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县位置环境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颍上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河与颍河交汇处、淮北平原最南端。
南临淮河,中跨颍水。
地理座标为东经115°56′—116°38′,北纬32°27′—32°54′。
以县城为起点,东至江店孜镇蒋郢孜东27.1千米与凤台县接壤;西到六十铺西五十铺大赵庄34.5千米与阜阳市颍州区、颍东区、阜南县毗邻;南至淮河13千米与霍邱县、寿县隔河相望;北至陈桥镇毛沟桥29.4千米与利辛县交界。
全县东西长72.5千米,南北宽56.1千米,总面积1988.5平方千米。
占安徽省总面积的1.4%,占阜阳地区总面积的10.9%。
县界周长261千米。
地形地貌颍上县属典型的淮北冲积平原,境内无山丘,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略倾斜。
最高海拔为29.5米,最低海拔为18.5米,坡降为1/10000。
继第三纪以来,地壳继续发生以沉降为主的地质运动,第四纪冲积物在地表沉积,不断改变着地貌形态。
加之近代黄河多次南泛侵蚀、沉积,以及淮河各支流的分割,境内又构成不同的小地形,根据地貌形态和成因,可分为三个类型:河间平原分布在西淝河、颍河及淮河之间的平缓地带,是县内主要的地貌型。
由西向东南微倾斜,海拔24—29米。
成土母质以河湖相沉积物为主,受黄泛沉积影响不明显,土壤中的钙质成份经长期淋溶作用,在一定的深度聚集形成砂礓或砂礓盘。
有些隆起的地方经剥蚀作用,砂礓层深埋在1米以内,或露出地表。
在缓坡地段的上侧,地下水位较低、砂礓层较深。
土壤质地一般为重壤至粘土。
黄泛平原分布在颍河两岸洼地,宽5—15千米。
原地表为黄泛沉积物覆盖,土壤主要是沙土至粘土或不同质地组成,尤以粘土居多。
一般自然肥力较高,是本县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
河谷平原分布在
淮河沿岸,原为河漫滩,地表多为厚度不等的淮河冲积物覆盖,地势平洼,土壤较肥沃,汛期易受洪涝灾害,生产水平高但不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