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规作图(二)角平分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基本作图(二)-----角平分线及其性质
教学重点: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性质定理及它们的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角平分线尺规作图的依据,以及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方法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并用它们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演绎推理的过程,学会理性思考,从而提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经过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探索与形成的过程,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实际问题引入:若要在S区建一个瞭望塔,安排人员进行环境监测,要求瞭望塔到三条公路的距离都相等,请问瞭望塔应建于何处?
预设一:学生想到作高线,找交点。
预设二:学生想到作中线,找交点。
预设三:学生想到作角平分线,找交点。
(在此情况下,学生分组进行画图实验,之后比较,猜想哪种做法是有可能正确的,之后引出作角平分线的方法,既然作角平分线的方法有可能,那就研究标准的作角平分线的的方法,研究猜想是否正确。)
【活动一】作角平分线。
(一)提出问题:你能自己想办法做出一个角的角平分线吗? (学生自己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
预设一:学生估计角度的大小,直接画出近似的角平分线; 预设二:学生用折纸的方法完成; 预设三:学生用量角器度量功能完成;
预设四:学生用直尺量出AO=BO,联结AB ,确定AB
中点C ,之后作射线
预设五:学生用直尺量出AO=BO,分别过A,B 作OA,OB 的垂线,两条垂线相交于点C ,之后作射线OC;
预设六:学生思考到尺规作图的方法,
但是不能准确叙述或者是完成;
预设七:学生可以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完成。
如果学生出现预设中的一、二、三、四、五情形的时候,老师适时提出:预设一不准确,预设二相对准确些,但是不便于操作,预设三、四、五,这时可以提问:如果我们没有刻度尺,没有半圆仪这些带刻度的工具,我们能不能考虑其他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如何做呢?
如果学生考虑到了预设六、七中的尺规作图,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如果学生不能完成,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完成,如果有的学生能够完成,可以教师带领学生写好已知、求作,由学生演示做法。 (二)已知:∠BOA 求作:∠BOA 的角平分线 作法:
1. 以 O 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作弧,分别与角的两边交于点 D 、E;
2. 分别以 D 、E 为圆心,大于DE 一半的相同长度为半径作弧,两弧在角的内部交于 C;
3. 作射线 OC.∴射线 OC 为∠BOA 的角平分线
(三)提出问题:同学们都同意这种做法吗?为什么这样做的就是角平分线呢? (由学生根据作图过程提供的条件,结合课前的探究引例,进行说理) 【活动二】学习角平分线的性质。 (一)提出问题:
预设一:如果之前学生没有想到折纸的方法,此时可以提问第一个问题:你能否通过折叠的方式将∠AOB 平分呢?
预设二:回顾学生如果学生之前想到了折纸的方法,可以直接带领学生进行折纸:通过第二次折叠,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第一条折痕为斜边),之后打开,让学生将两次的折痕画出来,之后寻找:这种图形结构中有哪些相等的量?为什么?
(学生尝试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折纸活动,应引导学生将三条折痕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为表述性质的内容打下基础。在此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动手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新知的探索与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觉。)。 (学生观察、猜想: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二)提出问题:这一结论,你能归纳出来吗?你能用数学知识来证明吗? (学生尝试进行证明,引导学生写出命题的已知、求证并加以证明,让学生熟悉证明文字命题的步骤,体会由实践活动得到的猜想,只能通过证明来验证,从而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已知:OP 是∠AOB 的平分线,PE ⊥OA 于E ,PF ⊥OB 于F 求证:PE=PF 证明:由学生完成
得出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符号语言:
∵OP 是∠AOB 的平分线,PE ⊥OA 于E ,PF ⊥OB 于F ∴PE=PF (角平分线的性质) (三)简单运用: 判断:
A
O
B
C
D
E
F E
O B
A
P ┌
(1)如图1:OP 是∠AOB 的平分线,则PE=PF ( )
(2)如图2 :PE ⊥OA 于E ,PF ⊥OB 于F ,则 PE=PF ( )
(3)在∠AOB 的平分线上任取一点Q ,点Q 到OA 的距离等于3cm,则点Q 到OB 距离等于3cm ( )
(在练习中,有意去掉性质的一个条件,使得图形看似相似,实则 不同,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性质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从而加深学生 对性质的深刻理解) 【活动三】做一做 (一)问题:
如图:若要在S 区建一个瞭望塔,安排人员进行环境监测,要求瞭望塔到三条公路的距离都相等,请问瞭望塔应建于何处?
(此题是对[活动二]的延伸,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知道作两条内角
平分线的交点;但对于结果的确定性,则必须用数学知识来证明。 通过此题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培养学生在 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的意识)
(二)提出问题:我们在课堂上只是解决了理论上的作图方法以及依据,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没有这么大的圆规,我们又该怎么办呢?(留作课下解决) 课堂小结:(由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通过小结让学生明确本节的重,难点,理清思路,使学生善于总结 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布置作业】
(作业分两层:A 组必做,B 组选做。在实施分层教学的活动中,使得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图1
F
E
O B
A P
图2
F E
O B
A
P
┌
S
公路
公路
公路
C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