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灵茶中总皂苷提取工艺优化及含量的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长趋势,患病率几乎达到70%,且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其中以4
5~65岁患者较为多见,已成为防治肛门直肠疾病的重点和难点〔5〕。
中医药学在痔疮的防治方面以祛湿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则〔
6〕
,显示出缩短病程、降低费用、减少并发症等独特优势,已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认同。
中药栓剂最早见于《备急千金要方 卷二十三》,肛门给药,直接作用于痔疮部位,药效得到更大发挥。
黄柏栓原方由我院肛肠科多年临床经验所得,在临床上使用多年,收到良好效果。
目前课题组对黄柏栓原方水提部分药材进行工艺研究,为将该方试制成中药栓剂 “黄柏栓”奠定基础。
3 2 黄芩作为黄柏栓处方中重要的一味中药,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功效,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
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7,8〕。
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有抑菌、利尿、抗炎、降
压、抗变态反应等作用〔9〕
,临床上可用于肺炎、脑缺血、肝炎、
感染和肿瘤等疾病治疗。
方中黄柏与黄连均含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而黄柏的另外一个主要有效成分黄柏碱高效液相色
谱检测的色谱条件流动相中含十二烷基磺酸钠〔10〕容易堵塞
色谱柱,而黄芩苷稳定性好,检测方便快捷,故选择黄芩苷作为优选黄柏栓水提工艺的主要成分指标。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中国药典(一部)〔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2015,301
〔2〕陈玉璞 HPLC法测定疏风清热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J〕 辽宁中
医杂志,2019,46(07):1483 1485
〔3〕蒲清荣,黄锐,赵剑,等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丹参饮口服液助
悬工艺〔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12):938 942
〔4〕王玲,周稚川,高晓黎 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助悬工艺比较〔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0):55
〔5〕陈礼平 痔疮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 光明中医,2018,33
(06):904 906
〔6〕张艳珠,李玉康 马应龙麝香痔疮栓配合地榆槐角丸加减治疗混
合痔疗效分析〔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03):285 〔7〕崔岚,袁静,王平全 黄芩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医院药
学杂志,2000,20(11):685 686
〔8〕范淑红,罗夏 黄芩不同萃取物对痤疮致病菌抑菌及抗炎作用的
影响〔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10):1361 1364 〔9〕龙宇,向燕,谭裕君,等 黄芩苷药理作用及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J〕 中草药,2019,50(24):6142 6148
〔10〕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中国药典(一部)〔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2015,305
参灵茶中总皂苷提取工艺优化及含量的测定
金凌云(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目的 优化参灵茶中总皂苷最佳提取工艺并建立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参灵茶中总皂苷最佳提取方法,并
对其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
结果 最佳提取条件为采用回流提取法,提取时间1h,乙醇浓度85%。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显色稳定、重现性及稳定性良好,适合于参灵茶中总皂苷含量的常规检测。
关键词:灵芝;西洋参;总皂苷;正交试验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3765(2021) 04 0037 04
作者简介:金凌云,女(1985-)。
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历:硕士。
专业为食药用菌研究。
基金项目:福州市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一带一路”及对外科技合作项目(2019-S-107)。
ExtractingTechniquesandDeterminationofTotalSaponinsinAmericanGinsengGanodermaLucidumTea
JINLing yun(FujianXianzhilouBiologicalScience&TechnologyCo ,Ltd,NationalR&DBranchCenterForEdibleFungiProcessing,Fuzhou350002,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optimizetheoptimumextractionprocessandestablishareliable,simpledetectionmethodfortotalsaponinsinAmericanGinsengGanodermaLucidumTea METHODS ThetotalsaponinsofAmeri canGinsengGanodermaLucidumTeawastakenasindextooptimizetheextractionmethodbyorthogonalexperimentmethodandvalidatethemethodologyofthedeterminationmethod RESULTS Theoptimumextractionconditions
wereasfollows
:refluxextraction,1hextractiontime,85%oftheconcentrationofethanolprecipitation
CONCLUSION Thismethodissimplewithgoodreproducibilityandstability,andissuitablefortheroutinedetec tionoftotalsaponinsinAmericanGinsengGanodermaLucidumTea
KEYWORDS:GanodermaLucidum;Americanginseng;Totalsaponins;Orthogonalexperiment
西洋参(PanaxquinquefoliumL )又名西洋人参、洋参、花旗参、广东人参,为五加科植物〔1〕,味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功能以补益为主,可补气养阴,清热生津〔2〕。
其活性成分主要有皂苷类、多糖类、微量元素等。
现代医学证明西洋参中主要活性物质人参皂苷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3〕、保护神经、抗惊厥〔4〕等功效,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灵芝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Lucidum(Leyss exFr )Karst 或紫芝GanodermasinenseZhao,XuetZhang的干燥子实体。
作为名贵中药在我国用于临床已有悠久的历史。
众多医学研究表明灵芝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力、抗衰老、清除自由基〔5〕、降血糖等功效〔6〕。
作为祖国传统中医药中的瑰宝,西洋参、灵芝用于临床已有悠久历史,近年来在功能性食品方面的发展也呈现出广阔的前景。
将西洋参与天然原木灵芝进行合理配伍而成的参灵茶,具有较好的提高机体免疫力、缓解压力、延缓衰老的效果,对工作压力大、免疫力低下、易疲劳人士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
本文主要对参灵茶中功效成分总皂苷的提取、含量测定进行研究,确定参灵茶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并对其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为参灵茶中总皂苷的分析提供依据。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1 1 仪器与材料 UV 2450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大孔吸附树脂AB 8型〔7〕,层析柱(内径1 7cm、长25cm),AR1140型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美国奥豪斯),试验用参灵茶为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 2 试剂
1 2 1 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甲醇、乙醇等均为分析纯。
1 2 2 人参皂苷Re标准溶液(人参皂苷Re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精密称取人参皂苷Re标准品18 0mg,用甲醇溶解定容至10mL,吸取5mL定容至50mL,即每1mL含人参皂苷Re0 18mg,冰箱保存。
2 方法步骤
2 1 标准曲线制备 精密吸取人参皂苷Re标准溶液0、0 2、0 4、0 6、0 8、1 0mL于10mL比色管中,蒸干,加入0 2mL5%香草醛 冰醋酸溶液,0 8mL高氯酸,混匀,60℃水浴15min,取出后冰浴中冷却3min,加入5mL冰醋酸,混匀,在最大吸收波长处进行吸光度检测,比色皿为1cm×1cm〔8〕。
2 2 样品处理
2 2 1 样品提取:称取混合均匀的样品1 0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85mL乙醇超声提取一定时间,冷却至室温后定容至刻度,混匀,过滤,弃去初滤液,收集余下滤液〔9〕。
2 2 2 柱层析:吸取10mL滤液蒸干,用适量水溶解后上柱,用50mL水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80mL一定浓度的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后用甲醇定容至25mL,为待测样液。
2 2 3 显色:精密吸取1 0mL待测样液,于10mL比色管中,剩余步骤见2 1。
2 2 4 最大吸收波长确定:吸取人参皂苷Re标准溶液适量按照2 1方法显色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全波长扫描,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人参皂苷Re最大吸收波长为545nm。
图1 人参皂苷Re全波长扫描结果
2 3 提取方法选择 按照2 2步骤进行样品处理,提取方法分别设定为常温乙醇提取、超声波提取、回流提取,提取时间为30min,乙醇浓度为85%,考察提取方法对参灵茶总皂苷含量测得值的影响。
2 4 提取时间选择 按照2 2步骤进行样品处理,选择2 3结果中最优方法,提取时间分别设定为15min、30min、45min、60min,乙醇浓度为85%,考察提取时间对参灵茶总皂苷含量测得值的影响。
2 5 乙醇浓度选择 按照2 2步骤进行样品处理,其中提取时间为30min,常温下超声提取,乙醇浓度为分别设定为65%、75%、85%、95%,考察乙醇浓度对参灵茶总皂苷含量测得值的影响。
2 6 提取条件优化 以总皂苷含量测得值为指标,提取方法为A因素,提取时间为B因素,乙醇浓度为C因素,每个因素取3水平设计L
9
(34)正交试验,对参灵茶中总皂苷提取条件进行优化。
3 结果与分析
3 1 提取方法的选择 提取方法对参灵茶中总皂苷含量测得值影响(见图2)。
由图2可知,采用超声提取和回流提取,参灵茶中总皂苷含量测得值较高,且差异较小,因回流提取操作较超声提取复杂,因此采用超声提取法进行提取。
3 2 提取时间选择 提取时间对参灵茶总皂苷含量测得值影响(见图3)。
由图可知,参灵茶总皂苷含量测得值随提取
时间延长逐渐升高,30min以后变化趋于平缓,因此提取时间选择3
0min
为宜。
图2
不同提取方法对参灵茶总皂苷含量测得值的影响
图3 提取时间对参灵茶总皂苷含量测得值影响
3 3 乙醇浓度选择 乙醇浓度对参灵茶总皂苷含量测得值影响(见图4)。
由图可知总皂苷含量测得值随乙醇浓度的升高而升高。
乙醇浓度为8
5%、95%时总皂苷含量测得值差异较小,因此可选择85%
乙醇浓度进行总皂苷提取。
图4 不同乙醇浓度对参灵茶总皂苷含量测得值影响
表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水平提取方法
(A)提取时间(B)
(min)
乙醇浓度(C)
(%)
1常温提取30752超声提取45853
回流提取
60
95
3 4 参灵茶中总皂苷提取条件优化 参灵茶总皂苷提取工
艺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见表1)。
L9
(34
)正交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L9
(34
)正交试验结果编号ABCD提取方法
(A)
提取时间(
B)(min)乙醇浓度(%)
空列总皂苷含
量(%)111111 67212221 88313331 96421232 24522312 39623122 15731322 36832132 489
33212 67
k11 842 092 102 43k22 262 252 262 13k32 502 262 242 23R
0 67
0 17
0 16
0 11
由表2可知,各个因素对参灵茶总皂苷提取的影响顺序为提取方法>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参灵茶总皂苷提取的最优条件为A3B3C2,即采用回流提取,提取时间为1h,乙醇浓度为85%,且由表3中方差分析结果可知提取方法对参灵茶总皂苷提取的影响显著,提取时间和乙醇浓度对参灵茶总皂苷提取的影响不显著。
表3 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表
因素偏差
平方和自由度F比F临界值
(a=0 05)显著性提取方法0 683231 04519 000
提取时间0 05522 50019 000乙醇浓度0 04622 091
19 000
空列0 022误差
0 02
2
3 4 方法学试验
3 4 1 精密度试验:称取1 0g样品6份,按最优提取条件进行提取后继续2
2 2及2 2 3步骤处理,测得参灵茶中总皂苷含量为2 70%,RSD=1 59%(n=6),方法精密度良好(见表4)。
表4 参灵茶总皂苷含量检测精密度试验
序号
1
23456总皂苷含量(%)2 73
2 73
2 65
2 64
2 73
2 72
平均(%)2 70RSD(%)
1 59
3 4 2 样品溶液稳定性试验:将3 1中4号样品按最优提取条件进行处理,分别在0h、6h、12h、18h、24h取样品溶液10mL
,继续2 2 2及2 2 3步骤进行测定。
结果RSD=1 44%,样品溶液稳定性良好(见表5)。
3 4 3 样品过柱后溶液稳定性试验:将3 2中0h过柱后样品分别在0h,6h、12h、18h、24h进行显色并测定吸光度,结果RSD=1 80%,样品过柱后溶液稳定性较好(见表6)。
表5 参灵茶样品溶液稳定性试验
时间(h)06121824总皂苷含量(%)
2 64
2 62
2 722 68
2 67
RSD
(%)1 44
表6 参灵茶样品过柱后溶液稳定性试验
时间(h)06121824总皂苷含量(%)
2 64
2 63
2 542 66
2 64
RSD
(%)1 80
3 4 4 样品显色后溶液稳定性试验:取3 3步骤中0h显色样为待测样,分别在0min、30min、60min、90min、120min测定吸光度,结果RSD=1 00%,样品显色后溶液稳定性较好(见表7
)。
表7 参灵茶样品显色后溶液稳定性试验
时间(min)0306090120总皂苷含量(%)
2 64
2 62
2 582 58
2 61
RSD(%)
1 00
3 4 5 加标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样品0 5g6份,加入人参皂苷Re14 12mg,按最优提取条件进行样品制备并测定吸光度,计算样品含量及回收率,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1 13%,RSD=1 86%,样品溶液回收率较好(见表8)。
表8 参灵茶总皂苷含量检测加标回收率试验序号样品中
总皂苷量(mg)加入量
(mg)实际
测得量(mg)回收率
(%)平均
(%)
RSD
(%)
113 5014 1227 87101 81213 5014 1227 79101 17
313 5114 1227 3497 96101 131 86413 5214 1227 93102 07513 5114 1228 13103 516
13 52
14 12
27 68
100 28
4 讨论
4 1 本文对参灵茶中总皂苷提取及其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得
出最佳提取条件为:采用回流提取,提取时间1h,乙醇浓度85%,采用该方法测得参灵茶中总皂苷含量为2 70%(RSD=1 59%),方法重现性、回收率及稳定性良好。
4 2 本文正交试验结果所得提取时间为1h,但提取时间单因素实验中可得30min后参灵茶中总皂苷含量测得值变化
趋于平缓,且从正交试验方差分析也可得出提取时间对总皂苷含量测得值影响不显著,因此从经济角度来考虑可提取时间选择30min为宜。
4 3 在总皂苷含量检测的显色步骤中,水浴温度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
水浴锅应严格校准,并将水浴温度稳定在60℃时再进行显色,否则温度过高过低都会显著影响检测结果,如温度过高会使测得值偏高,反之则偏低。
参考文献
〔1〕陈军辉,谢明勇,王慧琴,等 西洋参中人参皂苷类HPLC测定及
其指纹图谱研究〔
J〕 食品科学,2005,26(11):200 206 〔2〕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S〕 北京:中国
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22
〔3〕DavidD Kitts,AroshaN Wijewickreme,ChunHu Antioxidantproper
tiesofaNorthAmericanginsengextract〔J〕 Molecularandcellularbi ochemistry,2000,203(1 2):1 10
〔4〕LianXY,ZhangZh,JanetLStringer Protectiveeffectsofginsengcom
ponentsinarodentmodelofneurodegeneration〔J〕 Annneurol,2005,57(5):642 648
〔5〕游育红,林志彬 灵芝多糖肽对小鼠巨噬细胞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4,9(1):52 55
〔6〕GaoYH,LanJ,DaiXH,etal APhaseⅠ/ⅡS
tudyofLingZhiMushroomGanodermalucidum(W Curt :Fr)Lloyd(Aphyllophorom ycetideae)ExtractinPatientswithTypeⅡDiabetesMellitus〔J〕 IntJMedMushrooms,2004,6(1):98 106
〔7〕孙成贺,王英平,赵士英,等 适合富集人参果皂苷的大孔树脂筛
选研究〔J〕 特产研究,2008,(2):55 57
〔8〕尹春梅,李秀昌,孙佳明,等 西洋参中人参总皂苷含量的聚类分
析〔
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0,32(3):289 292 〔9〕范青生,龙洲雄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与标志性成分(第1版)
〔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82 184
作者简介:陆耀盈,男(1985-)。
从事中药制剂工艺研究。
通讯作者:马志国,男(1979-)。
职称:教授。
主要从事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研究。
鲜三七干燥方法的比较研究
陆耀盈1,马志国2
(1 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450;2 暨南大学药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鲜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影响,为三七产地加工干燥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鲜三七主根,随机分
组,分别采用晒干、冷冻干燥、真空干燥(40℃)、烘干(45℃、75℃),共4种方法进行干燥,采用HPLC法以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1的含量为指标,比较晒干与其他3种干燥方法的差异。
结果 4种干燥方法的干燥效率有明显差异,冷冻干燥需要2天,而晒干需要10天。
不同干燥方法所得三七药材中皂苷类成分均无明显差异。
结论 三七中皂苷类成分较稳定,受不同干燥方法的影响不大,传统晒干法成本低,但耗时长,且受天气影响大,从提高干燥效率、保证药材质量稳定性考虑,烘干法和冷冻干燥法均可作为鲜三七的现代干燥方法。
关键词:鲜三七;皂苷成分;干燥方法;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3765(2021) 04 0040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