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电子秤--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设计(论文)题目:智能电子秤的设计
指导教师:XX
2010 年1月 6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08年3月15日”或“2008-03-15”。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摘要本设计系统以单片机AT89C51为控制核心,实现电子秤的基本控制功能。
在设计系统时,为了更好地采用模块化设计法,分步设计了各个单元功能模块。
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最小系统部分、数据采集部分、人机交互界面和系统电源四大部分。
最小系统部分主要包括AT89C51和扩展的外部数据存储器;数据采集部分由称重传感器,信号的前期处理和A/D转换部分组成,包括运算放大器ADC0832和双通道A/D转换;人机界面部分为键盘输入,四位LED数码显示器,可以直观的显示重量的具体数字以及方便的输入数据,使用方便;系统电源以LM317和LM337为核心设计电路以提供系统正常工作电源。
系统的软件部分应用单片机C语言进行编程,实现了该设计的全部控制功能。
该电子秤可以实现基本的称重功能(称重范围为0~9.999Kg,重量误差不大于±0.005Kg),可以设置日期和设定商品的单价,还具有超量程和欠量程的报警功能。
本系统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齐全,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关键词单片机A/D转换数据处理
1. 电子秤概述
称重技术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重视,作为一种计量手段,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科研、交通、内外贸易等各个领域,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
电子秤是电子衡器中的一种,衡器是国家法定计量器具,是国计民生、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内外贸易不可缺少的计量设备,衡器产品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各行各业的现代化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因此,称重技术的研究和衡器工业的发展各国都非常重视。
我国电子衡器从最初的机电结合型发展到现在的全电子型和数字智能型。
我国电子衡器的技术装备和检测试验手段基本达到国际水平。
电子衡器制造技术及应用得到
方法:
题目没有要求具体的称重范围,我们选择最大量值为10千克。
选择L-PSIII 型传感器量程10Kg ,精度为0.01%,满量程时误差0.002Kg 。
可以满足系统的精度要求。
选择了AT89C51通用的比较普通单片机来实现系统设计。
内部带有8KB的程序存储器,在外面扩展了32K数据存储器,以满足系统要求作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核心电路,完成硬件电路设计和主要程序流程设计,写出主要流程图和核心程序,并对整个设计的可靠性进行初步论证。
要流程图如下:
手段:
以压力传感器为核心的智能监测及控制来实现单片机智能控制电子秤的称重目标。
预期成果:
在电子秤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完善和加强软件设计,能够精确称量,显示报警功能,最终达到单片机智能控制电子秤的称重目标。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AT89C51的工作原理的学习,ADC0832的转换研究,以及12864LCD显示原理的学习和研究,设计一个具有一定量程范围和精度的数字万用表,完成电路的设计,程序的设计,并利用Proteus仿真软件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验证。
研究的手段:
(1) 学习电压测量和数据采集的基本原理。
(2) 学习12864LCD的工作和显示原理。
(3) 研究数据的转换和显示程序。
(4) 学习电路仿真软件Proteus的使用方法。
(5) 利用Proteus进行电路设计。
(6) 完成系统软件设计。
(7) 仿真验证。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意见:
1.对“文献综述”的评语:
2.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
指导教师:
年月日所在专业审查意见:
负责人: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