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患者142例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尿管结石患者142例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及护理。

方法:对14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实施针对性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和指导,促进结石排出,尽快解除患者痛苦。

结果: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方法,有效护理是治疗和防止复发的重要保证。

标签:输尿管结石;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
输尿管结石典型的临床症状是突然发作的输尿管绞痛和血尿。

其程度与结石的部位、大小及移动情况等有关。

绞痛发作时疼痛剧烈,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

属于祖国医学“石淋”的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肾虚和下焦湿热引起,病位在肾、膀胱和溺窍,肾虚为本,湿热为标。

本科从2005年8月~2010年8月共收治输尿管结石患者142例,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42例,男81例,女61例;年龄19~75岁;其中下段70例,中段59例,上段13例;病程2周~5a。

术前均行B超、KUB及IVP检查。

结石直径2cm17例。

142例患者中,中重度肾积水38例,双侧肾积水9例,孤立肾4例。

2中医辨证常见证型
2.1湿热蕴结:症见腰痛如折、腹痛引阴如割。

小便浑浊,灼热刺痛,尿色黄赤或色红,或尿中有细碎砂石排出、或尿频尿急排出不畅,口干欲饮。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2气滞血瘀症见发病急骤,腰腹部酸胀刺痛,甚则绞痛难忍,向会阴部放射,少腹胀满,尿有血块。

舌质暗红或瘀点,苔黄,脉细弦或弦紧。

2.3脾肾气虚症见石淋日久,腰腹隐痛,时作时止,遇劳即发,尿余沥不净,或频数不爽,腰膝酸软,神疲乏力,食欲不振,便溏。

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弱无力。

3中西医结合一般护理
3.1环境病室及周围环境安静清洁,空气新鲜流通。

3.2饮食饮食宜清淡而营养丰富。

黑木耳、金钱草等经实验研究[1]证实对尿结石、胆石有显著的溶解作用,核桃仁可酸化尿液,促进溶石。

常吃这些食物可防治结石,忌食肥甘厚腻、煎炸、辛辣之品,能有效地配合治疗。

此外,多食
新鲜水果及含丰富维生素A的食物。

对不同成份的结石给予不同的饮食,如含钙结石,限制高钙饮料、乳类。

草酸盐结石,减少摄入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如菠菜、芹菜、西红柿等。

尿酸盐结石,限制高膘呤食物,如肉类、动物内脏,可给予碳酸氢钠等药物使尿液碱化,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枸橼酸钠。

胱氨酸结石,给予低蛋白饮食。

嘱患者大量饮水,每日1500~3000mL。

忌食鱼虾海腥、辛辣刺激食物及兴奋性饮料,如浓茶、咖啡、可可等。

3.3情志调护注意情志调护,及时发现患者的焦虑恼怒情绪,做好其思想工作,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4观察生命体征及疼痛部位、时间、性质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的变化;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注意尿液有无异常。

如有砂石,应送实验室分析其成份。

当患者出现肾绞痛时,可肌肉注射解痉剂或止痛剂,如阿托品、杜冷丁等。

恶心呕吐严重时,输液中可加入止吐剂。

严重血尿时,给予止血芳酸静脉滴入。

有感染症状时,使用有效抗生素。

3.5口腔、皮肤护理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经常淋浴更衣,并保持会阴部清洁。

保持大小便通畅。

3.6运动指导患者作跳跃性运动,多饮水,勤排尿。

4辨证施护
4.1湿热蕴结(1)保持病室整洁,注意通风采光,室温不宜过暖。

(2)饮食宜清淡,平时可多吃冬瓜汤和赤小豆粥,以清热利湿。

需大量饮水,以利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

忌肥甘香燥、辛辣刺激之品。

(3)注意情志调护,可用移情易志之法,转移患者思想焦虑点,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

嘱其切忌恼怒。

(4)腰腹疼痛时,用654-2穴位注射足三里。

若尿中夹有砂石,小便艰涩或排尿突然中断,腰腹绞痛者,应在萆薢分清饮中加入金钱草30g,海金沙12g,或芫花30g,水煎取汁,温热敷腰腹部。

(5)若剧痛发生虚脱时,应立即平卧休息,测量血压、脉搏、呼吸。

建立静脉通道、给氧并同时报告医生,以配合治疗。

(6)腰痛伴有发热寒战者,应疑为尿路急性感染,可留取中段尿常规检查,并送尿培养。

同时使用相应抗生素。

(7)协助患者做好个人卫生,定期淋浴更衣,并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8)患者可服用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之方药,石韦散加减。

(9)体针:取穴膀胱俞、中极、阴陵泉。

尿血加血海和三阴交。

手法用泻法,中强刺激,留针30min。

腰腹绞痛用穴位注射法:5%葡萄糖2mL加山莨菪碱5mg,取穴肾俞、关元、三阴交或足三里,每次取1~2穴。

恶心呕吐,加刺双内关。

(10)单方验方:结石伴有感染者,可用瓦松60g加水煎煮30min,取药液1000mL入盆,洗少腹及阴部,每日1次。

尿血涩痛者,可用芭蕉根、旱莲草各等份加入煎服。

(11)鼓励患者大量饮水,可取金钱草或车前子煎水代茶饮,不喝生水。

每天饮水量在2000~3000mL,最好夜间能饮水1次。

4.2气滞血瘀(1)病室环境宜清静,室内光线柔和偏暗,室温不应过暖。

(2)饮食应清淡而富营养。

忌食油腻辛辣刺激之品,少食咖啡类兴奋性饮料。

(3)通
过暗示和意志导引法以解除患者的焦虑。

使其保持心情舒畅。

(4)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观察尿液的量和颜色;观察治疗效果;观察患者有无尿路感染症状。

腰酸痛而胀者,需卧床休息,用热毛巾湿敷。

尿涩痛者可热水坐浴,以解除其痛苦。

(5)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定期淋浴,勤换内裤,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发热患者做好口腔护理。

衣被汗湿后应随时更换。

(6)可服用血府逐瘀汤合排石汤加减。

(7)体针:可针刺膀胱俞、三阴交、足三里、中极、太极等穴,采用泻法。

(8)耳针:耳压肾、膀胱、输尿管、尿道、三焦、外生殖器等穴。

每日按摩5次、每次30min。

按压前饮水200~500mL,并增加活动量。

(9)单方验方:小腹胀痛者,可用白芷60g以醋浸焙干为末,酒调6g。

煎木通、甘草水顿服。

小便淋血作痛者,可用车前子为末,以车前草煎汤服。

排石后常用金钱草煎水代茶饮,以防结石再生。

4.3脾肾亏虚(1)保持病室环境的清洁安静。

室温宜在22℃左右,加强保暖,防止受寒。

(2)宜进食营养丰富之温补之品。

忌食生冷、肥甘之物。

肾气亏虚者,可食山药粥,党参、芡实煨猪肾等;肾阴亏虚者,宜食枸杞子粥、薏苡仁百合粥等。

(3)鼓励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悲观、忧虑情绪,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因素。

以配合进行治疗和护理。

(4)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小便不通者,用葱白3寸,白胡椒7粒,捣如泥状,填敷脐部。

大便溏薄者,可用白胡椒、吴茱萸各6g,加大蒜少许,以米饭捣成饼形贴脐上(神阙穴)。

(5)患者体质虚弱,长期卧床者,要多翻身,以免尿酸沉积。

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

包括口腔护理,定期热水擦浴,皮肤护理。

预防褥疮。

(6)可服用济生肾气丸合排石冲剂。

并饮服磁化水。

(7)体针:取穴中脘、天枢、足三里。

配脾俞、肾俞、关元等穴。

用补法并可加灸。

(8)耳针:取肾、输尿管等穴。

按压耳穴,可选肾区、脾区、大肠、皮质下、膀胱等穴,以王不留行籽或磁珠贴之。

(9)单方验方:生鸡内金粉7.5g,琥珀粉1.5g,研末冲服每日2次。

化石散(六一散、火硝18g,共研细末,每次服2g,每日2次),空腹以鸡内金6g,水煎2次,送服化石散。

(10)病情进入稳定阶段,可做适当的活动,如气功、太极拳等,以巩固疗效。

提高机体抵抗力。

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情志过激,劳欲过度。

5健康指导
(1)起居有常,动静结合,避免过劳,适当锻炼增强体质,防止尿路感染。

(2)泌尿系统结石复发率极高。

有报道,半年复发率为5.8%,1年复发率为14%[2~3]。

而合理的饮食结构及饮水量与泌尿系统结石的形成及复发密切相关,这点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4]。

鼓励患者在平时多饮水,每天大于2000mL,其中睡前饮水300mL~500mL,以不影响睡眠为度,晨起饮温开水300mL~500mL,多饮水既可冲洗泌尿道结石,又可稀释尿液,改变尿液的pH值[5]。

每次尿液排在容器中,以观察有无结石排出。

(3)注意选择饮食,以预防结石复发。

某些食物可促使结石形成,应根据情况忌食或少食。

(4)定期到医院复查。

6体会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治疗的目的主要是解除病痛、防止感染、保护肾脏功能。

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全身状况、结石大小、部位、成分、有
无梗阻、肾实质损害程度,制订相应的方案。

笔者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用西药解除泌尿道痉挛、利尿、抗感染;用中药清热利水通淋排石;电针疏通经络;配合输液、大量饮水、跳跃运动等不同方法,合理安排顺序,以提高协同效应,尽快排出结石,同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和指导,促进结石排出,尽快解除患者痛苦。

临床上注重泌尿系结石的取石和排输尿管结石治疗,而忽略了结石的预防性治疗,致使泌尿系结石的复发率高[6]。

出院后通过随访干预,减少结石的复发。

参考文献:
[1]吴新同,尚林周,宋靖范,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症尿石症[M].北京:中国医学出版社,1993:155.
[2]沈珉.当代尿石症的流行病学特征[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9,16(4):145.
[3]林延双,郭海鸽,唐绍章,等.影响上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复发后的多因素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8,24(2):105.
[4]张顺祥,李良成,施吕元,等.尿石症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2,6(2):121~124.
[5]冯少玲.泌尿系结石总攻排石治疗89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3):513.
[6]王宗朋,魏学兰,王永兰.护师在泌尿系结石防治中的作用[J].医药产业资讯,2006,20(3):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