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重点知识点整理
初三道德法治知识点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1、改革开放的重要性:①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②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③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④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2、列举改革开放促进中国腾飞的实例: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②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3、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党的奋斗目标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7、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等同步富裕。
8、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①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③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9、如何做到共享发展成果?①党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②党和政府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③要增进民生福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10、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党和国家重视民生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11、实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什么意义?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实问题;②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③有利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④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⑤有利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⑥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1.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和革命指南,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2.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者。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邓小平理论为主要内容,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为组成部分的科学体系。
4.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是中央委员会,其下分为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等机构。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司法机关。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经济建设,不能脱离经济建设和发展。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建要解决三个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
8.一国两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和政策,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一个国家不同的地区可以有不同的制度和政策。
9.党的最高纪律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基本原则之一。
10.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初三中考政治复习要点汇编

初三中考政治复习要点汇编政治基本知识1. 国家的性质和作用2.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作用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点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作用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机构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3.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4.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意义国家机构和决策机制1. 国家权力机关的构成和职能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机构3. 国家政府的组成和职能4.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能5.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意义和目标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2. 公民的基本义务和责任3. 公民的政治参与形式和途径4. 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和培养途径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全1. 国家安全的内涵和重要性2. 国家安全观的形成和核心要义3.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的措施4. 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任务和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和方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优越性2. 人民民主的实质和基本特点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方面和基本途径4.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意义和基本要求世界政治与经济1. 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的主要特征2.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3. 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方针2.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经验和做法3.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国际影响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中国梦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任务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和战略安排以上是初三中考政治复习的要点汇编,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初三政 治笔记重点整理

初三政治笔记重点整理初中政治是一门帮助我们了解社会、培养正确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重要学科。
对于初三的同学来说,掌握政治知识尤为关键,因为这关系到中考的成绩以及对社会和政治现象的理解。
以下是对初三政治重点知识的整理。
一、国情教育1、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表现为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5、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二、经济建设1、我国的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3、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4、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三、政治建设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初三政治重点知识整理

初三政治重点知识整理一、导论本篇文档旨在为初三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政治重点知识整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初三政治的重点内容,为考试和未来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重点知识整理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领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推进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理论武装。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成果,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
2. 宪法法律知识-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 法律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3. 公民权利与义务- 公民权利公民权利是指公民在法律范围内享有的权利,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等。
- 公民义务公民义务是指公民在法律范围内应尽的责任,包括履行国籍义务、履行居住义务、遵守法律义务等。
4. 道德建设- 道德道德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行为规范,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
- 道德建设道德建设是国家和社会推进文明进步的重要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重要途径。
三、结论初三政治重点知识整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宪法法律知识、公民权利与义务和道德建设等方面的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总结,希望对学生的和考试有所帮助。
初三政治重点知识整理

初三政治重点知识整理一、国家与国家关系1. 国家的定义:国家是由一定领土、一定人口和一定政权组成的具有主权的独立政治组织。
2. 国家的成立:国家的成立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革命斗争实现独立,另一种是通过和平手段实现独立。
3. 国家的权力:国家的权力包括行政权力、立法权力和司法权力。
4. 国家的主权:国家的主权是指国家在自己的领土范围内享有独立决定一切事务的权力。
5. 国家间的关系:国家间的关系包括战争和和平两种状态,国家间通过外交手段进行交流和合作。
二、政治制度与政治生活1. 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国家主要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的制度。
3. 政治生活的内容:政治生活包括参与政治、了解政治、维护政治稳定等方面的活动。
4. 政治生活的意义:政治生活的健康与稳定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三、经济与社会发展1. 经济发展的目标: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2. 经济发展的手段:经济发展的手段包括改革开放、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等。
3. 社会发展的特点:社会发展的特点是多样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
4. 社会发展的挑战: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包括经济差距扩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
四、法律与法治1.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强制性的行为规范。
2. 法治的含义:法治是指国家和社会的一切行为都受法律的制约和保护。
3. 法治社会的特征:法治社会的特征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行政、司法独立等。
4. 法律意识的培养:培养法律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要通过教育和宣传加强法律知识的普及。
以上是初三政治的重点知识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政治知识点总结初三

政治知识点总结初三一、国家与政府1. 国家的概念国家是指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拥有独立的领土、人民和主权。
国家是一个地区、人民和政权的统一体,是政治生活的基本单位。
2. 政府的概念政府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统治和管理的机构。
政府的功能包括立法、行政、司法、外交等方面的职能。
3. 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国家与政府是紧密联系的,国家是政府的基础和前提,政府是国家的实现和体现。
政府是国家权力的组织者和行使者,依法承担国家事务,负责管理国家事务。
二、宪法与法律1. 宪法的概念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包括国家制度、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和政府机构等方面的规定。
2. 宪法的作用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具有保护公民权利、规范国家行为、保障国家制度稳定等重要作用。
3. 法律的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对人民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4. 法律的作用法律是国家行为的重要依据,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正和秩序的维护。
三、民主与共和1. 民主的概念民主是指人民通过选举、言论自由等方式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政治体制,是指人民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有广泛参与权利的政治制度。
2. 共和的概念共和是指国家的政体制度,国家首脑由选举产生,政权归人民所有,是与君主制相对立的一种政治制度。
3. 民主与共和的关系民主和共和是现代国家的政治制度两个重要原则。
民主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共和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种形式。
四、公民权利和义务1. 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存权、人身自由权、财产权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公民享有言论、信仰、居住、劳动就业等权利。
2. 公民的义务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法律、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等方面的责任。
3. 公民参与政治公民参与政治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体现。
公民可以通过选举、组织、表达意见等方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五、国家行政管理1. 行政管理的概念行政管理是政府机构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和处理的行为,是国家机关对社会进行管理、服务和调节的一种活动。
初三政治知识点梳理总结2024精选

初三政治知识点梳理总结2024精选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公有制为基础、有计划地发展工农业和国民经济各项事业的社会制度。
2.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对长时期的历史阶段,是在生产力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的条件下,逐步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阶段。
3.什么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消灭了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制度。
二、中国革命和建设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是中国革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的革命性质和发展阶段,它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为进入社会主义做好准备。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革命是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革命是:封建主义革命、资本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3.什么是土地革命?土地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发动农民群众斗争中,建立农村根据地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重要实践。
4.什么是四个现代化?四个现代化是指在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等方面实现现代化。
三、当代世界1.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和交流越来越紧密,世界各国的发展相互关联和影响的趋势。
2.什么是联合国?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最大规模的多边国际组织,旨在解决国际间的争端与矛盾,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3.什么是平等互利?平等互利是指国家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进行合作的原则,要求各方平等参与并获得互利共赢。
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1.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供求关系为调节机制的经济制度。
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障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的发展道路。
五、政治生活1.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它的组成部分。
2.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先锋队。
政治初三中考知识点

初三政治知识点归纳初三政治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1.共产党带领人民怎样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站起来)(1)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富起来)(2)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强起来)(3)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_,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我国是如何作出改革开放的抉择的?(改革开放的起点)(1)开启:1978年,党的_届_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2)推广: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3)成效: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党的_届_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1)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4.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政治初三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政治初三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政治学科是中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政治知识在中考中占据一定的比重,因此,初三学生需要着重复习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本文将对政治初三必考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相关内容。
1. 国家和政权1.1 国家的特征:领土、人民、主权1.2 国家的组成:领土、人民、主权的相互关系1.3 政权的来源:选举、继承、政变2. 国家经济管理2.1 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市场经济制度2.2 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公有制、私有制、混合所有制2.3 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与方法3. 共产党的领导3.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奋斗目标与纲领3.2 党的组织建设与党员发展政策4. 国家分权与权力制衡4.1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与作用4.2 行政机构的组成与职能4.3 司法机构的组成与职能5. 革命与建设5.1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里程碑事件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发展5.3 国家安全与国防建设6. 政治制度与民主法治6.1 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2 国家的民主权力机构6.3 法治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7. 人权与公民权利7.1 人权的概念与特点7.2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7.3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与方式总结:政治学科是中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学科之一,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至关重要。
政治初三必考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相关知识,全面把握政治学科的重要内容。
通过努力掌握这些知识点,学生能够在中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并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政治学科,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3.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 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省级政府、市县级政府。
7. 民主集中制:即民主决策和集中执行相结合的制度,实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内民主选举、党员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等。
8. 群众路线: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群众,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的工作。
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按照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意愿,行使自治权和特权,制定并实行自治条例,管理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
10. "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1. 党的最高领导体制: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2. 党的基本路线: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4. 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愿景和目标。
1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文化、政治和国防还比较薄弱,需要继续发展和壮大。
16. 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是国家的根本利益,必须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宗旨,全面推进国家安全工作。
初三政治全册知识点整理

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1、责任的含义: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2、责任的产生: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
这种承诺的表现: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的规定、传统习俗、分民身分、道德原则等。
3、角色和责任的关系:在社会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4、谁应该对我负责?首先应该是自己对自己负责。
5、为什么自己要对自己负责: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谁对自己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承担这种不负责任的现任;不负责任,为了掩盖一次过失,你可能会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付出更大的代价;如果不能自学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你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6、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承担新责任的过程。
7、当你在为别人、为社会承担责任的时候,很多人也在为你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
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受惠于他人对我们负有的责任,如父母、老师、医生、警察……8、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见第11页正文一节)9、怎样理解“责任=代价+回报”?(见第14页最上一节)(同时解答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是什么)10、承担责任对人的成长意义: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承担责任,才能勇敢,才能无私,才会有不断前进的动力,也有助于我们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有助于我们实现远大的理想。
11、对待可以选择的责任,我们的做法是(第14页最下一节)12、对待有些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却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我们的做法应该是(第15页正文)(该部分同时回答“怎样理解我承担,我无悔”)13、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具有责任心,是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的情感;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

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
一、国家与民族
1. 国家的概念:国家是一个独立的政治组织,由人民组成,拥有领土、政权和主权。
2. 国家的组成:国土、人民、政权和主权是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
3. 国家的独立性:国家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具备自主决策、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的能力。
4. 祖国与家乡:祖国是一个民族共同的、历史长久的家园,家乡是个人的出生地和成长地。
二、国家的政权
1. 政权的概念:政权是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2. 中国国家政权的特点:中国国家政权的特点是中国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
3. 地方政权:地方政权是国家政权在地方上的代表和执行机构,包括省级、市级和县级政权。
三、政治制度与政治活动
1. 政治制度的概念:政治制度是国家组织形式和政治权力运行
方式的总和,包括宪法、法律和政治惯等。
2. 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国家主席是国家元首。
3. 政治活动的形式:政治活动包括选举、议会活动、政治宣传
和社会团体等形式。
4. 政治研究与实践:政治研究和参与政治实践是培养公民意识
和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
四、爱国主义教育
1. 爱国主义的概念:爱国主义是指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忠诚,
是人的一种高尚品质。
2. 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家
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途径进行。
3. 爱国主义的表现:爱国主义可以体现在保卫祖国、献身社会、珍爱资源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
以上是初三政治知识点的简要整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详情请参考相关教材和课堂讲义。
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全册)

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全册)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知识要点整理单元一:世界大舞台第一课生活在地球村1、为什么说地球在“变小”?答: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都是用双脚在“丈量”土地。
直到近代,轮船、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逐步取代人力和畜力,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
人类行进的速度大大提高了,庞大的地球因此变小了。
2、地球村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答: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网络技术的全面运用,使得高山大海、河流险滩不再是难以跨越的阻隔,我们居住的这个庞大星球好像变小了,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
3、如何评价网络?答:网络具有了两面性,①它一方面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和对象,改变了过去的交往方式,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人生体验,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但网络也有消极的一面,②沉溺于网络的使用者会造成伤害,严重影响了一部分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
4、如何正确使用网络?答:(1)以健康的心态对待网络。
(2)侧重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
(3)要明确上网的目的,学会自我保护,遵守法律和网络规则,维护网络健康的环境,文明上网,礼貌交流。
5、地球村的优势(地球村生活真精彩)有哪些?答:①邻里交往很方便;②互通有无好处多;③相互学习真精彩。
6、国家之间互通有无的积极意义是什么?答: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拥有本国发展所需要的全部资源,生产出本国所需要的全部产品,或者只消费本国生产的产品。
国与国之间互通有无、调剂余缺,使各国消费者都能够享受别国创造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7、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世界经济日益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8、如何看待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之家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多,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
经济全球化使得许多国家在分工协作中获得经济利益,同时,也会拉大国与国之间的发展差距。
初三中考政治初中《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

初三中考政治初中《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初中政治必背知识点(一):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1、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2、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1)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2)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4、怎样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我国现阶段达到的小康还是总体上、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5、描绘理想中的全面小康社会蓝图:(1)综合国力显著增强(2)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3)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4)各方面的制度更加完善(5)对外更加开放6、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7、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请描述和谐中国的美好前景)9、为了实现全面小康,国家应该怎样做?(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现状,国家应该怎样做?)(1)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坚持改革开放(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5)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6)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7)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四个尊重”)的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等等。
10、为了实现全面小康,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1)努力学习,掌握适应现代化需要的专业技能(2)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竞争意识(3)增强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4)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11、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主要有哪些?(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3)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4)国家加强宏观调控(5)规范市场行为(6)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等。
12、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徐州),我们青少年该怎样做?(1)努力学习,使自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尊老爱幼,孝敬父母,邻里团结(3)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4)文明礼貌,保护环境,遵纪守法(5))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竞争意识(6)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13、你身边还有哪些不和谐之音?(举例)乱丢垃圾、考试作弊、打架斗殴、乱排放污水、手机黄网等14、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会过时吗?为什么?)(1)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2)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必须要艰苦奋斗(3)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初三知识点总结政治

初三知识点总结政治一、政治的基本概念1. 政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实现共同利益而进行的有关权力和利益的斗争,是协调社会关系的活动。
2. 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是通过政府和其他社会机构来组织和控制人们的行为。
3. 政治体制是指各国政治权力组织的形式和结构,政治制度是政治体制的操作机制。
二、国家的基本特征1. 国家是一个具有完整主权的独立政治实体。
2. 国家具有一定的领土和人民。
3. 国家具有独立的政治权力和行政机构。
4. 国家在国际关系中享有平等地位,有外交权和签订国际条约的权利。
三、国家的组成部分1. 国家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领土、人民、主权和政权。
2. 领土是国家的地理空间范围,是国家履行职责的基础。
3. 人民是国家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国家独立主权和法律的主体。
4. 主权是指国家在其领土范围内行使最高政治权力的能力和权利。
5. 政权是国家权力的具体表现,是国家行使权力的具体机构和人员。
四、政治权力的来源和性质1. 政治权力来自于人民,是由人民授予政府的。
2. 政治权力是强制性的,是通过一定的法律和制度来实现的。
3. 政治权力是统一的、专断的和不可分割的。
五、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1. 政治制度包括国家机构和它们的权力结构,是国家政权组织的基本形式和内容。
2. 政治制度包括国家的组织形式、体制形态、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内容。
3. 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机构的运行方式和权力的分配和制约机制。
六、国家的形式和类型1. 国家的形式主要包括民主制度和专制制度。
2. 民主制度是国家政权的实行方式,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政府机构来行使政治权力。
3. 专制制度是国家政权的实行方式,是由一小部分人或一个人来行使政治权力。
七、国家政权的性质和作用1. 国家政权是对人民的管理和治理,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的机构。
2. 国家政权是国家行使政治权力的机构,是国家推动财力项目发展的保障。
八、政治宪法的基本内容1. 政治宪法是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法律,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和保障国家政权的正常运转。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这一道路的核心要点包括: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充分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作用,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3.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提高人民的民主参与,加强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国家事务中的作用,确保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重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二、初级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这一制度的核心要点包括: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重要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党的政治和决策制度,确保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2.广泛的人民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充分发挥党的群众路线的巨大优势,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参与。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充分发挥法治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精选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精选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1 什么是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指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以公有制为主体、有计划按劳分配为主要形式的经济制度以及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各被剥削的劳动阶级及其先进分子参加的广泛的人民民主政治制度。
1.2 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在生产力不发达、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基本判断,是指从建国到2020年,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相对落后,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还存在较为显著的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
1.3 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无产阶级为主体,具有鲜明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现代社会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的总和,是指导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体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法律、历史等学科)。
二、现代中国经济建设2.1 什么是“三步走”发展战略?1978 年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前瞻性战略规划,指的是从面对经济落后的初步阶段到中等发达阶段再到全面发达的高水平阶段。
2.2 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在公共需求得到保障的前提下,通过竞争、供求关系等因素的调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益最优化的一种经济制度。
2.3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的一种以公有制和多种形式的所有制为基础,以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1 什么是三个代表?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根本政治立场,即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2 什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引领中国到达更高阶段的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团结奋斗的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政治重点知识点整理
初三政治重点知识点整理
1对青少年的成长法律给予特殊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国家的特殊关注。
2.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未成年人要认真学法、用法,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什么事犯罪――是指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6.我国法律的性质――体现工人阶级及广大劳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8公民的人身权利(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受到法律保护,要学会依法维护人身权利。
9.父母有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孝敬父母、依法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孝悌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