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综合体广场景观概念设计研究——以桂林兴进广场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综合体广场景观概念设计研究——以桂林兴进广场为例田甜;安运华
【摘要】商业综合体是具有购物、办公、展览及会议等多功能的城市生活空间,商业广场的地域性特色和空间形态营造是否与建筑体交相辉映非常重要.以桂林兴进广场为研究对象,从概念构思、设计定位、景观要素设计几方面探讨了其景观概念设计的思路和策略.
【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理工卷》
【年(卷),期】2015(012)003
【总页数】4页(P11-14)
【关键词】商业广场;景观设计;桂林
【作者】田甜;安运华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荆州,434020;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荆州,434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
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建设空前快速,而国内各大中小城市普遍出现了“千城一面”现状,表明这个时代文化的缺失。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不同的历史与民俗,城市建设不能盲目复制、照搬。
城市商业综合体是特色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优秀的商业综合体广场设计,对提升商业综合体形象、增
强商业综合体吸引力及提高商业综合体市场竞争力尤为重要[1]。
桂林市兴进广场景观设计紧密结合本土文化,致力于打造桂林最高端的文化商业综合体景观和独树一帜的新桂林商业景观,可为我国商业综合体广场景观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兴进商业广场位于广西省桂林市七星区核心开发区域,临近未来规划的商业旅游休闲和现代物流批发带。
兴进广场环绕商业综合体建筑四周,总面积约为9450m2。
环形广场区域的南面与城市主干道环城南一路相临,展示性最佳,交通便利;西面为宜详路,为城市次干道,衔接周边社区;北侧为五里店路;东侧为规划道路。
对于商业综合体所在地块而言,主要车流来向:城市主干道—环城南一路与城市次
干道—宜详路,表明东边及南边方向人车流量大;主要人流来向:五里店路由北
至南及由东至西;景观的主要朝向:城市主干道—环城南一路沿线。
商业综合体建筑立面为表达桂林独特的连续变化的山峦形态,将建筑立面分成不同的体块,在水平线上高低相错,呼应桂林的独特韵味,立面材料多采用石材与玻璃搭配。
由于与商业建筑相毗邻的商业广场的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与建筑风格相协调,因此,桂林兴进广场景观设计需融合商业建筑稳重端庄的风格。
2 概念构思与设计定位
2.1 概念构思
2.1.1 数学原理
由于广场面积不大,不仅空间局促,且需要满足各种功能空间合理布局,因此采用现代化的直线、斜线及折线形式进行空间划分。
在各个功能空间之间的连接上,应用了数学中“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的原理,采用直线型的设计[2],达成一种简单而高效的交通方式,充分提高景观实用性。
2.1.2 抽象元素
通过理性分析各个功能空间的合理布局,提炼出现代化印象派抽象设计元素为整个
商业广场赋予时代感,打造最实用且满足现代人生活及审美的景观环境。
2.1.3 本土文化
“桂林”名称源于“桂花成林”。
桂林风景秀丽,尤其是以漓江风光和喀斯特地
貌为代表的山水景观,享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之誉,为中国自然
风光的典型代表与经典品牌,“千峰环野立,一睡抱城流”,景在城中、城在景中,乃桂林城市独具魅力的特色。
2.3 设计定位
2.3.1 形象定位
将兴进广场建设成桂林市东区的划时代大型综合商业地标,为桂林市提供更多的城市景观与活动舞台,并以创意性和现代感的景观引领未来桂林居民的生活方式。
2.3.2 功能定位
该项目不但将商业广场与商业建筑共同提升为融合生活、消费、商务、休闲、文化、教育与咨询于一体的现代化、高品质的商业综合体,而且能为消费者创造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休闲享受、供给流行咨询及赋予消费乐趣等各种新时尚生活方式的场所,达到商业广场与商业建筑间各功能要素的互相补充与互相联系。
2.3.3 竞争定位
桂林兴进商业广场设计将包含本土文化与新兴创意元素。
具备市场竞争性的商业购物广场是城市商业地产发展的带头者与引领者,同时商业综合体具备的品牌、时尚、财富等象征元素将充分提升其商业广场的市场竞争力。
3 景观要素设计
景观设计的要素有地形、植物、道路铺装及水景设计等。
兴进广场顺应商业综合体建筑风格,采取不规则的几何形广场的表现形式。
布局无明显轴线关系,景点的布置围绕骨架线而展开。
骨架线以直线、斜线及折线形态存在,斜线与直线相配合所形成的交线及夹角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与艺术感受。
从地形、水景、绿化及铺
装4方面要素阐述兴进广场景观的具体设计策略。
3.1 地形设计
地形地势的变化,不仅对广场设计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有决定性影响,对广场的功能布局、人行路线组织、绿化设计等也有很大的影响。
兴进广场依据具有高低落差变化的地形地势设计成“立体式”广场,通往二楼的连接桥跨越不同平面空间,连接桥作为交通线路通过立体的表现方式,使处于不同水平空间的室外与室内场地得以连接,以达到通行的高效并使其更具有艺术趣味性。
在组织交通线路时,台阶与坡道是为了解决地面高差给行人带来不便而普遍使用的基本方法。
兴进广场商业综合体出入口广场与下沉广场设置台阶,台阶设计踏步的升面与踏面符合人体功学原理,盲道设计符合残疾人用轮椅通过的标准。
作为步行商业广场,兴进广场采用人车分流方式从布局上进行了现代化设计。
将“两点之
间直线距离最短”的数学原理应用于设计中,在各个功能空间采用线性的连接方式,刚直、明快的直线具有很强导向性。
作为半开放空间的休闲场地,其间有一些经过精心设计的造型土丘,这些土丘不但令人们联想起桂林的风景如画与重峦映水,还起到防风与降温的作用。
变化的微地形的存在使得场地形成宜人小气候的同时又增强了空间感。
该空间的营造为人们提供了休闲集会场所,并缓解了周围大型高层建筑带来的压迫感,带给人们舒适与惬意的享受。
3.2 水景设计
广场中的带Logo的水景设计(图1)充分挖掘了桂林的历史、文化,寻找了人
文典故进行艺术加工,使其能够起到强化环境文化内涵的作用,并使人们在观景的过程中有文化方面的交流。
Logo设计与桂花形态结合,不但具有统一的主题,符合广场的整体气氛要求,而且形成内聚力与外引力。
位于南侧主商业街面的水景为三面围合的“U”形空间,具有商业入口明确的导向性。
水景内面不仅与相邻休
闲空间相互延伸、渗透,其中的雕塑小品灵活添加了桂花等当地文化元素,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使用性与艺术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图1 兴进广场Logo水景设计
3.3 绿化设计
植物是景观设计中的唯一具有生命的要素,兴进广场的绿化设计体现了植物通过遮挡视线分割空间及造景的功能,其中植物配置形式多为规则式。
1)商业步行街道路采用悬铃木作为行道树,以衬托严谨整齐的氛围。
2)建筑周边植物配置形式使用人工栽培模拟群落,采用地被与灌木多层混合,考虑到种间的生态关系并参照桂林当地自然植物群落结构以及人工群落栽培经验,乔木类种植乐昌含笑和火力楠,灌木类和地被类配置洒金东瀛珊瑚、毛白杜鹃、锦绣杜鹃、石菖蒲,或者组合金钱松、锦绣杜鹃、苔草以及香樟、瓶兰花、海桐、栀子花、红花酢浆草的植物群落。
3)由于竹子既具有常绿、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缓慢及叶小的特点,又具有较高审美与文化特性,是近年来商业广场植物配置中常用的品种,因此在通往二楼连接桥处,采用草坪加竹子形成绿篱或绿墙,以达到引导通行与遮挡视线的效果。
步行商业街边的连接桥处,桥面垂直绿化与贴面砖相结合(图2),既让软景硬景形式更协调,又起到了很好的装饰效果。
4)对于微地形、街角及道路两侧的规则或不规则的小块地,均填充地被植物,以保持广场视野开阔。
3.4 地面铺装设计
地面铺装是广场设计的重要部分,由于广场地面面积比较大,在整体视觉感受上,铺装的形状、比例、色彩及材质直接影响到广场整体形象、精神面貌以及各局部空间的趣味感[3]。
兴进商业广场地面铺装设计满足交通功能及环境艺术功能,既具有功能性又具有装
饰性。
从交通功能的角度看,地面铺装为来往的人提供行走方便、舒适及耐用的路面;从环境艺术功能的角度看,通过不同地铺材料的色彩、纹理及质地的组合,为场地增添多趣味、多色质、多肌理的空间环境。
其环境艺术功能通过铺装设计的视觉效果表现,起到划分空间、联系景观及装饰美化环境等作用,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受。
兴进广场铺装设计通过特殊的色彩、质感及排列方式加强了路面的可辨识性、分区性、引导性以及方向性,并通过地面的抬高来界定空间,增添空间层次,加强空间的可识别性。
兴进广场斜线形式的地面铺装符合设计的整体思路(图3),并与地面上的人、树、水景、标识牌、坐凳、垃圾桶及建筑相互协调,形成统一中有变化、变化服从整体的和谐效果。
图2 兴进广场连接桥处绿化设计
图3 兴进广场地面铺装设计
4 小结
景观设计要综合自然气候、山水环境、植被生长等自然要素与历史文化、当地风俗习惯等人文元素,并非为单一内容[4]。
桂林兴进广场景观概念设计从当地文化艺术、传统建筑语言、风俗中提炼艺术创作的思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5],并使商业建筑风格表达得更加突出与鲜明。
桂林兴进广场景观设计采用了线与面相结合的方式,多类型空间融入场地肌理和特性之中,做到了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将艺术融合给都市,既具有人性化空间尺度,又充满乐趣及特征元素,旨在建造桂林当地人文内涵与现代风格兼容并收的商业广场。
[参考文献]
[1]黄明顺.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研究——以“厦门岛—鼓浪屿”地区城市广场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2006.
[2]马志强.浅议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点线面[J].文艺评析,2012,10
(36):161~163.
[3]杨雪澜,唐智新.成都“阳光星期八”商业广场景观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 (30):91~94.
[4]王岚.景观设计的111个技巧[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2013.[5]陈航.厦门明发商业广场设计体会[J].山西建筑,2007,33 (36):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