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教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加法运算律》教案、教学设计
-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小测验等形式,巩固学生对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掌握。
-对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错误进行归类和分析,帮助学生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6.评价反馈机制:
-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对有理数加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
3.小组展示:让各小组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分享他们在讨论过程中的发现和心得。
(四)课堂练习
在本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以检验学生对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掌握:
1.基础题:针对有理数加法运算规则,设计一些基础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提高题:设计一些包含多个步骤的复合运算题目,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应用题:结合决实际问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加法运算律》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分类和性质,特别是正数、负数和零的含义。
2.学会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包括同号相加、异号相加、零与任何有理数相加等基本规则。
3.能够运用有理数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基本规则和运算律的理解与掌握。
-能够灵活运用有理数加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和应用同号相加、异号相加、零与有理数相加的规则。
-在具体问题中,能够识别并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过程。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回顾小学里学习的加法运算律。
2.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的数学概念,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有理数的加法。
二、探索新知1.归纳法则(1)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内容由几部分组成?(2)和的符号怎样确定?绝对值怎样计算?(3)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数都是什么符号?如果两个数的和为负数,那么这两个数是什么符号?如果出现两个异号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怎样确定?绝对值怎样计算?(4)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多少?(5)一个数同0相加,和是多少?2.做练习:P19 1、23.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依据是什么?观察图形,根据图意列式计算:(出示图)一人从A点出发,先向东走3m,再向西走2m,到达B点,请用示意图表示。
三、课堂练习1.教材第20页3、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教材第21页5---8题。
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3.计算:(-2)+(-4)+(+3)+(+6)+(-7)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1)(-12)+5+(-8)+15;(2)(-5.7)+(0.3)+(-3.2)+6.7;(3)(-4.2)+(-0.7)+(-0.9)+5.7;(4)(-3.8)+(-2.7)+(-5)+(+7)。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运用法则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运算。
在运算过程中,要注意符号问题,如何确定结果的符号。
此外还学习了有关简便运算的问题。
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混合运算。
希望大家在下一节课中能够积极发言、积极思考、积极运算。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3.1《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3.1《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之后,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运算。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以及加法运算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本质,掌握有理数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为后续学习其他有理数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加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理解不深,不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加法的基本法则。
2.能够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加法的概念和法则。
2.有理数加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采用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法。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实例和练习题。
3.分组合作学习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从家出发,先向正北方向走了5千米,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走了3千米,他现在在哪里?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呈现有理数加法的定义和法则,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有理数加法。
同时,通过实例,讲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基本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加法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可以设置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法。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加法相关运算律》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加法相关运算律》教案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加法相关运算律》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内容包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以及有理数的和的概念。
这些内容为学生提供了研究有理数运算规律的基础,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运算律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理解和运用。
2.有理数的和的概念。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交流等方式,掌握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练习题和答案。
3.教学素材(如小球、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给了小明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呈现(10分钟)介绍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并用示例进行说明。
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计算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运用加法运算律。
例如:(1)计算:2 + 3 + 4(2)计算:(1) + 2 + (3 + 4)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关加法运算律的练习题,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加法运算律,还有哪些运算律?让学生举例说明,并尝试找出更多的运算律。
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答问题:“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加法运算律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及运用》教案
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及运用教学目标:1.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2.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适当进行推理训练.教学重点: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教与学互动设计:(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思考:在小学里,我们学过的加法运算有哪些运算律?它们的内容是什么?能否举一两个例子来?那这些加法运算律还适用于有理数范围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计算:20+(-30)与(-30)+20两次得到的和相同吗?得出结论:20+(-30)=(-30)+20换几组数去试:得到加法交换律:a+b= (学生填).其实,学生在小学中就已经接触到运算律,此时,可以让学生回忆在小学中除了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还学习了加法的哪种运算律?(结合律)计算:(1)[8+(-5)]+(-4);(2)8+[(-5)+(-4)].得出结论:加法结合律:(a+b)+c= .【例1】计算:16+(-25)+24+(-35)【例2】课本P20例3说明:把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结合起来相加,可以使运算简化,这种方法是使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总结:在进行多个有理数相加时,在下列情况下一般可以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简化运算:①有些加数相加后可以得到整数时,可以先行相加;②有相反数可以互相消去,和为0,可以先行相加;③有许多正数和负数相加时,可以先把符号相同的数相加,即正数和正数相加,负数和负数相加,再把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加.(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3】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计算,使运算简便.(1)(+9)+(-7)+(+10)+(-3)+(-9)(2)(+0.36)+(-7.4)+(+0.03)+(-0.6)+(+0.64)(3)(+1)+(-2)+(+3)+(-4)+…+(+2003)+(-2004)【例4】某出租司机某天下午营运全是在东西走向的人民大道上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天下午行车里程如下:(单位:千米)+15,+14,-3,-11,+10,-12,+4,-15,+16,-18.(1)他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该司机与下午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若汽车耗油量为a公升/千米,这天下午汽车共耗油多少公升?(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本节课我们探索了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灵活运用加法的运算律会使运算简便.一般情况下,我们将互为相反数的数相结合,同分母的分数相结合,能凑整数的数相结合,正数负数分别相加,从而使计算简便.(五)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1.运用加法的运算律计算(+6)+(-18)+(+4)+(-6.8)+18+(-3.2)最适当的是()A.[(+6)+(+4)+18]+[(-18)+(-6.8)+(-3.2)]B.[(+6)+(-6.8)+(+4)]+[(-18)+18+(-3.2)]C.[(+6)+(-18)]+[(+4)+(-6.8)]+[18+(-3.2)]D.[(+6)+(+4)]+[(-3.2)+(-6.8)]+[(-18)+18)]2.计算:(-2)+4+(-6)+8+…+(-98)+100.提升能力3.小李到银行共办理了四笔业务,第一笔存入了120元,第二笔支取了85元,第三笔支取了70元,第四笔存入了130元.如果将这四笔业务合并为一笔,请你替他策划一下这一笔业务该怎样做?4.某检修小组乘汽车沿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前进为正,后退为负.某天自A地出发到收工时所走路线(单位:千米)为:+10,-3,+4,+2,-8,+13,-2,+12,+8,+5.(1)问收工时距A地多远?(2)若每千米路程耗油0.2升,问从A地出发到收工共耗油多少升?学生普遍能直观地看出4℃比-3℃高7℃,进一步地假定某地一天的气温是-3~4℃,那么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如何用算式表示?按照刚才观察到的结果,可知4-(-3)=7 ①,而4+(+3)=7 ②,∴由①②可知:4-(-3)=4+(+3)③,上述结论的获得应放手让学生回答.(二)动手实践,发现新知观察、探究、讨论:从③式能看出减-3相当于加哪个数吗?结论:减去-3等于加上-3的相反数+3.(三)类比探究,总结提高如果将4换成-1,还有类似于上述的结论吗?先让学生直观观察,然后教师再利用“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去验算.计算(-1)-(-3)就是要求一个数x,使x与-3相加得-1,因为2与-3相加得-1,所以x应是2,即(-1)-(-3)=2又因为(-1)+(+3)=2 ②,由①②有(-1)-(-3)=-1+(+3)③,即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试一试:如果把4换成0、-5,用上面的方法考虑0-(-3),(-5)-(-3),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加上+3的结果相同吗?让学生利用“减法是加法的相反运算”得出结果,再与加法算式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们加+3的结果相同的结论.再试:把减数-3换成正数,结果又如何呢?计算9-8与9+(-8);15-7与15+(-7)从中又能有新发现吗?让学生通过计算总结如下结论:减去一个正数等于加上这个正数的相反数.归纳:由上述实验可发现,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字母表示:a-b=a+(-b).(在上述实验中,逐步渗透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四)例题分析,运用法则【例】计算:(1)(-3)-(-5);(2)0-7;(3)7.2-(-4.8);(4)-3-5.(五)总结巩固,初步应用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你能说一说吗?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回忆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补充完善,使学生更加明晰所学的作者留言: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加法相关运算律》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加法相关运算律》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加法相关运算律》是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这些运算律在数学中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有理数加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包括正数、负数、整数和分数等。
他们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有理数加法运算,但是对于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和掌握运算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2.培养学生运用运算律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2.难点:运用运算律进行复杂的有理数加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例子和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运算律。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发现和总结运算律。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制作相关的PPT课件,用于展示和讲解运算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运算律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例子,引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例如,计算2+3和3+2的结果,引导学生发现加法运算律。
2.呈现(10分钟)使用PPT课件,展示和讲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定义和运用。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运算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关加法运算律的练习题,巩固和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
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和合作完成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一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优质教案
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2.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适当进行推理训练.【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2.经历有理数的运算律的应用,领悟解决问题应选择适当的方法.【情感态度】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在小学里,我们学过的加法运算有哪些运算律?它们的内容是什么?能否举一两个例子来?这些加法运算律还适用于有理数范围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1自己任举两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中,并比较它们的运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和○+□我们可发现,对任意选择的数,都有□+○=○+□,即小学里学过的加法交换律在有理数范围内仍是成立的.思考2任选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内,并比较它们的运算结果.(□+○)+◇和□+(○+◇)我们可发现都有(□+○)+◇=□+(○+◇),这就是说,小学的加法结合律,在有理数范围内都是成立的.【归纳结论】有理数的加法仍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式子表示成a+b=b+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式子表示成(a+b)+c=a+(b+c).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说出下列每一步运算的依据.(-0.125)+(+5)+(-7)+(+18)+(+2)=(-0.125)+(+18)+(+5)+(+2)+(-7)(加法交换律)=(-0.125)+(+18)+[(+5)+(+2)]+(-7)(加法结合律)=0+(+7)+(-7)(有理数的加法法则)=0(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例2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计算,使运算简便.(1)(+9)+(-7)+(+10)+(-3)+(-9);(2)(+0.36)+(-7.4)+(+0.3)+(-0.6)+(+0.64);(3)(+1)+(-2)+(+3)+(-4)+……+(+2003)+(-2004).【答案】(1)0(2)-6.7(3)-1002【教学说明】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解答过程.例3某出租司机某天下午营运全是在东西走向的人民大道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天下午行车里程(单位:千米)如下: +15,+14,-3,-11,+10,-12,+4,-15,+16,-18(1)他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该司机距下午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若汽车耗油量为a公升/千米,这天下午汽车共耗油多少公升?解:(1)15+14+(-3)+(-11)+10+(-12)+4+(-15)+16+(-18)=[15+(-15)]+(14+10+4+16)+[(-3)+(-11)+(-12)+(-18)]=0,所以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该司机回到了其出发点,距下午出发点距离为0.(2)(|+15|+|+14|+|-3|+|-11|+|+10|+|-12|+|+4|+|-15|+|+16|+|-18|)·a=118a,即共耗油118a公升.【教学说明】车所处位置与行车方向和里程都有关系,而耗油量只与走了多少路相关.例4若|2x-3|与|y+3|互为相反数,求x+y的相反数.【分析】两个非负数互为相反数,只有都为0..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2.已知|x|=4,|y|=5,则|x+y|的值为()A.1B.9C.9或1D.±9或±13.计算题.4.小李到银行共办理了四笔业务,第一笔存入120元,第二笔取出85元,第三笔取出30元,第四笔存入130元.如果将这四笔业务合并为一笔,请你替他策划一下这一笔业务该怎样做.5.把-5,-4,-3,-2,-1,0,1,2,3这些数填入下图的圆圈中,使得每条直线上数字之和都为0.【教学说明】本栏目的几题都是有关加法运算律的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先找出可用什么运算律进行运算,再进行计算.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探索了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灵活运用加法的运算律使运算简便.一般情况下,我们将互为相反数的数相结合,同分母的分数相结合,能凑整数的数相结合,正数负数分别相加,从而使计算简便.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3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时教学内容,学生在小学时已接触过并且带有技巧性,是学生比较喜欢的知识,教学时可依据这些特点,由教师设计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带着新奇去自主发现与交流,从而获取知识和技巧.对学生在自主探索形成的认识中不足的地方,教师可在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针对性的补充与拓展,训练时还可采用抢答等形式,由学生自己做出评判.学习名言警句:1.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教案、教学设计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有理数加法法则在生活中的应用;
-如何利用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有理数加法的计算;
-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如何避免常见的错误。
2.汇报交流: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发现的问题。
4.设计不同难度的习题,由浅入深地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方法;
5.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思路,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数学运算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2.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形成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作业要求:
1.认真完成,书写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2.注意解题步骤,规范运算过程;
3.遇到问题及时与同学、老师交流,共同解决;
4.按时提交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分层次教学:针对学生的认知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和练习题,使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有效提升。
3.感知运算规律:通过数轴演示、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交流中感知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律,引导他们从特殊到一般,逐步归纳总结出加法法则。
4.知识内化与应用: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应用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法则,特别是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
2.难点: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律,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这些规律。
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法》教案、教学设计
-选择课本第chapter页的习题4、5、6,进行有理数加法的混合运算,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
-结合实际生活情境,编写至少两道应用题,运用有理数加法知识解决,并详细写出解题步骤。
3.拓展应用:
-探究有理数加法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例如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加法的过程,并总结规律。
-尝试研究有理数加法的逆运算,即已知结果和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问题。
(二)讲授新知
1.概念讲解:介绍有理数的定义,强调正数、负数和零的分类,以及它们在数轴上的表示。
2.法则讲解:详细讲解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包括同号相加、异号相加、零的加法等。
a.同号相加:两个正数或两个负数相加,结果的符号不变,绝对值相加。
b.异号相加: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绝对值相减。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运用已知的数学知识推导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有理数加法问题。
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的品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讨论成果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课堂练习
1.练习设计:针对本节课的有理数加法知识,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即时巩固。
2.练习指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3.练习反馈: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五)总结归纳
1.知识点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和运算技巧。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过程与方法】1.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导出及运用过程中,训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2.获得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1.通过观察、归纳、推断得到数学猜想,体验数学的探索性和创造性.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相加.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小学时你学过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法法则吗?你来说一说,你认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什么呢?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问题下午放学时,小新的车子坏了,他去修车,不能按时回家,怕妈妈担心,打电话告诉妈妈,可妈妈坚持要去接他,问他在什么地方修车,他说在我们学校门前的东西方向的路上,你先走20米,再走30米,就能看到我了.于是妈妈来到校园门口.妈妈能找到他吗?思考1若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上面的问题如何解决?(1)若两次都向东,很显然,一共向东走了50米.算式是:20+30=50,即这位同学位于学校门口东方50米.这一运算可用数轴表示为:(2)若两次都向西,则他现在位于学校门口的西方50米处.算式是:(-20)+(-30)=-50这一算式在数轴上可表示成:(3)若第一次向东20米,第二次向西走30米.则利用数轴可以看到这位同学位于学校门口的西方10米处.算式是:+20+(-30)=-10(学生试画数轴,以下同)(4)若第一次向西走20米,第二次向东走30米.利用数轴可以看到这位同学位于学校门口的什么地方?如何用算式表示?算式是:(-20)+(+30)=10对以下两种情形,你能表示吗?(5)第一次向西走了20米,第二次向东走了20米,那这位同学位于学校门口的什么地方?这位同学回到了学校门口,即:-20+(+20)=0.(6)如果第一次向西走了20米,第二次没有走,那如何呢?-20+0=-20,这位同学位于学校门口的西方20米.思考2根据以上6个算式,你能总结出有理数相加的符号如何确定?和的绝对值如何确定?互为相反数的数相加,一个有理数和0相加,和分别为多少?观察(1)式,两个加数都为正,和的符号也是正,和的绝对值正好是两个加数绝对值的和.观察(2)式,两个加数都为负,和的符号也是负,和的绝对值是两个加数绝对值的和.由(1)(2)归纳: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如:(-7)+(-8)=-15,16+17=+33,(-4)+(-9)=-13观察(3)式、(4)式可见:两个加数的符号不同,和的符号有的是“+”号,有的是“-”号,为了更清楚总结规律,可引导学生再举几个类似的例子,从而可总结得到: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观察(5)可知: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观察(6)可知:一个数和零相加,仍然得这个数.【教学说明】设置上面的一些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进行归纳总结.【归纳结论】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教材第18页例1.例2一个数是11,另一个数比11的相反数大2,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为()A.24B.-24C.2D.-2【答案】C【教学说明】11的相反数是-11,则另一个数是-11+2=-9,这两个数和为-9+11=2.本题还可以依据互为相反数和为0来求得结果.例3下面结论正确的有()①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②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相加得正数.③两个负数和的绝对值一定等于它们绝对值的和.④两个正数相加,和为正数.⑤两个负数相加,绝对值相减.⑥正数加负数,其和一定等于0.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C【教学说明】判断不正确的结论只要找到一个特殊的例子就可以.例4如果a>0,b<0,且a+b<0,比较a、-a、b、-b的大小.【分析】由a>0,b<0,且a+b<0,根据加法法则来确定a、b的绝对值的大小再利用数轴来比较大小.【答案】b<-a<a<-b.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1)绝对值不小于3且小于5的所有整数的和为.(2)已知两数512和-612,这两个数的相反数的和是,两数和的相反数是,两数绝对值的和是,两数和的绝对值是.(3)若a<0,b>0,且a+b<0,则|a||b|.(填“>”或“<”)2.计算题.(1)(-15)+27=.(2)(-3.2)+(+3.2)=.(3)-(-7)+(-2)=.3.列式计算.(1)求313的相反数与-223的绝对值的和.(2)某市一天上午的气温是10℃,上午上升2℃,半夜又下降15℃,则半夜的气温是多少?4.在-44,-43,-42,……,2001,2002,2003,2004,2005这一串的整数中,求前100个连续整数的和.【教学说明】本栏目1~4题较为简单,教师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予以评讲.【答案】1.(1)0 (2)1 1 12 1(3)>2.(1)12(2)0(3)53.(1)-313+|-223|=-23(2)10+2+(-15)=-3(℃)4.550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指出,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首先应先判断类型,然后确定和的符号,最后计算和的绝对值.特别是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相同,并把绝对值相减,因为正负抵消了一部分.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3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时可从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让学生在具体问题中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并应用于实际计算中,教学采用合作探究式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强调,计算时先确定和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加或相减,不要疏忽出错.后序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七年级数学上册13《有理数的加减法》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有理数的加减法(一)[本节课内容]1.有理数的加法2.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律[本节课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能够应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将有理数的加法转化为非负数的加减运算.3、掌握异号两数的加法运算的规律.4、理解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律.5、能够应用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律进行计算.[知识讲解]一、有理数加法:正有理数及0的加法运算,小学已经学过,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如果,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数为4+(-2),蓝队的净胜球数为1+(-1).这里用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下面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看下面的问题: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 5m记作 5m,向左运动 5m记作−5m;如果物体先向右移动 5m,再向右移动 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移动了 8m,写成算式就是:5+3 = 8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 5m,再向左运动 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 8m,写成算式就是(−5)+(−3) = −8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 5m,再向左运动 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 2m,写成算式就是5+(−3) = 2探究这三种情况运动结果的算式如下:3+(—5)=—2;5+(—5)= 0;(—5)+5= 0.如果物体第1秒向可(或向左)走 5m,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物体从起点向右(或向左)运动了 5m.写成算式就是5+0=5 或(—5)+0=—5.你能从以上7个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有理数加法法则:①同号的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例题例1、计算(-3)+(-9); (2)(-4.7)+3.9.分析:解此题要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解:(1) (-3)+(-9)=-(3+9)=-12(2) (-4.7)+3·9=-(4.7-3.9)=-0.8.例2 足球循环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计算各队的净胜球数.解:每个队的进球总数记为正数,失球总数记为负数,这两数的和为这队的净胜球数.三场比赛中,红队共进4球,失2球,净胜球数为(+4)+(—2) = +(4—2)=2;黄队共进2球,失4球,净胜球数为(+2)+(—4)=—(4—2)= ( );蓝队共进( )球,失( )球,净胜球数为( )=( ).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通过这两个题计算,可以看出它们的结果都为10,说明有理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式子表示为:再请你计算一下,[ 8 +(-5)] +(-4),8 + [(-5)]+(-4)].通过这两个题计算,可以仍然可以看出它们的结果都为-1,说明有理数的加法满足结合律,即: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式子表示为:上述加法的运算律说明,多个有理数相加,可以任意改变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加,使计算简化.例题例1 计算:16 +(-25)+ 24 +(-35).若使此题计算简便,可以先利用加法的结合律,将正数与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进行计算.解: 16 +(-25)+ 24 +(-35)= (16 + 24)+ [(-25)+(-35)]= 40 +(-60)=-20.例2 每袋小麦的标准重量为 90千克,10袋小麦称重记录如下:91 91 91.5 89 91.2 91.3 88.7 88.8 91.8 91.1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10袋小麦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解: 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 = 905.4.再计算总计超过多少千克905.4-90×10 = 5.4.答:总计超过 5千克,10袋水泥的总质量是 505千克.三、小结:有理数加法法则:①同号的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有理数加法运算律:①加法交换律:a+ b = b + a②加法结合律:(a+ b)+ c = a+( b +c)有理数的加减法(二)学习目标1、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2、会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重点、难点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会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一、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时候要涉及到有理数的减法.例如:长春某天的气温是―3~4ºC,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呢?(温差是最高气温减最地气温,单位:ºC).显然,这天的温差是4―(―3).这里就用到了有理数的减法.我们知道,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计算4―(―3),就是要求一个数,使之与(―3)的和得4,因为与―3相加得4,所以这个数应该是7,即4―(―3) = 7. (1)另一方面,我们知道4+(+3) = 7 (2)由(1),(2)有4―(―3) = 4+(+3) (3)从(3)式能看出减―3相当于加哪个数吗?用上面的方法考虑:0―(―3) =___, 0+(+3) =___;1―(―3) =___, 1+(+3) =____;―5―(―3) =___,―5+(+3) =___.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们加+3的结果相同吗?计算: 9-8=___, 9+(- 8)=____;15-7=___, 15+(-7)=____.上述式子表明: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于是,得到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式子可以表示成a−b = a+(−b)例题计算:(1) (-3)―(―5); (2)0-7;(3) 7.2―(―4.8); (4)-3.解:(1) (-3)―(―5)= (-3)+5=2;(2) )0-7 = 0+(-7) =-7;(3) 7.2―(―4.8) = 7.2+4.8 = 12;(4)-3=-3+(-5)=-8.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逐一加以计算,通常也会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它写成只有加法运算的和的形式.例如:(+2)-(-3)-(+4)+(-5)可以写成(+2)+(+3)+(-4)+(-5)将上面这个式子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即为:(+2)+(+3)+(-4)+(-5) = 2+3-4-5对于这个式子,有两种读法:①读作“2加3减4减5”;②读作“2、3、-4、-5的和”例1.计算(-20)+(+3)-(-5)-(+7)解:(-20)+(+3)-(-5)-(+7)= (-20)+(+3)+(+5)+(-7)=-20+3+5-7=-20-7+3+5=-27+8=-19说明:计算时,可以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逐一加以计算三、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作用与方法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运用,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例如利用加法运算律使符号相同的加数在一起,或使和为整数的加数在一起,或使分母相同或便于通分的加数在一起等等例2.用两种方法计算:-4.4-(-4)-(+2)+(-2)+12.4解法1:-4.4-(-4)-(+2)+(-2)+12.4=-4.4+4+(-2)+(-2)+12.4=(-4.4+12.4)+4+[(-2)+(-2)]= 8+[4+(-5)]= 8+(-1)= 7此解法是将和为整数、便于通分的加数在一起解法2:-4.4-(-4)-(+2)+(-2)+12.4=-4.4+4-2-2+12.4=(8+4-2-2)+(--)= 8+(-1) = 7此种方法是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别相加使计算简化四、小结:①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式子可以表示成a−b = a+(−b)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即:a+b−c = a+b+(−c)。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有理数加法运算规则的理解与应用,特别是异号两数相加的运算方法,以及零与任何有理数相加的运算规律;
2.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对符号的准确把握,避免出现符号混淆、运算顺序错误等问题;
1.学生对有理数加法运算规则的理解程度,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
2.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如符号混淆、运算顺序错误等,需及时纠正并指导;
3.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激发他们对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4.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引导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细致、规范的习惯;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经过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有理数的概念和初步的运算规则有所了解,但对其内涵和运算规律可能仍存在模糊之处。此外,学生在小学阶段主要接触的是正数的运算,对于负数的认识和运算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学情: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分类,包括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等;
2.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则,包括同号相加、异号相加、零与任何有理数相加等情况;
3.能够运用有理数加法运算规则,正确进行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优秀教学案例
案例中设置了小组合作环节,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思考,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使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共同成长。
4.反思与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案例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合作交流能力等方面,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5.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
本案例在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生活化情境、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将三者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教师应定期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设计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如购物找零,引出有理数加法运算的问题。例如:“同学们,我们去购物时,经常会遇到付钱和找零的情况。如果小明买了一支笔花费了5元,他给了售货员10元,售货员需要找给他多少元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本案例以购物找零这一生活情境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际场景中感受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问题导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案例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律。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加法运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1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其次,加法运算律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用数轴和实际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效果并不理想。可能是我讲解得不够细致,也可能是学生们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接受程度有限。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设计一些更具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加法运算律。
举例:a + b = b + a;(a + b)+ c = a +(b + c)。
(3)解决实际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有理数加法运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
(1)理解加法运算律:尤其是负数的加法运算,如何将抽象的运算律具体化,让学生易于理解。
举例:-3 + 2的运算过程,可以借助数轴或实际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5.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基本法则,培养数学运算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数学建模和数学应用的能力;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案:1.3.1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章节为1.3.1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内容包括:
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回顾正数、负数和零的定义;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案
1.3.1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学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相加.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合作交流,解读探究活动一我们已经熟悉正数的运算,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在本章引言中,把收入记作正数、支出记作负数,在求“结余”时,需要计算8.5+(-4.5),4+(-5.2)等.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活动二看下面的问题:问题: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5 m记作+5 m,向左运动5 m记作-5 m.1.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 m,再向右运动3 m,那么两次运动后的结果是什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8 m,写成算式就是5+3=8①.2.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 m,再向左运动3 m,那么两次运动后的结果是什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8 m,写出算式就是(-5)+(-3)=-8②.这个运算也可以用数轴表示,其中假设原点为运动起点(见课本P17图1.3-2).活动三1.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 m,再向左运动3 m,那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2 m,写成算式就是5+(-3)=2③.这个运算也可以用数轴表示,其中假设原点为运动起点,你能用数轴表示吗?2.探究:利用数轴,求以下情况时物体两次运动的结果:(1)先向右运动3m,再向左运动5m,物体从起点向运动了m;(2)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5m,物体从起点向运动了m;(3)先向左运动5m,再向右运动5m,物体从起点向运动了m.活动四你能从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二)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1】计算:(1)(-4)+(-6)=;(2)(+15)+(-17)=;(3)(-6)+│-10│+(-4)=;(4)(-37)+22=;(5)-3+3=.【例2】甲地海拔高度是-28 m,乙地比甲地高32m,乙地的海拔高度是m.【例3】一个数是11,另一个数比11的相反数大2,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为()A.24B.-24C.2D.-2【例4】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有()①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②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相加得正数;③两个负数和的绝对值一定等于它们绝对值的和;④两个正数相加,和为正数;⑤两个负数相加,绝对值相减;⑥正数加负数,其和一定等于0.A.0个B.1个C.2个D.3个(三)总结反思,拓展升华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首先应先判断加数类型,然后确定和的符号,最后计算和的绝对值.特别是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相同,并把绝对值相减.(四)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1.填空题(1)绝对值不小于3且小于5的所有整数的和为;(2)①若a>0,b>0,则a+b 0;②若a<0,b<0,则a+b 0;③若a>0,b<0,且│a│>│b│,则a+b 0;④若a>0,b<0,且│a│<│b│,则a+b 0.提升能力2.列式计算(1)求3的相反数与-2的绝对值的和;(2)某市一天上午的气温是10℃,下午上升2℃,半夜又下降15℃,则半夜的气温是多少?3.若a<0,b>0,且a+b<0,试比较a、b、-a、-b的大小,并用“<”把它们连接起来.作者留言: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加法相关运算律》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加法相关运算律》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加法相关运算律》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了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这些运算律是数学中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运算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这些运算律,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本质,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法运算。
他们对有理数加法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在运算律的理解和应用上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运算律的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复杂运算,并解释运算过程中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运算律的兴趣和思考。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运算律。
3.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运算和练习,巩固和应用运算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实际问题,以及练习题和测试题。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或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思考。
例如,展示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运算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实际运算和练习,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教学设计
3.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对有理数加法运算的理解。
-强调重点和难点,为课后复习和巩固奠定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题技巧,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题:
-请学生完成课本练习题1、2、3,巩固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基本规则。
4.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自主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有理数加法运算之前,已经具备了整数加法的基础,但对于负数的概念及其运算尚处于初步认识阶段。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负数概念的理解程度,部分学生可能对负数的实际意义和运算规则存在困惑。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营造积极氛围。
-唤醒学生对整数加法运算的记忆,为学习有理数加法运算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
-采用数轴和实物模型,直观演示有理数加法运算。
-通过讲解和示例,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运算的规律。
2.教学内容:
-有理数的分类,包括正数、负数和零。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如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加法的逆元素。
-解决实际问题,将问题抽象为有理数加法运算模型。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及运用》教案
1.3.1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及运用教学目标:1•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2•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适当进行推理训练.教学重点: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教与学互动设计:(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思考:在小学里•我们学过的加法运算有哪些运算律?它们的内容是什么?能否举一两个例子来?那这些加法运算律还适用于有理数范围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计算20+(-30)与(-30)+20两次得到的和相同吗?得出结论:20+(-30)=(-30)+20换几组数去试:得到加法交换律:a + b= _______ (学生填).冥实•学生在/」悖中就已经接触到运算律.此时•可以让学生回忆在小学中除了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 还学习了加法的哪种运算律?(结合律}计算:⑴[8+(-5)]+(-4);(2)8+[(-5)+(-4)].得出结论:加法结合律:(a+b)+c= ________ .【例1】计算:16+(-25)+24+(-35)【例2】课本P20例3说明把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结合起来相加•可以使运算简化•这种方法是使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总结:在进行多个有理数相加时•在下列情况下一股可以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简化运算:①有些加数相加后可以得到整数时可以先行相加:②有相反数可以互相消去和为0.可以先行相加:③有许多正数和负数相加时•可以先把符号相同的数相加.即正数和正数相加•负数和负数相加•再把一个正数和_ 个负数相加.(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3】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计算•使运算简便.(1)(+9)+(-7)+(+10)+(-3)+(-9)(2)(+0.36)+(-7.4)+(+0.03)+(-0.6)+(+0.64)(3)(+1)+(-2)+(+3)+(-4)+...+(+2003)+(-2004)【例4】某出租司机某天下午营运全是在东西走向的人民大道上进行的•如果规走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他这天下午行车里程如下:(单位汗米)+15.+14.-3.-11.+ 10.-12.+4.-15.+16.-18.(1)他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该司机与下午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若汽车耗油呈为a公升/千米.这天下午汽车共耗油多少公升?(四)总结反思.苑展升华本节课我们探索了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灵活运用加法的运算律会使运算简便•一般情况下. 我们将互为相反数的数相结合•同分母的分数相结合.能凑整数的数相结合•正数负数分别相加•从而使计算简便.(五)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1.运用加法的运算律计算<+6)+(-18)+(+4)+(-6.8)+18+(-3.2)最适当的是()A.[(+6)+(+4)+18] + [(-18)+(-6.8)+(-3.2)]B.|(+6)+(-6.8)+(+4)] + [(~18)+18+(-3.2)JC.[(+6)+(-18)]+[(+4)+(-6.8)]+[18+(-3.2)JD.[(+6)+(+4)]+ [(-3.2)+(-6.8)]+ [(-18)+18)]2.计算:(-2)+4+(-6)+8+...+(-98)+100.提升能力3.小李到银行共办理了四笔业务•第一笔存入了120元第二笔支取了85元•第三笔支取了70元第四笔存入了130元.如果将这四笔业务合并为一笔.请你替他策划一下这一笔业务该怎样做?4.某检修小组乗汽车沿公路检修线路•约走前进为正•后退为负.某天自A地出发到收工时所走路线(单位千米)为:+ 10,・3.+4.+2.-8.+13.-2,+12.+8. +5.(1)问收工时距A地多远?⑵若每千米路程耗油0.2升.问从A地出发到收工共耗油多少升?学生普遍能直观地看出4°C比-3°C高7°C.进一步地假走某地一天的气溫是-3~4°C.那么溫差(最高气溫减最低气溫•单位°C)如何用算式表示?按照刚才观察到的结果.可知4-(-3)=7①.而4+(+3)=7②...由①②可知:4-(-3)=4+(+3)③.上述结论的获得应放手让学生回答.(二)动手实践.发现碱口观察、探究、讨论:从③式能看出减-3相当于加哪个数吗?结论:减去-3等于加上-3的相反数+3.(三)类比探究.总结提高如果将4换成-1•还有类似于上述的结论吗?先让学生直观观察.然后教师再利用“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去验算.计算(-1)(3)就是要求一个数x.使x与-3相加得-1.因为2与-3相加得-1.所以x应是2.BP(-l)-(-3)=2 ①.又因为(-1)+(+3)=2②.由①②有(-1)-(-3)=-1+(+3)③.即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试一试:如果把4换成0、-5用上面的方法考虑0-(-3),(-5)(3).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加上+3的结果相同吗?让学生利用"减法是加法的相反运算"得出结果•再与加法算式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这些数减-3 的结果与它们加+3的结果相同的结论.再试:把减数-3换成正数•结果又如何呢?计算9-8 与9+(-8):15-7 与15+(-7)从中又能有新发现吗?让学生通过计算总结如下结论:减去一个正数等于加上这个正数的相反数.归纳:由上述实验可发现•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字母表示:a-b=a+(-b).(在上述实验中•逐步渗透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四)例题分析.运用法则【例】计算:(1)(-3)-(-5); (2)0-7;(3)7.2-(-4.8); (4)-3-5.(五)总结巩固.初步应用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你能说一说吗?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回忆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补充丸善•使学生更加明晰所学的作者留言: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2.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适当进行推理训练.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经历有理数的运算律的应用,领悟解决问题应选择适当的方法.
【情感态度】
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在小学里,我们学过的加法运算有哪些运算律?它们的内容是什么?能否举一两个例子来?这些加法运算律还适用于有理数范围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思考1自己任举两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中,并比较它们的运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和○+□
我们可发现,对任意选择的数,都有□+○=○+□,即小学里学过的加法交换律在有理数范围内仍是成立的.
思考2任选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内,并比较它们的运算结果.
(□+○)+◇和□+(○+◇)
我们可发现都有(□+○)+◇=□+(○+◇),这就是说,小学的加法结合律,在有理数范围内都是成立的.
【归纳结论】有理数的加法仍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式子表示成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式子表示成(a+b)+c=a+(b+c).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1说出下列每一步运算的依据.
(-0.125)+(+5)+(-7)+(+1
8
)+(+2)
=(-0.125)+(+1
8
)+(+5)+(+2)+(-7)(加法交换律)
=(-0.125)+(+1
8
)+[(+5)+(+2)]+(-7)(加法结合律)
=0+(+7)+(-7)(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0(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例2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计算,使运算简便.
(1)(+9)+(-7)+(+10)+(-3)+(-9);
(2)(+0.36)+(-7.4)+(+0.3)+(-0.6)+(+0.64);
(3)(+1)+(-2)+(+3)+(-4)+……+(+2003)+(-2004).
【答案】(1)0(2)-6.7(3)-1002
【教学说明】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解答过程.
例3某出租司机某天下午营运全是在东西走向的人民大道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天下午行车里程(单位:千米)如下:
+15,+14,-3,-11,+10,-12,+4,-15,+16,-18
(1)他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该司机距下午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若汽车耗油量为a公升/千米,这天下午汽车共耗油多少公升?
解:(1)15+14+(-3)+(-11)+10+(-12)+4+(-15)+16+(-18)
=[15+(-15)]+(14+10+4+16)+[(-3)+(-11)+(-12)+(-18)]=0,所以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该司机回到了其出发点,距下午出发点距离为0.
(2)(|+15|+|+14|+|-3|+|-11|+|+10|+|-12|+|+4|+|-15|+|+16|+|-18|)·a=118a,即共耗油118a公升.
【教学说明】车所处位置与行车方向和里程都有关系,而耗油量只与走了多少路相关.
例4若|2x-3|与|y+3|互为相反数,求x+y的相反数. 【分析】两个非负数互为相反数,只有都为0.
.
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2.已知|x|=4,|y|=5,则|x+y|的值为()
A.1
B.9
C.9或1
D.±9或±1
3.计算题.
4.小李到银行共办理了四笔业务,第一笔存入120元,第二笔取出85元,第三笔取出30元,第四笔存入130元.如果将这四笔业务合并为一笔,请你替他策划一下这一笔业务该怎样做.
5.把-5,-4,-3,-2,-1,0,1,2,3这些数填入下图的圆圈中,使得每条直线上数字之和都为0.
【教学说明】本栏目的几题都是有关加法运算律的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先找出可用什么运算律进行运算,再进行计算.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探索了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灵活运用加法的运算律使运算简便.一般情况下,我们将互为相反数的数相结合,同分母的分数相结合,能凑整数的数相结合,正数负数分别相加,从而使计算简便.
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3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本课时教学内容,学生在小学时已接触过并且带有技巧性,是学生比较喜欢的知识,教学时可依据这些特点,由教师设计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带着新奇去自主发现与交流,从而获取知识和技巧.对学生在自主探索形成的认识中不足的地方,教师可在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针对性的补充与拓展,训练时还可采用抢答等形式,由学生自己做出评判.
作者留言:
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