直接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③正确,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详解】
A.灼烧羊毛:闻到一股烧毛发的焦糊味,选项描述正确。
B.浓盐酸敞口时,瓶口会产生白雾(挥发的氯化氢气体遇到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选项描述错误。
C.向稀盐酸中加入氧化铁: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黄色的氯化铁溶液),选项描述正确。
D.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纸上显出黑色字迹(浓硫酸有脱水性),选项描述正确。
故选:B。
7、C
【详解】
A、铝合金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B、铜线属于纯金属,属于金属材料;
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不锈钢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答案:C。
【详解】
A、焚烧秸杆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空气,禁止随意焚烧秸杆有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
B、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烟尘以及噪声,春节期间尽量不燃放烟花爆竹有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
C、合理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对水体的污染,不符合题意;
D、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符合题意。
故选D。
9、C
【详解】
A、液氧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错误。
B、氯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错误。
C、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正确。
D、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
A、二氧化硫是空气的污染物,会形成酸雨,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需要监测的污染物,选项错误;
B、二氧化氮是空气的污染物,会形成酸雨,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需要监测的污染物,选项错误;
C、一氧化碳有毒,是空气的污染物,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需要监测的污染物,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不是空气的污染物,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需要监测的污染物,选项正确,故选D。
二、填空题
(1)2442Zn+H SO ZnSO +H ↑=
(2)3:1
(3) -1 2
(4)22323H O 2Fe+3H O Fe +
【解析】
(1)
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442Zn+H SO ZnSO +H ↑=;
(2)
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氨气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氮气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3
22NH N +3H ↑↑通电,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产生的H 2和N 2的分子个数比为3:1;
(3) 2CaH 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氢元素的化合价为(+2)+(x ×2)=0,x =-1,故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得到一个单位负电荷后形成稳定结构,形成阴离子,故其阴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
(4)
氢气与氧化铁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2323H O 2Fe+3H O Fe +。
2、
(1)无毒、热值高、产物水不污染环境
(2)
【解析】
氢气是理想的燃料,理由是一无毒、热值高,二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2)
已知氢气燃烧生成水,水由分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生成两个水分子,微粒图如上。
3、
(1)天然气
(2) 混合物 可再生
【解析】
(1)
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2)
乙醇汽油中含有多种物质,在物质分类中属于混合物;乙醇可通过高粱、玉米和薯类等发酵、蒸馏而得到,属于可再生能源。
4、
(1) ①② 使温度达到铜片上白磷的着火点,同时隔绝水中白磷与氧气接触
(2)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25222C H OH+3O 2CO +3H O 点燃
(4) 天然气 甲烷4 4222CH +2O CO +2H O 点燃
(5)肥皂水
(6)过滤
(7)HClO
【解析】
(1)
①处白磷与氧气接触可燃烧,②处白磷不与氧气接触不可燃烧,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在此实验中,水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铜片上白磷的着火点,同时隔绝水中白磷与氧气接触;
(2)
①处白磷燃烧③处红磷不燃烧,其余条件均相同,仅可燃物不同,可以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 酒精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25222C H OH+3O 2CO +3H O 点燃;
(4)
化石燃料是一类重要的能源,它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 4),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4222CH +2O CO +2H O 点燃;
(5)
区分该山泉水为硬水还是软水可使用肥皂水与之混合振荡,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产生大量浮渣的是硬水;
(6)
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是分离固体与液体,是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类似;
(7)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4X 中含4个H 原子、4个Cl 原子和4个O 原子,所以X 为HClO 。
5、
(1)甲状腺疾病或大脖子病
(2)分子在不断运动
(3) 水##H 2O 氧气O 2 乳化
(4)4222CH + 2O CO + 2H O 点燃
【解析】
(1)
加碘食盐中碘以“碘酸钾 KIO 3”的形式添加,碘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疾病或大脖子病;
(2)
厨房内做饭炒菜,厨房外能闻到饭菜香气,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3)
铁锅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用洗洁精可洗去铁锅上的油污,这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
(4) 甲烷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22CH + 2O CO + 2H O 点燃。
三、判断题
1、错误
【详解】
因为氢气在不纯时遇明火会爆炸,所以目前不能作气体燃料,只能将氢气降温降压为液氢用作燃料。
【点睛】
2、正确
【详解】
塑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
正确。
3、正确
【解析】
未来充分利用的绿色能源有风能、核能、太阳能
【详解】
4、错误
【详解】
棉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纸燃烧的气味,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属于合成纤维,灼烧有特殊气味,气味不同,可以区分,错误。
5、错误
【详解】
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玻璃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错误。
【点睛】
四、计算题
1、烟尘36∶5∶40 取样,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若酚酞变红,则废水呈碱性(合理即可)100t
【分析】
(1)化学式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的之比。
(2)①检验溶液的碱性常用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
②可先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氢氧化钠的质量,在根据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求出废水的质量。
【详解】
(1)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烟尘,污染空气。
根据纤维素的化学式(C6H1005)n知,纤维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6)∶(1×10)∶(16×5)=36∶5∶40。
(2)①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常用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
可以用酚酞试液进行检验,若变红证明溶液呈碱性。
②解:9.8t 废硫酸溶液中含硫酸的质量为9.8t×20%=1.96t
设9.8t 废硫酸溶液可以反应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24
242+=+98
801.H SO 2NaOH Na 96O t x S 2H O
9880=1.96t x
解之得:x=1.6t
含1.6t 氢氧化钠的废水的质量=1.6t 1.6%
=100t 答:可以处理的废水质量是100t 。
2、(1)有机合成材料;(2)
12210012214162
⨯⨯⨯+⨯+⨯% 【详解】
(1)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PVC 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故填:有机合成材料
(2)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计算式为
122100%12214162⨯⨯⨯+⨯+⨯;故填:122100%12214162⨯⨯⨯+⨯+⨯ 3、0.2g
【详解】
设理论上该小组能制取氢气的质量是x
2442Fe +H SO =FeSO +H 562 5.6g
x
↑
5.6g 56=x 2 x=0.2g
理论上该小组能制取0.2g 氢气。
【点睛】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4、(1)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设消耗甲烷的质量为x ,
42
22CH 2O CO 2H O 16
44x
3.52kg 1644=x 3.52kg ++点燃
解得x=1.28kg
(2)3.52kg=3520g ,若一棵树每天能吸收50gCO 2,需要的天数为3520g 7050g/≈天天
, 答:(1)这次供暖消耗甲烷(CH 4)的质量是1.28kg ;(2)若一棵树每天能吸收50gCO 2,则上述使用天然气供暖所排放的CO 2需要一棵这样的树吸收约70天。
【详解】
见答案。
5、 (1)酸雨;(2)1.6%
【详解】
(1)若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形成酸雨;(1)设废气中SO 2的质量为x 。
反应所用CaCO 3质量:62.5 t×80%=50 t
3222CaCO +2SO +O 422CaSO +2CO
200 128
50 t x
20012850t x
=,x =32 t 32100% 1.6%2000t t
⨯= 答:所吸收的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分数是1.6%。
五、实验探究
1、排水 气体中含有CO 2 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含 吸收二氧化碳防止对一氧化碳的检验造成干扰 不能 通风
【详解】
[收集气体]
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排出瓶内的空气,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塑料瓶倒转,使瓶内水完全流出,然后将塑料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备用,此时瓶内充满了下水道的气体,该操作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实验探究]
(1)澄清石灰水是用来检验CO 2的,装置A 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中含有CO 2;
(2)4222CH +2O CO +2H O 点燃 ,222CO+O 2CO 点燃,装置D 处若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则证明气体
中一定含有CH 4;
(3)装置E 中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吸收H 2O ,增重1.8g ,说明燃烧生成的H 2O 的质量为1.8g ,装置F 是NaOH 可以和CO 2发生反应,可以吸收CO 2,增重2.4g, 说明燃烧生成的CO 2的质量为2.4g ,
4222CH +2O CO +2H O
44
361.8g x
点燃
44=36 1.8g x x =2.2g
2.2g <2.4g ,说明吸收的CO 2有一部分来自CO 燃烧,即证明气体中含CO ;
(4)装置B 的作用是吸收CO 2的,因为后面CO 的检验会涉及生成物CO 2的检验,若不吸收CO 2,则会对一氧化碳的检验造成干扰;
(5)装置图中的E 装置不能用G 装置代替,因为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除了可以吸收水,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不能分别测量燃烧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6)若需要工人进入下水道清理淤泥,因为下水道气体中含有CO 、 CO 2、CH 4等气体,打开下水道井盖后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通风。
【点睛】
二氧化碳的存在会对一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故在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存在CO 和CO 2时,通常会先检验并除去CO 2,再检验CO 。
2、排水 有水珠出现 2232CO +Ca(OH)CaCO +H O ↓= 碳 Ⅱ 通风
【详解】
收集气体:
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在井口倒出水收集气体,该方法是排水法收集气体。
进行实验:
从结论一定含有氢元素可知,该气体燃烧有水生成,则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2CO +Ca(OH)CaCO +H O ↓=。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一定来自该物质,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作出判断:
只要可燃气体中含有碳、氢元素,都会出现该现象,所以猜想Ⅱ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
拓展:
打开下水道井盖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通风,以降低下水道中有毒有害及可燃性气体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