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与培训指南(2012版)
2012年上半年 系统分析师 论文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2012 年上半年系统分析师下午试卷 II(考试时间 15:20~17:20 共 120 分钟)请按下表选答试题1. 本试卷满分 75 分。
2. 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填写你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名称。
3. 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填写准考证号、出生年月日和姓名。
4. 在试题号栏内用Ο圈住选答的试题号。
5. 答题纸上除填写上述内容外只能写解答。
6. 解答应分摘要和正文两部分。
在书写时,请注意以下两点:①摘要字数在 400 字以内,可以分条叙述,但不允许有图、表和流程图。
②正文字数为 2000 字至 3000 字,文中可以分条叙述,但不要全部用分条叙述的方式。
7. 解答时字迹务必清楚,字迹不清,将不评分。
【试题一】论软件需求管理及其应用软件需求工程关注创建和维护软件需求文档需展开的一切活动。
需求工程可分为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两项工作,其中需求管理的目标是为软件需求建立一个基线,供软件开发及其管理使用,确保软件计划、产品和活动与软件需求的一致性。
从软件需求工程的角度来看,需求管理包括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维持需求一致性和精确性的所有活动。
请围绕“软件需求管理及其应用”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管理和开发的软件项目以及你在其中所担任的主要工作。
2.详细论述软件需求管理的主要活动及其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3.结合你具体参与管理和开发的实际项目,说明是如何采用软件需求管理方法进行需求管理的,说明具体实施过程以及应用效果。
【试题二】论敏捷开发在企业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敏捷开发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
在敏捷开发中,软件项目被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各个子项目的成果都经过测试,具备集成和可运行的特征。
尽管目前敏捷开发的具体名称、理念、过程、术语尚不尽相同,但业界普遍认为:相对于“非敏捷”,敏捷开发更强调程序员团队与业务专家之间的紧密协作、面对面的沟通、频繁交付新的软件版本、紧凑而自我组织型的团队、能够很好地适应需求变化的代码编写和团队组织方法,也更注重软件开发中人的作用。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1.考试目标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应熟悉应用领域的业务,能分析用户的需求和约束条件,写出信息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制订项目开发计划,协调信息系统开发及运行所涉及的各类人员;能指导制订企业的战略数据规划、组织开发信息系统;能评估和选用适宜的开发方法和工具;能按照标准规范编写系统分析、设计文档;能对开发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及进度控制;能具体指导项目开发;具有高级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2.考试要求(1)掌握系统工程的基础知识;(2)掌握开发信息系统所需的综合技术知识(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等);(3)熟悉企业或政府信息化建设,并掌握组织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知识;(4)熟练掌握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和方法;(5)熟悉信息系统开发标准;(6)掌握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及技术;(7)熟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知识及方法;(8)掌握应用数学、经济及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9)熟练阅读和正确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文献。
3.考试科目设置(1)信息系统综合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2)系统分析设计案例,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笔试,问答题;(3)系统分析设计论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笔试,论文题。
二、考试范围考试科目1:信息系统综合知识1.计算机系统综合知识1.1 计算机组成及体系结构·各种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特点及应用(SMP、MPP等)·构成计算机的各类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2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类型及结构·操作系统基本原理·操作系统性能优化·网络操作系统及嵌入式操作系统1.3 数据通信及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常用的协议标准·网络的互连及常用网络设备·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及应用1.4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结构和性能评价·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库工程1.5 中间件·异构及通用服务、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面向消息的中间件(Message-Oriented Middleware)、对象请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s)1.6 系统配置及性能评价·C/S及B/S结构、分布式系统·系统配置方法(双份、双重、热备份、容错、集群)·性能计算(响应时间、吞吐量、TAT)·性能设计(系统调整、Amdahl解决方案、响应特性、负载均衡)·性能指标(SPEC-Int、SPEC-Fp、TPC、Gibson mix、响应时间)·性能评估1.7 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辅助设计、自动控制、科学计算·远程通信服务、Web计算·多媒体压缩、编码及存储技术·人工智能、模式识别2. 信息化基础知识2.1 信息化·信息及信息化·信息化对组织的意义·现代组织对信息化的需求·组织的信息化及软件工程或系统集成工程的不同特点2.2 政府信息化及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概念、内容和技术形式·中国政府信息化的策略和历程·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模式和技术模式2.3 企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的概念、目的、规划、方法·ERP的主要模块和主要算法·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CRM、PDM在企业的应用·知识管理·企业门户·企业应用集成·全程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商业智能·电子商务的类型、标准2.4 信息资源管理2.5 国际和国内有关信息化的标准、法律和规定3. 软件工程3.1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软件生存周期及其模型·软件需求分析及定义·软件设计·软件测试及审计·软件维护·软件复用·文档编制标准3.2 项目管理知识·项目计划的制订、监督、控制·项目工作量估算·范围管理·进度管理·配置管理·风险管理·资源和任务分配·项目的生命周期管理3.3 软件过程·软件过程的定义和范围·软件过程的作用·软件过程的发展·主要的软件过程及其特点·软件过程改进3.4 质量管理·质量保证计划·质量认证体系·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技术·全程质量管理4. 信息系统开发及运行4.1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信息系统概念·信息系统的功能、类型、结构·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目标和主要工作内容·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信息系统开发方法4.2 需求分析和设计方法·分析设计图示(DFD、ERD、UML、流程图、NS图、PAD)·面向对象设计(继承、抽象、代理、封装、多态)·结构化分析设计·模块设计(内聚、耦合)·I/O设计(报表设计、屏幕设计、数据项代码设计),人机界面设计4.3 开发环境及开发工具·集成开发环境·开发工具(分析设计工具、编程工具、测试工具等)·软件开发平台的比较4.4 系统集成·控制集成、数据集成、表示集成,外部资源的使用4.5 应用系统构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分析设计方法的使用、外部设计、内部设计、程序设计、测试)·软件包的使用(开发工具、运行管理工具、业务处理工具、ERP、群件、OA 工具)·数据库设计和操作(范式、SQL、数据分布)·网络的规划及设计4.6 系统运行·系统运行管理(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网络)·系统成本管理(用户收费、TCO)·用户管理(ID保险和管理)·分布式系统管理·硬件资源管理·软件资源管理(程序库管理、版本管理)·数据资源管理、网络资源管理·设备和设施管理(电源、设备管理、设施安全性管理)·系统故障管理(处理手续、监视、恢复过程、预防措施)·安全性管理、性能管理·系统运行工具(自动化操作工具、监视工具、诊断工具)·系统转换(转入运行阶段、运行测试、版本控制)·系统运行服务标准4.7 系统维护·维护的类型(日常检查、定期维护、预防性维护、事后维护、远程维护)·软件维护、硬件维护·维护合同5. 安全性·数据安全和保密,加密及解密机制·计算机故障诊断和防范,防治计算机病毒,防范计算机犯罪,防闯入·通信和网络安全·系统访问控制技术·完整性·私有信息保护·安全管理措施,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6.标准化及知识产权·标准化意识,标准化的发展,标准的生命周期·国际标准、美国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代码标准、文件格式标准、安全标准、软件开发规范和文档标准·标准化机构·知识产权7. 经济、管理等相关知识·企业法律制度·会计常识·财务成本管理实务·现代企业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管理·IT审计的相关常识(审计标准、实施和审计报告)8. 应用数学·概率统计应用·图论应用·组合分析·算法(数值算法及非数值算法)的选择及应用·运筹方法(网络计划技术、线性规划、预测、决策、库存管理、模拟)·数学建模9. 专业英语·具有高级工程师所要求的英文阅读水平·掌握本领域的英语术语考试科目2:系统分析设计案例1. 系统计划·信息系统项目的提出及选择,项目优先级的确定·基于管理层次的业务评价·分析信息系统的实施目的、功能、构架、规模、能力、维护、应用方法及故障情况等·系统开发规划·可行性研究及效益分析·系统方案的制定、评价和改进·遗留系统的评价和处理策略·新旧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基于企业信息战略,进行技术调研和评估·制订信息系统构想(方案)评价标准·计划变更及控制2. 需求获取和分析·业务模型的抽取、决策及图形化和公式化·对象业务流的提取和确认·从信息系统的观点对确认内容进行整理·明确对象业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向·业务功能的模型化·对象业务全体以及业务功能整合性方面的探讨·现有软件系统的分析·确认测试计划·主要需求分析方法论3. 系统分析·组织结构及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汇总及数据流程分析·系统功能划分及数据资源分布·系统的故障模型和可靠性模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可靠度计算·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系统的故障对策和系统的备份及恢复·系统分析的实用技术·流行的系统分析方法论4. 系统设计4.1 建模技术·需求建模的步骤·用例驱动的开发方式·结构化建模技术、数据流图·面向对象建模技术·数据库建模4.2 系统设计·处理流程设计·系统人机界面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及数据库设计·系统安全性设计·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分布式应用系统的设计·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系统运行环境的集成及设计·系统处理能力评估·系统测试计划以及测试的实施·系统转换计划5. 文档编制和沟通能力·信息战略文档化·信息系统构想文档化·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开发计划·需求规格说明书·数据要求规格说明书·用户手册·操作手册·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技术报告·开发进度记录·项目开发总结报告6. 系统运行和维护·软件维护的实施和管理·系统的软硬件配置管理·系统的使用效率的跟踪·基本软件和软件包的引入、应用、管理和二次开发·系统的扩充和集成·操作设计和运行管理·系统的更新及维护·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新旧系统的转换交接·日常的故障对策及恢复·系统的日常安全管理·系统的服务质量和运用评价7.软件过程改进·软件过程改进的管理·软件过程改进的体系设计·软件过程改进的方法·软件过程改进的工具8. 系统开发项目管理·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9. 企业信息化战略及实施·信息规划及战略规划的关系·信息规划的概念、活动及角色·信息系统规划方法·企业过程再工程·CIO的概念和主要职责·管理咨询在信息化中的作用和意义·管理咨询的类型·“信息孤岛”形成的根源及预防、应对措施·典型的信息化实施过程·知识管理的含义·知识管理对组织信息化的意义·知识管理常用的工具和手段考试科目3:系统分析设计论文1. 信息系统工程·系统计划和分析·需求工程·系统测试·系统维护·项目管理·质量保证·面向对象技术·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软件过程改进实践·实时系统的开发·应用系统分析及设计(嵌入式系统、数据仓库、互联网应用等)·软件产品线分析及设计2. 数据库及应用·数据管理·数据库分析·数据库建模·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应用·数据仓库、数据集市和数据挖掘3. 网络规划及应用4. 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容灾5. 新技术的应用6. 应用系统集成7. 企业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事务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8. 企业信息化的组织和实施三、题型举例(一)选择题需求分析是一种软件工程活动,它在系统级软件分配和软件设计间起到桥梁的作用。
软考用书

网络工程师教程(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指定用书60 9787302090533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教程(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指定用书 66 9787302090960 程序员教程(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指定用书 48 9787302089575 网络管理员教程(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指定用书46参考用书)
书名 定价 书号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科目1:信息系统知识——考点解析及模拟训练 33 9787302150619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科目2:数据库系统设计与管理——考点解析及模拟训练 39 9787302148388 网络工程师考前辅导(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参考用书 89 9787302148041 程序员考试复习与提高(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参考用书 78 9787302145481 网络管理员考前辅导(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参考用书 69 9787302146081 电子商务技术员基础与应用技术(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 45 9787302144421 多媒体应用设计师考试辅导(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 49 9787302145751 电子商务设计师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技术 45 9787302145493 系统分析师考试辅导(2007版)(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 49 9787302145061 系统分析师技术指南(2007版)(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 45 9787302143791 软件设计师考试科目2:软件设计——考点解析与模拟训练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 33 9787302136051 跨越网络管理员必备训练(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 62 9787302134161 跨越软件设计师必备训练(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 69 9787302128971 网络管理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与解析(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 9787302129441 25 网络管理员考试科目1: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考点解析及模拟训练 42 9787302127801 31 软件设计师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解析(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 9787302129431 跨越网络工程师必备训练(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 69 9787302127481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全程指导(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 65 9787302126571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与培训指南(2009版)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1.考试目标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应熟悉应用领域的业务,能分析用户的需求和约束条件,能写出信息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制定项目开发计划,协调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所涉及的各类人员;能指导制定企业的战略数据规划、组织开发信息系统;能评估和选用适宜的开发方法和工具;能按照标准规范编写系统分析、设计文档;能对开发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能具体指导项目开发;具有高级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2.考试要求(1)掌握系统工程的基础知识;(2)掌握开发信息系统所需的综合技术知识(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等);(3)熟悉企业或政府信息化建设,并掌握组织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知识;(4)熟练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和方法;(5)熟悉信息系统开发标准;(6)掌握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与技术;(7)熟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知识与方法;(8)掌握应用数学、经济与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9)熟练阅读和正确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文献3.考试科目的设置(1)信息系统综合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2)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笔试,问答题;(3)系统分析与设计论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笔试,论文题;二、考试范围考试科目1:信息系统综合知识1.计算机系统综合知识1.1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各种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特点与应用(SMP、MPP等)●构成计算机的各类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2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类型与结构●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操作系统性能优化●网络操作系统与嵌入式操作系统1.3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常用的协议标准●网络的互联与常用网络设备●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应用1.4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结构和性能评价●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库工程1.5中间件●异构与通用服务、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ss Call)、面向消息的中间件(Message-Oriented Middleware)、对象请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s)1.6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C/S与B/S结构、分布式系统●系统配置方法(双份、双重、热备份、容错、集群)●性能计算(响应时间、吞吐量、TAT)●性能设计(系统调整、Amdahl解决方案、响应特性、负载均衡)●性能指标(SPEC-Int、SPEC-Fp、TPC、Gibsonmix、响应时间)●性能评估1.7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辅助设计、自动控制、科学计算●远程通信服务、Web计算●多媒体压缩、编码与存储技术●人工智能、模式识别2.信息化基础知识2.1信息化●信息与信息化●信息化对组织的意义●现代组织对信息化的需求●组织的信息化与软件工程或系统集成工程的不同特点2.2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概念、内容和技术形式●中国政府信息化的策略和历程●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模式和技术模式2.3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的概念、目的、规划、方法●ERP的主要模块和主要算法●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CRM、PDM在企业的应用●知识管理●企业应用集成●全程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商业智能●电子商务的类型、标准2.4信息资源管理2.5国际和国内有关信息化的标准、法律和规定3.软件工程3.1软件工程基础知识●软件生存周期及其模型●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软件设计●软件测试与审计●软件维护●软件复用●文档编制标准3.2项目管理知识●项目计划的制定、监督、控制●项目工作量估算●范围管理●进度管理●配置管理●资源和任务分配●项目的生命周期管理3.3软件过程●软件过程的定义和范围●软件过程的作用●软件过程的发展●主要的软件过程及其特点●软件过程改进3.4质量管理●质量保证计划●质量认证体系●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技术●全程质量管理4.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4.1信息系统基础知识●信息系统概念●信息系统的功能、类型、结构●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目标和主要工作内容●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信息系统开发方法4.2需求分析和设计方法●分析设计目标图示(DFD、ERD、UML、流程图、NS图、PAD)●面向对象设计(继承、抽象、代理、封装、多态)●结构化分析设计●模块设计(内聚、耦合)●I/O设计(报表设计、屏幕设计、数据项代码设计),人机界面设计4.3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集成开发环境●开发工具(分析设计工具、编程工具、测试工具等)●软件开发平台的比较4.4系统集成●控制集成、数据集成、表示集成,外部资源的使用4.5应用系统构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分析设计方法的使用、外部设计、内部设计、程序设计、测试)●软件包的使用(开发工具、运行管理工具、业务处理工具、ERP、群件、OA工具)●数据库设计和操作(模式、SQL、数据分析)●网络的规划与设计4.6系统运行●系统运行管理(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网络)●系统成本管理(用户收费、TCO)●用户管理(ID保险和管理)●分布式系统管理●硬件资源管理●软件资源管理(程序库管理、版本管理)●数据资源管理、网络资源管理●设备和设施管理(电源、设备管理、设施安全性管理)●系统故障管理(处理手续、监视、恢复过程、预防措施)●安全性管理、性能管理●系统运行工具(自动化操作工具、监视工具、诊断工具)●系统转换(转入运行阶段、运行测试、版本控制)●系统运行服务标准4.7系统维护●维护的类型(日常检查、定期维护、预防性维护、事后维护、远程维护)●软件维护、硬件维护●维护合同5.安全性●数据安全和保密,加密与解密机制●计算机故障诊断和防范,防治计算机病毒,防范计算机犯罪,防闯入●通信和网络安全●系统访问控制技术●完整性●私有信息保护●安全管理措施,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6.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标准化意识,标准化发展,标准的生命周期●国际标准、美国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代码标准、文件格式标准、安全标准、软件开发规范和文档标准●标准化机构●知识产权7.经济、管理等相关知识●企业法律制度●会计常识●财务成本管理实务●现代企业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管理●IT审计的相关常识(审计标准、实施和审计报告)8.应用数学●概率统计应用●图论应用●组合分析●算法(数值算法与非数值算法)的选择与应用●运筹方法(网络计划技术、线性规划、预测、决策、库存管理、模拟)●数学建模9.专业英语●具有高级工程师所要求的英文阅读水平●掌握本领域的英语术语考试科目2: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1.系统计划●信息系统项目的提出与选择,项目优先级的确定●给予管理层次的业务评价●分析信息系统的实施目的、功能、架构、规模、能力、维护、应用方法级故障情况等●系统开发规划●可行性研究与收益分析●系统方案的制定、评价和改进●遗留系统的评价和处理策略●新旧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基于企业信息系统构想(方案)评价标准●计划变更与控制2.需求获取和分析●业务模型的抽取、决策级图形化和公式化●对象业务流的提取和确认●从信息系统的观点对确认内容进行整理●明确对象业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向●业务功能的模型化●对象业务全体以及业务功能整合性方面的探讨●现有软件系统的分析●确认测试计划●主要需求分析方法论3.系统分析●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汇总与数据流程分析●系统功能划分与数据资源分布●系统的故障模型和可靠性模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可靠度计算●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系统的故障对策和系统的备份与恢复●系统分析的实用技术●主要系统分析方法论4.系统设计4.1建模技术●需求建模的步骤●用例驱动的开发方式●结构化建模技术、数据流图●面向对象建模技术●数据库建模4.2系统设计●处理流程设计●系统人机界面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与数据库设计●系统安全性设计●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分布式应用系统的设计●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系统运行环境的集成与设计●系统处理能力评估●系统测试计划以及测试的实施●系统转换计划5.文档编制和沟通能力●信息战略文档化●信息系统构想文档化●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开发计划●需求规格说明书●数据要求规格说明书●用户手册●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技术报告●开发进度记录●项目开发总结报告6.系统运行和维护●软件维护的实施和管理●系统的软硬件配置管理●系统的使用效率的跟踪●基本软件和软件包的引入、应用、管理和二次开发●系统的扩展和集成●操作设计和运行管理●系统的更新与维护●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新旧系统的转换交接●日常的故障对策与恢复●系统的日常安全管理●系统的服务质量和运用评价7.软件过程改进●软件过程改进的管理●软件过程改进的体系设计●软件过程改进的方法●软件过程改进的工具8.系统开发项目管理●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9.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信息规划与战略规划的关系●信息规划的概念、活动与角色●信息系统规划方法●企业过程再工程●CIO的概念和主要职责●管理咨询在信息化中的作用和意义●管理咨询的类型●“信息孤岛”形成的根源级预防、应对措施●典型的信息化实施过程●知识管理的含义●知识管理对组织信息化的意义●知识管理常用的工具和手段考试科目3:系统分析与设计论文1.信息系统工程●系统计划和分析●需求工程●系统测试●系统维护●项目管理●面向对象技术●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软件过程改进实践●实时系统的开发●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嵌入式系统、数据仓库、互联网应用等)●软件产品线分析与设计2.数据库及应用●数据管理●数据库分析●数据库建模●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应用●数据仓库、数据集市和数据挖掘3.网络规划与应用4.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容灾5.新技术的应用6.应用系统集成7.企业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事物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8.企业信息化的组织和实施三、题型举例(一)选择题需求分析是一种软件工程活动,它在系统级软件分配和软件设计间起到桥梁的作用。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及培训指南(2009版)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1.考试目标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应熟悉应用领域的业务,能分析用户的需求和约束条件,写出信息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制订项目开发计划,协调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所涉及的各类人员;能指导制订企业的战略数据规划、组织开发信息系统;能评估和选用适宜的开发方法和工具;能按照标准规范编写系统分析、设计文档;能对开发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能具体指导项目开发;具有高级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2.考试要求(1)掌握系统工程的基础知识;(2)掌握开发信息系统所需的综合技术知识(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等);(3)熟悉企业或政府信息化建设,并掌握组织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知识;(4)熟练掌握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和方法;(5)熟悉信息系统开发标准;(6)掌握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与技术;(7)熟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知识与方法;(8)掌握应用数学、经济与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9)熟练阅读和正确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文献。
3.考试科目设置(1)信息系统综合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2)系统分析设计案例,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笔试,问答题;(3)系统分析设计论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笔试,论文题。
二、考试范围考试科目1:信息系统综合知识1.计算机系统综合知识1.1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各种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特点与应用(SMP、MPP等)·构成计算机的各类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2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类型与结构·操作系统基本原理·操作系统性能优化·网络操作系统与嵌入式操作系统1.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常用的协议标准·网络的互连与常用网络设备·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应用1.4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结构和性能评价·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库工程1.5 中间件·异构与通用服务、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面向消息的中间件(Message-Oriented Middleware)、对象请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s)1.6 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C/S与B/S结构、分布式系统·系统配置方法(双份、双重、热备份、容错、集群)·性能计算(响应时间、吞吐量、TAT)·性能设计(系统调整、Amdahl解决方案、响应特性、负载均衡)·性能指标(SPEC-Int、SPEC-Fp、TPC、Gibson mix、响应时间)·性能评估1.7 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辅助设计、自动控制、科学计算·远程通信服务、Web计算·多媒体压缩、编码与存储技术·人工智能、模式识别2. 信息化基础知识2.1 信息化·信息与信息化·信息化对组织的意义·现代组织对信息化的需求·组织的信息化与软件工程或系统集成工程的不同特点2.2 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概念、内容和技术形式·中国政府信息化的策略和历程·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模式和技术模式2.3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的概念、目的、规划、方法·ERP的主要模块和主要算法·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CRM、PDM在企业的应用·知识管理·企业门户·企业应用集成·全程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商业智能·电子商务的类型、标准2.4 信息资源管理2.5 国际和国内有关信息化的标准、法律和规定3. 软件工程3.1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软件生存周期及其模型·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软件设计·软件测试与审计·软件维护·软件复用·文档编制标准3.2 项目管理知识·项目计划的制订、监督、控制·项目工作量估算·范围管理·进度管理·配置管理·风险管理·资源和任务分配·项目的生命周期管理3.3 软件过程·软件过程的定义和范围·软件过程的作用·软件过程的发展·主要的软件过程及其特点·软件过程改进3.4 质量管理·质量保证计划·质量认证体系·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技术·全程质量管理4. 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4.1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信息系统概念·信息系统的功能、类型、结构·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目标和主要工作内容·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信息系统开发方法4.2 需求分析和设计方法·分析设计图示(DFD、ERD、UML、流程图、NS图、PAD)·面向对象设计(继承、抽象、代理、封装、多态)·结构化分析设计·模块设计(内聚、耦合)·I/O设计(报表设计、屏幕设计、数据项代码设计),人机界面设计4.3 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集成开发环境·开发工具(分析设计工具、编程工具、测试工具等)·软件开发平台的比较4.4 系统集成·控制集成、数据集成、表示集成,外部资源的使用4.5 应用系统构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分析设计方法的使用、外部设计、内部设计、程序设计、测试)·软件包的使用(开发工具、运行管理工具、业务处理工具、ERP、群件、OA工具)·数据库设计和操作(范式、SQL、数据分布)·网络的规划与设计4.6 系统运行·系统运行管理(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网络)·系统成本管理(用户收费、TCO)·用户管理(ID保险和管理)·分布式系统管理·硬件资源管理·软件资源管理(程序库管理、版本管理)·数据资源管理、网络资源管理·设备和设施管理(电源、设备管理、设施安全性管理)·系统故障管理(处理手续、监视、恢复过程、预防措施)·安全性管理、性能管理·系统运行工具(自动化操作工具、监视工具、诊断工具)·系统转换(转入运行阶段、运行测试、版本控制)·系统运行服务标准4.7 系统维护·维护的类型(日常检查、定期维护、预防性维护、事后维护、远程维护)·软件维护、硬件维护·维护合同5. 安全性·数据安全和保密,加密与解密机制·计算机故障诊断和防范,防治计算机病毒,防范计算机犯罪,防闯入·通信和网络安全·系统访问控制技术·完整性·私有信息保护·安全管理措施,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6.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标准化意识,标准化的发展,标准的生命周期·国际标准、美国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代码标准、文件格式标准、安全标准、软件开发规范和文档标准·标准化机构·知识产权7. 经济、管理等相关知识·企业法律制度·会计常识·财务成本管理实务·现代企业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管理·IT审计的相关常识(审计标准、实施和审计报告)8. 应用数学·概率统计应用·图论应用·组合分析·算法(数值算法与非数值算法)的选择与应用·运筹方法(网络计划技术、线性规划、预测、决策、库存管理、模拟)·数学建模9. 专业英语·具有高级工程师所要求的英文阅读水平·掌握本领域的英语术语考试科目2:系统分析设计案例1. 系统计划·信息系统项目的提出与选择,项目优先级的确定·基于管理层次的业务评价·分析信息系统的实施目的、功能、构架、规模、能力、维护、应用方法及故障情况等·系统开发规划·可行性研究与效益分析·系统方案的制定、评价和改进·遗留系统的评价和处理策略·新旧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基于企业信息战略,进行技术调研和评估·制订信息系统构想(方案)评价标准·计划变更与控制2. 需求获取和分析·业务模型的抽取、决策及图形化和公式化·对象业务流的提取和确认·从信息系统的观点对确认内容进行整理·明确对象业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向·业务功能的模型化·对象业务全体以及业务功能整合性方面的探讨·现有软件系统的分析·确认测试计划·主要需求分析方法论3. 系统分析·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汇总与数据流程分析·系统功能划分与数据资源分布·系统的故障模型和可靠性模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可靠度计算·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系统的故障对策和系统的备份与恢复·系统分析的实用技术·流行的系统分析方法论4. 系统设计4.1 建模技术·需求建模的步骤·用例驱动的开发方式·结构化建模技术、数据流图·面向对象建模技术·数据库建模4.2 系统设计·处理流程设计·系统人机界面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与数据库设计·系统安全性设计·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分布式应用系统的设计·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系统运行环境的集成与设计·系统处理能力评估·系统测试计划以及测试的实施·系统转换计划5. 文档编制和沟通能力·信息战略文档化·信息系统构想文档化·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开发计划·需求规格说明书·数据要求规格说明书·用户手册·操作手册·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技术报告·开发进度记录·项目开发总结报告6. 系统运行和维护·软件维护的实施和管理·系统的软硬件配置管理·系统的使用效率的跟踪·基本软件和软件包的引入、应用、管理和二次开发·系统的扩充和集成·操作设计和运行管理·系统的更新与维护·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新旧系统的转换交接·日常的故障对策与恢复·系统的日常安全管理·系统的服务质量和运用评价7.软件过程改进·软件过程改进的管理·软件过程改进的体系设计·软件过程改进的方法·软件过程改进的工具8. 系统开发项目管理·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9. 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信息规划与战略规划的关系·信息规划的概念、活动与角色·信息系统规划方法·企业过程再工程·CIO的概念和主要职责·管理咨询在信息化中的作用和意义·管理咨询的类型·“信息孤岛”形成的根源及预防、应对措施·典型的信息化实施过程·知识管理的含义·知识管理对组织信息化的意义·知识管理常用的工具和手段考试科目3:系统分析设计论文1. 信息系统工程·系统计划和分析·需求工程·系统测试·系统维护·项目管理·质量保证·面向对象技术·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软件过程改进实践·实时系统的开发·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嵌入式系统、数据仓库、互联网应用等)·软件产品线分析与设计2. 数据库及应用·数据管理·数据库分析·数据库建模·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应用·数据仓库、数据集市和数据挖掘3. 网络规划与应用4. 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容灾5. 新技术的应用6. 应用系统集成7. 企业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事务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8. 企业信息化的组织和实施三、题型举例(一)选择题需求分析是一种软件工程活动,它在系统级软件分配和软件设计间起到桥梁的作用。
软考参考教材

1、考试大纲(清华大学出版社)978-7-302-191964,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2009版),5元978-7-302-189824,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大纲(2009版),6元978-7-302-189848,网络管理员考试大纲与培训指南(2009版),6元978-7-302-189831,软件设计师考试大纲与培训指南(2009版),9元978-7-302-189800,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与培训指南(2009版),7元978-7-302-189817,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与培训指南(2009版),9元7-302-08488-2,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大纲(2004版),5元7-302-10541-3,信息系统监理师考试大纲(2005版),5元7-302-10539-1,软件评测师考试大纲(2005版),5元7-302-10542-1,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大纲(2005版),5元7-302-11191-x,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大纲(2005版),5元7-302-12153-2,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2005版),5元7-302-12154-0,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考试大纲(2005版),5元2、指定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978-7-302-12958-5,网络管理员教程(第2版),张国鸣主编,50元7-302-12957-6,软件设计师教程(第2版),陈平主编,60元7-302-13006-X,网络工程师教程(第2版),雷振甲主编,66元7-302-09096-3,数据库系统工程师教程(2004版),王亚平主编,66元7-302-06464-4,系统分析师教程(2004版),罗晓沛主编,67元7-302-10520-0,信息系统监理师教程(2005版),柳纯录主编,50元7-302-10536-7,软件评测师教程(2005版),柳纯录主编,60元978-7-302-15766-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2版),柳纯录主编,60元7-302-11601-6,信息处理技术员教程(2005版),唐多强主编,30元7-302-12261-X,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教程(2005版),陈禹主编,46元7-302-12262-8,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教程(2005版),杨成主编,38元3、试题分析解答(清华大学出版社)7-302-18780-6,2008上半年试题分析与解答,2008版,49元7-302-18370-9,网络管理员历年试题分析与解答,2008版,39.80元7-302-18365-5,软件设计师历年试题分析与解答,2008版,39.80元7-302-18368-6,网络工程师历年试题分析与解答,2008版,42.80元7-302-18371-6,信息系统监理师历年试题分析与解答,2008版,29.80元7-302-18367-9,系统分析师历年试题分析与解答,2008版,45元7-302-18366-2,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历年试题分析与解答,2008版,25元978-7-302-17183-6,2007下半年试题分析与解答(2008版),59元978-7-302-16129-5,2007上半年试题分析与解答(2007版),46元978-7-302-14841-8,2006下半年试题分析与解答(2007版),52元7-302-13818-4,2006上半年试题分析与解答(2006版),45元7-302-12578-3,2005下半年试题分析与解答(2006版),42元7-302-11638-5,2005上半年试题分析与解答(2005版),35元7-302-09138-2,2004下半年试题分析与解答(2005版),23元7-302-10518-9,2004年上半年试题分析与解答(2004版),25元4、指定辅导用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7-5606-1429-9,软件设计师考试辅导(第二版),2007版,陈平主编,32元7-5606-1439-6,网络管理员考试辅导(第二版),2007版,严体华主编,30元7-5606-1493-0,网络工程师考试辅导(第二版),2007版,雷震甲主编,29元7-5606-1433-7,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辅导(2004版),王亚平主编,50元7-5606-1504-X,多媒体应用设计师考试辅导(2005版),钟玉琢主编,40元5、参考用书(清华大学出版社)978-7-30-211923-4 跨越程序员必备训练, 范立南主编,49元7-302-14548-6,程序员考试复习与提高(2007版),李锋主编,78元7-302-09792-5,程序员考试科目1:计算机硬软件基础知识--考点解析及模拟训练(2005版),刘克武主编,48元7-302-10534-0,程序员考试科目2:程序设计--考点解析及模拟训练(2005版),刘华主编,29元7-302-10735-1,程序员考试辅导(2005版),谢树煜主编,46元7-302-12457-4,程序员备考训练(2006版),刘克武等编,19元7-302-12897-7 跨越软件设计师必备训练,范立南等,69元7-302-12943-7,软件设计师全真模拟试题及解析(2006版),谢树煜主编,31元7-302-09824-7,软件设计师考试科目1: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知识--考点解析及模拟训练(2005版),刘斌主编,50 元7-302-13605-7,软件设计师考试科目2:软件设计—考点解析与模拟训练(2006版),刘华主编,33元7-302-10936-2,软件设计师考试辅导(2005版),谢树煜主编,56元7-302-12456-6,软件设计师备考训练(2006版),刘克武等编,19元978-7-302-14804-3 网络工程师考前辅导, 李磊等,89元7-302-12748-4,跨越网络工程师必备训练(2006年),范立南主编,69元7-302-10560-X,网络工程师考试科目1: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考点解析及模拟训练(2005版),木马主编,29 元978-7-302-13416-9,跨越网络管理员必备训练,范立南主编,62元978-7-302-14608-7 网络管理员考前辅导, 刘巍主编,69元978-7-302-12780-2 网络管理员考试科目1: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考点解析及模拟训练,刘克武,42元7-302-11630-X,网络管理员考试科目2: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考点解析及模拟训练(2005版),刘华主编,33元7-302-12944-4,网络管理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与解析(2006版),谢树煜主编,25元7-302-12458-2,网络管理员备考训练(2006版),刘克武等编,16元978-7-302-14379-6 系统分析师技术指南(2007版),张友生主编,45元978-7-302-14506-6 系统分析师考试辅导(2007版),张友生主编,49元7-302-09357-1,系统分析师常用工具(2004版),张友生主编,22元7-302-10160-4,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2005版),张友生主编,39元7-302-11476 -5,信息处理技术与工具(信息处理技术员)(2005版),李辉主编,45元7-302-12452-3,跨越信息系统监理师必备训练(2006版),黎连业编,25元7-302-12657-7,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全程指导(2006年),丁宝康主编,65元。
系统分析师学习图书清单

图书
《系统分析师考试全程指导》——希赛教育软考学院组编,张友生、王勇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全国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推荐
《系统分析师技术指南(2009版)》——希赛教育软考学院组编,张友生、王勇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全国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推荐
《系统分析师考前辅导:系统分析与设计》——希赛教育软考学院组编,张友生、王勇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全国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推荐
《系统分析师教程》——全国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组编,张友生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系统分析师考试历年试题分析与解答(综合知识篇)》——希赛教育软考学院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系统分析师考试历年试题分析与解答(案例分析与论文篇)》——希赛教育软考学院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系统分析师考试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试题分类精解(第3版)》——希赛教育软考学院组编,张友生、王勇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系统分析师考试论文试题分类分析与范文(第3版)》——希赛教育软考学院组编,张友生、王勇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视频
《2009-2011年系统分析师考试真题解析视频》——王勇主讲,希赛教育软考学院出版
《系统分析师考试培训视频教程(88课时)》——张友生主讲,希赛教育软考学院出版
《数学与经济管理视频教程(7课时)》——张友生主讲,希赛教育软考学院出版
《系统分析师考试串讲视频课程(12课时)》——张友生、陈志风主讲,希赛教育软考学院出版
《系统分析师考试试题讲解视频教程》——张友生、陈志风主讲,希赛教育软考学院出版《新技术与新方法串讲视频教程(3课时)》——张友生主讲,希赛教育软考学院出版
《投资决策与项目的选择视频教程(3课时)》——张友生主讲,希赛教育软考学院出版。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与培训指南(2012版)new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与培训指南(2012版)new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1.考试目标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应熟悉应用领域的业务,能分析用户的需求和约束条件,写出信息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制订项目开发计划,协调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所涉及的各类人员;能指导制订企业的战略数据规划、组织开发信息系统;能评估和选用适宜的开发方法和工具;能按照标准规范编写系统分析、设计文档;能对开发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能具体指导项目开发;具有高级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2.考试要求(1)掌握系统工程的基础知识;(2)掌握开发信息系统所需的综合技术知识(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等);(3)熟悉企业或政府信息化建设,并掌握组织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知识;(4)熟练掌握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和方法;(5)熟悉信息系统开发标准;(6)掌握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与技术;(7)熟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知识与方法;(8)掌握应用数学、经济与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9)熟练阅读和正确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文献。
3.考试科目设置(1)信息系统综合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2)系统分析设计案例,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笔试,问答题;(3)系统分析设计论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笔试,论文题。
二、考试范围考试科目1:信息系统综合知识1.计算机系统综合知识1.1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各种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特点与应用(SMP、MPP等)·构成计算机的各类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2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类型与结构·操作系统基本原理·操作系统性能优化·网络操作系统与嵌入式操作系统1.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常用的协议标准·网络的互连与常用网络设备·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应用1.4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结构和性能评价·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库工程1.5 中间件·异构与通用服务、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面向消息的中间件(Message-Oriented Middleware)、对象请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s)1.6 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C/S与B/S结构、分布式系统·系统配置方法(双份、双重、热备份、容错、集群)·性能计算(响应时间、吞吐量、TAT)·性能设计(系统调整、Amdahl解决方案、响应特性、负载均衡)·性能指标(SPEC-Int、SPEC-Fp、TPC、Gibson mix、响应时间)·性能评估1.7 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辅助设计、自动控制、科学计算·远程通信服务、Web计算·多媒体压缩、编码与存储技术·人工智能、模式识别2. 信息化基础知识2.1 信息化·信息与信息化·信息化对组织的意义·现代组织对信息化的需求·组织的信息化与软件工程或系统集成工程的不同特点2.2 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概念、内容和技术形式·中国政府信息化的策略和历程·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模式和技术模式2.3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的概念、目的、规划、方法·ERP的主要模块和主要算法·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CRM、PDM在企业的应用·知识管理·企业门户·企业应用集成·全程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商业智能·电子商务的类型、标准2.4 信息资源管理2.5 国际和国内有关信息化的标准、法律和规定3. 软件工程3.1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软件生存周期及其模型·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软件设计·软件测试与审计·软件维护·软件复用·文档编制标准3.2 项目管理知识·项目计划的制订、监督、控制·项目工作量估算·范围管理·进度管理·配置管理·风险管理·资源和任务分配·项目的生命周期管理3.3 软件过程·软件过程的定义和范围·软件过程的作用·软件过程的发展·主要的软件过程及其特点·软件过程改进3.4 质量管理·质量保证计划·质量认证体系·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技术·全程质量管理4. 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4.1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信息系统概念·信息系统的功能、类型、结构·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目标和主要工作内容·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信息系统开发方法4.2 需求分析和设计方法·分析设计图示(DFD、ERD、UMl、流程图、NS图、PAD)·面向对象设计(继承、抽象、代理、封装、多态)·结构化分析设计·模块设计(内聚、耦合)·I/O设计(报表设计、屏幕设计、数据项代码设计),人机界面设计4.3 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集成开发环境·开发工具(分析设计工具、编程工具、测试工具等)·软件开发平台的比较4.4 系统集成·控制集成、数据集成、表示集成,外部资源的使用4.5 应用系统构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分析设计方法的使用、外部设计、内部设计、程序设计、测试)·软件包的使用(开发工具、运行管理工具、业务处理工具、ERP、群件、OA工具)·数据库设计和操作(范式、SQL、数据分布)·网络的规划与设计4.6 系统运行·系统运行管理(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网络)·系统成本管理(用户收费、TCO)·用户管理(ID保险和管理)·分布式系统管理·硬件资源管理·软件资源管理(程序库管理、版本管理)·数据资源管理、网络资源管理·设备和设施管理(电源、设备管理、设施安全性管理)·系统故障管理(处理手续、监视、恢复过程、预防措施)·安全性管理、性能管理·系统运行工具(自动化操作工具、监视工具、诊断工具)·系统转换(转入运行阶段、运行测试、版本控制)·系统运行服务标准4.7 系统维护·维护的类型(日常检查、定期维护、预防性维护、事后维护、远程维护)·软件维护、硬件维护·维护合同5. 安全性·数据安全和保密,加密与解密机制·计算机故障诊断和防范,防治计算机病毒,防范计算机犯罪,防闯入·通信和网络安全·系统访问控制技术·完整性·私有信息保护·安全管理措施,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6.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标准化意识,标准化的发展,标准的生命周期·国际标准、美国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代码标准、文件格式标准、安全标准、软件开发规范和文档标准·标准化机构·知识产权7. 经济、管理等相关知识·企业法律制度·会计常识·财务成本管理实务·现代企业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管理·IT审计的相关常识(审计标准、实施和审计报告)8. 应用数学·概率统计应用·图论应用·组合分析·算法(数值算法与非数值算法)的选择与应用·运筹方法(网络计划技术、线性规划、预测、决策、库存管理、模拟)·数学建模9. 专业英语·具有高级工程师所要求的英文阅读水平·掌握本领域的英语术语考试科目2:系统分析设计案例1. 系统计划·信息系统项目的提出与选择,项目优先级的确定·基于管理层次的业务评价·分析信息系统的实施目的、功能、构架、规模、能力、维护、应用方法及故障情况等·系统开发规划·可行性研究与效益分析·系统方案的制定、评价和改进·遗留系统的评价和处理策略·新旧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基于企业信息战略,进行技术调研和评估·制订信息系统构想(方案)评价标准·计划变更与控制2. 需求获取和分析·业务模型的抽取、决策及图形化和公式化·对象业务流的提取和确认·从信息系统的观点对确认内容进行整理·明确对象业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向·业务功能的模型化·对象业务全体以及业务功能整合性方面的探讨·现有软件系统的分析·确认测试计划·主要需求分析方法论3. 系统分析·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汇总与数据流程分析·系统功能划分与数据资源分布·系统的故障模型和可靠性模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可靠度计算·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系统的故障对策和系统的备份与恢复·系统分析的实用技术·流行的系统分析方法论4. 系统设计4.1 建模技术·需求建模的步骤·用例驱动的开发方式·结构化建模技术、数据流图·面向对象建模技术·数据库建模4.2 系统设计·处理流程设计·系统人机界面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与数据库设计·系统安全性设计·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分布式应用系统的设计·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系统运行环境的集成与设计·系统处理能力评估·系统测试计划以及测试的实施·系统转换计划5. 文档编制和沟通能力·信息战略文档化·信息系统构想文档化·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开发计划·需求规格说明书·数据要求规格说明书·用户手册·操作手册·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技术报告·开发进度记录·项目开发总结报告6. 系统运行和维护·软件维护的实施和管理·系统的软硬件配置管理·系统的使用效率的跟踪·基本软件和软件包的引入、应用、管理和二次开发·系统的扩充和集成·操作设计和运行管理·系统的更新与维护·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新旧系统的转换交接·日常的故障对策与恢复·系统的日常安全管理·系统的服务质量和运用评价7.软件过程改进·软件过程改进的管理·软件过程改进的体系设计·软件过程改进的方法·软件过程改进的工具8. 系统开发项目管理·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9. 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信息规划与战略规划的关系·信息规划的概念、活动与角色·信息系统规划方法·企业过程再工程·CIO的概念和主要职责·管理咨询在信息化中的作用和意义·管理咨询的类型·“信息孤岛”形成的根源及预防、应对措施·典型的信息化实施过程·知识管理的含义·知识管理对组织信息化的意义·知识管理常用的工具和手段考试科目3:系统分析设计论文1. 信息系统工程·系统计划和分析·需求工程·系统测试·系统维护·项目管理·质量保证·面向对象技术·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软件过程改进实践·实时系统的开发·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嵌入式系统、数据仓库、互联网应用等)·软件产品线分析与设计2. 数据库及应用·数据管理·数据库分析·数据库建模·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应用·数据仓库、数据集市和数据挖掘3. 网络规划与应用4. 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容灾5. 新技术的应用6. 应用系统集成7. 企业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事务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8. 企业信息化的组织和实施系统分析师考试培训指南一、考试说明1.考试目标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应熟悉应用领域的业务,能分析用户的需求和约束条件,写出信息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制订项目开发计划,协调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所涉及的各类人员;能指导制订企业的战略数据规划、组织开发信息系统;能评估和选用适宜的开发方法和工具;能按照标准规范编写系统分析、设计文档;能对开发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能具体指导项目开发;具有高级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一年又快要过去了,回首这一年的工作和学习,我感到非常充实和满足。
作为一名系统分析师,我在过去的一年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努力为公司的发展和项目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篇年终总结中,我将结合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的要求,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
首先,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通过系统分析师的培训课程和自主学习,深入学习了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集成等方面的知识。
我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参加培训课程和讲座,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我运用所学的系统分析理论和方法,成功完成了多个项目的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工作,得到了客户和领导的肯定和认可。
其次,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要求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我在项目中积极与团队成员沟通合作,协调各方利益,解决了许多项目中的难题。
我还参加了一些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的培训,学习了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方法,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更好地为团队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要求具备自我学习和不断提升的能力。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通过自主学习和参加培训课程,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我学习了一些新的系统分析工具和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我还学习了一些相关领域的知识,拓宽了自己的专业视野。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保持自我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适应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总而言之,过去的一年对我来说是充实而有意义的。
我在系统分析师的工作和学习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但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我克服了困难,取得了成功。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为公司的发展和项目的成功做出更大的贡献。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与培训指南2009版 (2)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1.考试目标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应熟悉应用领域的业务,能分析用户的需求和约束条件,能写出信息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制定项目开发计划,协调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所涉及的各类人员;能指导制定企业的战略数据规划、组织开发信息系统;能评估和选用适宜的开发方法和工具;能按照标准规范编写系统分析、设计文档;能对开发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能具体指导项目开发;具有高级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2.考试要求(1)掌握系统工程的基础知识;(2)掌握开发信息系统所需的综合技术知识(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等);(3)熟悉企业或政府信息化建设,并掌握组织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知识;(4)熟练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和方法;(5)熟悉信息系统开发标准;(6)掌握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与技术;(7)熟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知识与方法;(8)掌握应用数学、经济与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9)熟练阅读和正确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文献3.考试科目的设置(1)信息系统综合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2)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笔试,问答题;(3)系统分析与设计论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笔试,论文题;二、考试范围考试科目1:信息系统综合知识1.计算机系统综合知识1.1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各种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特点与应用(SMP、MPP等)●构成计算机的各类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2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类型与结构●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操作系统性能优化●网络操作系统与嵌入式操作系统1.3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常用的协议标准●网络的互联与常用网络设备●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应用1.4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结构和性能评价●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库工程1.5中间件●异构与通用服务、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ss Call)、面向消息的中间件(Message-Oriented Middleware)、对象请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s)1.6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C/S与B/S结构、分布式系统●系统配置方法(双份、双重、热备份、容错、集群)●性能计算(响应时间、吞吐量、TAT)●性能设计(系统调整、Amdahl解决方案、响应特性、负载均衡)●性能指标(SPEC-Int、SPEC-Fp、TPC、Gibsonmix、响应时间)●性能评估1.7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辅助设计、自动控制、科学计算●远程通信服务、Web计算●多媒体压缩、编码与存储技术●人工智能、模式识别2.信息化基础知识2.1信息化●信息与信息化●信息化对组织的意义●现代组织对信息化的需求●组织的信息化与软件工程或系统集成工程的不同特点2.2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概念、内容和技术形式●中国政府信息化的策略和历程●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模式和技术模式2.3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的概念、目的、规划、方法●ERP的主要模块和主要算法●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CRM、PDM在企业的应用●知识管理●企业应用集成●全程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商业智能●电子商务的类型、标准2.4信息资源管理2.5国际和国内有关信息化的标准、法律和规定3.软件工程3.1软件工程基础知识●软件生存周期及其模型●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软件设计●软件测试与审计●软件维护●软件复用●文档编制标准3.2项目管理知识●项目计划的制定、监督、控制●项目工作量估算●范围管理●进度管理●配置管理●资源和任务分配●项目的生命周期管理3.3软件过程●软件过程的定义和范围●软件过程的作用●软件过程的发展●主要的软件过程及其特点●软件过程改进3.4质量管理●质量保证计划●质量认证体系●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技术●全程质量管理4.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4.1信息系统基础知识●信息系统概念●信息系统的功能、类型、结构●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目标和主要工作内容●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信息系统开发方法4.2需求分析和设计方法●分析设计目标图示(DFD、ERD、UML、流程图、NS图、PAD)●面向对象设计(继承、抽象、代理、封装、多态)●结构化分析设计●模块设计(内聚、耦合)●I/O设计(报表设计、屏幕设计、数据项代码设计),人机界面设计4.3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集成开发环境●开发工具(分析设计工具、编程工具、测试工具等)●软件开发平台的比较4.4系统集成●控制集成、数据集成、表示集成,外部资源的使用4.5应用系统构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分析设计方法的使用、外部设计、内部设计、程序设计、测试)●软件包的使用(开发工具、运行管理工具、业务处理工具、ERP、群件、OA工具)●数据库设计和操作(模式、SQL、数据分析)●网络的规划与设计4.6系统运行●系统运行管理(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网络)●系统成本管理(用户收费、TCO)●用户管理(ID保险和管理)●分布式系统管理●硬件资源管理●软件资源管理(程序库管理、版本管理)●数据资源管理、网络资源管理●设备和设施管理(电源、设备管理、设施安全性管理)●系统故障管理(处理手续、监视、恢复过程、预防措施)●安全性管理、性能管理●系统运行工具(自动化操作工具、监视工具、诊断工具)●系统转换(转入运行阶段、运行测试、版本控制)●系统运行服务标准4.7系统维护●维护的类型(日常检查、定期维护、预防性维护、事后维护、远程维护)●软件维护、硬件维护●维护合同5.安全性●数据安全和保密,加密与解密机制●计算机故障诊断和防范,防治计算机病毒,防范计算机犯罪,防闯入●通信和网络安全●系统访问控制技术●完整性●私有信息保护●安全管理措施,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6.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标准化意识,标准化发展,标准的生命周期●国际标准、美国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代码标准、文件格式标准、安全标准、软件开发规范和文档标准●标准化机构●知识产权7.经济、管理等相关知识●企业法律制度●会计常识●财务成本管理实务●现代企业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管理●IT审计的相关常识(审计标准、实施和审计报告)8.应用数学●概率统计应用●图论应用●组合分析●算法(数值算法与非数值算法)的选择与应用●运筹方法(网络计划技术、线性规划、预测、决策、库存管理、模拟)●数学建模9.专业英语●具有高级工程师所要求的英文阅读水平●掌握本领域的英语术语考试科目2: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1.系统计划●信息系统项目的提出与选择,项目优先级的确定●给予管理层次的业务评价●分析信息系统的实施目的、功能、架构、规模、能力、维护、应用方法级故障情况等●系统开发规划●可行性研究与收益分析●系统方案的制定、评价和改进●遗留系统的评价和处理策略●新旧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基于企业信息系统构想(方案)评价标准●计划变更与控制2.需求获取和分析●业务模型的抽取、决策级图形化和公式化●对象业务流的提取和确认●从信息系统的观点对确认内容进行整理●明确对象业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向●业务功能的模型化●对象业务全体以及业务功能整合性方面的探讨●现有软件系统的分析●确认测试计划●主要需求分析方法论3.系统分析●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汇总与数据流程分析●系统功能划分与数据资源分布●系统的故障模型和可靠性模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可靠度计算●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系统的故障对策和系统的备份与恢复●系统分析的实用技术●主要系统分析方法论4.系统设计4.1建模技术●需求建模的步骤●用例驱动的开发方式●结构化建模技术、数据流图●面向对象建模技术●数据库建模4.2系统设计●处理流程设计●系统人机界面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与数据库设计●系统安全性设计●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分布式应用系统的设计●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系统运行环境的集成与设计●系统处理能力评估●系统测试计划以及测试的实施●系统转换计划5.文档编制和沟通能力●信息战略文档化●信息系统构想文档化●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开发计划●需求规格说明书●数据要求规格说明书●用户手册●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技术报告●开发进度记录●项目开发总结报告6.系统运行和维护●软件维护的实施和管理●系统的软硬件配置管理●系统的使用效率的跟踪●基本软件和软件包的引入、应用、管理和二次开发●系统的扩展和集成●操作设计和运行管理●系统的更新与维护●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新旧系统的转换交接●日常的故障对策与恢复●系统的日常安全管理●系统的服务质量和运用评价7.软件过程改进●软件过程改进的管理●软件过程改进的体系设计●软件过程改进的方法●软件过程改进的工具8.系统开发项目管理●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9.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信息规划与战略规划的关系●信息规划的概念、活动与角色●信息系统规划方法●企业过程再工程●CIO的概念和主要职责●管理咨询在信息化中的作用和意义●管理咨询的类型●“信息孤岛”形成的根源级预防、应对措施●典型的信息化实施过程●知识管理的含义●知识管理对组织信息化的意义●知识管理常用的工具和手段考试科目3:系统分析与设计论文1.信息系统工程●系统计划和分析●需求工程●系统测试●系统维护●项目管理●面向对象技术●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软件过程改进实践●实时系统的开发●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嵌入式系统、数据仓库、互联网应用等)●软件产品线分析与设计2.数据库及应用●数据管理●数据库分析●数据库建模●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应用●数据仓库、数据集市和数据挖掘3.网络规划与应用4.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容灾5.新技术的应用6.应用系统集成7.企业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事物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8.企业信息化的组织和实施三、题型举例(一)选择题需求分析是一种软件工程活动,它在系统级软件分配和软件设计间起到桥梁的作用。
系统分析大纲.doc

系统分析期末复习提纲1第一章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管理1.理解信息、信息化、信息资源、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信息:是事物之间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信息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开发信息资源,发展信息系统发展信息产业信息环境建设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及其载体、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存储的各类设施和软件,制造上述硬件、软件的相关设施,有关信息采集、加工、传输、存储和利用的各种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方法、技术等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概论:MIS 建设的复杂性:建设环境的复杂性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建设内容的复杂性技术手段的复杂性建设需用资源的密集性资金密集性劳动密集性知识密集性2.诺兰模型及其应用第一阶段:初装是指单位购置第一台计算机并初步开发管理应用程序。
第二阶段:蔓延指信息系统从少数部门扩散到多数部门,并开发了大量的应用程序第三阶段:控制指由企业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对整个企业的系统建设进行统筹规划。
第四阶段:集成是在控制的基础上,对子系统中的硬件进行重新联接,建立集中式的数据库及能够充分利用和管理各种信息的系统。
第五阶段:数据管理是指在系统集成基本完成的情况下,企业信息管理提高到一个以计算机等为技术手段的有效的数据管理水平上。
第六阶段:可以满足单位中各管理层次的要求,从而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管理。
诺兰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各阶段是不能跳跃的。
有利于选择信息系统开发的时机进行统一规划,控制系统发展的方向,并且对处于不同阶段上的各子系统制定适当的发展策略。
对于第一阶段:优先实现一些容易且易见效的系统;对于第二阶段:应有计划地加以控制;对于第三阶段:开发能共享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对于处于增长阶段中后期的企业,则需在数据集成上下功夫,以建设高档次的数据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1.考试目标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应熟悉应用领域的业务,能分析用户的需求和约束条件,写出信息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制订项目开发计划,协调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所涉及的各类人员;能指导制订企业的战略数据规划、组织开发信息系统;能评估和选用适宜的开发方法和工具;能按照标准规范编写系统分析、设计文档;能对开发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能具体指导项目开发;具有高级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2.考试要求(1)掌握系统工程的基础知识;(2)掌握开发信息系统所需的综合技术知识(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等);(3)熟悉企业或政府信息化建设,并掌握组织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知识;(4)熟练掌握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和方法;(5)熟悉信息系统开发标准;(6)掌握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与技术;(7)熟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知识与方法;(8)掌握应用数学、经济与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9)熟练阅读和正确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文献。
3.考试科目设置(1)信息系统综合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2)系统分析设计案例,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笔试,问答题;(3)系统分析设计论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笔试,论文题。
二、考试范围考试科目1:信息系统综合知识1.计算机系统综合知识1.1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各种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特点与应用(SMP、MPP等)·构成计算机的各类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2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类型与结构·操作系统基本原理·操作系统性能优化·网络操作系统与嵌入式操作系统1.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常用的协议标准·网络的互连与常用网络设备·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应用1.4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结构和性能评价·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库工程1.5 中间件·异构与通用服务、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面向消息的中间件(Message-Oriented Middleware)、对象请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s)1.6 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C/S与B/S结构、分布式系统·系统配置方法(双份、双重、热备份、容错、集群)·性能计算(响应时间、吞吐量、TAT)·性能设计(系统调整、Amdahl解决方案、响应特性、负载均衡)·性能指标(SPEC-Int、SPEC-Fp、TPC、Gibson mix、响应时间)·性能评估1.7 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辅助设计、自动控制、科学计算·远程通信服务、Web计算·多媒体压缩、编码与存储技术·人工智能、模式识别2. 信息化基础知识2.1 信息化·信息与信息化·信息化对组织的意义·现代组织对信息化的需求·组织的信息化与软件工程或系统集成工程的不同特点2.2 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概念、内容和技术形式·中国政府信息化的策略和历程·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模式和技术模式2.3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的概念、目的、规划、方法·ERP的主要模块和主要算法·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CRM、PDM在企业的应用·知识管理·企业门户·企业应用集成·全程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商业智能·电子商务的类型、标准2.4 信息资源管理2.5 国际和国内有关信息化的标准、法律和规定3. 软件工程3.1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软件生存周期及其模型·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软件设计·软件测试与审计·软件维护·软件复用·文档编制标准3.2 项目管理知识·项目计划的制订、监督、控制·项目工作量估算·范围管理·进度管理·配置管理·风险管理·资源和任务分配·项目的生命周期管理3.3 软件过程·软件过程的定义和范围·软件过程的作用·软件过程的发展·主要的软件过程及其特点·软件过程改进3.4 质量管理·质量保证计划·质量认证体系·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技术·全程质量管理4. 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4.1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信息系统概念·信息系统的功能、类型、结构·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目标和主要工作内容·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信息系统开发方法4.2 需求分析和设计方法·分析设计图示(DFD、ERD、UMl、流程图、NS图、PAD)·面向对象设计(继承、抽象、代理、封装、多态)·结构化分析设计·模块设计(内聚、耦合)·I/O设计(报表设计、屏幕设计、数据项代码设计),人机界面设计4.3 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集成开发环境·开发工具(分析设计工具、编程工具、测试工具等)·软件开发平台的比较4.4 系统集成·控制集成、数据集成、表示集成,外部资源的使用4.5 应用系统构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分析设计方法的使用、外部设计、内部设计、程序设计、测试)·软件包的使用(开发工具、运行管理工具、业务处理工具、ERP、群件、OA工具)·数据库设计和操作(范式、SQL、数据分布)·网络的规划与设计4.6 系统运行·系统运行管理(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网络)·系统成本管理(用户收费、TCO)·用户管理(ID保险和管理)·分布式系统管理·硬件资源管理·软件资源管理(程序库管理、版本管理)·数据资源管理、网络资源管理·设备和设施管理(电源、设备管理、设施安全性管理)·系统故障管理(处理手续、监视、恢复过程、预防措施)·安全性管理、性能管理·系统运行工具(自动化操作工具、监视工具、诊断工具)·系统转换(转入运行阶段、运行测试、版本控制)·系统运行服务标准4.7 系统维护·维护的类型(日常检查、定期维护、预防性维护、事后维护、远程维护)·软件维护、硬件维护·维护合同5. 安全性·数据安全和保密,加密与解密机制·计算机故障诊断和防范,防治计算机病毒,防范计算机犯罪,防闯入·通信和网络安全·系统访问控制技术·完整性·私有信息保护·安全管理措施,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6.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标准化意识,标准化的发展,标准的生命周期·国际标准、美国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代码标准、文件格式标准、安全标准、软件开发规范和文档标准·标准化机构·知识产权7. 经济、管理等相关知识·企业法律制度·会计常识·财务成本管理实务·现代企业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管理·IT审计的相关常识(审计标准、实施和审计报告)8. 应用数学·概率统计应用·图论应用·组合分析·算法(数值算法与非数值算法)的选择与应用·运筹方法(网络计划技术、线性规划、预测、决策、库存管理、模拟)·数学建模9. 专业英语·具有高级工程师所要求的英文阅读水平·掌握本领域的英语术语考试科目2:系统分析设计案例1. 系统计划·信息系统项目的提出与选择,项目优先级的确定·基于管理层次的业务评价·分析信息系统的实施目的、功能、构架、规模、能力、维护、应用方法及故障情况等·系统开发规划·可行性研究与效益分析·系统方案的制定、评价和改进·遗留系统的评价和处理策略·新旧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基于企业信息战略,进行技术调研和评估·制订信息系统构想(方案)评价标准·计划变更与控制2. 需求获取和分析·业务模型的抽取、决策及图形化和公式化·对象业务流的提取和确认·从信息系统的观点对确认内容进行整理·明确对象业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向·业务功能的模型化·对象业务全体以及业务功能整合性方面的探讨·现有软件系统的分析·确认测试计划·主要需求分析方法论3. 系统分析·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汇总与数据流程分析·系统功能划分与数据资源分布·系统的故障模型和可靠性模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可靠度计算·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系统的故障对策和系统的备份与恢复·系统分析的实用技术·流行的系统分析方法论4. 系统设计4.1 建模技术·需求建模的步骤·用例驱动的开发方式·结构化建模技术、数据流图·面向对象建模技术·数据库建模4.2 系统设计·处理流程设计·系统人机界面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与数据库设计·系统安全性设计·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分布式应用系统的设计·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系统运行环境的集成与设计·系统处理能力评估·系统测试计划以及测试的实施·系统转换计划5. 文档编制和沟通能力·信息战略文档化·信息系统构想文档化·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开发计划·需求规格说明书·数据要求规格说明书·用户手册·操作手册·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技术报告·开发进度记录·项目开发总结报告6. 系统运行和维护·软件维护的实施和管理·系统的软硬件配置管理·系统的使用效率的跟踪·基本软件和软件包的引入、应用、管理和二次开发·系统的扩充和集成·操作设计和运行管理·系统的更新与维护·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新旧系统的转换交接·日常的故障对策与恢复·系统的日常安全管理·系统的服务质量和运用评价7.软件过程改进·软件过程改进的管理·软件过程改进的体系设计·软件过程改进的方法·软件过程改进的工具8. 系统开发项目管理·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9. 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信息规划与战略规划的关系·信息规划的概念、活动与角色·信息系统规划方法·企业过程再工程·CIO的概念和主要职责·管理咨询在信息化中的作用和意义·管理咨询的类型·“信息孤岛”形成的根源及预防、应对措施·典型的信息化实施过程·知识管理的含义·知识管理对组织信息化的意义·知识管理常用的工具和手段考试科目3:系统分析设计论文1. 信息系统工程·系统计划和分析·需求工程·系统测试·系统维护·项目管理·质量保证·面向对象技术·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软件过程改进实践·实时系统的开发·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嵌入式系统、数据仓库、互联网应用等)·软件产品线分析与设计2. 数据库及应用·数据管理·数据库分析·数据库建模·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应用·数据仓库、数据集市和数据挖掘3. 网络规划与应用4. 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容灾5. 新技术的应用6. 应用系统集成7. 企业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事务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8. 企业信息化的组织和实施系统分析师考试培训指南一、考试说明1.考试目标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应熟悉应用领域的业务,能分析用户的需求和约束条件,写出信息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制订项目开发计划,协调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所涉及的各类人员;能指导制订企业的战略数据规划、组织开发信息系统;能评估和选用适宜的开发方法和工具;能按照标准规范编写系统分析、设计文档;能对开发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能具体指导项目开发;具有高级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