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缝、后浇带留设处理措施范本
后浇带施工方案范文

后浇带施工方案范文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移除原有杂物和建筑物:先清理施工区域,将其中的杂物、建筑物等移除,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
2.土地平整:对施工区域的土地进行平整,确保后浇带施工的基础坚固平整。
3.清洁混凝土基础:清洁混凝土基础,去除其中的灰尘和污垢,以保证浇筑效果。
4.搭建施工框架:在施工区域进行搭建施工框架,以保证后浇带施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准备施工材料和工具:准备好后浇带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和工具,如水泥、砂石、水、钢筋等。
二、后浇带材料的统一管理1.各种材料按照规格、型号进行统一分类和编号。
2.材料堆放要遵循统一管理原则,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开堆放,互不混杂。
3.对于易受潮、易被污染的材料,采取封闭式存放,确保其质量不受影响。
4.对于易受损坏的材料,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防止损坏和浪费。
三、后浇带施工流程1.钢筋的预埋和绑扎:首先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在混凝土基础上进行钢筋的预埋和绑扎工作,确保钢筋的位置和布置符合相关要求。
2.浇筑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制,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
a.搅拌混凝土:首先将水、水泥、砂石等材料按照设计要求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要充分,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b.运输混凝土: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运输到现场,注入到已预埋好的钢筋网内,浇筑的厚度要匀称。
c.充实混凝土:使用振动器对浇注的混凝土进行充实,以提高其密实性和强度。
3.平整与养护:浇筑完成后,进行水平养护,保持其平整度和表面的光滑度,以确保其使用效果和美观性。
4.后续工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后浇带上的其他工序,如上涂、刨平等。
四、安全防护措施1.施工现场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牌,警示过往行人和车辆注意安全。
2.工人操作时应穿戴好防护服、安全帽、防滑鞋等防护用品,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施工现场应及时清理杂物和残渣,保持施工区域干净整洁,防止人员滑倒和摔伤。
4.施工材料和设备应放置在安全的位置,防止引起二次事故。
(10309-70)某房建项目预留施工缝处理措施

χ×χ×项目(一期)南区标段
------- 施工缝处理措施
近日大雨天气较多,南区为保证工期节点不受影响依然保持施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保证质量不受影响,采取预留施工缝的方式保证质量,对预留施工缝采取以下措施:
1.若浇筑过程中突遇大雨立即停止浇筑;
2.对已完成浇筑结构面采用薄膜覆盖;
3.留设位置混凝土垂直于构件表面并修理规整;
4.在下次浇筑混凝土前需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剔凿,同时需保证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2;
4.1柱水平施工缝处应剔除软弱层,露出坚硬石子,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在继续浇筑上部墙体混凝土前,先铺50mm厚同标号去石子混凝土,然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4.2楼板、梁和楼梯施工缝应全部剔除浮浆及松散石子至露出密实混凝土,清除施工缝处木条板、钢丝网、短钢筋等杂物,浇筑混凝土前,用清水冲洗干净,先刷一道同标号去石子混凝土,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
5.在施工缝继续浇筑前,应对施工缝进行预检,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南区技术部。
施工缝后浇带施工方案

施工缝后浇带施工方案施工缝和后浇带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工程部分,施工缝用于分割建筑结构,使其在发生变形时能够相对独立地运动,从而减小变形的影响。
后浇带则是指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毕之后,为了增加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而进行的加固施工。
一、施工缝方案:1.施工缝的位置确定:施工缝的位置通常要根据建筑结构所需的变形和内力分布来进行合理的确定。
在确定施工缝位置时需考虑结构的变形和受力的要求,避免在受力集中的部位设置施工缝,一般在结构应力较小的区域设置。
2.施工缝的类型选择:常见的施工缝类型有板缝、柱缝和墙缝等。
板缝是指沿楼板或屋面对构件进行裂缝处理,柱缝是指将连续柱切分为若干段,墙缝则是指将连续墙体切分。
根据不同部位和结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缝类型。
3. 施工缝的尺寸设计:施工缝的尺寸设计要考虑结构变形、受力和施工难度等因素。
施工缝的宽度一般为10-20mm,施工缝的深度一般为构件宽度或厚度的1/4-1/6、此外,还需考虑施工缝的标志和密封方式。
4.施工缝的施工方法:施工缝的施工方法包括钢筋预留、填充材料、防水层等。
二、后浇带施工方案:1.后浇带的位置确定:后浇带一般设置在结构的受力集中部位,如大跨度梁、柱节点等。
在确定后浇带位置时需考虑结构的受力特点和设计要求。
2. 后浇带的尺寸设计:后浇带的尺寸设计要考虑结构的受力和加固要求。
后浇带的宽度一般为150-300mm,深度一般为构件高度或需加固高度的1/4-1/63.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包括清理表面、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浇筑高度,以确保后浇带的强度和质量。
4.后浇带的验收:后浇带施工完毕后需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内容包括后浇带的尺寸、强度和平整度等。
综上所述,施工缝和后浇带是建筑施工中重要的工程部分。
通过合理的施工缝和后浇带的设计和施工,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后浇带处理办法

⑴、在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部位,外侧砌筑长1500mm、宽2800mm的砖井。地下室底板标高为-13.40m,待整个地下室施工完毕之后,此砖井的高度达到将近14m,故在拐角处增设两道构造柱,其内配4φ16的构造钢筋,同时在每一结构层位置处砖井设一道圈梁。
⑵、待土方回填之后,施工人员进入砖井支设后浇带处模板。每层预留混凝土浇筑孔,使混凝土的浇筑高度不超过3000mm。
4、楼板处后浇带施工措施
⑴、本工程地下室墙板留置与地下室底板相同的后浇带,后浇带的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在后浇带部位上下各加设一层φ8@150的加强钢筋网片。
⑵、后浇带的钢筋贯通,利用快易收口网作为新旧混凝土接茬的分隔。
⑶、具体施工做法入下图所示:
5、每层后浇带处,模板拆除后,为保证结构安全,后浇带处梁板不可成悬臂构件,必须用可调支撑杆件做局部加固。如图:
⑹、有防水要求的施工缝处的做法入下图:
⑺、对于地下室二、三层外墙的水平施工缝的处理如上图所示,底板位置为楼板;对于水池其迎水面为水池内部,做法同上。
5、无防水要求的水平施工缝处理方法:
⑴、先清洗干净新旧混凝土接槎处的凿毛面,采用塔吊运输浇筑与新浇筑混凝土同配比的水泥砂浆30~50mm厚,然后浇筑新混凝土。
2、地下室后浇带遇地梁处理措施:
底板后浇带在地梁处采用用快易收口网封挡,既可以保证质量,施工方便,且便于后浇带清理,后浇带处梁宽梁深局部加大200mm。具体如下图:
3、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措施
本工程中设计要求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在结构完成之后60天进行,为了避免回填土施工期间对地下室外墙防水的影响,要采取一定的施工措施。
后浇带、施工缝留置形式、位置和处理措施

后浇带、施工缝留置位置、形式和处理措施1、什么叫施工缝?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
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2、施工缝留设方法?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 1) 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 2) 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 3) 对于长宽比大于二比一的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同时施工缝应垂直留置,不能做成斜槎。
( 4) 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 的范围内。
( 5) 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 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 6) 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踏步板的1/3 处。
楼梯的混凝土宜连续浇注。
若为多层楼梯,且上一层为现浇楼板而又未浇注时,可留置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中间的1/3部位,但要注意接缝面应斜向垂直于楼梯轴线方向。
(施工中存在争执原因是旧规范规定了楼梯施工缝必须留置在中间1/3区段,传统施工留置在向上、下3步处,留置在梯段中间时,理论上是剪力较小,但施工时施工缝质量不好控制,二次支模时容易产生已浇筑部位形成短时“悬挑”,反而不利于构件的质量控制。
)( 7) 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mm~500 mm的竖壁上。
( 8) 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3、浅谈施工缝能否留置1、施工规范中规定的“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比较片面,没有对混凝土构件作出统一规定,例如,混凝土楼梯如果说留水平缝或垂直缝都是不合适的。
后浇带、施工缝留置形式、位置和处理措施

后浇带、施工缝留置位置、形式和处理措施1、什么叫施工缝?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
施工缝其实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出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2、施工缝留设方法?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 1) 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 2) 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 3) 对于长宽比大于二比一的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同时施工缝应垂直留置,不克不及做成斜槎。
( 4) 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 的范围内。
( 5) 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 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 6) 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踏步板的1/3 处。
楼梯的混凝土宜连续浇注。
若为多层楼梯,且上一层为现浇楼板而又未浇注时,可留置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中间的1/3部位,但要注意接缝面应斜向垂直于楼梯轴线方向。
(施工中存在争执原因是旧规范规定了楼梯施工缝必须留置在中间1/3区段,传统施工留置在向上、下3步处,留置在梯段中间时,理论上是剪力较小,但施工时施工缝质量欠好控制,二次支模时容易发生已浇筑部位形成短时“悬挑”,反而晦气于构件的质量控制。
) ( 7) 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概况200mm~500 mm 的竖壁上。
( 8) 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3、浅谈施工缝能否留置1、施工规范中规定的“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比较片面,没有对混凝土构件作出统一规定,例如,混凝土楼梯如果说留水平缝或垂直缝都是分歧适的。
后浇带施工缝留置形式位置和处理措施

后浇带、施工缝留置位置、形式和处理措施1、什么叫施工缝?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
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2、施工缝留设方法?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 1) 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 2) 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 3) 对于长宽比大于二比一的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同时施工缝应垂直留置,不能做成斜槎。
( 4) 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 的范围内。
( 5) 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 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 6) 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踏步板的1/3 处。
楼梯的混凝土宜连续浇注。
若为多层楼梯,且上一层为现浇楼板而又未浇注时,可留置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中间的1/3部位,但要注意接缝面应斜向垂直于楼梯轴线方向。
(施工中存在争执原因是旧规范规定了楼梯施工缝必须留置在中间1/3区段,传统施工留置在向上、下3步处,留置在梯段中间时,理论上是剪力较小,但施工时施工缝质量不好控制,二次支模时容易产生已浇筑部位形成短时“悬挑”,反而不利于构件的质量控制。
)( 7) 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mm~500 mm的竖壁上。
( 8) 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3、浅谈施工缝能否留置1、施工规范中规定的“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比较片面,没有对混凝土构件作出统一规定,例如,混凝土楼梯如果说留水平缝或垂直缝都是不合适的。
后浇带、施工缝留置形式、位置和处理措施

后浇带、施工缝留置位置、形式和处理措施1、什么叫施工缝?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
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2、施工缝留设方法?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 1) 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 2) 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 3) 对于长宽比大于二比一的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同时施工缝应垂直留置,不能做成斜槎。
( 4) 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 的范围内。
( 5) 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 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 6) 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踏步板的1/3 处。
楼梯的混凝土宜连续浇注。
若为多层楼梯,且上一层为现浇楼板而又未浇注时,可留置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中间的1/3部位,但要注意接缝面应斜向垂直于楼梯轴线方向。
(施工中存在争执原因是旧规范规定了楼梯施工缝必须留置在中间1/3区段,传统施工留置在向上、下3步处,留置在梯段中间时,理论上是剪力较小,但施工时施工缝质量不好控制,二次支模时容易产生已浇筑部位形成短时“悬挑”,反而不利于构件的质量控制。
)( 7) 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mm~500 mm的竖壁上。
( 8) 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3、浅谈施工缝能否留置1、施工规范中规定的“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比较片面,没有对混凝土构件作出统一规定,例如,混凝土楼梯如果说留水平缝或垂直缝都是不合适的。
后浇带施工缝专项施工方案

后浇带施工缝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1、项目概况第二章后浇带、施工缝施工工艺及设置2.1后浇带施工工艺及设置2.1.1后浇带施工工艺(1)后浇带的设计原理是“抗放兼备,以放为主”,这种设计已列入规范而被广泛使用,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各构筑物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
(2)施工后浇带是在整个建筑物中设置的临时施工缝,该缝根据设计要求保留一段时间后再浇筑。
这种“缝”在整个结构施工中既解决了构筑物间的差异沉降,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温度应力,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3)设计采用在施工中留后浇带的做法,以便将原来“超长”的平面“化整为零”,使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约束应力(混凝土的收缩、竖向荷重差异过大时产生的变形应力)释放,而持后浇带施工完成后,结构又“化零为整“大量减少了上述应力对结构的影响,减少了过多的设置永久性变形缝。
2.1.2后浇带设置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厚度300mm/500mm, C35、P6抗渗混凝土;地下车库顶板厚度180mm/220mm, C35、P6抗渗混凝土;剪力墙厚度为300mm、C50、P6抗渗的混凝土。
C组团车库地下室底板、顶板与主楼交界部分均设有后浇带。
2.1.3本项目后浇带概况本工程后浇带宽度为800mm,分温度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
其中温度后浇带在两侧混凝土浇筑的两个月后,选择在低气温天气条件下进行浇筑;沉降后浇带在主体结构沉降基本稳定后再进行浇筑。
后浇带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其强度等级应比两侧混凝土高一级,有抗渗要求的同两侧抗渗等级。
2.2施工缝施工工艺及设置2.2.1施工缝施工工序(1)施工缝封闭时,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2(2)在己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簿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3)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后浇带、施工缝留置形式、位置和处理措施

后浇带、施工缝留置位置、形式和处理措施1、什么叫施工缝?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
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2、施工缝留设方法?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 1) 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 2) 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 3) 对于长宽比大于二比一的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同时施工缝应垂直留置,不能做成斜槎。
( 4) 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 的范围内。
( 5) 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 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 6) 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踏步板的1/3 处。
楼梯的混凝土宜连续浇注。
若为多层楼梯,且上一层为现浇楼板而又未浇注时,可留置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中间的1/3部位,但要注意接缝面应斜向垂直于楼梯轴线方向。
(施工中存在争执原因是旧规范规定了楼梯施工缝必须留置在中间1/3区段,传统施工留置在向上、下3步处,留置在梯段中间时,理论上是剪力较小,但施工时施工缝质量不好控制,二次支模时容易产生已浇筑部位形成短时“悬挑”,反而不利于构件的质量控制。
)( 7) 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mm~500 mm的竖壁上。
( 8) 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3、浅谈施工缝能否留置1、施工规范中规定的“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比较片面,没有对混凝土构件作出统一规定,例如,混凝土楼梯如果说留水平缝或垂直缝都是不合适的。
后浇带及施工缝处理措施

后浇带及施工缝处理措施后浇带和施工缝是混凝土结构建筑中常见的结构缝隙,对于这两个部位的施工处理,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保证其作用和装饰效果。
本文将从后浇带和施工缝的定义、施工工艺、处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
后浇带的定义后浇带是指在混凝土结构建筑体块竖向和横向构造节点出现后,进行二次浇筑的混凝土带。
其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强度:增加构造节点强度•抗震:提高构造节点抗震能力•安装:为壁板安装提供增强效果•美观:统一混凝土颜色、纹理和尺寸后浇带的施工工艺后浇带施工的前期要求包括:•墙板支撑:墙板应当固定在外墙下部的承台上并与承台连接严密。
•内模板:设置相对稳定的内模板,能够保证后浇带浇筑时,混合料不会流失。
•长度和厚度:后浇带必须具有足够的长度和厚度,以实现预期效果。
•钢筋网:钢筋应按照设计要求嵌入其中,并够得到充分的铺设,并连接到主构造安全。
•与保温系统的协调:在建筑保温系统的顶部和侧缘处,预留出必要的后浇带空间。
后浇带浇筑的主要过程如下:1.清理:彻底清理砼表面,保证表面光滑洁净,防止杂物或油污污染混凝土表面;2.模板安装:安装好后浇带的模板,并针对不同节点要求,进行加厚加固;3.模板检测:对安装的模板进行检查,以保证模板的线条和要求一致;4.给水:施工前,将需要使用到的混凝土进行测量,得出正确的混凝土骨料配比,并定量放入混凝土搅拌机;5.混合物浇筑:将混凝土倒入砼泵进行送浆连续浇筑混凝土;6.喷浆:在浇筑后的砼表面喷涂的布袋剂,以提高端面的硬度和降低表面裂缝;7.养护:根据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合理时间,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常见的后浇带处理措施由于后浇带的材料构成和色彩差异与原差异,可能会对建筑覆盖层的颜色造成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些处理措施来保证装饰效果。
1.色彩调整:通过颜色匹配的方式,将后浇带的颜色与建筑外观一致。
2.砂光处理:采用砂光处理,将后浇带表面光滑,与墙面的造型相配合。
3.加强处理:在特定的区域,增加钢板的数量与规格,提升墙的强度和韧度。
地下室施工缝及后浇带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工程工程地点:***建设单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工程有限公司本工程包含住宅楼1栋、2栋、3栋、4栋、5栋、6栋、7栋,各栋楼±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6.00m,本工程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总建筑面积约12.60万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约2.96万m2,地上建筑面积约9.64万m2。
地下室二层。
二.设计要求1.后浇带处所有梁板等混凝土构件钢筋连续布设钢筋要求双层双向拉通布置。
2.后浇带浇筑时间宜滞后45天以上,并采用高一级微膨胀混凝土浇筑,低温入模。
3.微膨胀混凝土要求水中养护14天的限制膨胀率:后浇带≥0.030%,地下室侧壁≥0.025%,顶板楼盖≥0.020%,地下室底板≥0.015%,且后期膨胀性能稳定。
4.施工缝和后浇带宜留设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位置,一般设于跨度1/3范围内。
施工要求在地下室底板、侧壁、顶板留设施工缝时均应加止水钢板。
三.后浇带、施工缝做法1.楼(屋)面后浇带构造注:适用于地下室中间层板、地下室顶板、楼面板及屋面板。
2.地下室侧壁后浇带3.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构造4.地下室水平施工缝止水带5.地下室-2层与-1层交接处做法四.后浇带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保证措施1.后浇带钢筋质量保证措施后浇带处的钢筋随结构梁板墙钢筋一起绑扎,其施工技术措施与质量保证措施按钢筋工程施工的要求处理。
后浇带梁筋不断开,板筋及墙体水平筋断开。
后浇带钢筋绑扎完成后在钢筋表面刷水泥砂浆保护钢筋不生锈。
2.结构主体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后浇带处理方法在进行结构主体施工时,后浇带部分的模板工程按不设后浇带处理,也就是模板按梁、墙、板正常的构件支模方式来安装。
为保证后浇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被污染和浇筑,在支模和绑扎钢筋时,采用钢丝网片隔离,同时在后浇带模板面上钻孔或墙底设排浆孔。
在主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终凝前后清理后浇带去的混凝土污染物。
后浇带及施工缝施工措施

后浇带及施工缝施工措施后浇带及施工缝施工措施一、后浇带处理方法:本工程在地下室底板和首层板设置宽度为1000mm的后浇带,在本工程施工中,结合公司以往施工经验,后浇带处采用快易收口网做新旧混凝土接茬处的隔离带。
后浇带采用快易收口网施工,后浇带处的钢筋不断开。
后浇带在混凝土浇筑完60天后,用高一级掺有12%AEA微膨胀剂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灌密实;浇筑前应进行钢筋除锈,清除浮浆、碎石等杂物,并冲洗干净.1、地下室底板处后浇带施工措施⑴、底板、地梁后浇带在底板混凝土施工完毕后用九夹板封盖,并派人检查,以防杂物落入其中.⑵、将底板、地梁处后浇带加深,在浇筑混凝土前清理干净,并请有关单位进行隐蔽验收,然后浇筑封堵混凝土,如下图:⑶、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处做防水加强层,防水加强层向两边延伸的长度不小于500mm,其上防水保护层做成入图所示向下凹入的形状,其加深深度为200mm,在浇筑后浇带微膨胀混凝土之前,先清理后浇带内的杂物并在加深的部分浇筑与垫层强度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浇筑掺加膨胀剂的微膨胀混凝土.施工中注意,防水保护层的强度不低于C10即垫层的强度。
2、地下室后浇带遇地梁处理措施:底板后浇带在地梁处采用用快易收口网封挡,既可以保证质量,施工方便,且便于后浇带清理,后浇带处梁宽梁深局部加大200mm。
具体如下图:3、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措施本工程中设计要求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在结构完成之后60天进行,为了避免回填土施工期间对地下室外墙防水的影响,要采取一定的施工措施。
⑴、在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部位,外侧砌筑长1500mm、宽2800mm的砖井.地下室底板标高为-13。
40m,待整个地下室施工完毕之后,此砖井的高度达到将近14m,故在拐角处增设两道构造柱,其内配4φ16的构造钢筋,同时在每一结构层位置处砖井设一道圈梁。
⑵、待土方回填之后,施工人员进入砖井支设后浇带处模板。
每层预留混凝土浇筑孔,使混凝土的浇筑高度不超过3000mm。
后浇带施工缝留置形式位置和处理措施

后浇带、施工缝留置位置、形式和处理措施1、什么叫施工缝?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
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2、施工缝留设方法?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 1) 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 2) 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 3) 对于长宽比大于二比一的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同时施工缝应垂直留置,不能做成斜槎。
( 4) 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 的范围内。
( 5) 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 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 6) 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踏步板的1/3 处。
楼梯的混凝土宜连续浇注。
若为多层楼梯,且上一层为现浇楼板而又未浇注时,可留置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中间的1/3部位,但要注意接缝面应斜向垂直于楼梯轴线方向。
(施工中存在争执原因是旧规范规定了楼梯施工缝必须留置在中间1/3区段,传统施工留置在向上、下3步处,留置在梯段中间时,理论上是剪力较小,但施工时施工缝质量不好控制,二次支模时容易产生已浇筑部位形成短时“悬挑”,反而不利于构件的质量控制。
)( 7) 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mm~500 mm的竖壁上。
( 8) 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3、浅谈施工缝能否留置1、施工规范中规定的“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比较片面,没有对混凝土构件作出统一规定,例如,混凝土楼梯如果说留水平缝或垂直缝都是不合适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施工缝、后浇带留设处理
措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37329施工缝、后浇带留设处理措施Treatment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 joints and post-cast belt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施工缝、后浇带的留设与处理
1、施工缝处在下次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将混凝土表面已硬化的松散石子和水泥浆清除,并用水充分湿润。
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份相同的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
2、梁、柱的穿墙螺杆,外墙部分螺杆洞用电钻钻除塑料管5-8mm,在用石棉、水泥以1:10的比例塞进,防止外墙渗水。
3、后浇带的施工
(1)本工程后浇带部位为于Y轴、M轴二条,800mm宽,带内混凝土强度较带外提高一级(地下室外墙除外),带内外应掺入膨胀剂。
带内混凝土一般应在二个月后浇筑。
带内加强筋直径、间距与板内同向钢筋相同,放在二排,伸入带外
锚固35d。
(2)后浇带钢筋的保护
钢筋绑扎好后,不准踩踏,并用盖板铺盖保护。
楼板的弯起筋、负弯矩筋绑好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应保持原有形状,
浇筑中要派专门钢筋工负责修理。
安装水电管线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移动钢筋。
剪力墙的位置,用M2.5混合砂浆砌120厚砖墙保护剪力墙钢筋梁处后浇带,用模板全封闭并在梁面上覆盖塑料布,以防止尘土落入粱内。
(3)后浇带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必须认真做好普通混凝土的表面清除、凿毛和湿润工作。
将原混凝上表面普遍凿毛。
一般要求凿到出现新搓,露出石子。
凿毛后,须经监理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
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混凝土渣、木屑、积水和其他杂物,并对钢筋表面进行清除,除去铁锈。
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之前24h,要对已凿毛并清除干净的原混凝土表面进行预湿,要充分、均匀地浇水,使得预
湿深度大于5mm。
对于支撑好的模板必须采取严密措施,防止漏浆,并有良好的保水
作用,对于有防水要求的人防工程和地下室的后浇带,不得留置贯通的预埋件。
模板必须支设牢固。
严格掌握水泥称量,其误差不得超过1%。
选择骨料应使其不对膨
胀率和干缩率带来不利影响,一般情况下骨料采用间断级配。
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现场混凝土的坍落度应为120~140mm。
浇筑温度不宜超过35。
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隙不得超过2h,否则要事先考虑设置施工缝。
施工缝的处理方法与普通混凝土相同。
混凝土要求振捣密实。
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硬化前1~2h予以抹压,以防止沉降裂缝的出现。
后浇带混凝土必须进行充分的湿润养护。
这一工序是保证混凝土具有一定膨胀和足够强度的关键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应立即覆盖两层充分浸水的湿
草包或麻袋进行潮湿养护,并指派专人随时浇水。
对于墙板和梁等有模板保护的工程部位,要在混凝土浇筑48h后拆模,并指派专人浇水养护。
有条件的施工段处,最好采用蓄水养护,也可用塑料薄膜覆盖。
根据不同的工程部位,养护时间为7~14d,不得少于7d。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shion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