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油乳剂制备工艺研究

合集下载

紫苏油的提取工艺

紫苏油的提取工艺

紫苏油的提取工艺紫苏油的提取工艺目前见于报道的有压榨法、索氏提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等。

1.压榨法紫苏籽→干燥→粉碎→压榨→棕黄色油状液体。

潘国石等以该工艺提取时间8h,温度100℃,出油率37.5%。

目前应用最广泛。

2.索氏提取法紫苏籽→干燥→粉碎→脂溶性有机溶剂提取→提取液→回收溶剂→棕黄色油状液体。

潘国石等采用该工艺提取时间72h,温度100℃,出油率40.5%。

3.超临界CO2提取法(SFE)SFE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提取技术,主要利用超临界CO2流体作为萃取溶剂,从药材中提取有效成份。

特别适用于脂溶性、挥发性成份、热敏性成分的提取。

隋晓等的萃取T艺参数如下:压力20MPa,温度40℃,时间6h,CO2流量30L/h。

萃取率达37.2%。

4.微波辅助提取法宋曙辉等对微波辅助提取技术进行优化。

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选用石油醚为提取剂,提取两次,原料与提取剂的比例分别为1:6和l:4。

提取频率为2450 MHZ,提取功率70W,提取时间为5min(第一次3min,第二次2min)。

提取率达34.8%。

5.超声波提取法刘希夷等人研究该法萃取紫苏籽油工艺流程,通过优化超声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条件,得到最佳工艺:功率400W,时间90min,温度46℃,得油率达56.65%。

比较以上几种方法,由提取紫苏籽的出油率可知, 超声波提取法出油率较高。

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脂溶性成分速度快、效率高、溶媒CO2可循环利用、绿色无污染,优于其他分离方法,但其成本高。

索氏提取法每次提取的量较少,只能用于试验研究。

因此超临界CO2萃取法的分离技术在工业化应用上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紫苏子油静脉注射乳剂的研制

紫苏子油静脉注射乳剂的研制
脂肪酸 ,具有 降血 脂 、 降 血压 、抗 癌 、抗 过敏 等 重 要 作用 。但 0L A影 响紫 苏 子油 的氧 化 及热 稳 【N 一
定性 ,因此 本试 验拟研 制紫 苏子 油静脉注 射 乳剂 ,
以提 高 其稳 定性 及 生物 利用 度 ,加 快 药物 在体 内 的分散过程 ,同时使药物 缓释 、控释 ,延 长 药效 。
b s p e c it n n p i z d t eb s r p r t no ep r l f ts e ss e i ita e o s mu so . e t r s r i sa d o t po mie e t e a a i f h e i a u e c n e d o l n r v n u h p o t l e li n
K uli , e a a i e h qu ds erl r t s e e doi l ita e use son pr p r tont c ni
紫苏 子油 富含C亚麻 酸(.n l i a i, 【 一 c 1 oe c c 简称 ci n d 【L ) I NA 含量 高达6 — 0%。 c G 业麻酸 属( 3 一 1 系列 不饱和 】 .
关键 词 :紫 苏子 油 ;静 脉注射 乳 剂;制备 工 艺
中 图分 类 号 :R 8 23 文 献 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 17 —1 72 1)30 3 —4 6 15 8 (0 00 —150
S u n I r v n usEm u so fPe il ut s e e i t dy 0 nt a e o li n o r la Fr e c nsSe d O I
油 的用量 为 1 %。 . 5
紫 苏 子 油( 自制 ) ,卵 磷 I E 0德 国Lp i 公  ̄ 8( iod 司) ,维牛素E,油酸 ( 国Lp i 公 司) 德 iod ,医用甘 油

紫苏油自微乳化制剂处方研究

紫苏油自微乳化制剂处方研究

紫苏油自微乳化制剂处方研究【摘要】目的研究紫苏油自微乳化制剂,探求其最佳处方配比。

方法通过溶解度实验、辅料正交实验筛选及伪三相图的绘制,以体外乳化实验后的乳滴平均粒径大小为指标,对药物、表面活性剂、潜溶剂的用量比例进行筛选,寻找出紫苏油自微乳化制剂的最佳处方配比搭配。

结果在紫苏油的自微乳化制剂处方中,当表面活性剂选用Cremophor EL-35、潜溶剂选用丙二醇时,其乳化效果较优。

结论紫苏油自微乳化的最佳处方比例为紫苏油∶Cremophor EL-35∶丙二醇=35∶50∶15。

【关键词】紫苏油;自微乳化;伪三相图;处方自微乳化药物传递系统(self-micr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MEDDS)是微乳形成的前体,是一种由药物、油相、表面活性剂及潜溶剂组成的均一、透明溶液。

这一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在胃肠道蠕动下能自发形成水包油型微乳,从而依靠细小乳滴的巨大比表面积而显著改善水不溶性药物在胃肠液中的溶出度,大大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同时可增加药物稳定性,避免了药物与胃肠的直接接触,降低药物的刺激性。

紫苏油(perilla frutescens oil)富含人体必需脂肪酸ω-亚麻酸,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抗血栓、抗过敏反应、抗癌等药理活性[1],将其开发成保健品乃至药品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紫苏油的碘价为175~194,酸价为1~6[2]。

理化性质表明其有一定的脂溶性、易氧化,有潜在刺激危险性。

因此,将紫苏油开发为自微乳化制剂,较普通制剂的优点在于制剂口服自微乳化后,依靠巨大比表面积使紫苏油高度分散在胃肠道中而被充分吸收,并且细小乳滴有较高的淋巴系统靶向性。

通过上述两部位的高效吸收,显著提高紫苏油的生物利用度。

1材料和方法1.1仪器和试药紫苏油(洮南市北方药用植物研究开发中心);Tween-20、Tween-80、聚氧乙烯35蓖麻油(Cremophor EL-35)(南京威尔化工有限公司);丙二醇、甘油、PEG-400均为药用规格; Zetasizer Nano S型纳米粒度仪(英国马尔文仪器有限公司);80-2型离心机(上海手术器械厂)。

科技成果——紫苏醇亚微乳剂的制备及其药理学研究

科技成果——紫苏醇亚微乳剂的制备及其药理学研究

科技成果——紫苏醇亚微乳剂的制备及其药理学研究技术开发单位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郑州大学、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成果简介紫苏醇(POH)是一种单萜类挥发油,其药理作用主要为抗肿瘤、抗炎、抗病毒和免疫增强等。

美国已有POH软胶囊制剂作为抗肿瘤(乳腺、卵巢、前列腺、结肠癌)药物进入Ⅱ期临床研究阶段,但明显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为恶心、呕吐、胃灼热等胃肠道刺激反应,已经有病人口服后因无法耐受而退出临床试验。

此外还有作为皮肤癌的局部用乳膏制剂,尚未见其它任何新的剂型报道。

国内仅集中于作为食用香精和保健品等应用和合成方面的研究,作为药用研究鲜有报道。

亚微乳作为胃肠外给药的载体,具有可热压灭菌,能提高药物稳定性、降低毒副作用、使药物具有靶向性、易于制备等特点。

该课题将POH制成静脉用亚微乳剂(POH-SE),旨在减小POH 的不良反应,达到高效低毒的效果。

该课题采用高速匀质法,以POH-SE的粒径,电位为主要评价指标,对亚微乳剂制备过程中主要处方因素及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和筛选优化,确保了所制备的POH-SE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所制备的POH-SE符合静脉用制剂的稳定性要求。

首次建立了适于POH-SE中POH含量测定的HPLC分析方法;研究了POH-SE的相分布特征和体外释药机制。

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实验研究结果表明,POH-SE具有一定的缓释和靶向作用,生物利用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提示了亚微乳作为载体可以明显提高POH对肝、肺、肾的靶向性及缓释作用,有助于这些癌变组织的治疗。

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研究表明,POH-SE对ER阴性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增殖抑制作用有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细胞毒作用较POH溶液更明显;POH-SE的作用机制为阻滞细胞在G0/G1期;提示POH-SE诱导MCF-7细胞凋亡与影响Fas/FasL信号通路有关。

POH-SE 可明显抑制人乳腺癌(MCF-7)组织的生长,体内抗肿瘤活性较对照药5-FU明显提高、且显示出了毒性的降低;POH-SE抗肿瘤作用与调控凋亡关键因子Survivin与Caspase-3的表达有关;肿瘤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与POH-SE剂量有相关性,表明POH-SE有可能增加对肿瘤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预示对于患者激素依赖型乳腺癌可能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以及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提高缓解率。

紫苏油乳液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紫苏油乳液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丰富 , 不 仅含 维生 素 E、 植物 甾醇 、 鲨烯 等脂 溶性 功 能
成分 , 也是 迄今 为 止发 现 的 0 【 一 亚 麻 酸含量 最 高 的植
以提高功能性成分的稳定性却鲜有报道。 乳 状液 是 一类 由 2种 互 不相 溶 的 液 体及 表 面 活
性 剂组 成 的热 不 稳 定 多 分大量 不饱 和脂 肪 酸 , 在工业生产、 贮
乳 状液 在食 品 、 化工 、 医药 、 农药 、 化 妆 品 和石 油 开 采 领 域都 有广泛 的应用 。 本研 究拟 选 用食 品 中 常用 的非 离子 表 面活 性 剂 S p a n 8 0和 T w e e n 8 0, 通 过 高压 均质 法制备 水 包油 型紫 苏 油乳 液 , 以期 提 高 紫 苏 油 的氧 化 稳 定 性 和利 用 价 值; 并研 究不 同制 备 条 件 对 紫 苏 油 乳 液 稳 定 性 的 影 响, 为适 于食 品烹 制 的紫苏 油产 品研 发提 供借 鉴 。
系统 和特 殊 乳 液 系 统 等 。 目前 , 对 紫 苏 油 的 缓 释 主 要 集 中在微 胶 囊 化 研 究 , 而将 其 制 备 为 乳 状 液 形 式
洲也有所种植 , 于2 0 0 0 多年前被引入我国并作为 中 药材 广泛 使 用 … 。紫 苏 油 是 紫 苏 的精 华 , 营 养 成 分
存及烹饪过程 中, 极易受到光照 、 温 度 等 因素 影 响 ,
产 生氧 化 变质 问题 , 使 产 品不 易保 存 , 限制 其 在食 品
中的应 用 。 因此 , 紫 苏 油 的缓 释对 其 在 食 品 中 的 深
度 开发 具 有重要 意 义 。
缓 释技 术 是 指 在 一 个 特 定 的 体 系 内 , 采 取 某 些 措 施来 减小 某 种 目标 物 质 的释 放 速 度 , 从 而 在 某 段

紫苏油乳剂制备工艺研究

紫苏油乳剂制备工艺研究

力搅拌器,FM200型弗鲁克乳化机,Adventer TM电
子分析天平,E200型Nikon偏光显微镜,英国TA—
XT Plus型物性仪,WFJ 7200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HG一9140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1.4工艺流程
乳化荆
稳定剂


溶解
溶解


紫苏油—顺热—搅拌乳化1一搅拌乳化2—曲质一杀菌一灌装
40%Tween80的乳化剂配方以不同的添加量加入 到待乳化的紫苏油和橙汁中,乳化效果见图3。



图3乳化荆用量对乳化效果的影响
由图3可以看出,随着乳化剂用量增大吸光值
增加,在o.1%—奠3%的范围内,乳化效果较好。
考虑到过多的乳化剂会影响果汁的风味、黏度、流变
性质,因此取乳化剂用量在0.15%~0.25%范围
另外,随着饮料工业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富含V。的橙汁饮料越来越受到欢迎,本课题旨在 研究开发一种紫苏油和橙汁相结合的产品——紫苏 油乳剂。该产品能使人们品尝到橙汁类饮料特有的 风味,还能使人们得到必需的a一亚麻酸和V。,成 为适宜幼儿和老年人的保健型饮品。 1材料与方法 1.1主要原料
统一鲜橙多:武汉统一食品有限公司;三维鱼肝 油乳:厦门鱼肝油厂;紫苏油:湖北李时珍保健油有
万方数据
2007年第32卷第9期
中国油脂
43
镜观察乳剂中液滴大小。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倍, 同时将观察到的液滴情况用相机拍成图片…1。
表l正交实验的因素水平表


水平
1 2 3

乳化剂 !望2
0,15 0.20

紫苏油生产工艺技术加工方法制备制造

紫苏油生产工艺技术加工方法制备制造

紫苏油生产工艺技术加工方法制备制造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是指一种超临界蜂胶、灵芝孢子油和紫苏子油的抗肿瘤中药组合物。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超临界蜂胶、灵芝孢子油和紫苏子油的抗肿瘤中药组合物,包括超临界蜂胶20~70,超临界灵芝孢子油20~70,具有抗肿瘤功能的紫苏子油10~30,单位为重量项,本发明利用先进新型超临界流体分离技术,分离得到的超临界蜂胶、灵芝孢子油等既继承了蜂胶、灵芝的抗肿瘤效果,又纯化和浓缩了它们的抗肿瘤的药用成分,本发明将超临界蜂胶,超临界灵芝孢子油,紫苏子油三种各具抗肿瘤特性的药用成分,组成更具抗肿瘤疗效的中药组合物。

紫苏子油奶,是由奶和紫苏子油乳剂混合配制成,其特征在于奶与紫苏子油乳剂的配比是100∶0. 05-10;紫苏子油乳剂主要是由紫苏子油、表面活性剂和水或麦饭石水配制成,紫苏子油、表面活性剂,水或麦饭石水的配料比是紫苏子油0.01—65g、表面活性剂0.05—10g、加水至100g;表面活性剂为豆磷脂或卵磷脂、吐温、十二烷基硫酸钠、明胶、阿拉伯胶。

紫苏子油奶不仅具有牛奶的营养成分,而且具有健脑、提高智力、降血脂、降血压、抗血栓功能,另外,紫苏子油奶中含有一微量元素是能溶于水的微量元素,可提高人体素质和免疫力。

涉及一种食用油脂,特别涉及一种富含紫苏籽油的保健食用油。

其配方为:食用植物油1000重量份、紫苏籽油10-1000重量份、维生素E0.5-5重量项,本发明将食用植物油与紫苏籽油进行科学配比,人们通过日常饮食即可以满足对α-亚麻酸的需要,从而达到及时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效果,并解决了紫苏籽油单独作为食用油价格较高的问题,使人们可以长期食用。

一种水包油型紫苏子油纳米乳口服液,该纳米乳口服液是由表面活性剂、油、紫苏子油、蒸馏水按下述方法制备而成:按配方称取表面活性剂,单独使用或与助表面活性剂复配,计算HLB值,根据其H LB值,选择油,调其比例,使其乳化所需的HLB值与表面活性剂相的HLB相近;按规律改变表面活性剂相和油相的比例,向其中加入配方比例的紫苏子油,充分搅拌,在20℃~25℃缓慢加蒸馏水充分搅拌,直至形成澄清透明、粘度小且具有流动性的**或无色透明的O/W型纳米乳状液。

紫苏油的制备

紫苏油的制备

紫苏油的制备
紫苏油的制备
紫苏油的提取以紫苏植株的茎叶或花冠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精油,得率一般小于0.5%;以紫苏种籽为原料,经干燥、粉碎,用有机溶剂提取香精油,得率可达40%以上。

从植株中提取香精油的工艺流程为:
(1)植株精油工艺流程:鲜紫苏茎叶→装料→蒸馏→冷凝→油水分离→脱水→紫苏泊
(2)种籽精油工艺流程紫苏种籽→破碎→提取→浓缩→精制→紫苏
精油
主要设备有:
(1)植株精油提取设备:炉灶、汽化锅、甑、冷凝器、油水分享器、脱水槽、贮槽。

(2)种籽精油提取设备:破碎机、提取釜、过滤器、浓缩器。

紫苏油的制备——微胶囊化法目前市面上的紫苏油以软胶囊的形式直接口服使用。

这种食用形式携带不方便、产品应用范围比较狭窄、产品难以长期保存。

软胶囊形式的产品只能直接口服,不利于添加到其他食品中去,缺乏应用的广泛性,而且对温度比较敏感,当温度在
40℃左右时便会出现漏洞现象,不能很好地保证品质。

如果将紫苏油制成粉末状,把油相包裹在一系列的壁材蹭以保护油的品质,这样既可以满足紫苏油不被氧化,又方便添加到各类食品中去。

本文摘自中国紫苏油交易网。

紫苏油多层乳液的制备及乳液油脂体外消化特性

紫苏油多层乳液的制备及乳液油脂体外消化特性

紫苏油多层乳液的制备及乳液油脂体外消化特性廖一;孙禹凡;彭新辉;王琪;武利春;闫世长;刘冠男;朱华平;齐宝坤;李杨【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22(43)12【摘要】针对紫苏油在贮藏过程中极易氧化的特点,以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乳化剂,采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对紫苏油进行包封,使紫苏油保持良好的物理稳定性,并能达到油脂缓释的目的。

分别对紫苏油单层乳液、双层乳液和三层乳液微观形态和稳定性进行考察,建立体外模拟消化模型,通过气相色谱测定3种乳液消化前后的脂肪酸组成。

结果表明:壁材质量分数为大豆分离蛋白1.0%、壳聚糖2.0%、海藻酸钠1.5%时制备的3种乳液粒径较小、电位较高,具有良好的理化稳定性。

在酸性条件下的多层乳液能够更好保护多不饱和脂肪酸,随着包埋层数的增加,紫苏油的氧化速率越慢。

体外模拟消化结果表明三层乳液较单层和双层乳液具有更好的缓释效果,多层乳液可以保证油脂中脂肪酸有效释放。

本实验阐明不同界面层对紫苏油消化和脂肪酸释放特性的影响,为指导油脂缓释体系加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总页数】8页(P58-65)【作者】廖一;孙禹凡;彭新辉;王琪;武利春;闫世长;刘冠男;朱华平;齐宝坤;李杨【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哈尔滨市食品产业研究院;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14.2【相关文献】1.八角水溶性膳食纤维对油脂乳液消化特性的影响2.特种油脂纳米乳液超声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特性研究3.慢消化椰油乳液系列体系的构建及其微流变特性和体外消化特性对比4.基于功能性油脂的川陈皮素纳米乳液制备及消化特性研究5.脂肪酸位置分布对婴幼儿奶粉油脂乳液体外模拟消化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紫苏子油静脉注射乳剂的研制

紫苏子油静脉注射乳剂的研制

紫苏子油静脉注射乳剂的研制赵立冬;高杨;王力;郑妍【摘要】根据<中国药典>中对静脉注射乳剂稳定性、药用辅料、乳剂粒径的要求,对紫苏子油静脉注射乳剂的各项指标进行了考察,通过L9(33)正交试验确定了紫苏子油静脉注射乳剂的最优处方,并优化出紫苏子油静脉注射乳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期刊名称】《乳业科学与技术》【年(卷),期】2010(033)003【总页数】4页(P135-138)【关键词】紫苏子油;静脉注射乳剂;制备工艺【作者】赵立冬;高杨;王力;郑妍【作者单位】辽宁省阜新市科学技术局,辽宁,阜新,123000;辽宁省阜新市科学技术局,辽宁,阜新,123000;辽宁省阜新市科学技术局,辽宁,阜新,123000;辽宁省阜新市科学技术局,辽宁,阜新,1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3紫苏子油富含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简称α-LNA)含量高达60 %。

α-亚麻酸属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抗癌、抗过敏等重要作用。

但α-LNA影响紫苏子油的氧化及热稳定性,因此本试验拟研制紫苏子油静脉注射乳剂,以提高其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加快药物在体内的分散过程,同时使药物缓释、控释,延长药效。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紫苏子油(自制),卵磷脂E80(德国Lipoid 公司),维生素E,油酸(德国Lipoid 公司),医用甘油(吉林立达卫生材料制品厂),注射用大豆油(沈阳注射用油有限公司)。

1.2 仪器4001413型全自动高压灭菌锅(J.R.SELECTA Spain),NS1001L2K高压均质机(Niro soavi S.P.A),Minispin高速离心机(德国Eppendorf公司),F25高剪切乳化机(上海弗鲁克流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FM-8P型全自动冰点渗透压计(上海医大仪器厂),Zeta PotentialAnalyzer(Brookhaven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U.S.A),LS13 320激光粒度分析(BECKMAN-COULTER.IN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thods w∞used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emusifiers.the optimum HLB value for emulsification peril-
8。8.By融堍stability k oil w鹅aop size ofthe samples,the optimal eondi—
1.5.3乳化剂和稳定剂的选择选择单甘酯、
Tween¥0、Span60等乳化剂,同时选用黄原胶、CMC、 卡拉胶、海藻酸钠等稳定剂,以不同的比例配成复合
乳化剂,用于紫苏油与橙汁的乳化实验,根据所形成 乳荆的稳定性来确定乳化剂种类及其用量。 1.5.4稳定性的测定参考文献[9],采用浊度法 测定乳状液的稳定性。浊度法的测定原理是乳状液 稳定性正比于总油水界面积,而界面积越大体系的
2007年第32卷第9期
中国油脂
文章编号:1003—7969{2007)09—0041—05
中图分类号:TS225.6
41
文献标识码:A
紫苏油乳剂制备工艺研究
刘大川1,刘 丽1,李江平2,李俊2
(1,武汉工业学院食品学院,430023武汉市常青花目中环西路特1号o
2.湖北李时珍保健油有限责任套司,435300湖北省蕲誊县漕河镇蕲阳北路2胡号)
40%Tween80的乳化剂配方以不同的添加量加入 到待乳化的紫苏油和橙汁中,乳化效果见图3。



图3乳化荆用量对乳化效果的影响
由图3可以看出,随着乳化剂用量增大吸光值
增加,在o.1%—奠3%的范围内,乳化效果较好。
考虑到过多的乳化剂会影响果汁的风味、黏度、流变
性质,因此取乳化剂用量在0.15%~0.25%范围
内。
2.2稳定荆对乳剂稳定性的影响
紫苏油乳剂是一个含有油的混合不稳定体系,

4 5
用物性仪测定乳剂的硬度和黏度。物性仪检测
条件:探头直径40 lira,探头全部截面与样品保持接
触,探头测量行程25 lnm,探头下降速率1 l丑rn/8。 用物性仪对各乳剂进行检测,得到物性曲线后再用
macl'o程序分析“”。
2结果与讨论

2.1乳化荆对乳刺稳定性的影响
2.1.1乳化体系适宜HLB值的确定不同的油
摘要:研究了高稳定性紫苏油乳剂的制备工艺。采用浊度法对乳化剂进行了筛选。确定了紫苏 油乳化适宜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为8.8。通过对样品液滴大小和稳定性的测定,确定制备紫 苏油乳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橙汁中加入3%紫苏油,0,25%复合乳化荆(Span60:TweenS0为3 :2),0.25%稳定荆(黄原胶:海藻酸钠为3:1),于60℃下进行转相乳化,然后进行均质。均质温度 70℃,压力25 MP8。均质2次。
浊度越高,且浊度的大小正比于乳状液在470 nm的 吸光值,因此可以通过吸光值的测定来反映乳化剂 的能力。在3 000 r/rain下将乳状液离心20 min.取 中间液稀释10倍后,用分光光度计在470 nm处测 定样品的吸光值,吸光值越大,表明样品乳化稳定性 越好。 1.5.5乳化方法 1.5.5.1 1次乳化法将油预热,把乳化剂、稳定 剂溶解于其中,再加人事先预热好的橙汁,搅拌20 rain,形成O/W型乳状液。 1.5.5.2转相乳化法”” 转相乳化的一般操作 是:在工艺温度下,先将乳化剂与油相充分混和均 匀,而后将已加热至同一温度的水相滴加到油相液 面之下,在适宜的搅拌下分散成W/O乳状液。然 后冷却转相,或提高水的含量使转相成o/W乳状 液。前者称为温度转相法(Prr法),后者称为乳液 转相点法(EIP法)。本实验采用PIT法,即利用非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性随温度的提高而降低的 特性(分子中多缩乙二醇键与水的氢键结合程度随 温度的提高而降低),在较高温度有较小的HLB值, 有利于W/O的形成;在较低温度有较大的HLB值, 有利于o/W的形成。因而,在Prr法中是先在转相 温度以上将水、油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制成 W/O乳状液,然后冷却至室温。在冷却中.通过转 相温度区转相成o/w乳状液。对温度转相法的转 相机理有报道认为:在此区内两个相之间的界面张 力出现很大的下降,使水油间的界面积增大而形成 极微小颗粒的分散体(微乳液>;在越过此区冷却 中,颗粒重新聚集的速度很慢,故转相而形成稳定的 O/w乳状液。 1.5.6均质条件选择 1.5.6.1均质温度在均质压力25 MPa,2次均质 条件下,分别采用30、40、50、60、70、80℃的均质温 度,根据测各乳剂的稳定性确定最佳均质温度。 1.5.6.2均质压力在最佳均质温度下,分别采用 10、15、20、25、30 MPa的压力下测定各乳剂的稳定 性,确定最佳均质压力。
紫苏系盾形科草本一年生植物,学名为PeriUa
加如Ms(Lima)Britt。紫苏是卫生部公布的第一批
60种既是药品又是食品中的植物,在医药、食品、化 工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开发价值。
紫苏籽含油率一般为30%一51%,对我国各地 所产紫苏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紫苏油中含有的 口一亚麻酸一般为56.1%一64.8%,远远高于其他 植物油。n一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在人体内 经过一系列脱氢、链延长和氧化过程,最后代谢生成 两种对人体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二十碳五烯酸(EPA) 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它们正是目前国际上风
收稿日期:2007—07—05 作者简介:刘大川(1943一),男,教授:主要从事油脂和 植物蛋白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万方数据
行的保健食品——深海鱼油的主要功能成分”】,对 提高记忆力‘2,”,改善心脑血管机能¨,”,延缓机体 衰老”1均有显著作用。由于a一亚麻酸的双键比 EPA和DHA少,因此紫苏油的氧化稳定性比鱼油 强,而且鱼油含胆固醇。紫苏油则不含。
1.5.2 HLB值的确定参考文献[8],将一定量的 紫苏油加入到橙汁中,组成油液两相体系,然后选择 阿特拉斯体系中两种标准乳化剂Span60和 TweenS0,取HLB值5—14设计系列配方,再将各种 HLB值的混合乳化剂分别加入到上述紫苏油一橙 汁两相体系中,搅拌20 rain,然后于300 r/min下离 心20 rain,取下层液体,在分光光度计470 nnl处测 定吸光值。以横坐标表示HLB值,纵坐标表示吸光 值作图,求得吸光值最大处的HLB值为该乳液所需 HLB值。
由图2可见,尽管各复合乳化剂的HLB值相 同,但不同乳化剂复配后,乳化效果却不同,即使相 同的乳化剂,若以不同量复配,它们的乳化效果也有
万方数据
不同。其中,用第2组复合乳化剂乳化后的乳浊渡 吸光值最大,乳化效果最好。因此,确定复合乳化剂 配方为60%Span(;0+40%TweenS0。



图2复配乳化荆的乳化效果 ^-73%单甘酯+27%TweenS0 B.60%s辨f哟+柏% TweeaS0 C 28%单甘醋+28%Span60+40%TweenS0 2.1.3乳化剂用量的确定按照60%Span60+
关键词:紫苏油;转相乳化;均质;稳定性’
Preparation of perilla oil emulsion
UU Da·chuan‘,UU“1,LI Jiang—pin92,LI Jun2
(1.College of Food,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430023 Wuhan,China;
条件下,对样品分别均质0…1 1.5.6.3均质次数在最佳均质温度和均质压力 2 3、4次,根据乳剂的 稳定性,确定最佳均质次数。 1.5.7乳剂制备工艺条件的优化选择复合乳化 剂,复合稳定剂,均质温度,油与橙汁比例4因素3 水平,使用k(34)正交表,测定乳化稳定性,进行正 交实验分析,优化乳剂制备工艺条件,见表1。 1.5.8乳剂的显微镜观测及物性测定采用显微
类,其脂肪酸组成及基团结构和分布不同,乳化所需
求的HLB值也不同。选择2种典型乳化剂Span60
和Tween80,按HLB值在5一14范围内设计系列配
方,研究不同HLB值的乳化剂对乳化紫苏油稳定性
除仝一 的影响,结果见图l。 I 苦 o
HLB值
图1不同HLB值复合乳化剂的乳化效果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乳化剂HLB值的增加, 乳液稳定性先增加后降低,HLB值为8.8时稳定性 最好,这主要是因为此乳液属于O/W型,所以当 HLB值高时亲水性较强,乳液稳定性好。 2.1.2乳化剂种类的确定为了增加乳化效果,一 般不使用单一品种的乳化剂而采用复合乳化剂,因 为复合乳化剂可以发挥各个乳化剂的优点,使它们 协同地改善乳状液的稳定性。根据已确定的紫苏油 乳化所需的HLB值,选择3种不同乳化剂按一定比 例复配成HLB值为8.8的不同复合乳化剂,并测定 其乳化效果,结果见图2。
另外,随着饮料工业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富含V。的橙汁饮料越来越受到欢迎,本课题旨在 研究开发一种紫苏油和橙汁相结合的产品——紫苏 油乳剂。该产品能使人们品尝到橙汁类饮料特有的 风味,还能使人们得到必需的a一亚麻酸和V。,成 为适宜幼儿和老年人的保健型饮品。 1材料与方法 1.1主要原料
统一鲜橙多:武汉统一食品有限公司;三维鱼肝 油乳:厦门鱼肝油厂;紫苏油:湖北李时珍保健油有
力搅拌器,FM200型弗鲁克乳化机,Adventer TM电
子分析天平,E200型Nikon偏光显微镜,英国TA—
XT Plus型物性仪,WFJ 7200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DHG一9140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1.4工艺流程
乳化荆
稳定剂


溶解
溶解


紫苏油—顺热—搅拌乳化1一搅拌乳化2—曲质一杀菌一灌装
dora for preparation of perilla oil emulsion were obtained∞follows:adding 3%perilla oil to orangea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