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规范企业标准2020版

合集下载

养老院传染病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养老院传染病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养老院传染病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简介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养老院传染病疫情防控管理制度,以确保
养老院内的居民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该制度涵盖了以下内容:传染病防控责任、预防措施、疫情监测与报告、紧急处理措施等方面。

传染病防控责任
1. 养老院的管理层需明确传染病防控的责任,并指派专人负责
实施和监督该制度的执行。

2. 所有工作人员应接受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培训,掌握基本的防
护技巧。

预防措施
1. 养老院应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检查,确保场所的干净整洁。

2. 加强对居民和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定期测量体温,并发现
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 强化个人卫生惯的培养,包括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
巾或肘内遮挡等。

4. 鼓励居民和工作人员接种疫苗,以提高免疫力。

疫情监测与报告
1. 养老院应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制度,及时掌握居民和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

2. 如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或疫情蔓延的迹象,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隔离措施,确保疫情不扩散。

紧急处理措施
1. 养老院应制定紧急处理预案,包括疫情爆发时的隔离与治疗措施、应急物资的储备与调配等。

2. 在疫情爆发期间,养老院应暂停外来人员的访问,并加强对居民和工作人员的防控措施。

此文档仅为参考,具体制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2024年养老机构养老院传染病预防措施及流程

2024年养老机构养老院传染病预防措施及流程
16
营养均衡膳食搭配
个性化膳食计划
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营养需 求,制定个性化的膳食计划,确 保摄入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
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
2024/2/29
多样化食物选择
提供多样化的食物选择,包括蔬菜 、水果、全谷类、优质蛋白质来源 (如鱼、瘦肉、豆类等),以满足 不同口味和营养需求。
控制盐糖油摄入
养老机构养老院传染 病预防措施及流程
2024/2/29
1
目 录
2024/2/29
• 传染病预防概述 • 养老机构内部环境优化 •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 饮食安全与健康管理 • 员工培训与应急处理能力提升 • 合作与联动机制建立
2
01
传染病预防概述
2024/2/29
3
传染病定义与分类
传染病定义
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 疾病。
餐前餐后洗手
要求老年人在餐前餐后洗 手或使用手部消毒剂,以 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
18
05
员工培训与应急处理能力提升
2024/2/29
19
员工岗前培训和定期复训
岗前培训
在员工入职前,进行传染病防控 知识、应急处理流程和个人防护 等方面的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基
本的防控意识和技能。
定期复训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传染病相关知 识和技能的复训,加强员工对防 控措施和应急处理流程的掌握。
传染病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共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和其 他类,其中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等,乙类传染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艾滋 病等,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险
01
02
03

养老机构传染病预防措施及流程

养老机构传染病预防措施及流程

养老机构传染病预防措施及流程养老院原则上拒绝接收传染病的老年人,本措施针对老年人在院期间突发感染传染病的应急处理措施,一旦发现不瞒报、不谎报,第一时间及时上报,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

一、隔离办法将传染病老人或带有传染病病菌的老人在传染期间,安置在特定的单独隔离居室,与健康的老人分开居住,防止病原体扩散,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防止传染病菌蔓延,保护易感人群。

二、隔离类别及流程(一)严密隔离适应于经飞沫、分必物、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播。

如:霍乱、鼠疫等。

凡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传染病均需采取严密隔离。

非典型肺炎也须采取严密隔离。

严密隔离主要措施:1、老年人应单独居住、通向过道走廊的门窗需关闭、室内用具简单、耐消毒、室外悬挂明显的隔离标志、禁止探视、禁止护理人员及老人外出。

2、接触老年人时必须带帽子、口罩、穿隔离衣和隔离鞋、带手套,消毒措施严格。

3、老年人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必须严格消毒处理。

4、医疗废物装袋标记进行集中焚烧。

(二)呼吸道隔离适用于通过空气的飞沫传播的感染类疾病,如肺结核、百日咳、流脑。

呼吸道隔离措施:1、同一感染病菌者可以同住一居室,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分开居住。

2、靠近走廊过道的门窗关闭,老年人外出时带口罩,严格控制外出。

3、护理人员护理时带口罩穿隔离衣服进入房间。

4、老年人使用过的口杯、痰盂、包裹分泌物的纸巾须消毒处理或焚烧。

5、居室空气严格消毒或紫外线消毒。

6、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保持环境卫生、加强工作人员宿舍、院内老人居室通风换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锻炼。

(三)肠道隔离适用于由老年人的排泄物直接或间接污染了食物或水源而引起传播的疾病,如:伤寒、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等。

肠道隔离需切断粪-口传播途径。

肠道隔离措施:1、不同病种老年人分室居住,做好床旁隔离,隔离标识清晰,老年人之间不可互换物品和食物以防交叉感染。

2、接触不同病种老年人需分别更换隔离衣,接触污物时带口罩,手套。

养老院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养老院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养老院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一、发现鼠疫、霍乱以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时,应采取下列措施:1、对老人、病原携带者,应立即予以隔离,隔离地点为舒缓疗伤。

2、对疑似老人,在感染性疾病单独隔离确定诊断。

3、对老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老人的密切接触者,送至指定医院就医。

学观察和采取其它必要的预防措施。

4、对拒绝隔离者,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院采取强制措施。

5、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二、对于病毒性肝炎、肠道传染病患者我院感染性疾病科可以对其进行诊治。

三、对于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各科室不得推诿或者拒绝对其其他疾病进行治疗。

四、对于其它乙类、丙类和非法定传染病患者,我院不具备救治能力,应及时将老人转诊。

五、医护人员在传染病诊治过程中应规范操作,预防医源性感染及职业暴露:1、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老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老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老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六、机构设立专人负责全院感染控制工作,随时记录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

养老机构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规范(适用于各类养老机构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

养老机构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规范(适用于各类养老机构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

养老机构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规范1 范围本文件提供了养老机构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规范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出入管理、内部管控、疫情处置、宣传教育、防控培训、监测预警与信息上报、组织保障监督管理、评价与改进等应对管理内容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养老机构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0213-2019 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GB 14866-2006 个人用眼护具技术要求GB 19082-2009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T 21417.1-2008医用红外体温计第1部分:耳腔式GB/T 26366-2010二氧化氯消毒剂卫生标准GB/T 26373-2010乙醇消毒剂卫生标准GB/T 27306-200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餐饮业要求GB/T 34855-2017洗手液YY 0469-2011 医用外科口罩YY/T 0506(所有部分)老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YY/T 0969-2013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WS/T 367-2015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11-2018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3—2019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突发传染病疫情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的发病率水平。

3.2缓冲间进行传染病隔离区中清洁区与潜在污染区之间、潜在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设立的两侧均有门的小室,为医护人员的准备间。

3.3疫情防控按照疫病发生和发展的情况,及早发现病例,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控制疾病传播,减少疫病感染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

养老院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制度

养老院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制度

养老院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制度1. 引言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养老院内的居民和工作人员都能够享有安全和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为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控制和管理传染病的风险。

本制度将阐明养老院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管理原则和具体措施。

2. 管理原则2.1 养老院应建立专门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传染病管理制度。

2.2 所有养老院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培训,并定期进行复训。

2.3 养老院应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传染病的风险。

2.4 养老院应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并确保其有效使用和维护。

2.5 养老院应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并保证卫生条件达标。

3. 具体措施3.1 预防传染途径的控制:- 鼓励居民和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如勤洗手、保持清洁整洁的居住和工作环境等。

- 加强传染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和工作人员的传染病预防意识。

- 严格控制外部人员的进入,对访客及时进行排查和登记。

3.2 传染病的早期发现和控制:- 对居民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诊断传染病。

- 对出现传染病症状的居民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防止传染扩散。

3.3 传染病的紧急应对:- 建立养老院传染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责任分工。

- 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及时应对传染病紧急情况。

4. 监督与评估4.1 养老院应定期进行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的监督与评估,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和运行。

4.2 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养老院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加强培训和宣传。

5. 结论本养老院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保障养老院的居民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养老院应遵守上述原则和措施,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养老院的传染病预防工作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

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对保洁、护理等重点岗位的员 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 们的专业素质。
提高员工对感染防控的认识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教 育,提高员工对感染 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 性的认识。
鼓励员工发现并报告 院内感染事件,及时 采取措施防止感染的 扩散。
强调员工个人防护措 施的重要性,如佩戴 口罩、勤洗手等。
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员工培训
为了提高员工的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养老机构应定期开 展员工培训,包括但不限于消毒隔离技术、职业防护措施 、医疗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培训。
06
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的培训和教育
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定期开展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知识培训,确保员工熟悉并掌 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对新员工进行感染防控的岗前 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相 关规定。
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预防与控 制规范
汇报人: 2023-12-11
目录
• 引言 • 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基本要求 • 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操作规程 • 常见养老机构院内感染的预防
与控制措施
目录
• 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的监督与评估
• 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的培训和教育
01
引言
保持皮肤清洁
定期为老人洗澡、更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
及时处理伤口
发现老人有皮肤破损或软组织感染迹象时,及时 就医处理。
胃肠道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饮食卫生管理
确保养老机构的食品卫生安全,避免食品污染导致的胃肠道感染 。
加强手卫生教育
教育老人和工作人员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避免病从口入。
分餐制与餐具消毒
发现问题
在评估过程中,如发现存在感染防控不规范行为,应立即纠正并采取 相应措施。

养老院:构建有效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制度

养老院:构建有效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制度

养老院:构建有效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制度1. 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院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特别是在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如何构建有效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制度,保障养老院中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成为了当务之急。

2. 制度构建目标- 预防为主,防控结合:以预防为主导,通过严格的防控措施,降低传染病在养老院内的传播风险。

- 全面覆盖,精准施策:确保制度覆盖所有可能的风险点和环节,对不同传染病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 快速响应,及时处置:建立健全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确保一旦发现疫情,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 持续改进,科学管理:不断总结经验,根据疫情发展和防控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管理制度。

3. 制度构建内容3.1 组织架构- 成立专门的传染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监督和执行防控策略。

- 设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日常的防控工作。

3.2 人员培训- 定期组织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 明确各岗位的防控职责,确保每个工作人员都清楚自己的工作任务和应对措施。

3.3 监测预警- 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体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建立疫情报告制度,确保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病例,能够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3.4 防控措施- 严格执行入口筛查制度,对进入养老院的人员和物品进行全面检查。

-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杀菌,确保养老院的卫生条件达到规定标准。

- 推广个人卫生习惯,教育老年人做好手卫生,减少传染病传播风险。

3.5 应急响应-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个应急响应流程和责任人。

-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3.6 宣传教育- 加强对老年人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 通过各种形式,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帮助老年人正确理解和应对传染病。

4. 制度执行与监督-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养老院传染病防控制度

养老院传染病防控制度

养老院传染病防控制度目标该文档旨在制定养老院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制度,以确保养老院内老人的健康与安全。

传染病防控措施1.定期健康检查养老院应定期进行老人的健康检查,包括体温测量、病史记录等。

发现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的老人应立即隔离,进行进一步的筛查。

2.手卫生措施养老院应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并要求老人、员工和访客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食物、用餐前后、以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

鼓励老人使用免洗手消毒剂,随时保持双手清洁。

3.环境清洁和消毒养老院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公共区域、床铺、厨房、卫生间等场所,采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消毒剂。

特别要注意对常接触的物体和表面进行消毒,如门把手、水龙头、椅子等。

4.提供健康教育和宣传养老院应定期提供健康教育和宣传,包括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常见症状和就医指南等。

鼓励老人和员工定期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等。

5.访客管理养老院应限制访客数量,要求访客进行体温检测,并记录相关信息。

强调访客在进入养老院之前必须进行手卫生,并佩戴口罩。

6.文化、娱乐和社交活动管理养老院应暂停或限制大型聚会和集体活动,减少人员接触和传播风险。

鼓励老人参与个体活动,如阅读、散步等,以保持身心健康。

紧急响应预案1.传染病疫情监测及报告养老院应设立专门的疫情监测和报告机制,确保及时采取措施应对传染病疫情。

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立即通知相关卫生部门,并按照其指导开展相关处置工作。

2.隔离和封控措施养老院应设立专门的隔离区域,对疑似或确诊病例进行隔离。

卫生部门指导下,采取必要的封控措施,限制疫情蔓延。

3.信息发布与沟通养老院应及时向老人、员工和家属发布疫情信息,并及时回应相关咨询和关切。

配合卫生部门和媒体的信息发布工作,提供准确和透明的疫情信息。

总结养老院传染病防控制度是确保老人健康与安全的重要保障。

通过定期健康检查、手卫生措施、环境清洁和消毒、健康教育和宣传、访客管理和文化、娱乐和社交活动管理等措施,养老院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养老院感染疫情预防控制管理制度

养老院感染疫情预防控制管理制度

养老院感染疫情预防控制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养老院人口的增加和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养老院感染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变得尤为重要。

本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养老院内的居民和工作人员能够安全、健康地居住和工作。

二、预防控制策略为了减少感染疫情的风险和传播,养老院应采取以下预防控制策略:1. 感染控制管理团队成立专门的感染控制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和执行感染疫情预防控制措施,并进行相关培训和宣传。

2. 感染防护设施建立适当的感染防护设施,如隔离病房、消毒区域和通风设备,确保养老院内部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3. 个人防护用品和设备提供充足的个人防护用品和设备,包括口罩、手套、消毒剂等,以确保养老院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和安全。

4. 定期健康检查对居民和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包括体温测量和症状筛查,及时发现和隔离可能的感染疫情病例。

5. 教育和宣传活动组织教育和宣传活动,向居民和工作人员传达预防感染疫情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其防护意识和行为。

6. 紧急应对机制制定紧急应对机制,包括应急预案和疫情报告流程,以应对突发感染疫情,确保快速响应和有效控制。

三、责任分工为了有效执行预防控制策略,养老院应明确各方的责任分工:1. 养老院管理方负责制定和实施感染疫情预防控制管理制度,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2. 感染控制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和执行感染疫情预防控制措施,并监测疫情的发展和变化。

3. 养老院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感染防护措施,遵守预防控制制度,保护居民和自身的健康安全。

4. 居民及其家属配合养老院的感染防控工作,如积极参与健康检查、遵守隔离要求等。

四、总结养老院感染疫情预防控制管理制度的实施将为养老院内的居民和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各责任方应共同努力,严格落实预防控制策略,确保养老院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有效成果。

以上为养老院感染疫情预防控制管理制度的简要介绍。

养老院环境下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管理制度

养老院环境下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管理制度

养老院环境下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管理制度目标本管理制度的目标是确保养老院环境下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以保障老年人的健康与安全。

责任与义务- 养老院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管理制度。

- 养老院工作人员有责任遵守管理制度并积极参与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 养老院居民应配合养老院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自身的疾病情况。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措施1. 卫生清洁- 养老院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公共区域、卫生设施和用具。

- 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并鼓励居民和工作人员勤洗手。

- 定期清洁和更换床上用品和个人物品。

2. 疫情监测与报告- 养老院应建立疫情监测系统,定期对居民和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记录相关信息。

- 如发现传染病疫情或疑似病例,应立即报告相关卫生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

3. 接触传播控制- 养老院应加强对传染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和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

- 鼓励居民和工作人员佩戴口罩,特别是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区域。

- 推行社交距离措施,减少人员聚集和接触。

4. 疫苗接种- 养老院应积极组织居民和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并定期跟踪疫苗接种情况。

5. 隔离与治疗- 如发现传染病疫情或疑似病例,养老院应立即隔离患者,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 提供必要的医疗设施和物资,并与医疗机构进行紧密合作。

培训与监督- 养老院应定期组织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 监督部门应定期检查养老院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处罚与奖励- 对违反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管理制度的工作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 对在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中表现出色的工作人员,进行表扬和奖励。

宣传与告知- 养老院应定期组织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和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

- 向居民和工作人员提供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相关信息和指导。

以上是针对养老院环境下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管理制度,通过执行这些管理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保障养老院居民的健康和安全。

养老机构疫情防控管理规范(编制说明)

养老机构疫情防控管理规范(编制说明)

养老机构疫情防控管理标准(编制说明)吉林省地方标准《养老机构疫情防控管理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本任务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关于下达的2020年度吉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工程方案》吉市监标技字〔2020〕81号,方案编号为:DBXM102-2020。

方案名称为:《养老机构疫情防控管理标准》,(二)起草单位长春市社会福利院。

二、制(修)订标准的必要性、目的和意义(一)必要性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机构养老成为越来越多老人的选择。

吉林省养老机构呈现出数量多、分布广、效劳对象较为密集的特点。

近日,首发于湖北省武汉市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全国,该病毒传播速度极快,感染范围极广、防控难度极大,是一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和及省委省启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一级响应。

而养老机构是人员密集场所,老人易感。

从效劳对象方面来看,一方面,老人衰老与疾病共存,机体抵抗力弱,容易遭受季节性、流行性疾病的感染;另一方面,衰老使老人认知能力下降,卫生意识较差,极易发生交叉感染。

从效劳人员方面来看,护理人员普遍存在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对疫情感染的概念、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防护方法等认识缺乏,增加了交叉感染风险。

(二)目的养老机构的疫情防控工作至关重要,但从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体情况来看,全省养老机构出现各自为战、缺乏统一健全的疫情防控管理标准,故建立一套科学标准、运行有效的养老机构疫情防控管理体系,向防控各个环节精准发力,为疫情期间防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为疫情防控管理提供指引和参考至关重要。

(三)意义通过制定《养老机构疫情防控管理标准》,强化疫情管理,细化防控措施,标准处置流程,防止和降低疫情感染的发生,为当前和今后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统一标准和根本遵循,从而保障机构内老人的生命平安和身体健康有着深远的重要意义。

三、主要起草过程(一)预研阶段为指导我省养老机构开展疫情防控,细化防控措施,防止和降低疫情感染的发生,长春市社会福利院开展了编制养老机构疫情防控管理标准标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预研。

养老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制度

养老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制度

养老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制度目的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在养老院内预防和控制感染疾病的传播,保护养老院的居民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养老院的所有居民、员工和访客。

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为了预防和控制感染疾病的传播,养老院将采取以下措施:1. 健康监测:所有居民和工作人员每天定期进行体温测量,并填写健康状况登记表。

出现发热或其他感染症状的人员将立即接受医疗检查和隔离。

2. 个人防护措施:所有居民、员工和访客必须正确佩戴口罩,并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惯,包括频繁洗手和使用洗手液。

3. 室内环境清洁消毒:养老院将定期清洁和消毒公共区域和设施,特别是经常接触的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

4. 社交距离措施:养老院将确保居民和员工之间的社交距离,避免人员聚集和亲密接触。

5. 健康教育和宣传:养老院将进行定期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员工和访客的感染预防意识。

预案和紧急情况处理养老院将制定感染疾病紧急事件预案,并进行定期的演练。

在发生感染传播风险较大的紧急情况时,养老院将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 隔离和治疗:发现感染病例后,将立即隔离患者,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同时,对与患者有过接触的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和隔离。

2. 信息通报:养老院将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居民家属通报感染状况,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3. 感染调查和追踪:养老院将开展感染调查,追踪感染源和传播途径,并采取措施以防止进一步传播。

员工培训和管理养老院将对员工进行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培训,包括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清洁消毒技术和健康监测方法。

同时,将建立健全的员工管理制度,保证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监督和评估养老院将定期进行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监督和评估,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并根据需要进行改进和调整。

注意:本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具体措施和要求应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卫生部门的指导进行制定和执行。

养老院传染病预防规程

养老院传染病预防规程

传染病预防规程
1、建立养老机构传染病预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

主要领导负总责,确保认识到位、职责到位、经费到位、检查到位、奖励到位。

2、建立“群防群控、盖边沉底”的工作网络,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参与院内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积极性。

3、充分利用宣传栏、电子屏等多种形式对老人和员工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人们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4、教育老人和护理员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

即: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5、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医务室每年集中开展以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

6、严格执行食堂人员和护理员晨检及定期体检制度;严格执行感染预防和消毒隔离制度
7、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疫情管理台账制度。

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8、医务室作为具体实施机构,抓好日常管理工作。

9、落实督查、检查制度,严格责任追究,经常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并将其工作实绩纳入考核与奖惩。

养老机构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规范

养老机构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规范

DB地方标准DB XX/XXXXX—XXXX 养老机构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规范(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前 言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夏邦尼老年服务中心、宁夏邦尼沁椿养老服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玉霞、闫震亚、王雨彬、常红、张海娟、荀瑞、王冬梅、张静、梁彦。

本标准2020年首次发布。

养老机构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养老机构常规防护和突发传染病疫情时,防控组织管理、组织保障、清洁消毒、出入管控、内部管控、养老护理服务、宣传教育、防控培训、监督管理、监测预警与信息报告等防控应对管理内容进行了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养老机构突发公共事件响应机制下的疫情防控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0213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GB14866个人用眼护具技术要求GB19082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1908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T21417.1医用红外体温计第1部分:耳腔式GB/T26366二氧化氯消毒剂卫生标准GB/T26373乙醇消毒剂卫生标准GB/T273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餐饮业要求GB/T34855洗手液YY0469医用外科口罩YY/T0506(所有部分)老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YY/T0969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3术语和定义3.1突发传染病疫情是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的发病率水平。

3.2组织管理在机构负责人领导下,带领各级人员有计划、组织、实施、高效参与传染病突发疫情防控工作的应急指挥系统。

3.3DBXX/XXXXX—XXXX组织保障在传染病突发疫情中,做好人、财、物、时间、信息的组织管理,配备坚实的人力资源、医养救护物资,最大限度的保证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团体标准
T/SDAS148—2020
养老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规范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of communicable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T/SDAS148-2020
养老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养老机构的术语和定义、日常防控、传染病发生时预防控制、保障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养老机构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0213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
GB19082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GB1908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GB27950手消毒剂卫生要求
GB/T29353养老机构基本规范
WS/T31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YY0469医用外科口罩
YY/T0969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卫生部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年版)国务院第380号令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2003年版)卫生部
3术语和定义
3.1
养老机构senior care organization
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膳食、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综合性服务的各类组织。

3.2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
由病原微生物,如朊粒、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如原虫、蠕虫、医学昆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3.3
消毒disinfection
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1
T/SDAS148-2020
3.4
隔离isolation
将传染期内的传染源传播者、病原携带者或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和特殊环境中,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便于管理、消毒或治疗。

3.5
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communicable disease suffers&suspected communicable disease sufferers
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3.6
病原携带者carriers
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4日常防控
4.1人员准入
4.1.1工作人员就职前,应取得健康证,提供相应的健康体检材料,由养老机构核实、存档备案后方可入职。

4.1.2养老机构定期组织员工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动态性准确掌握员工健康状况。

4.1.3老年人入住前,应进行健康体检和评估,筛查乙肝、结核、艾滋病等疾病,提供相应的健康资料后方可入住。

4.2环境卫生
4.2.1合理保持生活和工作场所通风,建立清洁卫生工作机制,对养老机构内各区域进行清洁消毒工作,保持环境卫生。

4.2.2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对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

4.2.3开展防蚊防蝇、灭蚊灭蝇、灭鼠、灭蟑螂、灭蚤等工作,防止被虱、蜱等叮咬。

4.3个人防护
4.3.1注重饮食卫生,不食用腐烂变质食物,生吃蔬菜、瓜果应充分清洁。

餐具应定期消毒,保持清洁。

4.3.2加强饮水卫生。

保护水源,严防污染。

应尽量避免饮用生水。

饮水用具应定期消毒,保持清洁。

4.3.3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洗手时采用七步洗手法。

4.3.4提高个人卫生,定期修剪指甲、勤换衣物被服。

4.3.5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避免与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避免接触患者的血液、一次性用品、个人用品、污染物品等。

4.3.6避免被猫犬类、鼠类、蝙蝠类等咬、抓伤。

被咬、抓伤后应立即用20 %肥皂水冲洗伤口30 min 以上,并立即前往医院或预防接种门诊作进一步处理。

2
T/SDAS148-2020 4.4健康宣教
4.4.1对养老机构内员工、老年人、老年人家属等定期进行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公告栏、微信、广播、讲座、出入口海报张贴等多种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教育,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提高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意识和应对能力。

4.4.2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强合作与联系,关注传染病和防疫注射信息,为老年人和员工及时提供预防接种相关信息,倡导易感人群科学合理地进行防疫注射,降低养老机构内传染病暴发的风险。

5传染病发生时预防控制
5.1养老机构外发生社区流行
5.1.1老年人防护
5.1.1.1出入管理
5.1.1.1.1通过公告、电话、短信、微信、邮件等多种方式向老年人家属发布传染病流行信息,养老机构防控安排和相关服务通知,在主要出入口张贴防控告示。

5.1.1.1.2门卫加强出入管理,每天对所有出入人员进行实名登记。

5.1.1.1.3养老机构安排专人测量体温和消毒,询问并记录旅行史、健康状况等。

有以下任意一种情况者禁止进入:
——在严重传染病区域内逗留或接触过严重传染病区域相关人员;
——体表温度异常(腋温、耳廓、额等体表温度≥37.0 ℃,口温≥37.3 ℃);
——有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
——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与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经历;
——有皮疹、皮肤出血点等症状;
——有其他疑似症状。

5.1.1.1.4访客应当执行体温检测、戴口罩、全身及随身物品消毒等卫生防护措施,安排专门接待室,在指定区域和路线活动,禁止在生活区活动,并遵守相关防控要求。

5.1.1.1.5应劝导老年人尽量不外出。

确因特殊情况请假外出的老年人返回时,应当详细报告并记录活动轨迹、接触人群、聚餐饮食等情况,经隔离观察无异常后返回生活区。

5.1.1.2居室巡查
5.1.1.2.1巡查
每日居室巡查,观察了解老年人健康状况,做好记录。

5.1.1.2.2通风
每半日老年人居室通风不宜少于30 min。

不宜开窗通风的,应配备机械换气通风设备,必要时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等进行空气消毒。

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消毒。

开窗通风时,应先协助老人增减衣物,且避开风口。

5.1.1.2.3防蚊虫
3
T/SDAS148-2020
4根据蚊虫类型合理采用不同防蚊蝇用品用具,加强防蚊虫工作,为老年人居室和活动区域积极开展
灭蚊、灭蝇、灭蟑螂、灭蚤等工作。

5.1.1.3清洁卫生
5.1.1.3.1提醒或协助老年人做好洗漱、沐浴等个人清洁卫生,提供手消毒剂、洗手液、擦手纸或干手机,倡导老年人以七步洗手法勤洗手。

手消毒剂应符合GB27950的要求。

5.1.1.3.2保持老年人口腔、身体、衣物、床单元及居室清洁卫生。

经常晾晒老年人被褥衣服,床单被罩每周换洗消毒一次;老年人居室地面、窗台、床头柜、床围栏等,每天清水擦拭1次,每周擦拭消毒2次;公共区域每天消毒2次。

5.1.1.4饮水营养
每日保证老年人充足饮水量与营养摄入,饮水量1500 mL~2000 mL。

5.1.1.5活动
鼓励老年人开展适宜的户内外活动,加强身体锻炼,每天接受阳光照射不少于30 min,增强抵抗力。

5.1.1.6餐饮
5.1.1.
6.1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规定,严把食品采购关,严禁购买活禽野味。

5.1.1.
6.2做好餐(饮)具消毒,每次使用过的餐(饮)具应当煮、蒸30 min以上。

5.1.1.
6.3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制度,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 h以上。

5.1.1.
6.4当有处理膳食的员工出现发烧、腹泻或呕吐时,应暂停处理食物。

如有伤口,应以防水敷料覆盖,以防伤口的病原体污染食物。

5.1.1.
6.5养老机构应实行餐饮服务工作人员晨检记录制度。

5.1.1.
6.6任何人员进入养老机构食堂就餐或接触食物时,应严格进行手部清洁与消毒。

5.1.1.
6.7特殊注意事项
若传染病症状表现较轻微或不易察觉,当老年人出现如下表现时,应重点关注,注意跟进监测:——体温较平常升高1 ℃或以上;
——神智混乱、意识模糊及烦躁不安;
——不明原因的行为转变;
——不明原因的身体功能转变;
——排便习惯或大便质量转变;
——食欲不振或体重无故减轻;
——昏睡嗜眠,较平常虚弱乏力或无故跌倒;
——气促、心跳加速等。

5.1.2工作人员防护
5.1.2.1出入管理
5.1.2.1.1应根据需要在办公区域入口处设置监测点,结合各类传染病相应症状对员工进行询问或监测,作好记录。

出现异常情况时,联系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作进一步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