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桑弘羊财政思想

合集下载

桑弘羊:成就汉武伟业的大会计

桑弘羊:成就汉武伟业的大会计

桑弘羊(公元前152年—公元前80年),洛阳人,汉武帝时候的大臣。

13岁时“以心计”入赀为侍中,因能“言利事,析秋毫”,深得汉武帝赏识,被委以重任。

历任大农丞、大农令、搜粟都尉兼大司农等要职,统管中央财政近40年之久。

历史上,桑弘羊忠心耿耿为汉武帝效劳,为民为国耗尽全力,尤其在为国理财方面贡献卓越。

他聚敛资财以增强国力,从而解决了困扰汉武帝许久的资财问题。

司马迁当时对桑弘羊有诸多不满,可是桑弘羊在理财方面的才华令司马迁都赞扬,所以史书称桑弘羊时代是一个“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的时代。

南怀瑾在多次在对商界的演讲中提及桑弘羊。

2004年9月,他在给清华大学EMBA学员讲课时就说:“武帝时代,曾有两个商人出来做官,一个是桑弘羊,一个是卜式,帮助汉武帝发展工商业。

”2007年7月,他在给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师生讲课时,也谈起这两人,语气中充满了肯定。

桑弘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不依靠农业富国的思想家。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富强不能只依靠耕种,他不赞同中国自古“重农抑商”的思想。

桑弘羊作为一个“神童”级别的人物,13岁就开始参与国家大事,尤其是从小就精通心算,所以在数字和经济概念上很杰出。

桑弘羊主张政府把工商业包揽过来,由国家出面经商。

这一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并且收到很好的效果。

所以在汉武帝时代,桑弘羊成为著名的理财家,他把国家的经济管理的井井有条,协助汉武帝处理财政问题几十年,成为后人纷纷仿效的理财专家。

其实,桑弘羊在汉武帝时代推行这样的理财观念是很困难的。

汉初以来,仍旧继续实行法家提倡的重农抑商政策,国家的很多工商和奴隶主阶层在经济和政治上受到许多限制。

桑弘羊自从13岁开始做侍中,到39岁,做了26年侍中。

在这期间,匈奴频频来犯,所以汉武帝大举用兵进攻匈奴,造成国库亏空,钱财耗尽。

这段故事南怀瑾在很多地方讲过。

那时候为了弥补财政的亏空,大臣向汉武帝推荐大盐商东郭和大冶铁商孔仅,因为他们在经商方面有很多经验和收获,于是汉武帝决定让他们两个人负责管理盐铁事务,并将盐铁事务收归国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桑弘羊的经济思想

桑弘羊的经济思想

桑弘羊的经济思想桑弘羊是西汉武帝时期著名的理财家。

他在任大农令期间,针对当时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予以批驳,大力提倡把商品经济作为封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重商理论。

其商业管理思想及其实践活动,为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权的稳定和国力的强盛作出了重大贡献,历史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据《史记·平准书》载, 桑弘羊系洛阳贾人子, 13 岁时“以心计”入赀为侍中, 因能“言利事, 析秋毫”深得汉武帝赏识, 被委以重任, 历任大农丞、大农令、搜粟都尉兼大司农等要职, 统管中央财政近四十年之久。

终武帝一代, 桑弘羊忠心耿耿, 聚敛资财以增强国力, 为武帝屡败匈奴, 多次出巡耀武扬威, 打通西域, 开发西南等奠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其理财之功连对之十分不满的司马迁也不得不击节赞扬, 称弘羊时代“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桑弘羊的经济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整顿货币盐铁官营汉朝初年,国家对钱币的铸造采取放任的政策。

盗铸钱的风气盛行,影响了经济的正常流通和通货膨胀。

元鼎四年(前113年),为了彻底整顿货币,汉武帝采纳了桑弘羊的意见。

他的意见主要是:取销郡国铸钱的权利,由中央政府指定掌管上林苑的水衡都尉下属钟官、技巧、辨铜三官分别负责鼓铸、刻范和原料;郡国把所铸的旧钱销毁,把铜送到中央;废除过去铸的一切钱币,而以上林三官铸的五铢钱为全国唯一通行的货币。

这次币制改革是成功的,从此以后基本上制止了私铸劣质钱币的流通,从而不但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且稳定市场和流通,起到了巩固西汉统治的作用。

这次币制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铸币权完全收归中央政府的一次创举,它最终将汉朝的币制稳定下来,使汉朝的五铢钱成为质量稳定的钱币,一直流通至隋朝七百余年而通行不废。

这与桑弘羊的经济思想是分不开的。

桑弘羊为治粟都尉兼领大司农之后,就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盐铁问题进行了整顿。

他选派了得力的大农丞数十人,分头到各郡国,在整顿原有盐铁官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一批盐铁官。

中国财政思想史略第03章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

中国财政思想史略第03章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
• 建议高帝实行无为而治的国策。
二、贾谊的财政思想
1. “取与守不同术”的财政思想 2. 反对无为,主张节制的思想 3. 治奢思想
三、晁错的财政思想
1. 徙民实边思想 2. 重农、贵粟、尊民夫思想
四、董仲舒的财政思想
1. 将儒家的重义轻利的思想推向极端。 2. 站在儒家的立场,抨击秦朝的赋役制度,
• “食货”这一概念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 会的财政理论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
三、王符的财政思想
1. 重本抑末的思想。 2. “民富国平”的思想。 3. 国家干预经济、调控本与末的思想。 4. 反对浮华、奢侈的思想。
四、崔寔、荀悦、仲长统 等人的财政思想
1. 崔寔反对低俸制的财政思想 2. 荀悦的财政思想 (1)“五公”思想及反对低俸制的思想。 (2)反对轻田租。 (3)主张以口占田以抑兼并。 3. 仲长统限制土地兼并的思想
二、封建大一统财政体制 的确立与发展
• 秦统一中国后,在“天下一统”思想的指 导下,建立了国家统一的财政体制,即以 皇帝为轴心,实行国家、郡、县三级财政, 国家财政的管理部门称“治粟内史”,所 有的财政收支均由“治粟内史”统一调度, 并直接听命于皇帝。下设太仓令、丞,主 管天下谷藏。此外,还有平准令、丞,主 管天下物价。郡、县虽然设立财政机构, 却无支配财政收支的权利。
一、李斯的“天下一统”思想 二、封建大一统财政体制的确立与发展 三、初步形成全国统一的赋役制度 四、初步建立全国统一的会计制度 五、秦、汉初财政政策、制度所体现的财政
思想
一、李斯的“天下一统”思想
• 李斯主张:“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 监” ;论功赏爵,不设立王与诸侯,而 “以公赋税重赏诸子功臣”;“法令由一 统”等“天下一统”思想。这些不仅是国 家行政统一的思想基础,而且是国家财政 统一的思想基础。

汉代桑弘羊的理财思想_杨智杰

汉代桑弘羊的理财思想_杨智杰

秦始皇和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并称的两代帝王,在某些方面,汉武帝的成就似乎比秦始皇还要大。

从理财的角度看,汉武帝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当时理财家桑弘羊的辅佐。

汉武帝选择桑弘羊主持国家财政,桑氏精于理财,并专于会计,加之皇帝信任,敢于任事,因此取得了“民不益赋而国用饶”的伟大成就。

一、生平传略桑弘羊生于景帝五年,即公元前152年。

《史记・平准书》里只有“桑弘羊,洛阳贾人子”寥寥数语,从这里我们知道他的家族是经商的。

洛阳是当时的商业中心,向出大商巨贾,如白圭、师史都是洛阳人,因此桑弘羊的家族很可能是富商大贾。

当时商业资本已有高度的蓄积,商人在政治上已具备相当的力量,他们大都交通公侯、富比王室,也很可能跟权贵有来往。

因此在桑弘羊十三岁时,即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他就成为武帝最亲的幕僚侍中,从建元元年到元鼎二年(即公元前115年)的25年间,他一直担任侍中一职。

元鼎二年,桑弘羊38岁,“为大农丞,管诸会计事”,“稍稍置均输以通货物矣,……令吏得入粟补官”,并禁郡国铸钱,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遂完成了货币的统一。

他担任大农丞共五年,到了43岁,即元丰元年(公元前110年),他兼任治粟都尉,并代孔仅管理天下盐铁事,一身兼任数个要职达十一年之久。

在此期间,他推行盐铁、均输、平准等财政措施,他在财政方面的主要贡献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至天汉元年,即公元前100年,他正式成为大司农,两年后,他实行酒专卖。

翌年,即天汉四年,当他56岁时,因子弟为恶犯法而被贬为搜粟都尉,但因为他是武帝亲信,又是当时国家不可缺少的理财家,在被贬后9年,即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他又擢升为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掌副丞相,就他工作的性质和实权来看,他实际上是天子的秘书长,总理考课、监察、检举、劾按等事,权力很大,甚至超越丞相。

由此可见,武帝对桑弘羊是很倚重的。

就在他升为御史大夫那一年,武帝驾崩,太子刘弗陵即位,称为昭帝,桑弘羊和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同奉遗诏辅政,此后一直到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他担任御史大夫8年,实际上还是掌握国家财政大权。

桑弘羊的财政思想及其对现代理财观的指导意义

桑弘羊的财政思想及其对现代理财观的指导意义

政 府 应 该 高度 重 视 如何 利 用 间接 经 济 手 段 (包 括财政

手 段 和 货 币 工 具 ) 与 市 场 机 制 的 自发 作 用 相 协 调
会 经 济 的稳 定 目 标

以 实现 社


货 币 的思 想 起 到 了 稳 定 经 济 秩 序

加 强 中央 集 权 统
治 的作 用
西 汉 五 铢 钱 的采 用 和 铸 造 权 完 全 集 中 到 中央 任 大 农 令 时取 得 的重 大 成 就 之
从 而 使 之 成为 桑 弘 羊最为 宝
利 归于 上


四个字上

这 是 他参 与 制 定 和 推 行 专 卖政 策 的

贵和 成 功 的财 政 思 想 之


出发 点


充 分 体 现 了 其 重 商 理 论 的财 政 思 想

桑 弘羊上任 以
均 输办 法 创始于 公 元 前 1 1 5 年 财 政 收入
的各郡 国 的贡 物

是由
某 些 重 要 的 自然 资 源 产 品 由私 人 经 营 改 为 国 家 垄 断
元 前 1 1 7 年 开 始 先 后 制 订 和 实施 了 盐 铁 专 卖

于公
各 郡 国 将 其 特 产 由 当地 人 民服 役 直 接 运 送 到 京 师
国和 各 地 人 民 带 来 沉 重 负 担
可 以说

桑 弘 羊 丰 富 的财政 思 想 对 以后 中国社 会 的发

的 问接 干 预
在 桑 弘 羊所 采取 的

展 产 生 了深远 的影 响

桑弘羊理财思想的现代启示

桑弘羊理财思想的现代启示
桑弘羊理 财思想 的现代启示
口/ 王棣 华
桑 弘 羊 是 西 汉 时 期 著 名 的 理 财 官 的,他 以货 币为 “ ,为 “ ” 末” 虚 ,
员和 理财 家 ,汉 武 帝在历 史 上 的丰功 而 以供 人们 物质 生活 需要 的物 品
伟 绩 与 桑 弘 羊 的 理 财 贡 献 是 紧 密 相 连 为 “ ,为 “ ” 本” 实 。这 比西欧 1 5
的。桑 弘羊 出身商 人 家庭 ,自幼有 心 世 纪重 商主 义 以货 币为本 的思 想 算才能。 自元狩三年起 ,终武帝 之世 , 要先进得多。
历 任 大 司 农 中 丞 、 御 史 大 夫 等 重 要 职
三、重商却不 忽视 工农 思想
他 重 视 商业 却 不 忽 视 工 农。
的 不 同 之 处。 他 非 常 重 视 商 品流 通 。 求 来使 用。 否则 豪强 得 山泽 之利 ,轻 集 中,反对 私人 和郡 国拥 有 货 币铸 造 在他 看来 ,如果 没有 商人 则财 富 之源 则危害百姓 ,重则危害国家。
权 。认 为 自由铸 造 货 币弊 端 很 多 。

重视 商业资本 思想
由于 他 出 生 于 一 个 洛 阳 商 人 家庭 ,
又对 商业 资本 有 自 己独 特 的感 受, 因
此 ,他 重视 商业 资本 的思 想是 他全 部 他 认 为 山 林 川 泽 为 国 家 所 有 ,故
理 财 思 想 的 核 心 。 他 认 为 商 业 是 致 富 应 该 加 以 控 制 ,不 能 任 其 自 由开
造成 贫 富悬 殊现 象。 一方 面是 由于 人 在京 师设 立平准机构 ,稳定京师物价 。 们 的 才智 不同 ,另 一 方面 是 由于 国家 这个 机构 掌握 了巨大 的商品储 存及 运

西汉“桑弘羊之问”,两千多年以后,仍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讨论

西汉“桑弘羊之问”,两千多年以后,仍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讨论

西汉“桑弘羊之问”,两千多年以后,仍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讨论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二月,西汉帝国朝堂上举行了一次经济会议,讨论有关盐铁官营问题。

但这次会议所针对的问题实质却超越了关于盐铁专题的讨论,实际上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怎样合理运作的高度。

两千一百多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这样话题的讨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在这次会议上,统管西汉帝国财政四十余年的西汉著名政治家、经济学家桑弘羊,面对那些坐谈立议、空谈道德的贤良文学们“与民争利”的指责,没有做正面回答,反提出了历史上著名的“桑弘羊三问”。

其会议的内容被编成一本中国古代经济学奇书《盐铁论》。

那么为什么要召开这次会议?其会议主题在当时的大环境之下的前前后后具有怎样的意义?关于由此引发的上升到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学说,又是怎样被后世在全球范围广泛讨论的呢?一,文景之治:若论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就必须先提改革之前的文景之治。

汉帝国建立之初,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

通过多年战乱、饥荒之苦,国家内部民生凋敝、财政拮据。

皇帝的车辇连同样颜色的四匹马都配不齐,大臣都是乘牛车上朝,民间更是饿殍遍野、人相竟食。

外部强大的匈奴一直就是悬在华夏民族头上的一把利剑,横行肆虐,边境不安。

在秦汉更替这段战乱期间,匈奴复夺了河套地区,正是其极盛时期。

南起阴山、北抵贝加尔湖、东至辽河、西跨葱岭。

面积达600万平方公里。

其国土之大、兵力之盛,远胜汉朝。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汉高祖刘邦当然知道匈奴对汉朝在战略威胁上的举足轻重。

因此,克服一切困难,首先考虑解决匈奴问题。

亲率四十万精兵强将北伐,却被强大的匈奴困于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附近),七天七夜毫无脱身的办法。

最后还是通过大和谈背景下的一些小手段,才得以脱身。

汉帝国无力与匈奴开战,只能以和亲、纳贡的屈辱方式换来暂时的和平。

在边境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前提下,开始了休养生息。

在汉文帝、汉景帝执政这六十多年中,仁慈恭俭、笃信黄老,以清净不扰民为政策,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措施,减轻农民的徭役和劳役等负担,着力于恢复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桑弘羊的财政改革

桑弘羊的财政改革

2、对后世的启示
桑弘羊的财政改革对后世也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首先,政府应当注重调 节经济,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和调控,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其次,财政改革 必须立足国情,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民众负担,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桑弘 羊的改革也提醒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参考内容
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财政改革的重要阶段。本次 演示将介绍汉武帝时期财政改革的具体内容、目的和影响,以深入了解这一时期 财政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一、汉武帝时期财政改革的目的 和必要性
汉武帝时期,国家面临着财政困难、农民负担沉重以及经济衰败等问题。为 了解决这些问题,汉武帝推行了一系列财政改革,旨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减轻 农民负担、促进经济发展。这些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总结
总的来说,桑弘羊的财政改革对汉朝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 过推行经济、财政支出和税收制度的一系列改革,不仅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还提高了社会治理水平,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 这些改革措施也给普通民众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在 当今社会,我们应当充分借鉴桑弘羊的改革经验,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推进经济 社会发展,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3、促进经济发展
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困境。由于财政收入的不足以及农民负 担的沉重,导致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和支撑。因此,推行财政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 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措施。
二、汉武帝时期财政改革的具体 内容
汉武帝时期的财政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税制改革
汉武帝推行了“算缗”和“告缗”政策。“算缗”是对商人、手工业者和拥 有田产的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告缗”则是鼓励人们告发不如实申报财产的官 员和商人,并对告发者进行奖励。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而且打击了贪污腐败现象。

桑弘羊财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桑弘羊财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学论理★★★★!"#$%&'#(#)%*"收稿日期:2019-09-01基金项目:北京用友公益基金会项目“历史上中原著名商业人物的资料整理与研究”(2017Y X 07)作者简介:贾兵强(1976-),男,河南汝州人,博士,副教授,从事中原文化、经济史研究;普戡倪(1995-),女(彝族),云南墨江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桑弘羊财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贾兵强,普戡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州450046)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汉承秦制,初次开创了一个持续的统一局面,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与安定的生活,也为商业的发展和商人的活跃创造了更好的条件[1]。

这正如《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桑弘羊(公元前155-前80年)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经济学家,是历史上中原著名的商业人物。

桑弘羊出生在河南洛阳一个商人家庭。

《史记·平准书》记载:“弘羊,洛阳贾人子,以心计,年十三侍中。

”在家族父辈的熏陶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桑弘羊自幼善于思考数学及商业问题。

公元前142年,桑弘羊因“精于心算”闻名于洛阳,被任命为侍中,侍奉汉武帝并且兼陪读。

桑弘羊博览群书,特别对法家管商之学有很深的研究。

桑弘羊在从政期间曾担任过数职,推行了以盐铁政策为核心的财政体制改革,为西汉中央集权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桑弘羊财政思想的形成背景和理论基础(一)严重的财政危机西汉建立初期,长期的国家战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稳定发展。

为了维护统治者自身的统治,缓和国家财政赤字状况,在黄老无为思想的影响下,西汉政府主张“无为而治”,实行国家不干预经济政策,并将休养生息、轻徭薄赋作为治国之策。

虽然在当时,国家出现了短暂的繁荣,但是社会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论桑弘羊的财政思想

论桑弘羊的财政思想

论桑弘羊的财政思想西汉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一个强盛、富饶的王朝,它继承和巩固了秦朝开始的统一国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安乐,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尤其汉武帝在位期间击破匈奴、吞并朝鲜、遣使出使西域,开拓了汉朝最大版图,开创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盛世武,而对于其所取成就,皆赖帝国财政之倾力支援,其中之功,则首推理财家桑弘羊推行之盐铁政策。

一、时代背景汉代创国之初,因为赢政暴政流弊,以及连年征伐,生产受到极大破坏,国力贫乏,甚至连天子出巡也不能乘坐四匹毛色纯一的马车,只能乘坐牛车,《史记?平淮书》: “自天子不能具钧驷, 而将相互乘牛车,齐民无藏。

”高祖刘邦与惠帝吕后都是采取休养生息的黄老之策,国税定在“什五而税一”,文帝参加籍田大典以视重视生产,可见当时以农业经济作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汉代的财政状况并不起色。

直到景帝,此时汉代经过六十多年积累,终于出现传说中的“文景之治” “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禀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

汉武帝初时,由于大事兴作,巨款开支,弄得“财赂衰耗而不赡”,不仅使汉初七十年间的积蓄为之一空,而且广大农民由于繁重的赋税徭役和豪强、豪商的盘剥,日趋穷困,加上连年天灾,纷纷破产流亡。

这种民穷财尽的困难局面危及西汉封建统治。

此时,豪商大贾们却“乘上之急,所卖必倍”,“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甚至有“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利用汉初以来“开山泽之禁”的政策,操纵冶铁、煮盐、铸钱等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生产部门,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皇朝构成严重的威胁。

据史书记载,在武帝执政期间河南关东等地出现了两次比较大的灾荒,两次比较大的水患,赈灾费用每次都在数十亿之多。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挑战。

汉初自从白登大败之后,“岁致金絮采缯以奉之”,同时采取屈辱性的和亲政策,使得匈奴更加嚣张,时常骚扰边境。

而在边陲地区,灵活而且好战的匈奴占据很大优势,战争拼的是财政,每次战争成本以及赏赐抚恤花销将达几十亿甚至上百亿钱,根据《史记?平准书》记载,自元光二年(公元前133 年)“于是大农陈藏钱经耗,赋税既竭,犹不足以奉战士”。

桑弘羊思想整理

桑弘羊思想整理

桑弘羊的财税思想、实践及其评价桑弘羊生于公元前一五二年,卒于公元前八十年,河南洛阳人,出身于商人家庭.他十三岁入宫庭作侍中,得有机会来往于皇帝和大臣之间。

他因善于“言利”,得到汉武帝的信任,被委以重任,后任大农皿、搜粟都尉、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职,长期主持经济工作,掌握财政大权达三十余年之久是西汉时期一位杰出的治国理财能手.他对西汉社会封建经济的发展和中央集权的巩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主要方面是协助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

这是桑弘羊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而对西汉社会生产关系实行的重大改革。

也就是西汉历史所以取得相当进展,汉武帝治国所以取得“文治武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原,对内:地方诸侯和豪强控制垄断者国家经济,控制工商业,兼并土地,农民与手工业破产加速,扩大阶级矛盾;对外:边境战乱不断,与匈奴等民族常年战争,军费和兵役负担过重,人民无法负担,政府财政困难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这是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经济基础.他力助武帝制定和推行一系列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的重大财经政策,旨在使国家控制经济命脉,削弱地主豪强的经济势力;将豪强贵族、工商大贾手中的一部分权益转到中央政权手中,以增强国力;通过加重对豪强大贾的经济负担,减少中间商贾的剥削:以减轻人民的负担,缓和阶级矛盾一、盐铁专营酒水专卖从富商大贾手中剥夺了盐铁经营权,从私人收归到政府,打击富商大贾的利益;增加政府的经济收入,满足了国家和人民对盐铁的需要,削弱了地方豪强和富商大贾搞分裂的经济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西汉政权两汉时期,贴纸农具广泛使用,边境战争常年不断,铁制兵器需求旺盛,当时社会发展需要大量铁制品,冶铁官营,促进了农业发展,提高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增强了军队实力。

盐商垄断盐业,高利盘剥,大发横财,富足自己而削弱国力,且有谋逆不臣之心,盐业官营后,盐业在生产规模和技术发展方面同冶铁业并驾齐驱。

酒类专卖,设置酒榷,增加财政收入,打击酒商。

煮盐与冶铁行业,政府实行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方位垄断,而酒类则垄断了酿造,销售仍是私营①《盐铁论·挤耕》,《本议》.《非秋》.《水早》.《复古》.《优边》.《轻皿》二、置均输,平准均输、平准,目的在于经营商业,以控制运销,平抑物价,取得收入,扩大政府财政来源.西汉初期的官府彼此争殉货物,常使物价腾贵,各地向中央交纳贡物,路途遥远又有不合理的运输,以致运费昂贵,常超过贡物原价.元封元年(公元前一百一十年),管理运输的运输官和平稳物价的平准官,令各地向运输官交纳贡物折价和运费,由平准官和运愉官在低价地方买货运到京师或到高价地方出售,或残时买贵时卖,以调整国内各地区的供求稳物价。

历史趣谈:桑弘羊简介 汉武帝时期著名财政大臣桑弘羊介绍

历史趣谈:桑弘羊简介 汉武帝时期著名财政大臣桑弘羊介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桑弘羊简介汉武帝时期著名财政大臣桑弘羊介绍导语:桑弘羊简介:桑弘羊(公元前152年公元前80年),出生于洛阳,父亲为当地商人。

汉武帝时期的政治人物,专长为财政。

桑弘羊13岁时“以心计桑弘羊简介:桑弘羊(公元前152年—公元前80年),出生于洛阳,父亲为当地商人。

汉武帝时期的政治人物,专长为财政。

桑弘羊13岁时“以心计”入赀为侍中,因能“言利事,析秋毫”,深得汉武帝赏识,被委以重任,历任大农丞、大农令、搜粟都尉兼大司农等要职,统管中央财政近40年之久。

桑弘羊(前152年—前80年),汉武帝时大臣。

一说生于景帝后元三年。

洛阳人。

出身商人家庭,自幼有心算才能,以此13岁入侍宫中。

自元狩三年(前120)起,终武帝之世,历任大司农中丞、大司农、御史大夫等重要职务,与担任大农丞的大盐铁商东郭咸阳、孔仅二人深得武帝宠信。

元狩年间以后,在桑弘羊的参与和主持下,先后实行了盐、铁、酒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统一铸币等经济政策。

此外,还组织了60万人屯田戍边,防御匈奴。

这些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暂时缓解了经济危机,史称当时“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桑弘羊以此赐爵左庶长。

武帝后元二年(前87),桑弘羊由搜粟都尉迁任御史大夫,与霍光、田千秋、金日磾、上官桀四人同受遗诏辅佐昭帝。

始元六年(前81),昭帝召集各地贤良文学至长安,会议盐铁等国家大事。

贤良文学反对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等与民争利的政策,力主改弦更张,桑弘羊与之展开辩论。

由于桑弘羊的坚持和封建国家财政方面的需要,当时除废止酒类专卖改为征税外,盐铁官营等各项重要政策仍沿袭不变。

次年,桑弘羊因与霍光政见发生分歧,被卷入燕王旦和上官桀父子的谋反事件,结果被处死。

生活常识分享。

桑弘羊理财思想述略

桑弘羊理财思想述略

兰台世界2012·7月下旬YISHIWEIJIAN一、睿智的理财观念桑弘羊出生于汉景帝四年(公元前153年),其父是洛阳的一个富商,家境殷实,善谋财道。

作为周朝始建的一个军事和政治重镇,洛阳是周武王专门用来安置所俘虏的“顽民”殷人的地区。

由于周朝政权禁止这些殷人及其后代参与任何政治活动,因此经商就成为他们当中许多人的谋生手段和生活选择。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战国时期,经商活动已在洛阳地区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也成为洛阳人日常生存发展的重要职业。

之后,随着政治禁锢的消除,依靠经商活动致富的一些洛阳人开始逐渐参与一些政治活动,比如春秋时期的苏秦、汉代初期的贾谊等著名人物都来自于洛阳。

由于从小耳闻目睹家人及相邻的理财做法,加之天资聪颖,桑弘羊很快对于理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通过认真细致地研读古书典籍中的财富学说,亲自参与家族的理财实践,渐次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出奇的理财思想。

自十三岁时,桑弘羊进入宫廷,开始担任汉武帝的侍中。

侍中是汉武帝在自己执政时期专设的一种官吏,目的在于培养和选拔一批忠于自己的才干英俊和得力信使,比如卫青、霍去病、霍光等后期的文武大臣都是发迹于侍中。

利用担任侍中的机会,桑弘羊早期就接触和认识了汉代宫廷的一些重要人物,也对皇帝的国家治理理念和谋臣的国家策略献言非常了解和熟悉,这些都为他确立自己的理财思想增添了重要砝码。

纵观桑弘羊的理财思想,其主要包括以下几项:①实施盐铁专营。

桑弘羊认为,实施盐铁专卖,既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达到“足军旅之费,务蓄积以备乏绝”的目的,也不会增加普通农民的赋额负担,同时对于防止豪商刻意垄断生产经营和操纵商品物价,缩小贫富之间的巨大差别,缓和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极为有益,可发挥“以齐黎民”的重要作用。

②实施钱币专铸。

桑弘羊推崇汉初贾谊提出的“钱轻则以术敛之,重则以术散之”的观点,期望通过掌控货币的方式来调节商品流通,“以临万货,以调盈虚,以收奇羡”,认为实施钱币专铸可以使汉代朝廷“官富实而末民困”,推动经济社会的有序发展。

桑弘羊看重商文化

桑弘羊看重商文化

从桑弘羊的财经政策看西汉时期的重商思想一、桑弘羊其人其事桑弘羊(前152—前80),洛阳人(今河南洛阳东北),出身商人家庭,自幼善心算,十三岁即入侍宫中。

汉武帝连年对外用兵,加上他本人又纵游幸、营宫室,挥霍无度,以致府库空虚,财用不继。

为了摆脱财政困境,桑弘羊拟改革经济政策,主要措施有增加赋税,改革币制,盐、酒、铁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等,而桑弘羊是这些改革政策参预制定和执行、实施的重要人物之一。

自元狩三年(前120年)起,桑弘羊历迁大司农丞、大司农、搜粟都尉等主管财政的要职,赐爵左庶长。

武帝末为御史中丞,位列三公,受遗诏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等辅立弗陵,是为昭帝。

始元六年(前81年),昭帝召集各地贤良文学至京会议盐铁官营等国家大政。

贤良文学反对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等政策,桑弘羊坚持这些政策对国家的重要作用,双方展开辩论,结果除废止酒的官营改为徵税外,其余的沿袭不变。

次年,桑弘羊因卷入燕王旦、上官桀父子谋反事件,被族诛。

二、桑弘羊的财经政策桑弘羊理财思想的最大特色是强调工商富国。

在桑弘羊看来,农业固然可以富国,但却并非仅有农业才能富国。

因为和农业相比,工商业尤其商业也同样是财富的源泉,所以他明确否定农业是财富惟一源泉的看法,而强调工商业也是财富的源泉,甚至提出工商业的落后还将制约着农业发展。

正因为强调工商富国,桑弘羊站在国家的立场,极力主张采取积极的财政调控政策。

在桑弘羊看来,既然商贾“追利乘羡”可以“或累万金”,那么要增加财政收入,国家当然也可以借此赢利,甚至为了独占工商业的丰厚利润,还应当采取官营垄断政策,并把私营工商业控制在最低限度。

他所制订或主持的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实际就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汉初以来“开山海之禁”,听任盐铁私营,豪商大贾和诸侯王纷纷冶铁煮盐,积蓄雄厚的经济实力,不仅直接减少了国家收入,在政治上对于西汉王朝的稳定也十分不利。

桑弘羊力主实行盐铁官营,禁止私卖私铸,并与御史大夫张汤、大农丞孔仅等一道实施这一方案,后又受命出任治粟都尉,代行大农令事,“尽管天下盐铁”。

有关桑弘羊之问的文章

有关桑弘羊之问的文章

有关桑弘羊之问的文章桑弘羊,这个名字一提起来,大家可能会想,“咦,谁呀?”他可是个大人物,西汉时期的经济改革者,听起来是不是很酷?今天就来聊聊这个人和他的那些事儿。

想当年,桑弘羊在汉武帝的麾下,做了不少大事,尤其是在财政和税收方面,那可是个“操心”的角色啊。

想象一下,国家的财富就像小溪流淌,而他就是那条河里的引导者,得好好把握住这条水流。

说到他的改革,真是有意思,很多人觉得钱嘛,就是赚的多花的少,可是桑弘羊可不这么看。

他认为,要让国家富强,得从根本上入手。

于是,他就开始搞什么盐铁专营、铸币改革,那时候可不是像我们现在随便在网上买点儿什么,而是要靠真本事,才能让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一点。

想想,盐和铁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就好比现在的米和油,谁离得开呢?所以他这一改革,就像给大家的生活加了一把火,让大家觉得,哎,这日子还能过得更好。

再说了,桑弘羊这人,脑袋可真不简单。

他有自己的想法,常常跟身边的人争论,不怕得罪人。

说白了,就是个“直肠子”。

在那个讲究“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的年代,他却敢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有时候跟皇帝的想法不太合拍。

你说,这胆子得多大啊,真是个敢于挑战权威的人。

其实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这种勇气,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才能让周围的环境变得更好。

不过,改革总是会遭到一些反对声音,桑弘羊自然也不例外。

有人觉得他那一套不靠谱,觉得这种集中管理会压迫百姓。

这就像是你家里人要管你花钱,觉得你总买一些“无用”的东西。

结果家里人不乐意了,闹得不可开交。

可是,桑弘羊从来没有退缩,他总是坚定自己的信念,认为自己做的都是为了国家的未来。

面对压力,他就像一棵挺拔的大树,风再大也不怕,坚定而又沉稳。

有意思的是,桑弘羊这人还特别爱学习。

他可是个不折不扣的书虫,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怎么能把国家管理得更好。

想象一下,书本堆得跟小山一样,他就埋头苦读,脑子里装满了各种经济学的理论。

虽然那时候没有我们现在那么多先进的经济模型,但他却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找到了不少解决问题的办法。

桑弘羊简介_经济奇才桑弘羊_桑弘羊的主要成就及人物评价

桑弘羊简介_经济奇才桑弘羊_桑弘羊的主要成就及人物评价

桑弘羊简介_经济奇才桑弘羊_桑弘羊的主要成就及人物评价桑弘羊(前152—前80年),洛阳人,西汉政治家、财政大臣,事汉武帝、汉昭帝两朝,历任侍中、大农丞、治粟都尉、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职,因功赐爵左庶长。

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十三岁时以精于心算入侍宫中。

自元狩三年(前120年)起,在武帝大力支持下,先后推行算缗、告缗、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币制改革、酒榷等经济政策,同时组织六十万人屯田戍边,防御匈奴。

这些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大幅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武帝继续推行文治武功事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后元二年(前87年),汉昭帝即位,桑弘羊迁任御史大夫,与霍光、金日磾等受武帝遗诏,同为辅政大臣。

始元六年(前81年),盐铁会议召开,因贤良文学指责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等政策“与民争利”,桑弘羊与之展开辩论。

会后,废止酒类专卖改为征税,其他政策仍沿袭不变。

元凤元年(前80年)九月,桑弘羊因与霍光政见发生分歧,被卷入燕王刘旦和上官桀父子的谋反事件,牵连被杀。

经济奇才桑弘羊桑弘羊(公元前一五二-前八○年)出生于洛阳一个工商奴隶主的家庭。

他的幼年是在洛阳度过的。

洛阳是春秋时期的政治中心,战国以后又成为一个大商业城市。

西汉时期洛阳已有五万多户,约三十万人口。

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的繁荣。

桑弘羊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物,对工商奴隶主的种种活动也知道得不少。

公元前一四一年汉武帝刘彻(公元前一五七-前八七年)继承帝位。

不久便营建茂陵为死后的坟墓,并准备设置茂陵邑(今陕西兴平东南),把各地的豪富迁到那里去。

桑弘羊一家也在被迁之列。

他随家离开洛阳,经长安前往茂陵,到长安时被选入宫充当武帝的侍中(亲随),留了下来。

侍中是个小官,管理皇帝的日常生活事务。

由于是在皇帝左右办事,因此一般豪门富室都羡慕这个官职,都想为自己的子弟谋得这一职位。

汉初以来继续实行法家的重农抑商政策,工商奴隶主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受到限制。

桑弘羊之问源头:不加税赋国家何以增收

桑弘羊之问源头:不加税赋国家何以增收

桑弘羊之问源头:不加税赋国家何以增收公元前81年,汉帝国的朝堂上展开了一场辩论会。

一个叫桓宽的人详实的纪录了辩论的内容,写成一部流传至今的奇书——《盐铁论》。

辩论的一方是来自全国各地,反对盐铁专营的儒生。

另一方就是桑弘羊。

面对群儒指责国营政策与民争利、官商勾结,他提出了著名的"桑弘羊之问"让反对者们给出答案。

他说:在对外战事不断、国内天灾频繁的时候,如果通过增加税赋的办法来解决财政上的困难,势必激发民变,无异于饮鸠止渴,而采取官营工商业的办法,却完全可以达到“民不益赋”又增加收入的目的。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聪明的欧洲人就为他们窘迫的执政者们出了个金点子,发行国债。

但什么是国债,国债的真正意义是什么,难道是让国家寅吃卯粮,让国家平白的洞开偌大一个风险敞口?国债其实是国家提前获取的税收。

如果付不起债务利息,欧洲立马要求希腊加税。

国债理论上让贪婪的统治者收取100年后的税收(那个时候交税的人还没出生)还可以心安理得。

这就是国债伟大的成就。

但至少它让国家搜刮社会财富规范化。

第一次在游戏规则上,对国家收取社会财富产生了制度性制约。

但是债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收入,通过债务来的财政扩张也不具备持续性。

哪怕是美国,按说只要美国GDP增长跑赢债务增长,他就可以不仅不还欠下的债务,甚至还可以借得更多。

但是增长有波动,债务却不会理会紧缩,只会膨胀得更多。

因为理论上债务与GDP挂钩,实际上债务与贪婪的欲望挂钩。

不行就向外掠夺吧。

也的确,美国就是这么干的。

每一张泛滥的美纸,都是向全世界收取的铸币税。

显然我们想这么干也没这个地位。

除税收国债之外,我国的办法就是桑弘羊的办法,垄断上游战略资源收取央企红利。

超发货币在我国也属于垄断得利。

我们超发货币也的确是客观的,但政府却依靠垄断土地,获得超发货币带来的巨大红利。

总之羊毛只会出在羊身上,到头来还是老百姓、还是市场买单。

千年以来,竟然还是老办法。

桑弘羊之问本质:国家收入从何而来想我大汉朝就有这样的意识,天下之资,不在民,则在官。

简论桑弘羊的理财思想——以《管子》轻重思想为切入点

简论桑弘羊的理财思想——以《管子》轻重思想为切入点

简论桑弘羊的理财思想——以《管子》轻重思想为切入点耿振东;张奎华(编辑)【摘要】桑弘羊是汉武帝时期的理财大臣,他对扭转当时“县官空虚”的财政状况起到了关键作用。

从汉昭帝盐铁会议上桑弘羊对《管子》文句的引用来看,他对《管子》轻重思想极为熟悉。

分析桑弘羊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措施--Y4~,他的理财思想是对《管子》轻重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Sang Hongyang was the financial minister in the period of emperor Wu.He played a key role in turning back the fi- nancial situation,called"the magistrate empty".Sang Hongyang knew the Qingzhong theory well fTom the reference on contents in Guanzi at salt and iron meeting in period ofeymperor Zhao.Analyzing the economic measures on how to increase the state financ- e,we know that Sang Hongyang' s financial thoughts originated from Qingzhong theory in Guanzi.【期刊名称】《临沂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5页(P99-103)【关键词】桑弘羊;理财;轻重思想【作者】耿振东;张奎华(编辑)【作者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34.1桑弘羊(前152年—前80年),洛阳人,出身于商人之家。

桑弘羊的经济思想

桑弘羊的经济思想

桑弘羊的经济思想桑弘羊是西汉武帝时期著名的理财家。

他在任大农令期间,针对当时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予以批驳,大力提倡把商品经济作为封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重商理论。

其商业管理思想及其实践活动,为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权的稳定和国力的强盛作出了重大贡献,历史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据《史记·平准书》载, 桑弘羊系洛阳贾人子, 13 岁时“以心计”入赀为侍中, 因能“言利事, 析秋毫”深得汉武帝赏识, 被委以重任, 历任大农丞、大农令、搜粟都尉兼大司农等要职, 统管中央财政近四十年之久。

终武帝一代, 桑弘羊忠心耿耿, 聚敛资财以增强国力, 为武帝屡败匈奴, 多次出巡耀武扬威, 打通西域, 开发西南等奠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其理财之功连对之十分不满的司马迁也不得不击节赞扬, 称弘羊时代“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桑弘羊的经济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整顿货币盐铁官营汉朝初年,国家对钱币的铸造采取放任的政策。

盗铸钱的风气盛行,影响了经济的正常流通和通货膨胀。

元鼎四年(前113年),为了彻底整顿货币,汉武帝采纳了桑弘羊的意见。

他的意见主要是:取销郡国铸钱的权利,由中央政府指定掌管上林苑的水衡都尉下属钟官、技巧、辨铜三官分别负责鼓铸、刻范和原料;郡国把所铸的旧钱销毁,把铜送到中央;废除过去铸的一切钱币,而以上林三官铸的五铢钱为全国唯一通行的货币。

这次币制改革是成功的,从此以后基本上制止了私铸劣质钱币的流通,从而不但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且稳定市场和流通,起到了巩固西汉统治的作用。

这次币制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铸币权完全收归中央政府的一次创举,它最终将汉朝的币制稳定下来,使汉朝的五铢钱成为质量稳定的钱币,一直流通至隋朝七百余年而通行不废。

这与桑弘羊的经济思想是分不开的。

桑弘羊为治粟都尉兼领大司农之后,就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盐铁问题进行了整顿。

他选派了得力的大农丞数十人,分头到各郡国,在整顿原有盐铁官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一批盐铁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桑弘羊的财政思想摘要:桑弘羊是西汉武帝时期著名的理财家。

他在任大农令期间,大力提倡把商品经济作为封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财政改革。

其商业管理思想及其实践活动 ,为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权的稳定和国力的强盛作出了重大贡献。

研究桑弘羊的财政思想 ,迄今仍有借鉴意义。

关键字:桑弘羊重农抑商财政改革西汉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一个强盛、富饶的王朝,它继承和巩固了秦朝开始的统一国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安乐,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尤其汉武帝在位期间击破匈奴、吞并朝鲜、遣使出使西域,开拓了汉朝最大版图,开创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盛世武,而对于其所取成就,皆赖帝国财政之倾力支援,其中之功,则首推理财家桑弘羊推行之盐铁政策。

一、时代背景汉代创国之初,因为赢政暴政流弊,以及连年征伐,生产受到极大破坏,国力贫乏,甚至连天子出巡也不能乘坐四匹毛色纯一的马车,只能乘坐牛车,《史记?平淮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互乘牛车,齐民无藏。

”高祖刘邦与惠帝吕后都是采取休养生息的黄老之策,国税定在“什五而税一”,文帝参加籍田大典以视重视生产,可见当时以农业经济作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汉代的财政状况并不起色。

直到景帝,此时汉代经过六十多年积累,终于出现传说中的“文景之治”“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禀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

汉武帝初时,由于大事兴作,巨款开支,弄得“财赂衰耗而不赡”,不仅使汉初七十年间的积蓄为之一空,而且广大农民由于繁重的赋税徭役和豪强、豪商的盘剥,日趋穷困,加上连年天灾,纷纷破产流亡。

这种民穷财尽的困难局面危及西汉封建统治。

此时,豪商大贾们却“乘上之急,所卖必倍”,“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甚至有“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利用汉初以来“开山泽之禁”的政策,操纵冶铁、煮盐、铸钱等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生产部门,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皇朝构成严重的威胁。

据史书记载,在武帝执政期间河南关东等地出现了两次比较大的灾荒,两次比较大的水患,赈灾费用每次都在数十亿之多。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挑战。

汉初自从白登大败之后,“岁致金絮采缯以奉之”,同时采取屈辱性的和亲政策,使得匈奴更加嚣张,时常骚扰边境。

而在边陲地区,灵活而且好战的匈奴占据很大优势,战争拼的是财政,每次战争成本以及赏赐抚恤花销将达几十亿甚至上百亿钱,根据《史记?平准书》记载,自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于是大农陈藏钱经耗,赋税既竭,犹不足以奉战士”。

二、桑弘羊其人桑弘羊(公元前155年——前80年),西汉武帝时期著名的理财家,出生于洛阳的一个商人家庭。

从小就具有“心算”的技能,即计算时不用筹码而在大脑里默算。

13岁时就被任为侍中,伴随在汉武帝的周围,帮助咨询和决策。

由于他工于心计善于管理,深受汉武帝的赏识。

45岁时,被任命为治粟都尉领大农(后任大司农),把握国家财政大权,并从此总管国家财政20多年。

在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九月,燕王旦(昭帝兄),左将军上官桀、桀子骠骑将军安和、御史大夫桑弘羊被告谋反,皆伏诛,桑弘羊全家也被株连,那时桑弘羊73岁。

司马迁在史记中,高度评价了桑弘羊的贡献,称其贡献为“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给”;宋代的思想家王安石对桑弘羊给与了高度评价“摧抑兼并,均济贫乏,变通天下之财,后世唯桑弘羊、刘晏粗合此意”,鼓励后世要学习桑弘羊的管理之道,而且在他的变法中,引入了桑弘羊的均输法等内容;孙中山先生也高度赞扬了桑弘羊,说他是“行均输、平准之法,尽笼天下之货,卖贵买贱,以均民用,而利国家,率收国饶民足之效”。

三、桑弘羊主要财政思想桑弘羊为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主张发展工商业,不仅解决抗击匈奴的严重的财政困难,而又不过多地增加民众的负担。

他制定、修订、执行和实施的一些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大汉朝亦因此得以将抗御匈奴的战争进行到底,汉武帝恢弘的“文治武功”,也得以实现。

其施行的一系列管理方法和措施,被后世当作成功范例。

晋、魏、隋、唐以来,皆沿而用之。

纵观其改革思想,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利归于上”的盐铁酒专卖思想巩固和加强了中央财力和地位;汉初以来“开山海之禁”,听任盐铁私营,豪商大贾和诸侯王纷纷冶铁煮盐,积蓄雄厚的经济力量,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对于西汉皇朝都是十分不利的。

元狩三年(公元前120 年),御史大夫张汤秉承武帝旨意,提出了“笼天下盐铁”的建议。

武帝当即采纳,任用熟悉盐铁业务的孔仅、东郭咸阳为大农丞,主管全国盐铁事务。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 年),孔仅、东郭咸阳提出了实行盐铁官营的具体方案,规定:食盐的生产“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

这就是说,招募盐户煮盐,费用自理,由官府供给煮盐用盆;煮成后,由官府按所值给价。

至于铁器的生产,则规定在产铁地区设立铁官,就地冶铸;不产铁的郡国设立小铁官,利用收集废铁冶铸。

食盐和铁器一律由官府统一销售,禁止私卖私铸,规定:“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左趾,没入其器物。

”即违犯规定者将施以重刑,并没收生产工具。

方案制定后,孔仅、东郭咸阳在实施过程中以权谋私利而被罢官。

于是在元封元年(公元前110 年),桑弘羊被任为搜粟都尉代领大农令事,直接管理盐铁。

桑弘羊到任后,立即派人到各郡国进行整理,清除积弊,并扩大盐铁官营的建置,在全国各地盐铁产区设立盐官三十五处、铁官四十八处。

经过整顿,盐铁的产量和销售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这是当时经济改革中的一项最重要的成果。

天汉三年(公元前98 年),汉武帝采纳桑弘羊的建议,实行“酒榷”即酒类专卖。

其法类似盐铁官营,由私家作坊酿造,由官府统一销售。

实行之后,也起了开辟财源、增加财政收入的作用。

(二)“平万物而便百姓”的均输平准思想体现了财政对市场的间接干预;为了制止豪商大贾们利用贱买贵卖、囤积居奇来操纵物价,牟取暴利,并借此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在桑弘羊主管全国财政的时期,武帝采纳他的建议,实行了均输和平准。

均输的设置,始于元鼎二年(公元前115 年)桑弘羊任大农中丞时,先在一些地区试行。

由于行之有效,元封元年(公元前110 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在中枢设立均输令,属于大农令,在各郡国设置均输官,负责管理均输事宜。

所谓均输,就是调剂物资运输。

据《史记?平准书?集解》:均输,“谓诸当所输于官者,皆令输其土地所饶,平其所在时价。

官更于他处卖之,输者既便,而官有利。

”这就是说,令各郡国把应当缴纳的贡赋都按照当地市价,缴纳当地出产的土特产,由各地均输官组织运输工具(其中一部分是由政府工官所制的运输工具),根据物资供需情况,或是运往京师,或是运往缺乏该项物资的地区出售。

过去各地缴纳贡赋都是自备车辆或是雇商人的车辆运往京师,往往运费高于所运物资的价格;而且由于各种物资都集中京师,供过于求,而有的地方缺乏该项物资,却是供不应求,商人乘机牟取暴利。

设置均输以后,既减少了人民远道贡赋的负担,以免商人从中渔利;又可使朝廷得以控制运输和贸易,从而增加了财政收入。

后来又令远方各郡县“以其物贵时商贾所转贩者”作为贡赋,由官府就地出卖,既免运输之劳,又可调剂当地物价。

所谓平准,就是平抑物价。

过去商人经常抬高物价,特别是元鼎二年开始试行均输以后,由于政府各部门以及各地均输官争购物资,富商大贾更是乘机抬高物价,引起物价暴涨,影响政府的财政和人民的生活。

元封元年(前110 年),为了平抑物价,桑弘羊建议“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召工官治车诸器,皆仰给大农。

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

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准。

天子以为然,许之。

”这就是说,在京师设立平抑物价的机构,它所需要的各类物资和车辆等器物,都由大农供应。

由大农所属诸官把全国各地输纳的货物集中起来,作为资金,物价上涨时卖出,物价下跌时买入,使富商大贾无法牟取暴利,以稳定物价。

实行均输、平准的结果,不仅打击了富商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的活动,有利于稳定物价,安定人民生活;同时也开辟了财源,为西汉朝廷增加了巨额的财政收入。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实行均输、平准之后,朝廷仓库储存的粟帛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山东漕益岁六百万石。

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边(郡)余谷,诸均输帛五百万匹。

”(三)统一货币的思想起到了稳定经济次序、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作用汉初以来,听任郡国自由铸钱,私铸之风盛行。

其结果,造成币制紊乱,铜钱大小轻重不一,劣币充斥市场。

到了武帝时代,铜钱越来越轻、物价越来越贵的现象日趋严重。

同时一些诸侯王和豪商大贾、豪强地主乘机利用财势操纵铸币大权,积蓄经济力量。

文帝时,著名政论家贾谊曾建议禁止私铸,未蒙采纳。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 年),在张汤的建议下和桑弘羊等的筹划下,为了“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西汉朝廷开始改革币制,发行新币。

所发行的新币,一种是用白鹿皮制成的皮币,价值四十万钱,规定诸侯王觐见天子时必须用它作为献礼,实际上是强迫诸侯王捐献;另一种用银和锡的合金铸成的白金币,大者值三千钱,中者值五百钱,小者值二百钱;还新铸三铢钱,以代替过去的半两钱。

规定:凡是私铸金钱者都处以死刑。

但是,由于白金币比值太高,私铸者甚多;三铢钱虽发行,而旧钱未收回,币制仍然很紊乱。

后来又废白金,改铸赤仄钱。

不久又因赤仄钱轻而贱,人民不愿使用,宣布作废。

虽有禁铸规定,由于盗铸犯法的人多达数十万人,诛不胜诛,也无法实行。

元鼎四年(公元前113 年),武帝采纳桑弘羊建议,采取废除一切旧钱,由国家统一铸造货币,彻底进行整顿:“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行。

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输入其铜三官。

”这种新铸的钱,称为三官钱,亦称上林钱,后世称为五铢钱。

五铢钱的重量与实际重量相等,规格相同,质量较好,成本较高,使私铸者无利可图,从而杜绝了汉初以来民间私铸金钱的流弊,结束了汉初以来币制紊乱的状况。

从此以后,全国货币统由政府铸造,币制归于统一。

(四)首次以财产为税基的“算缗、告缗”思想广开财政收入之源在御史大夫张汤的建议下和桑弘羊等的具体筹划下,西汉朝廷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 年)颁布了算缗告缗令。

所谓算缗,就是向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

所谓告缗,就是向朝廷揭发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隐产漏税的违法行为。

这既是为解决财政困难的燃眉之急,也有打击豪商的用意。

“县官大空,而富商大贾,或蹛财役贫,转毂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给;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

”于是,张汤“承上指,请造白金及五铢钱,笼天下盐铁,排富商大贾,出告缗令,锄豪强并兼之家”。

这时,桑弘羊正“以计算用事侍中”,算缗、告缗这项政策与其不无关系。

算缗、告缗令的内容,据《史记?平准书》记载:“诸贾人末作(工商业主)、贳贷(高利贷者)、买居邑稽诸物(囤积居奇者)及商以取利者(一般商人),虽无市籍(不论有无市籍),各以其物自占(每家估计财产多少呈报政府),率缗(“丝也,以贯钱”)钱二千而一算(二千钱抽税一算,一算一百二十钱),诸作有租及铸(一般小工业者),率缗钱四千一算(四千钱抽税一百二十钱);非吏比者三老、北边骑士(除了官吏和乡官三老以及北边骑士外),轺者以一算(一般人有轺车者每辆抽税一百二十钱),商贾人轺车二算(商人加倍,每辆轺车抽税二百四十钱),船五丈以上一算(五丈以上船只,每只抽税一百二十钱);匿不自占(隐瞒不报),占不悉(呈报不实),戍边一岁(罚戍边一年),没入缗钱(没收财产),有能告者,以其半畀之(赏给揭发者以没收财产之半);贾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属皆无得籍名田(禁止有市籍的商人及其家属占有土地)以便民,敢犯令,没入田僮(违令者,没收其田宅奴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