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火灾报警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规范及技术说明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规范及技术说明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规范及技术说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适用规范及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GBJ50166-200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15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4716-2005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4717-2005火灾报警报警器通用技术条件GB4717-2005上述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有不足或未能达到国家最新标准时;投标人应使系统设备和材料符合所有最新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并提供给招标人参照执行..2、系统的总体要求2.1本建筑根据建筑防火相关规定设置区域报警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按总线与多线相结合的形式设计..控制中心具有高度集中的权力;负责整个系统的控制、管理和协调任务;所有报警数据均要汇集到消防报警控制主机;所有联动指令均要由消防报警控制主机监视和控制..消防中心设备包括:消防报警区域控制主机、消防主控计算机、广播主控计算机、消防专用电话主机、消防广播柜及联动控制柜设备、防火漏电报警主机柜、备用电源等..2.2系统应按设计规范和图纸要求划分报警探测区域;在整个建筑各处按消防规范设置感烟、感温及红外光束探测器以及手动报警按钮..点型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的选择及设置部位应符合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所有的探测器应具有报警地址;所有手动报警按钮都应有报警地址;并应有动作指示灯..在所有手动报警按钮上或旁边设电话插孔..在主要疏散楼梯口设置报警指示灯;当某一楼层发生火灾时;该楼层的显示灯点亮并闪烁..系统应对消火栓箱按钮、水流指示器、安全信号阀和报警阀组、消防水池水位等设监测装置;随时传送其当前状态信号..消火栓按钮还须有直接启动消火栓泵的功能和动作确认灯..系统应对所有联动控制设备防排烟风机、消防泵、防火卷帘门、气体灭火柜、防火排烟阀、送风口、断电控制信号等;在系统向其发出控制输出信号后;应通过其相应反馈信号确认其当前的状态动作与否..控制输出与返回信号输入均应为直流24V..2.3系统应具有自动和手动两种联动控制方式;并能方便地实现工作方式转换;在自动方式下;由预先编制的应用程序按照联动逻辑关系实现对消防联动设备的控制;逻辑关系应包括“或”和“与”的联动关系..在手动方式下;由控制中心人员通过手动开关实现对消防设备的分别控制;联动控制设备上的手动动作信号必须在消防联动控制盘..2.4系统采用总线结构智能网络型;所有信息反馈到中心;在控制中心可进行配置、编程、参数设定、监控及信息的汇总和存储、事故分析..2.5系统必须具有报警响应周期短、误报率低、维修简便、自动化程度高、故障自动检测的特点..每个回路地址均可接探测器和控制模块;在地址分配上应不受限制..系统主机的容量须根据图纸要求确定;但必须保证每个回路留有10%以上的地址冗余..2.6在电气设计方面;应保证电子元器件的长期稳定正常工作;能清除内部、外部各种干扰信号带来的不良影响;有足够的过载保护能力;有一定承受外供电源的瞬间干扰和防雷击的能力..2.7要作到防火、阻燃和防止由于设备内部原因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具有防雷措施和良好的接地..3、系统的组成本工程设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对建筑物的火灾信号及消防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联动控制系统、火灾紧急广播、火灾专用固定电话及消防插孔对讲电话系统、消防电源监控系统、防火门监控系统及图纸所包含的其它消防控制系统..4、系统与设备的技术要求4.1现场条件:投标人提供的所有设备应适应现场的环境和电源条件可参照下列要求:海拔高度: 1000米以下环境温度:-10℃- +50℃最大日温差: 35℃最大月平均相对湿度: 95%在25℃时三相五线制电压: 0.38/0.22KV频率: 50Hz±5%电压波动:±10%4.2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置储存系统;系统之软件、数据、编程输入方式;可通过面板上键盘装置进行;当软件输入后;如主电源及备用电池均断电时;所有资料都不应丢失..另外;当软件功能需局部修改时;可允许利用面板上的键盘或编程电脑就地进行修改;而不应影响整个系统的其他部分正常工作..联锁控制..供选定的输出功能能以选定输入所控制;在需要的地方以延迟时间来驱动;此功能须以软件来控制..LCD显示屏显示报警区域显示报警探测器详细位置及编号显示探测器之工作情况:正常、故障及报警当故障时能显示故障的类型显示联动设备开关情况手触式按钮及键盘报警确认系统复位系统测试灯号测试蜂鸣器复位输入系统参数及联动程序闭锁及恢复部分设备系统资料查询系统电源报警信号系统故障置中文打印机:报警控制器应内置中文打印机;能即时打印出控制屏所发生的事件.. 详细打印出事件发生的地点、情况、时间及日期..联动控制盘有如下自动控制及接收讯号功能;并应留有10%扩充余量消防泵控制及返回信号喷淋泵控制及返回信号消防水池、水箱水位信号排烟风机控制及返回信号排烟阀控制及返回信号防火阀返回信号电梯回归控制及返回信号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动作返回信号水流指示器前闸阀关闭信号气体灭火装置的动作和返回信号设计图纸及国家相关规范要求的其他联动功能上述所有返回信号在联动柜上有LED显示;消防泵、喷淋泵、排烟风机要求联动柜上有手动控制按钮..灵敏度检测达到一级标准;带高亮度红色发光二级管;通过智能模块可连入主机报警系统;二总线制;与智能探测器能混合连接在智能回路上..感烟探测器应为光电型..感温探测器为定温型..使用电压: DC16~32V动作确认灯:红色LED × 1 点灯4.2.4手动报警器具有独立地址码;按压报警后;发光二极管会亮起;带有测试锁匙;表面红色;阻燃材料..动作确认灯:红色LED × 1 点灯地址使用:在一回路地址内可任意设定;不应有任何限制4.2.5输入/输出模块:具有独立地址码;具有控制和监测功能;能对模块的工作状况作周期性自检..使用电压: DC16~32V传送表示灯:红色LED动作应答灯:红色LED适用防排烟设备:DC24V 控制装臵地址使用:在一回路地址内可任意设定;不应有任何限制4.2.6充电机及后备电池:供消防系统内所有设备使用24VDC电源;平时将220VAC转换成24VDC;并对电池组浮充电;当220VAC故障时;由电池组向系统供电..电池组的容量可维持系统24小时之正常操作及1小时报警状态使用..电池组使用封闭式免维护电池..充电机面板上有电流表、电压表、快速充电开关、交流直流电源指示灯、故障指示灯等..充电机内须有进出线保护熔断器..4.2.7警铃所有警铃为直径150mm红色;工作电压为24VDC..4.2.8消防电话:4.2.8.1总机有用作选定各内部固定电话机及各层电话插孔地址的按钮..外接电源为220VAC 50HZ单相供电;有独立后备电源或与消防系统共用24VDC后备电源..4.2.8.2固定式消防电话分机消防分机听筒一经提起;主机即有声光讯号显示;在主机按下此内部电话之选择按钮;主分机即可通话;当主机需与分机联络时;按下主机上的分机选择按钮;分机有声讯号通知接听;消防电话为台式或持墙式..4.2.8.3消防电话插孔当手提式电话插入插孔;主机上即有声光讯号;在主机上按相应的选择按钮;即可通话..4.2.8.4 手提式电话:美观轻便;便于携带;并附有与电话插孔相配的插头..4.2.9声光报警器:颜色应为红色;频闪寿命大于100000次;频闪灯亮度大于75cd;音量输出大于90dB.4.2.10消火栓按钮:具有独立地址码;有直接启动消火栓泵的功能有消防泵启动回答指示灯有防水罩;有防水能力带有测试锁匙4.3消防系统联动及控制要求低压出线回路及各层非消防负荷主开关设分励脱扣器;当火灾报警时;消防控制室手动或自动关断新风机组、排风机、送风机等..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根据火情切断相关区域的其它非消防电源..亮所有消火栓按钮指示灯.. 消火栓主备泵的工作、故障、电源、手自动倒换状态需反馈到消防控制室..全信号阀、检修阀和报警阀组进行监视;任何一个水流指示器和报警阀组动作后;在消防中心可显示该激活的指示器和报警阀组位臵..在自动方式下;报警阀动作后;由系统程序自动启动喷淋泵;并返回设备动作回读信号..在手动方式下;由消防中心人员手动启动喷淋泵.. 喷洒泵主备泵的工作、故障、电源、手自动倒换状态需反馈到消防控制室..将归首信号返回消防中心..电梯的火灾指令开关用钥匙开关;由消防控制室负责火灾时的电梯控制.. 所有电梯由设在消防中心的电梯监控盘监视运行状态..阀周围的温度超过280℃时;排烟防火阀熔丝熔断;自动关闭阀门;同时联动自动关闭相应的排烟风机;消防中心监视防火阀状态..低速或高速运行;作为通风使用;火灾时;高速运行;作为排烟风机使用..通风状态时就地手动启停或由DDC系统自动控制..火灾报警后;由消防控制室直接控制;手动或自动启动风机高速运行在排烟状态;接受其反馈信号并进行显示..就地或由DDC系统自动控制;作为送风使用;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直接控制;手动或自动启动风机在消防补风状态;接受其反馈信号并进行显示..联锁开启火灾层及上下相邻层的加压送风口;同时接受其反馈信号并进行显示..4.3.11设计图纸要求的其他联动功能..。

火警操作规程

火警操作规程

火警操作规程
标题:火警操作规程
引言概述:
火灾是一种极其危(wei)险的事故,一旦发生火灾,正确的火警操作规程可以匡助人们及时有效地应对火灾,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掌握火警操作规程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火警报警方式
1.1 火警电话报警
1.2 火警手动报警
1.3 火警自动报警
二、火灾初期应对措施
2.1 发现火灾即将报警
2.2 尽量避免火势蔓延
2.3 尽快疏散人员
三、火灾逃生注意事项
3.1 保持镇静,避免恐慌
3.2 沿着疏散通道有序撤离
3.3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吸入有毒烟雾
四、火灾扑救方法
4.1 使用灭火器扑救
4.2 用湿毛巾捂住灭火器喷口
4.3 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火势蔓延
五、火警后处理
5.1 确保火灾已彻底扑灭
5.2 防止火灾再次发生
5.3 做好火灾事故报告和记录
总结:
掌握正确的火警操作规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学习火警操作规程,做好防火准备工作。

希翼大家能够牢记火警操作规程,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火灾报警设计规范

火灾报警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合理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早期发现和通报火灾,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保卫社会主义现代比建设,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使用方便。

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内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等有爆炸危险的场所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第1.0.4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第2.0.1条报警区域应按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

一个报警区域宜由一个防火分区或同层的几个防火分区组成。

第2.0.2条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套)间划分。

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500ms。

从主要出入口能看待其内部,且面积不超过1000mz的房间,也可划为一个探测区域:第2.0.3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非重点保护建筑,可将数个房间划为一个探测区域:一、相邻房间不超过五个,总面积不超过400ms,并在每个门口设有灯光显示装置;。

二、相邻房间不超过十个,总面积不超过1000mz,在每个房间门口均能看清其内部,并在门口设有灯光显示装置。

第2.0.4条下列场所应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一、敞开、封闭楼梯间;二、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会用的前室;三、走道、坡道、管道井、电缆隧道;四、建筑物闷顶、夹层。

第三章系统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3.1.1条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应按国家现行的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3.1.2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有自动和手动两种触发装置。

第3.1.3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备应选用经国家有关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单位检验合格的产品。

第二节系统的形式及设备布置第3.2.1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选用下列三种基本形式:一、区域报警系统;二、集中报警系统;三、控制中心报9系统。

消防报警及气体灭火设备技术规范及要求

消防报警及气体灭火设备技术规范及要求

消防报警及气体灭火设备技术规范及要求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1.1概述2.1.1.1本文件为XXXXXXXX火灾报警系统招标的技术规范书部分。

投标方必须对本文件的每一条款作出明确答复,并给出详细的技术数据。

诸如“己知”、“理解”或“同意”等非确切的答复是不可接受的。

2.1.2主要技术要求及指标2.1.2.1消防监控中心1.消防监控中心的室内设备布置应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要求。

2.1.2.2报警控制主机1.所有控制器均满足GB-2006《消防联动控制系统》、GB4717-2005《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产品3C认证实施规则》。

2.控制器的单机、网络容量大,菜单方式,操作方便。

3.具有黑匣子功能,可存贮1000条火警记录、故障记录、请求记录、启动记录、反馈记实、人员操作记实、监管报警记实,并能实现打印功能。

4.具有监管报警功能,可监测现场漏电电流的报警信息,并可实现自动控制漏电断电。

5.具有对手动报警按钮的状态识别功能。

6.可修改各种信息显示的等级。

7.联网信息传输和显示的种类更加丰富。

8.专设复位键,操作轻易快捷,有软件暗码保护,安全可靠。

复位后状态可快速建立。

9.控制主机具有四种以上警报提示音。

10.具有专用声光警报器输出接口及专用消音按键。

11.具有输出禁止功能。

12.具有回路短路保护、电源短路保护功能。

13.具有对备电欠压后保持1小时的故障警告功能。

14.具有抗浪涌和辐射传导保护功能,抗干扰能力强。

15.具有网络通讯功能,可与其他楼宇体系联网。

2.1.2.3探测器1.探测器必须满足新国标(感烟:GB4715-2005;感温:GB4716-2005),接近国际标准。

2.具有对黑烟灵敏,可报四把火(SH1:木材热解阴燃火,SH2:棉绳阴燃火。

SH3:聚氨酯塑料火,SH4:正庚烷火)。

3.具有抗浪涌和辐射传导保护功能,抗滋扰能力强。

4.采用专用嵌入式MCU技术的第二代分布智能型产物。

火灾报警技术的消防法规与标准要求

火灾报警技术的消防法规与标准要求

火灾报警技术的消防法规与标准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火灾事故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消防法规和标准要求。

火灾报警技术作为预警和控制火灾的重要手段,在这些法规和要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消防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消防法规是国家为了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在火灾报警技术领域,消防法规主要包括建筑消防法规和产品消防法规。

建筑消防法规主要规定了建筑物的防火要求和消防设施的配置要求,而产品消防法规则规定了各类消防产品的性能要求和使用规范。

在中国,建筑消防法规主要由《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消防设施设计规范》等构成。

这些法规明确了建筑物的防火分区划分、疏散通道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配置等要求。

而产品消防法规则由《建筑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细则》、《消防报警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等构成,对消防报警产品的性能指标、测试方法和认证程序进行了明确。

二、火灾报警技术的标准要求火灾报警技术标准是对火灾报警系统设计、安装和使用的具体要求。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火灾报警系统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以提高火灾预警和控制的效果。

在国际上,ISO 7240系列标准是火灾报警技术的重要参考。

该系列标准包括ISO 7240-1:2014《火灾报警系统第1部分:总则》、ISO 7240-2:2003《火灾报警系统第2部分:探测器》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火灾报警系统的基本要求、探测器的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等。

在中国,火灾报警技术的标准主要由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构成。

国家标准如GB 50116-2013《建筑消防设施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 16806-2012《火灾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等,规定了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要求。

而行业标准如GA 167-2007《公共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技术规范》、GA 209-2007《住宅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技术规范》等则对不同类型建筑物的火灾报警系统进行了详细规定。

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技术要求一. 总则1.技术条件的使用范围仅限于_珠海长隆海洋科学馆项目。

2.本技术条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条件和标准的优质产品。

3.如果投标人所投产品未能达到本技术条件的要求且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条件和条文作出说明,则招标人有权作废标处理。

4.产品应满足本技术要求书及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和制造。

若在设计和制造中应用的某项标准或规范在本技术规范书中没有规定,则投标人应详细说明其所采用的标准和规范,并提供该标准或规范的完整中文原件给招标人。

只有当其采用的标准和规范是国际公认的、惯用的,且等于或优于本技术要求书的要求时,此标准或规范才能为招标人所接受。

5.*任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所连接的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模块等设备总数和地址总数,均不应超过3200点,其中每一总线回路连接设备的总数不宜超过200 点,且应留有不少于额定容量20% 的余量;任一台消防联动控制器地址总数或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所控制的各类模块总数不应超过1600 点,每台联动总线回路连接设备的总数不宜超过100 点,且应留有不少于额定容量20% 的余量。

6.*系统总结上应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每只总结短路隔离器保护的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模块等消防设备的总数不应超过32 点;总结穿越防火分区时,应在穿越处设置总结短路隔离器。

7.*高度超过100m 的建筑中,除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的控制器外,每台控制器直接控制的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和模块等设备不应跨越避难层。

8.海水区域以及潮湿场所需要配备防水底盒以及防水措施,确保不至于发生设备进水现象发生。

二. 招标总体要求1.招标范围包括产品的深化设计、供应、指导安装、系统调试、验收等。

2.所有装置必须可满足每天24小时运行(维修和保养时除外)的正常工作。

3.所有装置设计必须考虑防火、防尘、耐用、节能、容易清洁。

火灾报警系统技术规范书

火灾报警系统技术规范书

火灾报警系统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目录1 总则 (3)1.1 一般规定 (3)1.2 投标人应提供的资质及相关证明文件 (3)1.3 工作范围和进度要求 (4)1.4规范性引用文件 (4)1.5 需随设备提供的资料 (5)1.6 投标时必须提供的技术数据和信息 (5)1.7 到货、安装、调试、验收 (6)2 通用要求 (6)3 产品试验 (6)4其他要求 (6)1 总则1.1 一般规定1.1.1本技术规范所列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含联动控制系统)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探测器、声光报警器、手动报警按钮、消防广播等,适用于公司系统。

1.1.2 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1.1.3 投标人须仔细阅读包括本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和专用部分)在内的招标文件阐述的全部条款。

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应符合招标文件所规定的要求。

1.1.4 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提出了对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5 本招标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标准和本招标文件技术要求的全新产品,如果所引用的标准之间不一致或本招标文件的要求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要求较高的指标执行。

1.1.6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差异,则表示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招标文件的要求。

如有与本招标文件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必须逐项在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5(技术偏差表)中列出。

1.1.7 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未尽事宜,由合同签约双方在合同谈判时协商确定。

1.1.8 本技术规范中涉及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有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准。

1.1.9 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中通用部分各条款如与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有冲突,以专用部分为准。

火灾自动报警标准规范图集

火灾自动报警标准规范图集

图形及文字符号注:本图集中直接控制线路包括连锁控制线路和手动直接控制专用线路。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框图(现行)条文2.0.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火灾早期特征,发出火灾报警信号,为人员疏散、防止火灾蔓延和启动自动灭火设备提供控制与指示的消防系统。

条文说明2.0.1 本条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定义作出新的解释。

注:1. 本框图给出的是一个集中报警系统的构成示意图,用于说明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具体工程中,系统构成应由设计人员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配置。

2 消防电源及备用电源的设置见本图集第71页。

提示1.《规范》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定义,明确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具有联动控制功能。

2.本框图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现行架构。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框图(目标)注:1.本框图给出的是一个集中报警系统的构成示意图用于说明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具体工程中,系统构成应由设计人员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配置。

2.消防电源及备用电源的设置见本图集第71页。

提示1.本框图给出的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发展目标,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中各子系统自成系统,消防联动控制器不再直接控制末端设备,而是通过各种消防电气控制装置进行控制。

2.各种消防电气控制装置将逐步成为定型产品,并均应通过消防认证。

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条文3.1.5 任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所连接的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模块等设备总数和地址总数,均不应超过3200点,其中每一总线回路连接设备的总数不宜超过200点,且应留有不少于额定容量10%的余量;任一台消防联动控制器地址总数或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所控制的各类模块总数不应超过1600点,每一联动总线回路连接设备的总数不宜超过100点,且应留有不少于额定容量10%的余量。

条文说明3.1.5 多年来对各类建筑中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以及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检验结果统计分析表明,火灾报警控制器所连接的火灾探测器、控制和信号模块的地址总数量,应控制在总数低于3200点,这样,系统的稳定工作情况及通信效果均能较好地满足系统设计的预计要求,并降低整体风险。

火灾报警技术标准与规范解读

火灾报警技术标准与规范解读

火灾报警技术标准与规范解读火灾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火灾,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火灾报警系统应运而生。

然而,为了确保火灾报警系统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标准与规范。

本文将对火灾报警技术标准与规范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标准。

一、火灾报警技术标准的重要性火灾报警技术标准是指为了保证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和使用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而制定的文件。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家或行业组织制定,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火灾报警技术标准的制定和遵守对于确保火灾报警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二、火灾报警技术标准的分类火灾报警技术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和应用领域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火灾报警技术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设计标准:这类标准主要规定了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原则、参数要求和布局要求等。

例如,标准可以要求火灾报警系统的探测器布置密度、声光报警器的安装位置和音量等。

2. 安装标准:这类标准主要规定了火灾报警系统的安装要求和施工规范。

例如,标准可以要求火灾报警系统的电缆敷设方式、探测器的安装高度和固定方式等。

3. 维护标准:这类标准主要规定了火灾报警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检修要求。

例如,标准可以要求定期对火灾报警系统进行测试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三、火灾报警技术标准的具体内容解读火灾报警技术标准通常包含了大量的具体内容,下面将对其中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解读。

1. 探测器类型和参数要求:火灾报警系统中的探测器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类型和参数要求直接影响系统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标准通常会规定不同场所和用途下应使用的探测器类型,以及其灵敏度、响应时间和误报率等参数要求。

2. 报警信号传输方式:火灾报警系统的报警信号传输方式对于及时发现和处置火灾至关重要。

标准通常会规定火灾报警系统的报警信号传输方式,如有线传输、无线传输或者联网传输等,并对其可靠性和传输速度等进行要求。

消防火警处理规程模版

消防火警处理规程模版

消防火警处理规程模版一、火警报警与接警1. 每位员工对火警报警方式进行培训并掌握相关知识;2. 准确、迅速发现火警情况,立即按照规定的电话号码或操作按钮触发火警报警设备;3. 确认火警报警设备的工作状态,避免因故障导致误报或漏报;4. 确保接警人员24小时值班,并接听并记录火警报警电话;5. 接到火警报警电话后,及时做好相关记录,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二、火警情况确认与处置1. 接警人员应向报警人核实火警情况,并通过指定电话联系消防队伍;2. 根据被报火警的类型、地点等信息,相应部门应立即派遣人员前往现场进行确认;3. 火警确认人员应全程携带灭火器材,对火情情况进行准确确认,并及时上报总指挥部,并向其报告确认情况;4. 若确认火灾情况,应立即组织人员疏散,并启动灭火预案;5. 疏散期间,引导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并远离危险源,如有伤员,应第一时间进行救护与送医;6. 确认火灾面积和火势,迅速通知消防队伍,确保及时到达现场并展开灭火工作;7. 配合消防队伍指挥,按照相关的灭火步骤和方法进行灭火工作;8. 在火警处置过程中,及时汇报火警情况和灭火进展给总指挥部。

三、组织人员疏散与求生1. 火警发生后,人员疏散是第一要务,应迅速启动疏散预案;2. 疏散时,根据防火通道的标志指引人员有序疏散,避免拥挤和踩踏;3. 安排人员负责引导疏散,并确保有序进行;4. 若火势迅速蔓延无法疏散,人员应根据求生训练内容寻找避险场所,并做好防护措施;5. 遭遇烟雾,应低姿态缓慢移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较高位置找到干净的空气;6. 在疏散过程中,不能丢弃易燃物品,避免引发更大的火灾风险。

四、灭火工作1. 确认火灾情况后,按照灭火预案进行灭火工作;2. 确定灭火器材和灭火装备是否能够胜任灭火任务;3. 灭火工作应有专人负责指挥并组织灭火工作;4. 灭火器材的选择应准确,灭火器的使用应根据不同类型火灾选择合适的灭火方式;5. 在灭火过程中,应注意火势扩大的风险,对周围环境要有周全考虑;6. 灭火中要有适度的人员配备,确保灭火工作的安全和有效;7. 确保灭火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得中途停止或放松警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3071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3071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ﻫ1总则1.0.1 为了合理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内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等场所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ﻫ1.0.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强制性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0.1报警区域Alarm Zoneﻫ2术语ﻫﻫ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按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的单元。

ﻫ2.0.2探测区域Detection Zoneﻫ将报警区域按探测火灾的部位划分的单元。

2.0.3保护面积MonitoringArea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面积ﻫ2.0.4 安装间距Spacingﻫ两个相邻火灾探测器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ﻫ2.0.5保护半径Monitoring Radiusﻫﻫ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单向最大水平距离。

ﻫ2.0.6区域报警系统LocalAlarm Systemﻫ由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简单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ﻫ2.0.7集中报警系统Remote Alarm Systemﻫ由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较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ﻫ2.0.8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Control CenterAlarm System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1系统保护对象分级ﻫ3系统保护对象分级及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ﻫﻫ3.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并宜符合表3.1.1的规定。

解读火灾报警设备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

解读火灾报警设备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

解读火灾报警设备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火灾报警设备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解读火灾报警设备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探讨其在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理中的作用。

一、技术规范的重要性火灾报警设备技术规范是为了确保火灾报警设备的质量和性能达到一定标准而制定的。

它规定了设备的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旨在提高火灾报警设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首先,技术规范确保了火灾报警设备的适用性。

根据不同场所的需求,技术规范规定了不同类型的火灾报警设备的要求。

例如,对于高温环境,规范要求设备具有耐高温性能;对于易燃易爆场所,规范要求设备具有防爆性能。

这些规定保证了设备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正常工作,提高了火灾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其次,技术规范保证了火灾报警设备的可靠性。

规范要求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通过严格的检测和测试,确保其质量和性能达到规定要求。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设备的故障率,提高火灾报警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技术规范确保了火灾报警设备的有效性。

规范要求设备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并能够准确地指示火灾发生的位置。

同时,规范还对设备的灵敏度、响应时间等性能进行了要求,以确保设备能够在火灾初期发现火灾迹象,为人们的逃生提供更多的时间。

二、标准要求的内容火灾报警设备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的设计要求:规范要求设备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并能够满足不同场所的需求。

例如,对于大型商场,规范要求设备具有大容量、多探测点的特点,以满足复杂环境下的火灾预警需求。

2. 安装要求:规范要求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例如,设备的安装位置应选择在易燃易爆物品远离的地方,以减少误报和误警的可能性。

3. 使用要求:规范要求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关操作规程。

例如,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测试和检修等工作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维护要求:规范要求设备的维护保养必须按照规定周期进行,并且要有相应的记录和报告。

火灾报警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要求

火灾报警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要求

火灾报警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要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火灾报警技术在预防和控制火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火灾报警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对其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火灾报警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要求。

一、火灾报警技术的标准化要求1. 设备标准化:火灾报警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如GB 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和GB 16806-2010《火灾报警系统用探测器》等。

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装都应遵循这些标准,以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2. 报警信号标准化:火灾报警系统中的报警信号应具备统一的声音、光线或其他形式,以便人们能够快速识别并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报警信号的音量和亮度也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确保其在不同环境下的可听见性和可见性。

3. 报警信息标准化:火灾报警系统应能够提供准确、清晰和完整的报警信息。

报警信息包括火灾发生地点、类型、程度等详细信息,以及相应的应急指示。

这些信息应以标准化的格式进行记录和传输,以便相关人员能够迅速作出反应。

二、火灾报警技术的规范化管理要求1. 设备安装与维护:火灾报警系统的设备安装和维护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流程。

设备的安装位置、布线、接地等都应符合相关要求,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故障排除。

2. 定期检测与维修:火灾报警系统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修,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检测内容包括设备的功能性测试、报警信号的响应时间、报警信息的准确性等。

发现问题时,应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以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人员培训与管理:火灾报警系统的使用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系统的操作方法、故障处理和应急措施等。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人员的责任和权限,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管理。

4. 应急预案与演练:火灾报警系统应与相关的应急预案相结合,进行定期的演练和评估。

演练内容包括火灾报警信号的接收、处理和通知、疏散逃生等。

火灾报警系统设置规范遵循消防管理要求

火灾报警系统设置规范遵循消防管理要求

火灾报警系统设置规范遵循消防管理要求火灾报警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安全设施,它在及早发现火灾并采取相应措施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火灾报警系统的有效运行,其设置需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消防管理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火灾报警系统的规范设置,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设备布置规范火灾报警系统的设备布置应合理、科学,以充分覆盖被保护区域。

首先,各个区域的火灾报警设备必须按照设计方案合理分配,以确保每个区域都能及时传感到火灾信号。

其次,设备布置要避免被大型家具、隔板、栏杆等物体遮挡,以免对火灾信号的探测与传播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在选择设备布置位置时,还需考虑到长期使用和维护方便,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二、设备类型及技术要求1. 火灾报警探测器火灾报警系统主要依靠探测器来发现火灾。

根据场所的不同,可以选择适合的探测器,如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热感火灾探测器、气体火灾探测器等。

每个探测器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具有可靠的探测性能和稳定的工作特性。

2. 报警控制面板火灾报警控制面板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探测器的火灾信号,并及时采取警报行动。

面板应具备自动、手动报警功能,并能与其他设备进行联动,如联动喷淋系统、联动排烟系统等,以全面应对火灾发生。

3. 报警显示装置报警显示装置将火灾信号转化为可见或可听的形式,以提醒人们发生火灾的危险。

显示装置应设置在易于被人们注意到的地方,并确保在任何时间都能正常工作。

4. 主要配件除了上述设备外,火灾报警系统还需要配备电源、防雷保护、信号电缆等主要配件。

这些配件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具有一定的防火和抗干扰能力。

三、设备布线和接线规范1. 设备布线规范设备布线应遵循最短路径原则,尽量减少电缆长度,降低传输信号时的损耗,并且避免电缆与强电线路、感应设备等高干扰源的交叉,以免影响系统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

2. 接线规范火灾报警系统的接线应按照正确的接线方式进行,以确保电路的正常通断和信号的稳定传输。

根据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

根据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

国家消防技术标准一、火灾报警系统技术标准1. 系统的组成和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包括报警控制器、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消防联动控制器等组成部分。

2. 报警控制器应具有自动和手动两种触发方式,当发生火灾时,能够根据探测器检测到的火灾信号,自动或手动启动报警装置,向消防控制室或相关部门发出火灾警报。

3. 探测器应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选择、安装和使用,能够对火灾发生时产生的烟雾、火焰等信号进行检测,并及时将信号传输给报警控制器。

4. 手动报警按钮应设置在明显、易于操作的位置,当发现火灾时,能够手动触发报警装置,向消防控制室或相关部门发出火灾警报。

5. 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能够将火灾报警信号传输给相应的消防设备,并根据需要进行控制和操作,以保证灭火和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技术标准1. 系统的组成和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包括喷头、管道、水流指示器、报警阀等组成部分。

2. 喷头应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选择、安装和使用,能够根据火灾发生时产生的烟雾、火焰等信号进行检测,并及时喷水灭火。

3. 管道和水流指示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能够保证水流的畅通和正常指示。

4. 报警阀应能够根据水流指示器发出的信号,自动或手动启动报警装置,向消防控制室或相关部门发出火灾警报,同时启动喷水灭火系统。

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控制和操作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能够实现自动和手动两种操作方式。

三、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1. 系统的组成和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包括送风口、排烟口、风机等组成部分。

2. 送风口应设置在疏散走廊和楼梯口等位置,能够保证在火灾时向疏散通道内送风,提高疏散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排烟口应设置在排烟管道等位置,能够将火灾时产生的烟雾及时排出。

4. 风机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能够保证送风和排烟的正常进行。

防烟排烟系统的控制和操作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能够实现自动和手动两种操作方式。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6_20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6_203

笔者对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X》与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X》的区别做了整理,列出了新规X在以往的基础上新增的内容,以方便大家对GB50116-2013与GB50116-98之间做出清晰区分。

一、目录1、增加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相关设计规定。

2、增加道路隧道、油罐区、电缆隧道以及高度大于12米的空间场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相关设计规定。

3、取消第3章系统保护对象分级及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

4、将原第4章(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第5章(系统设计)与第6章(消防控制室和消防联动控制)内容合并为新的第3章(系统设计)。

5、增加区域显示器、模块、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传输设备或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等设备设置规定。

二、术语不再引入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定义;增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信号、联动反馈信号、联动触发信号的定义。

三、基本规定①3.1一般规定1、增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使用场所规定:3.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用于人员居住和经常有人滞留的场所、存放重要物资或燃烧后产生严重污染需要及时报警的场所。

2、增加系统中各类设备之间接口通讯协议的强制性规定:3.1.4系统中各类设备之间的接口和通讯协议的兼容性应满足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3、增加火灾报警控制器地址总数、单回路设备总数、回路设备余量;模块总数、联动回路中设备总数、联动回路设备余量的详细规定。

4、增加隔离器设计相关规定。

5、规定超过100米的建筑中跨避难层应设置独立的火灾报警控制器。

6、规定水泵控制柜、风机控制柜等消防电气控制装置不应采用变频启动方式。

7、规定地铁列车上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通过无线网络等方式将列车上发生火灾的部位信息传输给消防控制室。

②3.2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1、系统形式的选择改为按照报警和联动要求进行选择,原规定中按照系统对象保护等级进行选择(特级、一级、二级)。

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

GB 50116 - 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1 总则1.0.1为了合理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构筑物中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等场所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

1.0.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 0.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0.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探测火灾早期特征、发出火灾报警信号,为人员疏散、防止火灾蔓延和启动_动灭火设备提供控制与指示的消防系统。

2.0. 2 报警区域alarm zone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按防火分区或楼层等划分的单元。

1. 0.3探测区域detection zone将报警区域按探测火灾的部位划分的单元。

2. 0.4保护面积monitoring area --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面积。

2. 0.5安装间距installation spacing两只相邻火灾探测器中)L、之间的水平距离。

2.0. 6 保护半径monitoring radius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单向最大水平•距离。

2.0.7 联动控制信号control signal to start stop an auto­matic equipment由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的用于控制消防设备(设施)工作的信号。

2.0.8联动反馈信号feedback signal from automatic equip­ment受控消防设备(设施)将其工作状态信息发送给消防联动控制器的信号。

2.0. 9 联动触发信号signal for logical program 消防联动控制器接收的用于逻辑判断的信号。

消防技术规范

消防技术规范

消防技术规范1. 引言消防技术规范是指在建筑、设施和设备等方面为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要求和规范。

消防技术规范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事故,减少火灾可能对人员和财产造成的损失,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2. 消防设施规范2.1 火警报警系统火警报警系统是建筑物和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及时探测火灾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发出警报。

根据消防技术规范,火警报警系统应具备以下要求:•安装位置合理,覆盖全面,能够及时感知火灾发生;•报警信号清晰、准确,便于警员和相关人员快速响应;•系统可靠性高,能够防止误报和漏报;•能够远程监控和管理,及时掌握火灾情况。

2.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消防设施,其主要通过喷洒水雾或水流达到灭火的目的。

根据消防技术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具备以下要求:•设备、管道和喷头要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定期维护和检测;•水源要稳定可靠,保证灭火效果;•喷水系统应涵盖全部区域,确保火灾不会得到蔓延;•控制系统要可靠,能够在火警发生时自动启动。

2.3 紧急疏散系统紧急疏散系统是建筑物内部设置的一种安全设备,旨在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引导人员迅速疏散。

根据消防技术规范,紧急疏散系统应具备以下要求:•明显的疏散标志和指示,指示清晰,便于人员辨认;•应设置紧急疏散通道,并保持畅通;•出口要标明明显的出口标志和紧急开启装置;•设有合适的疏散设备,如消防梯、防烟门等。

3. 消防设备规范3.1 灭火器灭火器是一种便携式的灭火设备,用于对小规模火灾进行初期扑灭。

根据消防技术规范,灭火器应具备以下要求:•设备种类应根据使用场所和火灾类型进行选择;•配置数量要充足,布置位置合理;•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可靠性;•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能够正确使用灭火器。

3.2 防火门和防火卷帘防火门和防火卷帘是建筑物中常见的防火设施,主要用于隔离火灾蔓延和保护安全通道。

根据消防技术规范,防火门和防火卷帘应具备以下要求:•材料要符合国家标准,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安装要牢固可靠,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关闭;•定期维护检查,确保正常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火灾报警装置技术规范买方:上海****集团有限公司20**年**月目录1 总则 (1)1.1. 总则 (1)1.2 技术要求 (2)1.2.1 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 (2)1.2.2消防水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范围 (2)1.2.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要求 (4)1.2.4 设备规范 (7)2 供货范围 (10)2.1. 一般要求 (10)2.2. 供货范围 (10)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 (15)3 技术资料和交付进度 (17)3.1 一般要求 (17)4 技术服务和设计联络 (18)4.1总则 (18)4.2. 培训 (19)5 售后服务保证 (20)1 总则1.1. 总则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山东**钢铁有限公司煤气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项目消防水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供货、安装及调试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其中供货范围包括灭火器材等设施,脱硫系统的火灾报警设计、采购、施工、安装、调试、验收等工作。

2)投标方保证所提供的产品在相同容量工程或相似条件下有5台/套以上运行业绩并成功运行2年,保证设备运行安全可靠。

3)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保证提供的产品符合本技术规范书和有关最新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并满足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4)投标方所提供的火灾检测报警及消防控制系统中的电气及电子设备、仪表及装置必须经过中国消防器材检测中心鉴定,并有通过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证明的合资产品,其中凡属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要求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均应通过中国强制认证(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简称3C认证)并提供3C认证证书。

投标方负责本工程消防、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设计、供货、安装及调试,负责提供所需资料,并负责整个系统通过有关消防部门的审查、竣工验收等直至交付招标方。

5)本技术规范书所列标准如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要求高的标准执行。

6)本技术规范书经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一式四份,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7)所有往来文件及技术资料(包括说明书)均采用中文。

8)供货范围内所有设备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设备报价中,投标方承诺招标方不承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

9)在合同签订后,招标方有权因规范、标准、规程发生变化而提出一些补充要求,在设备投料生产前,投标方及时修改调整。

10)投标方负责消防图纸报审、整个消防系统的消防验收,以通过信阳市消防局消防验收为该工程正式验收,包含脱硫系统的EPC工程。

1.2 技术要求1.2.1 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所有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查、试验及特性除本规范中规定的特别标准外,都遵照适用的最新版IEC标准和中国国家标准(GB)及电力行业标准(DL),以及国际单位制(SI)。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GB50166-200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2008●《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GB50229-200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版)●GB50013-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6年版)●GB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所有标准是最新版本,如标准间出现矛盾则按最新标准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

1.2.2消防水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范围1.2.2.1 消防水系统构成设计消防水量:主厂房耐火级别二级丁类厂房,建筑高度33.4m,占地面积1890.2,建筑面积5272.4m。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5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35L/S;1)本项目采用带稳压泵与屋顶消防水箱的临高压消防系统,消防主泵与稳压泵设置在厂区综合水泵房内,只供电厂区域消防用水,屋顶消防水箱设置在主厂房28米层。

综合泵房内设置消防水泵2台1用1备,单泵流量Q=50L/S,扬程H=90米;稳压设备一套,其中包含稳压泵2台,1用1备,单泵流量Q=5L/S,扬程H=113米,隔膜式气压罐一个。

主厂房屋顶设置消防水箱间,采用有效容积18m ³,钢制成品消防水箱,消防水箱出口水管DN100与主厂房相连。

2)室内外消火栓系统采用合用管网的临时高压系统。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干管布置成环状,初期火灾用水由屋顶消防水箱供给,同时压力开关与水箱出口流量开关联锁主泵。

室内消火栓布置保证同层任何部位均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

室内消火栓均采用减压稳压型消火栓。

灭火器配置详见消防专业N658Z-S0601。

3)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道采用选用加厚钢管(GB/T 3091),采用沟槽式(卡箍)连接。

4)外露消防水管道均需要做保温层及电伴热保温。

保温材料采用离心玻璃棉,绝热层厚度DN<50采用30mm厚,DN<150采用50mm厚,DN>150采用100mm 厚,具体施工参见国家标准图16S401{管道和设备保温,防结露及电伴热}。

5)室内消火栓管网安装完毕后,应对其进行强度试验,冲洗和严密性试验,在交付前必须冲洗干净,其冲洗强度应达到消防时的最大设计流量。

系统构成:a.消防水管道b.消防水系统阀门c.消火栓d.消防水泵e.消防稳压泵f.消防水罐g.消防系统相关阀门井h.消防系统控制系统i.消防系统动力电源1.2.2.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构成系统构成:a.集中型火灾报警控制装置(含蓄电池、消防联动控制器、手动控制盘)b.消防应急广播控制装置c.智能型感烟和温感探测器d.感温电缆(室内电缆层采用)e.地址编码手动报警按钮f.带地址编码的开关量接口模块g.声光报警装置h.消防专用电话i.其他必需的附件j.消防给水系统k.消防模块控制箱l.辅材及电缆1.2.2.3 设备的数量和点数主辅材料清单详见附件施工图纸,投标方按照图纸要求进行供货、采购、施工,并负责协助招标方在消防工程完工后进行消防验收。

消防部门验收通过,即认为投标方整体工程通过招标方消防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EPC工程验收通过。

1.2.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要求本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按一级防火进行设计,采用集中报警系统型式。

由设置在集中控制室的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专用电话控制箱、消防应急广播控制盘、智能火灾探测器(感烟、感温、感温电缆)、控制模块、信号模块、声光报警器、手动报警器、消防专业电话、消火栓按钮、模块箱、图形显示终端、打印机等组成。

在集控室设有主机报警智能模拟显示屏,监测火灾报警。

1.2.3.1系统网络1)本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控制器置于集控室,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引出的信号及报警电话总线经过主厂房桥架、穿管、厂区直埋等形式至各个单体。

2)各单体总线进口处均装有模块箱,用于总线处理。

另外各单体的楼层均设有模块箱。

用于放置消防专用电话模块、消火栓按钮模块、手动报警按钮模块、声光报警器模块以及线型火灾探测器模块等。

1.2.3.2火灾探测和报警1)火灾探测、报警系统采用智能型总线制网络,能由控制盘自动识别设定探测装置的地址编码,具有反映探测器脏污状态的报警功能,正常情况下可巡检每个测控点的现状,火灾或故障时自动显示该火灾地址或故障地址的文字信息,能自动或手动打印记录火灾或故障的时间(年、月、日、时、分、秒)及有关信息。

2)探测报警区域内,任何一点出现报警,由控制盘发出声光报警信号,火灾提示信息能够在消防控制盘醒目地显示,供值班人员准确直观地判断提示信息。

对于由于检测设备故障并经过维修人员确认而不能立即修复的设备,系统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向监控人员提供解除该报警的手段,禁止同点频繁报警。

3)投标方根据防火对象的不同分别采用恰当的、合适的感烟、感温、感光、或线型感温电缆等探测器,以达到最佳探测效果。

4)在有火灾探测或相应的区域,设置人工报警装置,人工报警装置设置于便于操作的位置并有明显的标志。

5)由于火灾探测及报警系统周围环境存在有强电磁干扰,投标方采取适当措施保证该系统不受干扰影响并维持正常工作。

6)火灾探测及报警系统在工作时,对电厂的控制系统、仪表设备、无线电、电视、电话、微机保护和其他厂内通讯设备不会产生干扰。

1.2.3.3 消防联动控制本工程采用的联动控制应包含于消防控制盘内,可对各相关消防设备进行自动启动或经人工确认后远传启动进行灭火,并应显示各个消防设备的启、停等运行状态。

联动控制由投标方编制的软件进行程序控制。

联动控制及显示的功能包括:1)当报警信号经消防中心确认后,启动该分区及相邻分区的警铃后,其余各层或各分区由消防中心的值班人员根据现场火情的发展启动警铃。

2)当发生火灾时,联动切断室内空调、风机供电回路,断电,并接收其运行状态、停止状态,将信号发给消防控制主机。

3)当发生火灾时,联动开启应急照明疏散系统。

1.2.3.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缆(电线)要求1)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系统的引线和连接电缆采用阻燃、耐火电缆或电线,并外加机械保护。

引线和电缆采用明敷的,涂防火涂料。

电线和电缆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采用多芯电缆(电线)时,其线芯最小截面不小于0.5mm²。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和50V以下供电的控制线缆,电缆(电线)的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250V;当采用交流220/380V的供电和控制线路,电缆(电线)的电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500V。

1.2.3.5 其它功能要求1)消防报警系统采用分布智能控制主机,主机负责处理从智能探头及功能模块传来的已判断的数据,做出正常的报警及故障判断。

2)区域报警屏控制面板上个的字符,可显示不少于80字符报警状态(火警或故障)、报警点具体位置及尚未确认的事件数量,并可显示系统的时间。

3)主机及区域报警屏系统设有至少三级的密码保护(五个字符)。

以对应于值班人员、一般操作人员、和拥有可修改软件、更改密码等权利的高级管理人员。

4)本系统是智能型消防控制中心,内置多级微处理器和存储系统,系统的软件、数据、编程输入后,可通过主机面板上键盘对相关设备进行控制。

如主机板上的主CPU损坏时,可切换到备用的CPU上,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