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内外功修炼 注重软硬件结合——山东蹄疾步稳提升基层社区应急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内外功修炼 注重软硬件结合
——山东蹄疾步稳提升基层社区应急能力
■ 王庆红 李海玉 薄雪彦 罗 娇
山东省背枕华北平原,挟泰山、黄河,东临大海,境内地貌复杂,降水集中。

近年来,台风、洪涝等灾害频频光顾,防灾减灾抗灾救灾任重道远。

为做好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山东省将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作为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从机制体系、基础、宣教等多方面苦练内功,加强软硬件建设,稳步提升了基层社区的应急能力,守护民众安全的同时,探索出了综合减灾的山东经验。

东平县组织小学生参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吴凯鹏/图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基层是防灾减灾第一线,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是做好综合减灾工作、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基础。

近年来,山东省将综合减灾示范创建作为夯实基层应急能力的重要引擎,狠抓落实、持续完善,汇聚民智民力,多措并举推进综合减灾工作落地生根,为社区居民筑牢守护生命的安全防线,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也逐步探索出了综合减灾的山东经验。

建制,未雨绸缪强体系
政治引领,高位推动。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综合减灾示范创建工作,将其纳入《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基层社区综合减灾资源统筹和力量整合,增强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提升社区综合减灾能力。

基层社区(村居)是综合减灾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各地以政治为引领,设立社区综合减灾工作领导机构,将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与社区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有机结合,统筹推进。

提高基层应急治理效能,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

青岛市崂山区探索建立了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社会建设和城市建管为重点,以网格化治理为主要手段的“三建联动”网格化治理机制。

聊城市高唐县泉林社区探索出“党建+减灾”新路子,积极推进社区共治共享;依托党建政治建设与减灾创建双重功能,搭筑共建平台,整合党建、科技、减灾、便民服务等内容,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努力打造权责明晰、高效联动、运转灵活的社区应急治理指挥体系。

组建队伍,凝聚合力。

各地基层社区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社区应急共治同心圆。

为提升社区综合减灾能力,东营市利津县东潘社区以所辖9个村村委会为依托,逐步形成了社区、楼栋、家庭三级应急组织网络,设立灾情管理、物资保障、宣传教育、医疗救助、转移安置、风险评估等多个应急工作小组;同时将示范创建纳入社区年度工作计划,制定综合减灾工作制度和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建立起“政府主导、社区实施、居民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

筑基,众志成城筑堤坝
信息化探索,织密监测预警网络。

各地依托“互联网+”构建起信息化监管体系,积极建设应急管理综合指挥平台。

如日照市岚山区建设“智慧岚山”应急平台,将地质灾害、防汛、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城市管理等信息平台融为一体,实现快速反应、快速处置和远程指挥调度,设置点对点呼叫系统和避难场所视频直播系统,对全区各乡镇街道、重点灾情隐患点进行实时全覆盖监控,全面提升应急救灾指挥反应能力。

精细化排查,强化隐患分类整治。

在社区防灾减灾中,只有作为“细胞”的每一个人真正认知灾害风险并积极参与减灾备灾,才能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

滨州市博兴县蒲姑社区坚持分类指导,根据居民不同情况,制定了脆弱人群帮扶救助措施;结合社区风险特点研究隐患防治方案,认真开展夏季防汛、冬季道路除雪防滑,公共电气、消防等设施的隐患排查工作。

实战化演练,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编制社区应急预案,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人口数量、人员构成、地理形势、潜在危险、抗灾能力等
具体情况,并通过系列化实战演练,达到锻炼队伍、检验预案的目的,增强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泉林社区联合辖区内的幼儿园、小学、物业公司等,以“VR模拟+实战”为抓手,开展消防应急演练、幼儿火灾逃生演习、地震逃生、触电救援、防踩踏等形式内容多样的实战演练,寓教于乐,让安全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动”。

依托VR体验馆,居民认识并掌握了各类救援工具的使用方法,通过亲身体验3D灾难,强化了灾害敏感度,达到掌握理论与冷静处置的完美融合,切实提升了应急自救能力。

多元化储备,破题应急物资保障。

社区设立应急物资装备点,配备必要的救援工具、应急通信设备等,并做好日常管理维护和更新;对不易保存的食品类应急物资,签订应急救助物资购销协议,实行市场化储备。

泰安市东平县编发《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明确物品清单,引导居民家庭储备应急物资。

大官庄社区配备了救灾物资室,购置了包括折叠床、折叠桌、安全帽、灭火器、应急灯、铁锹、小喇叭、急救药品等一批物品,应急物资一应俱全。

专业化建设,锻造为民服务队伍。

方方面面的力量汇聚起来,才能筑牢综合减灾的人民防线。

泰安市岱岳区高铁社区在应急力量建设培育中,重点抓住党员、灾害信息员、社区楼栋长、志愿者队伍这条主线,利用党员“单位、社区双报到”,将辖区内所有党员及具有医疗、教育、应急等专业技能的人员组织起来,定期培训,使之成为具有监测预警、信息报送、互助救援、灾害恢复等能力的防灾减灾先锋。

第一时间进行灾害处置以有效减少生命损失,是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要一环。

青岛市积极开展“第一响应人”培训,通过理论授课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就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火灾逃生、地震避险与逃生等应急救护知识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证书,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显著提高。

示范化推进,发挥以点带面实效。

在综合减灾示范创建工作中,各地积极扩大朋友圈,“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观摩对标样板社区,学习借鉴创建经验,取长补短,实现共赢。

青岛西海岸新区鼓励各社区寻找属于自己的示范创建特色,如隐珠街道双珠路社区提出的“红色党建凝聚社区减灾合力”,张家楼街道逄家桃园社区的“茂腔大戏唱响综合防灾减灾保障社区安全”,黄岛街道海坛岛街社区的“社会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活动、学减灾知识兑换粮油生活用品”等。

聊城市高唐县运用“综合减灾+书画城”的理念,打造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减灾文化产品,包括综合减灾书画馆、减灾文化墙、凸显减灾主题的麦秸画和剪纸作品等,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

信念,心系百姓阻险源
源头预防,实现安居乐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群众身边的安全风险。

淄博市张店区齐悦国际社区里的楼长、单元长、保洁员、保安、居民都是社区安全“情报员”,并配备治安巡逻员,24小时不间断安全巡查,实现隐患早发现。

寒暑假是儿童意外事故多发期,该社区及时组织志愿者队伍排查摸底,组织社区儿童认真学习安全用电及用火常识。

精准施策,实现群防群治。

上医治未病,针对社区常见安全问题,要求居民用电做到勤检勤换,用气做到“一闻二关三清”,及时清理杂物,预防事故发生。

重点隐患重点对待,为保证电动车充电安全,泰安市泰山区大官庄社区制定了电动车集中停放充电制度,全面铺开充电桩安装,采用扫码和购卡两种付费模
式,方便不同年龄段居民使用。

走进东潘社区的大门,一幅大型的“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和风险点图”映入眼帘,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9处应急避难场所的具体位置,各个场所均设置了应急避险标志,配备了应急避险设施,划定了避险路线图,保证发生灾情时,居民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到达避难场所。

造势,多措并举渲氛围
阵地宣传重体验。

居民是构成社区的“细胞”和应对灾害的主体。

提升基层应急能力,需时刻以人为中心。

高铁社区定期组织居民参观体验集防震减灾图文展览、模型展示、互动体验和地震应急指挥中心于一体的多功能科普教育馆。

泰安市东平县耿山口社区建立社区党史纪念馆,内设洪灾频发、河水泛滥、科学防范、构筑防线等专题模块,引导居民了解社区发展史和防灾减灾知识,营造“不忘社区防灾减灾历史,珍爱当下美好生活”的氛围,居民通过参与体验,真正将减灾知识学到心、会到手,切实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集中宣传重实效。

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消防日”“国际减灾日”等节点,各地社区下足“绣花功”,第一时间在居民微信群编发消防安全防范信息,动员大家踊跃参与集知识讲座、文艺演出、送“安”上门、电教影片为一体的宣教活动。

东营市利津县凤仪社区邀请医疗、消防、电气等专业人才,以知识竞赛、小小书签进课堂、征文比赛等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授安于民、授技于民”的科普宣教活动,稳步提升宣教实效。

泉林社区以节日为契机,开展防灾减灾书画文艺作品公益征集活动,营造了“群策群力防灾减灾 同心同德共建和谐”的良好氛围。

广泛宣传重动员。

防减灾,助安康,基层社区应认真做好日常减灾知识宣传。

有的社区借助微博、微信和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探索运用动漫化、故事化等方式增强安全知识的趣味性。

高铁社区建立抖音小站,实时为居民防灾答疑解惑,引导居民都来做主播,围绕综合减灾话题在直播间互动,激发居民参与社区综合减灾工作的热情。

防灾减灾人人有责、人人可为。

基层社区应急管理工作繁杂琐碎,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向这个“神经末梢”持续用力,共同构筑起守护生命的坚固堡垒。

(作者单位:山东省减灾中心)
1.社区举办防灾减灾知识竞赛
2.泉林社区通过VR技术让居民体验灾害,提升防灾减灾技能 罗 娇/图2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