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的代理模式

合集下载

java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

java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

java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摘要:一、代理模式概述二、代理模式应用场景三、代理模式实现1.静态代理2.动态代理四、代理模式优缺点五、实验总结与反思正文:一、代理模式概述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是Java设计模式中的一种,它通过为其他对象提供一个代理,实现对目标对象的间接引用。

代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十分广泛,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复杂场景下的问题。

二、代理模式应用场景1.远程加载图片:在移动端开发中,我们常常需要先加载一个小图,根据用户意愿再开启线程加载大图。

这里的小图就可以看作是代理。

2.权限控制:在一些系统中,可能有部分用户需要访问某些受保护的功能,而其他用户则不需要。

这时,可以通过代理实现访问控制,仅允许特定用户访问受保护的功能。

三、代理模式实现3.1 静态代理静态代理是通过创建一个代理类来实现目标方法的拦截和增强。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静态代理示例:```javapublic interface Subject {void work();}public class Real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Overridepublic void work() {System.out.println("真实对象执行工作");}}public class Proxy implements Subject {private RealSubject realSubject;public Proxy(RealSubject realSubject) {this.realSubject = realSubject;}@Overridepublic void work() {System.out.println("代理对象执行工作");realSubject.work();}}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RealSubject realSubject = new RealSubject();Proxy proxy = new Proxy(realSubject);proxy.work();}}```3.2 动态代理动态代理是通过实现目标类的InvocationHandler 接口来拦截目标方法。

Java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

Java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

导读:一、代理模式代理模式是常用的Java 设计模式,它的特征是代理类与委托类有同样的接口,代理类主要负责为委托类预处理消息、过滤消息、把消息转发给委托类,以及事后处理消息等。

代理类与委托类之间通常会存在关联关系,一个代理类的对象与一个委托类的对象关联,代理类的对象本身并不真正实现服务,而是通过调用委托类的对象的相关方法,来提供特定的服务。

按照代理类的创建时期,代理类可分为两种。

静态代理类:由程序员创建或由特定工具自动生成源代码,再对其编译。

在程序运行前,代理类的.class文件就已经存在了。

动态代理类:在程序运行时,运用反射机制动态创建而成。

二、静态代理类如下,HelloServiceProxy 类是代理类,HelloServiceImpl类是委托类,这两个类都实现了HelloService接口。

其中HelloServiceImpl类是HelloService接口的真正实现者,而HelloServiceProxy类是通过调用HelloServiceImpl 类的相关方法来提供特定服务的。

HelloServiceProxy类的echo()方法和getTime()方法会分别调用被代理的HelloServiceImpl 对象的echo()方法和getTime()方法,并且在方法调用前后都会执行一些简单的打印操作。

由此可见,代理类可以为委托类预处理消息、把消息转发给委托类和事后处理消息等。

例程1 HelloService.javapackage proxy;import java.util.Date;public interface HelloService{public String echo(String msg);public Date getTime();}例程2 HelloServiceImpl.javapackage proxy;import java.util.Date;public class HelloServiceImpl implements HelloService{ public String echo(String msg){return "echo:"+msg;}public Date getTime(){return new Date();}}例程3 HelloServiceProxy.javapackage proxy;import java.util.Date;public class HelloServiceProxy implements HelloService{private HelloService helloService; //表示被代理的HelloService 实例public HelloServiceProxy(HelloService helloService){this.helloService=helloService;}public void setHelloServiceProxy(HelloService helloService){this.helloService=helloService;}public String echo(String msg){System.out.println("before calling echo()"); //预处理String result=helloService.echo(msg); //调用被代理的HelloService 实例的echo()方法System.out.println("after calling echo()"); //事后处理return result;}public Date getTime(){System.out.println("before calling getTime()"); //预处理Date date=helloService.getTime(); //调用被代理的HelloService 实例的getTime()方法System.out.println("after calling getTime()"); //事后处理return date;}}在Client1 类的main()方法中,先创建了一个HelloServiceImpl对象,又创建了一个HelloServiceProxy对象,最后调用HelloServiceProxy对象的echo()方法。

探索JAVA中的动态代理与静态代理

探索JAVA中的动态代理与静态代理

探索JAVA中的动态代理与静态代理在JAVA编程领域,代理模式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模式,其中动态代理和静态代理是两种常用的代理方式。

本文将深入探讨JAVA中的动态代理与静态代理,揭示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静态代理静态代理是在编译时就已经确定的代理方式。

在静态代理中,代理类和委托类在编译期间就已经确定,代理类负责对委托类的方法进行包装和增强。

静态代理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清晰,易于理解和实现,但缺点是不够灵活,每个需要代理的类都需要一个对应的代理类。

动态代理动态代理是在运行时根据需要动态生成代理类的代理方式。

JAVA中的动态代理主要依靠ng.reflect.Proxy类实现。

动态代理相比静态代理更加灵活,可以减少重复代码,但是实现相对复杂,性能也稍逊于静态代理。

动态代理与静态代理的比较灵活性:动态代理更加灵活,可以动态处理多个委托类的方法调用,而静态代理在编译期就已经确定代理类。

实现复杂度:动态代理的实现相对复杂,需要通过反射机制动态生成代理类,而静态代理则是静态定义代理类。

性能:静态代理在性能上优于动态代理,因为动态代理需要在运行时动态生成代理类,存在一定的性能损耗。

动态代理与静态代理的应用场景静态代理应用场景:当代理类在编译期间就已经确定,并且不需要频繁变更时,静态代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动态代理应用场景:当需要动态处理多个委托类的方法调用,或者需要减少重复代码时,动态代理更适合使用。

在JAVA编程中,动态代理与静态代理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需求和场景选择合适的代理方式。

动态代理更加灵活,适用于需要动态处理多个委托类的方法调用的场景;而静态代理结构清晰,适用于代理类较为固定的情况下。

在JAVA编程中,动态代理和静态代理是两种常见的代理方式,根据具体需求和场景选择合适的代理方式至关重要。

java proxy用法

java proxy用法

java proxy用法
Java中的代理模式(Proxy)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允许通过创建代理对象来控制对实际对象的访问。

在Java中,使用代理主要有两种方式:
1. 静态代理:
静态代理是指在编译时就已经确定代理对象和被代理对象的关系。

实现静态代理需要创建代理类和被代理类的接口,并在代理类中调用被代理类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 创建一个接口,定义被代理类和代理类的共同方法。

- 创建被代理类,实现接口。

- 创建代理类,实现接口并持有一个被代理类的引用,用于调用被代理类的方法。

- 在代理类的方法中,可以在被调用前后添加额外的逻辑。

2. 动态代理:
与静态代理不同,动态代理是在运行时根据被代理对象来动态生成代理类。

Java 中提供了ng.reflect包来实现动态代理。

具体步骤如下:
- 创建一个接口,定义被代理类和代理类的共同方法。

- 创建一个InvocationHandler接口的实现类,重写invoke()方法,在该方法
中实现代理类的具体逻辑。

- 使用Proxy的静态newProxyInstance()方法来创建代理对象。

- 通过代理对象调用被代理类的方法时,会自动调用InvocationHandler中的invoke()方法。

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都可以实现代理的功能,但动态代理更加灵活,可以代理多个接口的实现类,而且不需要事先编写代理类。

不过,使用动态代理需要了解Java的反射机制。

java 代理(静态代理,动态代理的不同实现)详解及示例

java 代理(静态代理,动态代理的不同实现)详解及示例

Java代理:静态代理与动态代理的不同实现详解及示例
在Java编程中,代理是一种设计模式,它允许一个类代表另一个类执行某些操作。

代理模式在许多场景中都非常有用,例如远程方法调用、数据缓存、访问控制等。

Java中的代理分为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两种类型。

本文将对这两种代理进行详细的解释和示例。

一、静态代理
静态代理在编译时就确定了代理类和被代理类的关系。

实现静态代理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定义一个接口,被代理类应该实现这个接口。

2.创建一个实现了上述接口的代理类,并在该类中调用被代理类的相应方法。

3.在客户端代码中使用代理类,而不是直接使用被代理类。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假设有一个接口Animal和一个实现类Dog:
创建一个实现了Animal接口的静态代理类DogProxy:
在客户端代码中使用静态代理:
二、动态代理
动态代理在运行时动态地创建代理类,而不是在编译时就确定。

实现动态代理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创建一个接口,被代理类应该实现这个接口。

2.创建一个实现了上述接口的被代理类。

3.创建一个实现了上述接口的动态代理类,并在该类中调用被代理类的相应
方法。

动态代理类通常使用Java反射机制来调用被代理类的相应方法。

4.在客户端代码中使用动态代理类。

java代理模式和注释

java代理模式和注释

代理模式1.普通的代理首先设置一个接口真正的实现类一个简单的代理类实现之前的代理比较简单,但是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每一个真正的实现类都必须有一个对应的代理类来进行代理,这样每继承一次这个接口,就必须写一个代理类。

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解决:代理类改为:实现新加入一个真正的实现类实现虽然改进的代理在一定程度上比第一种好,当只可以对某一个接口使用,也就是说当接口很多时,必须每个接口写一个相应的代理类,此时就引入了动态代理。

所谓Dynamic Proxy是这样一种class:它是在运行时生成的class,在生成它时你必须提供一组interface给它,然后该class就宣称它实现了这些interface。

你当然可以把该class的实例当作这些interface中的任何一个来用。

当然啦,这个Dynamic Proxy其实就是一个Proxy,它不会替你作实质性的工作,在生成它的实例时你必须提供一个handler,由它接管实际的工作。

建立动态代理类:实现其他接口也可以用此类重新定义一个接口实现类实现虽然重新定义了一个接口,但是没有写其他的代理类,还是使用之前的代理类,可以为此写一个工厂,用来返回接口传入实现类的Class类,就会返回一个Object,此Object就是这个实现类被代理之后真实执行的Object不知你发觉没有,这是否有点像AOP技术4.CGLIB进行代理上述的代理都属于jdk的代理(proxy),需要实现一个接口,这样每一个要被代理的实现类都必须实现一个接口,而cglib的代理,可以使用字节码技术,在运行期动态生成class。

例:实现类(要被代理的类)模仿Service层的操作:创建一个工厂,用来得到Service(在使用Spring的时候,我们的service也是从BeanFactory中得到的),返回一个真正的实现类。

实现得到的这个service可以进行所有操作假如只有一个用户为ssj234的人才可以进行所有操作,该怎么办?当然,你可以在执行这个方法之前进行一些判断,但是这个Service在一个项目中时是很多的,而且这种方式破快了层次的结构。

Java中的代理模式

Java中的代理模式

Java中的代理模式⼀、什么是代理模式?我们在⽣活中可能会听见⼀些xxx代理之类的概念,⽐如⽔果商代理、饮品商代理等等。

那么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本来⼚家A⽣产的东西是⾃⼰要卖,但是由于⼚家不精通这种销售业务,所以就交给销售商B去卖。

B理解为A的代理商。

通过这种⽅式,可以产家⽣产出的东西价值达到了最⼤化。

可能这么说不容易理解,下⾯⽤代码举例⼦的⽅式进⾏描述。

⼆、静态代理1、⽣产对象Apple是产家⽣产的,是要被出售的。

我们暂时称为被代理的对象。

public class Apple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Apple(String name) { = name;}@Overridepublic String toString() {return "Apple{" +"name='" + name + '\'' +'}';}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name;}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 name;}}2、⼚家出售接⼝⼚家⽣产的Apple要出售,但是⾃⼰出售的价格⽐较低。

所以就需要代理商去出售这些苹果。

产家只按统⼀价格给代理商,⾄于代理商怎么卖,就不关⼚家的事情了。

public interface Producter {String sell( Apple apple );}3、⼚家⾃⼰出售public class ProducterSell implements Producter{@Overridepublic String sell(Apple apple) {System.out.println("我是⼚家,我要出售的是" + apple );return null;}}4、代理商出售public class Agent implements Producter{private ProducterSell producter;public Agent(ProducterSell producter) {this.producter = producter;}//代理的出售加⼊了⾃⼰的输出@Overridepublic String sell(Apple apple) {System.out.println("我是代理商A,我要出售的东西是" + apple );producter.sell( apple );return null ;}}5、⽤户接触public class Custom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pple apple = new Apple("红富⼠");Agent agent = new Agent( new ProducterSell() );agent.sell( apple );}}输出结果:我是代理商A,我要出售的东西是Apple{name='红富⼠'}我是⼚家,我要出售的是Apple{name='红富⼠'}通俗的讲,有两种⽅式的销售。

Java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详解

Java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详解

Java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详解⽬录⼀、代理模式⼆、静态代理三、动态代理⼀、代理模式代理模式就是有⼀个张三,别⼈都没有办法找到他,只有他的秘书可以找到他。

那其他⼈想和张三交互,只能通过他的秘书来进⾏转达交互。

这个秘书就是代理者,他代理张三。

再看看另⼀个例⼦:卖房⼦卖房⼦的步骤:1.找买家2.谈价钱3.签合同4.和房产局签订⼀些乱七⼋糟转让协议⼀般卖家只在签合同的时候可能出⾯⼀下,其他的1,2,4都由中介去做。

那你问这样有什么⽤呢?⾸先,⼀个中介可以代理多个卖房⼦的卖家,其次,我们可以在不修改卖家的代码的情况下,给他实现房⼦加价、打⼴告等等夹带私货的功能。

⽽Java的代理模式⼜分为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静态代理静态代理中存在着以下的⾓⾊:抽象⾓⾊:⼀般使⽤接⼝或者抽象类实现(⼀般是真实⾓⾊和代理⾓⾊抽象出来的共同部分,⽐如卖房⼦的⼈和中介都有公共的⽅法卖房⼦)真实⾓⾊:被代理的⾓⾊(表⽰⼀个具体的⼈,⽐如卖房⼦的张三)代理⾓⾊:代理真实⾓⾊的中介,⼀般在代理真实⾓⾊后,会做⼀些附属的操作客户:使⽤代理⾓⾊来进⾏⼀些操作(买房⼦的)代码实现://接⼝(抽象⾓⾊)public interface Singer{// 歌星要会唱歌void sing();}实体类男歌⼿//具体⾓⾊,男歌⼿public class MaleSinger implements Singer{private String name;public MaleSinger(String name) { = name;}@Overridepublic void sing() {System.out.println(+"男歌⼿在唱歌");}}歌⼿的经纪⼈//代理⾓⾊public class Agent implements Singer{private MaleSinger singer; //代理⾓⾊要有⼀个被代理⾓⾊public Agent(MaleSinger singer) {this.singer = singer;}@Overridepublic void sing() {System.out.println("协商出场费,做会场⼯作");//⼀定是被代理⾓⾊歌⼿去唱歌singer.sing();System.out.println("会场收拾,结算费⽤");}}客户//客户public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aleSinger singer=new MaleSinger("周杰伦");Agent agent=new Agent(singer);agent.sing();//通过代理来运⾏唱歌}}可以看到抽象⾓⾊就包含了具体⾓⾊和代理⾓⾊公共的⽅法sing()。

Java中的代理模式及其应用场景

Java中的代理模式及其应用场景

Java中的代理模式及其应用场景代理模式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模式,它可以在不改变原有代码的情况下,为对象提供额外的功能。

在Java中,代理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包括远程代理、虚拟代理、保护代理等。

本文将介绍Java中的代理模式及其应用场景。

一、代理模式的概念代理模式是指通过一个代理对象来控制对真实对象的访问。

代理对象通常充当了客户端和真实对象之间的中介,可以在调用真实对象之前或之后添加额外的逻辑。

代理模式可以提供更加灵活的控制,同时也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

二、静态代理静态代理是代理模式中最简单的形式,它通过手动编写代理类来实现。

在Java 中,代理类需要实现与真实对象相同的接口,并在方法中调用真实对象的方法。

静态代理的缺点是需要为每个真实对象编写一个代理类,当真实对象较多时,会导致代码冗余。

三、动态代理动态代理是相对于静态代理而言的,它不需要手动编写代理类,而是在运行时动态生成代理对象。

Java中提供了两种动态代理的实现方式:基于接口的动态代理和基于类的动态代理。

1. 基于接口的动态代理基于接口的动态代理是通过Java的反射机制实现的。

在运行时,通过Proxy类的静态方法newProxyInstance()可以动态生成代理对象。

在生成代理对象时,需要传入一个实现了InvocationHandler接口的对象,该对象负责处理代理对象的方法调用。

通过InvocationHandler的invoke()方法,可以在调用真实对象之前或之后添加额外的逻辑。

基于接口的动态代理适用于接口的代理,它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地为多个接口生成代理对象。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代理类的数量,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

2. 基于类的动态代理基于类的动态代理是通过CGLIB库实现的。

CGLIB是一个强大的第三方类库,它可以在运行时动态生成子类来实现代理。

与基于接口的动态代理不同,基于类的动态代理可以代理没有实现接口的类。

基于类的动态代理适用于没有实现接口的类的代理,它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地为类生成代理对象。

Java中的代理模式

Java中的代理模式

Java中的代理模式代理模式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模式,它可以在不改变原有代码的情况下,为某个对象提供额外的功能。

一、代理模式概述代理模式是指通过一个代理对象,间接地访问真实对象。

在代理模式中,代理对象和真实对象实现了同一个接口,这样代理对象可以用于替代真实对象,并且可以在访问真实对象之前或之后加入额外的逻辑处理。

二、代理模式的实现方式在Java中,代理模式有两种实现方式: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

2.1 静态代理静态代理是指在编译期间就已经确定了代理对象和真实对象的关系。

在静态代理中,需要手动创建代理类,并在代理类中调用真实对象的方法,在方法调用前后可以添加额外的逻辑代码。

下面是静态代理的示例代码:```java// 定义接口interface Image {void display();}// 定义真实对象class RealImage implements Image {private String filename;public RealImage(String filename) {this.filename = filename;loadFromDisk();}@Overridepublic void display() {System.out.println("Displaying image: " + filename); }private void loadFromDisk() {System.out.println("Loading image: " + filename); }}// 定义代理对象class ImageProxy implements Image {private RealImage realImage;private String filename;public ImageProxy(String filename) {this.filename = filename;}@Overridepublic void display() {if (realImage == null) {realImage = new RealImage(filename);}realImage.display();}}// 使用代理对象public class Proxy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mage image = new ImageProxy("example.jpg"); image.display();}}```在上述代码中,Image接口定义了display()方法,RealImage类实现了该接口并提供了真正的图片显示功能。

java 代理 实现方式

java 代理 实现方式

java 代理实现方式Java 代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1. 静态代理:静态代理在编译时期就确定了代理对象,代理类和目标类通常实现相同的接口。

```javapublic interface Service {void doSomething();}public class RealService implements Service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Real service");}}public class ProxyService implements Service {private Service service;public ProxyService(Service service) {= service;}public void doSomething() {("Before real service");();("After real service");}}```使用:```javaService service = new RealService();ProxyService proxyService = new ProxyService(service); (); // 输出:Before real service, Real service, After real service```2. 动态代理:动态代理在运行时创建代理对象,通常使用 `` 和 `` 实现。

这种方式更为灵活,不需要显式地创建代理类。

示例:```javaimport ;public class DynamicProxyHandler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 private Object target;public DynamicProxyHandler(Object target) {= target;}Override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Before method call");Object result = (target, args); // 调用目标方法("After method call");return result;}}```使用:```javaRealService realService = new RealService();ProxyService proxyService = new ProxyService(realService); // 这里可以不用创建 ProxyService,因为它是动态生成的Service proxy = (Service) ((),new Class<?>[]{},newDynamicProxyHandler(proxyService)); // 动态生成代理对象(); // 输出:Before method call, Before real service, Real service, After real service, After method call```。

java代理模式底层原理

java代理模式底层原理

java代理模式底层原理Java代理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通过为其他对象提供一个代理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代理对象充当目标对象的接口方式,对外部系统隐藏了访问目标对象的复杂性,并可以加强目标对象的功能。

代理模式的实现涉及到三个角色:目标对象、代理对象和客户端。

我们所述的目标对象就是要被代理的对象,代理对象是目标对象的代表,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在Java中实现代理模式一般使用的是接口。

我们为目标对象和代理对象定义一个共同的接口,以使得在任何使用目标对象的地方都可以使用代理对象代替。

这种方式被称为静态代理。

代理模式的底层原理就是在代理对象中调用目标对象的方法,并在方法前后进行额外的处理。

在调用目标对象的方法之前,代理对象可以先进行一些预处理操作,如记录日志、统计访问次数、初始资源等。

在已经调用目标对象的方法之后,代理对象还可以对方法的返回值进行一些处理,以满足特定的需求。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个类需要提供文件操作的服务,当客户端调用这个类的方法时,我们需要记录每次操作的信息。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通过代理模式来实现。

我们先定义接口FileService来声明文件操作的方法,然后定义一个名为FileServiceImpl的实现类,实现FileService接口中的方法。

最后,定义一个名为FileServiceProxy的代理类,在FileServiceProxy中对FileServiceImpl进行代理,并对方法进行预处理和后处理。

以下是java代码示例:上述代码中,FileServiceImpl实现FileService接口中的方法,FileServiceProxy对它进行代理,并对方法进行预处理和后处理。

代理模式的优点是可以隐藏目标对象的复杂性,提供访问时的权限控制,以及扩展目标对象的功能。

但代理模式也有一些缺点,即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和耦合度。

因此,代理模式应该在系统设计与实现中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用。

Java 代理模式详解

Java 代理模式详解

Java代理模式详解1.代理模式代理模式是一种比较好理解的设计模式。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使用代理对象来代替对真实对象(real object)的访问,这样就可以在不修改原目标对象的前提下,提供额外的功能操作,扩展目标对象的功能。

代理模式的主要作用是扩展目标对象的功能,比如说在目标对象的某个方法执行前后你可以增加一些自定义的操作。

举个例子:新娘找来了自己的姨妈来代替自己处理新郎的提问,新娘收到的提问都是经过姨妈处理过滤之后的。

姨妈在这里就可以看作是代理你的代理对象,代理的行为(方法)是接收和回复新郎的提问。

代理模式有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两种实现方式,我们先来看一下静态代理模式的实现。

2.静态代理静态代理中,我们对目标对象的每个方法的增强都是手动完成的(后面会具体演示代码),非常不灵活(比如接口一旦新增加方法,目标对象和代理对象都要进行修改)且麻烦(需要对每个目标类都单独写一个代理类)。

实际应用场景非常非常少,日常开发几乎看不到使用静态代理的场景。

上面我们是从实现和应用角度来说的静态代理,从JVM层面来说,静态代理在编译时就将接口、实现类、代理类这些都变成了一个个实际的class文件。

静态代理实现步骤:1.定义一个接口及其实现类;2.创建一个代理类同样实现这个接口3.将目标对象注入进代理类,然后在代理类的对应方法调用目标类中的对应方法。

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通过代理类屏蔽对目标对象的访问,并且可以在目标方法执行前后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下面通过代码展示!1.定义发送短信的接口2.实现发送短信的接口3.创建代理类并同样实现发送短信的接口4.实际使用运行上述代码之后,控制台打印出:可以输出结果看出,我们已经增加了SmsServiceImpl的send()方法。

3.动态代理相比于静态代理来说,动态代理更加灵活。

我们不需要针对每个目标类都单独创建一个代理类,并且也不需要我们必须实现接口,我们可以直接代理实现类(CGLIB动态代理机制)。

深入理解Java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

深入理解Java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

深⼊理解Java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录⼀、引⾔⼆、什么是代理模式三、代理模式的结构四、代理模式和装饰模式的异同五、代理模式和委托六、代理模式的种类七、代理模式的应⽤场景⼋、代理模式的优缺点九、代理模式的实现总结⼀、引⾔我们都知道,数据库连接是很珍贵的资源,频繁的开关数据库连接是⾮常浪费服务器的CPU资源以及内存的,所以我们⼀般都是使⽤数据库连接池来解决这⼀问题,即创造⼀堆等待被使⽤的连接,等到⽤的时候就从池⾥取⼀个,不⽤了再放回去,数据库连接在整个应⽤启动期间,⼏乎是不关闭的,除⾮是超过了最⼤闲置时间。

但是在程序员编写程序的时候,会经常使⽤connection.close()这样的⽅法,去关闭数据库连接,⽽且这样做是对的,所以你并不能告诉程序员们说,你们使⽤连接都不要关了,去调⽤⼀个其他的类似归还给连接池的⽅法吧。

这是不符合程序员的编程思维的,也很勉强,⽽且具有风险性,因为程序员会忘的。

解决这⼀问题的办法就是使⽤代理模式,因为代理模式可以替代原有类的⾏为,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替换掉connection的close⾏为。

⼆、什么是代理模式代理模式——就是给某⼀个对象提供⼀个代理,并由代理对象控制对原对象的引⽤。

在⼀些情况下,⼀个客户不想或者不能直接引⽤⼀个对象,⽽代理对象可以在客户端和⽬标对象之间起到中介的作⽤。

例如电脑桌⾯的快捷⽅式就是⼀个代理对象,快捷⽅式是它所引⽤的程序的⼀个代理。

三、代理模式的结构(1) Subject(抽象主题⾓⾊):它声明了真实主题和代理主题的共同接⼝,这样⼀来在任何使⽤真实主题的地⽅都可以使⽤代理主题,客户端通常需要针对抽象主题⾓⾊进⾏编程。

(2) Proxy(代理主题⾓⾊):它包含了对真实主题的引⽤,从⽽可以在任何时候操作真实主题对象;在代理主题⾓⾊中提供⼀个与真实主题⾓⾊相同的接⼝,以便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替代真实主题;代理主题⾓⾊还可以控制对真实主题的使⽤,负责在需要的时候创建和删除真实主题对象,并对真实主题对象的使⽤加以约束。

java代理实现方式

java代理实现方式

java代理实现方式Java代理是指一个对象代表另一个对象的过程。

在Java中,代理被广泛使用,它有多种实现方式。

本文将介绍Java代理的实现方式,包括静态代理、动态代理和CGLIB代理。

一、静态代理静态代理是指代理类在编译时已经确定的代理模式。

静态代理模式有三个角色——抽象角色、代理角色和真实角色。

其中,抽象角色声明了真实角色和代理角色共同实现的接口;真实角色是业务逻辑的具体实现;代理角色则提供了与客户端交互的能力,同时还将客户端的请求转发给真实角色。

静态代理的优点是能够在编译时就能够确定代理类的代码,可以很好地控制对真实角色的访问,同时能够保证前后处理逻辑共用。

动态代理是在运行时根据类加载器和接口动态地生成代理对象。

这种方式不需要在代码中显式地声明代理类,并且可以在多个接口上代理不同的真实对象,从而实现更加灵活的代理方式。

Java中提供了两种动态代理的实现方式,一种是JDK动态代理,另一种是CGLIB代理。

JDK动态代理是基于反射实现的,它要求代理类必须实现一个或多个接口。

JDK动态代理由两个主要的类组成,一个是InvocationHandler接口,另一个是Proxy类。

InvocationHandler接口定义了代理类所要实现的方法,它只有一个invoke()方法,参数包括代理对象、被代理的方法对象和对这个方法的参数的数组。

在invoke()方法里面,我们可以加上自己的增强逻辑。

Proxy类是JDK提供的用来创建代理对象的工具类。

它有两个重载的newProxyInstance()方法,第一个用来创建实现了一个接口的代理对象,第二个用来创建实现了多个接口的代理对象。

CGLIB代理是指基于字节码生成的代理方式。

CGLIB代理不要求被代理类实现接口,它在运行时动态生成目标对象的子类,并在子类中拦截所有父类方法的调用,并向代理对象的方法中添加我们自己的逻辑。

CGLIB代理相比于JDK动态代理的优点在于它可以为没有实现接口的类进行代理,在效率方面也比JDK动态代理高。

Java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Proxy)

Java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Proxy)

Java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Proxy)前⾔:最近在研究Retrofit开源框架的时候,其主要核⼼代码是通过注解标⽰参数,动态代理模式实现具体接⼝,反射机制进⾏参数解析,最终实现发送请求。

其实之前在学习Xutils源码的时候,Xutils 的task也是通过代理模式来访问的。

为何要采⽤代理模式呢?有什么好处呢?抱着这些疑问!今天来学习总结⼀下。

什么是代理模式?代理模式的定义:代理模式给某⼀个对象提供⼀个代理对象,并由代理对象控制对原对象的引⽤。

举例说明,就是⼀个⼈或者⼀个机构代表另⼀个⼈或者另⼀个机构采取⾏动。

在⼀些情况下,⼀个客户不想或者不能够直接引⽤⼀个对象,⽽代理对象可以在客户端和⽬标对象之前起到中介的作⽤。

应⽤场景举例:通过上⾯的代理模式描述我们可以知道,其⽬的就是为了控制对象引⽤,⽣活场景中我们以买车为例,如果我们要买⼀辆轿车必须通过汽车4S店,汽车4s店就是充当代理⾓⾊,其⽬的就是控制买车客户的买车⾏为,必须通过汽车4S店才能从汽车⼚商买⼀辆车。

1.)⾸先新建⼀个买车的接⼝public interface IBuyCar {//买车void buyCar();}2.)声明⼀个要买车的客户,实现买车接⼝public class Customer implements IBuyCar {private int cash;//购车款public int getCash() {return cash;}public void setCash(int cash) {this.cash = cash;}@Overridepublic void buyCar() {Log.e("buyCar", "买⼀辆车花费了-->" + cash + "元");}}3.)声明⼀个买车代理汽车4S店,同样也实现买车接⼝,必须接受客户下单public class BuyCarProxy implements IBuyCar{private Customer customer;//接收买车客户public BuyCarProxy(Customer customer){this.customer=customer;//接收买车客户}@Overridepublic void buyCar() {//实现为客户买车customer.buyCar();}}4.)创建⼀个客户端,模拟⼀次买车Customer customer=new Customer();customer.setCash(120000);BuyCarProxy buyCarProxy=new BuyCarProxy(customer);buyCarProxy.buyCar();5.)通过代理模式实现权限控制通过上⾯的例⼦,我们可能有个疑问,难道就不能直接去⼚家买车吗?当然可以,如果在使⽤场景中实现类能满⾜要求时,我们当然可以直接实现类,但当实现类不能满⾜要求,要扩展需求,根据开闭原则你⼜不能修改实现类代码,这时你就⽤代理类。

java代理模式原理

java代理模式原理

java代理模式原理代理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用于控制对另一个对象的访问。

它允许我们创建一个占位符,代表真实对象,从而可以在不直接访问真实对象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代理模式分为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两种。

静态代理:在编译时期就已经确定了代理类和被代理类的关系,代理类持有被代理类的实例,对外提供与被代理类相同的接口方法,通过调用代理类的方法,再委托给被代理类去执行。

动态代理:在运行时动态生成代理类。

Java提供了两种方式实现动态代理:基于接口的JDK动态代理和基于类的CGLIB动态代理。

JDK动态代理要求被代理类实现接口,代理类通过实现InvocationHandler接口来实现对被代理类的调用,实现动态代理的核心思想是使用Java的反射机制。

代理模式的使用场景:- 远程代理:通过代理对象访问远程服务器,隐藏网络通信细节。

- 虚拟代理:通过代理对象实现延迟加载,当真实对象很大时,可以避免占用过多内存。

- 安全代理:代理对象可以验证客户端的权限,控制对真实对象的访问。

- 智能代理:代理对象可以在访问真实对象前后进行一些额外的操作,如缓存、计时等。

代理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代理模式可以提高代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将真实对象的操作与代理对象的操作解耦,减少了代码的依赖性。

通过代理对象,可以实现横切业务的统一处理,如日志记录、权限控制等。

代理模式还可以实现对真实对象的保护,控制客户端对真实对象的直接访问。

- 缺点:代理模式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增加了代码的量。

同时,如果代理对象和真实对象没有实现共同的接口,那么代理模式将无法使用。

在Java开发中,代理模式被广泛应用,例如Spring框架中的AOP(面向切面编程)就是使用代理模式来实现的。

通过使用代理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代码的模块化和重用,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

java代理模式 静态方法

java代理模式 静态方法

java代理模式静态方法Java代理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通过代理类来控制对目标对象的访问。

代理模式可以为目标对象提供额外的功能,从而实现对目标对象的保护或扩展。

静态代理是一种具体的代理模式实现方式,它要求代理类在编译时就确定了被代理的对象,也就是说代理类和被代理类在程序运行之前就已经确定了关系。

静态代理通常是通过实现与被代理类相同的接口,然后在代理类中调用目标对象的方法来实现。

静态代理有以下几个重要的角色:1. 抽象主题(Subject):定义了被代理对象和代理对象的共同接口,代理类通过实现该接口来调用被代理对象的方法。

2. 具体主题(RealSubject):被代理的真实对象,代理类会通过该对象来调用具体的业务逻辑。

3. 代理类(Pro某y):实现了与被代理对象相同的接口,通过对被代理对象的调用进行增强或控制。

静态代理的优点包括:1.可以在不修改被代理类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增强,符合开闭原则。

2.可以实现对被代理对象的保护,例如限制对某些方法的调用权限。

3.可以通过代理类对目标对象进行扩展,添加额外的功能。

然而,静态代理也存在一些缺点:1.每个需要代理的对象都需要编写一个具体的代理类,当被代理对象很多时,会导致类的数量增加,代码复杂度提高。

2.如果被代理对象的接口发生变化,代理类也需要随之进行修改。

静态代理的使用场景包括:1.安全性控制:代理类可以实现对目标对象的访问权限控制,例如只有符合条件的用户才能访问目标对象。

2.增强功能:代理类可以在调用目标对象方法之前或之后进行一些额外的操作,例如日志记录、性能统计等。

3.延迟加载:代理类可以在真正需要使用目标对象时才进行实例化,从而节省资源。

在实际应用中,静态代理往往不是最佳的选择。

因为对于每一个需要代理的对象,都需要编写一个具体的代理类,当被代理对象很多时,这将导致代码的重复和臃肿。

而动态代理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在运行时动态生成代理类,避免了手动编写代理类的麻烦。

java代理模式 (转)

java代理模式 (转)

java代理模式(转)由以上代码可以看出,客户实际需要调用的是RealSubject类的request()办法,现在用ProxySubject来代理 RealSubject类,同样达到目的,同时还封装了其他办法(preRequest(),postRequest()),可以处理一些其他问题。

另外,假如要根据上述的办法用法代理模式,那么真切角色必需是事先已经存在的,并将其作为代理对象的内部属性。

但是实际用法时,一个真切角色必需对应一个代理角色,假如大量用法会导致类的急剧膨胀;此外,假如事先并不知道真切角色,该如何用法代理呢?这个问题可以通过Java的动态代理类来解决。

2.动态代理类 Java动态代理类位于ng.reflect包下,普通主要涉及到以下两个类: (1). Interface InvoionHandler:该接口中仅定义了一个办法Object:invoke(Object obj,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在实际用法时,第一个参数obj普通是指代理类,method是被代理的办法,如上例中的request(),args为该办法的参数数组。

这个抽象办法在代理类中动态实现。

(2).Proxy:该类即为动态代理类,作用类似于上例中的ProxySubject,其中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Protect Proxy(InvocationHandler h):构造函数,估量用于给内部的h赋值。

Static Class getProxyClass (ClassLoader loader, Class[] interfaces):获得一个代理类,其中loader是类装载器,interfaces 是真切类所拥有的所有接口的数组。

Static Object newProxyInstae(ClassLoader loader, Class[] interfaces, InvocationHandler h):返回代理类的一个实例,返回后的代理类可以当作被代理类用法(可用法被代理类的在Subject接口中声明过的办法)。

Java中三种代理

Java中三种代理

Java中三种代理Java的三种代理模式1.代理模式代理(Proxy)是⼀种设计模式,提供了对⽬标对象另外的访问⽅式;即通过代理对象访问⽬标对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在⽬标对象实现的基础上,增强额外的功能操作,即扩展⽬标对象的功能.这⾥使⽤到编程中的⼀个思想:不要随意去修改别⼈已经写好的代码或者⽅法,如果需改修改,可以通过代理的⽅式来扩展该⽅法举个例⼦来说明代理的作⽤:假设我们想邀请⼀位明星,那么并不是直接连接明星,⽽是联系明星的经纪⼈,来达到同样的⽬的.明星就是⼀个⽬标对象,他只要负责活动中的节⽬,⽽其他琐碎的事情就交给他的代理⼈(经纪⼈)来解决.这就是代理思想在现实中的⼀个例⼦⽤图表⽰如下:代理模式的关键点是:代理对象与⽬标对象.代理对象是对⽬标对象的扩展,并会调⽤⽬标对象静态代理在使⽤时,需要定义接⼝或者⽗类,被代理对象与代理对象⼀起实现相同的接⼝或者是继承相同⽗类.下⾯举个案例来解释:模拟保存动作,定义⼀个保存动作的接⼝:IUserDao.java,然后⽬标对象实现这个接⼝的⽅法UserDao.java,此时如果使⽤静态代理⽅式,就需要在代理对象(UserDaoProxy.java)中也实现IUserDao接⼝.调⽤的时候通过调⽤代理对象的⽅法来调⽤⽬标对象.需要注意的是,代理对象与⽬标对象要实现相同的接⼝,然后通过调⽤相同的⽅法来调⽤⽬标对象的⽅法代码⽰例:接⼝:IUserDao.java/*** 接⼝*/public interface IUserDao {void save();}⽬标对象:UserDao.java/*** 接⼝实现* ⽬标对象*/public class UserDao implements IUserDao {public void save() {System.out.println("----已经保存数据!----");}}代理对象:UserDaoProxy.java/*** 代理对象,静态代理*/public class UserDaoProxy implements IUserDao{//接收保存⽬标对象private IUserDao target;public UserDaoProxy(IUserDao target){this.target=target;}public void save() {System.out.println("开始事务...");target.save();//执⾏⽬标对象的⽅法System.out.println("提交事务...");}}测试类:App.javapublic class UserDao implements IUserDao {public void save() {System.out.println("save");}public void delete() {System.out.println("delete");}public void saveAndDelete() {save();delete();}}代理⼯⼚类:ProxyFactory.javapackage aop;import 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import ng.reflect.Method;import ng.reflect.Proxy;/*** 创建动态代理对象* 动态代理不需要实现接⼝,但是需要指定接⼝类型*/public class ProxyFactory {//维护⼀个⽬标对象private Object target;public ProxyFactory(Object target) {this.target = target;}//给⽬标对象⽣成代理对象public Object getProxyInstance() {return Proxy.newProxyInstance(target.getClass().getClassLoader(),target.getClass().getInterfaces(),new InvocationHandler() {@Override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System.out.println("开始事务2");//运⽤反射执⾏⽬标对象⽅法Object returnValue = method.invoke(target, args);System.out.println("提交事务2");return returnValue;}});}}测试类:/*** @author: 乔利强* @date: 2020/12/11 19:55* @description:*/public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标对象UserDao target = new UserDao();// class erDaoSystem.out.println(target.getClass());// 给⽬标对象,创建代理对象IUserDao proxy = (IUserDao) new ProxyFactory(target).getProxyInstance();// class $Proxy0 内存中动态⽣成的代理对象System.out.println(proxy.getClass());proxy.save();System.out.println("===1===");proxy.delete();System.out.println("===2===");proxy.saveAndDelete();}}结果:class erDaoclass com.sun.proxy.$Proxy0开始事务2save提交事务2===1===开始事务2delete提交事务2===2===开始事务2savedelete提交事务2 可以看出saveAndDelete 内部调⽤save和delete⽅法没有⾛拦截到的⽅法,这个很好理解,内部调⽤直接⾛的⽅法调⽤,没⽤代理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科学JAVA的代理模式丛松涛(哈尔滨学院计算机04-3班,黑龙江哈尔滨150000)1代理模式的作用是: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也就是在某些情况下客户不想或不能直接引一个对象,而代理对象可以在客户和目标对象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去掉客户不能看到的内容和服务或都增添客户需要的额外服务。

代理模式一般涉及到三个角色:抽象角色:声明真实对象和代理对象的共同接口;代理角色:代理角色内部含有对真实对象的引用,从而可以操作真实对象,同时代理对象提供与真实对象相同的接口以便在任何时刻都能代替真实对象。

代理对象可以在执行真实对象操作时,附加其他的操作,相当于对真实对象进行封装。

真实角色:代理角色所代表的真实对象,是我们最终要引用的对象。

以下以《Java与模式》中的示例为例:抽象角色:abstractpublicclassSubject{abstractpublicvoidrequest();}真实角色:实现了Subject的request()方法。

publicclassRealSubjectextendsSubject{publicRealSubject(){}publicvoidrequest(){System.out.println("Fromrealsub-ject.");}}代理角色:publicclassProxySubjectextendsSubject{privateRealSubjectrealSubject;以真实角色作为代理角色的属性publicProxySubject(){}publicvoidrequest(){该方法封装了真实对象的request方法preRequest();if(realSubject==null){realSubject=newRealSubject();}realSubject.request();此处执行真实对象的request方法postRequest();}客户端调用:Subjectsub=newProxySubject();Sub.request();由以上代码可以看出,客户实际需要调用的是RealSubject类的request()方法,现在用ProxySubject来代理RealSubject类,同样达到目的,同时还封装了其他方法(preRequest(),postRequest()),可以处理一些其他问题。

如果要按照上述的方法使用代理模式,那么真实角色必须是事先已经存在的,并将其作为代理对象的内部属性。

但是实际使用时,一个真实角色必须对应一个代理角色,如果大量使用会导致类的急剧膨胀;此外,如果事先并不知道真实角色,该如何使用代理呢?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动态代理类来解决。

2动态代理类Java动态代理类主要涉及到以下两个类:2.1InterfaceInvocationHandler:该接口中仅定义了一个方法Object:invoke(Objectobj,Methodmethod,Object[]args)。

在实际使用时,参数obj一般是指代理类,method是被代理的方法,如上例中的request(),args为该方法的参数数组。

这个抽象方法在代理类中动态实现。

2.2Proxy:该类即为动态代理类,作用类似于上例中的ProxySubject,其中主要包含以下内容:ProtectedProxy(InvocationHandlerh):构造函数,估计用于给内部的h赋值。

StaticClassgetProxyClass(ClassLoaderloader,Class[]interfaces):获得一个代理类,其中loader是类装载器,interfaces是真实类所拥有的全部接口的数组。

StaticObjectnewProxyInstance(ClassLoad-erloader,Class[]interfaces,InvocationHandlerh):返回代理类的一个实例,返回后的代理类可以当作被代理类使用(可使用被代理类的在Subject接口中声明过的方法)。

所谓DynamicProxy是这样一种class,它是在运行时生成的class,在生成它时必须提供一组interface给它,然后该class就宣称它实现了这些interface。

当然可以把该class的实例当作这些interface中的任何一个来用。

当然啦,这个DynamicProxy其实就是一个Proxy,它不会替你作实质性的工作,在生成它的实例时你必须提供一个handler,由它接管实际的工作。

在使用动态代理类时,必须实现Invoca-tionHandler接口,以下示例为例:抽象角色(此处应改为接口):publicinterfaceSubject{abstractpublicvoidrequest();}具体角色RealSubject:publicclassRealSubjectimplementsSubject{publicRealSubject(){}publicvoidrequest(){System.out.println("Fromrealsubject.");}}代理处理器:importjava.lang.reflect.Method;import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publicclassDynamicSubjectimplementsInvocation-Handler{privateObjectsub;publicDynamicSubject(){}publicDynamicSubject(Objectobj){sub=obj;}publicObjectinvoke(Objectproxy,Methodmethod,Object[]args)throwsThrowable{System.out.println("beforecalling"+method);method.invoke(sub,args);System.out.println("aftercalling"+method);returnnull;}}该代理类的内部属性为Object类,实际使用时通过该类的构造函数DynamicSubject(Ob-jectobj)对其赋值;此外,在该类还实现了in-voke方法,该方法中的method.invoke(sub,args)其实就是调用被代理对象将要被执行的方法,方法参数sub是实际的被代理对象,args为执行被代理对象相应操作所需的参数。

通过动态代理类,我们可以在调用之前或之后执行一些相关操作。

客户端:import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importjava.lang.reflect.Proxy;importjava.lang.reflect.Constructor;importjava.lang.reflect.Method;publicclassClient{staticpublicvoidmain(String[]args)throwsThrow-able{RealSubjectrs=newRealSubject();在这里指定被代理类InvocationHandlerds=newDynamicSubject(rs);Classcls=rs.getClass();以下是一次性生成代理Subjectsubject=(Subject)Proxy.newProxyInstance(cls.getClassLoader(),cls.getInterfaces(),ds);subject.request();}程序运行结果:beforecallingpublicabstractvoidSubject.request()Fromrealsubject.aftercallingpublicabstractvoidSubject.request()通过这种方式,被代理的对象(RealSubject)可以在运行时动态改变,需要控制的接口(Sub-ject接口)可以在运行时改变,控制的方式(Dy-namicSubject类)也可以动态改变,从而实现了非常灵活的动态代理关系。

3给大家举个例子:假如你买一台IBM的笔记本,IBM产家是不提供鼠标的。

但是我们如果从代理商的手里买就有鼠标送。

我们写几个类来实现一下吧。

首先设计一个购买的接口代码如下:(Com-puterInterface.java)packagetest.lyx;publicinterfaceComputerInterface{publicvoidbuy();摘要: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也就是在某些情况下客户不想或不能直接引一个对象,而代理对象可以在客户和目标对象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去掉客户不能看到的内容和服务或都增添客户需要的额外服务。

关键词:JAVA;代理模式;调用(下转86页)}建一个电脑类实现购买的接口代码如下:(Com-puter.java)packagetest.lyx;publicclassComputerimplementsComputerInterface{privateStringpcName="IBMT60";privateintpcPrice=17800;publicStringgetPcName(){returnpcName;}publicvoidsetPcName(StringpcName){this.pcName=pcName;}publicintgetPcPrice(){returnpcPrice;}publicvoidsetPcPrice(intpcPrice){this.pcPrice=pcPrice;}publicvoidbuy(){System.out.print("获得笔记本电脑:"+pcName+"一台");}}再建设一个代理商的类:用来完成买电脑和赠送鼠标:(ComputerProxy.java)packagetest.lyx;publicclassComputerProxy{privateComputerInterfacepci;publicComputerInterfacegetPci(){returnpci;}publicvoidsetPci(ComputerInterfacepci){this.pci=pci;}publicvoidbuy(){pci.buy();System.out.println("赠送鼠标一个");}}运行结果如下:获得笔记本电脑:IBMT60一台获得鼠标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