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实验与研究》 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开题报告--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探索与思考

开题报告--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探索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探索与思考开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

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教师要在各科教学中精心设计,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历史重任。

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忽视情意教学目标、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负担过重,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匮乏,极大妨碍了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质疑。

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生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路子,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

无论是创新还是动手操作都是现有教育中忽视了的或者说不太重视的两个方面。

教育在“三个面向”,要培养学生做“四有”新人,使之具有“实事,独立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成为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创新离不开动手操作,另一方面动手操作中也会滋生出创新的成份。

数学课堂应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学生创造性活动的过程。

通过教学过程,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展现,以促进人格的发展。

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走向系统化、规化和科学化,探索其规律为同类研究实践与理论依据。

其意义是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促进教师自身创新能力,增强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理论依据和课题的界定总书记在庆祝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知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

对小学科学活动实践课题的研究开题报告

对小学科学活动实践课题的研究开题报告

对小学科学活动实践课题的研究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小学科学教育作为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的起点,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并将科学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小学科学活动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然而,在实际的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实验资源不足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因此,对小学科学活动实践进行研究,探索适应小学生特点的科学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提高我国小学科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学科学活动实践的研究,分析现有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探索适应小学生特点的科学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研究成果将为小学科学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促进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意义:本研究将对小学科学活动实践进行深入探讨,丰富和发展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理论体系。

(2)实践意义:研究成果将为小学科学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3)社会意义:通过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助力国家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3. 研究内容和方法3.1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分析现有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2)探索适应小学生特点的科学教学方法和策略。

(3)通过实际教学实践,验证所提出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

3.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文献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了解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实证研究:通过实际教学实践,收集数据,分析现有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探索适应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2)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2)「篇一」(二)课题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20xx.01~20xx.03)①制定研究方案。

②填写课题研究申请书,申报立项。

③制订研究与实验总体方案。

2.研究与实验阶段。

(20xx.4~20xx.19)①依据方案提出的研究思路展开研究。

②本课题负责人学习相关理论及外地先进经验。

③制订课堂教学实施方案,设计教案案例。

④进行课堂教学实验,认真听课评课。

⑤外出取经、改进教法,不断完善实验。

⑥做好学期、学年、实验阶段的总结,积累资料,撰写教改心得体会文章或教学论文。

3.验收阶段。

(20xx.9~20xx.10)①组织实验课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②做好课题研究与实验的总结工作,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教学论文。

③向上级申请课题的结题验收、评估,并总结推广科研成果。

六、课题研究方法1.实验研究法依据一定的理论假说,在教育实践中运用必要而又合乎教育情理的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探索教育的因果规律,按阶段制定计划,做好记录,完成总结,并及时撰写体会,总结成果。

2.行动研究法研究中加强与教学行为的结合,明确改进措施时,及时组织教学应用,在学生中,了解通过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考察本课题的实践效果。

3.文献资料法利用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经验,利用各种渠道对文献和资料进行合理的搜集与应用以获得间接理论知识。

通过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涵,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等,指导本课题的研究。

4.经验总结法。

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进行回溯性研究,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促进人们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并且及时通过论文、案例等形式将研究中的经验、心得、理论与实践结合总结出来,归纳提炼。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1.课题的主要观点:课堂学习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场所和途径。

小学科学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科学课题开题报告

⼩学科学课题开题报告⼩学科学课题开题报告 ⼩学科学课题开题报告应该写些什么呢?下⾯随⼩编看看⼩学科学课题开题报告范⽂吧~⼀、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研究背景:“探究学习”作为新课程改⾰所倡导的⼀种科学的学习⽅式,正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落地⽣根。

关于探究学习的研究,如⾬后春笋般的迅速成长。

⽬前国内⼩学“探究型”课程的开发较为迅速,但探究性学习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实践经验较少。

鉴于上述状况,加强⼩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的内⼼深处都有⼀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学科学学习过程是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

在⼩学科学教学过程引⼊“探究性学习”,就是要注重知识的发⽣、发展过程,彻底改变教师以例题、⽰范、讲解为主的“教”的⽅式和学⽣被动接受的“学”的⽅式,按照开展科学研究的⽅式进⾏教学活动,让学⽣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与合作下⾃⼰发现问题,主动获取知识。

这样,就能最⼤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授;最⼤限度地满⾜学⽣⾃主发展的需要;最⼤限度做到让学⽣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充分体现⼩学⽣学习的⾃主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机勃勃的活⼒和效⼒。

应⽤价值:现阶段关于“探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较多,然⽽真正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实践教学的却⽐较少。

研究的时间⼏乎都在课堂之外进⾏,⽽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实践与研究的⼏乎没有。

为此,我们提出了“⼩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

预计通过此课题初步形成“探究性学习”在⼩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的模式和框架以及教学过程中运⽤的策略,使之具有可⾏性和可操作性。

对科学实现再创造,使⼩学科学顺应⼈类学习的需要,从抽象、严谨、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以开放的课堂教学形式再现科学的基本过程,再现科学与⼤⾃然和⼈类社会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小学科学实验能力培养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能力培养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能力培养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课题背景
我国素质教育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小学生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科学课程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有效方式。

本课题的目的是探究小学科学实验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构思实验方案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观实验室并了解其中的器材和实验设备;然后根据所学知识,组队构思实验方案,制定实验计划书。

阶段二:实验操作
根据实验计划书,学生在实验室内进行实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在保证实验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

阶段三:总结和展示
学生和老师一起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探讨,并将实验结果展示给同学和家长。

活动效果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兴趣盎然,参与热情高涨;在实验中,他们掌握了实验操作技能,增强了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总结和展示过程中,他们深入理解了实验结果,同时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结论
通过这种培养小学科学实验能力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从而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还能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和美好,从而更加喜欢学习科学知识。

《新课改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开题报告(完整版)

《新课改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开题报告(完整版)

《新课改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开题报告《新课改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开题报告邢台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新课改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开题报告内丘县内丘镇中学课题组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研究的背景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新课改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开题报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和科技的竞争,不仅是人才数量和结构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人才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竞争。

我国传统的教育事实上将人的大脑作为知识仓库 ,采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忽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如何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业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们具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才能参与国际竞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教育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已是势在必行。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思维,促进思考,往往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外活动是重要途径和方法,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重要条件。

然而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着一些问题,如课堂提问环节教师与学生的机械问答,问题设计深度不够或过于具体化,只能让学生受到低思维的训练,而不能起到激发学生思维潜能的实效,就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了。

中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接班人,中学阶段的教学对于其将来能否成为一名有用的人才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当代社会发展如风起云涌,新时代对创造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而一个创造性人才,首先要有创新的意识,而不能墨守成规。

其次,要活学善用创新思维,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不为传统观念所束缚,甚至使思维具有超前性。

再次,要具备创造力。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活动方案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活动方案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活动方案科学探究能力是指学生在科学实践中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成为有能力面对未来挑战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本文将提出一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活动内容1. 科学观察让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讨论其中的规律和原因。

例如,安排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下不同条件下植物的表现,并分析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2. 实验设计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实验,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

鼓励学生提出假设并进行验证。

例如,学生可以设计实验探究酵母在不同温度下生长的情况,以及不同因素对酵母生长的影响。

3.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数据的分析方法,帮助他们有效地表达实验结果。

通过让学生分析和比较实验数据,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4. 问题解决提供一系列科学问题给学生,并引导他们运用已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如何减少水的沉浸时间来保护纸张;或者让学生设计一个能够制造干净水的过滤器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环节引入一个引人入胜的科学问题或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通过展示一段关于深海生物的视频,并让学生围绕深海生物的特点进行讨论。

2. 活动实施根据活动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科学观察、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的实践活动。

老师可以在活动中给予指导和帮助,以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进行科学探究。

3. 总结归纳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和体会,并引导他们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活动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听取学生的报告以及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评价。

课题开题报告(通用6篇)

课题开题报告(通用6篇)

课题开题报告课题开题报告(通用6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 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 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题开题报告(通用6篇),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题开题报告篇1一、成立课题研究小组:xx组二、总体目标借助游戏让学生爱上英语课堂, 以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

三、研究方法主要以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为主, 个案研究法和调查法、观察法等。

四、分阶段开展研究工作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负责人杨晓玲担任组长, 组织成员吕姝斐、杨晓玲在5月20号之前制定好研究计划和方案。

每个月成员要交阶段性总结或研究心得。

2.查阅收集相关资料, 并针对不同的情境设计不同的游戏。

3、按计划开展“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与操作研究”, 将不同的游戏运用于课堂教学, 不同的年龄段应设计适合他们年龄的游戏, 不同的专题要有适合这个课题的不同的方法并针对实践教学不断改进并找到存在的问题所在进行新的设计与实践。

4.及时进行教学心得体会交流, 每周四进行碰头交流、研究课题进展。

将各自优点进行互学, 缺点则不断改正。

一切为了学生。

每个月25号前成员要交阶段性总结或研究心得。

5.记录整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

6、分析处理资料, 每个成员要有自己的课题总结报告, 课题组则撰写成果总结报告。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研究成果主要以三种方式呈现:一是展示, 在课堂上针对不同的课堂内容使用不同的游戏。

二是相关材料汇编, 主要以学生的课堂反映以及课后老师的及时总结反思组成。

三是实验经验文章(或论文)交流同时本课题的成果将由若干篇相关文章、中期汇报、研究报告等组成。

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成果更广泛地体现它的社会价值, 我们选择利用网络博客的形式来将我们的研究课题与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共享, 同时也用这一方式呈现给课题评审员们。

课题开题报告篇2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农村小学尽管已经开设英语课程好几年了, 但就我校周围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 流于形式, 教学效果微乎其微。

小学生科学小实验调研报告

小学生科学小实验调研报告

小学生科学小实验调研报告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小学生在科学小实验方面的兴趣和参与度,以及现有的科学小实验项目的普及情况,通过调研结果,提供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以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针对小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小实验活动,并通过问卷了解他们对实验活动的态度和参与程度。

调研结果兴趣和参与度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小学生对科学小实验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超过80%的学生表示愿意参与科学小实验。

通过实际活动观察,我们发现,他们在实验中表现积极投入,保持好奇心并积极尝试,表现出极高的参与度。

实验活动普及情况然而,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科学小实验活动在学校中的普及度相对较低。

只有少数学校每周安排少量科学实验活动,占比不足20%。

大部分学校很少或者没有进行相关实验活动。

这导致了小学生无法充分接触和参与科学实验,限制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学校实验条件与此同时,学校的实验条件也是制约科学小实验活动开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从调研结果来看,大部分学校缺乏实验教室和实验设备。

学校财政投入不足、缺乏专业的实验老师以及对实验安全的担心等问题都限制了实验活动的开展。

学生知识与技能水平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近70%的小学生表示对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较低。

这说明学校在科学课程教学中应更加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技巧。

改进措施和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为提高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参与度,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1. 加强教师培训:学校应投入更多资源培训科学实验教师,增强他们的实验技术和安全知识,提高科学小实验的专业性和质量。

2. 增加实验设备和实验教室:学校应增加实验设备和改善实验教室的条件,鼓励小学生亲身参与实验和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3. 丰富实验活动内容:学校和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有趣、生动的实验活动,使实验内容更贴近生活,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公民的科学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其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然而,目前我国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普遍较低,很多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的操作层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践研究,探讨如何提升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我国科学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研究目的1. 分析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探讨提升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3. 通过实践验证这些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为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1. 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现状分析。

2. 提升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理论基础。

3. 提升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方法和策略。

4. 实践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了解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理论研究。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3. 实验研究法:在小学阶段选取一定数量的班级或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实施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方法和策略,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分析其提升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经验和教训。

五、研究计划1. 第一阶段(第1-3个月):进行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完成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现状的分析报告。

2. 第二阶段(第4-6个月):根据现状分析,提出提升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制定实践策略。

3. 第三阶段(第7-9个月):在小学进行实验研究,实施实践方法和策略,收集和整理实验数据。

4. 第四阶段(第10-12个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撰写实践研究报告,提出建议和启示。

小学课题开题报告(通用7篇)

小学课题开题报告(通用7篇)

小学课题开题报告大学生活要接近尾声了,大学生们都接到了要做毕业设计的任务,在我们做毕业设计之前要先写好开题报告,那么问题来了,开题报告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课题开题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课题开题报告篇1一、课题研究背景:高效课堂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各地对高效课堂研究由来以久,并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模式。

如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河北衡水中学的“三转五让”等。

这些教学模式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高度关注学生,充分相信学生。

具体表现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解放学生的学习力,激发学生释放潜能,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及时检测反馈,减轻学生负担。

这些成功经验为我们进行小学高效课堂建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我们也发现,目前各地对高效课堂的研究还有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空间,一是目前的研究大都直接指向课堂操作,更多的是获得经验层面的成果,缺乏对高效课堂本质的系统描述,因而难免在研究中出现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而且难以将研究推向深入,二是目前的研究大都在高中、初中展开,研究成果多指向高中、初中课堂,小学高效课堂构建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因此开展小学高效课堂建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我校几年前就在借鉴全国各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尝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及时反馈”的高效课堂建构的基本策略,各教研组以课例为载体对高效课堂进行了一些探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性智慧,如李萍老师执教的《用连乘解决问题》,将解决问题的过程设计成有层次的学习活动,王萍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学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对计算公式的再探讨,陈鹏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在问题交流中获得分数本质的理解,等等。

这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高效课堂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㈠生本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虽然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还很不完善,但他们身上包含着人类千万年进化所积淀的优秀基因,具备强大的发展动力和潜能。

培养小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4月,我们开始酝酿“培养小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并向区教研室申报了课题,且被立项。

这无疑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我校及时组织开题,经过精心准备,向各位专家、领导汇报,敬请诸位专家论证。

我校拥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实验室、仪器室、科学活动室、科学劳动制作室、图书阅览室、电子备课室等专用教室,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基础。

近年来,学校以办“优质+特色”学校,育“素质+特长”学生,“为全体学生负责,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学校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华彩乐章。

此次提出《培养小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将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来促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发展。

一、选题背景我校目前三至六年级全部使用的是教科版《科学》教材。

科学课程与教材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教师和学生都有一种全新的感觉。

《科学课程标准》将课程性质定位为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并在课程目标中专门阐述了“科学观察能力探究”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问题。

很明显,科学课程与过去的自然课程有着质的区别,科学课倡导小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亲历“科学观察能力探究”过程,体验“科学观察能力探究”的乐趣,建立“科学观察能力探究”的意识,激发“科学观察能力探究”的志趣,感受“科学探究”的方法。

科学教材为学生提供了“科学观察能力探究”的范例、思路与方法。

然而,不少学校的“科学观察能力探究”活动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随意性、无序性、低效性,淡化了科学教学目标的落实,降低了科学探究的效率与质量。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是:科学课程如何摆脱以往自然教学重知识体系的束缚,落实“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如何处理科学教材,开发“科学观察能力探究”资源,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如何避免科学探究活动的随意性、无序性、浅表性、低效性,指导学生开展“科学观察能力探究”活动?这些突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促使我们教师思考、探索。

开题报告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开题报告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分析我省中小学在全面实施新课程后,课堂教学状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教材的编排体系呈现多样化,版面设计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学生在课堂活泼多了,变得敢于举手,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同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捷。

但目前仍有很多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摆脱不了知识教学的概念化、系统化,“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课堂始终笼罩在传统讲授式、灌输式的阴影下,可谓是“穿着新鞋子,走着老路子”。

为使学生学得“扎实”,教师拼命地“细细讲评”,学生被动地、无奈地“听练”——在课堂上,师生做了很多的“无效劳动”。

尤其在科学课上,探究活动更是显得如此: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活动也是“做中学”的核心活动。

从我市实施科学新课程以来,特别是随着“做中学”研究活动的铺开,科学探究的理念已在广大科学教师心中扎下了根,并且指导着教师的教学。

科学课上,我们看到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自体验,亲身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探究过程,科学课呈现出了与以往明显不同的特点:学生动手机会多了。

然而,学生的科学探究到底情况如何?以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有效性怎么样?这是我们近两年来关注的问题,事实上,我们的许多科学课都存在着课堂教学低效的现象。

总体来说,在实施新课改后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

因此,作为一名站在中小学教育前沿的教学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去进行研究,去探索,去实践,真正地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起责任来,为推进基础教育阶段地教学改革贡献力量。

实施新课改应让课堂孕育着生机和活力,应让其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但随着课改的深入和推进,我们也逐渐感受到课改后的一些反常现象,特别是在科学课堂上,教师课堂指导行为,学生课堂探究状况,科学探究有效性缺失的现象:1、探究内容不切合实际,探究过程流于形式,探究活动显得无序2、没有养成良好课堂常规,课堂探究图热闹,合作探究显得被动3、实验图热闹,动手不动脑,探究不深入,探究活动显得浅表。

2020年小学科学课题开题报告

2020年小学科学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科学课题开题报告小学科学课题开题报告应该写些什么呢?下面随看看小学科学课题开题报告范文吧~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研究背景:“探究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正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落地生根。

关于探究学习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成长。

目前国内小学“探究型”课程的开发较为迅速,但探究性学习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实践经验较少。

鉴于上述状况,加强小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小学科学学习过程是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引入“探究性学习”,就是要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彻底改变教师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的方式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学”的方式,按照开展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与合作下自己发现问题,主动获取知识。

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充分体现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和效力。

应用价值:现阶段关于“探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比较多,然而真正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实践教学的却比较少。

研究的时间几乎都在课堂之外进行,而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实践与研究的几乎没有。

为此,我们提出了“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

预计通过此课题初步形成“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的模式和框架以及教学过程中运用的策略,使之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对科学实现再创造,使小学科学顺应人类学习的需要,从抽象、严谨、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以开放的课堂教学形式再现科学的基本过程,再现科学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开题报告

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开题报告

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的重要环节,而科学核心素养是小学科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科学核心素养不仅包括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还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培养。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科学核心素养的整体把握能力不足,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和简单应用上,缺乏对科学思维的培养和合作探究的意识。

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究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水平,以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 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设计和实施一种针对小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并探讨该方案对学生科学学习的影响。

3. 研究方法3.1 研究参与者本研究选取某市某小学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参与者,共计60名学生,其中男生30名,女生30名。

3.2 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设计,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将接受科学核心素养培养方案的教学,对照组将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3.3 研究材料本研究选取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科学实验教材和教学资源作为研究材料。

3.4 研究过程研究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设计科学核心素养培养方案,并编写教学材料。

2.随机分配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学生。

3.实施科学核心素养培养方案的教学,每周2节课,持续8周。

4.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测试,测试科学核心素养水平、科学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5.分析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试结果,并得出结论。

4. 研究内容4.1 科学核心素养培养方案本研究的科学核心素养培养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思维培养:通过启发性教学、问题导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类能力、推理能力等科学思维能力。

2.科学方法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3.科学态度培养:通过开展科学探究项目、小组合作学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兴趣,增强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和兴趣。

开题报告: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的对象
小学三到六年级的学生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法
1、文献法。
收集整理与本研有关的教育教学专著、论文等。通过教育资源平台等网站整理学习有实验教学策略的文章,结合名师已经做的研究工作,明确本研究课题的科学价值,找准突破点,取得更新、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实践研究法
按研究计划,让学生在轻松的活动氛围中完成实验学习。结合实验教学中实例的反思分析,边研究边实践,将精心设计的实验指导策略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及时反馈、反思,形成教学策略的研究。促进学生实验的高效、有效性。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启发式、自主式、合作式的教学策略能够具体化。
(二)研究内容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学生以实现获取知识、锻炼技能、培养兴趣的目标。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实验教学,应用哪些教学策略呢?
1、提供有趣适用的探究原材料。
学生喜爱的材料,能激发他们的灵感,进而创造性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在材料的准备上,要根据教学所需,准备多种多样的有趣适用的材料,才能更好地进行实验教学。兴趣的重要性由此解决。
1、在学生的科学探究实验中,主动研究,亲身体验,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准确归纳实验结论。通过学生反馈形成以小组实验,自主实验等的教学策略。
2、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形成有效完善的指导实验的教学策略,最终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全面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真正推进新课程的改革。
3、实验教学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在以后教学中逐渐完善。
3.发展性原则
因材施教,不要盲目一概而论,而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高效课堂,为学生减负。
研究的目标(要达成的效果)、内容(研究目标的分解与具体化)

小学教育开题报告6篇

小学教育开题报告6篇

小学教育开题报告小学教育开题报告6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教育开题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教育开题报告1一、课题名称:《中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研究》二、课题性质:本课题是应用型研究课题三、课题定义:所谓开放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努力提供一种情境,让学生个人或小组积极讨论、研究、发现,还学生更多的民主和自由,充分尊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信每一位学生,鼓励他们想干就干,想写就写,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进行具体、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或组织引导学生互相帮助。

它以发展为中心,以问题为纽带,以训练为主线,学生主动,教师主导,活动点拨,反馈矫正,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四、课题的提出: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的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并因此表现出相对的封闭性。

传统教学则过分强调预设和封,。

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

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

封闭导致僵化,只有开放,才能搞活,开放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而多年来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大多属于封闭式教学,机械地让学生听,一算一练缺少创新教育的环境。

学生由此在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究科学的能力培养及开发创造力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如何寻求一种开放式课堂教学,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就成了广大数学教学工作者深入探索、研究的课题。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数学教学要从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

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

新课标这一理念是针对长期以来的封闭式教学而提出来的,其实质是要实行开放性教学,开式教学首先是教学观念的开放,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内容,包括教学内容的开放、学习方式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教学情境的开放、教学评价的开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实验与研究》开
题报告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实验与研究
开题报告
2005年8月,我们开始酝酿“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实验与研究”的研究,并向区教研室申报了课题,在区教科室指导下,向省教研室申报立项省级课题,2008年9月被立项为“山东省“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实验课题(青岛版教材实验)子课题”,这无疑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我校及时组织开题,经过精心准备,向各位专家、领导汇报,敬请诸位专家论证。

明星心小学创建于1985年,建筑面积7400平方米,绿化面积1246平方米,校园整体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分明,育人环境优美,校园文学氛围浓厚。

我校现有24个教学班,1060名学生,拥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实验室、仪器室、科学活动室、科学劳动制作室、图书阅览室、语音室、电子备课室等专用教室,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基础。

近年业,学校以办“优质+特色”学校,育“素质+特长”学生,“为全体学生负责,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学校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华彩乐章。

学校先后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省交通示范化学校、市教学示范性学校、市示范家长学校,被定为省心理教育实验基地、省探究教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承担了多项省级重点课题的研究。

此次提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研究,将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来促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发展。

一、选题背景
我处目前三至六年级全部使用的是青岛版《科学》教材。

科学课程与教材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教师和学生都有一种全新的感觉。

《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课程性质定位为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并在课程目标中专门阐述了“科学探究”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问题。

很明显,科学课程与过去的自然课程有着质的区别,科学课倡导小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建立“科学探究”的意识,激发“科学探究”的志趣,感受“科学探究”的方法。

(青岛版)科学教材为学生提供了“科学探究”的范例、思路与方法。

然而,不少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随意性、无序性、低效性,淡化了科学教学目标的落实,
降低了科学探究的效率与质量。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是:科学课程如何摆脱以往自然教学重知识体系的束缚,落实“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如何处理科学教材,开发“科学探究”资源,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如何避免科学探究活动的随意性、无序性、浅表性、低效性,指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这些突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促使我们教师思考、探索。

为此,我校提出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实验与研究》课题,我们将围绕上述问题展开研究,谋求有效策略,寻求出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通过研究,我们预想小学科学课程将真正成为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让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丰富而多彩,让小学生在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志趣方面真正得到熏陶和培养。

二、课题研究的准备
1、组织准备
围绕课题内容,按照科研要求,将课题组人员进行了合理的分工,以便分头实施,系统研究;同时聘请专家指导和对成员的培训。

2、思想准备
搜集、学习和掌握国内外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课程论等的最新理论和见解,使课题具有广阔的视野。

着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标准等基本原理,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以便为课题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使课题研究具有整体效应。

三、支撑理论
1、认知建构理论。

学生学习的过程并非是被动地吸取知识、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构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再创造过程。

所以,在指导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遵循知识形成的规律,以促使学生认知结构的孕育、发展、开放,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实现知识与创造力的同步增长。

2、教学认识论。

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和能动的反映过程。

认识起因于主客体方面的相互作用。

学习过程的主体是学生。

现代教学论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在探究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从多渠道获得知识,而且具有自觉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造性。

3、积极强化理论。

强化学生积极行为产生的内部情感体验,使积极的情感态度得到巩固,
并对以后的更高层次的情感态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条件。

对学生在科学探究教程中的点滴体会及闪光点、成功点或创新处,应运用各种方式予以积极强化,如鼓励和表扬、赏识等,以巩固学生的积极行为。

四、理论假设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所形成的那种偏重于记忆和理解,偏重于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的学
习方式,让学生学会收集与处理信息,学会体验科学探究,学会人际交往养成合作精神,提高思维与表达能力等。

改变教师以往偏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使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学生观,寻找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抓手”,进而推进素质教育。

五、研究目标
1、培养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让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观察、实验、思考、研讨等探究活动,摒弃以往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形式。

2、教师将依据课程标准和(青岛版)教材,开发多种多样的“科学探究”活动资源和评价机制,创设学生科学探究的氛围和情趣,选择富有实践价值的科学方法,设计贴近学生科学探究模式。

3、尊重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志趣得到熏陶和培养。

六、开题后的主要工作
开题之后,我们将按照科研规范,系统地实施计划项目。

主要作好以下工作:
1、以理论学习为先导,强化科研意识。

我们认为深入而充分的理论准备,并贯穿于始终,对于顺利完成课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题后仍然要认真系统地学习教育理论专著和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掌握原理,积极研讨,促进思考,强化科研意识。

2、以探求科研方法为主体,加强课题管理。

?加强科研方法的学习、交流和研讨,定期召
开科研研讨会;?重视课题资料的积累和使用,建立课题档案和数据库;?采用目标管理,通过《课题计划书》进行管理,进一步细化课题;?定期作好课题总结、汇报工作。

每半年进行一次书面总结汇报;每阶段进行一次课题论证和总结。

七、实验方法
A、文献研究法
阅读文献资料,认真学习理论,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方法,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

在这基础上研究制定科学探究活动具体目标和步骤。

B、行动研究法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尝试和探索。

C、个案研究法
本课题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将随机选取一些孩子,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进行追踪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对策。

八、课题研究计划
(一)准备阶段:2005年9月――2006年2月
设计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召开课题会议,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制定规章制度。

(二)文献研究阶段:2006年3月――2006年7月
组织课题学习教育理论,召开研讨会,讨论实施研究方案。

(三)调查研究阶段:2006年9月――2007年2月
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调查分析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现状以及影响学生科学探究的不利因素等。

(四)证实研究阶段:2007年3月――2007年12月
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按照研究目标,组织学校开展实验,各实验小组必须在学期初制定实验计划,期末写出实验总结,提出实施方案的补充意见。

在认真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写出阶段研究报告。

(五)总结阶段:2008年1月――2008年7月
整理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的准备工作。

九、课题的研究管理
1、课题领导小组
2、经费管理:课题研究经费由行政全额拨款,凭发票报帐,日常的研究经费由课题组预算报告,经学校校长室审批后支付,并严格按照现行财经管理机制进行管理。

3、教研管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在课题领导小组的指导和宏观管理下进行,严格按批准的研究方案分步骤进行;同时,研究工作的具体管理由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直接对研究进程与结果进行监督和指导;学校教科室应就本课题研究的相关事宜向区、市教育科学研究部门汇报,以求得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4、课题组自我管理:课题主持人对课题组自我管理负责,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研讨和综合汇报管理制度;课题组成员必段具备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和拼搏精神,必须具有足够的文学积累与理论修养,必须具有足够的信心和意志力。

因此,课题组明确分工,分组负责,任务到月,分段小结。

我的报告结束,谢谢大家!
明星中心小学
2005年9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