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模拟试题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合肥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模拟试题
卷
(满分100
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3分,满分30分)
1.2024﹣
的相反数的倒数是()
A.2024
B.2024
﹣ C.
1
2024
D.12024
-
2.中国古代著作《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正式引入负数,如果将“收入500元记作500+元”,那么“支出100元”应记作()
A.100
- B.100
C.500
D.500
-3.大于 4.6-且小于3.1的整数的和为()
A.0
B.4
- C.1
- D.3-4.521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10
0.52110⨯ B.9
5.2110⨯ C.8
52.110⨯ D.752110⨯5.如图.数轴上的点A 、B 分别表示实数a 、b 、则(
)
A.0
ab > B.0a b -> C.0a b +> D.a b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似数7.20和近似数7.2的精确度一样
B.2.135精确到百分位是2.13
C.近似数7.20和近似数7.2的有效数字相同
D.130542精确到千位写为51.3110⨯7.计算()()3
2
22-+-的结果是(
)
A.
12
- B.12
C.4
- D.4
8.数轴上一点到原点的距离是8,则该点表示的数为()
A.8
B.8
- C.8或8- D.16或16-9.已知3a =,4b =,且a b >,则a b +的值为()A.7
- B.1
- C.1-或7
- D.1或7
10.若0abc >,则a c b abc a
b c abc
+
++的值为()A.4
± B.4或0
C.2
± D.4±或0
二、填空题(每题3分,满分18分)
11.化简337⎡⎤⎛⎫--- ⎪⎢⎥⎝
⎭⎣⎦
___________.
12.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则﹣5a+2017cd ﹣5b=_____.13.比较大小:45
-
_______34-.(填“>”或“<”).
14.已知数轴上两数m 与n 互为相反数,且m 与n 之间的距离为8,且m n <.则m n -=___________.15.定义一种新运算“※”,对于任意的两个有理数a b ,,3a b ab =-※.问:若m 与1
2
-互为倒数,n 与5互为相反数,m n ※的值为___________.16.观察下列等式:
11111222=-=⨯111112112232233
+=-+-=⨯⨯111111113
1122334223344
++=-+-+-=⨯⨯⨯……
请按上述规律,写出第n 个式子的计算结果(n 为正整数)______.(写出最简计算结果即可)
三、解答题
17.计算
(1)()()12641--+--(2)5143618129⎛⎫
-⨯-+
⎪⎝⎭
(3)
()151********⎛⎫⎛⎫÷-⨯-÷- ⎪ ⎪⎝⎭⎝⎭
(4)()2
3
1
432623
-+⨯-+--÷
18.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把这些数连接起来.
3-,2.5, 2.5--,2
3
-,0.8,0
19.已知|a +1|+(b ﹣2)2=0,求(a +b )2016+a 2017.20.把下列各数填入对应集合:
12-,4.5,5-, 5.7+,0,
25
,3,π,10%,•
2.7
整数()自然数()
正数()非负数()分数(
)
正有理数(
)21.某食堂购进30袋大米,每袋以50千克为标准,超过的记为正,不足的记为负,称重记录如下表:与标准重量偏差(单位:千克)−21
-0123袋数
5
10
3
1
5
6
(1)这30袋大米最重的为多少千克?最轻的为多少千克?(2)这30袋大米的总重量比标准总重量多或少了多少千克?(3)大米的单价是每千克5元,食堂购进大米总共花了多少钱?
22.如图,已知数轴上的点A 表示的为6,点B 表示的是4的相反数,点C 到点A 、点B 的距离相等,动点P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t >0)秒.
(1)点B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点C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2)当等于多少秒时,P 、C 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
合肥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预测卷
(满分100
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3分,满分30分)
1.2024﹣
的相反数的倒数是()
A.2024
B.2024
﹣ C.
1
2024
D.12024
-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倒数,熟练掌握相反数和倒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只有符号不相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即可求解.【详解】解:2024﹣的相反数是2024,它的倒数是1
2024
,故选:C .
2.中国古代著作《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正式引入负数,如果将“收入500元记作500+元”,那么“支出100元”应记作()
A.100-
B.100
C.500
D.500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要熟练掌握“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根据正负数的定义,可得:收入记作“+”,则支出记作“-”,据此求解即可.【详解】解:如果将“收入500元记作500+元”,那么“支出100元”应记作100-元,故选:A .
3.大于
4.6-且小于3.1的整数的和为()
A.0
B.4
- C.1
- D.3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计算,有理数比较大小,先根据题意求出大于 4.6-且小于3.1的整数,再把这些整数求和即可.
【详解】解:大于 4.6-且小于3.1的整数有43210123----,,,,,,,,∴大于 4.6-且小于3.1的整数的和为432101234-+---++++=-,故选:B .
4.521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
10
0.52110⨯ B.9
5.2110⨯ C.8
52.110⨯ D.7
52110⨯【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一般形式为10n a ⨯,其中110a ≤<,n 可以用整数位数减去1来确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一定要注意a 的形式,以及指数n 的确定方法.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等于10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 是负数.【详解】解:521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95.2110⨯.故选:B .
5.如图.数轴上的点A 、B 分别表示实数a 、b 、则(
)
A.0ab >
B.0a b ->
C.0a b +>
D.a b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根据数轴表示数的方法得到0a <,0b >,a b <,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乘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解:由数轴可知:0a b <<,a b <,A .0ab <,故A 错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 .0a b -<,故B 错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 .0a b +>,故C 正确,该选项符合题意;D .a b -<,故D 错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似数7.20和近似数7.2的精确度一样
B.2.135精确到百分位是2.13
C.近似数7.20和近似数7.2的有效数字相同
D.130542精确到千位写为5
1.3110⨯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求近似数,精确度,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A 、近似数7.20精确到百分位,近似数7.2精确到十分位,二者的精确度不一样,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 、2.135精确到百分位是2.14,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 、近似数7.20有3个有效数字,近似数7.2有2个有效数字,二者的有效数字不相同,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 、130542精确到千位写为51.3110⨯,原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
7.计算()()3
2
22-+-的结果是(
)
A.
12
- B.12
C.4
- D.4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方,再算加法即可.【详解】解:()()3
2
22844-+-=-+=-.故选C .
8.数轴上一点到原点的距离是8,则该点表示的数为()
A .
8
B.8-
C.8或8
- D.16或16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两点距离,有理数的加减计算,分当该点在原点左边时,当该点在原点右边时,两种情况根据数轴上两点距离计算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数轴上一点到原点的距离是8,∴当该点在原点左边时,该点表示的数为088-=-,当该点在原点右边时,该点表示的数为088+=,∴该点表示的数为8或8-,故选:C .
9.已知3a =,4b =,且a b >,则a b +的值为(
)
A.7-
B.1-
C.1-或7-
D.1或7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绝对值的定义和有理数加法的符号法则确定a ,b 的值,然后代入求解即可.
【详解】∵34a b ==,
∴a=±3,b=±4又∵a b >,
∴a=3,b=-4或a=-3,b=-4
∴a+b=3+(-4)=-1或ab=-3+(-4)=-7,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绝对值的化简和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掌握概念和计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注意分情况讨论,不要漏解.
10.若0abc >,则a
c b abc a b c abc
+++的值为()A.4± B.4或0
C.2
± D.4±或0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绝对值的性质,根据0abc >可得a ,b ,c 同时大于0,或者有一个大于0,另外两个小于0,分别求解即可.【详解】∵0
abc >∴a ,b ,c 同时大于0,或者有一个大于0,另外两个小于0,当a ,b ,c 同时大于0时∴
4a c b abc a b c abc a
b c abc a b c abc
+
++=+++=;当有一个大于0,另外两个小于0时,假设0,0,0
a b c ><<∴
0a c b abc a b c abc a
b c abc a b c abc
-+
++=+++=-故选:B .
二、填空题(每题3分,满分18分)
11.化简
33
7
⎡⎤
⎛⎫
--- ⎪
⎢⎥
⎝⎭
⎣⎦
___________.
【答案】
33
7
-##
24
7
-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多重符号化简,熟练掌握相反数定义,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解:
33
33
77⎡⎤
⎛⎫
---=-
⎪
⎢⎥
⎝⎭
⎣⎦
.
故答案为:
33
7 -.
12.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则﹣5a+2017cd﹣5b=_____.
【答案】2017
【解析】
【分析】根据相反数及倒数的定义得出a+b=0,cd=1,再代入所求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b=0,cd=1,
则原式=-5(a+b)+2017cd
=-5×0+2017×1
=2017.
故答案为2017.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知相反数、倒数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比较大小:4
5-_______
3
4-.(填“>”或“<”).
【答案】<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其绝对值越大,其值越小,据此求出两个数的绝对值,然后比较绝对值的大小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
4416
552
3315
4420
-==>=
=
-,
∴
43 54 -<-,
故答案为:<.
14.已知数轴上两数m与n互为相反数,且m与n之间的距离为8,且m n<.则m n-=___________.
【答案】8-【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两点的距离计算,根据数轴上两点的距离等于大数减小数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m 与n 之间的距离为8,m n <,∴8m n -=-,故答案为:8-.
15.定义一种新运算“※”,对于任意的两个有理数a b ,,3a b ab =-※.问:若m 与1
2
-互为倒数,n 与5互为相反数,m n ※的值为___________.【答案】30-【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定义运算,根据相反数和倒数的定义,先求出2m =-,5n =-,再根据新定义列式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m 与1
2
-互为倒数,∴2m =-,
∵n 与5互为相反数,∴5n =-,
()()32530m n =-⨯-⨯-=-※.
故答案为:30-.16.观察下列等式:
11111222=-=⨯111112112232233
+=-+-=⨯⨯111111113
1122334223344
++=-+-+-=⨯⨯⨯……
请按上述规律,写出第n 个式子的计算结果(n 为正整数)______.(写出最简计算结果即可)【答案】1
n
n +【解析】
【分析】利用材料中的“拆项法”解答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可知,第n 个式子为:
111111111111+...1...1122334(1)22334111
n n n n n n n ++=-+-+-+-=-⨯⨯⨯++++故答案为:
1
n
n +.【点睛】考查了规律型:数字的变化规律,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关键是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三、解答题
17.计算
(1)()()12641--+--(2)51
43618129⎛⎫
-⨯-+
⎪⎝⎭
(3)
()151********⎛⎫⎛⎫÷-⨯-÷- ⎪ ⎪⎝⎭⎝⎭
(4)()2
3
1
432623
-+⨯-+--÷【答案】(1)13(2)23
-(3)16
-
(4)28-【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计算:(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计算法则求解即可;(2)根据有理数的乘法分配律求解即可;(3)根据有理数乘除混合计算法则求解即可;
(4)先计算乘方,再计算乘除法,最后计算加减法即可.【小问1详解】解:()()12641
--+--12641
=+--13=;
【小问2详解】解:5143618129⎛⎫
-⨯-+
⎪⎝
⎭
()()51436363618129
=-⨯--⨯+-⨯10316
=-+-23=-;
【小问3详解】解:()151********⎛⎫⎛⎫÷-⨯-÷- ⎪ ⎪⎝⎭⎝⎭
151104810315⎛⎫⎛⎫⎛⎫=⨯-⨯-⨯- ⎪ ⎪ ⎪⎝⎭⎝⎭⎝⎭
16
=-;【小问4详解】
解:()231
432623
-+⨯-+--÷643483
=-+⨯+⨯641224
=-++28=-.
18.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把这些数连接起来.
3-,2.5, 2.5--,23
-,0.8,0【答案】数轴见解析,23 2.500.8 2.53
-<--<-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与数轴,先在数轴上表示出各数,再根据数轴上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用小于号将各数连接起来即可.【详解】解:数轴表示如下所示:
∴23 2.500.8 2.53
-<--<-<<<.19.已知|a +1|+(b ﹣2)2=0,求(a +b )2016+a 2017.
【答案】0.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
试题解析:解:∵|a +1|+(b ﹣2)2=0,∴a +1=0,b ﹣2=0,∴a +1=0,b ﹣2=0,∴a =﹣1,b =2,∴(a +b )2016+a 2017=
(﹣1+2)2016+(﹣1)2017=1﹣1=0.
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掌握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几个数都为0是解题的关键.
20.把下列各数填入对应集合:
12-,4.5,5-, 5.7+,0,
25,3,π,10%,•2.7整数(
)自然数(
)正数(
)非负数(
)分数()
正有理数(
)【答案】12-、5-、0、3;0、3;4.5、 5.7+、25、3、π、10%、•2.7;4.5、 5.7+、25
、3、π、10%、•2.7、0;4.5、 5.7+、25、10%、•2.7;4.5、 5.7+、25
、3、10%、•2.7【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分类,根据有理数的定义,正数和负数的意义进行解答即可,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详解】解:整数(12-、5-、0、3);
自然数(0、3);
正数(4.5、 5.7+、25
、3、π、10%、•2.7);非负数(4.5、 5.7+、25
、3、π、10%、•2.7、0);分数(4.5、 5.7+、25
、10%、•2.7)正有理数(4.5、 5.7+、25
、3、10%、•2.7).21.某食堂购进30袋大米,每袋以50千克为标准,超过的记为正,不足的记为负,称重记录如下表:
与标准重量偏差(单位:千克)
−21-0123袋数5103156
(1)这30袋大米最重的为多少千克?最轻的为多少千克?
(2)这30袋大米的总重量比标准总重量多或少了多少千克?
(3)大米的单价是每千克5元,食堂购进大米总共花了多少钱?
【答案】(1)最重的为53千克;最轻的为48千克
(2)多9千克
(3)7545元【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根据题意,准确列出算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根据表中的数据及题意列式计算,即可求解;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及题意列式计算,即可求解;
(3)首先求得大米的总重量,再乘以单价,即可求解.
【小问1详解】
解:50353+=(千克),50248-=(千克),
答:这30袋大米最重的一袋为53千克,最轻的一袋重量为48千克;
【小问2详解】
解:()()25110031125369-⨯+-⨯+⨯+⨯+⨯+⨯=(千克),
答:这30袋大米的总重量比标准总重量多了9千克;
【小问3详解】
解:这30袋大米的总重量为503091509⨯+=(千克),
食堂购进大米总共花了150957545⨯=(元).
答:食堂购进大米总共花了7545元.
22.如图,已知数轴上的点A 表示的为6,点B 表示的是4的相反数,点C 到点A 、点B 的距离相等,动点P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t >0)秒.
(1)点B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点C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2)当等于多少秒时,P 、C 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
【答案】(1)4-;10;1
(2)1.5或3.5秒
【解析】
【分析】(1)分析数轴直接求解即可.
(2)分类讨论点P 的位置,直接列关系式求解.
【小问1详解】
B 表示的数为4-,
A 、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6(4)10--=,
C 为AB 的中点
4612
-+=.【小问2详解】
由(1)可知,1(4)5BC =--=,
当点P 在点C 的左边时,225t +=,则 1.5t =;
当点P 在点C 的右边时,225t -=,则 3.5t =.
综上所述,当t 等于1.5或3.5秒时,P 、C 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
【点睛】此题考查动点问题,解题关键是点的坐标直接看数轴对应的数,解题技巧是分类讨论点的不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