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复习 同步训练(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复习同步训练(1)
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桎梏的唯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
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
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
…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庋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材料二“不合作”的纲领包括:受封者退回爵位封号,抵制立法机构选举,抵制在政府机关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纺车运动以抵制英国货物泛滥。
在运动后期,提出拒绝纳税的要求。
12月,在国大党年会上通过了以自治为目标的不合作纲领。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材料三贾·尼赫鲁记述道:“曹里曹拉事件后,我们的运动突然停止,我想国大党的著名领袖差不多全都愤慨,只有甘地例外。
……年轻人当然更加激动。
”“难道我们必须使三亿多印度人受了关于非暴力行动的理论和实践的训练后才能前进吗?即令如此,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敢说,我们在警察极度挑衅下还能十分斯斯文文吗?即令我们办得到,但是那些打进我们运动中来的暗探和内奸采取暴力行动或煽动别人从事暴力活动,我们对这种人有什么办法呢?如果这是非暴力运动的唯一条件,那么非暴力的抵抗方法必然失败。
”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材料四我很确信,就这一点而言,非暴力的方法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它加快了唤醒民众的步伐,为革命性的变革提供了条件。
(1)材料一中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实际原因又是什么?
(2)据材料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目标是什么?“不合怍”的范围涉及哪些具体的社会部门或领域?(不得摘抄原文)
(3)据材料三,概括“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民族独立中的积极作用。
(5)当今世界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等给国际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甘地的思想对今天我们处理国际问题的启示。
【答案】(1)理由: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认识到了印度的力量。
实际原因:印度经济发展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与英国相比,经济、军事实力悬殊;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妥协性;以往民族起义的失败。
(2)目标:自治。
涉及领域:立法、行政、司法、教育、手工业、税务等。
(3)国大党内部出现严重意见分歧;非暴力抵抗方法不适应运动发展和斗争需要。
(4)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英国的经济侵略,有利于印度民族经济的发展;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5)启示:相互宽容;真诚对话,寻找共识。
(意思相近的回答也可)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桎梏的唯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
…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庋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可知,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认识到了印度的力量。
而实际原因是:印度经济发展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与英国相比,经济、军事实力悬殊;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妥协性;以往民族起义的失败。
(2)依据材料二“……12月,在国大党年会上通过了以自治为目标的不合作纲领”可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目标是自治;据材料“受封者退回爵位封号,抵制立法机构选举,抵制在政府机关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纺车运动以抵制英国货物泛滥。
在运动后期,提出拒绝纳税的要求”可知,“不合怍”的范围涉及到的具体的社会部门或领域是立法、行政、司法、教育、手工业、税务等。
(3)依据材料三“难道我们必须使三亿多印度人受了关于非暴力行动的理论和实践的训练后才能前进吗?即令如此,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敢说,我们在警察极度挑衅下还能十分斯斯文文吗?即令我们办得到,但是那些打进我们运动中来的暗探和内奸采取暴力行动或煽动别人从事暴力活动,我们对这种人有什么办法呢?如果这是非暴力运动的唯一条件,那么非暴力的抵抗方法必然失败”概括可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出现的问题是国大党内部出现严重意见分歧;非暴力抵抗方法不适应运动发展和斗争需要。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英国的经济侵略,有利于印度民族经济的发展;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5)当今世界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等给国际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综合上述材料可知,甘地的思想对今天我们处理国际问题的启示:相互宽容;真诚对话,寻找共识。
2.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世界规模的战争,影响深远,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1918年间发生的这次战争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以往的任何战争.战争在革命中结出果实,同时为未来播下了引起新的、更致命的冲突的种子。
——(美)罗伯特·E·勒钠(美)斯坦迪什·米查姆等著《西方文明史》材料二一战后,苏俄自动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已没有资格参加角逐;所剩下的就是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
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实力又相差甚远,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徐天新,许平、王红生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的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这场战争的性质是
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材料一中的“战争”期间爆发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革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战后建立了什么世界新秩序?导致这新秩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从科索沃到伊拉克,再到叙利亚……·可谓是炮声隆隆,硝烟弥漫。
以古鉴今,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今天留下了什么启示?
【答案】(1)军事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革命:十月革命。
(2)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启示:①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害;②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③世界各国要加强合作交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解析】
【详解】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的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是三国协约、三国同盟。
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他们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两大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一战爆发,一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材料一中的“战争”期间爆发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革命”是指(俄国)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它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两大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
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分割世界,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新秩序,形成一战后的世界格局,这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新秩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例如:①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害;②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③世界各国要加强合作交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3.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特定的空间里了解史事,才能对史事有准确、全面的理解。
据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写出在图甲中交战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
②哪一条约的签订导致图乙比图甲中国家的政治版图发生了巨大变化?列举该条约中导致欧洲国家的政治版图发生变化的具体内容。
(2)在特定的时间里认识特定空间的史事,才能形成时空观念。
下图丙是根据图甲、乙绘制的时间轴。
写出图丙中A、B所代表的史事。
图丙
(3)根据图甲和图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特点。
(4)根据上述探究过程归纳历史地图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
【答案】(1)①同盟国,协约国。
②条约:《凡尔赛条约》。
内容: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
(2)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
(3)时间长、规模大、范围广、参战国家多、特别残酷等。
(有类似三点表述可得分)(4)使我们直观生动地了解历史,形成时空观念,加深对所学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有类似表述即得分)
【解析】
【详解】
(1)①根据图甲“第一次世界大战”可知,一战的交战双方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一战前,伴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的激化,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了三国同盟。
英国、法国和俄国组成了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②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导致图乙比图甲中国家的政治版图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战后,1919年召开巴黎和会,签订《凡尔赛和约》,规定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
(2)根据图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一战过程的时间轴,根据A“1914年、导火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王储在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
遇刺,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奥匈以这一事件为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根据B“转折点、绞肉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共造成交战双方70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凡尔登战役使德军的进攻被遏制,法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是一战的转折点。
(3)根据图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内容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规模大、范围广、参战国家多;根据时间轴“1914-1918”可知,一战时间长;根据“绞肉机”可知,一战特别残酷等。
(4)根据上述探究过程可知,历史地图使我们直观生动地了解历史,形成时空观念,加深对所学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点睛】
注意分析材料,掌握一战的相关内容。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
——列宁材料二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基本完成。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列宁《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材料三“……在资本主义时代,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各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互相影响和互相激励,是极其巨大的。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
——《毛泽东选集》(1)材料一中的“战争”指的是哪一场战争?依据材料一,分析这场“战争”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指的是哪次斗争?哪次斗争“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3)材料三中的“新纪元”主要指什么?除此之外,十月革命还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案】(1)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引发了俄国的革命。
(2)俄国二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
(3)“新纪元”主要指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意义: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信息“列宁、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不会发生
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俄国的影响;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引发了俄国的革命。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基本完成”,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俄国推向全面崩溃的边缘,1917年3月(俄历二月),大规模的人民革命运动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三百多年的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了政权;第二问1917年十月革命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新纪元”主要指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十月革命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漫画《争吵与签约》
材料二日本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独占了中国若干年,势力扩张不少。
这极大地损害了英、美的利益,在战争已经结束,对战败国处置已经完成的情况下,英、美必然要改变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
……出于遏制日本的长远考虑,英、美在不损害它们利益的前提下,在________________上对中国的要求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____________关于山东问题“边缘谈判”的始末》(1)材料一中的漫画反映了这些国家在哪次会议上的争吵?在会议上起主导作用的是哪三个国家?
(2)会议最后签订了什么条约?你怎样看待这个条约?
(3)材料二中的两处横线处应填写什么会议?说出该会议召开的时间及地点。
该会议签订了诸多条约,它们对世界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答案】(1)巴黎和会。
英、法、美三国。
(2)《凡尔赛条约》。
这个条约对德国的处置极为苛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3)华盛顿会议。
1921—1922年;美国华盛顿。
调整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解析】
【详解】
(1)据题干漫画《争吵与签约》内容,可知漫画反映了这些国家在巴黎和会上的争吵。
在会议上起主导作用的是英法美三国。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会议由英、法美三国控制。
战胜国怀着分赃和称霸的企图参加会议。
1919年6月,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这个条约对德国的处置极为苛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3)据材料二“这极大地损害了英、美的利益,在战争已经结束,对战败国处置已经完成的情况下,英、美必然要改变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美在不损害它们利益的前提下,在华盛顿会议上对中国的要求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为了解决美、日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中等九国在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构成“华盛顿体系”。
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便利,中国又回复到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6.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们前赴后继地进行探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说历史)
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材料二我们现在正用“……政策”来改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
——列宁(名人评历史)
材料三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1)材料一、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计划”和“政策”分别指的是苏维埃俄国实行的什么经济政策?
(2)苏维埃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作用是什么?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我们应该学习列宁的哪些品质。
(3)材料三中邓小平所说的苏联僵化的模式有什么特点?这种体制在经济和政治方面有什么弊端?
【答案】(1)材料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材料二:新经济政策。
(2)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
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实事求是,有错则改,勇于纠正自身错误,等等。
(3)经济上是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
经济上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被固定下来,致使后来苏联的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不受群众监督。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和分配。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根据材料二“我们现在正用‘……政策’来改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1921年列宁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苏俄在列宁的领导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
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据材料一、材料二可知,我们应该学习列宁实事求是,有错则改,勇于纠正自身错误,等等品质。
(3)根据材料三“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三中邓小平所说的苏联僵化的模式指的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是经济上是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
存在的弊端是经济上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被固定下来,致使后来苏联的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不受群众监督。
7.请对比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之间的比较)
【答案】题目:一战、二战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体系,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到来。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这一时期突出的民族解放运动,其影响深远,颇具特色,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巩固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成果。
二战以后,非洲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高涨。
其中,仅1960年一年就出现17个独立国家,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人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解析】
【详解】
本题是一个小论文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分析、综合、概括和论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只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即可。
据图片可拟定题目:一战、二战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体系,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到来。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这一时期突出的民族解放运动,其影响深远,颇具特色,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巩固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成果。
二战以后,非洲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高涨。
其中,仅1960年一年就出现17个独立国家,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人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8.今年2019年是巴黎和会召开100周年,让我们回到那段波谲云诡年代,以史为鉴。
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百灵鸟”——威尔逊极力想使美国登上第一大国的宝座,称霸世界。
但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毕竟根基不深,它的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美妙的幻想一旦碰到“老虎”(指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讲究实际的强硬主张和“狐狸”(指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斤斤计较的商人政策,“百灵鸟”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傻瓜”“又聋又哑的堂吉诃德”。
材料二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以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两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应按照1790年前的边界归还……”。
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以防止德国东山再起。
材料三在和会上,“沉默的小伙伴”——日本内阁大臣牧野对涉及远东的问题争吵不休,毫不相让,对欧洲事务则漠不关心,为的是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
材料四顾维钧作为中国全权代表之一出席了巴黎和会。
会上,针对日本代表对山东的无理要求,他据理力争,但最后,美、英、法三国首脑不顾中国代表强烈抗议,仍然宣布让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百灵鸟”外交的尴尬仅仅是因为“老虎”的强硬和“狐狸”的狡猾吗?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判断,巴黎和会上,外交最失败的战胜国是哪个国家?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与德国签订了什么条约?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处理德国的原则是什么?据材料二,法国为什么要这样做?
(3)据材料三回答,牧野做“沉默的小伙伴”的目的是什么?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日本主要争取的地区在哪里?
(4)顾维钧据理力争,最终未能挽救山东,说明了什么?指出巴黎和会的实质。
(5)综合材料,历史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1)主要取决于当时美国的综合实力,综合实力还不足以压制英、法。
(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根基不深,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
)
美;《凡尔赛条约》。
(2)严厉制裁德国。
法国防止德国东山再起,企图称霸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