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要点 (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顺序非常重要,在终混前氨基酸可被加到脂 肪乳剂中或葡萄糖中,以保证氨基酸对乳剂的保护 作用,避免因pH改变和电解质的存在而使乳剂破裂。
钙剂和磷酸盐应分别加在不同的溶液中稀释,以 免发生磷酸钙沉淀。在氨基酸和葡萄糖混合后,先 用肉眼检查袋中有无沉淀生成,在确认没有沉淀后 再加入脂肪乳剂。
混合液中不要加入其它药物,除非已有资料报道 或验证过。
26
EN途径的选择
营养途径的改变
20世纪70年代:当病人需要营养时首选静脉营养 20世纪80年代:当病人需要营养支持时,首选周围静脉
营养 20世纪90年代:当肠道有功能,使用它 当前:随着EN给予途径的建立、肠内营养制剂和输注技
术的进步,使重症患者在胃肠功能障碍的情况下进行EN
成为了现实。
或重度颅脑损伤的病人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营养支持指南
30
经空肠肠内营养
理想的途径
鼻空肠管途径
- 需要肠内营养6周以内
空肠造口途径
- 手术中或内镜造口置管,长期应用>6周
内镜引导下经皮胃造口+空肠置管
- 适合十二指肠梗阻、胰腺炎病人
反流、误吸的发生率降低,病人耐受好
31
管饲喂养的方式
一般控制一价阳离子浓度<150mmol/L,镁离子 浓度<3.4mmol/L,钙离子浓度<1.7mmol/L
配好的袋上应注明配方组成、床号、姓名及配制 时间
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营养液在使用过 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采用同一条通路输注全肠外营养(TPN)和其他治疗 液中间要用基液冲洗过渡
输注速度:高营养液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混合 营养液必须现配现用。由于在室温24h内混合营养 液的理化性质无明显影响,故室温输注TNA液应在 24h内输注完毕。如暂不输注可放置于4℃冷藏箱内, 保存时间不超过48h。
肠外营养成分—糖类
需要注意的问题:
1.过量葡萄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在肝脏内堆积,引发 脂肪肝、肝功能损害与胆汁淤积 2.肠外营养须强调双能量来源的重要性,即能量必须 由糖和脂肪一起提供,避免糖代谢的紊乱 3.经周围静脉输注,葡萄糖浓度不超过10%
特殊营养素—丙氨酰谷氨酰胺
体内氮源的载体,应激下可促进蛋白质合成,减 少分解
转化为谷氨酸,促进肝脏合成还原型谷氨酰胺, 增强抗氧化能力,保护细胞的生理功能
适用于所有肠外营养治疗和支持的患者
谷氨酰胺属非必需氨基酸,是体内含量最丰富的氨基酸,约占总游离氨基酸 量的50%以上。近年来对G1n的代谢特点和功能有了新的认识,如在严重感 染、手术、创伤等应激、分解代谢状态下,机体对G1n的需求远远超过内源 性合成的能力,以致细胞内、外G1n水平急骤下降,影响多器官、多系统的 代谢,鉴于Gln在上述代谢状态下的重要作用,又将Gln称为“条件必需氨基 酸”。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用。
从稀到浓,从慢到快,有一节用一节, 有一段用一段。
25
护士的责任
在肠内营养治疗的实施过程中,进行周密的监测与护理十分必要,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并观察营养治疗是否达到预 期的目的。
在肠内营养治疗的实施过程中,护士的责任是:
对营养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进行监测 对营养治疗输入设备(喂养管及泵)的护理进行监测 对病人,家属以及其他护士进行宣教并提供咨询
代谢性并发症
高血糖的观察及护理 1.注意输注速度,首次应用要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做到勤巡视,要求肠外 营养液恒速均匀输注,有利于营养物质输入体内后被更好的代谢和利用。 所以在临床上最好应用输液泵控制滴速。 2.每2-4h监测一次末梢血糖,必要时泵入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目标血 糖在6-8mmol/L
低血糖的观察及护理 1.停泵TPN之前的1-2h停止或减少胰岛素用量,以免发生低血糖。 2.定时监测血糖水平,1-2h一次。 3.掌握低血糖发生时的临床症状:患者自觉心慌,手抖、全身出冷汗, 严重者可导致昏迷。 4.加强巡视,发现异常通知医生。
“如果能够使用肠内营养就尽量使用它” 已经成为营养支持治疗的一个格言
27
EN途径的选择
肠内营养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以下几种途 径进行:
1、经鼻胃管途径
适用于短期营养支持的病人。
优点:简单、易操作
缺点:返流、误吸、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的
发生率增加
2、经鼻空肠置管喂养 适用于有胃反流或肺误吸
风险的病人。
心理护理
TPN患者不能经口进食物,但患者仍有进食要求,因 此 TPN患者很容易从心理上产生悲观、焦虑和失落感。 又由于TPN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不可忽视,加上TPN的 输注时间较长,病人往往24h连续输液,也增加了病人 的悲观情绪,因此在输液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TPN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评估其家庭经济状况及此次住院的支持系 统,同时告知TPN可能产生的临床效益和并发症,以得到 患者和家属的理解、配合和支持 。
先输液抢救休克或MODS, 待生命体征平稳后,
若肠麻痹未消除、
无法完全耐受肠内营养,
则属肠外营养适应证。
5
严重营养不良
的肿瘤病人:
蛋白质-热量缺乏型营养
不良常伴胃肠功能障碍
,无法耐受肠内营养。
1 2 3 4
10
TPN 禁忌证
胃肠道功能正常,适应肠内营养。 终末期肝肾功能衰竭。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不可治愈、无存活希望、临终病人
优点:易管理,减少相关并发症,有利于各种营 养素的利用,并节省费用。
缺点:混合后不能临时改变配方,无法调整电解 质补充量。
肠外营养液配制步骤
葡萄糖
磷制剂、电解 质(钠、钾、钙 *、镁*);微量 元素
充分混合
氨基酸
水溶性维生素
脂肪乳剂
脂溶性维生素
全合一溶液
肠外营养配制原则
注意事项:配药应注意下列事项
氨基酸
脂肪
糖
肠外营养的成分
电解质
微量元素
肠外营养成分—脂肪乳
需要注意的问题:
1.含脂肪乳剂输注液的输注时间应在16小时以上, 最好能够24小时均匀输注 2.危重症患者可选用中长链脂肪乳以改善氮平衡 3.高龄及合并脂肪代谢障碍的病人,脂肪乳剂补充量 应减少 4.脂肪乳剂须与葡萄糖同时使用,才有进一步的节氮 作用
适用于鼻饲喂 养的患者
危重病人及空 肠造口的患者
33
管饲喂养的方式
大多数情况下建议使用 : 营养泵持续输注方式进行管饲喂养
可以精确控制输注速度和输注量。 避免快速灌注引起的胃肠道并发症。
34
持续性滴注的优点
可以精确控制输注速度和输注量 较低的胃潴留和肺误吸风险。 避免快速灌注引起的胃肠道并发症(恶心, 呕吐、腹泻) 更容易提供大量营养液 减少护理工作量 更为安全和容易耐受
观念的转变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从2006年“营养支持” 的概念----“营养治疗”转变
给予好的肠内营养制剂优于给予好的抗生素
肠内营养(EN) vs 肠外营养(PN)
哪一个护理工作量大?
24
肠内营养座右铭
如果肠道有功能,就可以使用肠道, 如果可以有效地使用肠内营养,这个重危 病人就有救了。
35
监测EN耐受性
影响耐受性的因素
- 输注速度 - 营养液温度 - 营养液浓度
提高EN耐受性的措施(速度、温度、浓度)
输注时不能在Y形管中加入其他药物,避免配伍禁 忌
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及置管处的护理 并发症的护理 输液管路的管理:每日更换输液器 监测生命体征,以及早发现感染征象 心理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重点
1.每天观察穿刺部位 2.严防导管脱落 3.防止导管堵塞
并发症的护理
1.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 (1)感染性并发症 (2)机械性并发症 2.代谢性并发症,常见的有糖代谢、氨基酸代谢障碍,必
须脂肪酸不足,电解质紊乱和微量元素缺乏等。
感染性并发症
感染:包括导管系统以及营养液的污染 置管时无菌操作不够严格 护理不周 经常经导管加入药物或经导管取血 症状、体征:导管入口出现红肿、硬结、有脓性分泌物,置管位置
出现疼痛,不明原因的发热或其他提示局部或原发性血源性感染 的临床表现时;当找不到其他感染病灶可解释的寒战高热 处理 1.每天仔细检查穿刺点周围的皮肤,按时消毒更换贴膜,并标示更换日 期及时间。 2.如发现有感染迹象,应通知医生,综合判断后,决定是否拔除。 3.如考虑导管性败血症,则拔除中心静脉导管,并留取尖端培养。针对 性使用抗生素 4.严格无菌操作:TPN的配置,中心静脉的输液。
推注
- 增加护士工作量
间歇性重力滴注
- 速度不易控制
营养泵持续输注
32
肠内营养输注方式比较
优点
缺点
适应证
一次性输注
间歇性 重力滴注
连续输注
操作简单
操作简单 患者有较多的活 动时间
胃肠道并发症最少 营养吸收最好
胃肠道并发 症多
胃肠道并发 症仍较多
活动时间少
仅适用于插鼻 胃管和胃造口 的患者
肠外营养分为完全肠外营养和部分补充肠外营养。
TPN的概念和目的
TPN: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 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机体所需的全部的蛋白质(氨基 酸)、脂肪、碳水化物、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 素,以达到营养治疗的一种方法。
目的:可提供足够的热量、氨基酸和各种必需的 营养物质,促进康复。还可使机体得到正常的生 长发育,正氮平衡,伤口愈合和体重增加。
肠内营养的护理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指经胃肠道用经
口喂养(oral feeding)或管饲(tube feeding)的方 法来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基质(substance)及其他各种 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广义的EN还包括住院病人经口 摄入的普通饭、软饭、半流质、流质等医院常规膳食,各 种治疗膳食、试验膳食和代谢膳食等。
禁忌症:不能用于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
TPN 适应证
1
胃肠道梗阻
2
胃肠道吸收 功能障碍
4
高分解代谢状态: 大面积烧伤、 严重复合伤、 感染等。
①短肠综合征: 广泛小肠切除 >70%-80% ②小肠疾病: 免疫系统疾病、 肠缺血、多发肠瘘 ③放射性肠炎 ④严重腹泻、 顽固性呕吐>7天
9
3
重症胰腺炎
4、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PEJ) 适用于有误吸
风险、胃动力障碍等需要胃肠减压的重症病人。 优点:除减少了鼻咽与上呼吸道的感染并发症
外;减少了返流与误吸风险; 在喂养的同时可行胃十二指肠减压; 可长期留置。
29
EN途径的选择
推荐意见: 对不耐受经胃营养或有反流和误吸高风险的重症病人,
宜选择经空肠营养 胃潴留、连续镇静或肌松、肠道麻痹、急性重症胰腺炎
全静脉营养混合液(total nutrient admixture,TNA): 是将一日所需的全部营养要素(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 电解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按比例混合于密封的无菌的 3L输液袋中,以外周或中心静脉插管输入的方式直接输入 机体的注射剂,或称全合一营养液(All in one,AIO)。
注意事项:配药应注意下列事项
加入液体总量应≥1500ml,混合液中葡萄糖的最 终浓度为0-23%,有利于混合液的稳定。
现配现用。24小时输完,最多不超过48小时。如 不立即使用,应将混合物置于4℃冰箱保存。
电解质不应直接加入脂肪乳剂中。阳离子可中和 脂肪颗粒上磷脂的负电荷,使脂肪颗粒相互靠近, 发生聚集和融合,最终导致水油分层。
输注途径的选择
周围静脉
中心静脉
由四肢或头皮等浅表静脉输入的 方法,适合短期应用
经外周静脉进入中心静脉(PICC), 颈外或锁骨下(CVC)适合长期
应用
操作简单
并发症较 少
不能耐受 高渗液体
长期应用 会引起静wk.baidu.com脉炎
留置时间 长
可输入高 渗
并发症低
导管阻塞
血栓性静 脉炎
导管移位
全营养混合液(TNA)
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的 护理要点
泌尿肝胆外科 欧阳宇霞
病情介绍
41床 陈鸿蔼,女
肠外营养的定义
肠外营养PN:(Parenteral nutrition)是指营养 要素由胃肠道以外的途径供给机体,人在不进食 状况下仍然可以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增加体重, 愈合创伤,幼儿也可以生长发育,称胃肠外营养, 也称人工胃肠
优点:使返流与误吸的发生率降低,
病人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增加。
缺点:要求在喂养的开始阶段,营养液的渗透压
不宜过高。
28
危重病人EN途径的选择
3、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 适用于昏迷、食道
梗阻等长时间不能进食,但胃排空良好的重症病人。 优点:去除了鼻管;
减少了鼻咽与上呼吸道的感染并发症; 可长期留置营养管。
钙剂和磷酸盐应分别加在不同的溶液中稀释,以 免发生磷酸钙沉淀。在氨基酸和葡萄糖混合后,先 用肉眼检查袋中有无沉淀生成,在确认没有沉淀后 再加入脂肪乳剂。
混合液中不要加入其它药物,除非已有资料报道 或验证过。
26
EN途径的选择
营养途径的改变
20世纪70年代:当病人需要营养时首选静脉营养 20世纪80年代:当病人需要营养支持时,首选周围静脉
营养 20世纪90年代:当肠道有功能,使用它 当前:随着EN给予途径的建立、肠内营养制剂和输注技
术的进步,使重症患者在胃肠功能障碍的情况下进行EN
成为了现实。
或重度颅脑损伤的病人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营养支持指南
30
经空肠肠内营养
理想的途径
鼻空肠管途径
- 需要肠内营养6周以内
空肠造口途径
- 手术中或内镜造口置管,长期应用>6周
内镜引导下经皮胃造口+空肠置管
- 适合十二指肠梗阻、胰腺炎病人
反流、误吸的发生率降低,病人耐受好
31
管饲喂养的方式
一般控制一价阳离子浓度<150mmol/L,镁离子 浓度<3.4mmol/L,钙离子浓度<1.7mmol/L
配好的袋上应注明配方组成、床号、姓名及配制 时间
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营养液在使用过 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采用同一条通路输注全肠外营养(TPN)和其他治疗 液中间要用基液冲洗过渡
输注速度:高营养液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混合 营养液必须现配现用。由于在室温24h内混合营养 液的理化性质无明显影响,故室温输注TNA液应在 24h内输注完毕。如暂不输注可放置于4℃冷藏箱内, 保存时间不超过48h。
肠外营养成分—糖类
需要注意的问题:
1.过量葡萄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在肝脏内堆积,引发 脂肪肝、肝功能损害与胆汁淤积 2.肠外营养须强调双能量来源的重要性,即能量必须 由糖和脂肪一起提供,避免糖代谢的紊乱 3.经周围静脉输注,葡萄糖浓度不超过10%
特殊营养素—丙氨酰谷氨酰胺
体内氮源的载体,应激下可促进蛋白质合成,减 少分解
转化为谷氨酸,促进肝脏合成还原型谷氨酰胺, 增强抗氧化能力,保护细胞的生理功能
适用于所有肠外营养治疗和支持的患者
谷氨酰胺属非必需氨基酸,是体内含量最丰富的氨基酸,约占总游离氨基酸 量的50%以上。近年来对G1n的代谢特点和功能有了新的认识,如在严重感 染、手术、创伤等应激、分解代谢状态下,机体对G1n的需求远远超过内源 性合成的能力,以致细胞内、外G1n水平急骤下降,影响多器官、多系统的 代谢,鉴于Gln在上述代谢状态下的重要作用,又将Gln称为“条件必需氨基 酸”。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用。
从稀到浓,从慢到快,有一节用一节, 有一段用一段。
25
护士的责任
在肠内营养治疗的实施过程中,进行周密的监测与护理十分必要,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并观察营养治疗是否达到预 期的目的。
在肠内营养治疗的实施过程中,护士的责任是:
对营养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进行监测 对营养治疗输入设备(喂养管及泵)的护理进行监测 对病人,家属以及其他护士进行宣教并提供咨询
代谢性并发症
高血糖的观察及护理 1.注意输注速度,首次应用要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做到勤巡视,要求肠外 营养液恒速均匀输注,有利于营养物质输入体内后被更好的代谢和利用。 所以在临床上最好应用输液泵控制滴速。 2.每2-4h监测一次末梢血糖,必要时泵入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目标血 糖在6-8mmol/L
低血糖的观察及护理 1.停泵TPN之前的1-2h停止或减少胰岛素用量,以免发生低血糖。 2.定时监测血糖水平,1-2h一次。 3.掌握低血糖发生时的临床症状:患者自觉心慌,手抖、全身出冷汗, 严重者可导致昏迷。 4.加强巡视,发现异常通知医生。
“如果能够使用肠内营养就尽量使用它” 已经成为营养支持治疗的一个格言
27
EN途径的选择
肠内营养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以下几种途 径进行:
1、经鼻胃管途径
适用于短期营养支持的病人。
优点:简单、易操作
缺点:返流、误吸、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的
发生率增加
2、经鼻空肠置管喂养 适用于有胃反流或肺误吸
风险的病人。
心理护理
TPN患者不能经口进食物,但患者仍有进食要求,因 此 TPN患者很容易从心理上产生悲观、焦虑和失落感。 又由于TPN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不可忽视,加上TPN的 输注时间较长,病人往往24h连续输液,也增加了病人 的悲观情绪,因此在输液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TPN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评估其家庭经济状况及此次住院的支持系 统,同时告知TPN可能产生的临床效益和并发症,以得到 患者和家属的理解、配合和支持 。
先输液抢救休克或MODS, 待生命体征平稳后,
若肠麻痹未消除、
无法完全耐受肠内营养,
则属肠外营养适应证。
5
严重营养不良
的肿瘤病人:
蛋白质-热量缺乏型营养
不良常伴胃肠功能障碍
,无法耐受肠内营养。
1 2 3 4
10
TPN 禁忌证
胃肠道功能正常,适应肠内营养。 终末期肝肾功能衰竭。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不可治愈、无存活希望、临终病人
优点:易管理,减少相关并发症,有利于各种营 养素的利用,并节省费用。
缺点:混合后不能临时改变配方,无法调整电解 质补充量。
肠外营养液配制步骤
葡萄糖
磷制剂、电解 质(钠、钾、钙 *、镁*);微量 元素
充分混合
氨基酸
水溶性维生素
脂肪乳剂
脂溶性维生素
全合一溶液
肠外营养配制原则
注意事项:配药应注意下列事项
氨基酸
脂肪
糖
肠外营养的成分
电解质
微量元素
肠外营养成分—脂肪乳
需要注意的问题:
1.含脂肪乳剂输注液的输注时间应在16小时以上, 最好能够24小时均匀输注 2.危重症患者可选用中长链脂肪乳以改善氮平衡 3.高龄及合并脂肪代谢障碍的病人,脂肪乳剂补充量 应减少 4.脂肪乳剂须与葡萄糖同时使用,才有进一步的节氮 作用
适用于鼻饲喂 养的患者
危重病人及空 肠造口的患者
33
管饲喂养的方式
大多数情况下建议使用 : 营养泵持续输注方式进行管饲喂养
可以精确控制输注速度和输注量。 避免快速灌注引起的胃肠道并发症。
34
持续性滴注的优点
可以精确控制输注速度和输注量 较低的胃潴留和肺误吸风险。 避免快速灌注引起的胃肠道并发症(恶心, 呕吐、腹泻) 更容易提供大量营养液 减少护理工作量 更为安全和容易耐受
观念的转变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从2006年“营养支持” 的概念----“营养治疗”转变
给予好的肠内营养制剂优于给予好的抗生素
肠内营养(EN) vs 肠外营养(PN)
哪一个护理工作量大?
24
肠内营养座右铭
如果肠道有功能,就可以使用肠道, 如果可以有效地使用肠内营养,这个重危 病人就有救了。
35
监测EN耐受性
影响耐受性的因素
- 输注速度 - 营养液温度 - 营养液浓度
提高EN耐受性的措施(速度、温度、浓度)
输注时不能在Y形管中加入其他药物,避免配伍禁 忌
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及置管处的护理 并发症的护理 输液管路的管理:每日更换输液器 监测生命体征,以及早发现感染征象 心理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重点
1.每天观察穿刺部位 2.严防导管脱落 3.防止导管堵塞
并发症的护理
1.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 (1)感染性并发症 (2)机械性并发症 2.代谢性并发症,常见的有糖代谢、氨基酸代谢障碍,必
须脂肪酸不足,电解质紊乱和微量元素缺乏等。
感染性并发症
感染:包括导管系统以及营养液的污染 置管时无菌操作不够严格 护理不周 经常经导管加入药物或经导管取血 症状、体征:导管入口出现红肿、硬结、有脓性分泌物,置管位置
出现疼痛,不明原因的发热或其他提示局部或原发性血源性感染 的临床表现时;当找不到其他感染病灶可解释的寒战高热 处理 1.每天仔细检查穿刺点周围的皮肤,按时消毒更换贴膜,并标示更换日 期及时间。 2.如发现有感染迹象,应通知医生,综合判断后,决定是否拔除。 3.如考虑导管性败血症,则拔除中心静脉导管,并留取尖端培养。针对 性使用抗生素 4.严格无菌操作:TPN的配置,中心静脉的输液。
推注
- 增加护士工作量
间歇性重力滴注
- 速度不易控制
营养泵持续输注
32
肠内营养输注方式比较
优点
缺点
适应证
一次性输注
间歇性 重力滴注
连续输注
操作简单
操作简单 患者有较多的活 动时间
胃肠道并发症最少 营养吸收最好
胃肠道并发 症多
胃肠道并发 症仍较多
活动时间少
仅适用于插鼻 胃管和胃造口 的患者
肠外营养分为完全肠外营养和部分补充肠外营养。
TPN的概念和目的
TPN: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 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机体所需的全部的蛋白质(氨基 酸)、脂肪、碳水化物、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 素,以达到营养治疗的一种方法。
目的:可提供足够的热量、氨基酸和各种必需的 营养物质,促进康复。还可使机体得到正常的生 长发育,正氮平衡,伤口愈合和体重增加。
肠内营养的护理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指经胃肠道用经
口喂养(oral feeding)或管饲(tube feeding)的方 法来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基质(substance)及其他各种 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广义的EN还包括住院病人经口 摄入的普通饭、软饭、半流质、流质等医院常规膳食,各 种治疗膳食、试验膳食和代谢膳食等。
禁忌症:不能用于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
TPN 适应证
1
胃肠道梗阻
2
胃肠道吸收 功能障碍
4
高分解代谢状态: 大面积烧伤、 严重复合伤、 感染等。
①短肠综合征: 广泛小肠切除 >70%-80% ②小肠疾病: 免疫系统疾病、 肠缺血、多发肠瘘 ③放射性肠炎 ④严重腹泻、 顽固性呕吐>7天
9
3
重症胰腺炎
4、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PEJ) 适用于有误吸
风险、胃动力障碍等需要胃肠减压的重症病人。 优点:除减少了鼻咽与上呼吸道的感染并发症
外;减少了返流与误吸风险; 在喂养的同时可行胃十二指肠减压; 可长期留置。
29
EN途径的选择
推荐意见: 对不耐受经胃营养或有反流和误吸高风险的重症病人,
宜选择经空肠营养 胃潴留、连续镇静或肌松、肠道麻痹、急性重症胰腺炎
全静脉营养混合液(total nutrient admixture,TNA): 是将一日所需的全部营养要素(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 电解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按比例混合于密封的无菌的 3L输液袋中,以外周或中心静脉插管输入的方式直接输入 机体的注射剂,或称全合一营养液(All in one,AIO)。
注意事项:配药应注意下列事项
加入液体总量应≥1500ml,混合液中葡萄糖的最 终浓度为0-23%,有利于混合液的稳定。
现配现用。24小时输完,最多不超过48小时。如 不立即使用,应将混合物置于4℃冰箱保存。
电解质不应直接加入脂肪乳剂中。阳离子可中和 脂肪颗粒上磷脂的负电荷,使脂肪颗粒相互靠近, 发生聚集和融合,最终导致水油分层。
输注途径的选择
周围静脉
中心静脉
由四肢或头皮等浅表静脉输入的 方法,适合短期应用
经外周静脉进入中心静脉(PICC), 颈外或锁骨下(CVC)适合长期
应用
操作简单
并发症较 少
不能耐受 高渗液体
长期应用 会引起静wk.baidu.com脉炎
留置时间 长
可输入高 渗
并发症低
导管阻塞
血栓性静 脉炎
导管移位
全营养混合液(TNA)
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的 护理要点
泌尿肝胆外科 欧阳宇霞
病情介绍
41床 陈鸿蔼,女
肠外营养的定义
肠外营养PN:(Parenteral nutrition)是指营养 要素由胃肠道以外的途径供给机体,人在不进食 状况下仍然可以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增加体重, 愈合创伤,幼儿也可以生长发育,称胃肠外营养, 也称人工胃肠
优点:使返流与误吸的发生率降低,
病人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增加。
缺点:要求在喂养的开始阶段,营养液的渗透压
不宜过高。
28
危重病人EN途径的选择
3、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 适用于昏迷、食道
梗阻等长时间不能进食,但胃排空良好的重症病人。 优点:去除了鼻管;
减少了鼻咽与上呼吸道的感染并发症; 可长期留置营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