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方法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一)、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概括得完整简要。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方法一:段意合并法。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
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方法二:要素串连法。
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方法三:问题概括法。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
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方法四:标题追溯法。
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
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方法五:内容借助法。
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
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要把握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以下是几种方法:
1.仔细阅读标题和副标题:标题和副标题通常会提供关于文章内容的
重要提示。
通过阅读标题,你可以对文章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开
始构建你的阅读框架。
2.阅读文章的第一段:文章的第一段通常会有一个引导性的句子或段落,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明确文章的主题。
通过仔细阅读第一段,
你可以获得更多关于文章内容的线索。
3.扫描段落开头和结尾:每个段落的开头通常会提供该段落的主题句
或概述性句子。
类似地,每个段落的结尾通常会总结该段落的主要观点。
扫描这些部分可以让你快速了解每个段落的内容,并帮助你构建整个文章
的结构。
7.注重文章的结尾:文章的结尾通常会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并提供
一个结论或展望未来的思考。
通过阅读结尾段落,你可以得到对文章内容
的综合理解,并确认你对主要观点的理解是否准确。
以上是一些帮助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使用这些方法时,请记
住要保持阅读的专注和耐心,同时多进行练习,以提高你的阅读理解能力。
经验总结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
经验总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我们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1.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1948年5月25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毁暗堡。
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暗堡。
3.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四段,段意分别是:(1)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战斗任务;(2)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3)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4)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五九七•九高地。
根据段意归纳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4.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5.取主舍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
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
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
6.问题回答法。
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如何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答题模板
如何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答题模板嘿,伙计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如何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可是个非常重要的技能哦,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能派上用场。
那我们就开始吧!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关键句。
关键句就是文章中最重要的句子,它承载了作者的观点、主题和中心思想。
抓住关键句,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灵魂。
那么,如何找到这些关键句呢?下面,我给大家分享几个小技巧。
1. 找主题句每个段落都有一个主题句,它是这个段落的核心思想。
主题句通常出现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了这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找到主题句,就能迅速了解这个段落的重点。
例如,这篇文章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们要聊聊如何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可是个非常重要的技能哦,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能派上用场。
”看到这里,我们就能明白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关于如何抓住关键句的。
接下来,我们就要仔细阅读每一段,找到其中的主题句。
2. 留意转折词和连接词转折词和连接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逻辑。
它们通常出现在段落之间的衔接处,如“然而”、“所以”、“因此”等。
找到转折词和连接词,就能把握文章的脉络,找到关键句所在的位置。
例如,这篇文章的第二段是这样写的:“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关键句。
关键句就是文章中最重要的句子,它承载了作者的观点、主题和中心思想。
抓住关键句,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灵魂。
那么,如何找到这些关键句呢?”看到这里,我们就能明白转折词“首先”引导着我们进入下一个要点。
接下来,我们就要仔细阅读每一段,找到其中的转折词和连接词。
3. 分析句子结构有时候,关键句可能隐藏在复杂的句子结构中。
我们需要仔细分析句子的结构,找出其中的关键信息。
一般来说,主语、谓语和宾语是句子的基本成分。
如果一个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和宾语能够清晰地表达出作者的观点和主题,那么这个句子很可能就是关键句。
例如,这篇文章的第三段是这样写的:“那么,如何找到这些关键句呢?有几个小技巧可以帮到你:找主题句、留意转折词和连接词、分析句子结构。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1、段意归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起来,修改、删除、综合。
如《鲁滨孙漂流记》梗概,可以根据各部分的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课题扩充法。
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并加以完善。
例如《汤姆.索亚历险记》,课题已经将人物和主要事件概括出来了。
3、要素罗列法。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
4、顺序梳理法。
理清文章的脉络,帮助概括主要内容。
如《凡卡》按“准备写信-写信-寄信”这一线索来叙述。
5、句子摘录法。
摘录一些概括性的语句,中心句、过渡句等,有时需要稍加改动。
阅读理解怎么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技巧
阅读理解:怎样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技巧一、基础知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看看文章主要围绕什么来写的。
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合并结构段的意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的结构段就是指一篇文章把讲述相同意思的自然段合并在一起,也就是理清文章的写作的顺序或脉络。
再根据结构段所描述的内容,总览全篇文章,抓住主要的,去掉次要的,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紧扣课题,串联问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抓住每个自然段中的“中心句”串联大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先在文中找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再把每个中心句串联起来,就是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了。
)二、典例剖析我总想着那件事滴答、滴答……”床前的小闹钟不紧不慢地走着。
我在床上躺了很久了,却怎么也睡不着。
我翻来覆去,心中总想着那件事。
此时,已是深夜十一点半了。
风哥哥正吹着轻柔的口哨,星星正眨着它那水汪汪的大眼睛,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大地,整条马路十分的寂静。
我总想着白天发生的那件事。
两条雪白的小狗正在过马路,突然,一辆风驰电擎般的吉普车如一支离弦的箭飞奔而来。
“吱……”随着一个紧急刹车的声音,一条小狗本能地躲开了,另一条却倒在了血泊中。
我想,那条有幸逃脱的小狗是幸运的,它有权选择独自逃向远方。
马路上依然车来车往,“汪汪……”那条狗叫着向这条不幸的小狗跑来。
这条有幸从死神手里逃脱的小狗并没有像我想的那样,它的举动和我想的恰恰相反。
它眼里闪着泪花,用它那粉嘟嘟的小舌头拼命而又温柔地舔着那条不幸的小狗。
它一遍一遍地舔着,好像在努力地想救回它。
一串串泪珠从它的眼里滚落下来----它哭了!它蹲坐在马路中间,用自己那娇小的身体护住自己的同伴。
许多的好心人不忍再看,更怕来来来往往的车又伤到了它。
有人试着想带它离开这危险地带,可是人们一靠近,小狗就气势汹汹地吼叫起来,好像在说:“别靠近我的小伙伴,否则别怪我对你不客气!”没办法,人们只好强行将那条不幸的小狗抱到路边,又想尽办法想让这条小狗离开,可是它还是执意不肯离去。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一)、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概括得完整简要。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方法一:段意合并法。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用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方法三:问题概括法。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
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方法四:标题追溯法。
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
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方法五:内容借助法。
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
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同时,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更好。
(二)、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见长。
一篇课文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确实不易。
究其原因,总结起来有三点:1、缩不短。
经验总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
经验总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我们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1. 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1948年5月25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毁暗堡。
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暗堡。
3. 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四段,段意分别是:(1)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战斗任务;(2)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3)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4)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五九七•九高地。
根据段意归纳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4. 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5. 取主舍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
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
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
6. 问题回答法。
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方法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一种概括能力,也是一种最基本的阅读能力。
《课标》在第二学段明确提出,阅读时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由此可见,中年级正是训练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阶段。
要想迅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也有方法常用的方法如下:课题分析法每学习一篇课文,都要分析一下课题。
因为题目是课文的魂,抓住了魂就抓住了根本。
教材中的课文题目,有的指向课文主要人物,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有的指向事件,如《一次成功的实验》;有的直接指向课文中心,如《掌声》:有的通过问题引起学生好奇,如《我是什么》。
从标题入手,抓住“人物”可补充事件,抓住“事件”的可补充人物和事件要点,抓住“中心”的可围绕中心展开,这样可以迅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如读《掌声》后,可引导学生完成填空:课文主要写了(谁的)(几次)掌声使英子由原来变得(怎么样)。
抓住题眼掌声,文章就很容易把握了。
中心句段摘录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或总结句、过渡句、重点段落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些就是文章的中心句段,只需摘录即可。
比如《颐和园》总起第一段写了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中间的段落分别写了各个景点的特点,最后一段写了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
总分总的结构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观。
另外要注意借助过渡句,过渡句的主要作用就是承上启下,因此对于串联文章的作用自不待说,同时过渡句也是上下文的中心句,概括了上文,也统领了下文。
因此,概括的时候绝对不能忽视。
过渡句也有助于我们快而准地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因为过渡句一般是对上文的总结和对下文的总领,而这样的总结和总领,正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丰子恺的《白鹅》,作者写了鹅的高傲,然后用了一个过渡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步态和吃相中。
”不仅承接了,上文“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还引起了下文鹅的叫声,使文章表达自然,条理清楚。
关键词语提炼法课文里常有“总起分述”或“先具体后概括”的写作方法,如果我们充分利用课文所提供的内容学会抓住总起、概括等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语,就有助于概括能力的提高。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学习阅读文章,把握它的主要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把握不好文章的主要内容,很多时候仍然会有盲区,从而导致学习成效并不理想。
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呢?
首先,我们应该通过阅读的过程中,先了解文章的结构。
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文章结构:说明文、议论文、故事文、描述文和分析文。
阅读文章之前,一定要看清楚是什么样的文章结构,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其次,我们应该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文章的关键点。
文章中通常都会有几个比较重要的要点,我们要特别留意这些要点,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意思。
再次,我们还可以通过问自己的方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问自己与文章有关的问题,如: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一结果?各种细
节又是如何工作在一起的?这样就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此外,还可以通过做笔记的方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做笔记,将文章中重要的信息和观点都记录下来,并且对文章进行总结,从而更好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最后,可以通过多渠道获取信息的方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篇文章中所涉及到的种种问题,如果只靠自己一个人看,很难弄明白。
因此,我们可以联系老师或者朋友,或者使用网络等多渠道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总之,通过了解文章结构、寻找文章关键点、问自己有关问题、做笔记以及多渠道获取信息等方式,我们都可以有效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并可以在下次阅读中发现更多的内容,进而增强自己的学习成果。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一)、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概括得完整简要。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方法一:段意合并法。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用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方法三:问题概括法。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
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方法四:标题追溯法。
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
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方法五:内容借助法。
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
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同时,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更好。
(二)、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见长。
一篇课文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确实不易。
究其原因,总结起来有三点:1、缩不短。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方法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一种概括能力,也是一种最基本地阅读能力.《课标》在第二学段明确提出,阅读时能初步把握文章地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地思想感情.由此可见,中年级正是训练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地阶段.要想迅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也有方法,常用地方法如下:课题分析法每学习一篇课文,都要分析一下课题.因为题目是课文地魂,抓住了魂就抓住了根本.教材中地课文题目,有地指向课文主要人物,如《地震中地父与子》;有地指向事件,如《一次成功地实验》;有地直接指向课文中心,如《掌声》;有地通过问题引起学生好奇,如《我是什么》.从标题入手,抓住“人物”可补充事件,抓住“事件”地可补充人物和事件要点,抓住“中心”地可围绕中心展开,这样可以迅速把握课文地主要内容.如读《掌声》后,可引导学生完成填空:课文主要写了(谁地)(次)掌声使英子由原来变得.抓住题眼“掌声”,文意就很容易把握了.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中心句段摘录法有地文章中地总起或总结句、过渡句、重点段落点明了文章地主要内容,这些就是文章地中心句段,只需摘录即可.比如《颐和园》总起第一段写了颐和园是一个美丽地大公园,中间地段落分别写了各个景点地特点,最后一段写了颐和园到处有美丽地景色,说也说不尽.“总分总”地结构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了颐和园地美丽景观.另外要注意借助过渡句,过渡句地主要作用就是承上启下,因此对于串连文意地作用自不待说,同时过渡句也是上下文地中心句,概括了上文,也统领了下文.因此,概括地时候绝对不能忽视.过渡句也有助于我们快而准地抓住文章地主要内容,因为过渡句一般是对上文地总结和对下文地总领,而这样地总结和总领,正是文章地主要内容.如:丰子恺地《白鹅》,作者写了鹅地高傲,然后用了一个过渡句“鹅地高傲,更表现在它、步态和吃相中.”不仅承接了上文“好一个高傲地动物”,还引起了下文“鹅地叫声…….”使文章表达自然,条理清楚.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关键词语提炼法课文里常有“总起分述”或“先具体后概括”地写作方法,如果我们充分利用课文所提供地内容学会抓住总起、概括等有提示作用地关键词语,就有助于概括能力地提高.例如:《桂林山水》这一课,第一段是总起,我们就可以抓住“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总起句概括段意;第二、三两自然段是分述,选写“漓江地水”,我们找到“静、清、绿”三个关键词,来概括这段地段意为“漓江地水静、清、绿”;再写“桂林地山”,我们找到“奇、秀、险”三个关键词语,把第三段地段意概括为“桂林地山奇、秀、险”;第四段是对全文地概括,我们可以抓住对末尾地那两句诗,把段意概括为“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如同在画中游.”把这种概括地方法运用进去,我们不论列提纲,写总起或简要介绍都能很容易完成.再如:老舍地《猫》作者分两部分写猫,这两部分都是“总起分述”抓住重点词语“古怪”“满月地可爱”写出了猫地特点.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要素概括法.小学阶段教材选文以记叙文居多,教给学生学习抓住记叙文六要素来概括文意是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地绝佳途径.如《去年地树》《玩出了名堂》《钓鱼地启示》等课文,都可以引导学生提炼课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地方法来概括文意.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抓文章地几方面特点概括法.一般来说,阅读写景状物地散文(《索溪峪地“野”》《乡下人家》《我爱故乡地杨梅》等)和文艺性说明文(《鲸》《新型玻璃》《太空生活趣事多》等)多采用抓文章几方面特点来概括地方法,这些文章叙述要点清晰,如《索溪峪地“野”》围绕“野”,写了山“野”、水“野”、动物“野”、人也变“野”了几个方面,只要准确把握几方面要点,也就准确把握了文意.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段意综合法,对于起步学习者来说也是最有效地方法,读懂每段地内容加以串联就是文章地主要内容.如《风筝》一文,全篇共个自然段,第一段总起引出下文,第二段写做风筝,三四段写放风筝,五到八段写找风筝,如此串联,文意就把握了.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自问自答概括法.抓住文章地主要内容,我们还可以运用“自问自答”地方法.根据文章地不同类型,我们可以提出不同地问题.读到写人地文章,我们可以问自己:文章主要写了哪些人物?写了他们之间发生地什么事情?读到写事地文章,我们可以问自己:事情地起因是怎样地?经过和结果又怎样?读到写景地文章,我们可以问自己: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分别写出了它们地什么特点?带着这些问题读文章,读完后想想这些问题地答案,文章地主要内容一般就呈现在我们地脑海中了.如《画杨桃》,谁画?画出了怎样地杨桃?结果呢?文章启示唾手可得.这只是初步地文意把握,在深入阅读地过程中,会产生更深入地问题,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想象画面概括法.阅读时边读边想象画面是很好地读书方法和习惯,有地文本画面感非常强,可以运用想象画面概括小标题地方法把握文意.如《珍珠鸟》《乡下人家》,就可以采用此法想画面、提要点.如阅读冯骥才地《珍珠鸟》,读文后几幅画面会浮现在脑海:.笼中看世界.屋中自由飞.肩头小憩,最后结合中心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地境界”串联概括文意.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当然,随着学生知识地不断增长,能力不断增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地方法也会增多.我想我们能从点滴地知识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最重要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七种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七种方法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1. 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1948年5月25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毁暗堡。
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暗堡。
3. 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四段,段意分别是:(1)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战斗任务;(2)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3)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4)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五九七九高地。
根据段意归纳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4. 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5. 取主舍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
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
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
6. 问题回答法。
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在我们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经常需要对各种信息进行概括,以快速把握重点、提高效率。
那么,如何有效地概括主要内容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且实用的方法。
首先,要明确概括的目的。
是为了向他人传达关键信息,还是为了自己理解和记忆?不同的目的可能会影响概括的侧重点和详细程度。
方法一:抓关键语句。
很多时候,文章或材料中会有一些能够直接体现主要内容的关键语句,比如段落的开头或结尾,或者是具有总结性、概括性的句子。
找到这些关键语句,能够为我们的概括工作提供重要的线索和基础。
例如,在一篇论述某个观点的文章中,开头可能会提出论点,结尾可能会总结升华。
我们抓住这些关键部分,就能迅速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
方法二:提取核心要素。
对于一些复杂的内容,我们需要将其分解为几个关键的要素,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等。
通过梳理这些要素,把不重要的细节剔除,保留最重要的信息,从而形成一个简洁明了的概括。
比如,一个故事可能包含众多情节,但我们只要抓住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以及产生了怎样的结果,就能把握住故事的梗概。
方法三:归纳段落大意。
如果面对的是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先分别概括每个段落的大意,然后再将这些段落大意进行整合和提炼。
在归纳段落大意时,要注意理解段落的主旨,不要被一些细枝末节所干扰。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比如“这个段落主要讲了什么?”来帮助自己总结。
方法四:构建逻辑框架。
在概括时,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按照一定的顺序来组织内容。
常见的逻辑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等。
以时间顺序为例,如果是讲述一个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时间点进行概括,这样能使内容更有条理。
方法五:运用关键词。
提取文章中的关键词,然后围绕这些关键词来组织概括的内容。
关键词往往能够准确地反映文章的主题和重点。
比如,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关键词可能是“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可持续发展”等,我们根据这些关键词展开概括,就能较为全面地涵盖主要内容。
阅读文章,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组我学到了四种概括方法
阅读文章,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组我学到了四
种概括方法
四种方法如下:
1、段意归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先把全文读一遍,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再一段一段认真的读,读懂每个段,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只要把每个段落大意合理地连接起来,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2、题目拓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从审题入手,弄懂题目的含义,然后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综合归纳法,如写事的文章。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4、抓重点词句(中心句、中心段或过渡段)。
有些文章结构上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
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这道题目是上面题目的延伸。
两组词语,上面一组是用“饱经风霜”描摹人、物的性状,下面一组是以具体内容来修饰“深处”。
两组词语指向性明确,想象的空间很大。
这些词语既可以看作一段话的主要内容,也可以看作一段话的题目。
这样理解,写一段话就很容易了。
怎样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怎样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借助文章题目;
2、借助文中的关键语句或段落;
3、分段,概括段意,合并段意;
4、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再把几件事连起来……
借助文章题目如《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梅兰芳蓄须》。
借助文中的关键语句或段落,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段中“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
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如《普罗米修斯》这篇课文起因是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取火种给人类,经过是众神领袖宙斯知道后惩罚普罗米修斯,结果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救了普罗米修斯,使他获得了自由。
弄清了起因、经过和结果,就把握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再把几件事连起来,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讲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在修身课上,周恩来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得到了魏校长的赞叹;第二件事是周恩来对伯父说的中国的地方被外国人占据感到疑惑,对“中华不振”难以忘怀;第三件事是周恩来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看到一位中国妇女被外国人欺辱而无处申冤,深刻体会
到了“中华不振”的沉重分量。
把这三件事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阅读文章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组我学到了四种概括方法
阅读文章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组我学到了四种
概括方法
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我们需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以便更好地
理解和消化文章的信息。
在实际阅读中,有四种常用的概括方法可以帮助
我们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取主题句法、总结主题思想、归纳关键词、分类段落主题。
其次,总结主题思想是另一种常用的概括方法。
通过将文章的内容进
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抓住文章的主题思想。
在总结主题思想时,可以提
炼出文章表达的中心观点,并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归纳概括。
第三,归纳关键词也是阅读中常用的概括方法之一、关键词是文章中
起到桥梁作用的重要词汇。
通过归纳关键词,可以将文章中的信息进行分
类总结,并提取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归纳关键词时,可以通过识别关键
词的重复出现和强调,以及与其他词汇的关联性,来确定文章的主要内容。
最后,分类段落主题是另外一种常用的概括方法。
通过对文章的段落
进行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分类段落主题时,可以
根据段落的主题及其在文章中的位置进行判断,将相似主题的段落进行归类,并提取出每个类别的主要内容。
总结起来,提取主题句法、总结主题思想、归纳关键词、分类段落主
题是四种常用的概括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通过
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阅读的文章,提高阅读
理解能力。
阅读文章,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组我学到了四种概括方法
阅读文章,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组我学到了四
种概括方法
1、要素串连法
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2、问题概括法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
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
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3、标题追溯法
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
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4、内容借助法
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
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
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我在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四种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
主要内容是一篇文章的浓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抓住主要内容,才能知道文章究竟讲什么。
“准确”、“简洁”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基本要求。
如何帮助学生准确、简洁、快速地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方法一:抓住关键句,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我们知道在每篇课文中,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意思往往会使用一些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或内容上有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摘录这些概括性的语句,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全文大意。
如《海底世界》的中心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槐乡五月》的中心句: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引导学生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1.全文围绕哪句话写的?2.试着用利用中心句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方法二:抓住段意,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很多文章它是没有典型段落,也没有关键语句,这时我们就要教会学生先提取关键词,再归纳出段落大意,最后合并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就是我们最为常用的“段意合并法”。
抓住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最关键的就是提取关键词,任何文体性质的语段都得围绕某个核心话题展开——在教《庐山的云雾》《美丽的南沙群岛》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提取关键词句的:出示阅读要求:1.找出课文中第二、三自然段的中心句;2.合并起来,说说主要内容。
《庐山的云雾》1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2.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美丽的南沙群岛》1.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2.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
找出了这两个关键的中句子,然且引导学生把它们串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当然用“段意合并法”概括时还要注意筛选,有的文章列出了多小标题,我们要选取主要的,舍掉次要的,合并时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加以完善,使之完整简洁,这样就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方法三:抓住要素,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写人、写事的文章通常都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六大基本因素,抓住这些要素就已经提取了一些关键词。
因此,概括这些文章的主要内容时,我们就只要把这几个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就是“要素串联法”,如《菩萨兵》一课,我出示六要素来让学生完成填空:
时间:长征途中
地点:藏民居住地区
人物:朱德总司令和他带领的红军
起因: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听说红军来就躲进了深山
经过: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
结果:藏民悄悄地返回了家园
将这六要素串联起来,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以实际行动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与感激。
——方法四:抓住课题,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而且不少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学会分析课题,也就悟到了“概括”与“具体”之间的关系,比如《大作家的小老师》这一课,课题提示了主要人物,指导概括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抓住课题、围绕课题进行提问:(1)大作家和小老师分别是谁?(2)大作家从小老师那里学得了什么?(3)试着概括主要内容。
学生在读书中解决了三个问题后,就可以概括出:课文写的是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在莫斯科访问时遇到小姑娘娜塔莎,在同她的对话中,萧伯纳意识到自己太自夸,应该永远保持谦虚的态度,所以称小姑娘为自己的老师。
就这样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相信只要我抓好这一能力的训练,学生一定会在训练中总结出方法,不断地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在实践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