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蝇”能手——张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感动民心人物
打
开他个人的工作数据库,一串串数据映入眼帘:
2016年,查办案件年总数达48件;2017年,继续加力突破至 49件;2018年1月至6月,已经查办35件,创历史同期新高。
数据显示:近3年来,他查办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在不断加大,已经远超前12年总和。
据统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张威。
“只有对党忠诚,才能担负
这副担子”
“纪检监察干部只有对党忠诚,才能真正担负起查办案件的这副担子。
”这是张威对坚决惩治腐败的信念坚守。
长期的基层锻炼和磨砺,使张威平
拍“蝇”能手——张威
本刊特约记者 赫安泽
计,15年来,他主持和亲自参与查办案件222起,共处理党员干部 161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收缴违纪款300余万元。
这些案件都是铁案,没有一起冤案、错案,更没有一起人情案。
他,就是先后荣获过“辽宁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个人”“沈阳市纪检监察系统十佳忠诚卫士”,更是被党员干部群众热情赞誉为拍“蝇”能手的沈阳市铁西区纪
添了几分做好党所交给的各项工作的决心和勇气。
他1991年毕业于新民师范,先后到2所小学任教。
由于工作出色,7年后被破格提拔为校教导处副主任,不久被借调到区教育局工作。
2003年5月,德才兼优的他走向了区纪委工作岗位。
经过7年成长,他已经成为区纪委的办案骨干,之后,他参加了区委组织的“公推公选” 招聘领导干部活动,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被组织任命为沈阳市铁西区纪委第一纪检监察室副处级室主任。
他在纪委多年来一直从事案件查办工作,所负责的区域主要是该区所属的乡村街道,面临着案件多,涉面广,人员熟的不利工作局面。
为了认真履行纪检监察的职责担当,他以敢于碰硬的胆识和攻坚克难的精神,对破坏党的纪律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人员,施重典,动硬招,拿下了许多难以拿下的口供,啃下了许多难啃的“骨头”。
2007年8月,张威带领调查组,接手对群众举报该区大青街道余良村主任谭某伙同他人共同骗取征地补偿款问题进行调查。
他先是调阅该村拆迁卷,从中找出涉及的几户重点嫌疑人,并根据其周围邻居提出的“这家前几年就不种葡萄了,怎么还能领到葡萄补偿款呢?”的指控,拿到了初始线索。
他心想,普查员有问题,村委会肯定也有问题,当即决定直接动手接触征地科副科长高某和该村主任谭某。
“组织已经查明,你们在拆迁补偿中有严重违法问题,希望你们如实讲清问题,争取宽大处理!”张威一番义正言辞,令2人胆战心惊。
可他们还是咬住拆迁没问题不松口,一连五天死活不承认。
谭某更是装疯卖傻,抗拒调查。
张威与这个“滚刀肉”针锋相对,短兵相接,终于打掉了其嚣张气焰,迫使2人之前订立的攻守同盟迅速土崩瓦解,交代了合谋制作假补偿表,套取国家补偿款21万元的问题,之后又交代出他们伙同区城建局副局长门某共同骗取征地补偿款82万元的犯罪事实。
当办案组对涉案的副局长门某进行“双规”审查时,一位张威很熟悉的区里
老领导打电话找到张威,“方便时,请
对门局长关照一下!”一句客套话无法
回避,但绝不能退却,张威硬挺着压力,
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
对这位曾经想自杀了之的门某,张
威坚持苦口婆心地教育,终于使其认识
到自己所犯问题的严重性,而且还主动
交代了组织上尚未掌握的两笔各10万元
的受贿事实。
当门某的违法问题已经查
清,检察院派车来纪委“双规”点带门
某去看守所时,门某流着眼泪对张威说:
“我虽然因贪欲被处理,但我从心里感谢
你对我的真诚教育!”
2014年,张威坚决查办了四方台镇
民政助理付某违规为亲属办理低保案,
为村民讨回公道;2015年,他一举突
破了新民屯镇北三台子村党支部书记邓
某等3名村干部私分180万元土地转让
款案,3名村干部被追究了刑事责任;
2016年,他严肃查处了彰驿街道彰驿站
村党委副书记张某,村委会主任朴永东
等人的违建问题,使当地的违建问题得
到了及时有效的遏制;2016年,他穷追
不舍,拿下西三环街道张士村北虫草养
殖户闫某以空盆获得虫草补偿案件,为
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00万元;2017年,
他维护村民利益,查处了长滩镇小兀拉
村干部违反规定用集体资金报销招待费
案件。
张威除了坚定不移查办案件外,还
坚持不懈地抓实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落
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并取得了令人赞
叹的佳绩。
2014年针对国土资源部卫星
拍摄的28处土地违法问题,他抓住重点
强力追究了6名党员干部责任;2015年
治理征地拆迁,他带头突破难点,及时
收回违规安置房7000平方米,以及违规
资金2100万元;2016年他利用“两学
一做”学习教育,以案说纪,全方位对
4个乡镇170名镇村干部进行了面对面
的警示教育。
2017年他毫不手软,严格
追究了在秸秆禁烧工作中负有失职责任
的街道和村干部,对18人违纪人员进行
诫勉谈话或党纪政纪处分……
“只有本领过硬,才能干好
这份工作”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光有敢于查办
案件的劲头还不够,还要善于查案,只
有具备过硬本领,才能干好这份工作。
”
张威在铁西区纪委是大家公认的办案能
手,并且多次被沈阳市纪委借去办案。
与他一起经常办案的同事们,都发自内
心地佩服他:“张威办案本领过硬,有
道眼,会找突破口。
再难的案件,只要
他上手,准没跑!”
2018年4月,张威在调查高花街道
安监中队长梁某受贿案时,面对复杂的
案件,使办案组其他同志一时感到无从
下手。
对此,张威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与分析中:“梁某多年来一直负责街道
的安监工作,手中握有决定业户是否可
以开业的重权,存在收受业户钱物问题
的可能性极大。
但是如果直接找经营业
户出证了解给梁某送钱送物的问题,考
虑到梁某的职务,出于顾忌,肯定谁也
不敢出这份证言;如果没有任何证据,
只靠做梁某的思想工作就想让其交代受
贿问题,那更是难上加难。
”凭着多年
的办案经验他想到,业户十有八九不会
向梁某要银行卡号给他打钱,这样有些
麻烦;也不太可能面对面给钱,这样容
易让双方脸上难看。
那么从哪下手,作
为突破口呢?机智过人的张威突然想到
了手机微信中的钱包功能,如果业户通
过微信钱包转账,就能轻而易举地把钱
送给梁某,这样双方不用见面,还能避
免许多尴尬的场面发生。
预判的到底是不是属实,还需要事
实来检验。
事不宜迟,张威立即对梁某
进行传讯,并当场将其随身携带的手机
扣下。
经过仔细查阅梁某的手机微信钱
包,并经过业户证实确认:从2016年至
2018年4月,不到三年时间,梁某共收
受该街道18位业户的1000元或500元
不等的上供款31000元,其中28000元
属于受贿。
面对充分的人证、物证,面对办案
技高一筹的猎手张威,梁某无话可说,
2018.15 民心27
28
感动民心人物
只能无奈束手就擒。
张威办案本领过硬,还充分体现在对每一个案件的当事人或家属的谈话技巧上。
一次,在“双规”办案时,办案点来了一位孕妇,她的丈夫正在接受调查,孕妇赖着不走说自己需要人照顾,要求纪委放人。
张威给孕妇拿了一把椅子请她坐下,又给她倒了杯水,之后耐心地和她交谈,了解她的家庭情况,听她的诉说,告诉她,只有她的丈夫积极配合组织调查才能尽快回家,并建议孕妇给丈夫写一封亲情书信。
见到孕妇的来信以后,一直守口如瓶的孕妇丈夫终于吐口了,交代出他父亲转给他的10万元赃款,藏匿在自家的挂钟里的问题,这一下,终于拿下了关键口供,使案件查办工作出现了重大转机。
2014年,在查办高花街道一村原主任韩某侵占集体物资等问题时,面对举报问题已成为公开秘密、举报线索可查性不强的不利局面,张威仔细分析案情,没有放弃任何蛛丝马迹,围绕韩某任职期间村委会的经济活动,先是调取了村委会的会计账,及时控制住关键书证,之后又通过走访知情村民,最终发现韩某在已经不再担任村委会主任的情况下,利用离任时没有上交村委会的空白工票,为20余户村民私自开出总额5万元的用工票的问题。
之后,张威及时对韩某进行突审,迫使其交代了从中收受4位村民4400元感谢费问题。
此案件的办结,一方面严厉惩处了韩某的以权谋私问题,一方面避免了村集体的经济损失,有效维护了村民的利益。
“只有自己清廉,才能敢于检查别人”
张威认真查办案件,使诸多违纪违法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的党纪政纪和法律的处理。
然而,他和办案的同事们所承受的压力也是巨大的。
诱之以利者有之,惑之以情者有之,施之以恐吓者更有之。
“只有自己清廉,才能敢于检查别人”面对这些,张威心中清楚自己该怎么去做!2016年8月,张威受命查办该区大潘街道挂职副主任才某等人滥用职权造成国家经济损失问题。
根据其违纪的性质及影响,张威及办案组最终提出处理意见:建议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当刚刚将处分意见形成后,沈阳市里相关领导便打电话找到张威:“对于才某的处理,能否改为警告处分?”对此,张威没有答应。
过后,又有2名市、区领导干部也找到张威为才某说情,请求降一个档次处分。
有一名领导还劝解张威:“你办案给人处分,要掂量再定,要留点后路!”面对3名上级领导的三次说情所带来的压力,张威拒绝着,承受着。
他十分清楚,作为执纪办案的纪检干部,绝不能拿党纪处分做交易,在维护党纪尊严的问题上,没有调和的余地!张威没有让步,始终坚持着自己提出的处分意见。
这个“三次说情,一个坚持”的故事,后来被传为佳话。
用张威常说的话讲:“绝不为杂音所扰,必须坚持寸土不让!该处分的一个也不能落下,该处理的尺度一分也不能放松。
”
纪检干部,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在廉洁自律方面要时时处处为人做出表率。
张威则堪称其中楷模。
2016年,张威查办了一个案件,使当事人王某被追究监管责任,并受到党纪处分。
由于案件处理得妥当,当事人感到张威既严格办案,又有人情味,让他很受教育。
出于感激与敬佩,王某特地开车给张威送来2箱高档饮料。
在张威办公室的楼下,他已经将车厢打开,并说:“案件已经办完,没啥关系了。
”“那也不行,必须拿走。
”张威说什么也不收。
王某一看,怎么说也不行,实在拧不过张威,只能无奈地开车走了。
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张威来每次都是婉言相拒。
查办案件的工作性质与职责,决定了纪检监察干部要舍弃很多时间与精力去照顾家庭。
自从调入区纪委以来,张威从未休息过一次完整的双休日和节假日。
2004年4月,张威奉命与沈阳市纪委一起联合查办某村干部受贿案件,办案点就设在距离他家不过500米远的地
方。
但因工作需要,在办案的4个月里,张威在办案点一待也是整整4个月,其间曾经多次路过家门,因办案要务在身而没有能回家探望。
一次,查办一起上级纪委要结果的急难案件,在案件调查工作进入关键时刻,正赶上和张威感情非常深的姥姥去世。
作为外孙子的他,此时本应全力以赴处理姥姥的后世,安慰悲痛欲绝的妈妈,然而,重任在肩的他,只是利用2个小时参加了上午出殡的仪式,之后就匆忙赶回办案点继续攻关一个亟待解决的难点。
2014年10月,张威过生日,按照与妻子的商定,他晚上回家吃生日饭。
可是,晚饭已经做好,妻子左等右盼,还不见张威回来,急得妻子打电话给他,没想到张威告诉她在办一个特殊紧急案子,正在和当事人谈话,面对妻子在电话中表露的不悦,张威说:“案件紧急,我作为办案组长,怎么能说走就走!”之后,张威又工作了8个多小时,一直到下半夜3点钟,张威才拖着疲倦的身子赶回家,此时,他的妻子早已沉沉入睡。
第二天早上起床以后,了解妻子脾气的他马上露出笑脸说:“媳妇儿,昨天晚上让你等了我那么长时间,实在对不起!不过你也知道,我们办案工作的性质就是这样,我真是没有分身之术呀!今天早上,我们就拿你给我买的生日蛋糕当早餐吧!”张威这些充满歉意的话,使妻子心中的怨气顿时烟消云散。
正是一串串鲜活的数据和一个个精彩的办案故事,记录着张威惩处腐败取得的骄人业绩;表现着他技艺高超的办案本领;展现着他纪检监察干部应有的清廉品质;体现着他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定力。
张威坚守15年,始终奋战在反腐败工作的第一线,用纪检监察干部的无私无畏,谱写了一曲党的忠诚卫士之歌。
(作者系沈阳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辽宁省纪委副厅级专员,宣教室副主任,《中国纪检监察报》辽宁记者站站长,民心网《民心》杂志社顾问。
)
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