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理方法
图书管理员如何维护图书馆的书整理和上架

图书管理员如何维护图书馆的书整理和上架作为一名图书管理员,维护图书馆的书整理和上架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有效的图书整理和上架过程可以提高图书馆的效率,方便读者查找图书,提升整个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图书管理员应该遵循的方法和步骤,以确保图书整理和上架的顺利进行。
一、图书整理图书整理是图书馆管理的基础工作,它直接关系到读者能否迅速找到所需图书。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图书整理方法:1.分类整理法利用图书分类号进行整理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比如,使用国际通用的图书分类法,将图书按照不同的学科领域分类摆放。
每本书都应该贴上分类号标签,便于读者按照分类号查找。
同时,分类号标签也有助于图书管理员更快地归还图书到正确的位置。
2.字母序整理法字母序整理法适用于按作者姓氏首字母或书名首字母来排序图书的场景。
通过将图书按照字母顺序摆放,读者可以更容易地找到他们需要的图书。
在摆放图书的同时,需要保证书架上的每一个位置都能清楚地显示每本书的信息,如作者、书名等。
这样做既方便了读者查找,也便于图书管理员进行检索。
3.主题整理法主题整理法根据图书的主题内容将其整理到对应的区域。
这种整理方法可以使读者更快地找到与他们感兴趣的主题相关的图书。
例如,在青少年读物区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主题,如奇幻、冒险等,使读者更方便地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书籍。
二、图书上架图书上架是图书整理工作的延伸,它需要图书管理员认真对待,以确保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得到正确的归档和排列。
1.遵循标准的书架布局在图书上架过程中,需要按照标准的书架布局进行操作。
例如,大部分图书馆采用左上至右下的布局方式,这是因为大多数读者习惯从左上角开始阅读。
此外,还需要注意书架的高度,使读者能够轻松取阅所需的书籍。
2.便签和指示标志的使用使用便签和指示标志可以帮助读者更方便地找到他们需要的图书。
例如,在热门书籍或新书上架的区域,可以贴上明显的标志,吸引读者的眼球。
另外,对于借阅中的图书,可以将其贴上"借阅中"的标签,以提醒读者。
图书馆藏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图书馆藏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图书馆是藏书丰富、向广大读者借阅图书的机构。
为了让读者能够顺利地使用图书馆的资源,图书馆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图书管理原则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图书馆藏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以帮助图书馆提供高效的图书借阅服务。
一、图书馆藏书管理的原则1. 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是指图书馆应该收藏丰富多样的图书,以满足读者不同需求。
图书馆应该覆盖各个学科领域,并根据读者群体的特点,收藏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
保持藏书的多样性,有助于丰富读者的知识面,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2. 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是指图书馆要根据社会发展和读者需求的变化,及时更新图书馆的藏书。
图书馆应该密切关注热点问题和学术前沿,收藏相关的新书,以满足读者对最新知识的追求。
同时,需要定期清理过时、损坏的图书,保持藏书的新鲜度和质量。
3. 质量原则质量原则是指图书馆要保证所收藏图书的质量。
图书馆应该选择正版、有学术价值的图书,并对每一本图书进行严格的审核。
在选择图书的时候,要注重图书的内容、作者的权威性、出版社的信誉等因素,确保读者能够借阅到高质量的图书。
4. 平衡原则平衡原则是指图书馆应该在各个学科领域之间保持平衡。
图书馆应该避免在某一学科领域过于集中,而忽略其他学科。
平衡的图书馆藏书能够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需求,提供广泛的学习资源。
二、图书馆藏书管理的方法1. 选购与订购图书馆可以通过订购渠道或与出版社合作,选购适合读者需求的图书。
在选购图书时,需要参考读者的借阅记录、征求读者意见和参考其他图书馆的推荐。
同时,还可以依托图书禁借系统,根据图书的借阅情况,进行精准订购。
2. 盘点与整理图书馆应定期进行图书盘点和整理,确保藏书的完整性和纪律性。
盘点可以发现损坏、丢失和遗漏的图书,及时进行补充或修复。
整理图书可以根据分类系统进行重新归类,使图书馆的借阅过程更加便捷和高效。
3. 共享与合作图书馆可以通过图书馆联盟或其他合作机制,实现图书的共享和合作。
图书馆管理办法

图书馆管理办法
图书馆管理办法
一、引言
图书馆是学校、社区等机构提供知识资源的重要场所,为了更好地管理图书馆,规范图书馆的运作,制定和实行一套科学、合理的图书馆管理办法至关重要。
二、图书馆开放时间
图书馆将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开放时间,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具体开放时间将在图书馆内显著位置公示,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三、借阅规定
1. 读者须携带有效证件借阅图书,并在规定时间内归还;
2. 借阅期限、续借次数、罚款标准等具体规定将在图书馆内公示;
3. 严禁转借、损毁图书,遗失图书应及时赔偿或补办手续。
四、使用规则
1. 用户在图书馆内应安静有序;
2. 不得擅自移动或调换图书馆内的设备及桌椅;
3. 禁止在图书馆内吸烟、喧哗等行为;
4. 图书馆内禁止携带食品饮料;
5. 图书归还应按规定放回指定位置。
五、安全管理
1. 图书馆内设有安全出口,用户应熟悉逃生路线;
2. 图书馆内禁止私设插座、使用易燃易爆物品;
3. 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工作人员报告。
六、服务质量
1. 图书馆将组织培训工作人员,提升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2. 用户可通过方式、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提出建议和意见,图书馆将及时回应。
七、违规处理
1. 对于违反图书馆管理办法的用户,将依照规定予以处罚,包括暂停借阅资格、罚款等;
2. 恶意损坏图书馆设施的行为将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
八、附则
1. 图书馆管理办法的解释权属于图书馆管理部门;
2. 图书馆管理办法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为本图书馆管理办法,如有其它情况,将根据需要进行补充或修改。
图书管理方法有哪些

图书管理方法有哪些图书馆管理包括微观管理和宏观管理两个部分。
微观管理是对于个体图书馆的管理。
宏观管理则是对社会图书馆事业体系的管理。
图书管理方法有哪些一:1、分类将图书按学习、科学、连环画、童话、小说、诗歌等划分类别。
每一类用一个英文字母做代号。
如学习类用A做代号,科学类用B做代号。
2、编号每一类书都有许多本,每一本都要编上号。
如学习类确定为A后,可以按照A-01、A-02……的顺序编号,知道把这类书全部编完。
把编好的书号工工整整地写在小纸条上作为书标,每个号码要写两张。
3、贴书标把两张相同的书标,一张贴在书的封面的左上方,另一张贴在书脊的下方。
贴书标的时候,要是每本书的书标贴在相同的位置。
这样,才便于查找,也显得整齐美观。
4、登记按分类编号的顺序将书号、书名、定价写在登记簿上,再把书按类别和顺序整齐地放上书架。
5、借阅借阅图书,可另外用一本登记簿做好记录,也可每人制作一张借阅卡。
借阅卡上要有姓名、书名、借阅日期和还书日期等。
图书管理方法有哪些二:(1)以针对性原则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类型学生的阅读需要阅读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求知的情绪性、随意性比较明显;在初中阶段,是从儿童向青年过渡时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交替出现,具有青年和儿童的双重特点。
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按年龄编组,分组辅导,重点推荐的办法,一是可以以推荐书目(如编印活页书目单,出黑板报,广播宣传等)的方法,选择并提供各类型、各层次的推荐书目,便于学生找到阅读门径。
二是在中小学有阶段有区别的设置阅读课,配合学校语文老师讲授、周期固定的授课方式,系统介绍图书情报利用与阅读知识。
通过在课外阅读好书,帮助学生培养优良品德,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扩大知识面,加强知识综合化,开发学生的智力。
(2)以多样化原则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以致用的能力阅读课上,可以指导学生做读书卡片,写读书笔记,记读书心得和体会,介绍读书知识,推荐名人读书方法,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图书馆藏书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图书馆藏书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图书馆是一座智慧的宝库,搜集了大量的著作和文献,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知识资源。
而良好的藏书管理是图书馆正常运行的基石,它能够确保图书馆藏书安全有序地运转。
本文将介绍图书馆藏书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以期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珍爱每一本书珍爱每一本书是图书馆藏书管理的首要原则。
图书馆员应对每一本书心怀敬畏,将其视为宝贵的财富。
首先,图书的采购要慎之又慎,保持适当的品质,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其次,在图书馆内部,要精心保管每一本书,定期进行清点和维护,确保其整洁、无损。
当图书发现破损或有缺页时,应立即进行修复或更换。
通过珍爱每一本书,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二、分类存放为了方便读者查找和借阅,图书馆需要进行分类存放。
分类存放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将图书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文学、历史、艺术等。
分类存放需要根据图书的主题、内容和特点进行划分,同时也需要根据读者的需求和使用习惯进行调整。
通过科学合理的分类存放,读者可以更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的图书,提高借阅效率。
三、鉴定与鉴赏图书馆员需要具备一定的鉴定与鉴赏能力,以确保所收藏的图书是正版、完整的。
对于新购入的图书,应进行详细的鉴定,核对书目信息,确认书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同时,图书馆员还应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辨别优秀作品和次等作品,在采购过程中做到有选择性地收藏,提高图书馆藏书的质量和价值。
四、数字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管理已成为图书馆藏书管理的重要手段。
数字化管理可以提高图书馆的运作效率,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
首先,图书馆可以将图书的基本信息进行数字化储存,方便进行检索和操作。
其次,数字化管理也促进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通过图书馆网站或移动应用,读者可以在线查询、预约和续借图书。
数字化管理的引入,使得图书馆更加便利和高效。
五、定期清点定期清点是图书馆藏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图书馆需要定期对馆内的藏书进行清点核对,确保每一本书目都能与实际库存相符。
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技巧和方法

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技巧和方法在当代信息时代,图书管理员的角色仍然显得十分重要。
尽管数字化图书馆和在线资源的发展为人们阅读和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但图书管理员依然是图书馆的中坚力量,承担着管理图书收藏、维护图书秩序和为读者提供咨询服务等重要职责。
然而,要想成为一位出色的图书管理员,除了熟悉图书馆的基本工作流程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技巧和方法,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履行职责,提升服务水平。
一、管理图书收藏的技巧1. 多维度分类图书馆的图书收藏往往十分庞大,为了方便读者查找和借阅图书,图书管理员需要对图书进行分类管理。
除了常见的主题分类外,还可以结合读者需求设立特殊分类,如儿童读物、少年文学、职业发展等,以便读者更快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
2. 定期更新图书的知识更新周期很快,因此,图书管理员需要定期审查馆藏图书,剔除过时的和破损的图书,并及时购置新书。
通过与出版社保持联系、阅读相关期刊和书评,图书管理员可以了解最新的出版动态,确保图书馆馆藏能够始终跟上时代的步伐。
3. 数字化管理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趋势。
图书管理员应掌握相关的数字化知识和技能,将图书馆资源数字化,建立起便于读者使用的数字图书馆系统。
数字化管理可以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可访问性和可持续性,为读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
二、维护图书秩序的方法1. 定期整理图书馆的图书由于长期被读者借阅和归还,常常会出现乱放和错位现象。
图书管理员需要定期整理图书馆的藏书,确保每本图书都在正确的位置上。
通过定期整理,不仅能够维护图书馆的秩序,还能发现潜在的问题,比如图书残缺、遗失等,及时进行处理。
2. 引导读者在图书馆的布局中,可以设置明确的导航标识,引导读者正确地归还图书,并告知他们图书按照分类放置的具体位置。
此外,图书管理员可以制定一些简单的规章制度,如遵循借书规定、不扰乱他人阅读等,以提升读者的自觉性,共同维护好图书馆的秩序。
图书馆的管理制度(精选20篇)

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图书馆基本秩序:1、严禁在图书馆内吸烟。
2、保持室内整洁,禁止将食物及饮料带入馆内;请勿随意搬拽阅览桌椅。
3、保持室内安静:入馆请将呼机和手机关机或调为静音状态;在馆内请轻声交谈,以免影响他人阅读。
4、尊重管理人员,做个文明读者。
5、爱护书刊资料及一切公共财物,请勿涂抹、撕毁、私藏书刊。
图书馆的管理制度(精选20篇)现如今,制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图书馆的管理制度(精选2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图书馆的管理制度1图书馆是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和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以下须知:1、图书馆的各种图书、教学杂志等供本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借阅,凭借书证借阅。
2、凡在本室借阅图书者,均需要本室办理借书证,借书证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他人,否则不予借阅。
3、经常性在本室措阅书者,需通过本室、教导处、后勤处办理借书证(学生需交近期免冠正面一寸照片两张),每人只办1张借书证,每张借书证每次只借一本图书。
4、借书时,就先填写索书卡,查明所借图书的种类、名称、编号等,之后交给工作人员登记以后,由工作人员取书。
5、借书时必须自觉维护秩序,严格按手续办事,手续齐备后方能带书出本室。
6、借书时要检查原书,如有污损、缺页等情况应及时说明,否则由借书人负责。
7、借阅图书者应爱护图书,不得撕页、折页、剪裁、折卷图书,不得在图书上画扛、批注或涂写,如有发现者,视其情节轻重罚款1.00元至该书定价的120%,情况严重者按图书赔偿制度执行。
8、应执行按期归还图书,因特殊原因不能归还者,必须在最后之日补办续借手续,否则超期一天,每册罚款0.10元,以此类推。
9、珍本和孤本等贵重图书不得借出。
10、本室的各种精装工具书仅供在室内查阅,一概不得外借,特殊原因者可经校长批准,期限为一周。
图书馆 管理制度(5篇)

图书馆管理制度一、全馆的仪器设备、低值易耗品及家具,不论来源如何,都要统一登记造册、建帐,合理分配调济使用,必须帐、物、卡一致,出入分账管理,出入库手续完备。
二、各室的设备由专人负责领取、管理、使用保养。
办公室每年检查清点一次,并写出检查报告。
馆内一切设备、物品不得私用、擅自移动、外借、调换。
特殊需要时,必须管理员批准。
三、对图书馆设备要加强计划管理,提高利用率,充分发挥其效益,防止积压浪费,本着勤俭节约,物尽其用得原则,贯彻双增双节的精神。
四、图书馆内各种设备,每月进行一次除灰工作,做好防尘,防潮,防盗工作。
图书馆管理制度(2)是指为了有效管理图书馆资源,保证图书馆正常运作和读者服务,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图书馆管理制度的概述:1. 建立图书馆章程:明确图书馆的宗旨和任务,规定图书馆的组织机构、职责和权限等。
2. 图书馆开放时间:确定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保证读者能够在适当的时间段内使用图书馆资源。
3. 借阅规定:制定借阅规则,包括借书证办理和使用、借阅期限、续借、逾期罚款等。
4. 图书采购与管理:制定图书采购标准和程序,明确采购渠道、采购数量和质量要求等。
同时,建立图书分类和编目、图书整理和检索等管理制度。
5. 读者服务:提供信息咨询、参考咨询、文献复制、学术活动等服务,制定相应的服务流程和服务质量标准。
6. 图书馆安全管理:制定图书馆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防火、防盗、保密等方面的规定,确保读者和馆藏资源的安全。
7. 人员管理:制定员工职责和代码,规定人员的工作时间、工作任务和工作纪律等,确保图书馆工作的正常运转。
8. 图书馆资料管理:建立图书馆馆藏管理制度,包括图书的购买、编目、分类、上架和下架等流程,保证馆藏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更新。
9. 图书馆设备管理:规定图书馆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包括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的管理和维修。
10. 罚则和违规处理:制定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包括逾期罚款、恶意损毁图书馆设备等违规行为的处理办法。
图书馆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图书馆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现代社会中,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殿堂,承担着收集、保护、传承和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职责。
为了保证图书馆的有效运营和顺利服务读者,图书馆管理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图书馆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从目录分类、馆藏管理、读者服务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目录分类目录分类是图书馆管理的基本工作之一,它通过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图书分类体系,为读者提供便利的查阅和借阅服务。
在目录分类中,应充分考虑图书馆的特点、读者的需求和现有文献资源的特点,采用一种实用、便捷的分类方法。
以《世界图书馆分类法》为例,它包含了广泛的学科领域和内容,充分满足了图书馆各类读者的需求。
二、馆藏管理馆藏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通过对图书馆藏书的选择、采购、整理、配置和保养等工作,确保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充实、齐备和良好保存。
在馆藏管理中,应注重定期的图书清点和书籍维护工作,及时修复损坏的图书,确保读者可以顺利使用资源。
此外,还应注意对馆藏资源进行淘汰和更新,使馆藏质量和数量得到合理的控制和提升。
三、读者服务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它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图书馆服务活动,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和学习需求。
在读者服务中,图书馆应加强读者教育工作,培养读者的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
同时,还应提供咨询、导引、培训和引领服务,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馆藏资源和信息技术工具。
此外,图书馆还应根据读者的反馈和需求,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和学术讲座等服务,为读者提供综合性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四、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图书馆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图书馆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馆藏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
在信息技术应用中,图书馆可以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提供在线图书检索和电子文献资料服务;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馆内设备的智能管理和监控;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服务。
同时,图书馆还应加强对读者的信息素养培养,提高读者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图书馆规章制度管理办法

图书馆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图书馆的规范化管理,保障图书馆的正常运行,为广大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服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图书馆内部管理、读者服务、藏书建设、设施设备、工作人员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第三条图书馆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为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培养读者的信息素养,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四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要坚持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原则,注重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五条图书馆实行馆长负责制,馆长全面负责图书馆的各项工作。
第六条图书馆设立相应的管理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七条图书馆设立读者服务部门,负责读者咨询、借还书、阅览、参考咨询等工作。
第八条图书馆设立藏书建设部门,负责图书采购、编目、分类、上架等工作。
第九条图书馆设立设施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图书馆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安全工作。
第十条图书馆设立工作人员管理部门,负责工作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奖惩等工作。
第三章读者服务第十一条图书馆对读者实行免费开放,读者可凭有效证件进入图书馆。
第十二条读者在图书馆内应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不得大声喧哗、吸烟、吃零食等。
第十三条读者可借阅图书、期刊等文献资料,借阅数量和期限按照图书馆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读者应按时归还借阅的文献资料,如有损坏或丢失,应按照图书馆相关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五条读者在图书馆内应保持安静,不得在阅览室内接打电话、大声说话等影响他人阅读的行为。
第四章藏书建设第十六条图书馆藏书建设应根据学校教学、科研需要,注重文献的系统性、完整性、先进性。
第十七条图书馆应采购各类纸质、电子文献资料,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第十八条图书馆对藏书进行分类、编目、上架,确保藏书有序排列,便于读者查找。
第十九条图书馆应定期对藏书进行清点、剔除,确保藏书的更新和优化。
图书管理员如何管理图书馆资源

图书管理员如何管理图书馆资源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图书馆作为知识的仓库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其资源管理对于图书管理员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图书馆资源的分类、采购、整理、借阅等方面,探讨图书管理员如何高效管理图书馆资源。
一、图书馆资源的分类与管理图书馆资源主要包括文献、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音像资料等。
对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科学的分类和管理,将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读者的阅读体验。
1.1 文献资源的管理图书管理员应按照学科领域、出版时间或者其他相关标准将文献进行分类。
同时,建立文献索引系统,方便读者查询和检索所需文献。
图书管理员还应定期更新文献资源,删除陈旧或无效的文献,并及时采购新的文献资源,保持图书馆的学术前沿性。
1.2 图书馆藏书的采购与整理图书馆管理员应积极了解读者的需求,根据学科需求及时采购相关图书。
采购时要认真审核图书的内容和质量,确保图书的学术价值和可靠性。
采购图书后,图书管理员应按照编目规则对图书进行分类、编号和标识。
此外,还应定期进行资源清查,避免图书丢失或受损。
1.3 期刊和报纸资源的管理图书管理员应订阅重要的学术期刊和报纸,及时整理和归档。
对于旧刊物,可以考虑进行数字化保存,提高利用率。
二、图书馆资源的借阅管理图书馆的资源必须得到充分利用,借阅管理是图书馆活动的核心。
图书管理员应制定清晰的借阅政策,方便读者的借阅。
以下是一些管理借阅的方法和措施:2.1 借阅规则与期限图书管理员应制定明确的借阅规则,包括借阅期限、续借次数以及逾期罚款等。
借阅期限可根据图书的类型、需求和馆内资源状况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读者能够充分利用资源。
2.2 用户权限管理图书管理员可以通过系统设置不同的用户权限,例如设置学生用户只能借阅部分图书,而研究生和教职工可以借阅全部图书。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3 预约和馆际互借图书管理员应建立起图书预约和馆际互借服务,方便读者获取馆藏资源。
图书管理员如何处理图书馆的阅览室管理和安排

图书管理员如何处理图书馆的阅览室管理和安排图书馆作为一座知识殿堂,除了提供各类图书和资料外,阅览室也是读者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
而图书管理员在阅览室管理和安排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阅览室管理、座位安排、环境维护等方面探讨图书管理员如何处理图书馆的阅览室管理和安排。
一、阅览室管理阅览室管理是图书管理员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为了确保图书馆的秩序与安全,图书管理员应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
首先,图书管理员应制定和执行详细的阅览室使用规定,包括使用时间、行为规范等。
其次,应加强阅览室巡回检查,以确保读者的用座行为符合规定,并协助读者解决问题。
同时,配备必要的设备,例如闭路电视监控,可以帮助有效管理和监督阅览室内的活动。
最后,图书管理员在遇到突发事件或纷争时,应果断处理,并及时报告主管部门。
二、座位安排有效的座位安排是阅览室管理的关键。
图书管理员应根据图书馆的资源和需求,制定合理的座位安排方案。
首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读者需求,设置不同的座位区域。
例如,为有阅读需求的学生和教师划分专门的阅读区域,方便他们专注阅读。
其次,根据座位数量和空间布局,合理安排座位之间的间距,防止产生拥挤和不便。
此外,图书管理员还应注意座位的设置,例如为长时间阅读的读者提供舒适的座位和阅读灯光。
三、环境维护良好的环境维护是提供优质阅读体验的必要条件。
图书管理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阅览室的环境。
首先,保持阅览室的清洁和整洁。
及时清理桌面上的垃圾和杂物,保持书架的有序和整齐。
其次,要确保阅览室内的空气流通,定期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另外,图书管理员还应定期检查设备设施的运行状况,如座椅、桌子、灯具等,及时修复或更换有故障的设备,以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四、读者服务图书管理员在阅览室管理和安排的过程中,还应提供良好的读者服务。
首先,应向读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咨询和解答,帮助读者解决使用中的问题。
其次,可以组织相关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讲座等,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图图书室管理制度(三篇)

图图书室管理制度1. 开放时间:图书室对外开放的时间应有明确规定,包括每周的开放日期和每天的开放时间。
此外,还应规定节假日的开放时间。
2. 借阅规则:借书借阅规则应清晰明确,包括借阅期限、借阅数量和续借规则等。
图书室可以设立不同类型读者的借阅限制,如学生可以借阅3本书,教师可以借阅5本书。
3. 归还要求:读者应按时归还借阅的图书,逾期归还的要承担相应罚款。
图书室可以设立不同的罚款标准,如每天逾期罚款1元。
4. 图书管理:图书室应建立图书管理系统,对图书进行分类、编目和标签,方便读者查找和借阅。
图书应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上架和下架,同时进行定期的清点和整理。
5. 资料查询:图书室应提供查询服务,读者可以通过系统或咨询工作人员查询图书的位置和可借阅状态。
此外,还应提供图书馆藏书目和期刊目录的电子检索系统。
6. 环境卫生:图书室应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定期打扫和清洁。
读者在使用图书室时应保持安静,不得吸烟、喧哗或饮食,维护良好的学习氛围。
7. 设备管理:图书室应配备必要的图书馆设备,包括图书馆借还书机、自助查询机、复印机和电脑等设备。
这些设备应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定期维修和更新。
8. 安全管理:图书室应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保护图书资源的安全。
图书室可以安装监控摄像头、门禁系统等设备,防止盗窃和损坏行为的发生。
9. 服务质量:图书室的工作人员应提供良好的服务态度,热情接待读者,解答读者的咨询。
定期组织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10. 用户意见收集:图书室应定期征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了解读者对图书室管理的需求和期望,适时改进和完善管理制度。
图图书室管理制度(二)一、管理人员应热情为师生服务,为教学服务,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做好保管和借阅工作。
二、建立健全图书账册。
新购进的图书要及时分类、编号、登记,上架,并定期清点核对,做到帐物相符。
年终将一年的报刊装订成册,归类存放,损坏的图书要履行注销手续。
三、图书室保持清洁、干燥、通风、避光,做好防火、防尘、防霉、防蛀、防盗工作;室内应保持肃静和环境卫生,不大声喧哗,不乱抛果皮和纸屑,不随地吐痰。
图书馆管理规定(三篇)

图书馆管理规定1.图书馆开放时间:图书馆设有固定开放时间,读者在开放时间内可以进入图书馆进行阅读和借阅图书,并且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离开。
2.借阅图书:读者可以通过预定或自行借阅图书。
借阅图书一般需要出示借阅证,并按照规定的借阅期限归还。
3.归还图书:读者应按照规定的借阅期限归还图书。
超过借阅期限未归还的图书,将按照图书馆规定的罚款标准收取逾期费。
4.图书馆座位使用:图书馆提供座位供读者使用,但座位数量有限,读者在使用座位时应尽量保持安静,不得占用座位过长时间。
5.图书馆秩序维护:读者在图书馆内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
禁止携带食品、饮料等不易清理的物品进入图书馆。
同时,应文明有序排队借阅图书。
6.禁止损坏图书设施:读者禁止在图书馆内损坏图书、桌椅或其他公共设施。
如有损坏,应照价赔偿。
7.禁止盗窃行为:读者禁止盗窃图书或其他读者的个人财物。
如发现有盗窃行为,图书馆有权采取相应措施。
8.遵守版权法:读者在使用图书馆资源时,应遵守版权法规定,不得非法复制、传播他人作品。
9.保护个人隐私:图书馆保障读者的个人隐私,禁止泄露读者的个人信息。
10.图书馆活动参与:读者可以参加图书馆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和培训课程,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文化素养。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图书馆管理规定,不同图书馆可能还有其他特定规定,读者在使用图书馆时应遵守相关规定,以维护图书馆的秩序和良好的阅读环境。
图书馆管理规定(二)以下为常见的图书馆管理规定:1. 办证及借还书规定:- 读者需要办理图书馆借阅证才能借阅图书。
- 借阅期限一般为一至两周,可以续借一次,超过期限未归还的将被处罚。
- 图书损坏或丢失的,需要补偿相应的赔偿。
- 借阅图书应当及时归还,并确保书籍完好无损。
2. 馆内行为规定:- 不准吸烟。
- 不准喧哗或大声喧哗。
- 不准吃东西。
- 不准私自移动图书馆内的书籍或其他设备。
- 不准刻意携带外来物品进入图书馆。
3. 使用电子资源规定:- 使用电子资源时需遵守版权规定,不得非法下载、传播受版权保护的数字内容。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图书馆管理系统是现代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之一,它具有对图书馆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提供便捷服务的重要作用。
为了实现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以下将探讨几种管理方法。
一、采购与分类管理首先,图书馆管理系统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图书采购与分类管理流程。
采购部门需要根据读者的需求、流行趋势以及学校或机构的教学科研需求,合理规划图书采购计划。
同时,图书馆应根据图书分类法,对采购的图书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分类并进行标注,以便读者能够找到所需的图书。
二、借还管理借还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
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借还管理主要包括读者借书、还书、续借、预约等操作。
系统将读者的借阅信息与图书的库存信息进行关联,实时更新借阅状态。
通过图书馆管理系统,读者可以方便地查询自己借阅的图书信息,并进行续借或预约。
三、图书检索与查询图书馆管理系统需要提供有效的图书检索与查询功能。
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管理系统查询图书的基本信息、位置、借阅情况等。
同时,根据读者的查询需求,系统还可以提供相关推荐图书、热门图书等功能,以便读者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图书。
四、馆藏管理与维护图书馆管理系统需要对馆藏图书进行管理与维护。
系统应提供图书的入库、出库、图书位置调整等功能,并及时更新图书的馆藏信息。
此外,系统还应支持对图书的阅览室管理、借阅次数统计、图书损耗情况统计等功能,以便图书馆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馆藏图书的现状。
五、读者管理与服务图书馆管理系统需要管理读者的基本信息,并提供个性化服务。
系统应支持读者的注册、注销、信息修改等功能,并提供读者的借阅历史、还书提醒、图书推送等服务。
此外,为了提高服务质量,系统还可以与学校或机构的其他系统对接,实现读者信息的共享与交流。
六、数据分析与统计图书馆管理系统应具备数据分析与统计功能,以便对图书馆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与分析。
系统可以通过统计图书借还次数、图书流通率、读者阅读偏好等数据来优化图书馆的资源配置。
图书馆管理制度方案(12篇)

图书馆管理制度方案(12篇)方案11.定期审查和更新制度:随着图书馆的演变和读者需求变化,制度应适时调整,保持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2.培训和教育:对员工进行制度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能执行相关规定;对公众进行宣传,提高其对制度的认知和尊重。
3.反馈机制:建立反馈渠道,收集读者和员工的意见,以改进和完善制度。
4.监督与执行:设立监督机制,对违反规定的个人或行为进行公正处理,保障制度的权威性。
5.合作与交流:与其他图书馆分享最佳实践,借鉴优秀经验,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图书馆管理制度是图书馆心脏的脉络,它不仅指导着图书馆的日常运营,也是连接图书馆与读者的桥梁。
通过不断完善和执行这些制度,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有序、和谐、充满活力的阅读空间。
方案21.制度制定:由学校管理层、图书馆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共同参与,确保制度的全面性和可行性。
2.宣传与培训:通过校内公告、培训会议等方式,使师生了解并遵守图书馆制度。
3.执行与监督:设立图书馆管理委员会,定期检查制度执行情况,对违规行为进行纠正。
4.反馈与修订:收集师生意见,定期评估制度效果,适时调整和完善。
5.技术支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自动化借阅系统,提升管理效率和用户体验。
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是提升校园文化、推动知识传播的关键一环,应得到充分重视和持续优化。
方案31.图书采购:根据教学科研需要和师生反馈,定期进行图书采购,确保资源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2.分类编目: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类法,如杜威十进制分类法,确保图书检索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3.用户教育:举办新用户培训,讲解图书馆规则,提高用户对制度的理解和遵守。
4.监控与反馈:设置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违规行为,同时收集用户意见,持续改进管理制度。
5.信息化建设:利用图书馆管理系统,实现图书借阅、查询、预约的自动化,提升服务质量。
6.定期评估:每年对图书馆管理制度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
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我们期望构建一个高效、有序、和谐的图书馆环境,为师生提供优质的学术资源和服务。
图书管理员如何进行图书馆藏书整理与维护

图书管理员如何进行图书馆藏书整理与维护图书馆作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承载着丰富的书籍资源。
为了让读者能够方便地查找所需的书籍,图书管理员在图书馆藏书整理与维护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图书管理员如何进行图书馆藏书整理与维护,以确保图书馆资源能够得到高效利用。
一、布置图书馆空间在进行图书馆藏书整理与维护之前,图书管理员需要对图书馆空间进行布置。
首先,根据图书的分类体系规划不同的书架区域,比如按照学科分类或者按照图书类别分类等。
同时,合理设置书架之间的间距和通道,保证读者能够方便地浏览和取阅书籍。
此外,为了方便读者参考,可以将一些热门书籍或者新上架的书籍放在显眼的位置,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二、采用分类法对图书进行整理对于大量的图书,采用科学的分类法对其进行整理是十分重要的。
图书管理员可以根据图书的学科、主题、作者、标签等进行分类,确保图书资源能够迅速被读者找到。
常见的分类法包括十进制分类法、国际标准书号(ISBN)分类法等。
在进行整理的过程中,应遵循逻辑性、连续性和一致性,保证图书分类的准确性和系统性。
三、完善图书馆管理系统现代化的图书馆管理离不开科技的支持。
图书管理员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或者图书馆管理系统来对馆藏图书进行管理和维护。
通过建立数据库,录入图书的详细信息、借阅情况等,可以快速查询图书的状态和位置,并及时进行馆藏图书的跟踪和管理。
此外,图书管理员还可以利用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图书的订购、采购、流通等工作,提高管理效率。
四、定期检查、清理图书为了确保图书馆藏书的完整性和可读性,图书管理员需要定期检查和清理图书。
这包括检查书籍的状况、防止损坏和漏页等问题。
如果发现书籍有损坏或者需要进行修复,应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同时,还需要关注图书的有限使用期限,及时淘汰和更新旧书,以保持图书馆藏书的时效性和更新性。
五、开展读者培训与维护除了对图书进行整理与维护,图书管理员还需要开展读者教育和培训活动,增强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认知和利用能力。
图书馆管理办法

图书馆管理办法图书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图书馆管理,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保障广大读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图书馆是为广大读者提供图书借阅、信息咨询和相关学习场所的公共机构。
第三条图书馆应当依法保护读者的知识需求和隐私权,积极开展文化活动,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服务。
第四条图书馆应当建立健全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
第五条图书馆应当定期完成馆藏图书的更新工作,保持图书资料的时效性和完整性。
第六条图书馆应当开展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共享资源,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内容。
第七条图书馆应当建立健全读者意见反馈机制,及时解决读者投诉和问题。
第八条图书馆应当建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舒适的阅读场所和先进的学习设备。
第九条图书馆应当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在线图书借阅和查询服务。
第十条读者在图书馆借阅图书应当遵守图书馆规章制度,并保证图书的安全和完好。
第二章馆藏建设第十一条图书馆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馆藏建设计划,根据读者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采购和增补图书资料。
第十二条图书馆应当加强图书选购的质量控制,确保图书的学术价值和知识水平。
第十三条图书馆应当建立图书的分类、编目和馆藏管理制度,保证图书资料的有序存放和管理。
第十四条图书馆应当建立数字资源的采集和维护机制,提供电子图书和数据库的检索和使用。
第十五条图书馆应当加强图书的修复和保养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
第三章服务内容第十六条图书馆应当提供图书借阅服务,读者可以通过借书证借阅图书,借书期限应当根据图书馆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图书馆应当建立全面的信息咨询服务,包括参考咨询和文献查询等。
第十八条图书馆应当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讲座、展览、书法比赛等。
第十九条图书馆应当提供阅览室和自习室等学习场所,为读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四章资源共享第二十条图书馆应当与其他图书馆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享图书馆馆藏资源。
第二十一条图书馆应当积极参与图书联盟和文献互助项目,拓宽读者获取图书的渠道。
图书馆管理方案及措施

图书馆管理方案及措施一、精心策划的图书采购与细致分类图书馆的管理首当其冲的是图书的采购与分类。
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综合性和前瞻性的图书采购制度。
不仅要依据读者的阅读反馈,还要结合专业人员的推荐,确保图书的内容既满足大众需求,又能引领阅读潮流。
新书入库后,我们需要对图书进行详细的分类,确保每本书都能找到其合适的归属地,为读者提供便捷的查找和借阅服务。
二、严格且人性化的借阅制度借阅制度不仅要严格,更要充满人性化。
读者借阅图书时,我们应提供清晰明了的借阅流程,并设置多种借阅方式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同时,我们需要建立一套高效的图书追踪系统,确保图书的及时归还,并对逾期未归还的图书进行适当的提醒和处理。
此外,我们还应充分考虑读者的隐私权,确保借阅信息的保密性。
三、舒适且秩序井然的阅览室管理阅览室是图书馆的灵魂,它应该是一个既安静又充满知识气息的地方。
我们应制定明确的阅览室使用规则,并要求读者严格遵守。
同时,我们需要定期对阅览室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环境的整洁和设施的完善。
阅览室还应提供舒适的座位和充足的照明,让读者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四、创新与进步的数字化建设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们应积极推动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将部分藏书转化为数字格式,方便读者在线阅读和下载。
此外,我们还应建立在线服务平台,提供图书查询、预约、续借等功能,让读者享受更加便捷的服务。
同时,我们还应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分析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为其推荐更加合适的图书。
五、全心全意的读者服务图书馆的最终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我们应设置专业的读者服务台,配备热情且专业的服务人员,随时解答读者的疑问并提供帮助。
此外,我们还应定期举办各种读者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讲座、展览等,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不仅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还能增进读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总之,图书馆的管理方案及措施应以读者为中心,围绕提高服务质量和满足读者需求展开。
图书馆管理办法

图书馆管理办法一、借书流程及规定1. 借阅资格(1) 图书馆管理办法适用于所有注册读者,包括学生、教职员工和外来访客。
(2) 学生和教职员工可凭借校园卡借阅图书,外来访客需提供有效证件和申请表格方可办理借书手续。
2. 借书手续(1) 注册读者应亲自前往图书馆办理借书手续,不得代他人借阅。
(2) 借书期限为30天,逾期需按规定缴纳滞纳金。
(3) 借书时应出示借阅证件,并填写借书登记表。
3. 借阅限制(1) 不得借阅古籍、珍本和非流通书籍。
(2) 同一读者每次最多可借阅10本图书,如有特殊需求可向图书馆管理员申请。
二、图书馆守则1. 保持安静(1) 在图书馆内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
(2) 禁止在图书馆内吃东西和喧闹。
2. 保护图书(1) 注册读者在借书期间应妥善保管图书,不得私自标记、涂抹或折痕书页。
(2) 禁止外借图书给他人,一经查实将取消读者借书资格。
3. 不得擅自带出图书馆(1) 图书馆内的图书严禁私自带出,违者将面临警告、限制借书权或其他相应的处罚措施。
三、图书馆服务1. 资源查询(1) 注册读者可通过图书馆网站或自助查询终端查询图书馆中的图书和期刊资源。
(2) 图书馆提供在线资源订购服务,读者可按需求提交书目,图书馆将从相关出版社采购相应图书。
2. 场地预约(1) 注册读者可提前预约图书馆内的会议室、阅览室等场地。
(2) 场地预约需遵守图书馆规定的时间和使用要求。
3. 学术讲座和培训(1) 图书馆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和培训活动,旨在提升注册读者的学术研究能力和信息素养。
(2) 注册读者可通过图书馆网站或公告栏了解活动详情,并提前报名参加。
四、违规处理1. 违规处理措施(1) 对于严重违反图书馆管理办法的行为,图书馆有权采取暂停借书资格、禁止进入图书馆以及其他相应的处罚措施。
(2) 违法行为将及时报告学校有关部门处理,涉及学院学生的还将按学生违纪规定进行相应处罚。
2. 上诉渠道如读者对图书馆管理措施存在异议,可向图书馆管理员反映,并提供相应证据和情况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1
第一节
图书馆管理方法体系
h
2
一、图书馆管理方法体系的含义
是指图书馆管理者行使管理职能和 实现管理目标的手段、措施及途径 的总称。
它是由各种图书馆管理方法优化整 合而构成的有机整体。
h
3
二、管理活动中常用的法体系:
权威性的管理方法
利益性的管理方法
诱因性的管理方法
原则性管理方法 强制性管理方法 协调性管理方法 基础性管理方法 诱因性管理方法
h
9
原则性管理方法:
是图书馆管理的最高精神境界和方 法。
哲学的方法
系统工程的方法
h
10
强制性管理方法:
即权威性的管理方法;
与权利、权威以及伴随而来的强 制性有关;
是图书馆管理的基本方法。
行政管理、法律管理、标准化管
h
34
第四节
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
h
35
一、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
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 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 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而 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ISO8042:1994
h
36
二、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
是指图书馆以服务质量为中心,以全 员参与为基础,通过对图书馆服务质 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实现对图书馆服 务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一种管理方 法。
它强调了图书馆服务质量和图书馆全 员参与的重要性。
h
37
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强调管理过程的质量控制地位与 作用;
强调人对质量控制的支配意义。
h
38
三、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
实行全过程管理;
实行全员管理;
实行质量流程管理;
实行科学管理。
h
39
四、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
计量性的管理方法
h
4
权威性的管理方法:
行政管理方法 法律管理方法 标准化管理方法
h
5
利益性的管理方法:
经济管理方法 咨询顾问管理方法 关系管理方法
h
6
诱因性的管理方法:
物资激励的方法 精神激励的方法
h
7
计量性的管理方法:
数学的方法 统计的方法
h
8
三、图书馆管理的方法体系
理等。
h
11
协调性管理方法:
即利益性管理方法和诱因性管理方法 是以利益诱导和说服教育为主的方法; 具有非强制性特点; 是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基本方法。 激励的方法、咨询管理等
h
12
基础性管理方法:
是图书馆管理的辅助性管理方法。
不直接参与图书馆的管理活动,其 目的是为图书馆管理提供依据。
h
31
岗位责任制的内容
岗位设定
岗位职责
岗位能力
岗位要求
h
32
二、图书馆岗位责任制 的实施步骤
广泛宣传,深入动员,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进行机构调整,建立层级管理制 度;
拟订草案,实行定岗、定编、定 量、定责;
实行工作人员聘任制度;
h
33
二、图书馆岗位责任制的实施
实行图书馆的岗位聘任制度 制订相应的图书馆岗位责任制度; 对落聘人员馆内尽力安排和调配; 岗位考评及奖惩。
图书馆目标的检验
成果验收 ; 成果评价。
h
28
第三节 图书馆岗位责任制
h
29
一、什么是岗位责任制
岗位责任制以规章制度的形式明 确规定每个工作人员的岗位,以 及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和应负的 责任,并据此进行考核和奖惩的 管理方法。
h
30
岗位责任制管理的核心:
明确岗位和工作范围; 明确岗位责任和具体任务; 规定工作质和量的评价指标; 规定工作人员处理工作问题的权限; 规定工作人员职业道德; 规定岗位责任的奖惩制度。
统计的方法、运筹学方法、预测的 方法等。
h
13
四、图书馆管理方法的功能
诱导功能 疏导功能 指导功能
h
14
诱导功能:
提出管理的问题,分析各种管 理的现象,将感性认识转化为 理性的认识,准确把握环境的 需要和管理的目标。
h
15
疏导功能:
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管理方法 的选择与匹配,对特定问题 进行深入研究,寻找解决问 题的最佳途径。
h
16
指导功能:
对特定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加 强管理的力度,取得管理的支 持,指导问题的解决。
h
18
一、图书馆目标管理
1、什么是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指围绕确定目标和实 现目标所开展的一系列的管理活 动。
h
19
具体来说: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 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 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 标。
h
22
二、图书馆目标管理
是指在注重成果管理的思想指导下, 将图书馆的整体目标进行层层分解, 落实到每个部门、工作环节和工作岗 位,并力图通过强化执行、控制、检 查和验收等机制来实现图书馆内部的 自我控制、自主管理,达到图书馆预 期目标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h
23
1、图书馆目标管理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 民主性原则 协作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 奖优罚劣原则
目标管理是一种民主的、强调职 工自我管理的管理制度,即自我 控制。
目标管理强调成果,实行“能力
至上”,使领导权利下放。
h
21
3、目标管理的作用
有助于管理目标和结果的结合,明确 管理目的;
有助于组织结构和职责的分工,促进 分权管理;
有助于职工积极性的调动,强化自我 管理;
有助于员工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提 高管理效率。
对质量的全面承诺 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 消除重复工作 部门之间协同工作 加强人员培训 授权员工和尊重员工 持续改进工作目标和程序
h
40
五、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的建立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就是把全面质量管理 看成一个系统工程,通过建立一个质量 管理体系来加以实现。
h
24
2、图书馆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
图书馆目标的制定; 目标的实现; 目标结果的检验。
h
25
图书馆目标的制定:
确定图书馆管理的总目标 ; 协调图书馆总目标与部门目标的
关系; 制定与表述目标参数; 修改管理目标。
h
26
图书馆目标的实施:
自主管理,加强帮助 规定制度,保障达标
h
27
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 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组织 管理任务的过程。
目标管理是一种以重视成果的管理思想
为指导,共同确定一定时期的总目标,
并通过层层分解、自我控制、自我管理
的手段来实现既定目标的管理方法。
h
20
2、目标管理的特征:
目标管理运用系统论的思想,通 过目标体系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