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创新设计论文
机械设计创新论文
![机械设计创新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e5f7e2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4.png)
机械设计创新论文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对机械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机械设计中的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机械设计创新论文,供大家参考。
机械设计创新论文范文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高素质、高能力、应用技能强的人才更为青睐。
虽然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历程较长,院校设置类型繁多,办学条件与层次不一。
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快,尤其是高科技的迅速进步、信息化科技的广泛推广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社会对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更新的标准与要求。
因此,本文旨在探索与创新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期推动人才培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紧密接轨,提升教育质量的最优化与人才价值的最大化。
一、我国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及相关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探究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在近五十年之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机械产业化的实质性发展也得以实现,各行业也随之取得了快速进步,高质量、高效益以及高竞争力成为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目标,能量流、信息流与物质流成为其系统的完整构成部分,推动了机械制造技术在相关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就目前而言,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发展阶段,产业发展层次依然偏低,分布也极其不均,手工制造还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机械自动化依然未在我国取得良好的层次发展。
在经济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基础上,我国作为工业制造大国,尽管在高技术领域的研发及产业化发展方面有着很大的进步,然而产业化的发展现状与我国当前的市场需求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与广大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整体上还存在着阶段性的发展差距,综合其多种原因,可以划分为四点:一是认识不清,诸多企业在技术方面的认识力度不够,未能意识到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二是缺乏健全的生产系统;三是科技人才不稳定,这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在技术方面的创新,成为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发展的瓶颈;四是技术落后,这是我国工业发展缓慢的核心因素,也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机械设计技术及其自动化的顺利发展。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榨汁机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榨汁机](https://img.taocdn.com/s3/m/1e2cd884d4d8d15abe234e37.png)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榨汁机一、现状分析中国大陆市场榨汁机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期。
榨汁机在我国普及率还很低,目前逐渐被消费者熟悉,销量增长比较迅速。
传统小家电以更新换代为主,新兴小家电则以新购置为主,榨汁机等新兴厨卫器具逐步进入居民家庭。
从全国厨卫器具市场来看,产品将向系列化、智能化、美观化方向发展,功能趋向于能为人们的健康、快捷提供更多帮助。
目前榨汁机的消费群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有孩子或老人的家庭,孩子容易挑食而老人牙齿不好,自己榨果汁可以满足他们摄入足够的营养;另一类是追求时尚及生活品位的年轻人,榨汁机满足了他们崇尚个性口味的需求。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的心态由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开始向营养健康的品味生活过渡,这为榨汁机更加普及提供了可能。
而无论是榨汁机还是食品处理器,目前都处于市场的导入期,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还是奢侈品,企业如何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至关重要。
中国榨汁机市场目前仍处于导入期,一方面因为榨汁机进入中国市场较晚,而更主要的原因是国内消费水平还较低,消费者还没有形成饮用鲜榨果汁的消费习惯。
榨汁机作为新型小家电产品,普及率还不高。
传统型小家电虽已普及,但新型小家电仍未被消费者普遍接受,目前仍是一种生活品味和生活时尚的代表。
对于新型小家电来说,应该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榨汁机市场发展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对榨汁机行业进行了详细完善的研究,研究报告全方位的展示了榨汁机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榨汁机行业研究报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家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
榨汁机行业研究报告数据丰富及时、图文并茂,还对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进行了介绍和趋向研判,是相关生产企业、科研单位、经销企业等单位准确了解当前市场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战略方向不可多得的决策参考资料,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场调研的地点是市区的一些商场。
我们采用询问售货员以及顾客的形式来了解不同样式的榨汁机的优点,同时也可以从顾客那里得到榨汁机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例如难以清洗等。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_新型晾衣架(1)(1)(1)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_新型晾衣架(1)(1)(1)](https://img.taocdn.com/s3/m/bba9b414e2bd960590c6777a.png)
一、设计名称:智能折叠伸缩防雨晾衣架二、研究现状分析:目前人们所使用的晾衣架多为不能随外界环境变化而自动收缩的传统类型。
假如住户是双职工.或者住户,有事在外,那么如果下雨或者夜晚,传统类型的晾衣架,就做不到使晾晒在室外的衣物避雨、避露水的功能。
炎热夏日.上班族通常是把衣物晾晒在室外一整天。
住户:即使在家.为了减少麻烦。
也很少在夏日的正午把衣物收回室内。
等气温下降之后再把衣物拿出去晾晒。
暴晒对衣物的损伤极大。
现在晾衣架类型主要有:固定型、折叠伸缩式、手动升降型和自动升降型四种。
在城镇住宅区里比较流行的是那种可以折叠的晾衣架,它具有伸缩性,实用比较方便。
但是其设计没有很好的解决晾衣架受力问题,从而使得晾衣架容易出现扭曲变形,实用寿命大打折扣。
晾晒衣服是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活动,针对这一频繁而单调的工作,如果晾衣架是固定的,无疑增加了辛苦程度,而且还伴有危险。
以前,晾衣架最简单的一种是一根竹竿固定或悬挂在屋顶板下、窗外等地方;现在的居民很多是在天花板下焊接一根铁管作为晾衣架的挂具,晾衣服时,必须将衣服一件一件地穿上衣架,再用杈子将衣服挂在铁管上,工作效率低,又不方便,时常将衣服掉地弄脏,而且还不能充分利用阳光。
而目前市场上所卖的自动晾衣架只能满足单一的升降或单一的收缩功能,但升降功能只能解决挂衣服费力的问题却不能很好的利用阳光资源,而收缩功能刚好相反,只能解决充分利用阳光资源但不能解决费力这个问题。
本实用新型晾衣架正是基于上述的考虑设计的。
针对目前这种情况,我想设计一款实用的可折叠伸缩防雨晾衣架,希望能为所有的家庭主妇带来方便。
三、方案总体描述,拟实现的功能与应用场合及特点:1、明确设计任务,编写设计任务书:智能折叠伸缩防雨晾衣架的设计任务书机械系统的能量流图E I —— 电源输入到机械系统的能量;E C —— 克服工作机构负载而作功的能量,是机械系统的有效能;E S —— 系统广义储能,是机械系统工作过程中系统储能和释放能量的代数和;E L —— 系统损耗的总能量,包括驱动系统和机械传动部件中的各种能量损耗。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论文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5f8fce0f12d2af90242e6f0.png)
家用小型扫地车一、创新目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力成本的提高,家用扫地机的出现可以减轻人们生活的负担。
据我们调查,目前除小型室内吸尘器应用较广以外,一般的室内外打扫方式仍然以最传统的扫帚和拖把为主。
如果需要打扫的场地面积过大(比如室内体育馆,室外广场等),若只采用这些传统的清扫工具(如扫把和拖把),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劳动效率低。
为了使减轻一般场地,特别是较大面积室内外场所的清扫劳动强度,提高清扫效率,我们设想将扫地与拖地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集成于一台小型手推式清扫车上,并且可以通过调节来满足不同的清扫状况。
最终设想出一台环保节能、经济实用的小型清洁扫地车。
根据清洁装置的功能需求,该清扫车应该主要由扫地部分、拖地部分和附属组件组成。
根据一般想法,我们设想用滚柱式扫地刷和传送带实现将垃圾扫入车内并送到垃圾箱的功能;用两个可以方便相互切换的拖地滚筒实现轮换拖地再清洗的功能;车上再设清水箱与污水箱,用于拖地滚筒的清洗和污水的收集;另设拖地滚筒的切换装置,实现上下拖地滚筒的切换。
整台机械所需施加较小动力,扫地滚刷的动力来自前车轮,拖地滚筒的动力来自后车轮,由人力推动整个扫地车。
始终本着节能、环保、高效、实用、经济的原则,我们设计的这种的清洁装置虽然体积小但功能齐全、节能环保、高效实用。
二、思路和方案扫路车的工作原理与吸尘器的工作原理相通。
在车辆底部装置了一个滚柱式的扫刷子。
当车辆向前行进时、前述的滚扫刷子便会将地面上的垃圾和沙土直接地,滚送到车辆上的废物收集箱中。
除了前述的滚扫刷子(主干扫刷)外、该类的扫地车、大部份供货都会多配置一个或两个小型旋转扫刷子(通称傍扫刷子),以便工作时、将垟角或路边的垃圾和沙土透过旋动而带到主干扫刷子的工作行程中。
随而,让主干扫刷子同时将该些垃圾与尘土扫进废物收集箱中。
主要包括边刷、主刷、垃圾储存箱、过滤网等装置来共同完成。
1、边刷由外向内将角落等其他难以够着的垃圾集中扫往主刷能清扫到的范围。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f32b98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f.png)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创新设计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领域。
特别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制造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机械创新设计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并且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机械创新设计的理念是从传统的机械设计中找到漏洞,突破传统措施,通过技术创新带来更好的机械设计。
机械创新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加强品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机械创新设计需要考虑诸多的因素,如材料力学性质、产业现状、市场情况等等。
因此,机械创新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各样的因素,从而来达到最佳的创新解决方案。
在机械创新设计论文中,作者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机械设计,深入挖掘出传统机械设计中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一些改进和提高,在设计出更优化的机械产品。
机械创新设计也需要通过实验和模型验证等手段实现创新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因此,机械创新设计论文不仅是一篇凭经验、想象力和判断力撰写的文章,同时也是一篇通过实验验证的科学论文。
在机械创新设计中,避免盲目跟风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过于注重时下的潮流,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浪费,不利于创新设计的发展。
因此,在机械创新设计中,要很好地把握时代的文化和设计风貌,同时遵循创新原则,对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要有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的设计思路。
最后,机械创新设计论文的鉴定和评定,不仅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同时,也应该从社会的角度来衡量其价值和贡献。
机械设备更好的设计能够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机械创新设计论文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总之,机械创新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是机械创新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撰写机械创新设计论文时,需要要一步一步的深入思考和研究,同时也需要多方面的参考和实验来验证创新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只有不断对机械创新设计进行探索和发展,才能创造出更好的机械设备和更好的机械创新设计成果。
机械工程相关论文范文
![机械工程相关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583cb264028915f814dc29b.png)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水平的进步,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大幅度的发展,尤其是机械工程行业,技术水平进步非常快。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篇一《创新思维机械工程设计论文》1机械工程设计中的创新思维方法相比美日等发达国家来说,我国机械工程设计还停留在常规设计的层面,仍未完全摆脱原有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机械工程设计的创新思维方法还处在研究之中,需要不但探索。
机械创造思维有自身特征,主要来说,有以下几点:第一,开放性,传统的思维方式是相对封闭的,它只局限于自己的狭小范围;而创新思维方式要求将认识对象作为开放对象来考究,多角度认识对象,畅通信息,焕发思维优势。
第二,独创性,这指的是创新思维方法要突破常规思维惯例,以新模式新方法去思考对象,敢于向陈规陋习挑战,从新角度思考机械设计。
第三,多向性,这指的是机械工程设计要善于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对同一问题尽可能探寻多种解决方法。
第四,自由性,这指的是现代机械以现代智能为依托,人工智能部分替代人类机械劳动,给思维解放和独立创造了前提,科学思维在遵循真理发展的基础上可以自由思考和自由探索,调动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获得机械工程设计创新成果。
2创新思维在机械工程设计中的运用21在机械产品运动方案设计中的运用机械产品运动方案设计是机械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创新思维在产品运动方案设计中运用指的是设计人员对客户提出的产品各方面需求而提出的初步构思,这是要解决机械工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明确机械工程的工作原理。
无论是机械产品的原动机、传动结构还是机械的整个系统运转方法,必须满足用户的产品功能性需求。
运动方案是否符合客户需求与产品的结构、工艺、成本、性能和使用维护等多方面存在直接关系,这也是影响机械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关键环节。
机械产品运动方案在机械工程设计中处于基础阶段,对于同一功能产品可以采用不同的工作原理和机构来完成。
该阶段是机械工程设计的重中之重,设计人员必须充分运用创新思维不断构架和搜寻设计运动方案,首先产品的最优性能。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c4749f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7.png)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系别姓名班级学号液压挖掘机机构结构创新设计方法的研究一摘要:本文结合液压挖掘机构中反铲装置;提出一套创新设计方法..并给出了液压挖掘机构反铲装置的一系列可行方案;该创新设计方法为回避已受专利保护的现有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关键词:结构推理运动链创新设计液压挖掘机反铲装置二引言在机构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是机构方案构思一概念设计..在进行机构设计之初;设计者不但需要具有设计的知识;而且需要具有相当的工程经验、创造与直觉的能力、及许多其他方面的条件;才能够创造一种新型机构以完成所希望的功能..这是一种发明行为;这不仅是设计对过程中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也是机械设计过程中最为困难的地方..到目前为止;尚未有学者提出系统化的方法以引导设计者有系统地进行创新机构..然而;大多数的机械设计实例大约占机械设计实例的70%不是凭空创造新机构;而是在现有机构该机构可能受专利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创造出结构不同的新型机构;以提高机器的质量和性能;或者突破现有专利技术..本文结合液压挖掘机构的反铲装置;提出基于结构推理的机构方案创新设计方法..基于结构推理的机构方案创新设计是利用创造性发散原理;通过拓扑结构类型综合的方法;对现有的机械方案从拓扑联接方面进行变异创新;尽可能多的产生满足设计功能要求的结构变体;以便于寻找最优的功能载体;尤其是创造新型机构以回避专利保护机构应用方面更是结构推理之长..三基于结构推理的方案创新设计过程模型由机构演化及编译原理可知;任何机构;包括齿轮机构、槽轮机构、凸轮机构以及它们的组合;都可以视为连杆机构的等效与变异;其原始型的构造皆可通过连杆机构的构造来获得..许多学者在机构结构类型综合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在非同构基本运动链的构造方面..按他们提出的方法;由计算机很容易自动生成满足给定设计任务要求的非同构运动链;而这些非同构运动链基本运动链是构造候选机构型的基础..本文所提出的基于结构推理的方案创新设计过程正是在这些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方法可以划分四个阶段:首先是根据设计任务和要求确定相似的设计方案原始机械方案;然后对该原始方案进行抽象化表示;即将机构方案一般化为运动链;在抽象化表示过程中记录设计约束;其次根据机构方案一般化运动链;在运动链图谱库中找出与一般化运动链具有相同杆数、自由度数以及连杆类型相同的所有非同构的运动链;即运动链发散;并根据设计约束和适当的评价方法进行筛选;第三;对评价筛选后的每个非同构的运动链进行机构识别、驱动副识别以及杆组识别;形成用连杆表达的准可行机械方案元型;即运动链再生;最后一个阶段是将准可行机械方案元型根据实际设计需要;基于设计约束规则以及用户交互式方法进行类型替代;形成待评价的候选方案集转入下一阶段;并进行用户交互式模糊评价;产生最优方案..结构推理过程模型如图1所示..四液压挖掘机机构方案创新设计1液压挖掘机基本结构及其抽象化表示液压挖掘机是一种采用液压传动并以一个铲斗进行挖掘作业的机械;它由工作装置、上部转台和行走装置三大部分组成..工作装置作为液压挖掘机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因用途不同;种类繁多;其中主要有反铲装置、正铲装置、挖掘装载装置、起重装置和抓斗装置等;这里只研究应用最广泛的反铲装置..如图2a所示;液压挖掘机反铲装置由动臂1、斗杆2、铲斗3以及动臂油缸4、斗杆油缸5、铲斗油缸6和连杆机构7等组成..其构造特点是各部件之间的联系全部采用铰接;通过油缸的伸缩来实现挖掘过程中的各种动作..挖掘作业时;将反铲装置转到挖掘地点;操纵臂油缸4;使动臂下降至铲斗接触挖掘面;然后操纵斗杆油缸5和铲斗油缸6;使铲斗进行挖掘工作..铲斗装满后;将其转到卸载地点卸载;然后进行第二次循环挖掘工作..由于油缸可以简化为两个串联在一起的二副杆;这两个二副杆的中间铰为驱动副驱动副用两个同心圆表示;因此图2a中的反铲装置可以转化为图2b所示的平面运动链型式..2再生运动链和创新运动链①反铲装置的工作要求为了下面讨论方便;先定义几个概念:定义1 分离杆:如果自由度为F的平面运动链中存在某个杆;把此杆“切”为两块;该平面运动链则被分解成自由度分别为F1、F2的两个子平面运动链;并且F=F1 F2;则称此杆为分离杆..定义2 分离自由度:如果自由度为F的平面运动链中至少存在一个杆;把此杆“切”为两块;该平面运动链则被分解成自由度分别为F1、F2的两个子平面运动链;并且F=F1 F2;那么该平面运动链的自由度类型为分离自由度..定义3 驱动副:作动力源的运动副称为驱动副..分析图2b中所示的反铲装置的平面运动链;可以发现;该装置是一个自由度为3的12杆机构;其自由度类型为分离自由度;并且具有二个分离杆;即动臂1和斗杆2..反铲装置的工作要求是;能够控制挖掘高度、卸载高度、挖掘深度和挖掘半径..为了保证最大的挖掘范围;反铲装置必须具有两个分离杆..具有两个分离杆的机构;其自由度一定大于或等于 3..所以反铲装置机构结构的最基本要求是:自由度大于或等于3;并且具有两个分离杆..随着自由度和杆数的增加;机构的复杂程度将大大增加;因此作者只研究能满足基本要求的自由度等于3、杆数不大于12的反铲装置..②满足要求的连杆组合由于分离杆的副数应大于或等于4;因此反铲装置至少应有两个副数大于或等于4的多副杆..自由度等于3、杆数不大于12;并至少应有两个4副以上杆的连杆组合有下列几种..1N=10;N2=8;N3=0;N4=2;N5=0;N6=02N=12;N2=10;N3=0;N4=1;N5=0;N6=13N=12;N2=10;N3=0;N4=0;N5=2;N6=04N=12;N2=9;N3=1;N4=2;N5=0;N6=05N=12;N2=9;N3=0;N4=3;N5=0;N6=06N=12;N2=8;N3=2;N4=2;N5=0;N6=0其中:N为杆数NI为具有I个运动副的杆数③满足要求的运动链对于以上六种连杆组合;具有分离自由度的平面运动链数目分别是2、5、2、42、12和103共166种;经计算;其中只有25个平面运动链具有两个分离杆..又自由度为3的反铲装置被两个分离杆分解成三个子平面运动链;每个子平面运动链都含有一个驱动副;也就是说;每个子平面运动链中都得有一个油缸..又因为在平面运动链中油缸可用两个串联的二副杆来代替;因此反铲装置的每个子平面运动链至少应有一串联的二副杆..如图3所示的12种运动链为满足上述要求的运动链..④运动链评价与筛选根据挖掘机的用途;为了尽量增大挖掘作业范围;其机架杆必须在平面运动链的一端;而不应位于平面运动链的中间..另外;反铲装置的底座得承受较大的载荷;要求由机架、动臂及动臂油缸组成一个四杆的子平面运动链..编号为1、2、3、9、10的五个平面运动链中;可以作为机架的四个杆1、3、4、6;它们互为同位杆;因此可用任一杆作机架;假设杆3是机架;编号为4、5、6的三个平面运动链中;机架可以是杆3或杆6;但是若杆3为机架;铰①、⑨、⑤为驱动副;得到反铲装置;其中油缸的支撑点铰⑩在挖掘过程中很可能后移;从而影响反铲装置的工作性能;因此机架只能是杆6..编号为7、8、11、12的四个平面运动链中;机架是杆3..编号为1、2的平面运动链;杆3为机架;铰①、⑨、⑤为驱动副;可以看出;这两个平面运动链中铲斗6的工作情况完全一样;因此可以抛弃编号为2的平面运动链..编号为9、10的两个平面运动链;杆3为机架;铰①、⑨、⑤为驱动副;斗杆油缸的支承点铰⑩在挖掘过程中后移;编号为11、12的两个平面运动链;杆3为机架;铰①、⑧、⑤为驱动副;铲斗油缸的支承点铰⑦在挖掘过程中后移..因此编号为9、10、11、12这四个平面运动链得到的反铲装置;其工作性能不佳..3创新机构结构方案通过以上分析;只有编号为1、3、4、5、6、7、8的平面运动链可作为反铲装置的结构型式;这七种反铲装置见表1..其中;编号7是现有反铲装置;其余六种是新型反铲装置..与现有反铲装置进行比较;编号1最简单;能增大挖掘力;但其铲斗摆角较小;编号3、4、5、6能增大斗杆摆角;编号8的铲斗油缸直接驱动铲斗;因此挖掘力较大..将编号1、3、4、5、6、8的平面运动链分别画成驱动机构形式;如图4所示..在图4中;1是动臂、2是斗杆、3是铲斗、4是动臂油缸、5是斗杆油缸、6是铲斗油缸..五结束语本文结合液压挖掘机构中的反铲装置;提出基于结构推理的机构方案创新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原始机构一般化运动链的拓扑特征的提取;进行运动链结构类型综合;以达到运动链再生;经过对运动链评价筛选型;形成创新运动链;再将创新运动链转化为机构形成可行的创新机构方案..该创新设计方法为回避已受专利保护的现有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机械创新设计(设计实例论文)
![机械创新设计(设计实例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8a6f74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4.png)
机械创新设计(设计实例论文)本设计的目的在于改进洗瓶机推瓶机构,以适应现代啤酒瓶的回收和清洗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传统的人工刷洗工艺已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因此自动化的洗瓶机设备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洗瓶机推瓶机构的原理方案进行分析和设计。
洗瓶机主要由推瓶机构、导辊机构、转刷机构组成。
瓶子放在两个同向转动的导辊上,导辊带动瓶子旋转。
当推头M 把瓶子推向前进时,转动着的刷子就把瓶子外面洗净。
当前一个瓶子将洗刷完毕时,后一个待洗的瓶子已送入导辊待推。
为了完成设计任务,需要通过组合机构使推头M以接近均匀的速度推瓶,平稳地接触和脱离瓶子,然后推头快速返回原位,准备第二个工作循环。
同时,导辊及其上方的转动的刷子不停地转动,完成瓶子外围的清洗。
洗瓶机推瓶机构的改进设计将采用新的技术和材料,以提高清洗效果和耐用性。
具体方案包括使用外部推力或传送带传送等方式实现瓶子的移动,以及使用刷子清洗或高压水清洗等方式完成清洗功能。
动力源可以选择电动机、汽油机、柴油机或液动机等,传动方式可以采用气动马链传动、移物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或带传动等。
同时,可以使用清洗毛巾、高压水清洗、刷子清洗等不同的清洗方式,以满足不同瓶子的清洗需求。
通过以上的设计和改进,洗瓶机推瓶机构将实现更加高效、自动化的生产方式,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和经济效益。
根据使用要求或工艺要求设计机构时,首先需要考虑采用何种功能原理来实现这些要求。
不同的功能原理所要求的运动规律设计也不同。
洗瓶机构的工作情况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待洗的瓶子放在两个转动的导辊上,导辊带动瓶子旋转。
推头M将瓶子推向前进时,转动的刷子就把瓶子外面洗净。
当一个瓶子将洗涮完毕时,后一个待洗的瓶子已进入导辊待推。
根据原始设计数据和设计要求,瓶子尺寸为大端直径D=80mm,长200mm,小端直径d=25mm。
推进距离l=600mm,推瓶机构应使推头M以接近均匀的速度推瓶,平衡地接触和脱离瓶子。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新型晾衣架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新型晾衣架](https://img.taocdn.com/s3/m/099d16b0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7.png)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新型晾衣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好。
在生活中,衣服的晾晒是必不可少的,晾衣架也成了我们家庭生活的必备之物。
在传统晾衣架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机械创新设计,最大程度地提高使用效率、优化使用体验,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一种新型晾衣架的设计,并对实现方案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1.设计思路本文设计的新型晾衣架的思路出发点是增加晾衣架的可变性和可扩展性。
晾衣架的采用流线型设计,既能够使得晾衣架的设计更为美观,同时还可以避免晾衣架使用过程中损坏衣物的现象。
将晾衣架分为正面和侧面两部分,正面上采用了可上下移动的弹性支撑臂,从而增加了晾衣架的可拓展性,在满足基本的晾衣功用的同时,极大地方便了衣物的摆放。
2.设计实现本文设计的晾衣架基于单片机控制,通过单片机对电机的控制,实现晾衣架上下垂直升降的功能。
在晾衣架的正面加上可以上下移动的弹性支撑臂,使得晾衣架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衣物大小和数量的不同进行灵活布置,同时也可以满足用户在不同的环境下的不同需求。
晾衣架的整个结构可以分为三个模块:机械结构、电气控制和电机驱动。
其中机械结构主要由晾衣架的支架、晾衣杆和晾衣绳组成;电气控制部分由主控板和相关附属电子零件组成;电机驱动部分则通过电机与电子器件之间的连接实现。
3.优点及革新之处本文设计的新型晾衣架相较于现有的晾衣架产品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可变性强本设计所采用的架构使得支撑臂可以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使晾衣架的空间可变化,并可以根据不同的衣物和环境设置各种不同的晾衣方案。
(2)操作便捷晾衣架的升降功能可以通过单片机控制实现,用户可以通过按键或手机APP完成晾衣架升降的操作,操作简便。
(3)体积小巧由于晾衣架的设计结构非常紧凑,占用空间非常小,适合放置于厨房等小型居室内,能够满足用户对空间的要求。
本文设计的新型晾衣架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先进的技术含量,而且能够满足现代都市家庭生活的晾晒需求。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a111e7d58f5f61fb63666b3.png)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作者:————————————————————————————————日期:毕业设计(论文)机械创新设计(论文)多功能小桌子二零一六年五月目录目录 (2)摘要 (3)Abstract (4)设计理念 (5)多功能桌子 (6)技术领域 (6)背景技术 (6)实用改进新型内容 (6)附图说明 (7)具体实施方式 (7)图一 (8)图二 (9)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小桌子,包括桌板和活动连接于所述桌板下端的四个板状的桌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桌腿通过连接板与所述桌板活动连接,所述桌腿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拼接条或至少两个用于所述拼接条穿过的环扣;所述桌腿上还设有用于弯曲桌腿的转轴,所属转轴还包括用于保持平衡的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桌子是一种可以方便携带的多功能桌子,可拆卸的板状桌腿在不使用时,可以组装成书架;桌板也可以挂置在墙上节省空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新颖,使用携带方便,美观大方等特点。
Abstract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small table, including the connection table and other activities described in the tables below four tabular table legs, whose character is: the above table leg by connecting plate connection with mentioned in your table, described in the article on one side of the table leg has at least two splicing or at least two article described for stitching across the ring; Described in the table leg is also used for bending rotation table leg, also includes balancing is used to belong to the rotation support bar. The utility model described in the table is a multi-function table can be convenient to carry, removable plate table legs when not in use, can be assembled into a bookcase; Tables also can hang buy to save space on the wal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vel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use of easy to carry, beautiful and easy, etc.设计理念一种多功能桌子,包括(1)和活动连接于所述桌板(1)下端的四个板状的桌腿(4),其特征在于:所述桌腿(4)通过连接板(3)与所述桌板(1)活动连接,所述桌腿(4)的一侧设有至少2个拼接条(7)或至少2个用于所述拼接条(7)穿过的扣环(6);所述桌腿(4)上还设有用于弯曲桌腿的转轴(5),所述转轴(5)还包括用于保持平衡的支撑杆(8)。
机械创新设计范文
![机械创新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ac5d48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11.png)
机械创新设计范文
现代机械创新设计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机械的创新设计,使机械更加高效,安全,经济和环保。
人类的发展需要更多有效的机械技术,以实现更高级
的机械控制和自动化。
机械创新设计的研发是机械技术革新的重要方面,
它是机械技术发展的核心。
机械创新设计分为三个基本领域:动力系统、结构设计和用户体验。
动力系统研发旨在提高机械装置的动力效率和智能化;结构设计强调兼容
性和可靠性,提供更安全、高效和经济的构造方案;用户体验注重机械设
备的可操纵性,保证用户使用舒适、便捷和简单的设备。
通过上述三个领
域的创新设计,能够使机械装备具有更强的动力性能、较高的耐久性能、
更紧凑的结构和更安全的运行环境;同时能够提供更加舒适、便捷和人性
化的用户体验。
在动力系统的创新设计中,发动机技术是机械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发
动机的结构设计着重于机械结构、气体流动、燃烧过程和机械传动系统的
系统化,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效率,降低消耗能源,并实现更高级的全
自动控制。
研究机械创新设计的论文
![研究机械创新设计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fb8557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b.png)
研究机械创新设计的论文
简介
背景
机械创新设计是指在机械工程领域中,通过引入新的理念、技
术和设计方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的新产品或
解决方案。
在现代社会,机械创新设计对于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
展至关重要。
目标
本论文的目标是探讨机械创新设计领域的一些重要议题,并提
出简单策略来促进创新设计的发展。
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创新设计的重要性:介绍机械创新设计对于社会和经济的重
要性,以及其在推动科技进步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作用。
2. 创新设计的挑战:探讨机械创新设计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包括技术限制、资源限制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问题。
3. 简单策略的应用:提出一些简单策略,如重视基础研究、鼓
励跨学科合作和推动创新文化等,以促进创新设计的发展。
4. 案例研究:通过实际案例研究,展示简单策略在机械创新设
计中的应用效果,并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教训。
结论
本论文通过研究机械创新设计领域的相关议题,提出了一些简
单策略来推动创新设计的发展。
通过重视基础研究、鼓励跨学科合
作和推动创新文化等方式,我们可以为机械创新设计的进步做出贡献。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因此,我们需要持续地研究和探索,以不断完善和改进机械创新设
计的方法和策略。
谢谢!。
机械创新设计报告论文
![机械创新设计报告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77d096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d.png)
机械创新设计报告论文===引言机械工程是一门旨在研究机械运动和力学性质的学科。
机械创新设计是机械工程中十分重要的领域,它涵盖了从概念设计到详细设计的全过程,并且需要结合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来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
本篇论文将介绍一个机械创新设计的案例,旨在展示设计团队是如何应用创新方法和技术来改进现有的机械产品。
问题陈述我们的设计团队接到一个任务,要改进一款现有的液压汽车千斤顶的设计。
该款千斤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几个问题:1)操作力过大,需要更多的力量才能抬起汽车;2)折叠过程不便,需要较多的空间存放;3)占据的物理空间较大,不易携带和储存。
基于这些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设计一款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新型液压汽车千斤顶。
设计过程需求分析首先,我们对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我们需要设计一款操作简单、折叠方便,并且易于携带和储存的液压汽车千斤顶。
因此,我们需要减少操作力,降低折叠过程的难度,并尽可能减小千斤顶的体积和重量。
概念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概念设计。
我们采用了一个新的液压系统,以减小操作力,只需较小的力量就能举起汽车。
我们还引入了一个可折叠的设计,将千斤顶的存储空间减小到最小,并且增加了一个便于携带的手提装置。
详细设计在概念设计确定后,我们进行了详细设计。
我们使用CAD软件进行了三维模型的设计,优化了液压系统和结构设计,并进行了强度和稳定性的分析。
我们还对每个部件进行了材料选择,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制造工艺和成本。
制造和测试在详细设计完成后,我们开始了制造和测试阶段。
根据设计图纸,我们制造了千斤顶的每个部件,并进行了组装。
然后,我们对千斤顶进行了全面的性能测试,包括举升能力、操作力、折叠过程等。
测试结果表明,新设计的液压汽车千斤顶在各项指标上均优于原有的千斤顶。
结果和讨论我们的新设计解决了现有液压汽车千斤顶存在的问题。
操作力大大降低,只需较小的力量就能举起汽车。
折叠过程方便快捷,并且占据的空间更小,易于携带和储存。
机械设计技术论文赏析八篇
![机械设计技术论文赏析八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06185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2.png)
机械设计技术论文赏析八篇一、自动化技术创新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对于机械产品的设计概念来说,主要是设计到了人们的创新思维,也可以看成为人脑抽象与形象思维综合运用的一种结果。
当然也受到了人们创新思维以及知识积累的局限。
人们进行机械创新设计时,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并不能够确保想要的设计,同时兼具创新性的方案能够在一定的时间段之内得出。
因此,想要在第一时间内设计出满足市场需求、能够占据市场的产品,存在一定的困难局限性,也是不太现实的问题,因此,在机械产品的创新迅速实现过程中,基于计算机化的创新就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从广义的机构学的教学来看,对于机电一体化系统(包含了机、电、液与控制等等),都可以将其看成为两个组成部分,广义的传动机构与传动载体。
而对于创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方案,就在于创新广义机构。
因此,笔者在本文当中针对机械设计当中自动化技术创新的运用提出了一套机械系统创新设计以及自动化的方案(基于三维平台,以下所述都是基于三维平台)。
二、机械设计与自动化体系对于上述中的复杂机械系统进行创新设计以及对于机械相应的自动化系统的组成方面,主要是以下:两种具有较强的获得创新性设计方案的能力的、在计算机化方法当中适合于机械系统创新设计当中较为复杂的方案;直接支持产品设计方案的三维虚拟样机装配与仿真的自动化建模过程,能自动化地对创成的复杂机械系统符号方案进行仿真、建模以及装配。
而快速与创新则是其最大优点。
对于初期机械设计概念的这一阶段放纵,主要通过自动化系统为创新设计提供两套方案:其一,基于机械设计的基本规则而采用的创新设计方案;其二,创新方案的功能改良分解以及重组。
考虑到这两种系统设计在方案的产生原理上都是采用的符号形式将最终的方案列出。
而对于机械概念设计的初期阶段的使用符号的方案,机械自动化则会将方案进一步的分解成为机构的基本形式以及相互的连接这两个方面。
在进行识别基本的机构方法选取上可以考虑到进行运动分析,从而将内部各个构件运动时所产生的分析数据展示出来。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优秀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472b6f7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6.png)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优秀
摘要:本文研究了机械创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重点介绍了机
械创新设计的基本思路。
以及机械创新设计的潜在危害、在现代机械行业
中的用途。
针对当前机械行业存在的问题,本文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改进
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机械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机械创新设计;机械行业;原理;改进
1.Introduction
机械创新设计是一种重要的设计技术,它是指在现有的机械技术和理
论基础上,结合使用者的实际需求,通过创新思维,设计出一系列新型的
机械系统,以满足用户更高的使用要求。
机械创新设计为机械行业的发展、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是当今机械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和动力源泉。
2.The Bas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Mechanical Innovation Design
(1)创新思维:机械创新设计需要以创新思维为核心,通过综合研究、分析、设计,努力探索新的机械设计方案和制造方法,以实现更高效率、更优质的产品。
(2)实用性:机械创新设计旨在设计出更可靠、更安全、更高效的
机械装置,从而满足用户的实用性需求。
(3)综合性:机械创新设计需要对各个子系统进行综合考量。
机械零部件创新设计论文
![机械零部件创新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594b37c8e9951e79b8927f4.png)
探析机械零部件的创新设计【摘要】传统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带来了运用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机械零部件传统的设计局限性所产生的。
机械零部件设计的本质是创造和革新。
现代机械机械零部件设计强调创新设计,要求在设计中更充分地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在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设计出更具有生命力的产品。
【关键词】机械零部件设计;传统零部件设计;创新设计1.传统机械零部件设计的自身局限性传统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在运用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机械零部件传统的设计局限性所产生的。
传统设计在长期运用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提高,目前在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是有效的设计方法,但是它有很多局限:在方案设计时凭借设计者有限的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通过计算、类比分析等,以收敛思维方式,过早地确定方案。
这种方案设计既不充分又不系统,不强调创新,因此很难得到最优方案;在机械零部件设计中,仅对重要的零部件根据简化的力学模型或经验公式进行静态的或近似的设计计算,其他零部件只作类比设计,与实际工况有时相差较远,难免造成失误;传统设计偏重于考虑产品自身的功能的实现,忽略人―机―环境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传统设计采用手工计算、绘图,设计的准确性差、工作周期长、效率低。
2.机械零部件创新设计的思维方式机械零部件设计的本质是创造和革新。
现代机械机械零部件设计强调创新设计,要求在设计中更充分地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在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设计出更具有生命力的产品。
2.1运用创造思维设计者的创造力是多种能力、个性和心理特征的综合表现,它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自控能力、文化修养、理想信念、意志性格、兴趣爱好等因素。
其中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核心,它是将观察、记忆所得信息有控制地进行加工变换,创造表达出新成果的整个创造活动的中心。
创造力的开发可以从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素质、加强创新实践等方面着手。
机械工程中的创新设计论文
![机械工程中的创新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2dfc6f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6.png)
机械工程中的创新设计论文机械工程作为制造业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创新设计是行业发展和产品更新的重要途径。
通过机械工程中的创新设计可以提高制造过程的效率,降低成本,并且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以下是有关机械工程中的创新设计论文的一些讨论。
机械工程中的创新设计广泛应用于汽车、机床、飞机、重型机械等领域。
在这些应用场景中,创新设计的目标通常是提高性能、可靠性和效率,减少成本和维护成本。
在设计过程中,机械工程师不仅需要掌握传统设计和制造技术,还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先进的模拟技术和现代制造工艺。
在这些基础上,机械工程师可以通过深入研究材料、工艺和工具等方面,创造出可以引领行业的创新设计。
在机械工程创新设计中,提高产品效率是一个重要目标。
例如,汽车制造行业中的发动机通过加入新的材料和部件,能够实现更高的运行效率,从而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减少排放等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机械工程师需要根据应用需求和现有技术,对材料性能、工艺流程等进行优化。
这种优化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产品性能,为汽车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机械工程创新设计还可以在多种领域助力其发展。
例如,在机床工业中,机械工程师可以创新设计用于三轴加工中的四轴削铣加工头,可提高机床的加工效率。
此外,机械工程师还可以开发出各种用于不同领域的特殊机器人,如用于宇航行业的机器人探测器、用于地面建筑业的砖块堆垛机器人等。
在创新设计中,不仅有成熟的技术,还需要创造性的想法和开放的思维。
新思维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从而在机械创新设计中创造更大的效果。
一个好的创新设计可以将机械产品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市场份额并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
总之,机械工程中的创新设计是行业发展和产品更新的关键途径。
在这一领域中,机械工程师需要掌握传统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同时还要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技术和现代制造工艺等。
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才能在机械工程中实现真正的创新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创新设计班级:机械2104姓名:韩杰学号:3102101441落叶清理机的设计摘要:该落叶清理器主要用于对道路旁的落叶进行清扫,该机器操作维护方便,便于工人使用,其结构需简单,可靠性好,清扫机构可调节。
该机器在整体方案上采用三轮传动形式,通过前轮的旋转来带动整个机构的运动。
清扫功能实现形式确定为扫把运动方向与机器前进方向相同。
扫把环绕工作轴成星形布置(放射状),工作轴与车轮所在轴平行。
落叶收集方式确定为扫把成环状布置在一根轴上,环轴一圈扫把逐渐增长,通过轴旋转,扫把一点点地将落叶送上斜坡,由最长的那根扫把将落叶弹入垃圾箱。
传动的方式采用的两轴间的带传动。
改机器的设计适用于各种道路的落叶垃圾等的清理,有着很高的应用前景。
1.设计背景目前路面上的清洁车基本都就是用吹吸式或冲水式来清除垃圾,只能在大路中间行驶,清洁范围有限。
路边或小路上等无法用清洁车清扫的地方,只能依靠工人手工清扫垃圾,劳动量大且效率低。
所以有必要开发一种小型清洁机器,以减少工人劳动量,同时提高效率。
2.方案设计选择该机器应具备以下特点:1、结构简单。
因就是小型清洁机器,要求成本低,操作维护方便,便于工人使用,其结构需简单,可靠性好。
目前国内虽然已有同类机器,但其结构偏复杂,成本高,无法推广使用。
2、清扫机构可调节,即清扫时该机构工作,不清扫时该机构不工作,以免做无用功。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机器各部分方案进行设计。
1、整体方案的设计,即机器的整体结构形式(外观)的确定。
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1)、机器为四轮车形式,由人推动或机车拖动。
清扫的动力来源为前轮与地面的摩擦力。
前轮旋转,带动前轮所在轴旋转,再带动工作轴旋转,扫把旋转,完成运动。
(2)、机器为三轮车形式,由人力驱动。
清扫的动力来源为人蹬脚踏板的力。
人蹬脚踏板,带动后轮运动,再将后轮运动传递给工作轴,扫把旋转,完成运动。
对方案(1)(2)进行比较:方案(1):优点:仅有一个传动(从前轮所在轴到工作轴),结构简单,紧凑。
若机器自备动力源,通过一定方式控制机器运动,还可实现自动清扫。
缺点:动力来源不稳定,可能会使机器无法正常工作。
而且要产生足够大的摩擦力,机器自重必须足够大。
方案(2):优点:动力来源稳定,可直接在现有三轮车基础上进行改装,成本低。
因就是骑行,效率较手推车高。
缺点:结构尺寸相对较大。
方案(1)动力开源问题难以解决,方案(2)虽然结构尺寸较大,但相对来说,其稳定性好,效率高。
最终选择方案(2),同时选定动力源为人力。
2、清扫功能实现形式的确定因就是小型清洁机器,考虑到动力及成本,选择清扫功能实现形式为:通过扫把与地面的相对运动,将落叶(垃圾)扫起。
主要运动为旋转运动。
有以下两种方案:(1)、扫把运动方向与机器前进方向相同。
扫把环绕工作轴成星形布置(放射状),工作轴与车轮所在轴平行。
扫把与地面相对运动,将落叶扫起。
(2)、扫把运动方向与机器前进方向交错。
扫把均匀布置在一盘状物体周围,盘状物体与地面平行,通过盘装物体旋转,扫把与地面相对运动,将落叶扫起。
分析方案(1)(2)的优缺点:方案(1)结构简单,清扫功能易实现,但清扫能力有限,即可能清扫的不彻底。
方案(2)清扫能力强,但就是就是交错传动,需借助圆锥齿轮或涡轮蜗杆来实现,结构较复杂,会增加机器成本,而且效率较低。
考虑到机器清洁的主要就是落叶或其她片状体,不需要较强的清扫能力,故选方案(1)。
3、落叶收集方式的确定收集容器为一放在车后的垃圾箱。
需确定的就是如何将落叶由地面送入垃圾箱。
有三种方案:(1)、通过一传送机构。
将落叶扫到传送机构上,再由传送机构将落叶送入垃圾箱。
需另设一条传送链,结构复杂,成本高。
(2)、将扫把成环状布置在两个滚筒上,滚筒转动,则扫把连续地将落叶扫入垃圾箱,如下图所示:此方案可行性好,传输平稳,但结构稍显复杂。
(3)、扫把成环状布置在一根轴上,环轴一圈扫把逐渐增长,通过轴旋转,扫把一点点地将落叶送上斜坡,由最长的那根扫把将落叶弹入垃圾箱。
此方案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但最短扫把对落叶的清扫会受到最长扫把的限制,因最长扫把与地面接触时被压弯,最短扫把可能扫在它的上面,不能与地面接触,只有通过增加两扫把之间的距离才能解决。
同时最长扫把将落叶弹起时会产生灰尘,传送过程不平稳,但不影响机器正常工作。
综合考虑,选择方案(3)4、传动方案的选取主要传递的就是运动,且就是在两平行轴之间传递,可选的传动方案有:(1)、带传动。
虽然传动平稳,但不适合低速传动,且要求有一定的初拉力,不合适。
(2)、齿轮传动。
传动比稳定,效率高,但制造及安装精度高,价格较贵,且不宜用于传动距离过大的场合,不合适。
(3)、链传动安装精度低,可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可用于远距离传动。
虽然瞬时传动比不恒定,但不影响本机器工作。
最终选择链传动。
至此,机器的方案设计完成。
其三维图如下:3. 各部分零件的具体设计及参数选定3、1 传动件的设计,参数选定1、脚踏板到后轮轴的传动可直接利用三轮车上原有的链轮传动。
大链轮齿数为38,分度圆直径为200mm,飞轮齿数为23,分度圆直径为121mm 。
大链轮与飞轮中心距为1000mm 。
2、后轮轴到工作轴的传动链轮轮齿要有足够的耐磨性与强度。
因小链轮的啮合次数较大链轮多,所受的冲击也较大,故小链轮应采用较好的材料制造。
人正常骑行速度约为5m/s,车轮直径为700mm,后轮轴转速为0510*******.4/min 700n r π⨯=⨯=,则主动轮转速为 10136.4/min n n r ==设计时必须保证工作轴转速高于后轮轴转速(扫把与地面的相对速度必须大于零,才可将落叶扫起)。
考虑到链条传动的多边形效应,取扫把与地面的平均相对速度为0、5m/s,以保证任意时刻扫把与地面的相对速度均大于零。
3、2 清扫及收集机构的设计、参数选定机构结构图如上滚筒材料为塑料,斜板及垃圾箱材料为Q235、(1)、滚筒因工作轴较细,扫把不能直接固定在轴上。
先将扫把固定在滚筒上,然后通过键将轴与滚筒周向固定。
选择滚筒外径为D=120mm,内径与轴径相等,为d=25mm。
滚筒分置在小链轮两侧,长度均为L=350mm。
(2)、扫把共有六把,均布在滚筒上。
因工作轴中心离地面高度为200mm,滚筒外径为120mm,取最短扫把长度为150mm,以保证扫把与地面充分接触,便于将落叶扫起。
其余扫把在最短扫把的基础上以10mm递增,最长扫把长200mm。
(3)、斜板最高点离地高度为150mm,与地面夹角为30°,故斜板宽度为300mm。
斜板长度为750mm,厚度为5mm。
(4)、箱体采用厚为5mm的钢板焊接而成。
尺寸为750×120×100。
3、3 调节机构的设计为保证扫把清扫时正常工作,不清扫时不工作,可在车两侧安装一机构。
该机构可以固定工作轴在空间的位置,还可对工作轴的位置进行调节,使不清扫时扫把不与地面接触,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其结构形式如下图:该机构可以简化成下图所示连杆机构。
后轮轴的空间位置确定,可视为一铰支。
滑块可绕车体上一固定点旋转,该点视为铰支点。
工作时,通过卡簧固定竖直杆与滑块的相对位置,则工作轴的空间位置可确定。
不工作时,旋转滑块,带动后轮轴与工作轴之间的杆旋转,使工作轴上升,再通过卡簧固定其位置,即可保证扫把不与地面接触。
3、4 轴的设计、参数选定1、后轮轴确定轴的直径:后轮轴轴的材料为40Cr ,调质处理,原轴径20d mm =,因增加了工作部分,后轮轴受力增大,将轴径放大为25d mm =。
轴的结构设计轴上增加一大链轮,其余部分不变。
大链轮厚度为30mm,布置在轴中间,其左端面距轴端距离为385mm 。
大链轮的轴向定位采用弹性挡圈,周向定位采用平键。
2、工作轴则轴的最小直径为:min 10.77d mm == 考虑到轴的加工、安装及细长轴刚度等问题,将直径放大到25d mm = 轴的结构设计:轴向力很小或没有,可将此轴设计为一根光轴。
链轮及滚筒的轴向定位采用弹性挡圈,周向定位采用平键,并选用滑动轴承。
4. 设计方案的技术创新点1、巧妙地采用逐渐变长的扫把,将落叶扫起,经由斜板,将落叶直接扫入垃圾箱,一个结构,两种功能,使机器结构大为简化。
2、设计了一个Ⅱ级机构,该机构一方面可以固定工作轴在空间的位置,另一方面也可对工作轴的位置进行调节,使不清扫时扫把不与地面接触,达到不做无用功的目的。
3、该机器就是以现有三轮车为基础,对其进行改装而成。
可利用原三轮车上大部分零件,同时不改变其原有的各项功能。
清扫时作清洁车使用,不清扫时将其作为运输垃圾的车,集清扫与收集于一体,可提高机器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