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自行车的故事
自行车的故事 美术教案

自行车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行车的演变过程、自行车的造型特点和功能作用。
2、通过对自行车的绘画、设计,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感受工业设计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1、编写思路。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选择各种各样的自行车为表现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可以在学习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以自行车为教学主线,训练学生搜集、选择、运用资料的能力。
让学生在自行车的造型、功能演变中,了解自行车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以外,还具有审美价值,感受工业设计的发展。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和款式,感受自行车的设计美,学习用各种工具材料绘画自行车,设计“个性化的自行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新精神。
2.重点、难点。
重点:学画自行车。
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完成个性化的设计。
课前准备(学生)油画棒、水彩笔、记号笔(教师)课件、范画教学过程一、初步感受自行车之美(1)猜猜这是什么请同学们猜猜看,这红布下面是什么?(引出课题)(2)介绍自行车想要骑好自行车就要好好了解自行车请学生上来介绍自行车的各个部分。
二、探究自行车相关知识1、看一看,想一想。
(1)了解自行车种类、样式,明确功能用途。
你知道自行车有哪些样式?它具有什么特点呢?课件展示,对比欣赏:儿童使用的自行车和成人使用的自行车……请学生说说这些自行车的特点。
(2)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历史那么有没有谁知道世界上最早的自行车是怎样的呢?出示:自行车发展变化图教师讲解:最早的自行车车轮和车身是用木头做的,而且没有踏板和链条驱动,因为木头太脆,后来改进为铁轮,铁轮太抖,才出现了橡胶轮胎,以及后来的刹车、挡水板等等零部件,经过人们不断的改进更新,才使得自行车越来越适合人们使用。
原来自行车还有这样有意思的故事啊!(教师板书的故事)2、画一画了解自行车构造及其组成部分。
自行车该怎么画呢?教师示范:两大圆(车轮)三角形(车架),把手,坐垫,踏脚板,以及按铃、前后刹车、挡水板等等附属零件。
最新整理小学美术教案自行车的故事.docx

最新整理小学美术教案自行车的故事自行车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行车的演变过程、自行车的造型特点和功能作用。
2.通过对自行车的绘画、设计,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感受工业设计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画自行车。
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完成个性化的设计。
●方案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油画笔、水彩笔、记号笔、中国画颜料、水粉笔等绘画材料任选一种(教师)课件、各种自行车的图片资料、范画、各种绘画颜料和工具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1)老师推一辆自行车进教室,吸引学生注意力。
直接揭题:《自行车的故事》。
2.看一看,想一想。
(1)课件展示,对比欣赏:早期的自行车和现代的自行车,儿童使用的自行车和成人使用的自行车,比赛的自行车和休闲的自行车,以及载重的自行车、电动自行车……(2)了解、思考:①自行车有哪些样式?它们各具什么特点?②、从古到今,自行车是怎么演变的?3.骑一骑,议一议。
(1)请一个同学上来骑一骑自行车,大家讨论:为什么两个轮子的自行车在行驶时不会倒?(2)观察自行车,分析自行车由哪些部件构成的。
(车轮、车座、车把、车铃和车身)4.画一画,说一说。
(1)画一辆自行车或有关自行车的场景画。
(2)请同学之间相互说一说所画的自行车故事。
5.课后拓展。
请同学们上网查询有关自行车的知识,并把最感兴趣的材料摘录下来,为下节课交流做准备。
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油画笔、水彩笔、记号笔、中国画颜料、水粉笔等绘画材料可任选一种,有关网上自行车知识的信息和图片(教师)课件、优秀学生作业、各种绘画颜料和工具等教学过程1.信息交流。
组织学生将自行车的材料和图片进行交流(可以全班交流,也可以小组、同桌交流),拓宽学生有关自行车的知识。
2.展评导入。
展示上节课的优秀学生作业,导入新课。
3.思考讨论。
(1)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怎样的自行车最好卖?(2)教师小结:优良的自行车应是造型新颖、色彩漂亮、骑踏轻便、用途明确。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5课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 (4) 人教版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5课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 (4) 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并掌握自行车的构成及原理2.能够运用颜色和形状设计自己的自行车,并表达自己的想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二、教学重点1.自行车的构成及原理2.自行车的设计要素及自由设计三、教学难点1.自行车构造和原理的讲解2.如何运用颜色和形状设计自己的自行车四、教学过程1. 导入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询问学生是否了解自行车的构造及使用。
2.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自行车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自行车。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自行车的构造和原理,为自己的设计打下基础。
2. 自行车的构造和原理1.老师放映有关自行车构造的视频片段,教师对学生做解释。
2.老师简单说一下自行车的物理原理。
自行车是靠人力驱动的,骑的时候人的脚踩踏板,驱动链条与后轮转动,从而带动自行车前进。
3.老师发放各式各样的自行车零件(轮组,车架,刹车,齿轮等),让学生手把手地去组装一个实物自行车,让学生学会了解并懂得自行车的构造。
3. 自行车的设计要素及自由设计1.老师为学生讲解如何运用颜色和形状设计自己的自行车。
自行车的设计需要考虑的要素包括:车架,车轮,踏板,刹车,坐垫等部分。
2.老师让学生进行自由发挥设计创意,让学生展现自己的具体设计方案,向同学进行展示,并相互分享自己的文章。
3.老师收集学生们的设计方案并给学生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
4. 教学小结1.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已经了解了自行车的构造及使用的物理原理,并掌握了如何运用颜色和形状设计自己的自行车。
2.通过自由设计,我们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五、作业1.学生将设计好的自行车方案进行书写,并附上自行车的图纸和设计理由等,以便下次课上与大家分享。
六、教学反思1.今天的课程活动丰富多彩,颇受学生们的欢迎和喜爱。
2.学生在课前对自行车的构成与原理一知半解,而通过今天的活动,他们在天然懂得了自行车的构成及原理,更好地掌握了设计自行车的技能。
三年级美术教案《自行车的故事》

三年级美术教案《自行车的故事》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交通工具,激发学生对自行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的外观特征,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1.3 教学步骤:Step 1:展示自行车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Step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骑自行车的经历,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Step 3:教师讲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如车轮、车架、链条等,并演示自行车的使用方法。
Step 4: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自行车的特点和优势。
1.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讨论和分享,了解学生对自行车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创意绘画2.1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用绘画表达自行车的特点和故事。
2.2 教学内容:学习绘画自行车的方法,创作一幅自行车主题的绘画作品。
2.3 教学步骤:Step 1:展示自行车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画家是如何表现自行车特点和故事的。
Step 2:教师讲解自行车绘画的方法和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Step 3: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自行车绘画的要点。
Step 4:学生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2.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绘画作品,了解学生对自行车特点和故事的表达程度。
第三章:手工制作3.1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用手工制作表现自行车的特点和故事。
3.2 教学内容:学习手工制作自行车的方法,创作一幅自行车主题的手工作品。
3.3 教学步骤:Step 1:展示自行车手工制作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制作人是如何表现自行车特点和故事的。
Step 2:教师讲解自行车手工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如剪贴、拼接、染色等。
Step 3: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自行车手工制作的要点。
Step 4:学生开始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手工制作作品,了解学生对自行车特点和故事的表达程度。
浙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自行车的故事教案设计2

自行车的故事教学目标1.了解自行车的演变过程、自行车的造型特点和功能作用2.通过对自行车的描画、设计、提高造型表现能力3.感受自行车的设计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画自行车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完成由自己个性的设计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自行车玩具车范画(学生)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模型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个新朋友,我把他请出来,你看好哦! 师:看着自行车你想说什么?生:看着自行车我想到了童年时代学骑自行车生:老师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方的呢?生:……师:好的,小朋友们说的真好!我们就带着这些美好的回忆,带着你的问题,一起来学习新课《自行车的故事》二、乘势激发,讲授新课课件:1.早起的自行车与现代的自行车(早期自行车的特点介绍和行驶方法讲解)2.成人的自行车和儿童的自行车3.比赛的自行车和休息的自行车师:我们了解了自行车的演变过程,也知道了他的构造特点和功能作用,那接下去我们要做什么了呢?师:画一画自行车那怎么画呢?你们说,老师画好吗?(教师示范)首先我们从大的主要的开始画!接着……⑴画两个又大又圆的轮子⑵画身子也就是车身⑶画车座和车把⑷可以加上细小部件例如:驱动,车铃,车篮三、再欣赏,再感受⑴高档自行车、变速车、三人车、折叠自行车、现代宝马自行车⑵学生作品欣赏⑶欣赏范画(由简到难)四、作业要求✓画一画自行车(也可以设计你心目中的自行车)✓比一比看谁画的即快又好!五、学生想象创作自行车教师巡回辅导六、展示、评价自行车师:选取10个同学,走到讲台前。
生:高举作品下面同学对上面同学作品进行评价,老师点评。
学生自评,选择几个同学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和评价。
七、拓展延伸,深化主题•现在中国的自行车产量、消费量、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
中国老百姓拥有5亿多辆自行车。
年出口达到2000万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是一个自行车的王国。
小结:希望同学们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更美观,更实用,多功能的自行车,为我们的人类做贡献!。
第15课 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15课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自行车是什么,它的起源和常见种类。
2.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运用手上的材料画一辆自己设计的自行车。
3.能够了解艺术与生活的联系,锤炼自己的审美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绘画板、颜料、画笔、水等绘画材料。
2.绘画纸、彩色笔、线尺等工具。
3.有关自行车的图片资料和故事书籍。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展示一些自行车图片,问学生是否知道什么是自行车,它有什么作用。
2.给学生播放一个有关自行车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自行车的起源和作用。
3.向学生介绍自行车的常见种类和构成,让他们探究自行车的结构特点。
操作指导1.向学生展示一些自行车的设计图,并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的自行车。
2.给学生发放绘画材料和纸张,让他们开始绘制自己的自行车。
需要注意绘画技巧,如透视和比例。
3.对于不太确定的学生,老师可进行示范,让学生模仿。
4.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绘画作品,并鼓励他们在色彩、造型等方面进行创新。
解释评价1.带领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让他们互相评价,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作品在色彩、构思等方面的优缺点,以及改进的方法。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介绍自己设计自行车的灵感来源和设计思路。
师生互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引导学生思考和发问,以促进他们的创新和探究精神。
同时,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学生也可以积极参与,通过互相讨论和展示作品,提升自己的审美和创造能力。
拓展应用1.学生可以通过研究不同种类的自行车,探索自行车的设计和结构特点,并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2.学生也可以通过设计和绘制自己的其他交通工具,如飞机、汽车等,锤炼自己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学生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上加以改进和创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自行车的起源和作用,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锤炼自己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更好地将艺术与生活结合起来。
三年级美术教案《自行车的故事》

三年级美术教案《自行车的故事》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交通工具,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让学生观察自行车,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1.3 教学过程:1.3.1 教师展示自行车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的外形、颜色、结构等。
1.3.2 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自行车,讲述自行车的使用经历。
1.3.3 教师总结自行车的特点,如环保、健康、便捷等。
第二章:艺术欣赏2.1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2 教学内容:欣赏自行车主题的美术作品,分析作品中的艺术手法。
2.3 教学过程:2.3.1 教师展示自行车主题的美术作品,如绘画、雕塑等。
2.3.2 学生欣赏作品,观察作品中的自行车形象及艺术手法。
2.3.3 学生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欣赏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三章:绘画技巧3.1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自行车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学习绘画自行车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3 教学过程:3.3.1 教师讲解自行车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流畅、色彩的搭配、构图的平衡等。
3.3.2 学生在纸上练习绘画自行车,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3.3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四章:创意制作4.1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
4.2 教学内容:制作自行车主题的美术作品,如拼贴、手工等。
4.3 教学过程:4.3.1 教师展示自行车主题的创意作品,如拼贴画、手工制品等。
4.3.2 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作材料和手法,进行自行车主题的创意制作。
4.3.3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五章:课程总结5.1 教学目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升学生对美术课程的热爱。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行车主题的美术创作技巧。
5.3 教学过程:5.3.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自行车观察、艺术欣赏、绘画技巧、创意制作等。
小学三年级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

小学三年级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教案:小学三年级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材第五单元第二课《我设计的自行车》。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功能以及设计原则,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功能以及设计原则,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沟通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自行车的结构、功能以及设计原则,能独立完成自行车设计作品。
难点:如何将创新意识运用到自行车设计中,以及如何恰当表达设计理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自行车模型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废旧物品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各种自行车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行车的外观、结构及功能。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自行车的认识和喜好。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自行车的结构、功能以及设计原则。
2. 讲解自行车设计中的创新意识及审美观念。
三、动手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小组自行车设计主题。
2. 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利用废旧物品和美术工具进行自行车设计创作。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各小组展示自行车设计作品,分享设计理念。
2. 邀请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从创新意识、审美观念、协作精神等方面进行点评。
五、作业布置(5分钟)2. 下一节课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
板书设计:自行车的结构、功能创新意识审美观念作业设计:1. 完善自行车设计作品,注意运用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拓展延伸活动可以邀请学生参观自行车展览或实地了解自行车的制作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自行车设计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同时,可以组织自行车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年级美术教案《自行车的故事》

三年级美术教案《自行车的故事》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自行车之美。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美术兴趣。
1.2 教学重点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自行车之美。
1.3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绘画表达自行车的特点和美感。
1.4 教学方法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的结构和特点。
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对自行车之美的发现。
绘画法:培养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行车之美。
第二章:自行车的基本结构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包括车架、车轮、车把手等。
2.2 教学重点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2.3 教学难点自行车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2.4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自行车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自行车,加深对各部分的理解。
第三章:自行车之美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自行车之美,培养审美能力。
3.2 教学重点观察和发现自行车之美。
3.3 教学难点如何表达自行车之美。
3.4 教学方法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自行车,发现其美感。
讨论法:分享对自行车之美的发现。
第四章:绘画自行车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行车之美。
4.2 教学重点绘画自行车的方法和技巧。
4.3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自行车的结构和比例。
4.4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绘画自行车的方法和技巧。
绘画法:指导学生绘画自行车。
第五章:自行车的故事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编写自行车的故事。
5.2 教学重点编写自行车的故事。
5.3 教学难点如何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4 教学方法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对自行车故事的想象。
写作法:指导学生编写自行车的故事。
第六章:欣赏与评述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欣赏自行车绘画作品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评价自行车绘画作品。
6.2 教学重点欣赏和评价自行车绘画作品。
6.3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评价自行车绘画作品。
6.4 教学方法欣赏法:让学生欣赏优秀的自行车绘画作品。
三年级美术教案《自行车的故事》

三年级美术教案《自行车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自行车的形象,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保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
2. 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自行车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会表现自行车的方法。
2. 难点:如何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生动地表现自行车的形象。
四、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料:各种自行车、自行车零件的图片或视频。
2. 绘画材料:水彩笔、铅笔、橡皮、画纸。
3. 手工制作材料:彩纸、剪刀、胶水、订书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自行车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行车的外观特点及其结构。
2. 新课讲解:讲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如车架、车轮、链条、把手等,并介绍自行车各部分的功能。
3. 绘画练习:让学生画一辆自己喜欢的自行车,注意表现自行车的结构和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指导。
4. 手工制作:引导学生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一辆自行车,可以适当添加自己的创意。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制作。
5.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和手工制作作品,大家共同欣赏、交流,互相学习。
6. 总结:引导学生谈谈在绘画和手工制作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对自行车的认识和感受。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自行车,了解其结构和功能,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或者专业人士来讲解自行车的历史、发展以及自行车文化,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行车。
2. 组织一次自行车郊游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骑自行车的乐趣,增强对自行车的喜爱。
七、评价方式:1. 学生作品的创意性、绘画技巧和手工制作技巧。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使用等,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3课自行车的故事》浙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3课自行车的故事》浙美版一. 教材分析《第13课自行车的故事》是浙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绘画和制作的方式,表现出自行车的魅力和故事。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自行车的历史、自行车零部件的认识、自行车绘画技巧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自行车的相关知识,提高绘画能力,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自行车并不陌生,大部分学生都会骑自行车,但对自行车的了解仅限于使用层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行车,提高绘画技巧,培养审美能力。
学生在绘画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绘画自行车及其故事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相关知识,知道自行车的历史和零部件名称。
2.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绘画和制作表现自行车的魅力和故事。
3.提高学生绘画能力,培养审美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自行车的历史和零部件名称,学会描绘自行车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表现自行车的魅力和故事,创意绘制自行车。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自行车的历史和零部件名称,引导学生了解自行车相关知识。
2.示范法:教师示范绘制自行车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3.实践法:学生动手绘画和制作,提高绘画能力。
4.讨论法:学生相互交流、评价,培养审美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绘画工具、制作材料。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制作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自行车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行车的外观和特点,激发学生对自行车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自行车的历史和零部件名称,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相关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制自行车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绘画自行车。
4.巩固(5分钟)学生独立绘制自行车,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有故事性的自行车作品。
小学美术《自行车王国》教案

-创作技巧:教授绘画和装饰技巧,如线条、色彩搭配、图案设计等,为学生创作自行车美术作品提供技术支持。
-作品评价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从创意、技巧、美观等方面评价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判断力。
4.课后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和思考自行车设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装饰实验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自行车设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自行车王国主题创作: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以自行车王国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4.作品欣赏与评价:组织学生欣赏优秀自行车设计作品,学会从多角度进行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本节课内容紧密联系课本,注重实用性,旨在让学生在了解自行车的基础上,发挥创意,培养审美情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自行车的结构与功能、设计原则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自行车设计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创意,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自行车。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小学美术《作品骑车》教案

4.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自行车的构造与比例关系:使学生掌握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如车架、轮子、座椅等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
-举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画面中加入背景、人物等元素,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2.教学难点
-自行车动态的描绘:学生往往难以把握自行车的动态线条,导致画面效果不自然。
-解决方法:通过实际演示、步骤分解,让学生逐步学会如何描绘自行车的动态。
-色彩搭配与质感表现:学生对色彩的运用不够熟练,难以表现出自行车的质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自行车比例关系和动态描绘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步骤分解和实际演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关于自行车绘画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来描绘自行车的动态。
-解决方法:提供色彩搭配示例,让学生参考并实践,逐步掌握色彩运用技巧。
-想象力与创意发挥: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缺乏想象力,难以突破固定思维。
-解决方法:展示一些富有创意的自行车绘画作品,激发学生灵感,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角度。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作品骑车》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注意过骑自行车的场景?”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自行车绘画的奥秘。
《自行车的故事》说课稿范文

《自行车的故事》说课稿范文《自行车的故事》说课稿1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浙美版小学美术第五册的第5课《自行车的故事》。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这五方面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初步设计。
一、首先来说说对教材的理解《自行车的故事》这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本课选择各种各样的自行车为表现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可以在学习中感受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以自行车为教学主线,训练学生选择、运用资料的能力。
让学生在自行车的造型、功能演变中,了解自行车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以外,还具有审美价值,感受工业设计的发展。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和款式,感受自行车的设计美,设计“个性化的自行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新精神。
本课为2课时,今天我说的是第1课时。
这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的想象力是极为活跃的,他们可以尽情的去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表现自己脑海中的事物。
因此,我根据教材特点同时结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学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认知目标:学生能够初步认识、了解自行车的演变过程,自行车的造型特点和功能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对自行车的绘画、设计,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工业设计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明确了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于:学画自行车。
难点是:如何完成个性化的设计。
在本节课的教学准备上,教师要:课件,各种绘画材料。
学生要准备:各种绘画笔,颜料等。
二、说教法针对小学低年级儿童天真浪漫,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想方设法让学生进入角色,成为教学中的主角。
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启发谈话法、观察比较法、演示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交替使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学到基本技能以及得到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说学法关于学法的选择上,我本着“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的原则,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用讨论,交流,比较等学习方法来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自行车美术教案

自行车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自行车的基本形态和比例;了解自行车的相关知识,并能够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描绘自行车。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制作自行车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勇于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描绘自行车。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自行车的基本形态和比例。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图画、自行车模型、颜色笔、铅笔、黑板、粉笔、课件等。
2.学具准备:美术作品制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讨论自行车的形态和功能,并通过图画、自行车模型等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
2.展示范例:展示一副用简单几何图形描绘的自行车作品,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比例关系。
3.讲解技法:结合图画和讲解,教授描绘自行车的技法,如如何确定自行车的基本形态和比例关系,如何描绘车轮、车把、车架等部分。
4.示范演练:在黑板上进行示范演练,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跟随示范进行描绘。
5.实践操作:学生根据示范,用铅笔在作品纸上进行实践操作,描绘自行车的形态和比例。
6.互相展示:让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
7.总结课堂:帮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和技法,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和技法进行创作。
8.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家完成一幅自行车的美术作品,并写下自己的创作感悟。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自行车的基本形态和比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简单几何图形描绘自行车的技巧。
然而,在实践操作环节,有的学生对于描绘细节部分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实践操作的环节,通过更多的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自行车的描绘技巧,提高他们的创作水平。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自行车教案汇编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自行车教案汇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活动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自行车”。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自行车的结构、色彩和线条,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美,并学会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行车。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行车的结构、色彩和线条,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的绘画表现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绘画展示自行车的美。
3. 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自行车结构的描绘、色彩的搭配。
2. 教学重点:观察自行车,学会用绘画表现自行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自行车模型、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展示板。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一名幼儿骑着自行车进入教室,让其他幼儿观察自行车的结构、色彩。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自行车模型,讲解自行车的结构、色彩和线条。
(2)教师示范如何用画笔描绘自行车,讲解绘画步骤。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根据观察和示范,自行绘画自行车。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幼儿将自己的作品贴在展示板上。
(2)教师组织幼儿互相欣赏、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自行车的结构:轮子、链条、车架等。
2. 自行车的色彩与线条: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
3. 绘画步骤:观察、起稿、描绘、上色。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人的自行车,并尝试用绘画表现出来。
2. 答案:要求幼儿完成一幅自行车的绘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生活中的自行车。
(2)开展“自行车设计大赛”,鼓励幼儿发挥创意,设计出独特的自行车。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自行车结构的描绘、色彩的搭配。
2.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自行车的结构、色彩。
大班美术教案《自行车》

大班美术教案《自行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自行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构造,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自行车的美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构造,认识自行车的各个部分。
2. 培养学生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自行车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观察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自行车各部分的线条和色彩表现。
教学重点:自行车的构造及其美感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自行车模型、画纸、画笔、颜料、展示板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自行车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的构造。
学生分享自己骑自行车的经历,激发学习兴趣。
2. 自行车构造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自行车的各个部分,如车架、车把、轮子等。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观察自行车模型,加深对构造的理解。
3. 线条与色彩表现(15分钟)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自行车,强调线条流畅、色彩搭配。
学生在画纸上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出示一幅自行车的画作,分析其线条、色彩表现手法。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学习表现自行车的技巧。
5. 随堂练习(30分钟)学生在画纸上独立完成一幅自行车画作,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互相欣赏、交流,提高审美能力。
6. 作品展示(5分钟)学生将作品贴在展示板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欣赏、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自行车的构造:车架、车把、轮子、链条、脚蹬等。
2. 线条与色彩表现: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自行车为主题,完成一幅画作。
2. 答案:画作要求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能够表现自行车的美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自行车,发现不同款式、颜色的自行车。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提高观察力和表现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自行车构造的理解。
三年级美术教材教案:通过自行车设计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三年级美术教材教案:通过自行车设计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引言合作精神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素质,同时也是现代教育关注和培养的重点。
而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呢?本文将从自行车设计这一具体案例入手,介绍如何通过美术课程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一、活动介绍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将带领孩子们一起设计自己的自行车,让他们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体验到合作和创造的乐趣。
这个活动需要学生们分组完成,每组4-5人。
每个小组将会获得一份任务书,任务书中会有详细的要求和指导,帮助孩子们完成自行车的设计。
二、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自行车设计作为一个有趣的创作项目,可以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到美术的乐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该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每个小组的每个成员都需要出力完成任务,并且还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自行车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行车设计需要学生们动手实践,调整和改进,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流程1.学生们分组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为学生们分组。
每个小组的人数为4-5人,需要尽量确保每一个小组的人数相同,并且每个小组的学生有一定的差异性,以保证小组内的资源协调利用和学习氛围的优化。
2.介绍任务书在小组分配完成后,我们会给每个小组一份任务书。
任务书中包含自行车设计的要求和指导,让学生们了解要设计的自行车种类、设计的要求、功能、风格和模型等方面。
3.学生们进行讨论在介绍完任务书之后,学生们会自行进行讨论和设计。
老师在旁边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在讨论中,学生们需要相互交流彼此的想法,并通过思维碰撞形成一致的合作方案。
4.学生们开始设计小组讨论结束后,学生们就可以开始设计了。
他们可以利用各种材料和工具,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设计和搭建。
5.学生们进行交流和修改当各小组的自行车都完成后,他们可以进行交流和对比。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 自行车的故事丨浙美版(2012)

课题《自行车的故事2》适合年龄:8-] 1岁,小学三年级类型:造型.表现教学设计与执教:杭州师范大学动漫学院王懿指导教师:杭州学军小学求智校区王丽君-:教学目标分析1.了解自行车的演变过程、自行车的造型特点和功能作用。
2.通过对自行车的设计,自行车的故事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感受工业设计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增强想象力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H:浙江美术教案教材分析,教学重点与难点1.浙江美术教案自行车的故事编写思路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选择各种各样的自行车为表现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可以在学习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以自行车为教学主线,训练学生搜集、选择、运用资料的能力。
让学生在自行车的造型、功能演变中,了解自行车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以外,还具有审美价值,感受工业设计的发展。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和款式,感受自行车的设计美,学习用务种工具材料绘画n行车,设计“个性化的门行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新精神°2.重点、难点重点:设计多功能自行车。
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完成个性化的设计。
四:课前准备学生:彩色水笔、记号笔教师:彩色水笔、记号笔、纸、课件。
五:教学过程1.教师导语:T:“上堂课老师带来了一辆折彘自行车,今天我又带来了一辆更加神奇的自行车,让我们一起来睁大眼睛来看一看。
”2.方法:PPT播放图片,教师指导。
3.师生交流:T:播放古老的自行车“你们见过这辆自行车吗?这辆自行车它与上星期的自行车有什么区别呢?”S:“它没有龙头把手,脚踏板,更笨重,他没法骑....... ”T:“嗯,大家观察都很仔细,其实这辆自行车呀,是200多年前的第一辆自行车。
那我们就去2(X)多年前去了解一下自行车的历史吧!”设计意图:利用带来的两辆不同的自行车进行对比,引起学生兴趣,让他们通过色己的观察,了解到自行车是有许多的发展变化而来的。
而且能大致知道自行车整个框架和的几个部分是可以变化的。
小学四年级自行车美术教案

小学四年级自行车美术教案小学四年级自行车美术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自行车美术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四年级自行车美术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用线条造型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采用课堂模拟写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用线造型的表现方法。
2、如何用线精细的表现自行车。
教具:实物自行车、图片、图画纸、学生作品、记号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
谈话交流,引导出主题——自行车。
同学们,谁会骑自行车啊?谁骑过自行车啊?看来大家对自行车都非常熟悉了,今天我们的美术课就跟自行车有关,板书课题:自行车局部写生。
二、新授。
1、了解自行车的历史。
自行车是最简单的一种交通工具,别看它简单,它也经历了将近年的变化才发展成了现在的样子,最先的自行车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课件展示图片)仔细观察,思考,提问:和现在的自行车相比,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已经有了哪些相同的结构部件,又缺少哪些部件呢?2、了解现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1)拼图游戏(课件展示),初步了解现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部件。
(2)每个部分还有一些小部件,比如:车身,车把,前后轮。
课件展示举例部分,引导学生说说有哪些小部件。
(3)欣赏不同类型的、新颖的自行车。
3、观察引导: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1)我们平常画画用到了哪些线条?(直线、曲线、折线、螺旋线、交叉线等等)(2)分析:自行车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各部分有哪些线条?)车把、车轮、车身上的线条有许多变化,比较明显的比如,车身和轮胎钢丝是直线、车筐是交叉线、链条和刹车线是曲线、减震是螺旋线、齿轮是折线……三、教师示范画(1)师展台示范画车身、轮胎、链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行车的故事
小学美术教案
浙江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行车的演变过程、自行车的造型特点和功能
作用。
2.通过对自行车的绘画、设计,自行车的故事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感受工
业设计美,自行车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浙江美术教案教材分析: 1.浙江美术教案自行车的故事编写思路。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选择
各种各样的自行车为表现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可以在学习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培
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以自行车为教学主线,训练学生搜集、选择、运用资料的能
力。
让学生在自行车的造型、功能演变中,了解自行车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以外,还具有审美
价值,感受工业设计的发展。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和款式,感受自行车
的设计美,学习用各种工具材料绘画自行车,设计“个性化的自行车”,培养学生的观察
力、表现力和创新精神。
2.重点、难点。
重点:学画自行车。
难点:激发学生
的想象,完成个性化的设计。
●方案一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油画笔、水彩笔、记号笔、中国画颜料、水粉笔等绘画材料任选一种(教师)课件、各种自
行车的图片资料、范画、各种绘画颜料和工具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 老
师推一辆自行车进教室,吸引学生注意力。
直接揭题:《自行车的故事》。
2.看一看,
想一想。
(1)课件展示,对比欣赏:早期的自行车和现代的自行车,儿童使用的自行车
和成人使用的自行车,比赛的自行车和休闲的自行车,以及载重的自行车、电动自行车……
(2) 了解、思考:①自行车有哪些样式?它们各具什么特点?②、从古到今,自行车是怎么
演变的? 3.骑一骑,议一议。
(1) 请一个同学上来骑一骑自行车,大家讨论:为什
么两个轮子的自行车在行驶时不会倒? (2) 观察自行车,分析自行车由哪些部件构成
的。
(车轮、车座、车把、车铃和车身) 4.画一画,说一说。
(1) 画一辆自行车或
有关自行车的场景画。
(2) 请同学之间相互说一说所画的自行车故事
小学美术教案
片(教师)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